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大全6篇)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大全6篇)

时间:2023-10-13 12:16:21 作者:碧墨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大全6篇)

在高一教案中,教师应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一

我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幸得到了周莓老师的点评和指导,收获颇多。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二

练习二(1)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再现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找个别同学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竖式计算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其余的同学对其中进行补充。)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1)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二第1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2)用竖式计算。(练习二第2题)

37×2=73×2=329×3=293×3=

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找四名同学板演,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反馈。

(3)火眼金睛:(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同桌进行交流指正,然后指名回答。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再说说解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同桌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第4题。

第10课时:练习二(2)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第8-13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二第8题。

30×2=4×20=30×3=

32×2=4×21=31×3=

34×2=4×22=33×3=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再口答。

2、练习二第9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10题。

(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先说一说每道算式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交流,指名回答,互相补充。这里让学生知道把其中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整十、整百进行估算就行了。

(3)分组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成果。

3、练习二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总结提高。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什么?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本节课中你又获得哪些解题的经验?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三

本节课内容是:理解“倍”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新知识前,我首先通过图形复习了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然后出示课题,看到课题让学生说出得到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出来。通过汇报使学生在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对学生而言,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的除法含义,有着一定的思维跨度,在这个思维跨度中,老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还要注重由“直观到抽象思维”的引导。而这个环节我处理的不够好,让学生汇报的时候应该倡导学生去画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而不是一味的用学具来摆。由于练习题展开的深度不够。应该多出一些文字信息较多的题来训练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四

课题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6-11题。

总第6课时授课老师

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练习一9(6---11)个人加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倍”。

2.掌握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8可以说成()的()倍。7个9可以说成()的()倍。

2.同学表现的真棒,下面就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

二、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

(1)已知谁是谁的几倍?相当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解答?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一第7题。

(1)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里要求用除法计算,打算提哪类问题?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鸡只数是鸭的几倍?鸡只数是鹅的几倍?鸭只数是鹅的几倍?

让学生列式解答。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巩固加深。

(1)出示练习一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清楚是如何想的。

(3)观察下:书包比文具盒贵32元,这32元相当文具盒的几倍?

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考: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吗?(这里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师适当渗透“差倍”的概念。)

三、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一第10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么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分钟大约打了多少个字?(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

2.练习一第11题。

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五

我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幸得到了周莓老师的点评和指导,收获颇多。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案篇六

成功的地方:

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让学生先直观地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感受与除法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不足的地方:

学生操作的较少。我让学生摆小棒只摆了一次,应再加强一两次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倍的知识的`理解。

应改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