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优质9篇)

最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优质9篇)

时间:2023-10-09 03:56:02 作者:念青松 最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优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一

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有能力,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重点研究了发展的..重点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的培养现状,教师素质提高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育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加效率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营陈柏林陈晓梅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刊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年,卷(期):“”(7)分类号:g642关键词:教育素质培养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二

透过x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我收获良多,个性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明白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方我谈几点体会:

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xx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这是xx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联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联来讲,都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持续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好主观臆断。必须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好小肚鸡肠。必须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一样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明白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因此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好处,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务必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三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在教书育人的岁月中,我深感这是一份爱与责任并存的事业。我工作积极,爱岗敬业,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职责,平时能认真学习理论,特别是能将教育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拥有了孩子们的尊重与爱戴;拥有着对事业探索的充实与成功的快乐。

课间,当我提前步入教室时,学生们都围着我,蹦啊!跳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我爱他们。

不论是对6岁的一年级孩子,还是对12、3岁的六年级学生,你都要爱他们,不同年龄的孩子,爱的方式不同。

对一、二年级孩子的爱,有一些宠爱。课上,你会发现我的语言不多、声音不大但清晰,我也要求学生同我一样,语言表达轻柔而清晰。我经常会告诉学生“静中享受美”,所以课中,我最常见的动作是大拇指点头,构图时,表示“你的画真棒”,上色时表示“你用的颜色真炫”。作品完成时表示“整体效果非常好”。绘画中,很少听见我与学生在出声。有时学生会出声说话,我会把手指放到他的嘴上,点点他,学生总是会笑着吐吐舌头。

高年级学生的方式就要不同,他们更钦佩综合能力强的老师。给他们上课,不仅是上专业课,同时也是心理课。你要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学什么,知道些什么?这样才能拉近关系,让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六年级三班,是我这学期才带的班,在三年级时我教过一年,大部分学生的姓名都忘了,为了让学生知道我还记得他,课前我把人与名都一一对上。课上直接点道:“黄韵棠三年级时你是我的课代表,现在还是。”再点几个调皮的孩子“吴兆蒙、云子上课爱说话的毛病改了没”,李彤还那么秀气,梁栋还是那么爱笑“。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给大孩子上课,话不用多,但句句重点,关键手下功夫要强。本学期六年级主要以写生与速写课为主。

写生的有:小盆植物的元宝树、大棵盆栽的芭蕉树,绿萝、米兰;室外的玉兰树。速写的内容:书包、铅笔盒、手的姿态等。美术课,学生大多不爱听你讲很多,只爱动笔画。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点,上课先公布主题,然后让学生拿笔先尝试练习,老师巡视绘画情况做到问题心中有数,在黑板上快速完成绘画内容,一声停笔,学生眼看教师作品,赞许声声声入耳,学生感到老师的认真与能力,老师感受的是学生对你的赞赏与钦佩。师生作品再对比反馈存在问题,教师再次黑板细节示范,解决问题,学生是看得入眼、听得入耳,往往一节课结束,学生们都是意欲未尽的样子。当然,天分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呈现不同,这是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进行点拨与教授,出色的学生动动手指进行表扬,有问题的作品动手帮他改一改,指出问题所在。学生不会认为你偏一个向一个,只对他不公正。所以我力求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并用自己的信任和关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创设最好的教育氛围。

作教师18年,副班主任工作也做了18年。看着学生一批批的长大、毕业,心里总是暖暖的。回想着学生告诉我不舒服时,我只需搂着她,摸摸她的额头,让他多喝点水,给家长打个电话,她就感到老师对他的点点爱意。学生生日的时候,把一块糖放到我的嘴里,只需一声“生日快乐“亲亲她的小脸,他就觉得老师的行为像妈妈一般的自然。当他磕着碰着找到我时,看到我着急的样子,反过来会安慰我别急时,那种爱是不经意间的流露着。所以一到课间,孩子们就爱围着我,搂着、抱着、还亲亲我,那是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给孩子们解决问题太多了,可有一件事我记得最清楚,班里的小男生把一个小女生推进了男卫生间,孩子们都跑来向我告状,小男生当时抓着我的手眼泪汪汪的看着我,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只让他先向女生赔礼道歉。等到下午放学,我笑着把这件事描述给他的妈妈听,并阻拦妈妈别批评他,回家给他讲讲男生与女生的不同,孩子就明白了。当时家长诧异而感激的眼神,仍然让我记得。家长们更信任我,有什么事都愿意我说。

老师的一个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就是给予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事实证明:孩子在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后,常常会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动力,在行为上出现明显的趋善性。当学生有问题时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老师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缺点时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会使他们从中获得信心。

一名好教师更是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自身的能力得到一次次的提升。北京市督导现场点课,临近上课,通知美术课我上,我带领一年级学生精彩合作,博得好评。中韩交流,外宾点课听剪纸课,头天晚上得到通知,苦熬一晚,第二天授课讲练结合,吸引得听课人员也拿起剪刀动手剪纸。一次次的历练使得自己得到成长。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幸福。这幸福源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来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更是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笑对前方的勇气和决心。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让我难以忘怀,难以割舍。回首过去,有艰辛、有喜悦,从中感受到的是领导对教师的尊重、赞许,同事的支持,师生的努力。压力中有一种充实,奋斗中有一份快乐,让爱与责任与我同行。

20xx学年度学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

20xx学区师生绘画辅导奖辅导奖一等奖。

20xx年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绘画辅导奖一等奖。

20xx年朝阳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评选二等奖。

20xx年《二方连续剪纸》获朝阳区第一届美术学科课件设计三等奖。

20xx年学区教学设计撰写美术教学设计一等奖。

20xx年中国儿童环保教育计划青年教师环保培训班辅导教师。

20xx年朝阳区第四届艺术教育论文三等奖。

20xx年“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获北京市中小学第三届《京美杯》三等奖。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四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有能力,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重点研究了发展的。重点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的培养现状,教师素质提高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育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加效率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和谐小康社会,是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完善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都是整个教育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从教育素质培养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思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1教师教育素质发展具备的能力

1.1教学能力方面

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讲,知识的储备量、与学生课堂教学的沟通方式,提高观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都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出来总结出来的,完善的教育素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要具备不同的能力,组织教学及合理使用教材的教学技能。结合教育其他学科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技能,以及正确运用语言教学及非语言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的能力。

2.2学科知识、方化素质方面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工作中的重点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文化素质。对于所教授学科要有专业的系统的了解,并掌握专业学科的形成、专业重心、发展态势等等专业知识,对于所修专业的讲授技能及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自由,学科教师也同时应具有不断增强专业知识的认知深度,加深专业知识的技术精确度,并能够较好的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前沿应用良好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努力拓宽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强化学科知识体系,对于文化素质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知识的了解已经由所专、所长向多元化发展,这同样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业的高度相关性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性,使学科之间在高度专业化的同时,也具有了高度的综合性,各学科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对于教师来说,能够精确的讲授所学的专业领域,必然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具备广扩的文化素养是教师整体教育素质发展所具备的'必然条件。

1.3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教师的教育素质在核心的表现方面应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优秀教师能够在专业知识精深的基础上努力完成本身职业操守的整合,良好教育行为是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得到学生的爱戴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关,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学力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今后发展能够给予道德方面良好榜样,因此在教师的教育素质发展方面。对职业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总体素质提高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本行业的职业发展动向,以发展的思路去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到勤奋稳重,科学严谨。精益求精,以爱心为基础教育学生,近而不断提高本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

1.4综合素质提高方面

现代的教育体制要求我们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有全方位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从本身开始,从专业知识开始,到专业教育技能,到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到教师的创新教育思路的产生、发展、完善无一不体现了在教师总体素质发展中的全面提高。

2教师教育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变通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是每位老师的积累,是教师实际工作的结晶,经验是知识构架的基础,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经验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对于过去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到现在的学生课堂中使用,会有一些教师发现完全没有了效果,在过去非常有用的案例与现在的经济运行模式完全脱轨。过去的法宝到现在确没有了用处,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技能和教学方法产生不理解,并且无技可施,造成教学效果显著下降,学生对老师也有着不好的评论与态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变通,成为面对不同时期,特别是所处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学生,如何变通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也同时使教师不断的适应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是当今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

2.2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够积极主动

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更新的。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更新及时与否,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工作过于繁重。在忙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非教学活动需要老师使用很多的工作和课余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没有时间,或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所用时间很少,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在教的主观方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的更新可以说是电光石火,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更是快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新知识的更新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于是对于这个方面就会出现了教师积极主动性的降低。对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2.3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完善

教师教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运行方式,教师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而教学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的运行,这要求教学管理机构能够良好的运作整个教学机构,使学校能够较好的运行下去,因此,以个人主观性为主的教师教学与全局性发展为主的教学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成了整个管理的重点。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协调不够,造成教师积极性大幅度降低,无法完成学校的即定目标,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甚至于人力资源浪费。

3培养教师教育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1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教师教育素质

面对社会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大力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在学生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展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要据学生的基础和程度不同使其分层发展,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在优势,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并在将来提高社会竞争力。其次,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要做好“四个调整”,即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所要讲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授有所用,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但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中师生的关系是改革的一个重点,努力发展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就是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开始,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即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从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点出发,灵活的调整教学方式,同时灵活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参与者的形态溶入到课堂中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

3.2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他承担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教师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师素质培养的重点。首先,加强对教师职道德的培训和教育,特别是对新进教师进行职业思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使教师具有本行业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教育人生观的价值观,其次,制定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实行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对于好的教师给予宣传表扬,对于职业操守出现问题的老师要给予严格的批评和处理。使职业道德规范化。

3.3完善学习方式,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的完善本职的工作,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并能够创新思想,创新思路。因此在完善教师业务素质方面,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应该不断加大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定期让教师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的技能。其次,对于教师本人,应该努力增强学习意识,密切关注本专业的知识的发展方向和信息的更新,加强横向联系。通过学术的交流不断将新的知识融入到个人的专业知识中来。创新发展实践能力,活动发展思维方式,增强综合能力。

3.4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职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活跃思维,提高影响力,发挥创新精神,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标准是个体具有健康的心理特征,具有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是教学效果能够保证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因为竞争压力的增大,也会使教师产生压感。因此教育素质培养中对于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研究也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点,因此给予广大教师一个友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对于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培训,以及教师自我解压的能力培养都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4结语

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他是一个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的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随着教育被赋予新的解释的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将更加全面。这将使我们必将以一个学习的状态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五

(1)短时间接触大量东西,不求精,只求广;

(2)密度很大,很烧脑,很少反应时间;

(3)只强调某些关键细节;

(4)后期让你主动输出。

常见而实用的教育手段有哪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7、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犯的错误

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杜绝学生“犯错误”,而在于如何针对“错误”进行有效的教育。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因为幼小和不成熟,“犯错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实在,正如一个学步的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一定会摔跤一样。

然而,将杜绝“错误”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以至采取各种严厉的惩戒手段,试图使每个孩子成为守规矩的乖孩子,这种超越现实和成长规律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果真的能实现学生不犯“错误”的愿望,一群严守纪律、循规蹈矩的孩子在校园内出现,其结果不仅不使人惊喜,相反,会因为失去了孩子的真实和真实的教育而令人感到可怕。

只靠近乎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杜绝学生“犯错误”,其实是学校教育缺乏自信的表现。犯错的事与犯错的人要分别对待,对事要严厉,对人要尊重,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

宽容是纠正学生各种错误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开放的视野中超出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狭隘视界,要以热爱待之,以宽容教之。与学生个体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以达到“视界融合”,这样才能在“错误”中实施正确的教育。

以“完人”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或者,犯了错就给予惩罚,这本身是教育的“错误”。从目前中小学管理的现实来看,“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教师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接纳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将差异和个性当成错误,这才是与时代相契合的、真实的学校,“一个学校,多种声音”,才能营造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学校生活。

世界著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会注意什么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布莱恩(美国优秀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双硕士)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作为教师,我深知“一诺千金”的重要性,因此,我一定要爬着去上班。

——路克(美国优秀小学教师、校长)

时间就是生命,作为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更是在为很多人“节约生命”。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志之一。时间管理对于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凡意义。

——班杰明(美国优秀教师、著名教育家)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多伦斯.斯莱顿(美国优秀教师,在一所小学教英语)

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优点单”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一定能行。

——海伦.康尔斯拉(美国优秀的数学教师)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六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师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教师只有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笔者认为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正确看待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每位教师都应该清醒认识到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师明确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自身社会道德水准、精神品质和人文内涵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是帮助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教书者走向教学者、研究者的阶梯。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理论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使教师登高远望,高屋建瓴,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教育教学的理论源泉、勤于思考探索,才能够从教学工作的低层次、浅水平、多重复的樊笼中走出来,才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教师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开阔视野、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宏观、微观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思”三者一体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和持续的修炼过程。因为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人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教师应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步伐。努力用学术的眼光看教学,用学术的思维做教学,将教育教学视为科学和艺术。力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积极拓展反思的深度广度

教学反思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教学反思涉及到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德性,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在这诸多的品质风格之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评价观,也表达着教师的智慧素质。

调查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后感”则是包含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他们在“教后”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言行中的不良表现会渐渐消失。随着反思在深和广度上的拓展,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这正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标志。

四、为教师反思创设有利的环境

学校管理应切实给教师提供、创设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时间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获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对教学反思的管理应该“人本化”。教学反思的内容重点可以不同,格式可以不拘一格,其检查和管理也应该因人而异,一定要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以不让教师作无用功为原则,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最终指向。

教学反思不应局限于个体反思,可尝试使用校园网、教研组等方式,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这样一方面对每位教师是一个督促,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可促使教师努力将教学反思写得更好。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是一件省时高效的事情,每个教师都能学习、借鉴和应用同行的心得体会。此外,学校领导也可以随时检查验收,对学校评价管理工作的公正、合理、有效也是一个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总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教师自己的认真努力,积极思维,长期坚持,同时也依赖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切实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教学反思的应有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七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1.学科特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多采用学科分类,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课程。课程能力结构中的学科特质,是指因学科不同导致教师课程能力的差异性。一方面,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规律和事实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还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结和升华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来推动科学的持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变更和进步的伟大阶梯。也就是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但是,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

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能力类型

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类型主要包括课程理解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转换能力、实施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类型之间不是绝对分离、完全对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种能力类型都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能力层次体现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维度标明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论,无论是生活实践、科学技术或学生培养均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体现出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和变化过程。在具体的物理课程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任教时间的增长,物理知识占有量、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会逐级发展提高。

二、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然而,某些教师“不太清楚”课程理念,有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育文件进行深加工以便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差;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但却有半数教师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不足。

3.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学科特色。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学探究方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师具有很强的监控、引导、动手实验等课程实施能力。而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sts教学和科学探究教学。

4.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思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操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物理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目前,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所教课程进行评价、质疑、建议和修正,但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归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师对课程能力认识的清晰程度、自身对提升课程能力的动机水平,以及物理教师的心智品质,都是影响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与选择能力不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式,把教材看成最权威的东西,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感觉难度很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考试制度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许多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和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已经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搞题海战术,物理教师几乎变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考试制度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亟待调整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

3.学校文化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源自外力推动和自身反思,那种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包括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营造及建设,教师之间良性的、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的构建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主要场所,由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潜在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宽松民主的学校文化,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八

利用寒假参加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聆听了各位教授及专家的报告。因培训时间有限,会议组还共享了其他会议的珍贵资料供学习。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实施等报告资料获益匪浅。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本领、技能非常多。通过这些天讲座的学习以及各院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我认为这样的几种技能是优秀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1、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有学生立场

学生是个独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要有学生立场,要尊重学生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学生的错误,不应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2、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多与名师、大家接触,心灵会得到震撼!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面提高自己。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专业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

以上是我自己参加这次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精华后结合我校实际的一点粗浅体会,如在某方面说的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并祝愿组织这次培训的组织领导者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分析论文篇九

“学而不思则罔”,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理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反思,找准反思的途径,转变教学观念,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谈一些自己肤浅的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什么是反思?反思这一概念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什么“反求诸己”、“反躬自省”、“扪心自问”、“闭门思过”、“吾日三省吾身”等都见证了古人的反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著名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断言:“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必须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他们学会反思。”世界著名数学大师荷兰的弗赖登塔尔教授曾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对教育观念的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直接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关注的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对体验数学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美感、感悟数学交流等很少重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观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经受时代的考验。而新课程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立足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着力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提倡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评价则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行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二)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与成败,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习惯,才能提高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完善教学艺术。

第一,教师备课时要进行反思。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作为教师要对自己过去的经验、新的教育理念、学生实际情况、当前教学条件与教学手段等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基础上。尤其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自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具备哪些能力”,“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等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学生回答不上来,答案五花八门事先没有预料到,师生间、同学间的争议,个性张扬的“群言堂”使局面无法控制,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师要进行反思,要根据反馈信息随机调整,反思“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第三,教学后要注意反思。“教然后而知困”。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得到充分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反思知识的准备和课前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反思本节课的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是否做到了激励与呵护;课件是否高、新、奇,思路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主次是否分明,“三主作用”是否发挥好,目的是否达到……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梳理得失,纠正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不断探索教材内容崭新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其身份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减轻师生负担。全年级同科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重点难点,认真分析热点考点,拓宽挖掘知识点和能力点,统一资料、进度、监测、考核与分析,实现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减轻师生负担。极力改变过去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固步自封的不良局面。

二是挖掘教育素材,强化知识过关。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的素材值得我们去挖掘、归纳、分析、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有值得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应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有重点地罗列出来,并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水平层次目标,将全部知识点进行分类过关,一步一个脚印消化与吸收,“不让学生吃夹生饭”。

三是摆正教师的位置,树立良好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也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应该也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传递的支配者。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探究,自主探索。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只能在思维和方法上予以引导,充分挖掘其潜能,给学生以启迪与激励,指明方向,融化坚冰,战胜困难;教师应该也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而不是“师道尊严”者。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要以心换心,以心交心,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三、教学反思的途径

第一,抓牢摁住数学解题规律。方法是学习的捷径,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规律,拨云见日,突破难关,培养深入钻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归纳解题共性,寻找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利于今后问题的解决。

第二,在解题过程中跟踪问效。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题目结构特征进行反思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解题思路的反思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对解题途径的反思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对解题方法的反思,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对解题结论的反思,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对形成的知识模块进行反思,可提高思维的周密性;对知识点的相互衔接进行反思,可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条件的变换进行反思,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总之,要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第三,对解题方法穷追不舍。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融会贯通,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紧盯学生错题不放。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满足于一知半解,忽视对结论的周密思考,往往出现不切实际、数据出错、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较高。因此,教师应紧盯学生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剖析错误原因,给学生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理解、运用。学生应就出现的错误进行收集,摘录入纠错本,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学错题库,从中获得反思的对象信息,并在反思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和思维上的缺陷。帮助学生分析根源,是旧知识干扰还是新知识没掌握;是知识本身难度大还是自身粗心大意;是理解不深刻还是思考不周密;是经验发生错误还是动手运算出现错误;是普遍性错误还是特殊性错误……对症下药,适时改进,杜绝此类情况重复发生,让学生思维品质得到优化。

四、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回头看”,就是“自我揭短”、“自我批判”,是一种很难做到的行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教师,往往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业务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眼前成绩。他们渴望成功、实现自我的需求,将成为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源动力。他们通过实践,从经验中不断学习、积累、反思,不断增长知识、充实自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数学实践,因而实施教学应付自如,进而使自己成长为善于思考、富于创造性的数学教师。

(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数学理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名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要学会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寻找数学教育的规律,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优势,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主动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常以批判的态度反思教学实践,使自己不断进步。其次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探寻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规律,深刻领悟初中数学教学的真谛,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

(三)灵活运用反思方法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掌握好反思的技巧,灵活运用反思方法,运筹帷幄,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立竿见影。

1.“横看成岭侧成峰”――善用“换位反思”。有道是,“看人挑担不腰痛”,“饱汉不知饿汉饥”。由于人的认识和经历差异影响,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颇,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站在教师的角度,应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这位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应怎样学才有效果?”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移情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2.“司马光砸缸”――不妨“逆向反思”。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然而,实践中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历史上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转换为破缸救人,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被传为佳话。鲁班上山不小心被野草划破手,他逆向思考:“既然小草的细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如果铁条上带有很多小齿就应该可以锯断大树了吧!”于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锯。这样“反其道而思之”的事例不胜枚举。运用逆向思维,以“出奇”而“制胜”。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3.“曹冲称象”――巧用“转化思想”。转化思想,就是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方法的数学思想。著名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消去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求值求范围问题等等,都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我们经常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进行等价转化,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的转化、多元向一元的转化,高次向低次的转化等,都体现了转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以“曹冲称象”为典型,顺水推舟,经常渗透等价转化思想,可以提高解题水平和能力。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对比反思。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立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数学教学中将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找相同之点,寻不同之处,通过学习比较,对照思考,琢磨反省,才能理解深刻、自我提高,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5.“执泥绘像”――不避“质疑反思”。从质疑处寻求问题,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思考,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不断地质疑,才能有提高,才会有新的发现,才能有所收获。对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每一个决定的形成,每上一节课、每出一套题等都要进行质疑反思:“这样做行吗?”“这样安排合理吗?”“这是最佳方案吗?”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才会有发展。

由于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从本质上说,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就是一种精神,即理性精神。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教师潜意识活动纳入到教师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而有效的境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