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朗诵社团标语(优秀5篇)

2023年朗诵社团标语(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20:34:17 作者:雨中梧 2023年朗诵社团标语(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朗诵社团标语篇一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学生读书的氛围,展现学生个性才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学艺术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比赛目的

首先,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其次,检查学生课外朗读的成效,引起学生对朗读的重视,不断提升自我朗读的水平;最后,通过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推选两名同学)。

四、比赛时间:

10月15日(周五)附:(请各位班主任于10月13日前把参赛名单上教导处)。

五、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比赛规则:

1、朗读内容为课外诗歌、散文等朗诵作品为中国古今优秀经典诗文,散文、寓言故事,也可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

2、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

3。朗诵时间:不超过4分钟。

4。能够读出真情实感。

5。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班级工作。

七、评委:

刘福香校长、刁立成校长、孙业斌主任、李景艳主任、顾元宝主任、马博主任、张建华主任。

八、评分标准(见表格)

九、奖项设置:

全校按高中二个年级组,每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3名。

朗诵社团标语篇二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朗读能力,校体卫艺处、校团委和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共同协商,筹划举办思源实验学校第一届“诗歌朗诵比赛”。计划如下:

七年级每班选派一个节目参加比赛,每个节目参加人数不得超过6人。为保证比赛的水平,由语文教师对本班参赛选手进行朗读指导。

诗歌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均可。

自行准备,交由语文组统一安排。

暂定409多媒体教室。

暂定为十二月上旬。

校领导及语文组教师。

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平均分。

请三名学生计算,语文组安排一位老师实时监控和指导。

从学生中选出两名普通话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主持。

朗诵社团标语篇三

朗诵社团是一种注重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的学生组织。在朗诵社团中,学生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演讲口才和表达能力,让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人群。

第二段:参加朗诵社团的收获

参加朗诵社团对个人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胆识,还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在朗诵社团的活动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朗诵,是自己多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段:朗诵社团的学习过程

在朗诵社团中,我们会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演练。学会如何用正确的发音,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如何掌握节奏和音调等技巧。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四段:朗诵社团的亮点

朗诵社团的亮点不仅在于技能的提高,还在于展示自我和提升气质。通过朗诵,我们可以向观众展示我们内心中的真正想法,通过这种表现方式和舞台表现,提升我们的气质,让我们在人群中更加的亮眼。

第五段:总结

总而言之,朗诵社团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生组织,但在其中可以有很多乐趣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朗诵社团,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诵技巧,增强表达能力,展现自我,还可以认识新的朋友。这些经历和收获不仅可以在朗诵社团中得到,还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朗诵社团标语篇四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结合我班学生实情,特制订“亲近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方案,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平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

2、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活动内容

《小学生必背诵古诗》(本学期20首)

四、具体方法与措施

1、认真组织每周诵读活动,坚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

2、争取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3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五、预期成果

1、会熟练诵读本学期活动内容,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良好诵读预感和语文素养。

2、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朗诵社团标语篇五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

1、上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三、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诗歌朗诵社团

五、具体安排:

第一节课:朗诵艺术概述。

第二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停顿。(关于语法的停顿)第三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停顿。(关于强调的停顿)第四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重音。(关于语法的重音)第五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重音。(关于强调的重音)第六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语气及语势。第七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节奏。(急缓)第八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节奏。(轻重)第九节课:朗诵身姿语。第十节课:朗诵表情语。第十一节课:朗诵服饰语。

第十二节课:朗诵表演前的后台准备。第十三节课:学员展示

六、教学参考资料。

《我爱吟诵》作者:徐建顺。

《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作者:张海燕

《中华朗诵艺术十五讲》作者:王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