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2023年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大全9篇)

2023年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大全9篇)

时间:2023-10-14 20:22:29 作者:飞雪 2023年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大全9篇)

通过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成效。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一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按要求对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分类讨论观点和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给定的数字将被填入它所属的集合中

问题导向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一、形势归纳

小学我们学了整数和分数,上节课我们学了正数和负数。谁能快速提出以下问题?

(1)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组:正整数集{}和负整数集{}。你填完了吗?

(2)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填完了吗?

称整数和分数为有理数。(指点题,板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根据课本寻找自学的机会

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二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学生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情况.

第二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学生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事项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探究拓展思考

1.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作业布置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三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画“线段图”分析,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关系。如何选择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键是找出较简捷地反映题目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四

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本堂内容的重点是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难点是拼图所要表现的几何图形,对已学过的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语言表达。

引导活动讨论

引导:意在教师讲解七巧板的历史,七巧板制作的方法。

活动:人人参与制作七巧板,拼摆七巧板的图案。

讨论:对自己所拼摆的图形与同伴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利用多媒体工具)与老师进行交流。

启发式教学

先用多媒体显示各种已拼摆好的动物,交通工具,植物等等然后介绍它是由怎样的一副拼板拼摆而成的(不一定要七巧板)。紧接着就介绍七巧板的历史,制作方法,让学生制作一副七巧板,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利用所做的七巧板拼出两个不同的图案,并与同伴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

(1)你的拼图用了什么形状的板?你想表现什么?

(2)在你的拼出的图案中,指出三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并将它们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3)在你拼出的图案中,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并将它们表示出来,它们分别是多少度。

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作适时的评价,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介绍老师制作的3副游戏板,并用多媒体显示十几种的拼摆图案,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出你还有材料吗?有信心凭自己的智慧制作一副游戏板吗?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由附近的同学四人小组制作完成)。

由四人小组制作的游戏板,拼摆二个不同图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全体同学,用语言表示拼图所表现的内容,与所学的知识的联系,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知识。

通过制作七巧板及游戏板进一步学会了画平行线段、垂线段、找线段中点的方法,通过拼摆丰富了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空间观念和观察、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

利用20cm20cm的硬纸板做一副游戏板,利用它拼出5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把它画下来,布置教室的环境。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及非负数开平方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具准备】小黑板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七年级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八年级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的`知识将会更加有趣。

2、板书:实数1.1平方根

二、新授

(一)探求新知

2、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像(2.82842712……)这样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叫做无理数。

3、你还能举出哪些无理数?(,)、、1/3是无理数吗?

4、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二)知识归纳:

1、板书:1.1平方根

2、李老师家装修厨房,铺地砖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砖120块,你能算出所用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吗?(0.3米)

3、怎么算?每块地砖的面积是:10.8120=0.09平方米。

由于0.32=0.09,因此面积为0.09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0.3米。

4、练习:

由于()=400,因此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厘米。

5、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要找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如已知一个数a,要求r,使r2=a,那么我们就把r叫做a的一个平方根。(也可叫做二次方根)

例如22=4,因此2是4的一个平方根;62=36,因此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6、说一说:9,16,25,49的一个平方根是多少?

(三)探求新知:

1、4的平方根除了2以外,还有别的数吗?

2、学生探究:因为(-2)2=4,因此-2也是4的一个平方根。

3、除了2和-2以外,4的平方根还有别的数吗?(4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2与-2。)

4、结论:如果r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

5、我们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把a的负平方根记作-。

6、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0。0的平方根记作,即=0。

7、负数没有平方根。

8、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做开平方。

(四)巩固练习:

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36,25/9,1.21。

(6和-6,5/3和-5/3,1.1和-1.1)(也可用号表示)

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16/25,0.49。(10,4/5,0.7)

三、小结与提高:

1、面积是19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求算术平方根:81,25/144,0.16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六

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重点)

2.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重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指出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这个数字比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砾总和数量还要多.

如果想在字面上表示出这一数字,需要在“7”后面加上22个“0”.即约为“70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生活中,我们还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例如:

1.据报载,20xx年我国将发展固定宽带接入新用户25000000户.

2.全球每年大约有577000000000000m3的水从海洋和陆地转化为大气中的水汽.

3.拒绝“餐桌浪费”刻不容缓,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约50000000000千克.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例1我区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整治,关停和整改了一些化工企业,使得每年排放的污水减少了167000吨,将16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7×103b.16.7×104

c.1.67×105d.1.6710×106

解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先确定a,再确定n,解此类题的关键是a,n的确定.167000=1.67×105,故选c.

方法总结: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例220xx年3月发生了一件举国悲痛的空难事件——马航失联,该飞机上有中国公民154名.噩耗传来后,我国为了搜寻生还者及找到失联飞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花费人民币大约934千万元.把934千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元()

a.9.34×102b.0.934×103

c.9.34×109d.9.34×1010

解析:934千万=9340000000=9.34×109.故选c.

方法总结:对用带“万”“千万”“亿”等单位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化成不带单位的数,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探究点二: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原数

例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1)2.01×104;(2)6.070×105;(3)-3×103.

解析:(1)将2.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即可;(2)将6.07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即可;(3)将-3扩大1000倍即可.

解:(1)2.01×104=0;

(2)6.070×105=607000;

(3)-3×103=-3000.

方法总结: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

三、板书设计

科学记数法:

(1)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

(2)a的范围是1≤|a|10,n是正整数.

(3)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实际性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每一位学生各自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中逐渐展现.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七

知识:对顶角邻补角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方法:图形结合、类比。

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

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对顶角相等”的探究;小组讨论

【导课】

同学们,你们看我左手拿着一块布,右手拿着一把剪刀,现在我用剪刀把布片剪开,同学们仔细观察,随着两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怎样变化?(学生答:也相应变小)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板书课题)。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请大家阅读课本p,回答以下问题(自探提纲):

2、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是怎样得到的?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然后老师针对自探提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先让学困生、中等生回答,优等生做补充、归纳,特别是问题3的第2问,最后老师强调:

1、注意“互为”的含义。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要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或对顶角。

2、“邻补角”这个名称,即包含了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还包含了数量关系,对顶角一定是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3、“对顶角相等”的推导过程。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八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的度数。

(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备选题]

一判断题: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对顶角是,的邻补角是

若:=2:3,,则=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则

初一数学华师大版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

展示问题:教材第75页图.

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课本p77思考题: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教材第78页练习;习题7.2中第1、2、4题.

四、作业布置第78页第3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最新小学防溺水广播稿(大全8篇)
    就职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和成就。就职总结应该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下面是一些
  • 10-14 感恩为题的高中(优秀11篇)
    在信息时代,诚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是怎样的?以下是一些关于诚信的总结和感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更好
  • 10-14 八年级综合素质评语 八年级学生素质综合评语初二(通用20篇)
    即兴是一种表演方式,是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即时发挥。即兴创作需要演员具备多样的技能和表现手段,能够随机应变。请欣赏以下即兴表演的音乐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和个人
  • 10-14 2023年数字捉迷藏公开课教案(优秀9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写四年级教案。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数字捉迷藏公开课教
  • 10-14 重阳节对爷爷奶奶的祝福 重阳节祝福爷爷奶奶祝福语(通用20篇)
    请示可以增强我们与上级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配合,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请示涉及重大决策或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我们可以考虑邀请其他同事一起参
  • 10-14 给自己的励志句子名言短句(实用8篇)
    通过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例子和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
  • 10-14 最新万圣节整人的祝福语有哪些(实用8篇)
    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能够让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最后,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坚信只要付出努力,终将取得成功的果实。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在奋斗
  • 10-14 最新物业公司领导新春致辞稿 物业公司领导新春致辞(通用16篇)
    即兴创作是音乐家展现技巧和想象力的最佳舞台。即兴表演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胆识和自信,如何在紧张的场面中保持镇定?这里整理了一些提高即兴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希望
  • 10-14 小班艺术教案柳树发芽了(通用8篇)
    高二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呈现,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小编搜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班艺术教案柳树发芽了篇一一、谈话
  • 10-14 四年级期末家长寄语(实用15篇)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创造英雄。写一篇励志总结时,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收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信念和座右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