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2023年春节的故事绘本 春节故事演讲稿(汇总8篇)

2023年春节的故事绘本 春节故事演讲稿(汇总8篇)

时间:2023-09-24 20:44:31 作者:雁落霞 2023年春节的故事绘本 春节故事演讲稿(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一

老人感觉到这个夏天在一天天变凉。

老人要走了。

老人不想走。老人舍不得的土屋,更舍不得他多年的老伴.老伴为他养育五儿三女,吃一辈子苦。

老人和老伴儿孙满堂,可儿孙们却很少去他们住的土屋。

每年麦收,五个儿子就会给他们送来食用的小麦,女儿们过节也会送来点酒和肉。

老人和老伴知足。

老人知道儿女们都有子女,要供他们读书,还要为他们结婚操心,就像当年他们为他们操心一样。

儿孙们活的幸福,老人就快乐。老人常把快乐说给老伴听,可老伴总唠叨着,怨他们多时不来土屋。

老人安慰老伴说,孩子们忙。你要是闷得慌,就陪我到北沟边放羊吧,和羊说话,也很快乐的。

老伴没有理他,却说,娃是嫌咱们老呢!

老人不再说话了,搂着羊儿问,我们老吗?

羊叫了两声。老人高兴地对老伴说,瞧,羊说咱们还年轻哩!

老伴就笑骂,老不正经的。

老人喜欢老伴骂这句话。

老人不服老,直到那个夏日走回老屋,摔倒了,才发觉真的老了,想爬,手脚却步听使唤。

老人站不起来了,躺在床上。

老人不能动,可心像镜子一样明亮。

看着老伴弯着近九十度的腰忙着照顾自己,老人真想快一点走。

老人当过兵,打过鬼子,不相信又天堂。可老伴信奉神,说好人会升天堂。

老人真希望又天堂,早两年过去,把那边安排好,将来好接老伴再天堂一起生活。

老人躺在床上,想着天堂的事,可脑子情醒,清醒的老人想喝水,拿桌上的水杯,手碰杯时,人却滚掉下床来。望着不到半米高的床,却不能上去,老人的心好疼。

老伴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的老人,伸手拉。

老人说,你年轻时抱不动我,现在如何拉得起!

老伴去找儿子,五儿、四儿、三儿外出打工,二儿赶集没回家,大儿再北沟放羊。老伴只好叫来相邻才把老伴人抬到床上。

晚上,老伴弯着腰,来到大儿子家,让他去把老人家睡的床腿锯短点。

大儿子说,找老二吧,他家又锯。

老伴到二儿家,二儿子说,好好的床腿,锯掉干嘛?老大呢?

俺家的锯条断了。二儿媳妇不高兴地说。

老伴没有再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土屋。

来到床边,老伴拉着老人的手说,你还不如早一点走好呢。

你管那么多干嘛……

谁叫他们是咱的儿孙呢,我一天没走,心里还在装着他们。

要不,你过完夏天再去天堂吧。

老人说,我尽力撑吧。

老人的儿子还是找来锯把床腿锯短了。

老人能拿到桌上的水杯,可很少能喝尽杯里的水。

老人感觉自己离天堂越来越近,已经闻到天堂门外桂花树上飘来的香味了。

老人对老伴说,通知儿孙们回家吧。

老伴问,不能再过几天走?

老人说,夏天就该走的,天凉了,再冷,我怕去天堂的路滑!

老伴笑了,老不正经的,临走,也不改!

老伴一直陪着老人,直到老人微笑着离开。

老人的儿孙们回家,热闹风光地送走了老人。

五个儿子算账,扣除礼金,一家赔钱500元。

儿媳们说,天凉真好,菜能多放几天,有的肉还能回锅,要是碰上热天,这五十多桌酒席,可真赔大了。

老伴把保管一天的礼金包交出来后,分完钱,五个儿子互相望着,算好的帐,却多出2500元钱。

看着一家人又围着聚一起核对着账款,老伴摇摇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的土屋。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二

春节是我们十分喜爱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在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等待爸爸做的早餐。这时,妈妈从卧室走了出来,使我目瞪口呆的是,妈妈拿着一张像长龙一般的购物清单,一边看还一边用左手抓一抓后脑勺,似乎在琢磨还缺了点什么。“孩子,你吃完饭,去街市上买卡纸、牛肉、羊肉……”妈妈边看着购物单,边指着我说。我顿时头脑一晕,干脆撕掉需要买物品的购物单,拿着钱放入兜中,因为购物单上的物名,都是我最爱最熟悉的,根本不用多记。

吃完早餐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

到了街市,街市焕然一新,那破旧的缝纫铺不再破烂了,旁边的水果店不再卖熟透的或未成熟的水果了。街市上挂着很多灯笼,连那些角角落落也不放过。瞧!那些小朋友穿着帅气的新衣与同伴一起购物,他们又唱又跳,十分快活,简直快乐地像只正在舞蹈的蜜锋。

过了好一会儿,我提着沉甸甸的物品和食物,满头大汗地了。

已是下午1点,阳光似乎比较开心,不停地发着热量,我们一家戴着遮阳帽来到外婆家。

妈妈告诉了外婆,我在这一年当中所获得的荣誉,我十分自豪。外婆听了,似乎吃了兴奋药,急匆匆地跑向卧室,不一会儿,她手中拿着红通通的红包递到了我的手中,我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我不能拿老人家的钱,他们赚钱这么辛苦。于是,我就跟外婆在那里推来推去,一不小心红包竟然掉入井中,让我惊慌失措。幸亏,弟弟当时正好坐在井边,一伸手抓住了红包。“哈哈!”外公笑道,“瞧你那大惊失色的表情!”接着,我受到大家的嘲笑,使我十分害羞。

傍晚,我们与外婆一家坐在月光中聊着天。突然,“呼”地一声,烟花响了起来,使我立即站了起来。“瞧!”我边对弟弟说道,边看着烟花,“多美丽呀!”那烟花像一颗导弹似的飞向天空,接着“呼”地一声开出了一朵花,然后楼下的人们在放着鞭炮“噼哩啪啦……”。

过年的星空多么璀璨!星星眨着眼好奇地看着我,似乎对我很陌生。

春节,当然很热闹,但留在我幼小记忆深处的,何止是热闹?是满满的满满的……回忆那些个已过的春节,我早已心潮起伏。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三

是大地的绿荫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美好;是天上的群星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神奇;是飞禽走兽使我们不感到寂寞;是春节的脚步让我们有了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支柱。

春节的帷幕往往由一副副对联、一张张“福”字拉开。

走出门外,竟闻到一股“墨香”,四处张望,竟看到我那年过古稀的爷爷和他的几个茶友在写对联。有的磨着墨;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已经开始奋笔疾书。唉,我这年过古稀的爷爷竟还似那七岁孩童般爱玩闹、爱折腾!走近一看,殷红的纸上落着龙飞凤舞般的几个大字。上联:丹凤呈祥龙献瑞;下联: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真不愧是一副让人拍手叫绝的对联啊!

走出爷爷们的“战场”,便看到老爸在贴“福”字。“老爸,你贴反了哦!”看到爸爸倒着贴“福”字,我忍不住出声提醒。可爸爸却说:“过年贴“福”字的习俗,大约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流行了,不过倒着贴“福”字的做法,据说出现在明代早期。把“福”字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哦,原来是这样!”我一边挠头,一边发出感叹,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啊!

不知不觉竟到了下午四、五点,街上早已没了人影,一片寂静。显然大家都已回到自己家中吃年夜饭,毕竟谁都不会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团圆。

夜越来越深,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各种烟花、鞭炮在天上炸开,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美不胜收!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开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都是甜甜的。

人生的意义是企盼,没有企盼,人生便没有意义。严冬来临,我们微笑面对,坦然处之,因为知道后面接踵而来的是春节,是春天!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四

春节风俗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春节的故事绘本,欢迎大家借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

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关心这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妇包了饺子请老人吃,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为了报答老妇的好心,老人告诉她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要她穿红衣,在门上张贴红纸、点上红烛,在院内燃烧竹子发出炸响。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村中灯火通明,它的双眼被刺眼的红色的逼得睁不开,又听到有人家传来响亮的爆竹声,于是浑身战栗的逃走了。从此人们知道了赶走年的方法,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恭贺对方渡过了年兽的肆虐。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有一只福气猫,过年的时候,他会出去送红包。红包里面有一句祝福的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收到红包,新的一年里,会有很多很多的福气。福气猫知道大家都在等他,走了一家又一家。他把红包悄悄放在孩子的床头,把福气带给每一个孩子。

走了一家,又一家,红包送了一个又一个。天快亮了,福气猫走到了年糕师傅家里。年糕师傅还在不停地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辛苦的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可是,红包已经送完了。福气猫不停地给年糕师傅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儿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贴在了年糕上。“哈哈……我的年糕成了福气糕啦!”年糕师傅喜欢得满脸都是笑。

年糕师傅那么开心,那么喜欢。福气猫给每一块年糕都印上自己的笑脸。他一边印,一边对着年糕说:“恭喜恭喜!”每一块年糕都成了福气糕。

“劈劈啪、劈劈啪……”天亮了,家家户户都起来放鞭炮。年糕师傅给大家送去福气糕。

福气猫的笑脸印在年糕上,好像在对大家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买了福气糕的人,都把钱放在红纸包里给年糕师傅。年糕师傅收到了很多很多红包,大家都说,最辛苦的人,应该是最有福气的人。

从那以后,大家都把年糕叫作福气糕,把年糕师傅叫作福气师傅。

福气猫喜欢说:“恭喜恭喜”,我们小朋友还会唱“恭喜恭喜”呢!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今天妈妈和爸爸要带我回乡下,我兴奋得睡不着。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来,刷牙洗脸去乡下。到了乡下,我看见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朵朵红彤彤的花,一棵棵高大的树,树上有许许多多的黑色松果,好像穿着黑色的衣服似的,让我心情特别的开心。 外婆家有只肥肥的大公鸡,他有红红的鸡冠,一身黄黄的羽毛,长长的腿,尖尖的嘴巴,有趣极了。 但是它很调皮,天天跑到外面去,老害爷爷奶奶去抓。今天爸爸和妈妈就去抓它,可是抓了很久都没有抓到,爸爸和妈妈一会儿扑到这里,一会儿扑到那里,扑得一身灰,那只公鸡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好难捉到。后来爸爸扑过去抓到那大公鸡的羽毛,终于把大公鸡捉住了,然后把它放进大笼子里。我们大家笑着,唱着,跳着,可高兴了! 我祝大家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五

我很喜欢外公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妙趣横生。但我最喜欢外公讲他小时候过春节的故事。

那时候,外公家很穷。每次到快要过春节时,别人家又是杀猪又是杀鸡,好不热闹。而外公家只是把一只瘦瘦的鸡提前腌好,就这样简简单单准备过春节。

听外公说,小时候他也很期待春节。过春节时,小小的桌子上摆着一盆鸡汤,没加作料,外公依然吃得很香。吃鸡时,有个规矩,鸡头得让老大吃,寓意在这新一年,老大能带领好兄弟姐妹们。鸡胸肉,最嫩的瘦肉,敬给父母吃,寓意今年过上好日子。而两条鸡腿就让给最小的弟弟妹妹吃,寓意跑得跟鸡一般快。他每次都吃鸡头,吃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大年初一外公更是喜欢。大年初一早上6点的时候,外祖父与外祖母就会带着孩子们去田地里。得先选好一块松软肥沃的土地,没杂草,没小虫。这个工作可不简单,但外公最喜欢这个活动了。外公总是第一个拿好锄头,总是第一个找好地方的孩子。这时,外祖母就会把事先准备好的蒜苗拿出来栽种。“知道吗,敏儿。我最喜欢妈妈栽蒜苗了,这一颗颗蒜苗见证了我的成长。”外公回忆道,沉浸在幸福中。“嗯,我知道外公最喜欢栽蒜苗了。”

故事在继续讲着。“爸会喊我们几个孩子的名字,喊一个名字,妈就栽一颗蒜苗,一会儿功夫就栽好了。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要栽蒜苗,而不是其他苗子吗?”“不知道诶。”“这是因为蒜苗长得快,长得高。这蒜苗还有含义呢,它寓意着新的一年,孩子们长得快长得高长得健康!”“这蒜苗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对啊!”外公刮了刮我的鼻子,没有再讲下去。

故事讲完了,我还念念不忘。外公过春节真有趣,喝鸡汤,栽蒜苗,真有意思!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六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处世方式。

我是这样理解宽容的,宽容是使一个人可以对自己所憎所恶的那个人,给予一个真心的微笑;宽容是对自己曾经做过坏事的人,待如朋友;宽容是给嫌弃你的人,一个鼓励,一个帮助。这些行为举止并不难,主要看你是如何看待,是趁别人失落的时候,进行报复,那么这样的你和那些人有何区别。

我们敬爱的周是一个有着宽容心的人。一次,一位理发匠为理发时,因为过度紧张,手一抖,不慎将的头皮蹭破。却故作无恙,事后也未向他人提及此事。

宽容如此简单,只要无视别人的错失,你获得的是更重要的东西。

有一次,我带回了一个漂亮的笔盒,周围满是羡慕的眼神与赞叹,我很高兴。可是,一节体育课后,笔盒不翼而飞了,我四处寻找,还告知老师,“真凶”很快找到了,当我得知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时,有点不知所措了,本来老师要公开批评的,可我不知哪来的勇气,竟说了一句“不需要了”,我想,也许退一步会海阔天空吧。不久,我的笔盒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我的书包里,我和那个朋友也越来越亲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我庆幸当时对她的宽容,换来了珍贵的友谊,如果当时我没有原谅她,我想今日的我们会视如陌生人。其实,要原谅一个人并不难,就当他一不小心闯如你的私人世界,你只要一笑,开玩笑地说一句“哇!你竟然找到我,好厉害呀”找个台阶给他下,是维持当前关系的最好办法。

学会宽容别人,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收获的季节。愿宽容是风,吹遍大地;是花,香飘四野;是永恒,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七

“小朋友,”一个中年男人挤出人群走了上来,“你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儿?”孩子可怜兮兮地看着中年男子,什么话也不说。我看着中年男子熟悉的脸庞——好像是唱歌卖艺的。只见他果断地举起手中的话筒,对着嘈杂的人群问道:“谁是孩子的父母?有人看见他们了吗?”人群又是一阵躁动,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回答男子的问题。男子扫视了一下拥挤的人群,略微皱了皱眉头,想了想,抱起孩子,给他披上自己的大棉衣,绕过人群往其他街道上走去,一遍又一遍地喊:“谁的孩子走丢了!快来认领!”

“喂,”这时候,旁边的人突然拉住了男子,“你不是人贩子吧?”他的一句话,像一把熊熊的火焰,瞬间在人群中燃烧了。“就是,他不会是人贩子吧,这年头,没良心的人多了去了。”“我看没准,他干嘛拐了别人孩子还给人找回去,那不是脑袋被门撞了吗!”“人贩子的把戏多了,别轻易相信。”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字字掷地有声,男子瞬间成了众人的攻击对象,脸庞被愤怒与委屈胀得通红。

顷刻之后,庙会再次热闹起来,男子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春节的故事绘本篇八

在众多的节日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春节。

今年,春节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一早,我就被楼下的热闹给吵醒了。我推开窗一看,楼下人头涌涌,个个都穿起新衣。我也穿起新衣,洗漱完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妈妈房间拿“利是”,妈妈不紧不慢地拿出50元。我开心地接过,并且谢谢妈妈,去吃早餐了。

吃完早餐,我们就去逛街了。大街上,孩子都由大人带着,在买玩具。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一下就判断是有人在舞狮。我们来到了舞狮团旁边。我瞧了瞧舞狮团,才二十几个人。他们有的在敲锣打鼓,有的在看着,有的在指引着。他们的衣服都是黄色,有两只狮子,一只红色一只黄色,红的是公,黄的是母,就像一对夫妻。它们在路中央戏耍,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渐渐地,人变得多起来。在人的海洋里,我也情不自禁地欢笑起来。那两只美丽的狮子在人群玩耍,表演得真逼真啊!那两只狮子就像真正的狮子一样,活蹦乱跳着。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到江滨堤园放烟花,放鞭炮。我们来到一片空地上,爸爸首先拿出“五彩游春”点燃它的引线,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嗖”的一声,五只彩色的蝴蝶立刻飞上了辽阔的天空,去寻找奇妙的大自然了。接着,爸爸又点燃“小鸟”烟花,“扑”的一声,小鸟冲破了笼子,飞了出去。刚放完烟花,就放大礼花了,它真美啊!有的像弯弯的垂柳,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还有的像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来到人间似的,撒下朵朵神花,整个四会笼罩在欢乐之中。我正沉醉在放大礼花的情景中,另一边又开始放烟花,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令我目不暇接。

开始放鞭炮,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这热闹非凡的情景,令我想起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虽然春节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