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麻雀课教案设计(通用19篇)

麻雀课教案设计(通用19篇)

时间:2023-11-03 07:57:06 作者:薇儿 麻雀课教案设计(通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等方面。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粤科版)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的第一课――蜻蜓与麻雀。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动物分类和形态知识时以进化过程的分类地位从低等到高等安排的惯常做法,而是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飞”入手,对昆虫与鸟两大类动物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蜻蜓”与“麻雀”等动物个体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作为蜻蜓和麻雀,都是本地常见的两种动物,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对这两种动物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小朋友们虽然知道它们都会飞,却往往对它们之间的认识、区别很模糊,本课的教学思路胜在不同于以往从概念等理论出发,而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出发,通过把握蜻蜓和麻雀同样都会飞出发,质疑“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从而引导学生去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特征,用区别促认识,学生把对蜻蜓与麻雀明显区别的认识,分别推广到其它动物,让学生找出各自的朋友,在游戏活动中归纳出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蜻蜓与麻雀的翅膀与外形特征。

2、认识昆虫类和鸟类,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比较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2、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朱老师带了个动物朋友给大家认识。不过它有点淘气,说要先和同学们玩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课件1)你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课件2)。

师:恩,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你认为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请出鸟类家族中一位我们常见的朋友――麻雀来和蜻蜓比较比较。(板与麻雀)。

(二)新课。

1、观察翅膀的不同。

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蜻蜓和麻雀都会飞,但它们飞行的动作是否一样呢?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俩分别是怎样飞的。(视频:飞行)。

师:到底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呆会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把你们小组发现到的不同,记录在这个表格上(ppt1表1)――介绍一下填写方式。请同学们拿出翅膀比较图,现在可以边观察边记录发现,开始。(ppt2翅膀)。

师: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板书(2对翅膀与1对翅膀;有羽毛与没羽毛)。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原来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是不同的,蜻蜓是二对翅膀,麻雀是一对翅膀;麻雀的翅膀还有羽毛。

2、观察外形的不同。

师:(ppt4外形)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板书(3对足与1对足),它们俩确实有很多的不同,其中,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动作指引)是最明显的不同。引导学生归纳两者的不同特征。

师:下面朱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拿出信封)我这里有10个信封,分别给10组同学。里面各装着10种动物,请你根据黑板上的这些不同,分别找出蜻蜓和麻雀的朋友,并和你的伙伴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师:学生游戏讨论、交流、板图(10种动物)为什么你认为它是蜻蜓或麻雀的朋友?

师:归纳小结:同学们真棒!科学上,我们通常把像蜻蜓这样有2对翅膀,3对足的小动物称为昆虫(板书);把像麻雀这样有1对翅膀,1对足,表面有羽毛的动物朋友成为鸟(板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麻雀教案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思想。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头脑中初步开成多种常见动物的各种神态情景)

二、切入主题:

那么麻雀这个小动物呢?(引导学生说出麻雀的各种常见神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麻雀:娇小玲珑,欢快活泼,胆小好动,等特点)

三、听文,概括中心

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关于麻雀的故事。

播放录音(课文朗读,但不配乐)

问,谁听懂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看哪些同学能大致概括出故事的梗概,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探究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故事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亲身经历,他亲眼见到这感人的一切,用自己优美的文笔把它记录下来。他之所以这样做并把它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跟他一样,享受到感动,得到的启迪。不知道你们刚才听了这个故事后,心灵有没有受到震撼。

学生分组读书并交流。教师在巡视中按排各组组长同学,注意整理大家的看法,并把它们简要记录下来,让学生在讨论中理顺思想,在互相争论中激发灵感,并鼓励他们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由组长写出简短的读后感。

教师自由地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稍加引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有伟大的母爱精神,如果没有母爱精神支撑它应该怎么做?)

五、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鼓励评价

教师预以鼓励评价:你们能根据作家对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描述,结合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老麻雀的壮举,说出了那么多让我受感动的感想,真了不起,这说明你们心中,一定对老麻雀非常敬佩,对母爱精神非常尊敬和珍惜,而且也肯定对母爱有着深切的体会。

六、学生试编童话故事,锻炼想象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那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呢?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编写一下,看哪个小组编写的又快又精彩。

(让学生试写童话故事)

七、组长或其他同学汇报。

八、进一步发挥想象,加深对故事情境的理解

(让学生想象,表达出当时那紧张的激动的场景)

九、鼓励学生课后排演

十、读文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么现在,老师还想看谁能把大作家屠格涅夫的`这篇美文读好,读出对老麻雀的敬爱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动来。

(学生读文,并适当作读的指导)

学生读后,老师问,你在读的时候,大家在听的时候,眼前有没有看到什么?心里有没有什么感觉。

看来读的过程中,大家已经作到:眼中读出景象,心中读出感情,口中,读出韵律,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呀!

你们真是太让我骄傲了!

十一、结束

可惜,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和老麻雀说再见了!你们还想不想对老麻雀说点什么?(大家赞扬一下老麻雀)

(让学生自由说,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下回可得看好孩子呀,注意安全呀!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太伟大了,你是真正的母亲,也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的母爱精神太让我感动了,临危不惧,你奋不顾身,我要向你敬礼。)(老麻雀,我们爱你,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老师说,我们大家一齐说声:老麻雀,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我们爱你!好吗?好!预备起!

《小麻雀》教案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思想。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头脑中初步开成多种常见动物的各种神态情景)。

二、切入主题。

那么麻雀这个小动物呢?(引导学生说出麻雀的各种常见神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麻雀:娇小玲珑,欢快活泼,胆小好动,等特点)。

三、听文,概括中心。

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关于麻雀的故事。

播放录音(课文朗读,但不配乐)。

问,谁听懂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看哪些同学能大致概括出故事的梗概,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探究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故事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亲身经历,他亲眼见到这感人的一切,用自己优美的文笔把它记录下来。他之所以这样做并把它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跟他一样,享受到感动,得到的启迪。不知道你们刚才听了这个故事后,心灵有没有受到震撼。

学生分组读书并交流。教师在巡视中按排各组组长同学,注意整理大家的看法,并把它们简要记录下来,让学生在讨论中理顺思想,在互相争论中激发灵感,并鼓励他们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由组长写出简短的读后感。

教师自由地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稍加引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有伟大的母爱精神,如果没有母爱精神支撑它应该怎么做?)。

五、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鼓励评价。

教师预以鼓励评价:你们能根据作家对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描述,结合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老麻雀的壮举,说出了那么多让我受感动的感想,真了不起,这说明你们心中,一定对老麻雀非常敬佩,对母爱精神非常尊敬和珍惜,而且也肯定对母爱有着深切的体会。

六、学生试编童话故事,锻炼想象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那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呢?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编写一下,看哪个小组编写的又快又精彩。

(让学生试写童话故事)。

七、组长或其他同学汇报。

八、进一步发挥想象,加深对故事情境的理解。

(让学生想象,表达出当时那紧张的激动的场景)。

九、鼓励学生课后排演。

课后各小组同学有兴趣的话,可以试着排演一下,并可以请我们的音乐老师帮忙,好不好?

十、读文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么现在,老师还想看谁能把大作家屠格涅夫的这篇美文读好,读出对老麻雀的敬爱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动来。

(学生读文,并适当作读的指导)。

学生读后,老师问,你在读的时候,大家在听的时候,眼前有没有看到什么?心里有没有什么感觉。

看来读的过程中,大家已经作到:眼中读出景象,心中读出感情,口中,读出韵律,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呀!

你们真是太让我骄傲了!

十一、结束。

可惜,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和老麻雀说再见了!你们还想不想对老麻雀说点什么?(大家赞扬一下老麻雀)。

(让学生自由说,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下回可得看好孩子呀,注意安全呀!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太伟大了,你是真正的母亲,也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的母爱精神太让我感动了,临危不惧,你奋不顾身,我要向你敬礼。)(老麻雀,我们爱你,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老师说,我们大家一齐说声:老麻雀,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我们爱你!好吗?好!预备起!

麻雀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识记本课的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

关键:认字、识字。

课时:2课时。

教具:课件、卡片。

学具:教材等。

相关知识点:对麻雀的一些了解教学突破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道理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认识它吗?(出示一只小麻雀的图片)大家看它与普通的麻雀没什么两样,其实啊,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呢!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议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责、丝、刮、悄、救。

2、把生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对于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奖励果实。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老师读课文。

2、教师领读。

3、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练习。一字开花。

六、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与众不同的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开火车读下列词语。丝毫、妨碍、继续、人群、刮目相看、七嘴八舌、耳目一新、与众不同。

二、导语: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从课文中哪些地主可以看出它与众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读对话,注意读出人物语气。

1、麻雀们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你跟我们相反?”

2、小麻雀说:“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防碍你们呀!”

3、麻雀们谴责道:“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4、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四、练习:

1、自己试着说一句带有这种语气的句子。

2、同学生们表演课本剧。

五、小结:你们喜欢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

六、特色作业设计:把《与众不同的麻雀》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与众不同的麻雀小麻雀―麻雀们站的相反―迎风站立没有防碍―谴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麻雀》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 19 ):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同时又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2、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异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气超过爱自己。

(四)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好好的语句。

1、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昊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2、朗读,展开想象。

3、谈感受,朗读。

(1)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2)让我们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4、学习第19自然段。

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创设新的情景。

2、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续写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教导、救。

普季克                   妈妈。

感激、悔。

伤                     吓。

害                 唬。

大花猫。

《小麻雀》教案设计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1],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汉族,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1283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编辑本段]。

生平概况。

文天祥十九岁时获庐陵乡校考第一名,翌年(宝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成为权相贾似道门生,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但四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三年。开庆初年(1259年)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签书甯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职等。咸淳六年(1270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罢斥。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赵昰任命为右丞相。

七月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指挥抗元,后入清流境过**崠作《吊惠利夫人》诗:

百万貔貅扫犬羊,家山万里受封疆;男儿若不平强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冬十月,文天祥转移到汀州,莲城等地,派使参赞吴浚取雩都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入汀关,文天祥欲据莲城拒敌,汀州守将黄去疾闻帝驾下海,拥郡兵有异心,文天祥逐屯兵朋口转到龙岩。二月,文天祥率军攻复梅州,四月斩杀跋扈大将二人后.至夏,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此时各地豪杰响应抗元,号令通于江淮.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转战至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残部,奉老母再入莲城,请命益兵再举,后转战至循州。

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继位的弟弟--赵昺移驻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国公。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

麻雀教学设计

北大附小俞涛。

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

理解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

一、解题入境:

提起麻雀大家一定不陌生,它们每年要吃掉不少害虫,是大自然的小精灵。

你注意过吗?它它们外出觅食时,常常群起落;当幼小的麻雀遇到危险时,老麻。

雀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它们为什么这样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让我们学习。

俄国屠格涅无的《麻雀》,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

范读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整体感知:指名读全,文产说课文提到几只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第1、2、3自然段:

(1)指名读,议:在林阴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再读第1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要写森阴路?

(2)这时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齐读第2自然段。议:那是什么样子?

指名顺看到的,议:“无可奈何”、“拍打”、

(3)作者从小麻雀的这幅可怜样子判断出什么?指名读下面的句子,“分明”可以。

换成什么词?

赵一代课文,从哪些地看出是才出生不久?哪些地方看出是掉下来的?

(4)弱小无依的小麻雀多可怜啊,带着对它们的同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自由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投影图片,看图说话:眼看(),

眼看()。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种十分危机的时刻。(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十分火急)。

(2)指名读,想问题:(投影1)。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怎样理解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议:(老麻雀落下来的动作又快又猛,力量很大,落地很重,看出它着紧张,

救子心切。)。

指导读这一句。(语速要快,显出紧张、救子心切的心情。)。

(投影2)它蓬起全身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绝望”是什。

么意思?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着”?)。

议:(“绝望”,即毫无希望,这里指老麻雀带着毫无希望的神情。它对自己举动能否保护小麻雀,阻挡猎狗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但它仍尽力地保护自己的幼儿。)。

指导读这一句。(节奏要快。表现出尽力卫幼儿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第4自然段。

读句子,想问题:(投影3)。

可是因为紧张,它小小的身体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发出嘶哑的声音”说明什么?)。

议:(说明老麻雀用尽全力尖叫而造成发音沙哑,表现它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奋不顾身,不畏强暴。

老麻雀这样做了为什么?指名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议“拯救”。

师生对读第5自然段,师指导朗读长句:

议:“强大的力量”指什么?(指伟大的母爱,即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献身精神。强。

烈的,真势的爱是产生强大力量的源泉。)。

带着对老麻雀的钦佩,自己读第5自然段。

4、齐读第6、7自然段,议:5猎狗向后退是为什么?(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我”

唤回猎狗是为什么?(被老麻雀的母爱深深感动)。

1、指名读全文,讨论: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四、讨论分段:

小结:第一段(1-3);第二段(4-5);第三段(6-7);

归纳方法:读懂全文,了解主机内容;找出叙述主要内容的重点段?再分析其它段,分段。

伟大的母爱。

板书。

麻雀。

像石头落地。

胜蓬起羽毛救。

发抖嘶声。

猎狗要吃小麻雀。

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例: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像()似的()。

()像()似的()。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1)老麻雀站在()的树枝上。

(2)()小麻雀()地拍。

打着翅膀。

(3)同学们()观看演出。

(4)()老师()关心同学的进步。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爱唱歌的小麻雀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小麻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人物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有在实践中受到锻炼,才能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 19 ):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同时又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2、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异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气超过爱自己。

(四)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好好的语句。

1、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昊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2、朗读,展开想象。

3、谈感受,朗读。

(1)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2)让我们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4、学习第19自然段。

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创设新的情景。

2、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续写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教导、救。

普季克                   妈妈。

感激、悔。

伤                     吓。

害                 唬。

大花猫。

麻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以我校创新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理论为载体,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创新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独特的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利用多种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从而让每名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在诵读中感悟,并创设情景,在随文阅读中识字,联系生活学会运用生字,实现与文本高层次的对话,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初步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联系四川地震说出此时同学们的责任是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寓意,并教育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地震,关注生活。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能读通句子,在简单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能读出相应的语气,并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出示课文第一幅画面),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的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麻雀吗?(与众不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我们来学习第11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与众不同的麻雀》,(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生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1、想知道在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请你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画出文章的自然段落。

3、这只麻雀怎样的与众不同,现在我们来当麻雀,风从窗口刮来,麻雀们怎样站着,谁愿做那只与众不同的麻雀?他这样站着,你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们这样意见不一地说个不停,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___(生接答“七嘴八舌”)。

三、以疑入文,随文识字。

1、麻雀们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认为面对小麻雀的做法,麻雀们会感到___(生接答“不理解、生气、奇怪等”)。

2、师引读:(麻雀们生气地说:____________)。

4、师引读:是啊,我又没有妨碍你们,为什么要管我呢?小麻雀满不在乎地说:____________(生读小麻雀的话)。

5、可是就是这样一只喜欢与别人站的不一样的麻雀,它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批评。大家是怎样批评它的呢?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6、大家都在批评它,文中哪个词是批评的意思?(学习谴、责)指导书写“责”。你怎样记住这个字?你认为什么样的事应该受到大家的谴责。这个“责”是哪个“责”,你认为在四川地震发生之后,什么是我们的责任。(师及时总结、教育)。

8、面对大家的指责,小麻雀改变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习“丝、毫”,你在哪个地方见到过“毫”这个字。

9、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师读旁白。

10、正在这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看__(出示第二幅图)齐读第四自然段。大花猫要干什么?请你把大花猫要来干什么,悄悄告诉给你的同桌。随机学习“悄”(换部首识字)。

四、想象训练,拓展思维。

五、换位思考,落实目标。

六、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游戏猜字。

麻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谈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大。

重难点、关键。

(1)认识12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遇事发挥集体力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导入: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把文中难度的句子多读一读。

2、开火车读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麻雀、唧唧喳喳、俯冲、叫唤、惊慌失措、

草垛、石头缝、晕头转向、查一查。

4、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5、指名朗读课文,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6、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学生读准字音。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记字。

4、教师重点指导一下字的'书写。

5、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6、评价书写。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复习。

2、学习新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词语。“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学生练习说类似词语。

(2)齐读第一自然段,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学习课文“雀鹰在天上打旋……齐下手跟它干”这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雀鹰打旋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2)雀鹰看到又圆又壮的麻雀它想干什么?

(3)麻雀看到雀鹰它们是怎么说的?

(4)齐读这一部分。

4、学习“可是等到雀鹰真的飞来了……各顾各”。这一部分。

(1)看图图上画的什么?

(2)自由读。

(3)指导朗读。

(4)造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5)朗读这一部分。

5、学习“刚才雀鹰往下飞时……查查少谁”这一部分。

(1)麻雀从开始的其下属到后来的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而它们敌人雀鹰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朗读这部分。

(2)当雀鹰看到麻雀们摆开架势的时候,它是怎样表现的呢?它心里想些什么呢?

(3)当他看到麻雀呼啦一下散了伙,它心里有会想些什么?

(4)最终的结果怎样呢?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部分。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试着给大家说一说。

3、你想对这群麻雀说些什么呢?它们要吸取这样的教训呢?请你告诉它们。

四、作业。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好文章。教学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时挖拙文眼,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麻雀》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表达对同情、对大自然热爱的一篇文学作品中的片断: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勇敢地和宠然大物猎狗搏斗。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利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质疑,实施创新教育。

一、调动情感,激发创新。

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调动学生的一切情感,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感知,促进思维。运用课文中的事例,与学生的心灵感觉产生共鸣。最大限度地开启他们的心智。在分析理解课文的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找重点词句:老麻雀的动作、神态,体会老麻雀拼死保护小麻雀这份深深的母爱。学生明白了老麻雀虽然发出“绝望的尖叫”,自认为无生还的希望,但还是“从树上飞了下来,像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的面前”,为了拯救幼小的孩子,纵然面对的是“庞然大物”,虽然明白自己是不堪一击,但还是准备作殊死的搏斗。

虽然,他们不甚明白,飞行者所能承载的重量是有限的,更不知道麻雀是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但老师一句:“麻雀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又把学生引进解决问题的深层探索之中,引进浩瀚的课外读中,让他们从中找到根据,从而实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二、师生质疑,激发创新。

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唤起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取心,思维的不断发展。出乎意料,在学了文章的结尾后,同学们似乎应该高兴了,满足了。因为“我”唤回了猎狗麻雀母子得救了。但学生的思维却未就此打住,质疑中,又有人提出:“我”既然被这种“深深的母爱振撼了”,但为什么不把好事做到底,把小麻雀送回巢里,防止还有下一只猎狗和其它的“庞然大物”呢?又在他们中间投下一粒创新的石子。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又一次变成“群言堂”。插嘴式的发言中说的最好的是:“我”不希望再有此类情况发生,彻底解决的办法是小麻雀早日拥有一双傲翔的翅膀,早日会飞翔。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小麻雀一定会暗下决心,从早苦练,从现在就开始学本领。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延伸母爱,激发创新。

这篇课文从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译写过来,它要歌颂一种伟大的力量--母爱。母爱又是“爱”这一主题中着重渲染的。在分析完课文内容后,同学已被课文所歌颂的母爱深深打动,我因势利导:你们能谈你在实践中观察或体会到的母爱吗?有的学生谈到奶奶如何叼念远行中的爸爸,妈妈如何为“我”而操劳,初生的乌鸦全靠妈妈嘴对嘴地喂养,袋鼠妈妈胸前的育儿袋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生活的舒适,安全……当我请一位同学作总结发言时,一位同学这样深情地讲述:无论是人或动物,作为妈妈,它们拥有同样无私的母爱。他深情地讲述:一只失去幼子,肚腹空空在雪地搜寻的狼发现一个活着的婴孩,怎样欣喜若狂,并用乳汁抚养长大成狼孩的故事。我适时倡议:作为母亲,人和动物都有无私的母受,让我们共同热爱“母亲”,让所有的“母亲”都能和平共处在同一片蓝天下。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设置创新思考的悬念,让学生在创新教学活动中达到以下效果,一、喜爱这门学科,对它感兴趣;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养成全面、发展地看待事物的习惯;四是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灵气。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创新实现塑造一代人,一个民族灵魂的巨大作用。

作者邮箱:wf-pfan@。

《麻雀》教案

3.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

2.能生动地歌唱《小麻雀》,歌声轻盈、跳跃,富有美感;让学生有爱护。

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2.歌曲编创和音乐的表现。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活动……。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渐培养学生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

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2.谈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

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二、寓教于乐。

1.老师边放录音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讶,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活泼的、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

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听录音读歌谣。

6.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范,其他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用动作表示)。

7.启发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读歌谣.

(请大家说一说除了加动作读,加打击乐器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8.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然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配上歌谣,大体不变,按课本上的要求来变。

三、创造表现。

1.然后出示电脑课件。

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听音跟唱歌曲。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师重点强调歌曲要唱的轻盈而富有弹性.多练习几遍.

6.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韵律特点。

7.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

8.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

一组玩后,交换玩成。

10.个别抽查。

学生自评,互评.(师指导学生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1.写生字和词语。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思想。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

3、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头脑中初步开成多种常见动物的各种神态情景)。

二、切入主题:

那么麻雀这个小动物呢?(引导学生说出麻雀的各种常见神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麻雀:娇小玲珑,欢快活泼,胆小好动,等特点)。

三、听文,概括中心。

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关于麻雀的故事。

播放录音(课文朗读,但不配乐)。

问,谁听懂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看哪些同学能大致概括出故事的梗概,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探究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故事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亲身经历,他亲眼见到这感人的一切,用自己优美的文笔把它记录下来。他之所以这样做并把它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跟他一样,享受到感动,得到的启迪。不知道你们刚才听了这个故事后,心灵有没有受到震撼。

学生分组读书并交流。教师在巡视中按排各组组长同学,注意整理大家的看法,并把它们简要记录下来,让学生在讨论中理顺思想,在互相争论中激发灵感,并鼓励他们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由组长写出简短的读后感。

教师自由地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稍加引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有伟大的母爱精神,如果没有母爱精神支撑它应该怎么做?)。

五、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鼓励评价。

教师预以鼓励评价:你们能根据作家对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描述,结合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老麻雀的壮举,说出了那么多让我受感动的感想,真了不起,这说明你们心中,一定对老麻雀非常敬佩,对母爱精神非常尊敬和珍惜,而且也肯定对母爱有着深切的体会。

六、学生试编童话故事,锻炼想象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那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呢?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编写一下,看哪个小组编写的又快又精彩。

(让学生试写童话故事)。

七、组长或其他同学汇报。

八、进一步发挥想象,加深对故事情境的理解。

(让学生想象,表达出当时那紧张的激动的场景)。

九、鼓励学生课后排演。

十、读文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那么现在,老师还想看谁能把大作家屠格涅夫的这篇美文读好,读出对老麻雀的敬爱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动来。

(学生读文,并适当作读的指导)。

学生读后,老师问,你在读的时候,大家在听的时候,眼前有没有看到什么?心里有没有什么感觉。

看来读的过程中,大家已经作到:眼中读出景象,心中读出感情,口中,读出韵律,这可是朗读的境界呀!

你们真是太让我骄傲了!

十一、结束。

可惜,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和老麻雀说再见了!你们还想不想对老麻雀说点什么?(大家赞扬一下老麻雀)。

(让学生自由说,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下回可得看好孩子呀,注意安全呀!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太伟大了,你是真正的母亲,也有的可能说,老麻雀,你的母爱精神太让我感动了,临危不惧,你奋不顾身,我要向你敬礼。)(老麻雀,我们爱你,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老师说,我们大家一齐说声:老麻雀,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我们爱你!好吗?好!预备起!

麻雀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平时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是什么?

对,就是麻雀。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一篇文章,题目也是麻雀。(板书课题)。

再读一次,的确太不起眼了。可是就在它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那是怎么样的故事?来,打开书,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好,开始。

二、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小黑板:扎煞、嗅、绒毛、摇撼、绝望、拯救、庞大、无可奈何)。

我刚才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读这几个词的时候有点吃力,大家试着读一读,难不难,咱们一块读,每个词读两遍。

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说说它给你的大致的印象?以及描写了哪几个动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三、品读探究,感受情感。

品读重点段,第4、第5自然段。

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并要求用横线划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还可以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句子写在旁边。

引导学生说体会。在体会中引领学生研读重点句。

1、研读写小麻雀的句子。

(1)从“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很可爱的小麻雀。

(2)从“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可以看出这只小麻雀还没学会飞翔的本领,它根本没法自救。

(3)从“呆呆地”一词看出小麻雀太小了,什么都不懂,更不会意识到处境的.危险。

(4)从“巢里掉出来”说明什么?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语速稍慢声音要轻,要读出对小麻雀的喜爱及危险处境的担心。

2、研读写猎狗的句子。

(1)“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从这一描写,可以感觉到这是一只训练有素、非常机警的猎狗。(可忽略)。

(2)“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相对于麻雀来讲,猎狗真可谓是庞然大物了。

(3)“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读了这一句,让人仿佛看到猎狗围猎物打转、龇牙咧嘴极其凶猛的样子。

(4)想象: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后面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弱小无助的小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惨遭吞食的不幸遭遇,从而激发学生对小麻雀的无限同情。

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朗读描写猎狗的几句话,突出“大嘴”、“锋利”等词语,读出紧张的气氛和为小麻雀的性命担忧的心情。

4、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把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探究内涵。

(1)为什么说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领悟: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石头落地,一是说明速度快,二是说明落得掷地有声。速度快写出老麻雀救子心切,毫不犹豫。掷地有声写出老麻雀的顽强不屈。.麻雀的躯体本是柔弱的,但此时此刻,却顽强如石,爱的力量何等强大!

(2)老麻雀既然“绝望”,为什么又要飞下来?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勇敢地飞下来想拯救孩子,但现实的力量悬殊使它担心小麻雀逃不过这一劫难,所以“绝望”。尽管如此,但它必须飞下来,它希望能拯救自己的孩子。

(5)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要读出对老麻雀的崇敬之情。

四、拓展结束,升华感情。

文中描写了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正是这种伟大的母爱,震慑了猎狗;

正是这种伟大的母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我。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些什么?或者从老麻雀身上联想到了什么?

《麻雀》教学设计

一、测评:

1、听写上节学过的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导入谈话,板书课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你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你有什么感悟?

四、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摘记学生的主要讨论内容。

五、检测:

1、课文分几段?写出每段的意思。

2、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仔细从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小结:

1、本课通过对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体现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可爱又可怜,令人感受到小麻雀当时所处的危险环境,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麻雀。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你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摇撼、无可奈何、身躯、拯救、幼儿、浑身、搏斗、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4、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

《麻雀》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理解、欣赏、体验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但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只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我”打猎回来,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想吃掉它,老麻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事)

教师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三感悟全文,体验母爱

1、师:我们快速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找、写)

(1)从“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说明它很弱小)

师:为了突出小麻雀的弱小要把“嫩黄、绒”读稍重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从“我顺着林阴路望-------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体会到可怜)

师:为了突出它的没办法在读“呆呆的、无可奈何”时要拖长一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那么,这么可怜的小麻雀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让学生抓住“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说明是风太大把小麻雀刮下来的。

(4)师:如果你此时面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你会怎样做?

(找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的确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2、师:可怜的小麻雀又会遇到什么情况?从课文里找出来。

(学生读、找、回答。)

教师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猎狗的什么?

(3)猎狗想干什么?

(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3、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又怎么样了呢?从课文中找。

教师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1)让学生找到比喻句,看看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你从这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那老麻雀怕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老麻雀为什么怕呢?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

(5)既然是没有一点希望了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扑下来呢?

教师小结:是呀!母爱的力量是使老麻雀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作为妈妈也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决定与猎狗搏斗。

4、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齐读第6、7自然段。

(1)猎狗为什么慢慢地向后退?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了猎狗呢?

教师总结:老麻雀所表现出伟大的母爱,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而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这样爱的存在,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让学生交流,练笔)

板书设计:

麻雀

拯救搏斗

小麻雀吃掉猎狗

《麻雀》教案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记本课的生字。

理解课文。

认字、识字。

2课时。

课件、卡片。

教材等。

相关知识点:对麻雀的一些了解。

教学突破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道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认识它吗?(出示一只小麻雀的图片)大家看它与普通的麻雀没什么两样,其实啊,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呢!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议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责、丝、刮、悄、救。

2、把生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对于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奖励果实。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老师读课文。

2、教师领读。

3、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练习。

一字开花。

六、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与众不同的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开火车读下列词语。

丝毫、妨碍、继续、人群、刮目相看、七嘴八舌、耳目一新、与众不同。

二、导语: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从课文中哪些地主可以看出它与众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读对话,注意读出人物语气。

1、麻雀们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你跟我们相反?”

2、小麻雀说:“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防碍你们呀!”

3、麻雀们谴责道:“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4、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四、练习:

1、自己试着说一句带有这种语气的句子。

2、同学生们表演课本剧。

五、小结:你们喜欢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

六、特色作业设计:把《与众不同的麻雀》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与众不同的麻雀。

小麻雀—麻雀们站的相反—迎风站立没有防碍—谴责。

相关范文推荐
  • 11-03 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实用24篇)
    开学典礼是校长和老师为学生带来新的学期寄语和激励的时刻。开学典礼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我想通过写述评来进行自我检讨和改进。同学们:今天,来自全球82个
  • 11-03 中秋晚会活动方案学校大全(19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确定活动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活动方案九:主题为“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参与者的艺术兴趣和艺术素养。通过开展绘画比赛
  • 11-03 十九届六中大会心得体会(优质15篇)
    我从总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基础。小编找到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十九届六中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
  • 11-03 开学典礼教师发言稿小学月(优质19篇)
    开学典礼是一种庄重而又隆重的仪式,标志着新学期的开始。以下是一些名人对开学典礼的评价和见解,值得我们思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
  • 11-03 小学元旦晚会主持词开场白三人范文(12篇)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主持今天的活动。接下来请大家欢迎今天的特别来宾上台发言,他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女: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来宾朋友们:合:
  • 11-03 家庭困难残疾补助申请书大全(19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要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展现出良好的文字功底。在写更多申请书时,参考优秀的样本可以帮助申请者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尊敬的___首长:我是
  • 11-03 拓展训练分享心得(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领域学习或经历后所得出的经验总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我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拓展训练这种新型的培训方式以其
  • 11-03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三大全(15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后,对于所读内容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理解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 11-03 唱脸谱说课稿八年级(模板15篇)
    编写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对广大教师进行一些启示。你们好!下面我开始说课。我说课的内
  • 11-03 车间主任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19篇)
    月工作总结需要客观、详细地记录自己过去一个月的工作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收获。看看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面,每天过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