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时间:2023-10-16 02:16:08 作者:紫衣梦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导游词是在旅行中向游客介绍景点历史、文化等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它能够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所到之处。导游词的撰写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兴趣,以便选取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以下是一份经典的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一

“护理仁心思患者,披星戴月我回迟。”这句话远远道不尽呼吸内科纤支镜室介入组专职护士、主管护师小邓早出晚归的艰辛付出。见到她的那刻,怎么也不能把面前这个温柔秀气的女子和人们心目中做事风风火火,独挑大梁的主管护师形象联系到一块。组里都称37岁的她“邓姐”,她在这个团队是老队员了,也是呼吸内科纤支镜室唯一的一名专职护士。周日能休息已经很满足了。

小肖是湘西的一名女教师,69岁,支气管出现畸形,大量细胞坏死,气管下段腐烂发白,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癌,数次治疗无果后,她几乎绝望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肺病组,经科主任刘志光反复检查后,确诊为内膜结核。小肖重新燃起了希望,接受了一系列治疗。小邓见老人总是顾虑重重,不厌其烦地开导她,下班也一定要叮嘱老人几句才放心离开。几次手术后,老人慢慢有所好转,在她眼里怎么看小邓有如自己的亲闺女一般。老人每次来复诊一定要带些土鸡蛋来,无论小邓怎么推脱,她仍然执意要送,面对老人的慈爱,小邓索性认了这位“妈妈”。十多次的氩气、冷冻、高频电的治疗后,在4月11日的最后一次复查中发现,她的内膜结核奇迹般地痊愈了,小邓高兴得像个孩子。小肖却拉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孩子,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你!”汉寿的叶新花,也是一名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她的`亲戚在网上看到网友发帖称赞该院介入肺病组有个独门秘籍:经支气管镜选择性大容量肺灌洗新技术效果很不错,于是介绍她前来治疗,治疗一次病情略有好转后她却准备回家,小邓很是诧异,特意找患者问个究竟,原来叶新花经济状况不好。小邓将情况及时反映,医院决定对患者减免费用,在门诊治疗。经过数十次治疗,见到复查诊断上清晰的痊愈报告,叶新花激动万分地对小邓说,“要不是你帮我,我恐怕已经没希望了!”

她有一双长满茧子的手,小邓曾经有一双芊芊玉手,十指修长,温柔如水。曾经的全家福照片上,她白皙娟秀的双手,叠放在她女儿的胸前,真是让人羡慕。而做完消毒工作后的她脱下手套,一双手又红又肿,粗糙无比,每个指节都长出了硬茧。长年累月的护士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在纤支镜室的超负荷工作,小邓的手已不再秀气。可她并不在乎,“我的手粗糙了,病人的气管支气管通了,呼吸顺畅了,病人的肺清透了,煤渣、石棉洗出来了……”纤支镜室也从以前院感科眼里的“老大难”变成了现在的标兵单位。

对于小邓每天的加班,家人早已习以为常,豁达的丈夫能够体谅她,工作之余总是尽量争取早点回家做家务。十三岁的女儿也很懂事,小小年纪自理能力很强。“老公从没因为我加班抱怨过,”小邓一脸愧疚,“女儿也不吵,做完作业后她就开始盼着我回家。”至于周日会不会安排和家人外出玩,她笑了,“也许等我退休了才会有时间陪他们出去玩。”原来她心疼老公平时辛苦,每逢周日,便呆在家里尽量多做点家务。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二

睡觉了不能玩手机。

2.上语文课了,怎么还能折纸呢?

上语文课不能折纸。

3.难道可以在教室里到处乱跑吗?

不可以在教室里到处乱跑。

4.爬树难道不危险吗?

爬树很危险。

5.你都长蛀牙了,怎么还能吃糖呢?

你长蛀牙了,不能吃糖。

6.你都没刷牙,怎么就睡觉了呢?

你没有刷牙,不能睡觉。

7.今天雨下的这么大,你怎么没带伞?

今天的雨下的这么大,你没有带伞

8.天都黑了,难道还能出去玩?

天黑了,不能出去玩

9.难道这个字你不会写吗?

这个字你会

10.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你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11.难道我不会踢足球吗?

我会踢足球

12.难道不认真学习,会有好成绩吗?

认真学习就会有好成绩

13.垃圾桶里的垃圾都满了,你难道还不打算去倒?

垃圾桶的垃圾满了,要去倒了

14.夏天的太阳难道不像一个大火球吗?

夏天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15.你难道不应该关心同学吗?

你应该关心同学

16.刚吃完饭,难道你就饿了吗?

刚吃完饭,你就饿了

17.考试考了100分,难道爸爸妈妈没有表扬你?

考试考了100分,爸爸妈妈表扬你了

18.天气那么好,难道你不打算出去玩吗?

天气那么好,你要出去玩

19.北京难道不冷吗?

北京不冷

20.头发都那么长了,难道你还不去理吗?

头发那么长,要去理了

21.前方有个小房子,不正是我的家吗?

前方的小房子是我的家

22.前面那个骑车的人,不正是我的爷爷吗?

前面骑车的人是我的爷爷

23.小鸟怎么不会飞呢?

小鸟会飞

2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可以治

25.难道自行车还能跑过汽车?

自行车跑不过汽车

26.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27.没写完作业,难道能出去玩吗?

没写完作业不能出去完玩

28.这本书不正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29.你的作业难道还不打算写吗?

你的作业要写

30.小妹妹难道不可爱吗?

小妹妹很可爱

31.桃花难道不是春天开的吗?

桃花是在春天开的

32.草地上的小草,难道能数得清吗?

草地上的小草数不清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三

任xx,1986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任定远县池河镇七里河村卫生室室长,30余年来,耐心细致服务辖区群众,被村民誉为健康“守门人”。

2009年,定远县开始实行医改,要求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任xx积极宣传医改政策,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积极开展新型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看病就能报销药费。他还按照要求在本辖区内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服务,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档,建档率达82%。

2016年,定远县全面开展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任xx认真为辖区群众做好各项签约服务,赢得了签约村民的好评和赞誉。2016年7月7日,七里河村卫生室作为“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和考察点之一,为全县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出表率。2017年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任xx又为辖区贫困群众免费签约并定期上门开展履约服务,履约服务率达96%以上。七里河村料沟圩组一位老党员为此写了一首赞扬任xx的`打油诗:“签约服务形式好,家庭医生户户跑,服务热情又周到,签约群众都夸耀!”

因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8月,任xx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18年2月,被县卫生计生系统评为“最美家庭医生”。2019年7月被滁州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一面旗帜!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四

在河西走廊中部素有“xxx”之称的丝绸古道边,xxx线国道xxx公里处,醒目的坐落着两栋欧式建筑风格的楼房,这就是xxx区xxx镇中心卫生院的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大楼。在门诊大楼的门庭处悬挂着xx省卫生厅监制的“一级甲等医院”、xxx省精神文明委员会监制的“文明单位”、xxx市卫生局监制的“院园文化达标单位”等众多荣誉牌匾。医院的建设与这些荣誉的获得,浸住着一个女乡村医生的辛勤血汗。他就是xxx区xxx镇乡村医生、妇产科主治医师、xxx镇中心卫生院招聘院长、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xxx,女,农民,乡村医生,1951年出生于xxx乡,1968年中学毕业,在她的简历上注明的就是这样简单。真正的转折就是在1968这一年里,xxx目睹了家乡姐妹年级轻轻就因难产而死,立志想当一名合格的接生员,于是在大队党支部和群众的推荐下,她勇敢的走进了xxx卫生学校,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县城里的多家医院都瞅准了她,但她毅然做出了到期盼她、信赖她的家乡村卫生所去的选择,她从一名普通医生干起,从一名乡村接生员做起。1970年,北京医疗队响应的号召下派xxx乡,xxx以她年轻好学、基础扎实赢得医疗队的欣赏,医疗队的同志手把手传她接生技术,教她内科、外科、妇科知识与经验,很快xxx便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大夫。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田里埂头,荒山野郊,到处都飘扬着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热情都奉献给了她的家乡农民,她以一腔爱民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称赞。她就像一粒能生根开花的种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改变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在xxx比比皆是,如今xxx走到乡间,大部分人都尊称她为刘姥姥。她在乡村一干就是35年,三十五个春夏秋冬里,她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农民服务,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任劳任怨,靠她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1971年,当xxx来到xxx镇xxx村卫生所工作时,面对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她看到农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她暗暗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她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把北京医疗队专家的经验有机地和临床结合起来,开展了接生、危重病人抢救等业务,过去许多想都不敢想的外伤、急症抢救,在xxx的努力下开展起来了。她潜心钻研,奋发向上,使自己由一个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她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所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她的村卫生所里她就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别人问原因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何况我又是党员。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xxx的群众可以为证。

作为村卫生所的负责人,村卫生所的良性发展,一直是xxx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村卫生所不能走个体化路子,于是当区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她就积极响应,在她的发动和带领下,xxx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统一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xxx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卫生所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农民群众无不为此改革拍手称好。为了改善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她又反复奔走,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办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今年,xxx区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xxx老早就认为这是惠及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于是xxx又一次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比方比圆解释,她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赞誉。

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尽管她的岗位非常平凡,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一个人做了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她的,自担任xxx卫生院院长以来,医院连续十年被评为xxx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她个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作者,20xx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xx年1月她代表乡村医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了卫生部高强部长的接见,她的先进事迹被广为流传。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五

李xx放弃优渥的国外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洋溢着“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热忱。回国后,不畏麻风病魔,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一线调研,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防治经验在全球推广,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李xx从1978年起与麻风病结缘,将毕生精力献给麻风病研究,李xx说:“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正是因为她表现出能够治愈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为麻风患者带去“新生”。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2023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xx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李xx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做工作、一次次赶赴、一次次与患者面对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麻风病过去是可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慌。李xx说:“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xx不光这样说,更注重实际行动。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直面病魔,直接接触病人,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李xx用人间大爱诠释了护佑苍生、勇于攀登的医者仁心,也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023年,李xx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六

学习医生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名字,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其他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成了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先进事迹,赢得了人们的赞颂。他,就是上海知识青年-_。_的成长,离不开兵团精神的熏陶,离不开各级组织的关心与培养,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与爱护。_这个先进典型是兵团的骄傲和财富,也是上海的骄傲和财富。从_身上,我们看到了上海知青在西陲边疆吃苦耐劳、建功立业的艰难历程,看到了上海知青对祖国的热爱和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看到了一个医生高尚的敬业精神。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诚,看到了坚持。时间、环境、寂寞、以及亲人间的生离死别,等等难题,无时无刻都在向_发出挑战,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最终,他克服了一道道难关,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当地群众称赞_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要学习他那种始终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斗志昂扬,迎面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相信他的事迹会永远鞭策着我们向前走,在遇到困难后不逃避,学会勇敢的解决,遇到挫折后不退缩,学会坚强的面对。相信他的精神会时刻使我们牢记在心里。

医师先进事迹和业绩篇七

赵xx,现任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山西村卫生室主任。1992年,他从淮北卫校毕业后,顺利进入濉溪县一家公立医院上班,很快成为医院骨干。但工作几年后,他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再三挽留,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古饶镇山西村,利用家里的3间破瓦房办起了村卫生室,看病、治疗、出诊都是他一个人。虽然环境跟县里医院没法比,而且工作没日没夜,但他始终坚守初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瞧得上病”,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多年来,他还通过拜师学艺和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中医治病、推拿按摩、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等医术,努力提升服务村民的本领。

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有钱没钱,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随叫随到。赵xx说,多年来他最担心的是有村民突发疾病。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发生的两件事让他刻骨铭心:一件是一名村民农药中毒,因道路不畅未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最终不幸去世;另一件是一名村民突发脑溢血,同样由于道路不畅,救护车未能及时赶到,耽误了治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那时起,他立志一定要把路铺平修好,打通一条生命通道。20多年来,赵xx先后挤出6万多元用于修路。

“做人讲人品,做医生就要树医德。”这是赵xx多年来的行医宗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xx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徽好人”和“安徽省优秀医生”,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赵xx常常说:“作为一名时代乡村医生,在我心里,乡亲们恢复健康后那句真诚的‘谢谢’,还有他们脸上舒心的笑容,才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