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金融危机的论文题目(优质20篇)

金融危机的论文题目(优质20篇)

时间:2024-01-10 13:14:51 作者:影墨

金融技术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如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等,它们带来了金融行业的变革。想要写一份出色的金融总结吗?下面是一些优秀总结范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长期获利,追求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但是,惨遭清算及破产的公司也有很多是具有较多的利润的,最具典型的就是在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破产企业络绎不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好多企业从205月初,自身的现金流就出现较大的短缺风险。例如年末,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70家的现金流量表现为净流出,占分析样本总数的60.87%;到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中有占样本总数的65%,即18家企业的现金流为净流出。由此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中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压力较大是其总体情况。虽然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状况在有所改善,财务状况有所提高,但公司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资本收不回的风险。在危机面前的现金流短缺问题,再一次的证明了现金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我们对“现金为王”这一词语的重视程度。

2.长江实业应对危机的具体策略。

长江实业老总李嘉诚在管理上十分重视现金流,这在业界是小有名声的,而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李嘉诚又一次遵循了“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具体策略包括以下方面:

2.1精减投资计划,加快资金回笼。金融危机程度的步步加深,全球各个地区都开始进入经济萧条时期,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李嘉诚高瞻远瞩,决定暂时停止他名下若干新业务,主要涉及全球性业务。从金融危机爆发开始,李嘉诚就积极采取措施回笼资金,金额高达上百亿港元,并大量处理其所持有的中资股。根据有关报刊显示,李嘉诚面对形势汹汹的的金融危机,及时改变了自己的管理策略,他大量增持手中的现金,并把多余的现金进行风险较低的政府债券上,而风险相对较大的股票则占据相当小的一个比例。和黄治理层已经夸大,完全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

2.2率先降价销售,回笼资金。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李嘉诚就大量的`出售其名下的楼盘。据其名下的“和记港陆”香港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将以约45亿元人民币,把其于购入的买价为3亿元并坐落于上海的“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出售给美国旗下的公司,通过这一转手交易,李嘉诚就可以回笼约21亿港元的现金。李嘉诚应对金融危机的又一策略是:降低价格,促进销售。据报道,2008年底,李嘉诚名下的一个别墅投资项目也以不到6折的低价转手给他人。而后来的现实情况走势证明,此举实在是非常的有远见。这样的例子在李嘉诚旗下的公司非常之多,这些策略都是李嘉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坚持“现金为王”的具体表现。

2.3“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面对金融危机,李嘉诚还采取了另外一种至关重要的措施来保持经营业绩、降低经营风险,那就是把握负债的比重。这是与现金流同等重要的关键环节。与我国内陆地区成功的企业家相比,李嘉诚的公司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的洗礼,面对危机李嘉诚更能快速的想办法应对,而仅靠个人努力奋斗,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在面临危机时就显得比较慌乱无措。具体表现是他们没有及时的调整负债比率。经统计,这一指标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即在100%到300%之间。相比之下,李嘉诚就从容淡定的多,他旗下的公司规模比内陆地区的公司大上好多倍,但该比例只有20%左右。在公司融资环境良好,信用制度健全的香港法治制度下,李嘉诚依然将负债比例维持在如此低的程度,可见其应当金融危机的能力。

3.,依然“现金为王”

人民币贬值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季度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房地产行情持续下跌我国可能要面临“钱荒”的猜测一时间兴起。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依然需坚持“现金为王”。面对危机我们能做的只有把钱留着自己手中等待经济泡沫的过去等待经济复苏的时刻等待良好的投资机。2014现金依然为王。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并购情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增加,在国外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不少中资型企业已经按耐不住,想要通过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会,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收购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的企业及其专业技术,并以此来提高自身在国内的地位。虽然我国海外并购发展迅速,但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关经验,而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文化、政治及法律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机会降低风险,才能从海外并购这股新潮中给自身企业带来利益。

一、战略风险。

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选取正确的并购方式。其并购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战略性风险”,通过选取与自身企业发展及产业相似的海外品牌进行收购,以此来扩大自身企业在全球经济市场上的发展空间。二是“投机性并购”,投资性并购与战略性并购不同,投机性并购是一种准备不充足的并购方式,其存在的市场风险比较大。因为海外并购导致的美国并购处于退步的期间,我国企业应要做好全面的准备,通过科学的.战略,提高海外并购的效率,不能只是没有目的的扩张市场。并从海外业绩降低企业中吸取经验,在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去进行海外并购。从大部分海外企业业绩下降来看,其一部分的是有金融危机的外在影响,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所以,打破传统的单靠资金并购的方式,确立科学的并购战略,是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财务风险。

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出现经济危机,同时也给企业及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减少不利影响,许多海外国家对其计量标准进行了相关修改,以此减少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自身企业的资金情况,在确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海外并购,以避免得不偿失的情况出现。同时,企业还要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以确保收购后有能力管理并购的公司。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海外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有很多,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即收购双方所具备的企业信息不一样。因为收购方对被收购方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相关信息准备不充足,常会出现被收购企业虚报价格的情况,并对收购方隐瞒自身的不足,所以,为了降低此类风险的出现,则需要收购方对被收购方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专业的机构对其市场情况进行评估,降低海外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四、政治法律风险。

海外并购能否成功,还离不开收购方所在国政治局面的稳定情况,以及收购方所在国政治经济实力是否允许,在确保自身国家经济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海外并购,才能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进行充分了解,对海外并购所产生的利与弊充分了解,从而达到海外并购预期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聘用一个相关律师,确定一个全面的合同,以达到在收购后的高效发展。

五、国外劳资风险。

海外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以一个价格收购海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到收购成功后,国外企业劳务工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工制度较严格,其所需要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因此,劳务工资问题也是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在各国国情、法律制度及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企业要充分了解被收购方劳工制度,更具实际情况,从工人工资及工人福利等方面考虑,制定全面的计划,降低风险,以确保公司收购后得以全面发展。

六、文化整合风险。

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其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具有着不可小觑的企业影响力,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各企业因为所在国家特色不一样,其在经济市场上的地位也有所差异,且如果并购成功后,两方公司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那么将会给企业自身经济带来危害,因此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成功后需要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合理的文化整合方案。上世纪末,以日本为代表的并购热潮的出现,即海外并购发展的初期,因为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并购成功后出现两方公司文化不同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发展不前。由此可见,海外并购后遇到的风险就是两方公司文化不合。所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后需要对两方企业文化加以整合,取其优点文化,去其缺点,确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公司发展的凝聚力,从而促使新企业文化的产生,促进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新潮流。伴随着潮流发展,往往利与弊是并存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中资型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海外并购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所以,我国企业需要补足海外并购所缺少的经验,抓住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转变传统观念,深入了解所收购的品牌的核心技术,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能力。以提升自身企业在国内的地位,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烨.浅析跨国并购的新趋势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7).

[2]陆学平,金润圭.中国企业跨国购并[j].国际商务研究,(5).

[3]李梅.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武汉大学出版社,.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摘要:我国通货膨胀现象自金融危机之后日益严峻。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物价上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及特征和通货膨胀形成机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可以通过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加强外汇储备的调控等反通货膨胀的建议对策。

一、引言。

20下半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爆发,为此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陷入了低迷状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外汇储备及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保持我国的经济稳健、激励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帮助我国抵御了金融危机、从而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经济逐渐改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物价却不断上涨,诱发通货膨胀的相干因素不断积聚,并最终致使了最近一轮传播范围广且延续时间长的通货膨胀,如图1所示我国-3月的通货膨胀率,这就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为了使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要在温和通货膨胀时期采取一定措施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从而防范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正处于温和通货膨胀时期,因此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物价上涨的问题。

二、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1.通货膨胀定义查阅文献发现,关于通货膨胀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主要有三点: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货币量的过度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

2.通货膨胀度量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可以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来度量。

3.通货膨胀成因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一般包括:货币因素型;需求因素型;成本因素型;混合因素型;结构因素型;输入因素型;预期因素型。

4.通货膨胀程度划分通货膨胀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其中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3%~6%之间,普遍认为温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允许的、合理的通货膨胀;奔腾通货膨胀指在较长时期内,物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持续上升,年通货膨胀率一般在两位数以上,甚至高达百分之几十,一般认为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的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的上涨以加速度增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稳定是破坏性的,甚至还会现社会动荡。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及特征。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增强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通过对期货市场和一些贸易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的价格影响来影响我国国内的价格。例如,在7月后,国内大连、郑州的商品交易所的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全面上涨,而这一定程度上是受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粮食期货价格上涨影响,这又带动了国内相关商品现货的价格上涨。并且,国际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涨对国内农产品的成本有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2.商品价格上涨为主由图2可知,cpi与ppi变动基本趋于一致,说明以生产资料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是引发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现实生活中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我国通货膨胀经历了四个时期,1994年-、-、20-年、至今,而期间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率分别为51%、88.5%、85%和70.2%。所以可以看出,近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而最早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由食品与非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食品价格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而不同时期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是不同的:前期的推动因素主要是量时价格上涨,而20至今的推动因素主要是猪肉、肉禽的价格上涨。

3.外汇储备过度增加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出口额与日俱增,贸易顺差总额曾一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巨额数字。在我国外汇储备额位居世界首位,超过3万多亿美元。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维护我国的固定汇率制度,我国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而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实现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会引起我国货币供给量过度扩张从而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4.虚拟经济的膨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胀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当前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在最近一轮通货膨胀中,我国证券资产价格和房价的涨幅,远远大于其真实商品价格的涨幅。随着国内资金不断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的流向,直接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阻,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社会生产受阻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能达到有效供给。而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不断的升高,使人们产生财富效应,同时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最终发生通货膨胀。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

1.流动性过剩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使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增加信贷投放力度这一举措放松了贷款要求,让以前一些达不到贷款要求的企业如今很容易可以获得贷款审批。然而在实体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一些企业把贷款的钱用来投机房地产业并从中获取利润。这样就导致了在在增加社会流动性的同时,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节节升高,直接导致货币释放途径可能发生变异。一些资金被用来进行期货投机,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后果。

2.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后金融危机时代成本推动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在外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城市吸引力降低,人们素质不断提升等因素,导致在外务工人员数量相比以前数量有大量减少,一度出现劳动力空缺现象。因此企业要想招募劳动力必须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再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而物价水平上升必然引起生活水平上升,人们又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来应对生活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通货膨胀的不断发生。

3.通货膨胀国际联动性增强我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发生都是由国内因素引发的,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近几年发生的通货膨胀除了国内自身因素还需要考虑国际市场价格及主要贸易伙伴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即国内外综合作用。2009年以来,通货膨胀也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月平均通胀率达到4.45%,其中,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中国“金砖四国”的通货膨胀特别严重,分别为5%、12%和6%、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由0.38上升到0.59,这充分表明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如今我国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

五、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1.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首先,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我国资源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实施“引进来”战略,可以利用拿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的有利机会来扩大国内资源战略储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具有国际眼光,通过收购境外资源类公司等形式在海外建立国际大宗商品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其次,增强国内厂商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努力获取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2.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是预防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建立多元化房地产融资体系,除了目前房地产金融市场资金主要来源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个人住房贷款以及部分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企业中短期票据、私募基金甚至委托贷款等多渠道为房地产企业融资。其次,提高房地产税,如增值税、所得税等。人们之所以进行房地产投机,是由于通过房地产产权的买卖活动从而获取的高额利润,因此提高房地产增值税,可以有效的管制房地产投机活动。

3.加强外汇储备的调控首先,政府应选择合适的货币对冲政策,其中包括对冲工具和对冲数量的选择。当前我国只通过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方法来对冲外汇储备上升造成的流动性增加,对冲工具过于单一而使调控效果不佳,因此可以通过扩大冲销工具的范围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利用外汇储备对国内外进行投资来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走出去”,增加对海外的战略投资,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减小了外汇储备的冲销压力,解决了外汇储备过度增加的弊端,使得外汇储备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投资扭曲是企业实际投资偏离了预期内的正常投资,没有达到最优投资水平的一种投资行为。由于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核心财务决策,偏离正常投资的投资扭曲行为必须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的投资扭曲?现有研究主要从代理理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认为管理者利用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谋取私利的动机,直接导致了投资扭曲行为的发生。超额现金持有是企业在满足了正常的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所需现金之外的可以被管理者自由支配的现金额度。因此,超额现金持有越多,投资扭曲程度就越大。但是,代理理论视角的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第一,单纯从超额现金持有给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的角度分析其对投资扭曲的影响效应,没有考察企业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管理者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根据高阶理论,企业是由管理者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的决策和行为都是管理者选择判断的结果。而管理决断权(managerialdiscretion)代表了管理者对企业经营决策发挥影响力的行为空间,正是可以体现管理者在企业决策中关键作用的核心变量。

企业的投资扭曲行为说到底是管理者通过手中的管理决断权对超额现金持有进行支配、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管理决断权会影响超额现金持有和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第二,忽视了影响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财务柔性(financialflexibility)。财务柔性是指企业以低成本获得融资来源的能力和及时应对未来未预期的现金流或投资机会变化的能力。财务柔性理论认为,保持财务柔性是管理者制定各项财务决策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超额现金持有和剩余负债能力是财务柔性的两个主要来源。剩余负债能力是指企业实际选择的负债率小于资本结构理论预测的杠杆率值,通过保持负债能力来创造的财务柔性。arslan等研究指出,单独分析超额现金持有这一种财务柔性来源与投资行为间的关系不符合企业财务实践,因为企业事实上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财务柔性的,要深入洞察财务柔性对财务决策的影响,就必须同时考虑财务柔性的两个来源,剩余负债能力存在与否会对管理者选择判断如何使用超额现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财务柔性理论视角出发,引入体现管理者关键作用的变量———管理决断权,考察剩余负债能力不同情况下,管理者在拥有不同的管理决断权时,是否会使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财务柔性视角下考虑剩余负债能力的`影响情况,分析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企业财务实践;二是将管理决断权作为关键变量引入到研究中来,能够更细致地刻画出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实际关系。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自fazzari等提出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问题以来,现有文献已证实了现金流越多,则企业的投资支出越多(例如,hubbard;moyen)。在此基础上,richardson将投资支出分为由企业成长机会、行业等因素决定的预期投资和非预期投资两部分,其中非预期投资是企业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之间的差值,其大小代表了投资扭曲的程度。他考察了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扭曲的关系,发现二者是正相关的,即超额现金持有加剧了实际投资偏离正常投资的程度。在此之后,有关超额现金持有导致的投资扭曲行为开始被研究者们所关注,成为近年来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后续的研究,例如riddickandwhited,denisandsibilkov,以及baum等等,都从代理理论出发,认为投资扭曲是管理者出于自利动机滥用现金所导致的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不仅会给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有害于企业的价值提升,阻碍企业可持续成长。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例如王彦超,杨兴全等,及张会丽和陆正飞等的研究结果,也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然而,上述研究主要是强调超额现金持有作为财务资源对投资扭曲的影响效应,并没有分析管理者利用超额现金进行投资决策时如何进行权衡的。那么,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在其对现金支配和使用的自由度不同时,即其拥有的管理决断权大小不同时,超额现金持有是否仍会一贯显著地导致投资扭曲增加?较高的管理决断权给管理者提供了利用超额现金增加更多投资支出的行权空间,使得企业的投资与否和投资多少、投资项目的选择以及投资方向的确定等投资决策更加建立在管理者选择的基础上。此时,管理者对超额现金持有和投资扭曲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大。

反之,在管理决断权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境下,管理者的选择倾向就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说,较低的管理决断权,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两种可能性:一是限制了管理者能自由使用财务资源的可能性,即管理者对现金的使用支配权受监控的程度变大;二是限制了管理者能自由地实现个人目标而非企业或股东目标的可能性,即管理者无法随意通过投资于损害企业价值的项目来为个人谋私利。综上所述,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时,管理决断权应当对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另一方面,自从deangeloanddeangelo正式提出财务柔性理论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财务柔性问题是传统公司财务理论与企业实际财务行为之间缺失的关键一环。财务柔性理论的核心理念有两个,一是“权衡”,即对于有限的财务资源,管理者要权衡是现在使用还是未来使用;二是“跨期性”,即管理者当前所做的财务决策不仅影响现在,更会影响到未来。

只有权衡得当,在使用财务资源的当前财务决策中充分考虑到未来财务资源的需求,才能保证未来能够抓住投资机会和抵御财务困境。将财务柔性作为首要决策因素的管理者必然会考虑到,有剩余负债能力时,企业同时拥有两种来源的财务柔性,财务柔性较大;而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时,企业只拥有超额现金一种来源的财务柔性,财务柔性则较小。那么,从财务柔性视角出发,超额现金持有之外的另一种财务柔性来源———剩余负债能力的存在与否,是否会影响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中行使管理决断权呢?一方面,如果有剩余负债能力,意味着企业能够在未来进行负债融资。chen等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剩余负债能力提高之后,可以获得外部融资,现金持有的价值就会降低,即剩余负债能力可以替代现金持有。harford等也指出,如果企业有剩余负债能力的话,对未来再融资风险的担心程度就很小;反之,未来不能通过债务再融资,就要通过保留或增加现金持有来满足未来的投资需求。实际上,在企业既持有超额现金,又有剩余负债能力时,增大了财务柔性从而减少了管理者决策对于资源可得性的依赖性,从实现的能力和环境条件方面给管理者提供了实现个人偏好动机的缓冲池。steensmaandcorley也认为,较大的财务柔性会促进管理者决策的冒险性行为。因此,剩余负债能力与超额现金持有的同时存在,满足了企业财务柔性需要,使得管理者对于未来融资可得性的顾虑减小,不管是出于谋取私利的目的,还是因为现金持有的价值较小,管理者现在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利用超额现金进行投资支出,超额现金持有导致投资扭曲的倾向性增大。管理决断权较大时,管理者能够将这个倾向性变为现实决策,超额现金持有的增多会进一步导致投资扭曲的程度增大。但是,管理决断权较小时,管理者对于现金支配使用的权力空间较小,超额现金持有导致的投资扭曲程度比管理决断权较大时显然要小一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意味着企业事前用尽了负债能力,不可能再在事后(未来)通过负债进行融资来满足投资需求。jenson指出,企业的事前负债需要事后通过现金流去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事后能从现金流中保留现金的能力也越小。

可以说,由于不存在剩余负债能力,且从未来的现金流中获得超额现金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未来抓住投资机会和避免财务困境只能更加依靠于现有的内部资金。而且,没有剩余负债能力,事实上表明,企业已把未来的财务风险转移到了现在,包括偿还事前债务以及未来无能力再融资的双重财务风险。hoberg等为此提出,财务柔性的考虑在企业遇到风险时最为重要。也就是说,为了避免未来出现财务困境时无法避险,以及避免未来投资机会出现时,不得不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放弃,管理者必须现在就考虑未来的财务柔性。另外,一些债务还从协议上限制了企业的一部分资本支出,较多的事前负债会抑制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因此,对管理者来说,就算管理决断权较大,可以自由支配现金,但是超额现金的使用只会进一步恶化企业已经不充分的融资能力,增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所以,最佳的做法是将现有的超额现金保留在企业内部,降低财务风险,而不是用于投资支出。无论管理决断权大小,超额现金持都不会导致投资扭曲的出现。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和假设2。假设1:企业既持有超额现金,又有剩余负债能力时,管理决断权较大比管理决断权较小时,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假设2:企业持有超额现金,但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时,无论管理决断权大小,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定。

投资扭曲的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超额现金持有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管理决断权、是否有剩余负债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这四个变量是本文的关键变量。因为它们都是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指标,必须通过代理变量进行间接测量。

(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年在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为总体样本,数据来源是cce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考虑到年金融危机这一特殊事件,为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本文以2008年为中心点,选取了前三年和后三年的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同时剔除了金融类企业,剔除了各年度st类企业,剔除了年及以后上市的企业,剔除了财务数据异常的企业。对于数据库中的缺失值,本文首先通过查找年报的方式补齐,对于年报中也没有的数据,本文通过取样本变量平均值的方法替代缺失值。本文共观察了838家样本企业。

(三)研究方法。

为了考察剩余负债能力对管理决断权在超额现金持有和投资扭曲之间关系中调节作用的影响效应,根据陈晓萍、徐淑英和樊景立,在回归方程中重点检测三重交互作用(three-wayinteraction)的显著性,即超额现金持有(cff)、管理决断权(md)与是否有剩余负债能力的三重交互作用(cff×md×sdc1_dev)的显著性。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选取持有超额现金的样本组进行考察,即企业实际现金持有水平与通过回归模型(1)得到的现金持有水平的拟合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零的样本组。表2给出了本文主要研究变量投资扭曲(invdis)、超额现金持有(cff)、是否有剩余负债能力(sdc1_dev)、管理决断权(md)及控制变量管理费用率(glfy)和其它应收款(qtysk)的描述性统计。各变量根据表1中的变量测度方法计算而得。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财务柔性理论的视角出发,将管理决断权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剩余负债能力不同的情境下,管理决断权对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剩余负债能力影响下,管理决断权对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影响。企业有剩余负债能力时,管理决断权较大比管理决断权较小时,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比总体更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时,无论管理决断权大小如何,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研究结论说明,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保持适当的财务柔性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此,财务柔性是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有剩余负债能力时,未来的财务柔性可以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取,管理者在对企业的超额现金具有较大支配和使用权时,因为现金持有的价值减小或者谋取私利的目的会促使投资扭曲行为的增多。其结果,导致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比总体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反,如果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未来能否拥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不可预期的资金需求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无论管理决断权大小,管理者都不会将持有的超额现金用于非正常的投资行为,因此,超额现金持有与投资扭曲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投资扭曲的成因,从而更好地管理超额现金持有、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由于投资决策是“跨期性”决策,并且用来满足投资需求的各融资方式之间会互相影响,如果仅考虑内部资金的可得性,而不考虑外部资金的可得性,将失之偏颇、决策失误。

在没有剩余负债能力时,管理者必须明确企业不仅无法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支持,还有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此时应尽量保持现有的财务柔性来源,即超额现金持有,避免投资扭曲的出现,以防止财务危机发生更遑论抓住未来的投资机会。反之,如果企业既有剩余负债能力,又持有超额现金,就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掠夺现金,建造个人企业帝国的温床,此时加强相应的监控显得十分必要。

金融危机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风险大,收益也大嘛。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这样呢,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因为回报高嘛。

但是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怎么说呢?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容易理解吧,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就也赚了嘛,因为楼市大热,房价不断涨嘛。

好了,危机如何发生呢?就是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难说卖不卖得出去,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有价也没市)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就跟着亏了吗?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讲了很多,可能大家还是没有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了解到的实际是,一个美国穷人本来一辈子都不会买到房子,但是他交了大概不到10%的房款(实际可能更低,据说有贷款比例甚至低到5%以下),比如10万美圆,然后他就住进了价值100万美圆的别墅。然后银行(持着借据的人)为了分担风险,就把这个房子的折合成了次级债券,再发按揭出去给第三者发行了出去,收回了90万美圆的资金。更可怕的是什么呢?这个美国穷人他以同一房子向几处借贷,这样本来支付的10万美圆,他通过几次再抵押,把他换成了50万美圆的现金,自己消费掉了,这时流通中的货币无形多了多少钱呢?美国穷人通过再抵押自己得到了50-10=40万,这样实际上以10万货币造出了虚拟货币40万。当房价上涨,利率很低时,这个美国人可以找得到工作,继续还款,所以这个流程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当美国利率提高到很高,导致美国经济下滑,穷人失业了,他无法还款时问题就来了。这时你去拍卖穷抵押的房子,每个债权人都突然发现穷人抵押的房子是不值那么多钱的。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1、前车之鉴。

金融创新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积聚大量的财富,会给人以巨大的诱惑,华尔街的神话证实了这一点,但高风险也会与之相伴。假如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不可控,假如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本轮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美国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并通过粉饰包装使其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不断叠加,信用链条拉长,市场泡沫不断吹大,使得市场主体不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衍生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再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借鉴美国金融危机血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使我们金融企业发展变得更为健康,融资功能更为强健。

2、盲目创新是风险,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虽说一国没有强大的金融,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但我们不要忘了当今这场金融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游戏也使我们看到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掠夺他国财富,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金融产品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为了追求眼前既得利益而创新,它必须要围绕实体经济服务而创新。因为脱离实体的虚拟的金融创新,其信用是难以把握和测控的,它必将为事后积聚大量的风险。譬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是首当其冲受害者,更显其要害是融资困难,并可由此引起诸多问题困扰,将会引起我国失业率大幅上升。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起到提纲挈领、正中要的作用。因为中小企业可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而就业人员增加就可以增加下游产品消费需求,下游需求旺盛起来必然会引起上游产品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从而理顺产业链,使经济活络起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说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与整体经济发展相联系,它不需要空洞的包装,虚幻的赢利,是要与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体系。

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这次金融危机在半年时间之内以席卷国家之多、危害之大、损失之惨令世人瞠目结舌,在事后的总结中,人们认为危机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经验,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从深层次的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它只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国际收支赤字增大,外债增多;银行贷款过分宽松。

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给民众带来的困苦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资本逐利行为所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金融寡头不计后果地劫掠他国财富所诱发的触目惊心的一幕,而当今源发于美国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比之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是更有甚者而无不及,它们追求暴利,但各有不同谋取方式。同样那些始作俑者也终将逃脱不了玩火自焚、殃及自身的下场。他们席卷了泰国财富,又把目标对准了香港和俄罗斯的时候,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们最后还是败将下来。不过俄罗斯国债信用掉期也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当前我国握有大量美国国债会不会同样存在隐忧呢?虽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担忧总是存在的。所以说我国财富储备应当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文以为收贮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之一,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且又可以避免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溯源探因。

1、金融杠杆无限制放大。

人们追求财富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如果超出现实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往往会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祸害。过去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毫不顾市场环境地扩大生产,引起商品相对过剩,结果所生产的产品没办法销售,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大量失业,社会购买力大量下降,社会形成混乱,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种趋利心理不被理性思维所占据,它就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经济危机。不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市场会变得更为理性,产品过剩没有那么严重,对经济破坏程度没有那么强。当人们慢慢醒悟过来的时候(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所造成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小的时候),社会更高层的危机就出现了,它的杀伤力绝对胜过产品过剩所造成的经济危机,这就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对孪生兄弟,都是逐利求财不择手段的后果,都是造成了社会经济混乱,市场萎缩,流通堵塞,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它起到资本放大作用,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倍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倍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倍率为30倍,表外杠杆倍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倍率则高达62.5∶1.这种投机取巧的经营作风弥漫了整个华尔街,才导致了今日之后果。

2、信用过度资产化所带来的危害。

信用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金融风险无限积聚,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坍塌。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联邦政府多年来对于两房疏于监管,无形中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而事发后又将“风险社会化”,其所触犯的“道德风险”则从价值层面上对国家信用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一起毁掉。“信用危机”也是人类社会最难防范的危机。其他任何危机无论轻重大小,往往都有“特异性”、“变异性”、“周期性”等蛛丝马迹可寻,人们可以通过采取有“预见性”、“防范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而“信用危机”的爆发既无先兆,更无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因而也相对难以防范和化解。所以在极度投机氛围的华尔街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买卖,包括良心,甚至是灵魂都可以出售,这种早已透支了的信用资产,也已极度证劵化了,它早已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为金融风暴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筹码。

3、集成因素。

当今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有效需求,企业关心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设计师们是要创造新的需求,消费者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更多消费的权利。离开消费,世界将找不到重心。消费的概念内涵丰富多彩,包括了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现代人的购物清单似乎不再因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变得无所不包。“社会中受自利动机支配的行为逻辑,使得人的多样化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爱情、理想甚至生命这些生活中最可珍贵的事物,都统统受到金钱的支配”。拥有财富,人们才能够有能力选择他想过的生活。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够有更多的现实权利,而这种权利又多半是一种消费的自由。现实世界的诱惑是那么快速地变化,通过实物经济的积累,财富的增长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变化得更快的消费需要。随着经济内在的增长因素的被耗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速度在持续下降。泰勒的现代化标准生产、日本的精益生产、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使财富在过去的100年中被高速创造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廉价资源的过度开发、半导体技术发展渐近极限、重大创新普遍减少,下一个财富制造机器又在哪里呢?在实体经济内生性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膨胀消费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是最简单、最便利的工具。但财富显然将被迫放慢自己的膨胀速度。

金融体系到底创造多少财富是一个大问题。金融体系调动和调制出巨额的资本,它的风险抵押品却主要是社会和国家,而所获得的收益的大部分却流入银行和各类投资机构的腰包。如此,便不难理解金融投资机构内在的扩大信贷款和追逐风险的冲动,重复抵押它并不具有的信誉,创造和包装越来越大的风险,无法遏制地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这就是金融机构最本质的生存法则。随着产业资本的日益萎缩,世界经济越来越为银行和投资机构所左右。实体经济虽是基础,但它却变成俄罗斯套娃中最里面的那一个。

国际单一贮备货币也会积聚金融市场风险,因为货币发行国会利用自己所处垄断地位的优势,操弄本币的汇率及货币的发行量,以利于本国财团及国家利益,它可以通过发行国债使财富从债权国转移到债务国去,让本国国民借贷消费,超前消费,把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留给别人,让他人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来买单,并毫不顾及地把金融风险转嫁到它国。所以说谁掌控了国际贮备货币的发行权,谁就会统治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正如罗斯柴尔德所说:“我不在乎什么样的英格兰傀儡被放在王位上来统治这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谁控制着大英帝国的货币供给,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而这个人就是我!”所以说货币发行权是用来攫取它国财富的手段,也是制造金融危机的机器。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概念应是最佳选择,对谁都是公平的。

国家要强盛需要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离不开发达的金融,金融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所以我国银行业以及金融机构要实现超越式发展,必须要有科学发展观,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适度进行金融创新,把创新的根基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更要注重风险管控,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2]孙志军.通货膨胀成因再探讨[j].管理工程师,,(03):8-11.

[4]陈雅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机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6]潘健平.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3-6.

[7]刘启云.我国外汇储备存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01):137.

金融毕业论文题目

2、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4、关于汽车金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5、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

6、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

7、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8、试论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解决。

9、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10、从次贷危机谈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

11、关于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3、关于财务公司的金融职能探析。

14、第三方支付体系研究。

1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

16、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

17、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

18、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19、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20、我国家庭理财方案的设计。

2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22、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

2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

24、我国典当业的融资功能研究。

25、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

26、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27、租赁业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28、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与防范。

29、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作用分析。

30、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31、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32、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对银行发展的作用。

33、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34、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

35、商业银行资产种类创新发展。

36、商业银行业务合同研究。

37、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用。

38、商业银行国外投资研究。

39、商业银行的qdii发展。

40、浅析巴塞尔信用评级方法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41、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二、金融市场系列。

1、股票定价与价值投资研究。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研究。

3、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4、我国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决议研究。

5、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6、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原则依据研究。

7、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研究。

8、股指期货交易开市场站的必要条件研究。

9、浅析ipo定价的合理性。

10、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

11、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2、试论述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试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14、试探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问题。

15、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16、我国创业板推出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研究。

17、论开通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

18、未来美国股市趋势分析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19、经济长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20、对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研究。

21、市场繁荣与理性投资—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投资经验借鉴。

22、华尔街百年兴衰历程对中国发展金融市场的启迪。

23、中国从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借鉴。

24、试论中国股市的“股权溢价”现象。

25、对股市同步现象的实证研究。

26、试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

27、股市日期效应的实证研究

28、对中国封闭基金之谜的研究。

29、股权溢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

30、对中国公司购并行为及其效果的研究。

31、对中国股市的“势头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

32、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现象探析。

33、对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与波动率的实证研究。

34、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

35、股票价格波动问题研究。

36、债券信用评级问题研究。

37、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

38、外汇交易策略探讨。

39、外汇交易技术分析。

40、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

41、债券投资策略研究。

42、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问题研究。

43、黄金交易市场县长分析与展望。

44、金融期货在我国开展的功能性研究。

45、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

三、货币理论、政策、与监管系列。

1、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

4、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5、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

6、金融危机发生金融监管的责任分析。

7、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8、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与创新。

9、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改革研究。

10、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效应分析。

11、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研究。

12、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理论褒贬分析。

13、金融创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4、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研究及实证分析。

15、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6、在新形势下,货币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17、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效应分析。

18、金融深化论在当代的适应性研究。

四、国际金融系列。

1、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2、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4、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探析。

5、我国汇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6、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7、国际结算在国内银行国际化服务中的作用。

8、国际结算中的风险研究与防范。

9、国际结算中的'收汇考核案例分析。

10、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分析。

11、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及监管问题的探讨。

12、试论述我国如何应对国际热钱的流动。

13、关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问题探讨。

14、我国扩大对外投资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15、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6、关于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探讨分析。

17、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

18、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特点分析。

19、个人海外投资研究。

20、企业海外投资技术研究。

21、公司海外投资的风险研究。

22、企业海外间接投资与股票、债券、基金研究。

23、美元、欧元、邓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其实分析。

24、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

25、外汇洗钱的方式与渠道研究。

26、国际收支分析效应研究。

27、错误与遗漏数据及不明资金逾出研究。

28、新形势下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研究。

29、外汇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0、外汇交易防险工具研究。

五、其它。

1、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

2、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3、网络金融的发展研究。

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5、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回顾整个危机由爆发到发展至今的局面,可以看到,这一由次级抵押债券而引发的危机,并非一次偶然的事故,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根源,而这一根源就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为了揭示这一原因,先来了解次级抵押债券及其涉及到的一系列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结构问题。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为了向较高风险的借贷者(主要是相对贫穷的少数人群,如西班牙裔及非洲裔)提供住房所有权机会而设计的一种金融产品。与优级贷款相比,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平均信用评分较低,而“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较高。次级贷款以浮动利率贷款(arm)为主,大多数是“2/28”或“3/27”这类的复式结构。这类复式结构的抵押贷款通常是在30年期内分期偿还,在前2(或3)年中采用固定利率,而之后则采用在libor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溢价调整利率。由于这种浮动的结构,借款人对于利率和房屋价格的波动十分敏感。因此,次级抵押贷款具有相对更高的信用风险。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大多数不能吸收公共存款,而是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通常情况下,次级贷款金融机构将借款者的个人住房抵押债权转给(或卖给)特殊目的机构(spv),这些住房抵押品汇聚成资产池,spv就将这些资产打包,以债券的形式出售,即所谓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与传统的证券化不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subprimermbs)一般具有xs/oc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对房价十分敏感的特征。为了获得更高的资产收益,金融机构在rmbs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的证券化。证券化链条的这一环节即所谓的“担保债务凭证”(cdo)。cdo是以中间段的rmbs和其他债券,如其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各种公司债作为资产池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而cdo的中间段又可以不断注入另一个cdo资产组合中去,形成所谓cdo平方、cdo立方等衍生品。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证券化产品及其衍生品,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整个金融部门分摊开。证券化中的mbs、abs、cbo等产品,最终都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因此,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但是由于过度衍生导致证券化产品的复杂性,而形成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市场,购买者看不到违约的风险,即使坏账发生,在二级市场中的传导也很缓慢,因此过多的金融产品被购买,使得次级贷市场更加膨胀。

尽管次级贷在风险结构上存在着天生的缺陷,但令其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以来,为了弥补it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1%,创45年来最低水平。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直接导致市场中流动性过多,多余的流动性注入房市,从而使房地产价格被拉升,作为次级贷抵押品的住房不断升值。这样,信用评级很低的借款人,也可以凭借不断升值的房地产,获取新的贷款,来偿还旧债,并且可以用富余的贷款来支付超额的消费开支。在低利率、高房价的情况下,次级贷的信用级别不断被调高。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金等机构也将多余的流动性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次级贷市场也迅速扩张。-20,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美国次级贷款余额从20的4000亿美元增长到年的14000亿美元,占房屋抵押贷款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5.4%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接近14%。但是房价不可能永远持续地增长,必然会回落。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为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从6月到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不断升息导致住房贷款市场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这样,在房市上涨阶段进入的借款者,多数并不具备偿债能力,而在利率升高、房价下降时,抵押品也随之贬值,从而信用级别也不断调低,违约率提高,信贷的链条开始出现断裂,从而引起危机爆发。

然而究其本质,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一方面,美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其过度的消费。美国gdp中占比最大的是消费支出,约占gdp的70%,而生产部门所占比重不大。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以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八成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达到120%。至2008年底,消费贡献率较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在以消费驱动增长的经济中,政府必然会鼓励消费,扩大信贷的规模。根据美联储的统计数据,美国的全民负债总额相对于gdp的比例已从的255.3%,上升至的352.6%;这其中,房地产和金融产品的比例分别从19的66.1%和63.8%上升至99.9%和113.8%。这期间,就导致了次级贷市场膨胀,产生了泡沫。然而过度的消费,使得储蓄不足,最终导致贸易逆差过大,经常账户赤字增加。而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赤字最终又会导致美国汇率的下降,从而使进口商品价格升高,产生通货膨胀压力。为了平稳物价,货币当局必然会提高联邦利率,进而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虚拟经济过大,而实体经济则相对较小。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美国13万亿gdp的30倍左右。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最终导致经济泡沫化,金融部门过度杠杆化。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对不平衡,难以支撑虚拟经济的发展。这样,资本价格不断被拉高,最终导致泡沫破灭、信贷链条断裂。而银行等信贷部门,为了应对危机,则开始去杠杆化过程,原先支持金融市场的大量复杂的组合、杠杆放大的投资工具被解散。衍生品市场萎缩、相关行业受创,市场流动性因此大幅缩减,并导致经济遭遇衰退。

2、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给抵押贷款发行机构、次级贷债券市场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均造成了直接的损失。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严俊的风险考验,承受着直接的财务损失和间接的市场损失,多家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所累而濒临破产。其次,受金融系统动荡的影响,股票指数急剧下跌;同时,由于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对当前危机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市场的悲观情绪,也使得股指加剧了下跌。从月到2008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道琼斯指数由13370余点下滑到了9330余点,跌幅达4000余点;纳斯达克指数由2660余点跌至1720余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也由1480余点跌至960余点。第三,由于信贷收缩导致对房地产需求下降;但是大批无法偿还贷款的借款人却只能被迫出售房屋,这又导致供给增加。大量的房屋卖不出去,使得原本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增加了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压力。而金融危机对于美国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显著。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借款人的债务状况恶化,而直接影响其消费能力,特别是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弹性较高,而受到的影响较大;抵押品权益赎回金额占消费比重开始下降,这部分通过再融资创造的消费被挤出;资产价格下跌,使得财富缩水,从而影响支出;对于可能失业的担忧也会促使消费者削减开支。第四,由于对消费及虚拟经济依赖较大,美国实体经济也遭受了负面影响,开始下滑。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负增长0.1%,消费者支出大幅削减,导致美国经济折合成年率收缩0.3%。而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一项劳工失业率统计月报显示,2008年10月份,全美失业率达到6.5%,新增失业人口24万,总失业人口达到1010万。

第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债券承受的损失。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而中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也高达3700亿美元。中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70%左右是美元资产。一方面,部分债券受金融危机影响,存在违约的风险,会对中国造成直接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占我国持有债券比重较大的风险较低的美国国债,尽管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全球信贷危机,吸引大批投资者,而使其收益率走高,但是从长期来看,受美国资产价格暴跌、消费缩减、经济前景看淡的影响,美元及美国国债都面临着贬值的风险。

第二,我国资本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生剧烈震荡。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对市场的负面预期,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下滑,在我国股市由高点向下调整的过程中,更加加剧了下跌的幅度,并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另外,尽管我国在资本账户上有所控制,但由于全球股市动荡,也会对我国股市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加剧了动荡。上证指数从2007年11月份最高的6124.04点下跌到203月份的不到2400点。股市下跌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股市价格下跌使得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变差,因此消费者会缩减耐用品支出;而股票贬值也会使得投资者的预期财富下降,会通过财富效应,对消费产生消极影响,而消费下降对产出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根据托宾的q理论,股票价格下跌时,托宾q值,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价值之比会减小,企业倾向于减少投资,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房地产市场也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资金层面和心理预期层面发生影响。在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了向下调整。而危机爆发之后,一方面,由于境外投资机构流动性紧缩,为了周转资金,可能会从中国的房地产中撤资,造成资金层面断流;另一方面,由于对市场不景气的预期,使得房地产商对于项目投资更加谨慎,而消费者受未来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也会推迟购买,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状态。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增长一直是gdp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1/4左右,如果房地产市场快速下滑,势必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建筑行业、钢铁行业等也将受到直接的冲击。

第四,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最为强烈的影响在于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流向国家,美国经济放缓、信贷收缩而导致的消费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总量。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2%,增速低于9月份的21.5%和2007年全年的25.7%;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年1月份和2月份,我国的出口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7.5%和25.7%,形势非常严峻。若剔除价格上涨等因素,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会更严重。出口下滑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例如,2008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仅6.8%;另一方面,出口导向型企业投资减缓,也会通过产业链条,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第五,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最为明显的影响体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我国将有10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其中包括610万应届毕业生和400万往届毕业生。另据2009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非正式估算,目前,失业和返乡农民工达万人之多。这不仅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当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

3、我国的相应对策。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在于出口。这也暴露出我国过于依赖出口,而内需不足,在经济结构上存在的缺陷。面对危机,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财政政策需在政策调整中起重要作用。政府应增加资本性支出,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人,从而直接提升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同时,政府投资建设,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也将缓解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而造成的的失业压力。另外,应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及教育开支,使居民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消费;税收政策方面也可适度放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进一步改革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投资;调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型企业的压力,以免出口过快下降。

货币政策应保证相对稳健、适度宽松。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的风险和对潜在通货紧缩的忧虑,以及全球低利率政策的影响,因此利率可能进一步调低,信贷政策也有可能进一步松动。但是,应该看到,当前通胀压力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这主要是受短期内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信心因素影响,及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而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而引起的,未来通胀压力仍有可能浮现。在通胀压力与通缩压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健。

[参考文献]。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美国金融危机考察报告[eb/ol].http:///yi/w/index.[2008-09—24].

[8]itbymassivedropinexports[j].financialtimes,2009,11mar。

[摘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及不平衡的经济结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并进一步蔓延到全球,从而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的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经济;经济结构。

金融危机

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每个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工作,就怕稍微一不留神,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就连我这个“小厨子”每天也不得安宁。自从进了“中等食府”工作,每天做得“菜”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每天的“家常菜”要做得好,一月一度的“食府菜色考评”也要命得很,每间厨房里的厨子们都在不停地攀比着,那种压力,紧绷着我们身体里的每一根筋。总之,作一个厨师不容易,要作为一个“有才”的厨师更不容易。

其实,进入“食府”的厨师们每天做得“家常菜”都差不多,所以今天就由我来向您介绍一下“食府”的金子招牌菜—夜猫汤。要做一道好菜,选好料是极为关键的。首先,我们先到超级市场去“买”菜料,这个超市的名字就和如今的seven-eleven一样红火,它就叫做—学校。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呢?而且,一定要到这个超市里去买,不然做出来的味道就不正宗了。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摊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每一个摊子上都要取一点菜,千万不要偏袒哪种菜。如果有哪一种菜不会使用的话,就要赶快去问售货员,要是等到晚一点售货员下班了,就问不到了,会导致这份菜做得不好吃。采购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亲手熬制我们的“夜猫汤”了。

首先,将各种菜的使用说明书再研究一遍,以防在熬制的时候用错料。我一般都先熬比较难熬的菜,象数学呀、物理呀、化学之类的。这些菜都很费时间、费体力、费脑力,特点就是三费嘛。而我一般先熬“大件”,象学科书、练习册,这种难啃的硬菜就要先熬,它们很费火候。哎,又是一费呀!

然后呢,就轮到文科菜了。一般的文科菜都好熬,只要丢进大口锅,咕嘟一下就好了。可是,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就要加很多的附料来调味了,字典、辞海、录音机、原声磁带,统统都得丢进大熬锅。其实这些菜料还算是好处理的呢,比较难处理的就要算是背书了。这块硬菜对我来说可是又臭又硬又不好啃。文科菜的特点就是“三又”呀!

夜色愈加深浓,月光愈加明亮,对面高楼的灯光几乎都暗淡下去了,只剩下我左手边的小台灯耀着刺眼的白光,瞪着眼,张着嘴,呲着牙,嘲笑着我。在它的嘲笑声中,我的“夜猫汤”也愈熬愈香醇,愈熬愈醉人。只剩下最后一点地调味了,加油,坚持,顶住。可是浓汤的“香味”向我袭袭飘来,眼皮越来越重,大脑已成混沌状。不行,不能倒下去,只剩下一点点了,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我艰难地移动着已经麻木了的右手,仅用着残存的力气,把语文听写改错,数学卷子,化学方程式练习,地理四球图练习片子全部扔进大熬锅。

熬呀,熬呀,汤是越熬越深,越熬越黑,越熬越静。而我,则爱钟表指针指向凌晨两点时,带着熊猫圈,扑通一声,倒在的大床上。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看起来离我们大学生很远似的,电视天天报道、报纸日日登载、大家时时谈起,其实我们中有些大学生听的太多、看得太多、说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实,金融危机情系我们当代大学生!

有时候在我们抚州这个偏僻的地级市里,受金融危机的程度看起来不是很大,表现的也不是那么明显。即使受金融风暴席卷抚州的房价已经大跌、股市正处于低迷,但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又有何影响呢?其实不然。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大学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了。在全球再次的金融风暴到来时,经济又一次大萧条,面对的是就业岗位减少、公司的大面积裁员等等问题。这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相信大家都看过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那就是金融危机的真实写照。相信,写到这我们一定会说金融危机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是为人子为人女,当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影响了你父母的月薪甚至就业时,难道你能说你跟金融危机没有关系吗?大学生作为有素质有文化的年轻人,当看到全球经济极度低迷、市场即将xx,难道你能无动于衷这次金融危机吗?其实我们都不能。

就说大学生的就业,这应该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事了。因为关心,所以在意;因为在意,所以重视;因为重视,所以理解。这就是从关心到理解的过程。

据报道:“眼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波及全球,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受到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专业人士也分析到了这点,更说明金融风暴在危机我们当代大学生了。美国是教育大国,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全球的经济轴心,美国经济萧条了,世界能毫发无伤,想到未必吧。报道中说了好多“海归”要回国就业了,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将是一种挑战。当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过分悲观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大学生自己要有紧迫感啊。是时不待我啊,而不是舍我取谁啊;是毕业先找份安定工作,而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啊;是增强自我素质,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啊。

大学生和金融危机是天涯咫尺又是咫尺天涯。

当然我们大学生还未真正走进社会,金融风暴在社会中狂风暴雨,但校园是我们的避风港。

早晨顶着寒风骑自行车去早读,那段优美的经典英文等着我去背诵;上课认认真真听讲、记公式、看例题,修完后考个好成绩;吃饭还是要排着长长的队(说明没人要挨饿)、打饭的大叔手还是要抖两下,打菜的阿姨打出来的菜还是要播回去一点。其实这些一点都没变,变的只是刷卡时,以前3三块七现在三块五了,便宜了两毛,这就是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当然这是不当的举例,但又有谁不是这样平凡地过着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活呢?这就是金融风暴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摘要:。

全球性金融危机在2007年爆发,并给全世界的金融业带来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逐渐进入复苏阶段,但这场危机也同时暴露出金融界存在的种种问题。金融监管体制应该如何处理,从哪些方面处理,如何合理地应对,这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完善。

目前,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逐渐深入,金融全球化使得资本脱离实体运行,且大规模并无序流动,使得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加强,甚至某些经济体已经丧失其独立性,故金融监管体制问题颇受世界关注。本文从简要介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开始,通过对法律制度问题的剖析,进一步分析在金融危机前提下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策略及措施。

1、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界的影响。

第一,虽然我国市场对外资的没有完全的开放,程度有限,但是我国与港澳联系密切,联动性在不断加强,所以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影响着我国金融界。第二,大部分的境外投资会受到影响,面临风险。一些较为普通的债券公司已经受到美国经济危机动荡的影响,使得价格直线下降,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美国国债将涌入更多资金。重新调整的资产定价会给中国的外汇投资和银行的外汇资产产生更大的风险。第三,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和经济的不景气,为此,我国的汇率制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四,在经济危机中,我国有6家银行损失竟然高达49亿元,故在直接投资的债券中也会面临一定的损失。

2、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开始,金融监管体制一步步的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总大体上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2.1分业监管弊端多。

金融监管体制缺少一定的协调机制,当前,我国对于金融监管正在实行着一行三会的制度,但是三会却处在互不联系的一种状态,只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就使得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管,使得一些信息没有办法共享。另外,目前金融界的体制瞬息万变,容易使得监管的规则不同,不断地对资源进行重复的控制,降低监管的效率,增加监管的成本。

2.2监管手段行政化严重。

应该合理的用经济和法律的一系列手段对金融进行监管,目前的形势来看,只有当危机爆发,市场失控时,才会进行一定的监管手段。虽然有着一些法律的约束,但是仍然行政化严重,对行政审批以及行政许可过于重视。

2.3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七大模块为主的监管法律对金融界进行监管,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原则和规定较多,产生较低的操作性;所指定的法规要落后于现实的经济发展;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3、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应对之策。

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及时作出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比如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财政从“稳健”演变成“积极”,对于货币的政策也从“从紧”演变成“宽松”。但是通过对现有监管体制的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待完善,故在金融危机前提下要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3.1统一金融法律体系内部之间的关系。

要及时完善对金融危机的检测以及应对的机制,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金融危机的动态做出实时的检测,把其能够传播的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对金融界市场的流动性进行关注以及掌控好负债的变化,来保证金融能够平稳的运行。我国虽然在金融危机的爆发中未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很多法律的实施细则较少。我国颁布的很多法律中,比如《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颁布后便没有再更正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条例已经变得空洞,细节之处阐述的不够完善。这就会使得对金融监管的效率降低,加大了操作的难度,不利于工作人员执法,甚至会降低法律的权威性。第二,我国很多关于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其内容大同小异,内容以及条文多处重叠。例如在《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中就有多处地方发生重叠。第三,很多关于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其内容产生冲突,其中,在新法规与旧法规和一些层次不相同的法规之间情况十分严重。例如在《信用卡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中,对银行信用卡的规定就大相径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情况。第四,对于法律法规的修改不及时、拖延、怠慢,使得我国很多法律出台时间极长,对于很多法律不及时进行更正和修改。例如《再贴现试行办法》,该法律已经试行多年,但仍然未出台,导致其难以适用。国家若能够有很好的大局观念、系统观念以及效益观念,就能很好的重视法律内容的统一,并及时的解决上面叙述的问题。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第一,我国应该规范三会监管的内容并且主导金融监管的地位,从而将核心转变为银行、证券交易等金融私法,将我国的金融体系框架由公法、私法和条例来组成。第二,在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发展的前提下,掌握金融体制的改革动态,实时对相应法律进行创新与完善,维护法律的权威、尊严、灵活和稳定。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部分和现状的法律及时修正,对内容不清楚的及时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保证法律体系一致统一。

3.2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的主次关系。

从我国银监会的成立开始至今,已经陆续的发布了近二百多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出了加强功能上的监管,审慎监管,强化资本金约束和流动性管理,完善金融市场信息的制度,加强了风险预警的机制,对银行业法律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建立。从美国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当今金融市场缺少对风险的管理以及缺少对风险的监管。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损失约万亿美元,是金融界的创新能力摆脱当今市场上的需求,从而导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以要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的主次关系,在其常新的过程中,要综合性的考虑金融体系、实体经济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的种种风险,不要只追求效率,还要考虑产品的安全。那么如何加强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呢?第一,对产品的风险意识要加以强化,时刻记住,要想很好的监管金融就离不开对加强防范的风险,维持虚拟、实际两种经济的统一。第二,对金融风险的技术手段要加以防范,在保证有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的前提下对所有的金融机构进行鼓励,鼓励其大力创新,从而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提高金融管理水平。

3.3分业监管和跨业监管的协作关系。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发改委和监管局迅速实行了一系列用于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相应政策,从而加强了对资产证券化和理财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进而达到预防此次危机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分业监管体制由于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已经逐渐落后。我国正在逐渐使用多元化的经营手段,并且加大了监管的手段,应实行分业监管和跨业监管的协作关系。第一,确立核心机构,虽然国务院协调机制进行了相关的制定并提供了依据,但是却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政策中。对此,我国应该加强金融业监管的合作,并且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确定银行所负责的机构。第二,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共享机制,用法律明文的形式来对各个部门、银行、财政部之间的权利进行明确规定,规范其中的一些信息,并且完善相应的指标。

3.4放松监管和严格监管的并重关系。

我国正逐步提高对金融风险监管的认识,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及法规,如《国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支持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加强金融检测,提高预警能力,从而减少风险。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所以在对于一些涉外机构的监管属于放松监管。但是,国际市场的规模性和风险性逐渐增大,维护金融界的稳定,使我国金融市场不受到国际冲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把控好放松监管和严格监管的并重关系,严格监管的基础是放松监管,而放松监管的目的又是严格监管,二者应互不矛盾。第一,放松监管。应该保持与国际金融的监管的一致性,对外资机构的准入与金融的公平竞争实行放松监管。第二,对一些会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混乱的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监测创新成果,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技术手段,从而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

3.5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的互动关系。

在此次美国危机爆发后,中央银行加强了信息沟通和协调,提出了相应的机制,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的监管有两种目的,第一点是传导相应政策,维护金融界的秩序和稳定,加强安全性;第二点是提供相应服务。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完善。第一,金融监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加强金融监管的自身建设,在当今金融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高水平,高标准的金融监管是金融业的必需品。金融监管不仅仅可以从业务上进行相应指导,还可以提高其竞争力。为此,我国应该积极向国外优秀的金融监管企业进行学习,完善和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第二,一个优秀的金融监管应该不为金融活动带来负担,有着良好的金融监管效率,提高主动能动性,为我国金融领域创造出一个稳定并且相对公平的环境。

4、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地在努力协调金融的监管力度,参与并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但由于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距离适应金融的发展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我国应该不断地与国际金融监管进行密切的合作,提升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对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4]曾爱民,张纯,魏志华。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04:107-120.

浅论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九年时间,但学者们对其成因与防范措施的研究仍未停止,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金融转向会计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中讨论最为激烈,也是学者中相对较多达成共识的,是已发生损失模型在当下的适用性问题。已发生损失模型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使用,但由于其未考虑未来预计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必要的前期预判,可能隐匿重大的潜在风险,形成风险累积,并最终引发“陡壁效应”,从而在经济低迷时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该模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预期损失模型。后者让减值可以更及时地被确认,避免风险累积,所以更具科学性。我国会计准则紧跟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需要风险防范更严格、更科学、更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4月6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财会[]7号文,将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由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了“预期损失模型”,并规定了境内外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施行时间。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已步入正轨,深入了解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演变及其现实问题,对于推进下一步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发展历程。

(一)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

已发生损失模型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它现在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19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ias39中对该模型有以下描述:在使用已发生损失模型时,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有客观证据来证实减值的发生。当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预计可收回金额时说明存在减值,账面价值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在当期确认减值。该模型判断减值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存在触发减值的事件,存在触发事件则计提相应减值。已发生损失模型符合财务概念框架的要求,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减值客观发生时确认减值,同时它也严格遵循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当期确认的减值在当期计提,与获得的收益有效配比。在具体实施时,又因为客观证据易于辨认而且操作简便而被广泛使用。这些都算得上是该模型合理可行的方面,但是20金融危机中已发生损失模型暴露出的潜在不利影响却也是极其重大的。模型要求触发事件客观存在时计提减值,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顺周期效应,导致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在市场繁荣时期,依照该模型对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当经济下行,市场就会出现经济恶化的连锁反应。触发事件频频显现,这就造成金融资产短时间内大量计提减值,金融机构资本迅速缩水。为了生存金融机构往往会选择紧缩政策,这也进一步导致市场经济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迫于外界压力,试图尽快找到一个可以克服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缺陷的更为合理的模型。改变模型需要触发事件才确认减值这一缺陷,并将金融未来信用风险这一要素纳入在金融资产减值计量中,于是预期损失模型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初期的预期损失模型。

11月,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预期损失模型这一概念,这也是之后一系列研究预期损失模型的开端。这个模型是以克服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为前提提出的,改变已发生损失模型必须要触发事件才确认减值这一特点。针对现有减值模型存在减值确认滞后的现象,试图让减值可以更及时地被确认。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是预期现金流量模型。这个模型要求在初始获得时就对金融资产预计整个存续期间的信用损失情况进行预计,通过将考虑过信用损失情况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出调整后的实际利率。在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都要求运用调整后的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息。在购入金融资产后每年的资产负债表日,还要对信用损失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如果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发生变动,相应地就要计提或者转回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预期现金流量模型试图解决已发生损失模型延迟减值确认的问题。在计算利息时,运用调整后的实际利率将最初预期的减值考虑在内。这一举措使得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减值的计提更为平滑。

然而在后续研究中发现,若考虑持有期间信用损失是否预期准确这一因素时,预期现金流量模型仍然有可能导致顺周期效应。其主要表现在于:运用预期现金流量模型,在信用损失预期准确时得到的金融资产减值计提表现得十分平稳,但是在信用损失预期不准确并且出现较大变化时,运用该模型得到的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就会出现大幅波动。此外该模型的局限性还在于:模型仅适用于单项金融资产或者封闭式资产组合。实际应用时对多个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无论是将其按单一金融资产进行逐一处理或是将金融资产根据一定标准进行组合处理都十分复杂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运用该模型方法,公司操作的灵活性也会变大。在实际操作中预期损失的估计主要依靠人为主观判断,初始时就估计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间的信用损失情况,很容易就出现估计的不准确。为了达到一定时期的目的,公司也更有可能去操控利润。这也相应地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正是由于该模型存在的种种缺陷,这就促使准则制定机构积极研究更加科学符合实际操作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秉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致要求和建立新模型的共同目标,iasb和fasb之间也有了进一步更加密切的合作。

(三)过渡期的预期损失模型。

1月,针对20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不足,iasb和fasb共同发布了减值方面的补充文件,文件中详细描述了一个新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方法———二分类法。随后在同年的6月,iasb和fasb经过进一步改良推出了三分类法。这两个模型的提出为ias9中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提出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预期损失模型探索的一个过渡时期。

201月发布的二分类法是年文件的补充,解决了2009年文件中预期现金流模型仅适用于封闭性投资组合的问题,对开放性投资组合的实施方法也有了更为详细的说明。按照风险管理目标的不同,该模型将金融资产分为好账户和坏账户。当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目标被定为可收回合同规定的价款时,将此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好账户;当风险管理目标被定为只能收回全部或部分金融资产时,将此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坏账户。然后对于好账户,需要计算可预见未来(不能少于报告日起12个月)预计发生的信用损失和按时间比例法计算的预计损失,取其中较高者作为预期信用损失。其中所涉及的时间比例法又可分为直线法和年金法两类。对于坏账户,需要计算在整个存续期间的预计损失,并计入预期信用损失。在风险管理目标发生变化时,金融资产也要在好账户和坏账户间相互转化。二分类减值方法突出的特点是对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管理目标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对不同风险水平的金融资产进行不同的后续减值处理。这种好坏账户的划分方法有其先进的一面,比预期现金流量模型更易于操作。但是由于文件中好坏账户的分类描述不够清晰,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在使用二分类法时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会导致了不同类型公司处理方法上横向不可比。此外从方法实施角度来看,金融资产在好坏账户之间移动时,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南。而且在计算未来预计发生的信用损失时,只是说明了不能少于报告日起12个月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会导致企业操作灵活性过大。

年6月发布的三分类法对二分类法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三分类法按照金融组合与可观测的违约事件是否有关联、单项金融资产损失能否有效获得来具体分类。分类一,金融组合与可观测的违约事件无关联。对这一类来说,只需对金融组合确认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和存续期每年变动值的预期信用损失。分类二,金融组合存在与可观测的违约事件相关联的迹象,但是单项金融资产损失不能有效获得。对于这一类要对金融组合在整个存续期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分类三,金融组合存在与可观测的违约事件相关联的迹象,且单项金融资产损失能够有效获得。对于这一类要对单项资产在整个存续期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这三个分类之间除了分类三不能转换为其他两类外,其他都可以相互转换。三分类法由于是在二分类法的基础上完成的,虽然内容上将资产组合描述得更加清晰了但仍存在一些难以操作的缺陷。例如三分类法的分类标准存在界定困难,当前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满足要求。三分类法的第一类只说明了确认12个月加上存续期每年的变动值没有给出具体应计算时间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解决。准则制定机构在文件发布后也广泛地征求了各界的反馈意见,希望能对模型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使模型更具可科学性和操作性,进而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四)iasb的三阶段预期损失模型。

然而iasb和fasb合作推出的二分类法和三分类法,在不同国家得到的模型反馈意见却是不统一的。iasb得到的反馈意见大多支持了二分类法、三分类法的继续研究。但是fasb得到的反馈意见普遍认为分类处理金融资产减值的方法复杂且难以实际应用。在各自讨论研究后,iasb和fasb决定分开研究各自的预期损失模型。iasb沿着三分类法继续完善,fasb则决定转变方向研究更符合美国国情的新模型。iasb在三分类模型基础上形成了三阶段模型,并于3月发布了相应的征求意见稿,进而在207月的ifrs9准则中确定了最终版的三阶段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预期损失模型也称为一般模型,该模型分为一般方法和简化方法。一般方法需要考虑信用风险的变动,分三个阶段来进行讨论。

第一阶段: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预计12个月的预计信用损失,当期确认减值,并将不考虑预计信用损失的未来现金流折现算出实际利率。在之后的.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发现信用风险无显著变化,则继续以相同的方式预计12个月的预计信用损失确认减值,另外用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来确认利息收入。

第二阶段:在资产负债表日若发现信用风险出现显著恶化,但还没有减值的客观事实出现,需要预计整个存续期的预计信用损失确认减值。利息收入的计算仍为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

第三阶段: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现了信用风险显著恶化,并且减值的客观事实出现。此时与第二阶段相同的是要预计整个存续期的预计信用损失来确认减值,不同的是利息收入的计算要以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对于简化方法来说,仅适用于存续期相对较短的金融资产,如短期应收款等。因为存续期短且减值信息容易获得,初始时对12个月预计信用损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因此简化方法要求初始购入时就预计整个存续期间的预计信用损失,继而将考虑预计信用损失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算出一个调整后的实际利率,并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计提减值,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重新预计,差额调整减值准备。相比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虽然三阶段模型理解和操作都相对复杂,但是该模型有效地通过识别信用风险的变化分不同阶段进行计提减值和利息收入,更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且更具科学性。iasb宣布ifrs9将于1月1日生效使用。现阶段应用国际准则的国家和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国家研究的重难点都在于如何根据本国经济金融状况对模型进行因地制宜的使用。

(五)fasb的当前预期损失模型。

12月fasb发布征求意见稿,其中模型发生改变提出了当前预期损失模型。6月fasb又发布了会计准则更新(asu-13),确定了当前预期损失模型的最终版。fasb发布的当前预期损失模型放弃了分阶段预计损失,采用单一的计量标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就要预计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的预计减值损失并计入减值。利息收入的计算按实际利率乘以摊余成本,其中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都不需要考虑预计信用损失的影响。在之后的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出现预期现金流不能可靠收回的现象要确认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该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单一的计量标准和保守的模型设计,这让当前信用损失模型在可操作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与此同时,该模型保守的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保守的模型更侧重于对金融资产投资者的保护,因此投资者的态度多是赞同的;而对财务报表编制者来说,他们认为模型一开始就确认全部的损失是非常不合理的。对比iasb的预计信用损失模型和fasb现阶段的当前预期损失模型,iasb的模型更能反映减值的实际情况,更具科学性,fasb所提倡模型的简单易于操作也是实际操作中非常需要的。我们对国际上预期损失模型未来发展及应用也会持续给予密切关注。

三、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应用启示。

我国财政部办公厅204月6日发布的财会[2017]7号文中,对准则的实施时间也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在境外上市采用国际准则的企业于201月1日开始施行,境内的上市企业于1月1日施行,其他境内非上市企业于1月1日施行。改革将陆续落地,这势必会对现行会计理论框架和企业会计实务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我国而言,在未来预期损失模型实施过程中,必须秉着谨慎的原则结合具体国情进行多方面权衡与考量。基于我国现状,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国际准则的持续追踪与谨慎实施。

我国采用新的预期损失模型的时间已经确定,但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有限,风险管理和评级系统仍存在欠缺,如何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有效实施还需要慎重考虑。鉴于金融资产准则被公认为会计准则中最难于理解和实施的部分,ifrs9中对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还需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研究。盲目不加分析和考虑地应用外国的研究成果不仅会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实施成本,还可能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我国现阶段还需深入研究预期损失模型应用所需要的背景条件和我国准则应用时所需作出的相关调整。同时积极跟踪国际准则的发展,对已经有具体实施文件的国家进行跟踪了解。

(二)现行会计准则框架的调整。

在修订金融资产准则的同时,也要对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进行修订。在预期损失模型概念提出之时,该模型就更倾向于满足金融监管的需求。会计的重心也由如实反映历史信息变为为投资者预测未来提供支持。此外该模型脱离了会计准则所要求的立足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这些都会使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出现内在逻辑不一致的现象。为了满足预期损失模型实施的条件,国际上已经在不断寻求着会计概念框架的修订。例如:对会计报告目标的调整,现行的会计目标包括针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观和针对管理层的受托责任观。调整后的会计目标就更侧重于决策有用观。此外,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区别于已发生损失模型,不再基于客观事实来计提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也要考虑是否删除或修改。综上可以看出,在新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实施之前,还需对我国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一定调整。国际上对会计概念框架的调整已经公布了一系列的方案。我国要学习借鉴并深入考虑其中的科学性,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出一个适合我国的会计准则框架。

(三)实际操作中问题的攻克。

在实际操作中,减值模型的变化对现行市场、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将是不小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金融业还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实现完全市场化。然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使用时很多时候都要求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所以不能不加思索地照搬国际的做法,要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中国化处理,具体操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对于国家层面而言,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地步伐,构建良好的金融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实施环境;(2)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运用减值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还需获得大量数据的支持,这就需要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当政策下达后企业可以及时地运用信息系统来保证新政策的有效实施;(3)对于个人而言,由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应用时增加了很多主观判断的因素,在考虑预期信用损失、风险变动情况等因素时,专业的从业人员也显得至关重要。从业人员不光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定期地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期能够更好的处理此类业务。在考虑减值模型的实施推广时,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谨慎推行。要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理念,可以选择符合预期损失模型要求的大型上市银行作为试点机构,首先对其进行评估保证风险可控,然后试运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再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金融危机

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每个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工作,就怕稍微一不留神,就被老板炒了“鱿鱼”。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金融危机议论文,仅供参考。

其深沉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因深陷越战的泥潭没脱身的希望从而发明金融债务工具:美国政府全力运作,使得取代了黄金的地位,并且迫使世界主要银行接受购买美国国家债券作为信用储备。这意味着,美国不必出售其黄金储备以及任何其他有形有价的资产,仅通过发售美国债券就能换得大规模的外国贷款。当美国债务被外国主要银行当做财富来储存积累时,美国一旦缺钱,只要通过印刷一批此类债券,外国的资源和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再就是中国在随后30年成为世界上位居第二的持有美元和美贷最多的国家。而且美国的经营和消费都是虚拟的债款。

华尔街的股票近八十年来又出现了暴跌势头,全世界十几万美元瞬间蒸发。而美国的“金融风暴”也危及到了欧洲,冰岛险些出现国家破产的尴尬处境。自打这金融泡沫破碎后,冰岛居民只好重操狩渔旧业。

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就是房地产,美国房价持续走高,致使贷款的人无能力还款,而房价拍卖却买不出去,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致使银行等一些投资公司资产周转不开,致使公司倒闭。雷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加之政府监管力度底,华尔街终于出现股市暴跌的局面。这种局面甚至波至到了中国。中国的深指从64点到了如今的148点,这风暴比20xx年的还剧烈。

1939年的经济萧条肯定不会出现,但这样的经济体制太危险,必须改革,否则普通民众肯定承受不起的。

只希望国与国之间共同协商,摆脱此次危机。

金融危机看起来离我们大学生很远似的,电视天天报道、报纸日日登载、大家时时谈起,其实我们中有些大学生听的太多、看得太多、说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实,金融危机情系我们当代大学生!

有时候在我们抚州这个偏僻的地级市里,受金融危机的程度看起来不是很大,表现的也不是那么明显。即使受金融风暴席卷抚州的房价已经大跌、股市正处于低迷,但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又有何影响呢?其实不然。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大学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了。在全球再次的金融风暴到来时,经济又一次大萧条,面对的是就业岗位减少、公司的大面积裁员等等问题。这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相信大家都看过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那就是金融危机的真实写照。相信,写到这我们一定会说金融危机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是为人子为人女,当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影响了你父母的月薪甚至就业时,难道你能说你跟金融危机没有关系吗?大学生作为有素质有文化的年轻人,当看到全球经济极度低迷、市场即将崩盘,难道你能无动于衷这次金融危机吗?其实我们都不能。

就说大学生的就业,这应该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事了。因为关心,所以在意;因为在意,所以重视;因为重视,所以理解。这就是从关心到理解的过程。

据报道:“眼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波及全球,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受到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很多赴美留学的中。

国学。

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专业人士也分析到了这点,更说明金融风暴在危机我们当代大学生了。美国是教育大国,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全球的经济轴心,美国经济萧条了,世界能毫发无伤,想到未必吧。报道中说了好多“海归”要回国就业了,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将是一种挑战。当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过分悲观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大学生自己要有紧迫感啊。是时不待我啊,而不是舍我取谁啊;是毕业先找份安定工作,而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啊;是增强自我素质,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啊。

大学生和金融危机是天涯咫尺又是咫尺天涯。

现金为王与金融危机论文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依靠超大规模的“一揽子”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经济率先触底反弹,成功实现保增长任务。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未来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时期,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启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广义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国有、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以外的经济,主要有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两部分。本文所谈非公有制经济是狭义上的非公有制经济,即民营经济,不包括外资经济。

后金融危机时代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二是我国企业发展经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目前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三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将根据国情和世界经济变化情况调整自己的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希望在下一个经济周期中率先走向繁荣。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为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地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7月对世界经济预测作出上调,预计2010年全球实际gdp将较上年增长4.6%,同4月的预测数据相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2010年上半年亚洲等地区的贸易和生产活动好于预期。

二是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来自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将长期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煤炭、石油等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上升,并拉动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电力、水、气等价格大幅上升。而国内市场也呈现出了类似的上涨情形,加上房租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将继续上升,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将继续加重。

四是科技革命。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必然带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此次科技革命将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主要标志。哥本哈根会议后毕业论文提纲,“低碳经济”理念必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被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节能技术经济所替代。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风险,相反,在某些方面全球经济风险还在增加。这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一是金融市场资产减值损失依然严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风险仍不容忽视;二是各国债务危机极可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以紧缩财政、缩小赤字及减少开支为标志的“去杠杆化”阶段,这很可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种种因素都增加了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2009年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出,以及天量信贷有效减缓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但也对2010年宏观政策调控带来了困难。通胀通缩的风险并存,如果宏观政策手段和时机选择策略不恰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二)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环境或将进一步恶化。

市场波动和投资预期的不确定导致风险溢价的上升,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下降,这直接增加了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难度。虽然国家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但因受信贷终身追究制的影响,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资金安全和投放效益角度出发,加上非公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股权质押和信誉担保贷款几乎为零、贷款手续复杂和耗费时间长等问题,非公企业融资难度继续加大。以工业型投资为例,2010年工业型投入在上年较低的基础上,依然缺乏较高的增长,反映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前景不是十分明朗,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和投资回报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三)生产要素价格短期内难以降低。

一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累计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上升水平快,企业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二是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制约因素也越来越严重,中小企业房租等价格攀升。三是企业劳动用工紧张,劳动力价格提高。据调查,珠三角、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劳动力不足,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调结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调控的重中之重。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出后,国家先后就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明确发文限制。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仍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的主要集中地,转变方式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加工贸易“贴牌”企业居多,同时又是就业容量巨大的群体,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装备、技术、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低,环境污染,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变的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不断加大。

(五)自身实力不强,应对新经济形势变化能力不足。

目前民营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弱。在我国,有关企业生存周期尚无明确的统计。但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大多民营企业是暴起暴跌,辉煌短暂。国内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一般只有6.5年到7年,而中国民营企业只有2.9年。这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实力、人才队伍等整体上的落后,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非公经济在应对新经济形势变化上的不足。如何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改变落后现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新挑战之一。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非公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的同时毕业论文提纲,也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机遇包括国际、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来自国际方面的发展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部分邻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尚未结束。国际社会多数国家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市场低迷、资金短缺等窘境,这为我国规模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积累经验、掌握国际战略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企业的国际竞争更重要的体现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布局等方面,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可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技术或市场,或通过海外并购打开营销渠道,或借助并购利用国际上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已有许多成功的。

(二)来自国家政策的发展新机遇。

我国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10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把6大行业准入细化到18个行业,并对拓宽民间投资的渠道和领域做出了很多新的规定。7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通知》明确了40项工作任务,每项具体任务多则有9个部门负责。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来自地方政府的发展新机遇。

为更好地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各地政府积极出台鼓励政策。北京市2009年对民间投资的壁垒进行了清理,并决定从2010年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开展房地产信托基金试点,在高端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等领域重点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吸纳民间投资。山西出台了让民间资本进入农电改造领域的政策。贵州也于2009年出台相关意见,允许非公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地方政府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新领域投资,除引导资金外,还在税收优惠、房租减免、土地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来自行业政策的发展新机遇。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总体安排,逐步放宽准入,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诞生的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等,国家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主动吸收民间投资介入。二是在基础设施、市政实施等垄断行业逐步放开市场准入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是近期国家旅游局也出台相关意见,放宽旅游行业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旅游业发展。今后,将有更多行业为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提供机会。

(五)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我国新一轮的西部开发和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企业积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部分中低端制造企业则响应国家的号召向江西、安徽内陆省份和四川、重庆、陕西等西部省份转移。由于中西部地区在生产要素成本、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相对沿海地区低,因此,原先在沿海地区利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企业,到中西部后重新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找到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四、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贯彻落实“新36条”,为民营经济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均对非公经济开放;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政府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二)引导民营经济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格局。

一是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民营经济投资从传统低层次加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切实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发挥区域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根据各区域及省区市经济发展规划,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筹资能力实施差别化的资本金吸引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支持民间投资主体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毕业论文提纲,同时增加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扩大配置资源的市场空间。

(三)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一是创新民营资本投资模式。通过社会资本,将bot、bt、tot,ppp等投融资模式与代建制有机结合起来,落实bt融资代建制,让社会资本有利可图,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二是建立以政府产业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方式的融资体系,积极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以创新引导基金等方式推动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发挥创新引导基金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及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打破所有制歧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尽可能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准入的障碍,以确保充分竞争,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发挥。其次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

(六)改善对民营经济的的管理和服务,改善投资条件。

一是灵活运用投资补助、土地、利率、税收等多种手段,切实减轻民营投资主体的负担,激发社会民间投资活力,特别是对高风险的项目和高新技术发展要有激励机制,以政府资金带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入;二是在服务方面,充分调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社会中介等力量,主动为企业提供投资与政策咨询、发布投资信息;为民营企业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讲座,提高投资者管理和决策水平;主动在融资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探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论文金融危机形成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巨浪般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给全球的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国政府都相继采取了各项措施来应对危机,比如加强自身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等,但是世界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中国拥有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且这影响也在逐步的扩大并凸显出来,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绝大多数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例如服饰、纺织品、生活用品等一系列加工用品等。我们曾是欧美国家最大的商品进口户,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之后的订单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劳动力。再加上美元贬值,人民币上涨,导致国内很多企业没有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最终只能关门大吉,长久下去将严重威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建设。

二、中国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要求。

我国企业在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客户的订单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过于追求利益化,只看重表面的生产规模,而忽视在生产经营中对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这种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长远的发展效益,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便会立刻进入困难的处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公司在这场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中国公司警戒。所以企业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改进生产技术,调整战略方向,加强对财务的运作管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地确定在市场中的位置。在外向经济受创时,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政策积极发展对内市场。扩大内需,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定位,加强融资政策,优化财务结构,运用科学的`统筹方法,合理规范企业发展方向。

1.成本控制管理。

就是节约生产成本,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企业要找出能控制的实际内容,例如资金成本、产品成本、人力成本等。分析各项工作内容的构成要素,重点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对直接生产费用、劳动成本、管理成本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可压缩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症下药,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2.资金效率管理。

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企业可以在采购环节尽可能的多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减少现金流失,增强对现金的控制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提高销售的同时也加强对收款项目的管理,加大催款的工作力度,促进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的顺畅性,通过一系列对资金的管理措施,保证企业资金链在平衡状态中,保障企业能有稳定的发展前景。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利方案,也是维护企业在时代中稳步前行的一剂良药。

3.购进材料与设备实行比价管理。

原材料价格的高低对企业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购合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理价位的材料,降低采购资金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但是企业不可盲目的追求价格优势而忽视了对质量的保证,我们要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通过比较,压价等方式筛选出适合的供应商,然后进行网上调查、市场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再谈价,压价,最后确认价格审批单。比较这种方式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4.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应收账款逐年增加的问题,使企业资金失去灵活性。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首先可以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欠工作,加大催款力度,对重点用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进行处理。其次,在收缴遇到困能时积极寻找债务链中的核心环节,采用实物抵账或是多家抹账等方式找到脱债途径,避免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挽回企业的损失。企业还要建立一套约束与激励机制,建立公司职员的经营责任制,明确账款问题中相关的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对重要人员实行考核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同时,销售人员的工作岗位应该实行“末位淘汰制”。

浅论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可以预见,危机的演变以及各国的应对将对全球金融、经济乃至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美国的金融风暴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否存在某种相同之处呢?通过这两次危机的比较分析,探讨全球化形势下金融危机的应对与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衡;金融衍生品;监管机制;多极化制衡。

1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之比较。

1.1相近之处。

1.1.1本质都是经济失衡的表现。

危机的爆发本质上都是由失衡产生的,每次危机的解决都是对失衡的一次纠正。失衡的本质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运行常态和基本规律之一。不同时期的失衡有着不同的表现,当不平衡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以危机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近20多年来,全球失衡就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对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处理不当。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当前金融危机实质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引起的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危机的爆发就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这样,美国、亚洲新兴国家、石油国家就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三极,后两类国家靠输出廉价商品、劳务和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一石油美元一商品美元”的三角关系,使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于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球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只有有效缓和乃至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痛苦局面,全球经济金融才能真正从危机中走出。

1.1.2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结构与运行方式的不合理是内在原因。

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高速增长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迫切地推动经济增长,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这些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分依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因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美国自1992年开始,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呈逆差状态,-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从末到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1.1.3政策不当,银行不良住房贷款的全面爆发促使危机产生。

过分依赖外资是东南亚经济中的弊病。泰国银行从外国银行借来“短期贷款”,然后借给国内房地产商“长期贷款”。该国还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如此,当外资纷纷撤离时,构成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此外,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致使大量资金变成呆账。这就增加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随之爆发。危机首先发生在泰国,迅速蔓延到其他东亚经济体。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当为当前的危机埋下了伏笔。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潜在诱因。

此外,从201月至6月,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仅为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的时间。这种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膨胀,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但之后随着以来美联储的连续17次提息,使利率由1%提高至5.25%,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高利率使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甚至导致其断裂,进而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1.1.4房地产泡沫膨胀是首要表现。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房地产业泡沫膨胀严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使资本流动能力增强,带来对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难度加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等负面影响。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金融创新”没有得到有力约束。

在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由于缺乏监管,金融领域的“创新”泛滥。

金融评级机制的严重失误。评级机构在工作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结构性的债务产品与企业债券类似。实质上,不同的债务抵押证券具有不同的风险测评,应该加以区分地进行评级。结果,对债务工具的错误评级导致了错误的定价,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2)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银行却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而投资机构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

由此,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日益膨胀,投机行为兴起。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必然坍塌,从而引发连锁效应,造成金融危机。

从影响范围与程度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始于7月泰国泰铢的暴跌,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19,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都陷入了负增长,同时,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经济也近乎零增长。台湾的经济增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新成员国的经济基本未受影响,因为它们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部的金融力量相隔绝。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当前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冲击比以往更强烈。由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今天世界各地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大笔“热钱”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动,各种金融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典型表现是美国一些金融机构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出售给很多国家。因此,发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系的金融风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上旬发表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不过,亚洲国家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相比欧美等地区受创较小,而且不少国家属新兴经济体,复苏亦将较快,随着亚洲外储基金的成立,未来亚洲在国际金融事务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国金融体系仍未完全开放,加之前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将资产市场的部分泡沫释出,因此我国经济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这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应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部需求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而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了它们的需求,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3.1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国际应对。

(1)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弊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在全球流动,但目前的监管却是以各国为单位,世界各国各自为政,对各自的金融市场都有本身的监管机构,这就造成监管竞争。这种竞争的后果是资本向监管放松的`地方流动,因此会造成很多问题。

另外,国际组织对单个经济体的检查和评估标准不一,对发达国家约束小,而对发展中国家约束大,造成监管不公。国际组织应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因为储备货币国向全世界发行钞票,应为全球经济负责,但其货币政策却是以本国货币政策为本,最突出表现就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钞要以黄金储备为后盾,这就约束储备国不能滥发钞票;而现在没有黄金为依据,储备国滥发钞票的倾向无法约束,这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随时存在急剧贬值的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了加强各国监管机制的合作,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中国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的诉求主要是三点,一是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是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三是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2)在不久前召开的亚欧会议上,中日韩三国提出建立800亿美元储备基金,以维持货币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二战后,由美国主导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会,原本肩负着应付金融风暴的责任,但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明显力量不足。亚洲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基金,维持本地区的货币稳定。

3.2危机情况下中国的应对与未来发展。

(1)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情况。

当前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此次危机:拥有1.8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存在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而且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抵抗力,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对国际金融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规模还不大,实体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因此,我国金融体系是安全的。

(2)中国的危机应对与未来发展。

危机即是转机。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拥有丰厚外汇储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中国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通过这次亚欧峰会,中国以至冒升中的发展中国家有望在参与国际事务上获得全新的空间和发言权,甚至参加主导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纵观全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应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方面。

首先,促进实体经济的调整,依靠国家统筹资源,同时扩大内需。坚持投资与消费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壮大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资源性大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积极着手促进国内消费,采取措施扩大内需。这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最有效、最可能的途径,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

其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有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体系、科学有效的资本/资产估值定价体系,以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从而达到避免价值虚高和估值不足,发挥资本/资产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更重要地是避免经济发展过多地受到国际定价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牵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国际层面积极参与构建全球多极化制衡体系。过去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然而金融危机后的重建,恰恰给我们一个积极参与规则制定的重大机遇。现在是中国参与并积极主导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的最佳时机,应当谋求与我国经济实力相称的经济话语权,去年11月9号的20国财长会议,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就一致表达了这种声音。随着全球由失衡到再平衡的演进,未来改革的最终目标将是改变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以及单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结算机制,积极推动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国际贸易交易货币的多元化、国际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的多元化,中国加强与欧元区、拉美、东北亚、金砖四国的区域协调,广泛建立自由贸易区,努力推动建立一个多极化的制衡体系将是可以预期的。

东莞金融调查报告分析论文东莞金融危机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许多企业对多元化经营及财务风险的影响开展研究。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必走之路,它有许多优势,但也将带来诸多的财务风险。此文从理论、含义等多方面分析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倡议,继而探讨多元化影响财务风险的理由,最后提出制约多元化财务风险的措施及策略。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风险制约。

由于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方面发展越来越快,因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走向多元化经营是必定的。国内大多数企业都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各企业之间不但要面对本土企业的挑战,还要面对外国资本的直接战争。由于企业多元化有许多优点,也会带来诸多的财务风险,但是各企业都深知企业的发展必须拥有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这便是各大企业走向多元化经营的根本目的。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及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一)多元化经营的含义。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样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生产或者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行业,而实行跨产品、跨行业的经营扩张。多元化经营管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继续发展原产业、产品的同时,开发跟原产品不同种类的新产品,再次进军新市场。因此,这也是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者产业,而实行跨产品、跨行业的经营扩张的模式。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及多种经营的长期计划,有利于企业向前景好的新行业进行扩张,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财务风险的综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过程中,企业财务经营效果不佳,无法预料或者制约,而使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理由,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能够完全消除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指的是因市场的波动导致企业受益减小,同时负债成本增加的现象;非市场风险是指市场风险以外,影响企业受益的因素,如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交易法律合同风险、企业管理风险等。

(三)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同时可以分散企业财务的风险。由于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受益所抵消,因此避开了经营但是产品造成全面亏损的风险;其次由于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可能寻找共同投资的合作单位,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因此分散投资风险,避开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存在的理由。

(一)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必定存在风险。现实工作当中,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意识淡薄,是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理由。由于我国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剧增。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当中对客户信用等级缺乏了解等,目盲赊销,造成应收款额失控,大量款额无法回收,因此严重的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现象,致使决策判断错误,从而导致经营理由的出现。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分析和研究,导致投资失误、失策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带回预期收入,导致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业务分散,竞争力弱。

我国企业目前都存在人员分配结构不合理、管理混乱的理由,并且各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大力建设多个子公司,而子公司往往只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在业务上呈现出多样化,这就直接导致整个企业的子公司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在竞争力上缺乏相对优势,并且业务相对分散,甚至各子公司为了争取业务,相互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缺乏合力,所以无法得到快速发展。

三、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相关制约措施。

由于我国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面对着诸多的财务风险理由,所以,企业要想提高财务制约水平和制约能力,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提高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制约意识。

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对财务风险意识不足、未形成完善的财务风险制约体系的理由,这是导致财务风险理由的主观上的理由。所以,要想对财务风险实现有效的制约,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风险制约意识。可以在多元化经营下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制约体系。在这个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以减少财务成本,减少企业的负债,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更好地制约,以高度的资产流动性来保证企业流动的充裕性,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又可以防止企业经营过程出现的紧急状况。

(二)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经营环境下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者在进行多元化经营决策时,可能出现道德上的理由,或者出现“逆向决策”现象,为了应对这些理由,企业可以经过实际的调查,制定一套具有实用性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多元化战略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多元化战略应用于企业的经营,对其应用效果的判断不能仅从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出发,而是要关注其是否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益。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能使企业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要能增加企业的经营时间。基于这样的前提,企业经营者才会将注意力从短期效益转向长远利益之上。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激励约束机制需要与员工的工资、年薪等具有一定联系,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制约的效果。

(三)提高预测水平,合理安排筹资方式。

对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强化,所以首先就需要对未来流的水平进行提前准确地预测,这样可以向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预警信号,企业经营者根据信号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了实现对流水平的准确预算,企业应事先对产品数量、销售额等情况作详细的汇总处理,并以数量化的形式来反映流量、投资计划、未来收益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预算结果来对未来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预估。其次要提高流水平。在这一点上,企业可以以一项较为成熟的业务作为主业,来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充足的支持。另外还可以适当发行股票,合理安排负债偿还的期限,降低财务风险,防止流出不足的现象。第三可以扩宽企业的融资和筹资渠道。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来保证金融信息的来源,从根本上较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机率。

(四)选择适当的新业务。

要想在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制约,适当选择新业务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选择新业务时要保证其科学性,并注意企业是否已经具备能适应其发展的足够资源。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发展新业务时,普遍存在对业务的判断准确,但是后期的发展却无法收获良好的效益的理由。所以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需要努力培养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以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并且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作为增强新业务研发能力的坚强后盾,同时重视学习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技能,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

(五)加强业务资源整合,降低整体财务风险。

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时,不可避开地存在财务协同,所以企业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各项业务进行适当的整合。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一定要求。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与分权结合型。通过长期的时间证明,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对财权的有效制约,避开重大的财务风险。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一般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并合理整合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另外,对企业其他资产进行整合也可以有效提高对资产的利用率,提高企业效益。

四、结束语。

由于企业多元化经营有许多优点,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财务理由,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持,便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加涛.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制约[j].绿色财会,2011,(6)。

[2]马忠,刘宇.企业多元化经营受政府干预、企业资源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0,(1)。

[4]崔茜.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效应相关理由的理论分析[j].东岳论丛,2010,(5)。

浅论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他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信用遭到破坏,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根奇缺,官方储备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出现偿债困难等。

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即一国货币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券债务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陷入金融危机,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银行也出现信用危机,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行也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5、出现偿债困难。

很多人感觉到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在问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经济学家通过各种理论、模型,以专业的角度向大家长篇大论地讲解,可是很多人听过之后还是弄不明白金融危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两兄弟种粮》的故事通俗地讲解一下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理。

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块不为人知的荒岛,后来探险家们前往世界各地探险,无意中惊奇地发现这块荒岛地域辽阔,地质肥沃,环境也还不错,这一消息传开后,人们不远万里竞相前往这块被誉为宝地的荒岛圈地、抢地。有一家哥弟俩人也结伴前往,好不容易圈占了一处肥沃的土地,与此同时,其他一起赶来到邻居、同行人也抢到了划归自己名下的一块地,就这样,这块荒岛很快就被人们瓜分完毕了。

两兄弟看到眼前这么大块地,激动无比。哥哥说:“弟弟,我们把地划分为两半,一半由我种植土豆,一半由你种植小麦,怎么样?”。弟弟听后说,“分成两半地可以,但是我喜欢吃土豆,不喜欢吃小麦氨。哥哥说,“没关系,等我们各自种植丰收后,我把我收获的一半土豆给你,你把你收获的一半小麦给我,这样我们俩吃的还能够丰富一些,生活不是很好吗?”弟弟一听,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哥哥的建议。这一年,哥哥用新圈占土地的一半种上了土豆,弟弟用另一半土地种上了小麦。第一年风调雨顺,两兄弟在各地的田间辛勤劳作,土豆和小麦都丰收了,哥弟俩人按事先的约定交换了粮食,每人都有土豆和小麦,生活过得很美好。

可是第二年岛上的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风调雨顺了。哥哥种植的土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没有了收成,但是弟弟种植的小麦基本未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依旧有很好的收成。这时候,哥哥为自己的生计而犯愁了,但是想到弟弟种植的小麦还是有收成的,自己也不能在这块岛上挨饿,于是和弟弟商量,说自己先写一张借条,借弟弟的小麦先把生活问题解决了,等自己种植的土豆丰收了再多还一些土豆给弟弟。弟弟想到,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不应该让哥哥饿着啊,而且哥哥一向说话算数的,所以就把自己收获的小麦分了一半给哥哥,自己手里拿了一张哥哥坚持要给他的借条,并存放到了床头的箱子底下。

春去秋来,转眼就到了第三年,哥哥本来是要把土豆种出来还给弟弟的,但是第三年天公还是不作美,气候条件更恶劣导致土豆颗粒无收。没有办法,哥哥只好厚着脸皮再次向弟弟借小麦,自己仍然写了一张借条给弟弟。

当哥哥从弟弟那里拉回小麦,走进屋子时脑子里瞬间想到:原来这一年我不忙关系也不大啊,我没有吃的时候弟弟是会借小麦给我吃的。就这样,从第四年开始,哥哥就不再用心种土豆了,心里盘算着大不了到时候打一张借条。尽管第四年气候很好,但是哥哥仍然没有用心去打理自己的田地。不过这时候哥哥也在琢磨:要是弟弟不再借给我土豆怎么办?哥哥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准备后路。想到周围几年前一起到岛上来的人,哥哥就在岛上周游看了一圈,看到周围的邻居种着大豆、梨子、苹果等等,都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哥哥灵机一动,对一个种苹果的邻居说:“你看我家有小麦,我弟弟种植的小麦产量更是丰盛,你能不能借些苹果给我,我给你一张借条,以后用小麦交换?”种苹果的邻居不知道两兄弟是独立经营,只知道他们家的小麦产量的确很多,想到小麦还是耐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所以就借出了苹果,自己留下了一张哥哥写的借条。哥哥见到此笔交易做成,迅即如法炮制,结果是周围的邻居各自都收到了借条,哥哥想到即将到手的满屋子食粮,心想自己不用种粮也能够过上富足、自由的生活,心里乐开了花。

哥哥由此没有了种庄稼的心思,心里面打起了各种算盘。他盘算着要是弟弟不给小麦怎么办?这可是要用来和周围人进行交换的。这位哥哥的脑袋瓜的确异常敏捷,心里一合计,干脆就不再想种地的事情了,索性在本应用来种土豆的土地一角搭建了一个炼铁的炉窑,制造了大刀,并将第一把制作完成的大刀挂在自家门口。

很快第五年就到了,弟弟要来向哥哥兑现借条,取回自己多年想要的土豆了,到了哥哥家的门口,看到此处门庭若市、人来人往,走过哥哥家挂着大刀的门,继续往屋子里走,看到房屋内壁都挂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越往里走心里越是感到害怕,到了屋子大厅一看,厅里虽然小麦不多,但是其他的谷物粮食倒不少,弟弟本来是想要回土豆的,但是看到杀气逼人的大刀和其他粮食,心里想,“哥哥虽然没有土豆,但是还是有其他粮食,应该还得起”。由此作罢,弟弟也就不再向哥哥提及自己的土豆,还收到了哥哥给自己的又一张借条。以后的日子,弟弟手上的借条越来越多,哥哥的日子越来越舒服。

空闲下来的哥哥后来想,这样做还是不行,索性就在种土豆的地上盖起了房子,开了一家酒吧,提供了一个邻里、路人可以饮酒、喝咖啡的休闲、娱乐场所,于是,越来越多的邻居到了哥哥开设的酒吧里喝啤酒、喝咖啡、拉家常。

一天,前来饮酒的一位邻居喝得起兴,有些醉了,就对同桌的伙伴说:“喝酒真是享受啊,我手里的借条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为我带来享受生活的机会呢?”同桌的伙伴一听,就问,“你也有借条?你的借条哪来的啊?”这位喝醉酒的邻居开口就说,“就是这位开酒吧的、这家老大借我东西之后留下的呀。”这一下关于借条的信息曝光了,大家把自己的借条拿出来一看,全是哥哥欠的。这还得了!

故事发展到这一步,问题就出来了,当大家都想要把手上原本认为有价值的“借条”变成自己应当享有的“果实”的时候,事情就闹大了。

(1)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

(2)贸易收支巨额逆差;

(3)外资的过度流入;

(4)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

(5)过早的金融开放。

金融危机字

金融危机是天涯咫尺又是咫尺天涯。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

作文。

仅供参考。

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每个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工作,就怕稍微一不留神,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就连我这个“小厨子”每天也不得安宁。自从进了“中等食府”工作,每天做得“菜”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每天的“家常菜”要做得好,一月一度的“食府菜色考评”也要命得很,每间厨房里的厨子们都在不停地攀比着,那种压力,紧绷着我们身体里的每一根筋。总之,作一个厨师不容易,要作为一个“有才”的厨师更不容易。

其实,进入“食府”的厨师们每天做得“家常菜”都差不多,所以今天就由我来向您介绍一下“食府”的金子招牌菜—夜猫汤。要做一道好菜,选好料是极为关键的。首先,我们先到超级市场去“买”菜料,这个超市的名字就和如今的seven-eleven一样红火,它就叫做—学校。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呢?而且,一定要到这个超市里去买,不然做出来的味道就不正宗了。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摊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每一个摊子上都要取一点菜,千万不要偏袒哪种菜。如果有哪一种菜不会使用的话,就要赶快去问售货员,要是等到晚一点售货员下班了,就问不到了,会导致这份菜做得不好吃。采购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亲手熬制我们的“夜猫汤”了。

首先,将各种菜的使用说明书再研究一遍,以防在熬制的时候用错料。我一般都先熬比较难熬的菜,象数学呀、物理呀、化学之类的。这些菜都很费时间、费体力、费脑力,特点就是三费嘛。而我一般先熬“大件”,象学科书、练习册,这种难啃的硬菜就要先熬,它们很费火候。哎,又是一费呀!

字典。

辞海录音机原声磁带,统统都得丢进大熬锅。其实这些菜料还算是好处理的呢,比较难处理的就要算是背书了。这块硬菜对我来说可是又臭又硬又不好啃。文科菜的特点就是“三又”呀!

夜色愈加深浓,月光愈加明亮,对面高楼的灯光几乎都暗淡下去了,只剩下我左手边的小台灯耀着刺眼的白光,瞪着眼,张着嘴,呲着牙,嘲笑着我。在它的嘲笑声中,我的“夜猫汤”也愈熬愈香醇,愈熬愈醉人。只剩下最后一点地调味了,加油,坚持,顶住。可是浓汤的“香味”向我袭袭飘来,眼皮越来越重,大脑已成混沌状。不行,不能倒下去,只剩下一点点了,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我艰难地移动着已经麻木了的右手,仅用着残存的力气,把语文听写改错,数学卷子,化学方程式练习,地理四球图练习片子全部扔进大熬锅。

熬呀,熬呀,汤是越熬越深,越熬越黑,越熬越静。而我,则爱钟表指针指向凌晨两点时,带着熊猫圈,扑通一声,倒在的大床上。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纪初便爆发了由美国蔓延至全球各地的特大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的浪潮从美国本土跨国太平洋向我国呼啸而来时间。我们没能够抵挡住它所释放的能量。一时间企业倒闭。公司裁员。工人工资急剧下降。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很大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当关系到国计民生得事业受到重大挫折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便当机立断适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以图力挽狂澜抢抓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金融危机对我们冲击很大。而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相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危机摆在我们面前时间我们不容乐观。但我们业应该看到乐观的一面。可以说金融危机对我们国来讲是挑战和机遇并举。尤其对我们不太发达的国家来说。正是千载难逢迎难而上的绝佳机会。凭借着我们优越的社会制度。经济政策。并有赖于政府战胜危机的决心。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摆脱困境实现国家的繁荣和长治稳定。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到了。20xx年年初不久我国经济就已经开始复苏。回暖迹象十分明显。对外输出务工人员等各项指标节节攀升。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显着加强。现在很少听到有人谈及金融危机的弊端。和20xx年情况大相径庭。20xx年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包括各个高校在校生在内的所有群体都对将来的就业形势深表担忧。沸沸扬扬的支言碎语中有人曾经预言金融危机将持续到20xx年。没想到我们用了这么短暂的时间就实现了非正常时期向平稳时期的初步过渡。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也起到砥柱中流的作用。影响力也必将由弱变强。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也必将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金融危机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所要面。需要实现的目标还是任重而道远。

之所以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让我感动。其实也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所给我们描绘的蓝图值得期待。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爱国意识。当然我们更希望国家的未来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冲破层层阻挠锋芒直指世界先进行列。感动也在于没想到我们国家在短短的几个月就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同时更多的是钦佩党的执政管理能力的日臻成熟。及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与魄力。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勤劳朴实也是我们的美好传统。相信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求真务实。奋勇拼搏。我们所追求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就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从容和魄力。我们伟大的国家就无愧于一个大国的称谓。

金融危机看起来离我们大学生很远似的,电视天天报道、报纸日日登载、大家时时谈起,其实我们中有些大学生听的太多、看得太多、说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实,金融危机情系我们当代大学生!

有时候在我们抚州这个偏僻的地级市里,受金融危机的程度看起来不是很大,表现的也不是那么明显。即使受金融风暴席卷抚州的房价已经大跌、股市正处于低迷,但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又有何影响呢?其实不然。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大学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了。在全球再次的金融风暴到来时,经济又一次大萧条,面对的是就业岗位减少、公司的大面积裁员等等问题。这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相信大家都看过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那就是金融危机的真实写照。相信,写到这我们一定会说金融危机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是为人子为人女,当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影响了你父母的月薪甚至就业时,难道你能说你跟金融危机没有关系吗?大学生作为有素质有文化的年轻人,当看到全球经济极度低迷、市场即将崩盘,难道你能无动于衷这次金融危机吗?其实我们都不能。

就说大学生的就业,这应该是大学生最关心的事了。因为关心,所以在意;因为在意,所以重视;因为重视,所以理解。这就是从关心到理解的过程。

据报道:“眼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波及全球,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受到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很多赴美留学的中。

国学。

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专业人士也分析到了这点,更说明金融风暴在危机我们当代大学生了。美国是教育大国,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全球的经济轴心,美国经济萧条了,世界能毫发无伤,想到未必吧。报道中说了好多“海归”要回国就业了,对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将是一种挑战。当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过分悲观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大学生自己要有紧迫感啊。是时不待我啊,而不是舍我取谁啊;是毕业先找份安定工作,而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啊;是增强自我素质,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啊。

大学生和金融危机是天涯咫尺又是咫尺天涯。

当然我们大学生还未真正走进社会,金融风暴在社会中狂风暴雨,但校园是我们的避风港。

早晨顶着寒风骑自行车去早读,那段优美的经典英文等着我去背诵;上课认认真真听讲、记公式、看例题,修完后考个好成绩;吃饭还是要排着长长的队(说明没人要挨饿)、打饭的大叔手还是要抖两下,打菜的阿姨打出来的菜还是要播回去一点。其实这些一点都没变,变的只是刷卡时,以前3三块七现在三块五了,便宜了两毛,这就是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当然这是不当的举例,但又有谁不是这样平凡地过着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活呢?这就是金融风暴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相关范文推荐
  • 01-10 党风廉洁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供以后参考。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党风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品质,
  • 01-10 学年度第二学期家长会发言提纲(通用14篇)
    家长会是加强家校互动、提升教育质量的架构,可以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目标。以下是一些家长会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了解家长会工作的成果和改进方向。户外:自制户外:大
  • 01-10 护理专周实训报告(通用16篇)
    护理职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素质。以下是关于护理的一些经典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启发。在实习期间,我从事了护士的专业工作,
  • 01-10 爱粮节粮活动总结(优质16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整体情况的描述和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活动总结不仅是对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成长和提升的总结。以下是一些
  • 01-10 于都长征第一渡心得大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扩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
  • 01-10 幼儿园小班教研活动总结下学期(实用17篇)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环境温馨舒适,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活动参考,供大家参考。班级安全工作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也等于保证
  • 01-10 冬天的学生初中(优秀17篇)
    优秀学生不仅在成绩上出色,还具备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素养。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我的记忆里,这个空气中释放着无数
  • 01-10 客服年终工作总结个人版(实用21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分析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找到改进的方向。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员工是如何写好月工作总结的。
  • 01-10 公司文明和谐申请书(精选17篇)
    公司的规模可以从小型企业到大型跨国公司,不同规模的公司面临不同的管理挑战。以下是一些公司管理案例,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管理能力。尊敬的领导:你
  • 01-10 社区工作者辞职报告(优秀13篇)
    我心里已经有了辞职的想法,现在是时候写一份辞职报告了。接下来是一份辞职报告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十分遗憾在这个时间因个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