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大全5篇)

2023年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06:28:23 作者:笔砚 2023年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大全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篇一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风险。第四单元:温暖你我他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第一周餐桌上的学问

第三周爱清洁讲卫生

第四周做事不拖拉

第五周过好每一天

第七周我进步我高兴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篇二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1. 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

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第一周 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欢度国庆

第八周 我爱秋天

第九周 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 中秋节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我的家

第十八周 送给新年的礼物

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篇三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12~2.17、我是中国人

第二周.20~2.24、瞧我这一家

第三周.27~3.3、家庭欢乐多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十七周、6.5~6.9、复习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

第十九周、6.19~6.23、期末考试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篇四

一年级小朋友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在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女里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好儿童。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性综合课程。具有以下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二手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机整合学习内容。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性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张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幸福”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甘石沟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获得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现实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只会,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性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断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健康、安全的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文明、守秩序,遵守学校规则。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危险。

第四单元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意识到在家在学校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和儿童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计划篇五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1、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2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