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2023年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大全7篇)

2023年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大全7篇)

时间:2023-09-13 03:08:36 作者:HT书生 2023年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大全7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一

我的家乡在玉环,这里有热闹非凡的玉环公园、风景迷人、物产丰富的坎门后山……可我最喜欢的还是瓜果飘香、景色如画的玉环农业观光园。

再往前走,就是百草园了。这里绿草如茵,是植物的世界,草的天堂。淡的绿、深的绿、浅的绿、浓的绿……让人看了之后眼花缭乱。

又走了一会儿,我们听见了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叽叽”“喳喳”,原来是我们来到了百鸟园。这里有好多鸟类的朋友,如:杜鹃、麻雀、燕子……有的小鸟在呼呼大睡,有的好像是在梳理自己的羽毛,好像在打扮自己,还有的好像在上体育课、做健美操呢!最让我难忘的是鸵鸟!他那魅梧的身材,,悠闲的在圈子里散步,那样子,真是有趣啊!它还时不时的伸长脖子,用嘴发出“咕咕”的声音,而且还滑稽的卷卷舌头,不禁让人哈哈大笑。百鸟园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洁白的珍珠鸟、美丽的孔雀……让人眼花缭乱。百鸟园真是名副其实的百鸟园。

农业观光园还有其他好多地方,如: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垂钓园、烧烤城……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

农业观光园不但景色宜人,而且多姿多彩!怎么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二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三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为之鼓掌。20_年2月21日,党支部组织观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接近了那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作为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身患绝症的张定宇同志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学习张定宇同志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学习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

张定宇同志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共产党员、院长、医生,这是张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他和同事们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重大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现场。张定宇同志曾说:“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我们学习张定宇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员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

张定宇同志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张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绝症、妻子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仍坚守抗击疫情最前线30余天,他的感人事迹赢得社会各方人士点赞。当有公益基金人员联系张定宇,表示将向他和他家人捐赠100万救助金时,却被张定宇婉言谢绝。张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帮助的医护人员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我们要学习张定宇同志作为医护人员的“无我”初心,学习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平凡岗位。

英雄张定宇竖起了新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了平凡中的伟大,点燃了新时代奋进的火种,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用质朴的心灵创造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自己传奇的人生。这样的精神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资源,推动着社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更是我们年轻党员同志的榜样。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四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那个先到来,生活总是会给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有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本来幸福的日子被意外所打破了,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家里变得更加困难,母亲也因此疯了,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也再也没有回来,最小的儿子一人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责任,到哪里上学就把自己的母亲背到哪里,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位孝子最终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这位千里背娘去上学的孝子叫刘秀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是即使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的,然而现实却无情的将这些打破了,刘秀祥的父亲突然离世了,家庭的劳动力丧失了,刘秀祥的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很快就打垮了她,因为工作的压力和心情郁结,刘秀祥的母亲“疯了”,换而言之就是换了精神病。

父亲的离世再加上母亲患病无疑是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之后刘秀祥的哥哥姐姐也出去寻找工作,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再也没有回过家,年纪最小的刘秀祥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日子过的非常艰辛,但刘秀祥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机会,依旧认真刻苦的学习,在学习之外,刘秀祥还要去地里挖菜以贴补家用。

后来刘秀祥考上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高中,但是他却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支撑自己去上重点高中,最后选择了一所普通高中,到县城上学之后,刘秀祥也把母亲接了过去,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人可以照顾母亲了,上了高中之后,刘秀祥经常去兼职赚钱,经常是学校和工作的地方两头跑,时间一久,刘秀祥终于病倒了,因为生病也影响了高考的发挥,因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病好之后的刘秀祥决定不向命运屈服,他决定重新学习去考取大学,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刘秀祥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如愿的考上了山东一所大学,于是刘秀祥就带着母亲一起去了山东,之后学校了解到了刘秀祥的困难,学校就为刘秀祥和他的母亲安排了住的地方,而面对学校捐款刘秀祥拒绝了。

在拒绝了学校的捐款之后,刘秀祥就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绝不会去向他人伸手拿,这样的坚强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学毕业之后刘秀祥并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带着母亲回到家乡去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他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去教育更多的人,希望那些和他一样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五

“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大户陈世丹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这个节日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更多热爱农业、关注农业的人投身农业发展的事业之中,为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多的力量。今年,从农民丰收节中我们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也感悟到了高质量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为新时代的农业赋予了新的。

绿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是生活中的大事,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满足,大家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农业的需求也呼唤“绿色化”,在农业的生产上也需要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以来,我国实施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这样的绿色农业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是新时代农业改革的一个大迈步。

现代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农业生产已经走上了现代化,不管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都能够看到机械式的生产,让我们看到“科技+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流,也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更能够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丰收节是农民晒丰收、庆丰收的节日,让我们看到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更让我们看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不遗余力,也看到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凝聚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致敬最美人物演讲稿篇六

3月9日——3月10日三天,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在园山训练基地军训。这次“阳光少年”活动中让我最感动的一个活动是“团队浮桥”。这个活动是锻炼我们对同学的责任心的活动。

规则是这样的:每两个人面对面扛起一块木条,全班就架起了一座浮桥,每位同学都要往浮桥上爬过。

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和陈昕扛起一块木条,教官指导我们扛好木条。在浮桥的起点上摆着一张凳子和一张桌子,很像一个梯子。活动开始了,第一个爬上浮桥的是张泽铭,他站在桌子上,等教官说:“开始!”他就一根木条一块木条地往前爬。杨嘉颖是啦啦队队长,她站在舞台上,为浮桥上的同学加油鼓劲。她大声喊:“张泽铭!”“加油!”全班也一起大喊。张泽铭慢慢地往前爬,他爬得很努力。此时此刻,苏锭鸿在做保护任务,他双膝跪在地上,用膝盖艰难地走着,两只手撑着木条,脸涨得通红,他在保护浮桥上的同学,不让他们摔下来。吴绅杰和王泽华也是保护队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旁边扶着木条,让桥保持平衡。“加油!加油!”我们扯破了嗓子喊,只为了让他们知道,同学们在为他们加油鼓劲。同学们一个又一个地往浮桥上爬,苏锭鸿在地上来回着跪着走,双手没有停止过支撑。大家都知道,他的膝盖肯定很痛,但他为了保护我们的同学,强忍着疼痛,坚持着,我很感动!每当一个同学从我扛的木条上爬过时,我的肩膀真的很疼很疼,但我知道,如果我松下来,同学就会摔下来受伤。在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对同学要有责任,他们是跟你在一起了五年的同学啊!绝对不能松下来!我忍着疼痛,继续坚持着。

当我爬上浮桥的时候,我很害怕摔下来,直到听见:“刘铮,加油!”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同学们不会让我摔下来的,绝对不会!因为,同学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把我支撑起来,我真的要哭出来了。我很顺利地爬过了浮桥。

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还培养了我们对同学的责任心。

相关范文推荐
  • 09-13 2023年义务教育法演讲稿(精选9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
  • 09-13 羌族文化心得体会(汇总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
  • 09-13 2023年农村入党个人思想汇报版(优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 09-13 实用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6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将书籍中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照和应用,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这些工作心得范文不仅总结了作者的工作经验,还涉及到了一些职业规划和自
  • 09-13 正式党员干部思想汇报个人总结(精选7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
  • 09-13 2023年农村入党个人思想汇报材料 农村农民入党思想汇报(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 09-13 2023年我的酒店我的家演讲稿(精选7篇)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 09-13 2023年校风学风建设新闻稿(优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 09-13 最新热爱祖国演讲稿(模板9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
  • 09-13 2023年奋斗的人生最美丽演讲稿大学(精选9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