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最新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最新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04:40:20 作者:GZ才子 最新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篇一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在四个班级上完一遍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我让学生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标出下列温度的等温线,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让在冬季去过海南学生象其他同学谈一谈沿途气温的变化情况。在学习降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忆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体现了我市提出的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课改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

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2.师生地位的变化。课改以来,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篇二

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我让学生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标出下列温度的等温线,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让在冬季去过海南学生象其他同学谈一谈沿途气温的变化情况。在学习降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忆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体现了我市提出的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课改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课改以来,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篇三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是学生们自己在试图找规律,达到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以让他们更容易记住规律;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5.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用一些口诀来让学生记忆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拓展的知识过多,也有点深,应该进行个别化教育;

2.课后总结太简略,应该多花点时间在总结上。

3.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4.问题设计过多,出现“满堂问”想象。

5.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1.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

2.备课时把时间也备进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好时间,作好小结。

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篇四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是学生们自己在试图找规律,达到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以让他们更容易记住规律;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5、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用一些口诀来让学生记忆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拓展的知识过多,也有点深,应该进行个别化教育;

2、课后总结太简略,应该多花点时间在总结上。

3、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4、问题设计过多,出现“满堂问”想象。

5、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1、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

2、备课时把时间也备进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好时间,作好小结。

当然,不管多么枯燥乏味,不管多么难于理解,只要用心去准备,多搜集各方面的材料,每节课都有它的突破口,每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气温及分布规律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生活体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绝大部分同学能熟练地记住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于降水的形成条件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加深学生理解。在绘制降水柱状图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部分不能熟练独立完成,安排课下时间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