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艾叶飘香的端午节范文(14篇)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范文(14篇)

时间:2023-12-28 01:05:31 作者:笔砚

优秀作文是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今天朋友给我发来的一条信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猛然间我想到又快过端午节了。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塞北,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或者是墙上挂一束新鲜的艾蒿叶(必须是端午节清晨采摘的)。讲究一点儿的人家还在自家的角角落落放一束,有孩子的人家还在每个小孩子的耳朵上各挂一朵,听外婆说:“艾蒿的叶子像一把长箭,有驱邪保平安的作用。把艾蒿叶子挂在门上,那些不干净的恶神小鬼不敢进屋,可以保全家人的健康平安,一辈子不生灾难。”

艾蒿是一种极普通的植物。它的叶子是墨绿色的,透着一股清香,散发出一股中药气味儿。这种植物散发的气味,一般畜牲是不吃的。每到这个时节,你走到河边或者是池塘边,总会有茂盛葱郁的艾蒿叶在飘着香味儿。到了端午节,艾蒿梗便长到一尺多高,你若站在艾叶地里,满眼都是清冽的嫩绿。淡淡的清香夹带着淡淡的涩味,直入人的鼻腔肺腑。它的根部是银灰色的,光溜溜的,谈不上好看,但是在端午节带着它感觉很吉祥,很幸福!

我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每到端午节清晨,太阳未露出笑脸,我还在睡梦中,外婆就起床去屋后的地里采摘艾叶。她把带着露珠的艾叶,轻轻地挂在我的`耳朵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念有词,她想让艾叶给我带来吉祥,保佑我一生平安。

当凉凉的艾叶把我“唤醒”时,我用手轻轻摸一下,再望一下正在给我忙碌的外婆,感觉心里暖暖的。她那慈祥的笑容像池塘里落进一块砖石一样,涟漪四散皱纹满脸。她忙完这些时,还要给我们用黄米和红枣给我们包粽子吃(因为当时买不到包粽子的糯米)当吃着甜甜的,粘粘的甜粽子时,心里感觉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我跟着外婆外公长大,毋庸置疑,我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厚。外婆一生命运很坎坷,她一生中生过三个孩子,其中二舅在五岁时受了惊吓后夭折。那会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来导致病情恶化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一个可怜的小生命就这样无奈地离开了人世。由于外婆伤心过度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儿提前走上黄泉路。在外公和舅舅的精心照料下,外婆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又过了十六年后生了我的妈妈,她把我的大舅和妈妈视为宝贝,生怕他们出点儿事,就这样在她每天的精心呵护下,我妈妈和舅舅一天天健康长大。

外婆人很善良,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争吵,特别是她对任何一个晚辈,都是一样的疼爱。每到端午节时,我们每个晚辈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到外婆的那一束艾叶的保佑。外婆平平淡淡一生,心胸开阔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唯一让我遗憾的是外婆生来就胆小怕事,后来两个表哥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可妯娌俩呆在一个院里居住,每天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隔三差五地吵嘴,久而久之外婆看不习惯她们的作法,她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后来气得左手不停地颤抖(现在叫帕金森综合症)。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女没让她操心,在两个孙媳妇的身上倒操了不少的心。在外婆清醒时就一再嘱咐我的妈妈,无论她的病情到什么地步也不能送她去医院,因为她怕去医院,活了八十二岁也没有去过一次医院(外婆认为一生中不去医院是她的福气)。

记得九一年的那个夏天,我回去看望外婆。当我第一眼见到她时,感觉外婆苍老了许多,她的脸是瘦削的。黑黄色的,那眼角和嘴角布满了零乱的皱纹,像一块老树皮;他凸出的前额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好像是被鞭子抽打出来的,她的眼睛里细小的,微黄色的,她的背佝偻着,像一个枯枝似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着……当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我万万没想到那是和外婆的最后一面,离端午节没几天,我外婆走完了她的人生,永远离我们而去。那年的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热忱,也没有艾叶的香味儿,那满地满坡的艾蒿也没有飘香。是呀!不变的艾蒿,似乎无言地在作着某种坚持。只要在端午节把那一束艾蒿叶插在门上,我就想起了那份沉甸甸的爱;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那份珍贵的艾蒿的香味儿,把外婆的恩情永远珍藏于心底。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那天,阳光明媚,正是个大好天气,正适合去田垠、路边,门前屋后采摘艾叶来做艾叶糍粑。我和爸爸背着小篮子,到处采摘艾叶。当然,你不用怕找不到它,只要跟随着它的清香,必能找到。太阳看见我们采的艾叶飞进篮子里,把柔柔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

采完艾叶,便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做艾叶糍粑。把艾叶洗净,再用热水焯一遍。浸泡过后,捣烂艾叶,顿时香气四溢,让人沉醉。捣烂后,把糯米粉和艾叶混合,做成艾叶粉团。再把艾叶粉扯一团放在手上,挤压变成薄片,再包进一些馅料,包合,便可下锅。不过几十分钟,便可开吃。抓一个糍粑放进嘴里,馅汁流出来,赶快伸出舌头舔干净。当然,它那清香便也伴随着馅吞了下去,回味无穷。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这是人们很注重的传统佳节之一,于是眼前尽是一幅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画面。自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情景,端午那天我跟妈妈学着用红纸折纸葫芦,然后用红线将艾叶、纸葫芦串起来挂在大门口、房门口,那大红色的穗儿在风中轻轻地扬起。最温暖的时候,是妈妈为我和妹妹“赐福”,她亲手将五彩线绑在我们的手腕上,用红线拴着艾叶缝在衣服角上,一边还祝福:“艾叶青青,保佑平安!在家亲人爱,出门朋友爱……”中午的时候,各家都忙碌起来。妈妈将提前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还放上鸡蛋,加火再煮,等到锅里飘出糯米香的时候,就已经煮好了。然后,妈妈还要做些美味的菜肴,再把粽子、鸡蛋摆上餐桌,妈妈说那象征着团团圆圆。菜肴备好了,粽子又香又粘,合着菜肴和艾叶的香味,从各家的院落里飘出来,整个小村子便浸泡在端午节的浓香里了。

渐渐的长大后,知道了离骚,知道了屈原,也知道了过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将煮熟的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现在的生活过得都好起来,过端午节时吃东西已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温馨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感觉。这一天,出远门的人赶着回家,在家的父母同样也盼着儿女回家过节,那种急着往回奔的心情和老人等着孩子回来的期盼,都是亲情浓缩的珍藏底片,而我们也都珍惜这样的传统节日,因为持久的是一份亲情,留住的更是一份民族文化遗产。

过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记得在广州上学时,那里的粽子格外的香,其实那里面放了咸香的瘦肉,有的.还放上大枣桂园,吃上一口,粘香粘香的!这使我这个北方长大的人第一次知道了粽子原来可以这样做,可以这么香!就象是我第一次在那里喝早茶,其实就是吃早餐,每个精致的小瓷碟里面都放着一种食品,品种非常多,比如三两块小排骨,或是几个凤爪等等,再来一小盘炒米粉,真的非常美味,悠闲中吃出了一份精致的心情。当然,现在的北方,食品不象以前那么单一了,随着文明的进步,食品文化的传播也非常快,每到端午节,大商场里有各种南北风味的粽子,大可以一饱口福。

现在每到过端午节的时候,我都会到公园的角落里寻一束艾叶,回到家用红纸折上纸葫芦,再用红线将他们串到一起,挂在我家的房门口,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也有那么一股避邪的意思哪!煮上粽子、鸡蛋,这时家里也芳香四溢起来,那浓浓的亲情充满了小屋。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1、不知不觉间,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数千年的民谣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小时候,在炎热的夏季,除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最盼望过端午节了,主要那时候还是吃不上啊。但不世事的自己一却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夫子。

到了端午节,妈妈除了包粽子以外,总会从平时经常开的抽屉里把五颜六色的缤纷灿烂的棉线找出来,用心地把他们搓起来,拧成五彩绳,极虔诚地像举行一次神圣的仪式似的把它系在我们兄妹细细的手腕上和脚腕上。快乐的小妹平时没有什么奢侈的装饰物可带,只有这古老的廉价的但意义非凡的五彩绳来满足她爱美的天性,高兴的乐呵好几天。妈妈说,五彩绳可以辟邪,等夏天第一个知了来了的时候(其实知了就在本地的地底下),把他挂在树梢上让知了刁去垫窝,人这一夏天就会平安无恙。这看似有点不可理解的做法,却在幼小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影子。

随着时间不经意间的流逝,我参加工作并和梦中的女孩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到端午节跟妻子说起这一习俗,妻子都会投来异样的眼神,惊奇地像打量一个从地球以外的星体来的“不速之客”。我知道,妻子从来打心里就不喜欢这烦琐的做法,还会说我妈是老土。但她却会为我和淘气的儿子早早地准备飘香的粽子。端午节那天,我们在香甜的粽子味中体会端午节的快乐。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难以捉摸,你纵使有千万双眼睛也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妈吗那看似迷信的做法,却整整影响我的生活。饱经生活沧桑的妈妈是在用心来教育在她眼里永远长不大的,是用普天下所有的母爱来诠释的。在她的心里,儿女能有所作为,生活过的好好的,孙子长的胖胖的,是她唯一的期盼。她从来没有在心里为自己留一份空隙,从来没有奢侈地多为自己想一想。每当节假日,我们拎着东西回家的时候,她都会重复着同样的话:不要太浪费钱,我粗米淡饭的就足够了,营养丰富还没有污染,这精那丸啥补药的,我吃不惯。

又到端午节了,老妈从老家打来电话:端午节到了,别忘记给她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系一个五彩绳。妻子却在张罗着包肉粽子。

2、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插艾叶吗?让我来告诉你这一传统习俗的来历吧!

头天晚上,黄巢去探察地形时,看见人群中一位妇女,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怀里却抱着一个大孩子。黄巢心里很纳闷,就上前问道:“你为什么牵着小孩子却抱着一个大孩子?”妇女答道:“因为,大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小孩子是我自己的儿子,万一逃难时,小的走丢了也就自独伤心罢了。大孩子却万万不可丢弃!”黄巢深受感动,他连声说:“大嫂,为了避免你有杀身之祸,所以你今晚在家门口挂上艾叶,这样那些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们了。”

好心的大嫂听了这话,回城连忙告诉所有的村民们,叫他们在门上挂上艾叶,这样就不会有杀身之祸了。刚好第二天端午节,黄巢带领部队杀进县城,看见各家各户都挂上了艾叶,黄巢怕失言伤了那位大嫂,就命令部队绕道行走了!于是,全城平安无事。

同学们,这下你知道了为什么端午节要插艾叶了吧!传说它还有除妖辟邪保平安的功效呢。

在端午节这天,我妈会买来很多的艾草。一些用于挂在门的两边,一些则用于煮汤供全家人沐浴用。

有句民谚是这样说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潮汕地区,很多家庭都还保留着在端午节挂艾叶辟邪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把买来的艾草切段洗净后煮汤,由于我们家里人多,妈妈都要煮上好几锅艾草汤。据说用艾草汤来沐浴,能驱邪祛病,对身体大有好处。每次沐浴之后,能感觉都通体舒畅,神清气爽。所以,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洗“艾草澡”。呵呵!现在我就能闻到自己身上的艾草香气呢!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洗艾澡,潮汕还有一个主要习俗,那就是赛龙舟。不过由于赛龙舟的地方都是在农村,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我没有去看。呵呵!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第一次在松花江边的房子里过端午节,心里不免有些小兴奋,头天晚上便做好了计划,清晨4.30分,闹铃响起,一骨碌翻身下床,换了衣服,准备到江边去采些艾蒿,再按照古***俗,用江水洗脸洗眼睛,祈求一年健康平安,然后顺路给小孙子买个香草荷包。推开屋门,门把手上竟然有一绺用红丝线捆扎的艾蒿,还有一个带着五彩丝线穗子的香草荷包。我暗自诧异,搬到这个小区没有多久,并没有熟识的亲朋好友住在这里,是谁大清早便送来了节日的祝福呢?一转身,看见邻居家的门上也挂着相同的艾蒿和荷包,心里顿生温暖,原来,这是小区物业的礼物,真是有心之举。步入电梯,精致的宣传栏里,也换上了端午节的相关内容:“端午节的来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粽子的制作”、“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整个版面,套色印制,精心的设计,漂亮的插图,简洁的文字,节日的气氛扑面而来。从30楼下到1楼,大约58秒的时间里,我的眼睛没有从这个版面移开,走出电梯,心中生出良多感慨。

小的时候住在贫穷落后的乡下,没有吃过粽子,没有见过香草荷包,不知道五月节也叫端午节,更不知道它的来历。上学时,课本里没有,老师也没讲过。现在回想,那是一段多么可悲的岁月!一个民族,文化荒芜了,历史断裂了,人们逢年过节,只知道吃吃喝喝买买送送。人们不知道,五月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具文化特色、最有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不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一个身居高位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国家的存亡做过不妥协的抗争;人们不知道,他在得知国家灭亡的当日,愤然跳入汨罗江;人们不知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他忌日的这一天,当地百姓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以祈求诗人尸骨的完好,这一习俗流传下来才有了端午节;诗人的不朽诗篇《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能够激发人们探求真理和爱国热情的名句,又能有多少人背诵得出?没有自己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根的民族,一个没有根的民族,就像水中的浮萍,经不起大风大浪;一个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无异于一盘散沙。好在天不亡我华夏,终于结束了那段悲催的历史,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传统文化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课堂上有了“弟子规”、“三字经”的朗朗诵读声;媒体上有了“诗词大会”、“朗读”等精品文化栏目;在企业,在社区,在广场,各种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方兴未艾,中华民族的寻根之旅,在功利时代艰难前行。

我自豪于自己的睿智,在改善住房的时候,倾其所有,选择了这样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物业小区。

在这里居住,目之所及,不仅有完美的绿化美化,而且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进入楼宇大厅,右面的墙壁上是三个壁挂画,分别是“仁”、“爱”、“信”三个大字,左面墙壁上是《弟子规·泛爱众》全文。电梯里的宣传栏,通栏标题是“戊戌崇爱,和谐万家”,副标题是:今天我有没有帮到别人?宣传栏里的具体内容随着节令随时更新。这样一种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生活常识的大众化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起到润物于无声的作用,尤其对于少年儿童。

这个端午节,在飘香的艾叶中,过得丰盈,过得安然。

公众号:咱们村。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艾叶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到了,在我们乡下,这天早晨家家户户大门头上都插上菖蒲和艾,说是能驱邪避难保平安。父亲相信这些,这天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弯刀去菜园割回一大捆艾,挨家挨户地送,然后再把自家前门和后门都插了个遍。他不知从何时起,年年如是。

父亲一生勤劳善良,从不怕苦怕累,唯独怕的就是灾难。“平安就是福”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的,他希望全家平安,更希望全村平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非常岁月,说端午节插艾的习俗是封建迷信活动。村民们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习俗因此曾一度中断。然而,父亲种植的艾根如韭菜一般,还是年年生长,年年收割。父亲把它晒干贮藏起来。谁家的新生儿洗三朝,就送一些;谁家婴幼儿感冒了,父亲就拿出艾叶叫他把艾叶和鸡蛋一起油煎了给患儿敷肚脐。我童年时,由于兄弟多家境贫寒,冬季穿不暖,常常感冒,父母亲就常常用开水泡艾叶给我蒸脚、泡脚发汗。的确比吃药打针要好得多,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无副作用。父亲的艾叶在那个特殊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众乡邻也夸他的艾叶治感冒功不可没。父亲打心眼里高兴,禁不住露出了得意而又满足的微笑。于是,他种植艾的劲头更大了。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鬓发花白的父亲像小伙子一样,在几亩责任田里,挥汗如雨,春播秋收。转眼几年过去,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可父亲还是闲不住,又忙于选地基建新房。新房门前是一片荒山坡。父亲觉得荒着怪可惜的,就起早歇晚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开垦出一大块来作菜园。在这个园子的一角又种植了一小片艾。春天一到,艾芽萌发,长出绿叶,远望如席如茵;入夏长到半人高,株株如鸡毛掸帚,在微风中亭亭玉立,艾香扑鼻,沁人心脾,无不叫人赏心悦目。临近端午了,父亲又带着灿烂的微笑忙于收割挨家分送。就这样不辞辛苦,年复一年。

后来,我成家独立门户了,每当端午节的早晨,我一开大门,一股扑鼻的艾香,就沁入肺腑。抬头一看,哦,这是父亲插的艾呀!虽然独立门户多年,不管大事小事父亲总还为我操劳。我知道:这门头上插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艾草,它还是父亲为子孙、为他人和谐安康的一颗善心啊!

如今,父亲已过世八个端午节了,虽然他种植的艾根依然年年发芽、艾叶年年飘香,但是再也没有以往端午节早晨开门闻到艾香的.惊喜了。我失落地站在大门前,放眼望去,那园子里绿油油的艾依然在风中荡漾起伏,心头不由得涌出一阵酸楚,朦胧中仿佛看到父亲正在那里收割的身影,仿佛又闻到了父亲的艾叶在飘香,那艾香飘到了他曾经劳作过的山野,飘到了他曾经赠送的乡邻,飘到了我的心里。

飘香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正好今天就是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去姥爷家吃粽子。

到了姥爷家,姥姥马上端出一大盆粽子,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形的。三角形的粽子是用青青的芦苇叶包的,长方形的粽子用的是棕色的菠萝叶包的。拨开一片片紧紧包裹着的粽叶,粽子发出了一阵阵清香,我忍不住惊叹道:“这比大白米饭香多了。”姥姥问我:“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妈妈却胸有成竹地说道:“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他是个爱国人士,人民为了纪念投江自杀的屈原,于是包粽子扔进河里,这样,那些鱼虾吃饱了,自然就不会再吃屈原的尸体了。于是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哇,原来端午节还藏着这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不仅吃了美味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到了,新鲜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晶莹剔透;红枣、葡萄干以及腌制好的五花肉都显得那么诱人。(开篇点题)。

妈妈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个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一会儿,满屋飘香,真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就往嘴里塞,爷爷看着我被烫得龇牙咧嘴的样子,乐呵呵地笑了。

“奕奕,别光忙着吃,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纪念屈原呀!”我说。“他是位爱国诗人,当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屈原非常失望,投江而死……”爷爷带着我穿越时光隧道,来到烽烟四起的楚国,我仿佛听到当地人们沿江寻找屈原的哀嚎声,似乎看到人们把自己省下来的食物投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防它们侵犯诗人的遗体……(听爷爷的讲解,作者感受深刻,对端午节吃粽子习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国强大了,屈原强国富民的遗愿实现了。他老人家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爷爷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点点头说:“放心吧,爷爷,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精彩点评】。

本文选取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包粽子,作重点介绍,紧扣“香”字,层层深入。读罢全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不仅仅是那浓浓的粽子香,更有对流芳百世的爱国诗人屈原产生的由衷敬意。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是父亲的天空。

烈日炎炎。

镰刀把大地叫穿。

一个丰收的季节与风同行。

在期望与幸福之中。

等待一场,喜悦的盛宴。

吹来了丰收的味道。

一片金黄,一地快乐。

挽着清风,伴着骄阳。

唱着丰收的交响。

风蕴,麦香。

是此季,最令人沉醉的佳酿。

麦浪翻滚。

和着收割机的纯美交响。

站成最美的姿态。

将丰盈的季节,守望。

浅夏,如歌。

一季收获,一季希望。

轮回着,我们不变的勤劳。

清风摇曳杨柳婀娜。

汗水从脸上流下,快乐从心底流出。

勤劳的人们,唱着丰收的歌谣。

在希望的田野,荡漾。

蝈蝈的叫声,在麦浪上飘荡。

塘里的青蛙,也把音乐奏响。

醉人的麦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阳光,与微风轻语。

麦粒饱满。

是大自然馈赠的醉美与熏香。

打麦场上。

机器的喧嚣。

打破了夜的静寂。

诗的韵角点。

踩在,沉甸甸的麦穗上。

奏响父辈们,最美的乐章。

知了和着鸟鸣,高歌丰收。

宁静与麦香。

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气息。

一路高歌,一路收获。

醉了季节,醉了人心。

岁月流逝,初心未改。

多少次,梦回故乡。

在风雨飘摇里。

看麦子,把根植入黄土。

然后,在父辈们的希冀中成熟。

我们此时,远离喧嚣。

握一把麦香,写一笺思念。

伴随着歌声。

让心底的幸福。

在故乡的麦黄里。

缓缓流淌......

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又到了一年的立夏时节,班主任老师说:“为了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烧野米饭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不请爸爸妈妈来帮忙了!”同学们信心十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都迫不及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做野米饭的材料都是大家根据分工提前一天准备好带到学校的。有咸肉、蚕豆、玉米粒、土豆、胡萝卜、米、油、盐、锅铲和盆子等。开工喽!有的淘米,有的刷锅,有的拾柴,有的剥豆子,有的切胡萝卜。我们小组的同学们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甚至还有些手忙脚乱。不一会儿,食材准备就绪,大家开始生火,你一根我一把地往炉子里塞了许多柴火和干草。火势渐渐旺了起来。我们拿出油,往锅里倒。

第一个入锅的是咸肉,“大厨”拿着锅铲,娴熟地在锅里翻动着。其他的菜也陆陆续续地“跳”下锅。“二厨”也来帮忙了。最后倒的是米,大家轮流试铲了一次,我一时失手——米被我铲到外面去了,真是可惜了粮食!接着我们盖上锅盖,把炉子下的火扇得更旺了。烧着烧着,锅里飘出了一股浓浓的焦香味,大事不妙!掀开锅盖一看,饭被我们烧焦了。但是大家都忍不住尝了尝,有的说苦,有的说香,我也尝了尝,焦的地方实在难吃,不焦的地方飘香十里。虽然饭烧焦了,但幸亏我们还有另外几道美味佳肴:杂烩汤、“一锅乱炒”和烤土豆。大家吃得欲罢不能,争先恐后地加餐,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架势,我也以最快的速度吃掉盘子中的烤土豆,生怕再被别人给抢了。同学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聊着天,一会儿又嬉笑打闹。整个野炊区弥漫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香喷喷的饭香。

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每当金秋来临,故乡的城内城外,都会开满默默传香的小小桂花。不起眼的淡黄,却弥漫着浓烈而又淡雅的清香。爸爸的爱就象这桂子,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语地散发香味,让我的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家长会。家长们匆匆忙忙赶来,走进教室。妈妈也进去了,留下爸爸和我等在门外。

爸爸尽力让沮丧失落的我重新鼓起信心,我却在窃笑爸爸看起来壮实了很多。突然,爸爸摘下了我的眼镜。我莫名其妙,傻傻地问爸爸:“怎么了?爸。”“看看你这眼镜,脏成什么样子了!”略带责备的口气,却包含着浓浓的爱意。我傻傻地笑着,享受着这甜甜的滋味,却见爸爸开了外套拉链,撩开了毛衣。深秋十月,天气已经很冷了,更何况我们站在空旷的大厅里。这么冷,爸爸难道还嫌热?我正要劝爸爸小心着凉,只见他小心翼翼的用粗糙的大手拿着我脏兮兮的眼镜,另一只手拽出内衣的一角,仔仔细细地将镜片擦了又擦。我目瞪口呆,爸爸却像没事人似的,说:“纯棉的,不伤眼镜片。”还叮嘱我说:“以后一定要记得擦眼镜,要不影响上课看黑板。而且像今天这样擦了还不行,回去最好用水冲冲。”我呆在那里。爸爸一见我的傻样子,笑了笑,小心的给我戴上了眼镜。“哇,看的清楚多了!”温暖,从那架小小的眼镜,透过皮肤到达我的心房。眼镜上爸爸的体温,像春天的感觉。

飘香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的传统俗就是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就能吃着可口的粽子。吗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妈妈都用芦苇包粽子。

包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先把芦苇的叶子放在锅里煮一下,然后准备好糯米和蜜枣分别清洗一下。芦苇叶子煮好后刚在凉水里泡着,灯芦苇叶子凉了以后了,就可以包粽子了。

的粽子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总是极不可待的赶紧把粽子一个个全放进锅里,希望它可以赶快成熟,可是每次都要煮两三个多小时,不然的话不会吃到正宗的味道。经过漫长的苦苦等待,我终于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吃着又糯又甜的粽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六年级我的心愿(通用16篇)
    高水平的作文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甚至改变读者的观念。阅读优秀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为了去实现自己
  • 12-28 度工作总结(专业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自己在这个月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将本人全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 12-28 小学六年级学会坚强(汇总16篇)
    优秀作文能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素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创作的思路和借鉴。我,曾经是那么的爱哭,受一
  • 12-28 爱在我身边初二(优秀18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清晰准确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还需要有恰当的论证和丰富的事例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
  • 12-28 妈妈的味道(汇总19篇)
    优秀作文不局限于文学创作,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呼吁。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上广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考。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家
  • 12-28 我真了不起初中初中(汇总19篇)
    优秀作文具有独特的文风和个人特色,让人一读即可辨识出作者的独到之处。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品味。“今天爸爸妈妈有事,没有时间送你上學了
  • 12-28 支行竞聘演讲稿大全(16篇)
    竞聘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竞聘申请书样本,希望对您的撰写有所启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 12-28 读书草房子心得(模板18篇)
    读书心得是对自己阅读过程和阅读效果的一种评估和总结,有助于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下面是一些经典读书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在本学期中,我读了
  • 12-28 学习党章及党史的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 12-28 初心使命四问心得体会(优质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提炼,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与借鉴。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们写作有所帮助。初心使命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