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

2023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9-25 16:04:33 作者:文轩 2023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一

《按大小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及形状、数量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不同。《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过坐汽车、开汽车等环节,让幼儿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胆表述,理解和运用按大小规律排序,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实施策略:

1.运用情境创设“去小熊的玩具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创设“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让幼儿通过看看发现并正确辨别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通过坐坐幼儿为每只熊找到了适合自己坐的汽车。通过排排幼儿给三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按照大小有规律的进行排排队。情境的渗透激发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以及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的规律。

2.层层深入,总结归纳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中主要围绕着三步进行总结归纳:

1.幼儿从一开始的学会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探索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从中发现排序规律。

3.理解运用后能够运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层层深入,总结出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幼儿既能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又能将三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结果。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向排序。

物质准备:ppt课件、大中小的娃娃实物和图片、幼儿人手一套汽车卡片、幼儿操作板、各种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经验准备:有区分物品大小的经验、有玩过套娃、套筒的的经验。

一、创设“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介绍“小熊去玩具店”,观察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个物体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运用目测和比较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两只小熊的图片,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辨别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着出示较大的那只熊,辨别三只熊的大小。请幼儿给三只熊排排队,说说比较大的这只熊应该放在哪?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汽车,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能大小对应。

小结:你们真棒,让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适合他们的汽车。

3.汽车排排队,探索三个物体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胆表达。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既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三、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玩具排排队,进一步巩固按规律给三个物体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强的可提供四个物品)。

小结: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别将玩具按照大小排摆放在盘子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里还有哪些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导他们把玩具按大小的规律整理归位好。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关于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有了前期的基础区分大和小,所以幼儿在整个活动的学习中比较顺畅,对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也能够辨别出,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坐汽车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贯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知识点。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区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动前我提前预设将的操作板的左边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活动中幼儿就很自如的根据箭头的方向(从左到右)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时,让幼儿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点,按大小排序来将区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进行了整理,这一步既是检验前面部分的学习,又是提升总结,让幼儿理解消化后得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到不同水平的幼儿掌握情况,我还渗透了一组4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操作整理好,活动中这个环节在幼儿掌握的不错,其实可以每组都投放一组4个的物体玩具让幼儿来进行按大小排序。让孩子们大胆探索,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二

1. 能按数的大小给一组(3个)物体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 能按要求操作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1. 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汽车、彩球、积木、小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

2. 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

1.娃娃做客,联系排序。

看一看。

教师出示3个娃娃:看,来了几个娃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队。

教师:娃娃要做操了,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谁来试试给娃娃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标记图上给娃娃按顺序排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娃娃排列的顺序)送汽车给娃娃教师:玩具汽车要找娃娃做好朋友,应该把哪辆汽车送给哪个娃娃呢?(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大汽车送大娃娃,小汽车送小娃娃。

2. 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送彩球、送积木、松小铃、送瓶盖等小组才做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先给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顺序排排队,再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适的玩具。

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大彩球送给大娃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三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鞋子、袜子、夹子、筐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看这里的鞋子,老师想把它们一双一双的整理好,可是这么乱,我都不知道怎么整理了。

我知道小(1)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老师想请你们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好吗?我们开始吧!

二、初步探索:

1、幼儿进行自由配对,询问:

a、你整理的是一双什么鞋子?

b、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的?

c、它们一样大吗?

d、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请小朋友拿着你整理好的鞋子围成一个圈坐到老师前面来。提问:

a、小朋友刚才你整理的是一双什么鞋子?

b、数一数这双鞋有几只?

c、这两只鞋它们一样大吗?我们来比一比?

d、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小朋友看看你整理的是不是一双鞋?

3、小结

原来两只鞋子它们要样子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才叫一双鞋。

三、巩固经验:

1、今天早晨,老师洗了许多袜子,想把它们都晒干,可是

那么,让我们开始整理吧!(幼儿自由整理)

2、我们来看看,这些袜子都是一双一双的吗?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回到家可以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了。

我们一起来玩“小手真能干的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四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石头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按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中也整合了数学中的一些数量,分类等内容.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头,老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特征的石头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角.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幼儿十分很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对石头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同时也得到了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老师所提供的石头数量应该更加充足,这样在幼儿排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的补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头.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五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1、2、3、4让幼儿了解最后一个数代表所数物体的总数。

2、会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1、大树、小鸟、长颈鹿、小狐狸、小熊的电脑课件。

(图片、幻灯片、展示仪均可)

2、小鸟、小狐狸、小熊,长颈鹿头饰若干。

3、木珠,糖纸若干

1、小朋友用食指点数并回答以下问题;

师:今天森林里的大数爷爷要过100岁的生日啦!请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都有谁呀?(小鸟、长颈鹿、小狐狸、小熊)

(1)有几只小鸟(点数)

(2)有几只长颈鹿

(3)有几只小狐狸

(4)有几只小熊

2、游戏:包糖

(1)把木珠当糖,做包糖游戏

师:请每个小朋友包4颗糖送给大树爷爷,祝贺树爷爷生日快乐。(包好以后放在桌子上,请幼儿相互点数)。

3、音乐游戏:

幼儿带上头饰配上数字卡表演唱歌(生日快乐歌)。

可交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

请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4。

教师课前用报纸包好糖,木珠,玩具放在玩具架上或角落里,请小朋友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并数一数物体的数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六

5以内按数取物

1、加深对数字1~5的认识

2、会根据指定的数字取出相等数量的物品

3、喜欢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

能将数字与相应的物品对应

:

按指令参加操作活动

插板、教师演示板、背景音乐

(1)手指谣——五只猴子荡秋千

5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4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3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2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1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呜啊呜啊呜

没有猴子荡秋千

(2)1、轻音乐,取插板

2、引出主题:今天小羊要过生日了,朋友们都要送礼物.

3、小兔子第一个来了,它要送一个礼物,你们猜它送的是什么?(出示萝卜)1个萝卜用数字几表示?教师拿出数字1放在棋盘第一行.请小朋友拿出一个萝卜放在棋盘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并边插边说,1可以表示1根萝卜,1根萝卜用数字1表示.

4、小猫第二个来了,它送给小羊两件一样的礼物.小猫要送2条鱼,2条鱼用数字几表示?教师拿出数字2放在棋盘第二行.请小朋友拿出两条小鱼放在棋盘第二行数字2后面,并边插边说,2表示两条小鱼,两条小鱼用数字2表示.

5、小狗也来了,它送给小羊三件一样的礼物.小狗要送3个大苹果,3个大苹果用数字几表示?教师拿出数字3放在棋盘第三行.请小朋友拿出三个苹果放在棋盘第三行数字3面,并边插边说,3示三个苹果,三个苹果用数字3示.

7、教师总结

小羊今天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它真是太高兴了,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有什么?(让幼儿自述出数字和相应的量)

8、现在我们帮小羊把这些礼物都整理放好吧。

整理棋盘,送棋盘回家。

(3)游戏:

1、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智慧迷宫玩,但是去之前必须回答对它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出示数字2)请你们拍拍手,拍手的次数要和我一样多

问题二:(出示数字3)请你们跺跺脚,跺脚的次数要和我一样多

问题三:(出示数字4)请你们弯弯腰,弯腰的次数要和我一样多

问题四:(出示数字5)请你们跳一跳,跳的次数要和我一样多

2、小朋友们,你们太聪明了,智慧迷宫提出的问题你们都答对了,现在就和我一起去智慧迷宫玩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