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江苏高考方案出台 江苏省新课程高考方案(优秀5篇)

最新江苏高考方案出台 江苏省新课程高考方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8 13:05:08 作者:飞雪 最新江苏高考方案出台 江苏省新课程高考方案(优秀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江苏高考方案出台篇一

这是一张双程景点票:“周庄”,“千灯”。周庄与千灯相隔不远。

远远便看见大红的“周庄欢迎你”张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爿天地,死死咬着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怀忐忑,步入周庄。这是一场肉与肉的摩搓、绝杀,裹挟着汗味、水汽与浓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业化的市镇气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声。

岁月斑驳,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块开合的“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劲的手直逼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还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再来了。”

文档为doc格式

江苏高考方案出台篇二

江苏高考方案已获教育部批准,统考只考语、数、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介绍,这套新方案将稳定相当长时间,两三年内将体现新方案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分析: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会呈现三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是高考最后考语、数、外三门,两门语言类课程,文科比例加重了。二是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见多识广的优势将会得到体现。三是女孩和男孩比,女孩在语言学习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男生通常在数理化、逻辑思维方面特点更明显一点。

将两人的话联系起来一琢磨,这项关系到每个家庭利益和无数考生前途命运的公共政策,让我感觉有些不安。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所解读的,新政策表现出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城市考生和女生。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不公平现象,大都源于政策和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公平价值缺失。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最终要依赖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创新。公共政策一旦出台执行,就会形成政策惯性,进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合理的政策导向将扭曲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各个阶层和群体间产生新的鸿沟和对立。

江苏高考改革新政策的出台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政策标本,即如何建立通畅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问题。江苏高考新方案的调研论证程序和过程不可谓不公开、不慎重、不严谨,但出台的政策,却有可能让占高考考生大多数的农村考生和男生的优势难以发挥。如果这两部分考生及其利益相关人能够参与高考游戏规则的制定,在这一轮的利益博弈中有一个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由于强势阶层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同利益相关的制度设计、政策安排诸方面也就相应地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而就可能利用种种优势,造成一种使弱势阶层受损而使自己获益的局面,形成利益分配方面的“马太效应”。

江苏高考方案出台篇三

科目

科目分值

总分

江苏省

(自主命题)

语文

160

485

数学

160

外语

120

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

40

江苏小高考

获得4a加5分

袁清晗:中考拿头名如今高考又是第一(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文科最高分418分(语文137+29数学139英语108历史政治双a+小高考+5分)

昨天下午,当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11)班袁清晗这个名字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时,她还浑然不觉,正彻底沉浸在古筝的世界里。而这位新晋省高考文科状元的妈妈,也“淡定”地在琴房外等了半个小时,才告诉女儿这个好消息。

早在三年前,袁清晗就已经当过了“冠军”——,她以730分的高分,摘得了当年南通市的中考头名。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江苏省南通中学时,正下着蒙蒙细雨,袁清晗腰板挺直地站在学校门口,不骄不躁地接受媒体采访,语调里透着超出她年纪的沉稳和大方。“希望自己是一直努力的那个人,不想被称为‘学霸’。”袁清晗笑着说,状元是一份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压力,这鞭策她往更高的目标去进取。“袁清晗各科都很均衡,没有什么弱势科目。”袁清晗的英语老师张娟,已经当了她两年的班主任,提及这位高徒,她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自律”和“自信”。

在张娟的记忆中,几乎没有见过袁清晗发挥失常的样子,小姑娘十分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每逢周末和小长假,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假期功课的规划,并且十分严格地去执行,这份毅力和自律让老师们也常常惊叹。

“静默地沉积,优美地爆发”这是袁清晗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总结。回顾自己的以往经验,她说自己比较擅长总结和反思,能通过一种题型举一反三,并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妈妈说,女儿从不在外补习,晚上也按时睡觉,很少开夜车。

蒋婧煜:从进校76名到全省第一(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理科最高分425分(语文131分、数学148分加30分、英语111分,小高考+5分,两个a+)

江苏高考成绩揭晓,理科全省第一第二名花落同一家——江苏省姜堰中学,这是江苏高考史上首次。该校高三(8)班蒋婧煜以总分425分的高分获全省理科第一名;高三(7)班陆超然以总分423的高分获全省理科第二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蒋婧煜的偶像竟然是陆超然,理由是陆超然的作文特别好。另外,高考成绩揭晓后,成绩都有点出乎两个人的意料,蒋婧煜用“范进中举”形容自己高兴傻了,陆超然高三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20名,这次荣登榜眼,她认为是“试卷适合自己”。

蒋婧煜的妈妈章文丽觉得,女儿高三模拟考试稳定在400分以上,可以上个比较好的大学,但没想到考个状元出来。她刚进姜堰中学时,仅排学校76位。高一开始进入全校前30名,高二跻身前10名。章文丽形容女儿是,“好胜心强,不愿落在人家后面。”

蒋婧煜没上过补习班,她本人的态度是“不想上,费钱!”而妈妈对她则是“放任自流”。不过,看似“放任”的背后实际上从小给女儿培养了一种好习惯,专心是其中之一,“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说,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她没有分心的时候,所以效率高。”

总结经验时,蒋婧煜首先提到了这一点,“上课一定要听讲,同样的问题,老师讲第一遍和第二遍,一定不一样的。第一遍就要把饭煮熟,不然夹生饭第二遍很难熟。做题要做一题会一题。”

考试成绩揭晓后,清华和北大招生办的老师赶到了姜堰中学,与蒋婧煜谈了很长时间,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蒋婧煜说从来没想过,她觉得“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和家人商量后再确定”。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江苏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江苏高考方案出台篇四

关于《拟取消小高考加分》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热切关注,对于20江苏新高考方案究竟如何走向,更是备受瞩目。记者昨天多方打听获悉,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a语文数学仍是高考“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在新方案调研过程中,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毫无悬念。据悉,此次高考方案的改革是在国家教育部“2+2+n”的高考大框架下进行的。第一个“2”是指每年两次的英语考试;第二个“2”是指语文和数学两门主科;最后一个“n”是指其他统称为“副科”的科目。“语文和数学这两个‘传统’科目对考验考生的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两门学科是应该确保其地位的。”采访中,一位江苏语文名师表示,中国学生学好自己的母语是关键,不仅是今后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还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的重任。不过,也有数学老师指出,目前数学和语文总分都是200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别是在40分的附加题上。“其实文理分卷更为合理。”

b英语拟尝试“一年两考”并以等级计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在江苏酝酿的新高考方案中,确实有意尝试探索英语学科的“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我觉得英语立即实行一年两考或者多考,可能一方面造成一些学校英语教学‘赶进度’,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教学质量。”采访中,一位四星级高中校长不无担心地说道。

“我认为改革的关键要看英语在高考成绩中起到的作用。英语如果依然算作总分,估计很多考生都会为了多考几分,参加第二次考试,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但如果算作等级,学生只要正常发挥,就没有必要刷分,反而能够减轻学生负担。”采访中,一位江苏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道,如果算等级,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各院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考生的外语等级提出要求。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英语尝试“一年两考”在操作上的确有较大的难度,也因此有专家建议先从听力一年两考开始尝试。究竟是英语学科一年两考还是仅从英语听力开始尝试一年两考,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有关人士透露,如果英语真的实现一年两考,在时间安排上,有一考肯定会在6月高考期间,但另一考时间还有待探讨。

c文理“小综合”将回归取代选修等级

现行的2008高考方案中,选测科目不计分,只计等级。而目前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和实行过的“小综合”考试非常肯定。其中,文科考历史、地理、政治小综合;理科考物理、化学和生物小综合。“选修科目等级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两道门槛引发的分数和等级的不匹配。”一位高校招生资深专家说,现行录取方案中,选修等级要求由各校来定,除了要等级符合院校要求,还要分数够线。“最头疼的是那些低分高等级和高分低等级的学生。比如有学生物理化学很好,但因为语数外分数不理想就上不了好的理工科院校;而有人总分很高却因为物理或化学达不到某高校的等级而上不了那个学校。两道门槛在实际录取中的确存在不少矛盾。”

而从高校的选才角度,也认为这种等级分数两种要求并不合理,“我们要求物理a,另一门b,因为大多学科需要物理基础,但其实学校学科众多,比如化院就不需要学生物理a,而更希望化学a。但化学a而物理b的学生反而进不了。”一所江苏理工科院校招生负责人说。

目前正在讨论中的新高考方案,则很可能将选修科目等级考试改为文理“小综合”。大多专家认为,采用“小综合”的模式更为公平,两个门槛合并为一个门槛,由分数说了算,这既符合社会认可度,也可杜绝因等级门槛所引发的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的录取矛盾。另一方面,“选修等级改为分数后,总分增加了,也减少了江苏所特有的高考分数密集的扎堆现象,还有利于高校拉开分数选拔优质生源。”一位招生专家说。

不过一旦改为“小综合”,选修科目也相应取消。而被称之“小高考”的必修科目考试内容也可能发生变化。“‘小高考’考试科目有可能变化,但究竟是考除了高考以外的科目,还是九门科目全考还在商讨中。如果九科全考,对考生来说负担可能会比较重。因为虽然没有加分压力,但毕竟需要过关,而且‘小高考’在高考招生中也将起到一定的依据作用。”有关人士透露说。

[2017年江苏新高考方案走向]

江苏高考方案出台篇五

导读:江苏“十三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日前发布,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宣布,经教育部批准,新的高考方案将推迟至2018年6月完成,于2021年高考实施,具体内容请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江苏一直是高考改革的先行者,自1999年至今,江苏高考方案经历了5次变动。现行高考方案自2008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

高考新方案将实施“3+3”模式,即除语、数、外3门必考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门学科中任选3门进行考试,确定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总分。高考总分分值将发生变化。目前总分为480分,未来该数值将大幅增加,预计达到700分左右。

其中,英语的分值将进一步提高,听力和口语考试实行一年两考,笔试改革方向仍需听取各方意见。另外,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考两次。江苏高考将继续实行分省命题考试录取。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其中,5个具体方案为: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

另外,江苏将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分类录取,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职院校招生评价方式。到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将成为主渠道;到2018年,将初步建成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沈健厅长指出,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是严格遵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制度框架内,结合我省省情和教育实际,并在总结以往高考改革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力求体现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

一是在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要求,我省实施了招收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确定了实施区域。

二是在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我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我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在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方面,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并将建立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分类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6年全面推进,2017年成为主渠道,到2018年基本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三是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15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在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方面,我省将推进中职学校注册入学改革,推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研究出台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四是在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我省将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省招委会各成员单位的考试招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五是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我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进一步扩大了考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选择权。

六是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我省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引领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2016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河北等17个省(区、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备案的通知》(教改函〔2016〕4号),江苏是17个省份之一。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教育部同意并予以备案。教育部明确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8年,并要求于2018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下一阶段,我省将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一是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二是切实做好宣传引导。面向中学、高校和社会,有针对性开展宣传解读和系统培训工作,主动释疑解惑,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密切跟踪改革实施进展情况,全程监测评估改革进程,全面了解广大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总结,确保平稳推进。四是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强对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招考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