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优质9篇)

2023年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优质9篇)

时间:2023-10-01 21:53:44 作者:XY字客 2023年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优质9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一

虽然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的界定不一,但是公认营销环境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行为时遇到的外界环境。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得到很大的优化升级。因此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下,营销环境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市场体系等几个大方面。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营商环境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分析现存问题,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方面提出改善和发展的建议。

1.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在国内,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即我国对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较多。对于有些行业例如娱乐业、医疗行业来说,在初始资本的规模大小、软件条件标准、硬件条件标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大小的约束。在实际的操作中,虽然政府对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推出很多鼓励性政策,但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人力、使用土地面积等这些因素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2.审批环节效率较低

在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没有实施有效的督促措施;同时对于一些中介机构而言,其服务效率地低下,拉长了整个审批流程耗费的时间,从而阻碍了项目审批的总体进度。与此同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例如串标等仍屡见不鲜。

3.政府政策宣传度、执行力度不够

对一些企业人才颁发的年金、有关失业保险的政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能够获得的优惠政策、人才住房落户优惠政策等涉及企业的相关政策在用人单位之间知晓度不高,并且执行度也不高。所以有关于产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政策的执行力度也要加深。

4.要素资源受到限制

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并且劳动力的数量逐年降低。因此劳动力这一主要资源受到限制,成为一大问题。在土地资源方面,也和劳动力资源存在类似的问题,土地成本高而数量少。在资金来源方面,我国融资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承担的资金压力比较大。

1.放宽有关行业的准入门槛

对于有些行业例如娱乐业、医疗行业来说,在初始资本的规模大小、软件条件标准、硬件条件标准等各个方面都降低外国资本的进入门槛,积极鼓励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逐步去除国内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差别化待遇,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清除壁垒。对于企业日常经营牵涉到的一些行为需要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其中主要包括注册获得经营许可证、缴纳一些经营税收和保险的费用需要面临等待时间和缴纳的费用。这些政府的服务政策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一套系统的程序。同时要能确保政府的服务程序在各个地区能够被有效执行并且在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都能保持一定的统一性。因此让政府的政策可以更好的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跳板,给予企业相对更多的活力。

2.优化营商的政治环境

针对各项涉及企业事务的政策一定需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成本。针对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重点落实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任务,以高效达成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同时大范围普及网上办理政务审批的流程,按照约定期限给出政务办理的答复,只允许提前公布不允许出现延误。同时有必要提高政务事务一次性办清的效率。位于基层的公务员队伍需要时刻强化自己的责任感意识,只有每个人都做事有效率,才能整体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办事效率。在办公期间,要坚决杜绝出现懈怠、低效率、不做事的现象,主动严格承担自己的职务责任,坚决维护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公正,同时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全心全力诠释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3.创造完善的营商法律环境

建立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更应该注重有关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保护。因此现阶段各个法律相关部门需要逐步完善有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建设,同时需要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纠纷调节机制,成立知识产权的保护小组。政府相关的监测部门需要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于破坏良好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使违法分子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处罚,或者是承担相应的经济罚款。

4.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贯彻实施引进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使人才优惠政策更加具体化、亲民化。解决在人才待遇补贴、住房优惠、医疗保障、落户政策、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这些涉及到人才生活工作的主要问题。从而构建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政策。做到爱才惜才,为营商环境构建丰富完整的智库。

简而言之,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进行合理化改革目标的重要方面。同时营商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化解目前国内存在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等一系列社会不公平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改善营商环境,我们主要需要从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的治理以及政府服务职能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合理设置服务半径,统筹解决群众办事“跑远路”问题,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保障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全面通畅。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二

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家税务总局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围绕“税收优惠促发展,惠企利民向未来”税收宣传月活动主题,持续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创造更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

纳税服务质量怎么样?税费服务产品好不好?优惠政策有没有落实?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被服务对象的纳税人、缴费人最有发言权。为了进一步精简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税收产品,自去年起,开发区税务局创新引入了税费服务产品体验师机制,24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体验师”,通过深度体验为税费服务及其产品“把脉问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达到对症下药、优化税费服务、提升新产品和新服务精细度、适配度的目的。这几天,在开发区税务局的“滴灌式”精准辅导下,新上任的税费服务产品“体验师”蔡宏丽准备开始工作了。

税费服务产品体验师机制是开发区税务局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切实提高纳税服务产品的完善度和适用度,改进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开发区税务局还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维多利摩尔城作为开发区辖区内大型商超,入驻170余家商户。为做好这些商户的纳税服务工作,开发区税务局拉出单子,对标对表落实推进各项税费工作;摸清底子,全面整理企业情况及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亮开嗓子,在减税降费政策方面精准辅导,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开发区税务工作人员会积极主动到我们个体经营户来进行税务宣传,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好,在优化办理流程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税收方面专业解答,有助于我们纳税工作不出现漏洞。”通辽市新维利摩尔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外联负责人崔丽丽表示。

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开发区税务局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税收政策宣传和便民惠企税务服务活动,展示税务风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税格+网格’的形式对纳税人进行政策宣传,助力纳税人更好发展,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三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纳税人满意就是硬道理。武汉市东西湖区税务局持续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各项便民惠企新举措,为纳税人、缴费人营造好办税最快、服务最优、体验最佳的办税缴费环境,用扎实的工作行动换来企业的获得感。

走访!个性服务送上门

“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有价值,有一部分问题我们已经在解决中了,其他问题我们也一定抓紧研究落实!”东西湖区税务局负责人在走访中听完湖北东方信通管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先生提出的有关建议后,当即做出承诺。

纳税人满意度大走访活动旨在建立一个税务干部与辖区企业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平台,解决纳税人在涉税事项中遇到的定制化需求、个性化问题。

此次走访活动中,许多企业都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例如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税务局是否能帮助解决融资问题;目前还有少数业务没有实现全城通办,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等许多问题。截至目前,东西湖区税务局实地走访重点企业590户,其中局领导带队走访重点企业44户,听取各类意见及建议59条。

“今天收获很大,不仅能够面对面与税务干部进行交流,我们面临的许多困难也得到了解决。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常态化开展。”参加完走访活动,张先生感慨地说。

换位!办税体验再升级

“你好,我要办理一笔股权转让业务。”近日,正在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的李女士身旁出现一名“特别助理”,他是东西湖区税务局的一名副局长,他正在窗口为李女士代办此项业务。

经过了十多分钟的等待,这笔股权转让业务办结出件,这名副局长对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说:“办理完这项业务,我感受到资料较为复杂、等待时间较长,今后我们要继续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进一步精简资料、简并流程,并探索线上办理、线下取件的‘非接触式’办税新模式。”

“换位大体验”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一项重要行动,东西湖区税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头下沉到各对外服务场所,对所有类型的涉税服务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体验:既作为办税人陪同办理涉税业务,又作为窗口人员接待纳税人。

东西湖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徐科长介绍说:“换位体验的目的在于找到营商环境的短板、增大纳税服务的质效,为武汉市‘四办’改革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营造好纳税人满意的办税环境。”目前,“换位大体验”行动梳理出的二十余项办税服务过程中的优化节点都已经提上日程,逐一解决击破。

开课!热点问题全解答

“不仅学到了办税‘干货’,还有税务局的老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我感觉到自己的办税技能提升了一个档次。”陈女士是新入职武汉凡诚财务管理有限公司的代账会计,她参加完税收热点问题培训,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每到征期来临,“临空港税务之声”服务热线日均接听电话500余通,解答涉税问题近千个。东西湖区税务局纳税人学堂负责人介绍:“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号码来电较为频繁,咨询的问题也相对集中。为了集约高效地提升类似陈女士这样的‘新手’办税人的办税技能,我们决定对高频来电咨询的办税人面对面开展培训。”

据悉,此次税收热点问题培训的培训对象包括近三个月以来拨打热线频率最高的19个中介机构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主动参训的31个中介机构财务负责人。培训内容主要为各代账机构在日常办税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涵盖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宣讲到退税的具体办理流程再到电子税务局的实时更新事项、具体申报表的填写。

“只有与企业面对面、心贴心,为企业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优化好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我们要始终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和‘护航员’,用税务力量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东西湖区税务局负责人说。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四

摘要:2018年是税收具有挑战和变化的一年,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号召,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简政放权,在税收政策、税收服务和税收征管乃至减税降费方面都取得许多新成果,使得纳税人在办税流程和具体操作中,成本降低手续简化,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同时提高了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经济学等学说原理和观点都受到了不小挑战,税收征管模式以及税收营商环境也将随之而不断演化。

关键词:税收;营商环境;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

税收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税收制度产生、运行及其成效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根据分类税收环境是有广义税收环境和狭义税收环境分别的。广义的税收环境包括政治法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国际环境等内容。税收环境与政治体制、经济运行、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而狭义的税收环境主要包括体制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环境、经济环境等内容。税收营商环境优良,可以衡量和评估出一个税收部门是否具有良好发展环境。在理论上,充分有效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税务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推行,税务部门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先期已经实现了事合、人合、心合、力合,大幅度地提升了税务部门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了越来越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进而也进一步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税务机构改革方案的进行。通过分析目前税收营商环境现状及行业内外对税收营商环境问题的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务部门员工改革认识度不高

1.税务部门员工大局意识欠缺

时隔24年,国地税从分家到合并,目前税务机构改革已完成新机构的正式成立以及挂牌等一系列工作。此次改革重点涉及原国地税等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存在部分税务人员全局意识不到位等现象,导致两家机构无法做到真正的统一与合并,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出现的偏差,没有一定的大局观,主观能动性较差,认为合并是两家单位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旦出现,极易引起相关的负面影响与作用。在改革期间,由于人员结构不适应,极易出现相应的工作分配的不均衡不平衡、以及一些相关责任的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产生,继而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从心理上产生了负面情绪,以至于影响的自身大局观的形成。

2.税务部门员工创新能力不足

较好的税收征管营商环境不仅要求大环境的强化与改善,同时从根本上也同样要求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两项要求下,努力进取,把改革的重要性能够深刻认识了解并且付之自己的行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在自己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为改革献言献策。

(二)税务改革深度不够

1.税务改革重点不够清晰

改革重点不够清晰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改革事项不够明确,导致责任分工也随之不明确,影响了整体的征管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地区也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特点,相应的制定除共性以外的个性改革计划和方向目标。没有充分联系实际工作,拟定出一份合理、有效的具体改革方案。

2.改革内容不够深入

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对于这次改革没有具体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只是根据上级下达指令而做,对改革的意义和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税务工作者缺乏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对改革认识有些模糊,了解不够深入。没有认真钻研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与此次改革结合起来。税务工作者没有及时掌握更新地信息和政策,影响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业务素养,影响了改革的高效性。

3.风险防控不够扎实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都受到了不少挑战,税收征管模式、税收营商环境也都在不断演化更新。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税收风险。改革初期,税务部门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加快简政放权,但与之相配套的风险防控措施还未有效跟进,比如前台的“放”和后台的“控”衔接不足,客观上给后续的税收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三)税收长效管理保障不足

1.长效机制保障不足

在税务机构改革工作中,虽然多数单位明确了组织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分工,如果没有必要的责任监督和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合并的实施效果将较难衡量与考核。两支队伍在机构改革与合并之前,工作侧重点不同,税种不同,工作的实际任务也有所不同。整体工作呈现出来的是差异化,因此,要真正实现人和、事合、心合、力合,仍然需要做好大量的协调沟通与配合。

2.纳税服务举措创新不足

税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坚持以“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延时和預约服务”等相关的工作内容,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大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但由于各地税务部门服务设备相对独立,在合并初期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与合并,同时,相匹配的纳税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线上和线下办税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完整的方案,导致纳税服务思想认识与深度不够。

3.税务领军人才供给不足

(一)努力提高税务人员改革认识度

若想提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度,首先要提高其思想认识与责任意识。良好的税收征管营商环境要求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付之自己的行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和大局意识。此次改革重点涉及原国地税两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因此这就需要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全局意识,做到真真正正的统一与合并,端正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大局观,培养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把改革工作真正做到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同时也建议在改革期间,优化国地税干部职工人员结构,均衡制定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明确相关责任并且落实到位,争取让每位干部职工都有积极态度。培养两家机构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税务知识与技能,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新工作需要,全力以赴,迎接新挑战,不断稳步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二)加强税务改革深度

1.清晰明了化税务改革重点

改革重点需要清晰,主要是应该明确具体的改革事项和目标,同时也要将责任分工随之明确,不能影响整体征管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税务机构应该结合本地特点,制定配套方案和目标。结合并联系实际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工作流程与实施方案。2018年,税务部门连续第五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0项硬举措,精准解决办税“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26条措施,大幅度地实现了税收创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創新方式和优化流程,值得借鉴和学习。

2.对改革内容深入了解

各地区税务机关应对机构改革做出具体分析研究,深入了解此次改革的意义和内容。机构负责人也应该在改革期间积极调动税务工作者学习与研究的热情,使之对改革认识有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多组织有关的培训与学习,让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对税收政策方面宣传应到位,落实到实处,让税务干部能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提高改革效率。中国的税制改革,应明确路径,且要以纳税人的切实需求为基准点。从电子税务局的创设成立建成、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再到一系列新征管措施的优化改善,也都为各大中小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带来了好消息,尤其是在近年来出台的“减税降费”新政策后,为许多企业带来的更多的利好。这也是本地区税务部门值得借鉴和参考学习的榜样。同时,参与到此次改革的税务干部们也应该认真参与调研中来,深入基层征管服务一线和纳税人、缴费人中间,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切实走到群众中去,走到纳税人心里,以便更加深入查找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干部素质方面,真正的做到自查自检,并且要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从事纳税服务工作的税务干部要加强检查,尤其是要重点查找自己从服务意识、服务手段、服务措施和服务效能是否提供的优质有效的服务;干部职工在工作质效方面,也需要高标准严格要求,看看机构内提出的各项措施细不细致、职工的创新能力够不够高、以及作风到底落没落实等;同时,也在税费管理方面,主要检查一下,管理的体制基础牢固不牢固以及程序流程走的是否规范。从根本上从系统上检查出,相关的保障到不到位,继而分门别类的深入分析,系统地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避免问题反复多次出现影响效率。

3.积极做好风险防控

首先将思想进行良好的统一与整合,加强税务干部应对税收风险的意识。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学习与培训,这可以使基层税务干部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能力。转变税收征管观念的同时也要统一认识,将税收风险的管理与应对工作当成当下最主要的工作并作为长期持续的工作来主抓,充满信心及热情,应对人员合理分配相关风险任务。开展税源系列的专业管理,一定是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风险管理工作顺畅有效运行也要提前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因此,需要尽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的资源,保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工作成效。

巩固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及其素质教育。第一,要将大幅度提升相关干部职工人员综合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环节来抓,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很难做好风险应对工作的。因此,为做好此项工作,不仅要加强掌握税收风险应对方法和技巧、掌握相关的业务技能,更要让风险应对负责人员掌握各种相匹配的纳税提醒、纳税评估等各种工作流程及方法。第二,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计算机的运用与操作、税法知识理论、涉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等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增强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权威性,给风险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第三,对税收风险管理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多次有针对性的综合培训,让风险处理应对人员弄清楚弄懂所有疑点风险点的数据来源、过程及原因,使应对人员更好地掌握应对案件的前因后果。第四,及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培育出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税务干部,同时让他们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可以发展作为基层应对风险案件的初审人员,从审核的第一道工序——初审,作为提升处理质量的突破口。

全面加强完善税收风险处理应对机制。一是建立统一有效的税收风险应对标准及操作流程指南,保证风险应对工作进入标准化阶段,同时也能使基层风险应对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极大的增强。为多种多样的风险等级的应对审理案件采取一些差异化评定,也为应对措施及手段提供适当和必要性的指引。二是健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将风险应对流程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复审,以及对应对结果的监督评价,健全完备体系的相关建设。

(三)提升站位,明确定位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的上海市税务部门采取的新模式新方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提出推行要素申报,将“防伪税控系统”与“金三系统”这两大系统内的数据进行良好有效的整合与集成,这将实现申报数据的自动归类和填写;通过加快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实现系统间的功能整合、数据互通,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税务机构和纳税人这双方的压力与负担:广州市税务部门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推行实施一般纳税人“一键申报”这一新功能,这个功能可以使企业纳税人自动生成每个月的纳税申报表,虽然是简单的功能升级但是也会使申报的准备时间从20分钟降低至5分钟甚至是更短。除此之外,各首批先行的试点单位还陆续创新研究,推出“自主有税申报”、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掌上缴税”等新型举措,真正为实现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做出贡献。这些经验和优秀事例都值得各级税务部门借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景华,刘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企业纳税营商环境的优化[j].经济学家,2018(2).

[2]姜敏.国税工作面临“双剧增”新情况的应对[j].税收征纳,2017(5).

[3]田金莹,孙美奇.大数据时代下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商论,2017(19).

[4]邱普.怡亚通的供应链+互联网商业生态[j].中国储运,2018(11).

[5]徐菁遥.关于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的相关探讨[j].纳税,2018(19).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五

山东省各级政府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但对于营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力的软实力作用还缺乏充分理解;譬如《山东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已于2018年9月下发施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由于在思想上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缺乏全方位的宣传学习,未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造成服务对象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知有限,没有认识到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红利等。

虽然通过各级政府对优化营商工作的持续推进,职能部门已基本不存在“吃、拿、卡、要”、“不作为、乱摊派”等现象,但由于思想解放不到位,观念变革不彻底等原因,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思维固化,个别职能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过度追求“规范化”,缺少“开拓精神”。比如很多地区的施工许可业务,结合实际情况已采用容缺办理,效率提升明显,但仍有部分地区仍然固守原有的流程。此外,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表现为执法缺乏人性化、推诿拖沓现象偶有发生,导致企业的利益诉求缺少有效的表达反映途径。

2.营商环境举措落实有待提高

部分职能部门审批事项较为繁杂,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予以办结,企业重复跑路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部门间协调沟通仍需加强,个别项目的办理环节仍存有强化统筹、提升效率的空间。比如“办理施工许可”项目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环节,相关程序和所需材料与其他项目存在重复现象,严重影响工程验收时间。同一个市不同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反映出各职能部门对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重视程度有差异。

部分职能部门尚未充分理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的实质,没有精准把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部分举措仍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未真正在业务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和提交材料数量予以改善。比如部分通过电子化办理的业务虽从形式上降低了提交材料的数量,但事实上的办理环节、需要上传的信息材料并未减少。从《问政山东》上可以看到目前很多政策与落实之间依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3.制度性成本仍是制约要素

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制度的设计与供给,这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抓手。调研发现当前各级政府都很有情怀,也想做实事,譬如各类政府的财政特惠、补贴政策等,其出发点很好,但有的企业可能不买账,基层政府还非常忙碌,追求一蹴而就的“政绩”,这就表明制度供给不明确,导致制度性成本上升,应有的资源配置效用和公共服务价值没有实现。

4.制度高地缺乏突破口和抓手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整体上还处于微观层面渐进式改善的阶段,带有对标先进努力追赶的性质,难以走出路径依赖的趋势通道,表现为经济结构内生性优化动力不足,企业构建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能力不强、活力偏弱。山东省东中西区域差别明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革创新大胆突破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加强。隐性的市场准入壁垒不同程度的存在,国有企业混改的力度偏低。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六

税收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税收制度产生、运行及其成效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根据分类税收环境是有广义税收环境和狭义税收环境分别的。广义的税收环境包括政治法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国际环境等内容。税收环境与政治体制、经济运行、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而狭义的税收环境主要包括体制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环境、经济环境等内容。税收营商环境优良,可以衡量和评估出一个税收部门是否具有良好发展环境。在理论上,充分有效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税务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推行,税务部门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先期已经实现了事合、人合、心合、力合,大幅度地提升了税务部门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了越来越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进而也进一步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税务机构改革方案的进行。通过分析目前税收营商环境现状及行业内外对税收营商环境问题的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务部门员工改革认识度不高

1.税务部门员工大局意识欠缺

时隔24年,国地税从分家到合并,目前税务机构改革已完成新机构的正式成立以及挂牌等一系列工作。此次改革重点涉及原国地税等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存在部分税务人员全局意识不到位等现象,导致两家机构无法做到真正的统一与合并,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出现的偏差,没有一定的大局观,主观能动性较差,认为合并是两家单位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旦出现,极易引起相关的负面影响与作用。在改革期间,由于人员结构不适应,极易出现相应的工作分配的不均衡不平衡、以及一些相关责任的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产生,继而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从心理上产生了负面情绪,以至于影响的自身大局观的形成。

2.税务部门员工创新能力不足

较好的税收征管营商环境不仅要求大环境的强化与改善,同时从根本上也同样要求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两项要求下,努力进取,把改革的重要性能够深刻认识了解并且付之自己的行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在自己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为改革献言献策。

(二)税务改革深度不够

1.税务改革重点不够清晰

改革重点不够清晰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改革事项不够明确,导致责任分工也随之不明确,影响了整体的征管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地区也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特点,相应的制定除共性以外的个性改革计划和方向目标。没有充分联系实际工作,拟定出一份合理、有效的具体改革方案。

2.改革内容不够深入

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对于这次改革没有具体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只是根据上级下达指令而做,对改革的意义和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税务工作者缺乏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对改革认识有些模糊,了解不够深入。没有认真钻研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与此次改革结合起来。税务工作者没有及时掌握更新地信息和政策,影响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业务素养,影响了改革的高效性。

3.风险防控不够扎实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都受到了不少挑战,税收征管模式、税收营商环境也都在不断演化更新。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税收风险。改革初期,税务部门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加快简政放权,但与之相配套的风险防控措施还未有效跟进,比如前台的“放”和后台的“控”衔接不足,客观上给后续的税收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三)税收长效管理保障不足

1.长效机制保障不足

在税务机构改革工作中,虽然多数单位明确了组织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分工,如果没有必要的责任监督和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合并的实施效果将较难衡量与考核。两支队伍在机构改革与合并之前,工作侧重点不同,税种不同,工作的实际任务也有所不同。整体工作呈现出来的是差异化,因此,要真正实现人和、事合、心合、力合,仍然需要做好大量的协调沟通与配合。

2.纳税服务举措创新不足

税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坚持以“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延时和預约服务”等相关的工作内容,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大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但由于各地税务部门服务设备相对独立,在合并初期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与合并,同时,相匹配的纳税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线上和线下办税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完整的方案,导致纳税服务思想认识与深度不够。

3.税务领军人才供给不足

(一)努力提高税务人员改革认识度

若想提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度,首先要提高其思想认识与责任意识。良好的税收征管营商环境要求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付之自己的行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和大局意识。此次改革重点涉及原国地税两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合作,因此这就需要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全局意识,做到真真正正的统一与合并,端正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大局观,培养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把改革工作真正做到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同时也建议在改革期间,优化国地税干部职工人员结构,均衡制定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明确相关责任并且落实到位,争取让每位干部职工都有积极态度。培养两家机构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税务知识与技能,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新工作需要,全力以赴,迎接新挑战,不断稳步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二)加强税务改革深度

1.清晰明了化税务改革重点

改革重点需要清晰,主要是应该明确具体的改革事项和目标,同时也要将责任分工随之明确,不能影响整体征管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税务机构应该结合本地特点,制定配套方案和目标。结合并联系实际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工作流程与实施方案。2018年,税务部门连续第五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0项硬举措,精准解决办税“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26条措施,大幅度地实现了税收创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創新方式和优化流程,值得借鉴和学习。

2.对改革内容深入了解

各地区税务机关应对机构改革做出具体分析研究,深入了解此次改革的意义和内容。机构负责人也应该在改革期间积极调动税务工作者学习与研究的热情,使之对改革认识有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多组织有关的培训与学习,让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对税收政策方面宣传应到位,落实到实处,让税务干部能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提高改革效率。中国的税制改革,应明确路径,且要以纳税人的切实需求为基准点。从电子税务局的创设成立建成、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再到一系列新征管措施的优化改善,也都为各大中小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带来了好消息,尤其是在近年来出台的“减税降费”新政策后,为许多企业带来的更多的利好。这也是本地区税务部门值得借鉴和参考学习的榜样。同时,参与到此次改革的税务干部们也应该认真参与调研中来,深入基层征管服务一线和纳税人、缴费人中间,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切实走到群众中去,走到纳税人心里,以便更加深入查找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干部素质方面,真正的做到自查自检,并且要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从事纳税服务工作的税务干部要加强检查,尤其是要重点查找自己从服务意识、服务手段、服务措施和服务效能是否提供的优质有效的服务;干部职工在工作质效方面,也需要高标准严格要求,看看机构内提出的各项措施细不细致、职工的创新能力够不够高、以及作风到底落没落实等;同时,也在税费管理方面,主要检查一下,管理的体制基础牢固不牢固以及程序流程走的是否规范。从根本上从系统上检查出,相关的保障到不到位,继而分门别类的深入分析,系统地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避免问题反复多次出现影响效率。

3.积极做好风险防控

首先将思想进行良好的统一与整合,加强税务干部应对税收风险的意识。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学习与培训,这可以使基层税务干部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能力。转变税收征管观念的同时也要统一认识,将税收风险的管理与应对工作当成当下最主要的工作并作为长期持续的工作来主抓,充满信心及热情,应对人员合理分配相关风险任务。开展税源系列的专业管理,一定是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风险管理工作顺畅有效运行也要提前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因此,需要尽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的资源,保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工作成效。

巩固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及其素质教育。第一,要将大幅度提升相关干部职工人员综合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环节来抓,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很难做好风险应对工作的。因此,为做好此项工作,不仅要加强掌握税收风险应对方法和技巧、掌握相关的业务技能,更要让风险应对负责人员掌握各种相匹配的纳税提醒、纳税评估等各种工作流程及方法。第二,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计算机的运用与操作、税法知识理论、涉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等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增强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权威性,给风险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第三,对税收风险管理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多次有针对性的综合培训,让风险处理应对人员弄清楚弄懂所有疑点风险点的数据来源、过程及原因,使应对人员更好地掌握应对案件的前因后果。第四,及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培育出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税务干部,同时让他们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可以发展作为基层应对风险案件的初审人员,从审核的第一道工序——初审,作为提升处理质量的突破口。

全面加强完善税收风险处理应对机制。一是建立统一有效的税收风险应对标准及操作流程指南,保证风险应对工作进入标准化阶段,同时也能使基层风险应对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极大的增强。为多种多样的风险等级的应对审理案件采取一些差异化评定,也为应对措施及手段提供适当和必要性的指引。二是健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将风险应对流程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复审,以及对应对结果的监督评价,健全完备体系的相关建设。

(三)提升站位,明确定位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的上海市税务部门采取的新模式新方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提出推行要素申报,将“防伪税控系统”与“金三系统”这两大系统内的数据进行良好有效的整合与集成,这将实现申报数据的自动归类和填写;通过加快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实现系统间的功能整合、数据互通,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税务机构和纳税人这双方的压力与负担:广州市税务部门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推行实施一般纳税人“一键申报”这一新功能,这个功能可以使企业纳税人自动生成每个月的纳税申报表,虽然是简单的功能升级但是也会使申报的准备时间从20分钟降低至5分钟甚至是更短。除此之外,各首批先行的试点单位还陆续创新研究,推出“自主有税申报”、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掌上缴税”等新型举措,真正为实现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做出贡献。这些经验和优秀事例都值得各级税务部门借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七

1、学习意识还不够强。不够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担当精神还不够。在工作过程中,有时考虑问题困难多,考虑客观因素多。

3、部分工作推动落实不力。有的工作浮在表面,工作中只讲面子、不讲里子,没有落到实处,深入实际不具体。

4、求真务实精神还不够足。一些同志存工作不认真不负责,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现象。

5、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没有做到经常深入基层,对基层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多。

市教育局

1、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进基层进学校调查研究少,了解掌握情况不细不实,与群众和师生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2、“一岗双责”方面还存在差距,主体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忽视党风廉政教育,对党员管理监督不严,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同志不能及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3、工作流程还不够精简、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责不清、业务交叉问题。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工匠精神不够,落实工作能力不足,以会议代替贯彻,以转发代替落实;对教育行业行风治理缺少切实可行的措施。

市卫计委

1、工作不扎实,调查研究不够。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在为群众提供卫生健康服务上还存在不严谨不细致的问题,工匠精神发扬得不好;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造成在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时办法少、方法简单。

2、个别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办事时,服务态度不好,有冷、横、硬、冲现象。

3、流程不优。医师和护士执业注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许可、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许可、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等许可时限严格按照《卫生法》《行政许可法》要求制定,未能做到相应缩减;医疗机构设置审批、麻醉和精神药品使用审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医疗广告审查等工作流程一定程度上存在“跑粗”“繁琐”等问题。

4、部分干部本领不强、业务不精,卫生计生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能力水平。

市信访局

1、以会议贯彻会议情况仍然存在。

2、忙于事务性工作较多,深入基层调研少;部署任务多,督促检查少;等来访较多,下访时较少。

3、推动化解外省市“三跨三分离”信访诉求缓慢,效果不佳。

4、对抵御防范系统内腐败问题的认识不足。

5、对工作钻研不深不透,推动疑难信访案件力度不足、进展缓慢。

6、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习惯凭经验推进工作和判断问题。信访事项转办、交办后,跟踪督办力度不够,不够及时。

7、办理疑难案件特别是多部门交叉问题中存在畏难情绪;由于工作量较大,长期性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产生心理倦怠,工作出现松弛现象。

市司法局

1、学习自觉性还不够,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研究得还不够透彻,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紧密。

2、调研不够深入系统,调研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帮助协调解决基层单位和直属单位的难点问题上做得不够。

3、个别从业律师职业操守扭曲,诚信缺失,搞虚假宣传,欺骗当事人。律师行业还存在执业不规范、收费不规范、律师当掮客等问题。

4、公证行业办证效率低、对群众服务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办人情证、关系证等问题还没有完全根治。

5、个别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程序意识差。

6、对法律服务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监管治理不到位、不彻底。

7、在系统内,尤其是在法律服务行业,还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8、工作干劲不足、人浮于事等问题仍然存在。工作粗虚空、懒散软,压力面前畏难退缩,缺乏创新实干精神。

9、法律服务人员中还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本领不强、专业不精的问题。

市工信委

1、对一些工业行业发展思路研究的还不够,行业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2、个别机关干部存在纪律松弛现象。

3、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不够,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一些基层的困难企业,了解比较少,没能制定出改变基层企业面貌的具体措施。

4、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工作力度不够。

5、“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服务不够到位。在相关政策解读、要素保障措施等方面宣传不到位。

6、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尚不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群众的多层次需求。

7、存在责任心不强,服务职工群众能力弱的问题。

8、政策把握不准,解释不到位;协调能力弱,处理信访案件效率低的问题。

9、对扶贫政策学习不深不透,脱贫措施不科学、不具体,因户施策不到位。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

2、服务观念、担当意识和群众意识不强,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不办事”现象,看人下菜碟、办事不公道;个别工作人员与中介机构勾结,为中介机构当“推销员”,不给好处不办事,办照难的现象依然存在;服务制度落实不到位,“多次跑”现象依然存在。

3、存在职责交叉、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现象,机构编制历史遗留问题没能解决。

4、思想僵化、创新不够,工作部署多、跟踪问效少、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不够,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落实不到位。

5、工作效率低、纪律不严、粗枝大叶、结合实际不够,学风不扎实、履职能力不足,存在投诉举报查处不迅速现象。

6、对党的政策规定掌握的不够全面,法律意识不够强,自由裁量基准不完善,存在关系案、人情案现象。

7、对本单位派出的驻村工作队管理联系不紧,跟踪问效不够;扶贫作风不实,措施办法不多。

市交通运输局

1、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2、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多,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

3、个别干部职工存在迟到早退、外出办事不请假等违反纪律现象。

4、路政、运政等执法机构较多。

5、执法中存在自由裁量权掌握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八

建议是个人或团体就未来如何操作某事物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有利于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或看法,使之具备一定的改革和完善的条件,使之完善并向更好、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予以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丰富土壤,直接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营商便利度和投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税收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全社会需要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

一、我国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取得的成效

//

1.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排名逐步上升

为考察比较世界各经济体营商环境,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小组,并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到现在的10项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2003年发布第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9年世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总体得分73.64分,在190个经济体中列46名,较上年前进了32名。从考察税收营商环境的纳税指标来说,具体分为纳税时间、纳税次数、总税率和社会缴款率及税后流程指标4个二级指标,以评估企业在纳税过程中付出的时间与费用成本。指标排名显示,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纳税时间,整年纳税时间进一步缩短为142小时,同比减少31.4%,纳税次数减少为7次,企业纳税便利程度进一步提升。

2.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措施不断出台

首先是税制改革,实行营改增及费改税,简化税制;其次是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5省(市)税务部门开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工作,2018年8月精准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10条硬措施,2018年9月进一步出台了《全国税务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8―2022年)》,提出38条具体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打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保障。各地税务部门以此为依据,相继出台了更为具体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措施,并在工作中逐步落实。

3.高效便捷、集约化的营商环境逐渐形成

国地税机构合并以前,企业开业登记、信息补录、税种认定、纳税申报、税务注销、企业迁移等多个涉税事项在征税系统中都是分开的,给纳税人带来了极大不便。随着国地税机构合并,全国36个省级税务机关重新发布了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税务机关已实现“六个统一”,并通过简并征期,简化代扣代缴申报、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汇总企业所得税管理,扩大税费优惠备查范围、推进“一网”办税、“一门”办税、“一次”办税等措施,大大减少了纳税次数与时间。简便快捷、集约化、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正逐渐形成。

4.公平法治化的税收营商环境逐步形成

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体系,对改善税收营商环境非常关键。现在,各地税务机关坚持法治引领,构建“放管服”结合“全网络”税收治理机制,对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地税机构合并后,各地税务部门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优化各种办税流程,使各种办税流程可操作化,简便化。推行税收权力和责任清单,严禁执法不公,收过头税、人情税、关系税;联合实施失信惩戒,进一步推动纳税信用体系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用“互联网+监管”的方式,推送纳税信用信息和税收违法“黑名单”至相关部门,公平法治化的税收营商环境逐步完善。

//

二、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

税收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多年来税务系统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在践行改革、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整体与世界发达经济体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在190个经济体中,我国列46名,比2018年前进了32位,但具体到纳税指标,我国得分排名仅为114名,排名比较靠后,表明我国“纳税”指标排名与营商环境整体排名不符,并且这份报告在我国选择的是北京、上海样本(北京占权重45%,上海占权重55%)。两地的税收征管水平、人员素质、信息化程度在我国遥遥领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京沪两地并不能代表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税收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纳税人办税成本比较高,税收营商环境并没有很大的改善。表1数据显示,我国仅仅在每年纳税次数,每年年度纳税时间上占优势,税后实务流程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税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利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2.税收规范性文件零碎繁多,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

我国现行税种18个,但目前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和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等少数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其他绝大部分税收事项都是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等部门以规定、通知、公告、答复等形式制定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这些税收规范性文件内容繁杂,法律形式多样,表面上是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行政性解释和补充,实质上成为最主要的税收执法依据。现在,全国范围内现行有效(包括部分内容被修改)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多达几千余件,这些政出多门、变动频繁的文件甚至在条款内容中相互冲突。

长久以来,税收规范性文件使基层税务人员在学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执行上存在着困惑,基层税务人员本着谨慎的想法,很多争议性涉税优惠审核都作不通过处理;纳税人在适用税法上也存在着困惑,有争议的税款不敢不缴或者不知道如何缴;或者由于税收规范性文件细化规定时不当地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

3.国地税机构合并后磨合对优化营商环境带来“阵痛”

国地税机构合并是大势所趋,是营造公平公正、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对改善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但是国地税分设24年后重新合并必然存在较长磨合期;人员调整,业务学习,办税流程优化等都存在现实问题,要真正做到人合、事合、心合还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基层税务部门干部队伍呈现老龄化结构,国地税机构合并后,征管模式和征管软件升级,新的知识、理论使税收事业发展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人员老龄化与工作要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原国税干部不懂原地税管的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等税收知识;原地税人员不懂原国税管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知识,难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影响了征管水平,降低了工作效率,无形之中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影响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进程。

4.税收政策宣传存在问题,税收政策“落地难”

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形成离不开税收宣传。但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宣传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宣传主体单一等问题。如一直沿用着税收公告、开税企座谈会,印发纸质宣传册等传统手段,缺乏创新手段。从宣传效果上来说,这仅仅只是告知。贴近纳税人生活、贴近实际的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宣传还不到位,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宣传手段不够,精准式、定制式的宣传手段更是比较缺乏。由于宣传不到位,无形中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纳税人因此没有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大量存在。

5.税收事后管理不到位导致纳税人“纳税过错成本过高”

自2002年行政审批改革后,尤其是税务部门在落实中央“放管服”政策后,税务部门对很多涉税事项都放宽了受理条件,取消了事前核查。但对事中事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风险提示不到位,出现了“前台放宽受理、后台疏于管理”的现象。因得不到税收风险提示,加上税收政策理解错误或者税法遵从意识淡薄,纳税人有可能会发生税收违法行为,并因此受到惩罚。现实中,很大一部分企业税收违法主要是因为没有按期申报、缴税、应税收入未申报计税、错误享受税收优惠等,这种违法行为一旦产生,轻者纳税人要缴纳滞纳金、信用等级评定时被扣分,重者被罚款甚至被列为非正常户管理。因此,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不到位,风险提示不够,造成纳税人犯错成本增加,影响了纳税人纳税遵从度,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成本。

6.惩戒机制不够成熟,对失信、恶意违法震慑力度不够

纳税失信和恶意违法行为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营商环境。税务部门每年都在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定期将评定结果公告于社会,可事实证明,由于惩戒机制不够成熟,并不能对失信纳税人给予相应的惩戒。目前对纳税失信人员的惩罚,很多税务部门采取“黑名单”制度,从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明显,对于失信纳税人,“黑名单”制度的结果运用较为孤立薄弱,建立在各部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社会信用联合惩戒机制还不够成熟,对涉税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度不高,没有达到很好震慑效果。

//

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

1.坚持税收法定,提高税法的稳定性

实现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首要任务就是加快重点税收领域的立法工作,对立法环节,要注意采取审慎的态度,充分征求意见;同时,要注意从国家整体的税制结构出发,对整体的税收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做到面面俱到、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从而减少立法后出现漏洞而被迫采用“打补丁”的方式弥补税法漏洞的现象,为纳税人提供一个可预知、稳定的、透明的税收法律环境。现阶段,在税收立法不到位、国家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要对政出多门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要从源头上防止税收违法文件出台,促进税务机关严格规范执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

2.提高国地税机构合并后基层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国地税机构合并后有一个磨合期,涉及征管流程再造,人员素质提升等问题,税务机关应该尽量缩短这个磨合期。征管流程的设计应该切合实际情况,问需于纳税人,问计于纳税人,使办税流程真正能方便到纳税人,缩短纳税时间,提高纳税便利度;对税务人员的培训,税务部门应该坚持精准培训、优化效果;培训内容要与税收工作实际高度契合,要有针对性;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基层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帮助税务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新单位、新岗位的业务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执法能力和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

3.加大税法宣传培训力度,增强纳税人守法经营的意识

税收政策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得税法宣传、培训不能简单化。根据所处经济区域、税收环境以及办税人员文化水平不同,对纳税人给予差异化、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税法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依托税务内外网,完善网络宣传培训平台建设,畅通内部外部宣传渠道;通过大数据分析纳税人的需求,针对某个、某类纳税人、某个特定行业纳税人制定个性化的宣传、培训方案,加强宣传与培训,使不同层次水平、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纳税人能够熟悉税法,这样才能取得实质实效,才能切实增强纳税人诚信纳税、守法经营的意识。

4.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纳税人“纳税过错成本”

“还责于纳税人”是国家税务总局征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不是放任不管,税务部门要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纳税人的“纳税过错成本”。

首先是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事中事后管理,从纳税人的日常纳税申报到年终汇算清缴;从企业的日常办税行为到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其次,建立纳税人年度税(费)风险自主应对制度,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实现风险管理由税务部门单纯事后纠错到纳税人事先预防和税务部门事后纠错相结合的转变,促进征纳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共治共享。

最后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的税收风险分类提醒和集中推送,提醒纳税人及时发现和应对涉税风险,及时改正纳税错误,减少因非主观因素而犯错,采取“首违不罚”,从轻处理原则,降低纳税人非主观纳税过错成本。

5.加强税收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而税收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更是明确要求建立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提升纳税诚信。税收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需要从立法、执法、诚信机制、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长期的建设工作。搭建税收信用的“互联网+平台”,通过社会网络数据监控系统,监督和记录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为税收信用共享系统提供数据。对信用等级好的纳税人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对于失信纳税人,要记录在征信报告中定期向社会公告,使其受到失信联合惩戒,进而来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让其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对屡教不改,恶意偷逃税款的行为,建议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税务检查的打击、震慑作用。

近年来,xx县税务局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以总局、省局税收征管体系建设为主线,在市税务局和市局纳税服务科的领导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局的“服务资源集约化统筹、服务业务标准化管理、服务产品智能化发展、服务供给社会化协同”工作主线,在纳服体系、渠道体系、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化协作体系等十个领域精准发力,务实创新,直击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为纳税人减负,为跨越赶超助力,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2019年在全省税收营商环境中位列第20名、全市第3名,满意度调查位列全市第3名。现将我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如下:

xx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北大门,东临黄海,北枕灌河,因灌河潮起潮落、跌水轰鸣而得名。xx土地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43公里,拥有240万亩滩涂。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青盐铁路、通榆大运河贯穿县境,县城距连云港机场仅70多公里、距淮安涟水机场80多公里、距盐城机场100公里。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流经县境直入黄海,国家一类开放试点口岸陈家港位于灌河入海口处,是我国东部天然良港,距连云港仅23海里。xx现辖8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生态化园区,1个沿海工业经济区,总人口65万。xx是开放的沿海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一类口岸临时开放,正加快建设亿吨大港。xx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是江苏东部沿海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xx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拥有临海临河临港和大量腹地的独特优势,吸引长江三峡、中国一重、上海电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xx,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xx县局现有在职干部199人,党员171人;退休干部90人,党员78人。在职干部35周岁以下70人,35-50周岁(含35周岁)有65人,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有64人,在职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共设立13个正股级内设机构,2个事业单位,6个副科级派出机构。“十三五”期间,xx县局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示范点”“全国巾帼标兵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8年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行业)”称号,同时获得“江苏省党员实境课堂示范点”“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省级工人先锋号”“省级老干部先进集体”“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被授予“2107-2019、2020-2022年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书香机关建设示范点”、“档案管理达省级三星级标准”等荣誉,2019年县局党委还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单位”,被市局表彰为“县(市、区)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法治税务120”入选盐城市依法行政优秀示范项目,所属陈家港税务分局荣膺“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

一是开启“非接触式”办税新体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落实上级局各项防疫要求,把疫情常态化防控融入日常工作当中,打造办税厅安全“防火墙”,确保办税缴费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积极落实“涉税事、网上办,非必须、不窗口”的工作原则,鼓励纳税人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快递办税,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在办税厅及延伸点增设自助办税设备,进一步方便纳税人、缴费人非接触式办税。引入ai智能语音系统搭配12366热线,对纳税人的电话进行分流,并实时24×7智能回复。今年1-12月非接触式业务总量近60万户次,占总业务量比例达92.83%。

二是打造“减税降费”快速通道。设立“优惠政策落实咨询服务岗”,选调业务骨干专职办理减税降费事项,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问题接得住、答得出,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了办税厅局领导带班制度;建立了办税咨询答复标准化制度;建立了导税服务引导团队。开展了困难行业免征增值税、房土两税减免和社保费减免缓缴等政策解答专场培训,集中快速办理各项退税业务,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纾困解难,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优效率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直达市场主体。经统计,2020年我局落实享受小微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纳税人35968户次,免税3731.23万元;享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惠政策纳税人1769户次,累计减免增值税2026.56万元,完成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22户,退税金额13886.63万元。办理出口退税6152万元。2020年企业社保费共优惠减免17611.14万元;共退教育费附加8.79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7.37万元。

三是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按照涉税资料越少越好,办税时间越短越好,办税流程越简越好的要求,尽最大可能简化纳税人端的流程、报表和资料,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确保“痛点”不再痛、“堵点”不再堵。全面落实《全程网上办清单》、《最多跑一次清单》,让广大纳税人和缴费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推行简易注销即办快办,设置清税专窗,简化税务注销办理的资料和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围绕便捷办税先后推出“新办企业综合办理套餐”、“一窗通办,一网通行”、“一键咨询”等措施。在新办企业套餐审批中,安排专人专岗,提供延时服务,实现“3550”考核中开办企业税务端0.5小时办结,切实为纳税人提速减负,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的“xx样板”。

四是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感受为导向,认真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凡投诉必回访,确保每项差评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杜绝重复投诉,实现投诉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加强对税费优惠政策以及纳税缴费便利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为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疏堵消障、加力提效。

五是建立健全社会化协作机制。与全县19个部门建立联合惩戒制度,全面推广税银合作,激活纳税信用使用。与9家银行合作推出“银税贷”产品,发送“银税互动”短信近9000条,促成银税贷款协议90户,合计贷款超2.2亿元;建设“税银合作专区”,推进邮寄办税;联合人社、医保部门实现办税缴费“一站式”服务。依托各乡镇与属地税务分局精心打造个税、社保费征缴“一网融”服务。选择老舍中心社区为试点,设立35名城乡居民养保险网格员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由25.6%一跃升至为55.6%,成效显著。按照市局要求,建立“三员”制度,即联络员、特派员和比对员,分别金税三期社保费征管信息系统各类问题、社保费共享平台人社传输数据税务端处理情况、企业社保费欠费数据比对等工作。2020年12月29日,在对全市各区县社保费共享平台人社传输数据税务端处理情况统计中,我县传输成功率98.08%,列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数26个百分点。缴费人缴费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优化了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环境。

(一)税收征管的“集约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现行办税服务的需求

“三定”方案确立了市局三分局、县局一分局作为纳税服务分局的架构。运行数年来,由于税收征管及服务功能的部分重叠,以及需要调查的部分事项流转等,市区三分局、县局一分局与属地分局之间的工作衔接还存在一定的桎梏,特别是对于同城通办事项。即使是贯彻落实了“窗口受理、内部流转”等规定,实际在操作过程中的“非业务办理时间”仍占了相当一部分,导致办税总时长以及等候总时长过长,甚至部分导致纳税人多头跑,影响纳税人缴费人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营商环境的“标准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基层服务提升的需求

税收营商环境指标是指导基层税收实践的重要标尺。目前情况下,存在几个“难”让基层税务机关在谋求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上缺乏航标。一是定标“难”。税收营商环境的指标是动态的,总局、省局考核指标的选取也存在动态化调整,而对于这些指标选取的把握上,市、县两级缺乏方向性和指引性,加之部分指标一旦错过时间即无法弥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造成部分指标提升中的不可逆转性。二是取数“难”。由于权限设置及数据安全等因素,市县两级在税收营商环境的数据提取上,难度极大。往往出现数据提取不全面、不准确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税务机关对本地税收营商环境的把握。三是修正“难”。这个难度与定标“难”与取数“难”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也与部分指标的时效性强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长为例,我们对于该项数据的把握往往具有滞后性,在实际操作中也就无法通过技术或其他手段提升数据质量。

(三)办税工具的“智能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的需求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都在大力推动“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的拓展,也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我们也发现了部分突出问题。一是电子税务局稳定性差。这个已成为税务机关在每一个征期,特别是“大征期”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错峰申报”、“应急处理”、“预约办税”等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成为纳税人缴费人普遍反映的问题。二是线上办税功能不全面。特别是申报中的更正申报、补充申报等功能,缺乏线上办税的渠道,造成实体办税量居高不下。还有部分临时性任务,如数据修正、部分退税、社保等问题,也加大了实体办税的工作量,影响了办税效率,降低了纳税人的体验感和认同感。三是掌上办税工具功能不全面。目前各地正在推行“江苏税务”app,各地政府也相继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功能软件,如盐城主推的“我的盐城”app。这些功能在应对电子税务局缺失功能方面还缺乏支撑,仅仅提供了另一套工具,却未解决急需的问题。如,是否可以通过手机app及金税三期的对接和数据资料传递,实现“无纸化”、“不见面”、“全程网上办”的目标。

(四)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就近办税的需求

社会化合作办税,不仅仅是咨询、辅导和宣传,还应该体现在自助办税的无缝对接上。而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税邮合作体验区还是税银合作专区,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互联网版的工具难以应用,还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化办税的效果。

(一)找准出发点,推动服务体系再升级。坚持在新的税收征管体系框架下,推动纳税服务体系机制的升级、迭代。持续推动省局“1+5”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税收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推动纳税服务规范化建设,依托《办税服务指南》,进一步统一规范税收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事项、流程和方式。

(二)把握切入点,推动服务机制再完善。依托常态化的纳税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理顺税务系统、税务部门间的职责;建立任务扎口管理平台,畅通沟通解决渠道,确保各级机关统一规范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处理事项服务机制,通过大数据平台及管理系统,实施数据任务的规范化处理和应对,实现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缴费人的双减负,实现基层税务工作和纳税服务效率的双提升。

(三)明确着力点,推动用户体验更精准。加快推动“一揽子”线上办税和“纳税人需求管理”平台的应用,依托“我的盐城”app、“江苏税务”app、“盐税通”征纳互动平台等方式,强化对用户人群的普惠性服务,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抓好融合点,推动服务管控更科学。推动智慧办税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智能导税、智能办税的试点建设,运用人脸识别和“健康码”等技术,实现身份识别和信息关联,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引入,进行办税行为偏好分析,提供常办业务引导和最优渠道推荐。推动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充分研判当前影响业务系统运行效率,搭建基础管理平台,形成可看、可查、可用的基础管理数据库;搭建绩效管理平台,实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提供可量化的绩效管理结果;搭建任务扎口平台,形成全流程线上闭环操作和管理;搭建“樊蓉工作室”平台,借助智慧办税手段,采集问题及需求,形成热点知识库。

(五)抓住关键点,推动服务渠道更多元。推动线上办税与线下办税的深度融合。强化实体办税厅技术升级改造,试点建设智能办税厅,实现办税缴费流程从解构到重构,业务场景切换从线上到线下无缝衔接。推动“江苏税务app”应用,将办税厅作为线上服务的延伸场景,彻底消除现场等待,现场沟通,现场办理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税局办税与社会办税的深度融合。规范委托代征行为,发挥社会便民服务中心作用,为就近办税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税邮合作专区与税银合作专区的功能,推动“半小时服务圈”落地;加大社保征缴网络的支持力度,实现税费征缴与税收宣传的有机结合。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主题,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是全面深化税收改革的重头戏。本文结合**县局工作实际,对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下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有所促进。

2018年以来,**县税务局按照省局市局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便利政策,全面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的满意度,为我县税收营商环境激进一步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组织组织保障,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放管服”、“减税降费”等活动,积极落实各项服务制度,打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强化首问责任制、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的落实;简化资料报送,并对所有事项实行“当场受理、后台流转,限时办结”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全程网上办”清单、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精简纳税人、缴费人报送资料、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承诺制”容缺办理等便民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打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二)全力落实减税降费,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一是多形式外部宣传。通过做展板、印发宣传资料、大厅显示屏滚动播放、税法宣传月、发放调查问卷、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收集意见反馈表、电话咨询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借助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美篇等新兴移动媒体向广大纳税人进行宣传,多维度打造减税降费政策宣传阵地。二是强化内部培训。由税政部门组织召开政策培训会,让税务人员第一时间学通学会相关政策,让每一名税务干部成为合格的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员”;党委委员带领分管股室到分包税源单位,抽考税务人员应知应会减税降费政策,查看减税降费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熟练程度。强化政策落实监督机制,纪检组抽考大厅导税人员、征收人员减税降费应知应会政策,办理业务流程等。

(三)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调研活动

深入到**家企业,对包括集团民营企业、创新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进行了“问需求,查短板,帮发展”民营企业调研活动。调研中,调研组深入企业现场,广泛收集涉税诉求,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累计发放税收法规政策宣传材料**份;征集意见**条,建议*条;现场解答企业政策咨询**人次。努力做到“围绕企业需求找短板、围绕政策落地找不足、围绕服务效果找弱项”;在回应民营企业合理诉求上也做到了“能当场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时解决”,最大限度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一)服务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按照标准化办税服务厅要求,办税服务厅需要设置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网厅区等区域,但调研中发现,随着“一厅通办”的要求和征收社保费工作的开展,办税服务厅同时要受理所有涉税事项,配套设施却存在着不少缺口,无法满足大量纳税人的办税服务需求。需要增加窗口数量和办税服务设施,达到与纳税人、缴费人数量的合理匹配度。同时,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办税服务人员依然严重不足,需要加强税务部门人员配置和提升工作业务处理能力,合理确定窗口服务人员与办理业务数量的最低配比,以保证服务厅窗口人员工作质效,进一步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二)办税软件支撑有待加强

目前,网上办税软件及申报软件总体运行平稳,但时常也会由于系统升级、后台更新等原因,出现诸如金三数据同步更新滞后、企业申报端数据异常等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对办税服务厅受理业务,和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涉税费业务时造成波动影响,并容易造成办税(费)高峰期等候人员较多,形成办税服务厅排队拥堵现象。面对当前“网上办税为主”的大趋势,办税软件的高效、稳定至关重要,网上办税软件支撑亟待加强。

(三)业务办理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传递,导致个别业务。免填单服务要求办理流程繁杂、费时。此外,个别业务办理过程中,需纳税人签章后,在通过后台流转,但调研中发现,因部分纳税人单位公章管理制度和实际使用问题,办税人员往往无法携带单位印鉴前来办税,因此不能很好地享受免填单服务,导致办税业务无法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四)办税服务厅仍有办税时间长现象出现

随着业务种类和纳税人、缴费人类型的增加,使得纳税人、缴费人数量和其在办税服务厅逗留的时间增加。特别是在征期尾声和社保费征收窗口,依然会出现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情况。另外,由于经营政策激励效应较为突出,新开办企业户数激增。而新开业纳税人的办税人员又多数经验欠缺,税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办理业务时,企业办税人员对办理流程不够熟悉,窗口受理人员需要进行仔细辅导。并且,现在的企业雇用人员不固定,涉税人员更新快,导致纳税人办税人员不固定,重复讲解的情况屡有发生,延长了窗口单项业务的受理时间。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资源

进一步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二)提高办税自动化稳定性和应用水平

目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升级较为频繁,系统操作变化较多,有时难免会出现系统异常故障,导致办理涉税事项不流畅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做好申报软件的系统升级,充分发挥网上申报优势,避免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大厅排队等候。提高自助设备性能,不断优化纳税人、缴费人的使用体验。

(三)加强税务部门人员和纳税人的双向培训

二者协调推进,同向发力。在内部,深入开展全员和全税种学习培训。坚持政策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瞄准业务难点、盯准业务堵点,强化培训提素质。在外部,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根据最新政策,及时梳理要点、重点,印制宣传材料,使纳税人、缴费人能迅速了解最新的税费政策。针对新办企业办税人员,强化宣传辅导。充分利用实体纳税人学堂,对纳税人关心的问题及时讲解,回应纳税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办税服务质效,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主题,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是全面深化税收改革的重头戏。本文结合**县局工作实际,对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下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有所促进。

2018年以来,**县税务局按照省局市局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便利政策,全面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的满意度,为我县税收营商环境激进一步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组织组织保障,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放管服”、“减税降费”等活动,积极落实各项服务制度,打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强化首问责任制、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的落实;简化资料报送,并对所有事项实行“当场受理、后台流转,限时办结”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全程网上办”清单、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精简纳税人、缴费人报送资料、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承诺制”容缺办理等便民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打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二)全力落实减税降费,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一是多形式外部宣传。通过做展板、印发宣传资料、大厅显示屏滚动播放、税法宣传月、发放调查问卷、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收集意见反馈表、电话咨询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借助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美篇等新兴移动媒体向广大纳税人进行宣传,多维度打造减税降费政策宣传阵地。二是强化内部培训。由税政部门组织召开政策培训会,让税务人员第一时间学通学会相关政策,让每一名税务干部成为合格的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员”;党委委员带领分管股室到分包税源单位,抽考税务人员应知应会减税降费政策,查看减税降费电子台账系统操作熟练程度。强化政策落实监督机制,纪检组抽考大厅导税人员、征收人员减税降费应知应会政策,办理业务流程等。

(三)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调研活动

深入到**家企业,对包括集团民营企业、创新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进行了“问需求,查短板,帮发展”民营企业调研活动。调研中,调研组深入企业现场,广泛收集涉税诉求,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累计发放税收法规政策宣传材料**份;征集意见**条,建议*条;现场解答企业政策咨询**人次。努力做到“围绕企业需求找短板、围绕政策落地找不足、围绕服务效果找弱项”;在回应民营企业合理诉求上也做到了“能当场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时解决”,最大限度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一)服务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按照标准化办税服务厅要求,办税服务厅需要设置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网厅区等区域,但调研中发现,随着“一厅通办”的要求和征收社保费工作的开展,办税服务厅同时要受理所有涉税事项,配套设施却存在着不少缺口,无法满足大量纳税人的办税服务需求。需要增加窗口数量和办税服务设施,达到与纳税人、缴费人数量的合理匹配度。同时,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办税服务人员依然严重不足,需要加强税务部门人员配置和提升工作业务处理能力,合理确定窗口服务人员与办理业务数量的最低配比,以保证服务厅窗口人员工作质效,进一步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二)办税软件支撑有待加强

目前,网上办税软件及申报软件总体运行平稳,但时常也会由于系统升级、后台更新等原因,出现诸如金三数据同步更新滞后、企业申报端数据异常等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对办税服务厅受理业务,和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涉税费业务时造成波动影响,并容易造成办税(费)高峰期等候人员较多,形成办税服务厅排队拥堵现象。面对当前“网上办税为主”的大趋势,办税软件的高效、稳定至关重要,网上办税软件支撑亟待加强。

(三)业务办理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传递,导致个别业务。免填单服务要求办理流程繁杂、费时。此外,个别业务办理过程中,需纳税人签章后,在通过后台流转,但调研中发现,因部分纳税人单位公章管理制度和实际使用问题,办税人员往往无法携带单位印鉴前来办税,因此不能很好地享受免填单服务,导致办税业务无法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四)办税服务厅仍有办税时间长现象出现

随着业务种类和纳税人、缴费人类型的增加,使得纳税人、缴费人数量和其在办税服务厅逗留的时间增加。特别是在征期尾声和社保费征收窗口,依然会出现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情况。另外,由于经营政策激励效应较为突出,新开办企业户数激增。而新开业纳税人的办税人员又多数经验欠缺,税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办理业务时,企业办税人员对办理流程不够熟悉,窗口受理人员需要进行仔细辅导。并且,现在的企业雇用人员不固定,涉税人员更新快,导致纳税人办税人员不固定,重复讲解的情况屡有发生,延长了窗口单项业务的受理时间。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资源

进一步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二)提高办税自动化稳定性和应用水平

目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升级较为频繁,系统操作变化较多,有时难免会出现系统异常故障,导致办理涉税事项不流畅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做好申报软件的系统升级,充分发挥网上申报优势,避免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大厅排队等候。提高自助设备性能,不断优化纳税人、缴费人的使用体验。

(三)加强税务部门人员和纳税人的双向培训

二者协调推进,同向发力。在内部,深入开展全员和全税种学习培训。坚持政策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瞄准业务难点、盯准业务堵点,强化培训提素质。在外部,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根据最新政策,及时梳理要点、重点,印制宣传材料,使纳税人、缴费人能迅速了解最新的税费政策。针对新办企业办税人员,强化宣传辅导。充分利用实体纳税人学堂,对纳税人关心的问题及时讲解,回应纳税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办税服务质效,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近年来,xx县税务局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以总局、省局税收征管体系建设为主线,在市税务局和市局纳税服务科的领导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局的“服务资源集约化统筹、服务业务标准化管理、服务产品智能化发展、服务供给社会化协同”工作主线,在纳服体系、渠道体系、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化协作体系等十个领域精准发力,务实创新,直击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为纳税人减负,为跨越赶超助力,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2019年在全省税收营商环境中位列第20名、全市第3名,满意度调查位列全市第3名。现将我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如下:

xx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北大门,东临黄海,北枕灌河,因灌河潮起潮落、跌水轰鸣而得名。xx土地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43公里,拥有240万亩滩涂。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青盐铁路、通榆大运河贯穿县境,县城距连云港机场仅70多公里、距淮安涟水机场80多公里、距盐城机场100公里。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流经县境直入黄海,国家一类开放试点口岸陈家港位于灌河入海口处,是我国东部天然良港,距连云港仅23海里。xx现辖8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生态化园区,1个沿海工业经济区,总人口65万。xx是开放的沿海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一类口岸临时开放,正加快建设亿吨大港。xx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是江苏东部沿海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xx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拥有临海临河临港和大量腹地的独特优势,吸引长江三峡、中国一重、上海电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xx,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xx县局现有在职干部199人,党员171人;退休干部90人,党员78人。在职干部35周岁以下70人,35-50周岁(含35周岁)有65人,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有64人,在职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共设立13个正股级内设机构,2个事业单位,6个副科级派出机构。“十三五”期间,xx县局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示范点”“全国巾帼标兵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8年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行业)”称号,同时获得“江苏省党员实境课堂示范点”“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省级工人先锋号”“省级老干部先进集体”“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被授予“2107-2019、2020-2022年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书香机关建设示范点”、“档案管理达省级三星级标准”等荣誉,2019年县局党委还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单位”,被市局表彰为“县(市、区)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法治税务120”入选盐城市依法行政优秀示范项目,所属陈家港税务分局荣膺“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

一是开启“非接触式”办税新体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落实上级局各项防疫要求,把疫情常态化防控融入日常工作当中,打造办税厅安全“防火墙”,确保办税缴费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积极落实“涉税事、网上办,非必须、不窗口”的工作原则,鼓励纳税人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快递办税,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在办税厅及延伸点增设自助办税设备,进一步方便纳税人、缴费人非接触式办税。引入ai智能语音系统搭配12366热线,对纳税人的电话进行分流,并实时24×7智能回复。今年1-12月非接触式业务总量近60万户次,占总业务量比例达92.83%。

二是打造“减税降费”快速通道。设立“优惠政策落实咨询服务岗”,选调业务骨干专职办理减税降费事项,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问题接得住、答得出,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了办税厅局领导带班制度;建立了办税咨询答复标准化制度;建立了导税服务引导团队。开展了困难行业免征增值税、房土两税减免和社保费减免缓缴等政策解答专场培训,集中快速办理各项退税业务,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纾困解难,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优效率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直达市场主体。经统计,2020年我局落实享受小微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纳税人35968户次,免税3731.23万元;享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惠政策纳税人1769户次,累计减免增值税2026.56万元,完成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22户,退税金额13886.63万元。办理出口退税6152万元。2020年企业社保费共优惠减免17611.14万元;共退教育费附加8.79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7.37万元。

三是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按照涉税资料越少越好,办税时间越短越好,办税流程越简越好的要求,尽最大可能简化纳税人端的流程、报表和资料,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确保“痛点”不再痛、“堵点”不再堵。全面落实《全程网上办清单》、《最多跑一次清单》,让广大纳税人和缴费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推行简易注销即办快办,设置清税专窗,简化税务注销办理的资料和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套餐式”服务。围绕便捷办税先后推出“新办企业综合办理套餐”、“一窗通办,一网通行”、“一键咨询”等措施。在新办企业套餐审批中,安排专人专岗,提供延时服务,实现“3550”考核中开办企业税务端0.5小时办结,切实为纳税人提速减负,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的“xx样板”。

四是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感受为导向,认真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凡投诉必回访,确保每项差评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杜绝重复投诉,实现投诉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加强对税费优惠政策以及纳税缴费便利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为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疏堵消障、加力提效。

五是建立健全社会化协作机制。与全县19个部门建立联合惩戒制度,全面推广税银合作,激活纳税信用使用。与9家银行合作推出“银税贷”产品,发送“银税互动”短信近9000条,促成银税贷款协议90户,合计贷款超2.2亿元;建设“税银合作专区”,推进邮寄办税;联合人社、医保部门实现办税缴费“一站式”服务。依托各乡镇与属地税务分局精心打造个税、社保费征缴“一网融”服务。选择老舍中心社区为试点,设立35名城乡居民养保险网格员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由25.6%一跃升至为55.6%,成效显著。按照市局要求,建立“三员”制度,即联络员、特派员和比对员,分别金税三期社保费征管信息系统各类问题、社保费共享平台人社传输数据税务端处理情况、企业社保费欠费数据比对等工作。2020年12月29日,在对全市各区县社保费共享平台人社传输数据税务端处理情况统计中,我县传输成功率98.08%,列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数26个百分点。缴费人缴费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优化了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环境。

(一)税收征管的“集约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现行办税服务的需求

“三定”方案确立了市局三分局、县局一分局作为纳税服务分局的架构。运行数年来,由于税收征管及服务功能的部分重叠,以及需要调查的部分事项流转等,市区三分局、县局一分局与属地分局之间的工作衔接还存在一定的桎梏,特别是对于同城通办事项。即使是贯彻落实了“窗口受理、内部流转”等规定,实际在操作过程中的“非业务办理时间”仍占了相当一部分,导致办税总时长以及等候总时长过长,甚至部分导致纳税人多头跑,影响纳税人缴费人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营商环境的“标准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基层服务提升的需求

税收营商环境指标是指导基层税收实践的重要标尺。目前情况下,存在几个“难”让基层税务机关在谋求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上缺乏航标。一是定标“难”。税收营商环境的指标是动态的,总局、省局考核指标的选取也存在动态化调整,而对于这些指标选取的把握上,市、县两级缺乏方向性和指引性,加之部分指标一旦错过时间即无法弥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造成部分指标提升中的不可逆转性。二是取数“难”。由于权限设置及数据安全等因素,市县两级在税收营商环境的数据提取上,难度极大。往往出现数据提取不全面、不准确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税务机关对本地税收营商环境的把握。三是修正“难”。这个难度与定标“难”与取数“难”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也与部分指标的时效性强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长为例,我们对于该项数据的把握往往具有滞后性,在实际操作中也就无法通过技术或其他手段提升数据质量。

(三)办税工具的“智能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的需求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都在大力推动“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的拓展,也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我们也发现了部分突出问题。一是电子税务局稳定性差。这个已成为税务机关在每一个征期,特别是“大征期”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错峰申报”、“应急处理”、“预约办税”等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成为纳税人缴费人普遍反映的问题。二是线上办税功能不全面。特别是申报中的更正申报、补充申报等功能,缺乏线上办税的渠道,造成实体办税量居高不下。还有部分临时性任务,如数据修正、部分退税、社保等问题,也加大了实体办税的工作量,影响了办税效率,降低了纳税人的体验感和认同感。三是掌上办税工具功能不全面。目前各地正在推行“江苏税务”app,各地政府也相继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功能软件,如盐城主推的“我的盐城”app。这些功能在应对电子税务局缺失功能方面还缺乏支撑,仅仅提供了另一套工具,却未解决急需的问题。如,是否可以通过手机app及金税三期的对接和数据资料传递,实现“无纸化”、“不见面”、“全程网上办”的目标。

(四)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仍然难以满足就近办税的需求

社会化合作办税,不仅仅是咨询、辅导和宣传,还应该体现在自助办税的无缝对接上。而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税邮合作体验区还是税银合作专区,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互联网版的工具难以应用,还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化办税的效果。

(一)找准出发点,推动服务体系再升级。坚持在新的税收征管体系框架下,推动纳税服务体系机制的升级、迭代。持续推动省局“1+5”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税收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推动纳税服务规范化建设,依托《办税服务指南》,进一步统一规范税收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事项、流程和方式。

(二)把握切入点,推动服务机制再完善。依托常态化的纳税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理顺税务系统、税务部门间的职责;建立任务扎口管理平台,畅通沟通解决渠道,确保各级机关统一规范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处理事项服务机制,通过大数据平台及管理系统,实施数据任务的规范化处理和应对,实现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缴费人的双减负,实现基层税务工作和纳税服务效率的双提升。

(三)明确着力点,推动用户体验更精准。加快推动“一揽子”线上办税和“纳税人需求管理”平台的应用,依托“我的盐城”app、“江苏税务”app、“盐税通”征纳互动平台等方式,强化对用户人群的普惠性服务,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抓好融合点,推动服务管控更科学。推动智慧办税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智能导税、智能办税的试点建设,运用人脸识别和“健康码”等技术,实现身份识别和信息关联,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引入,进行办税行为偏好分析,提供常办业务引导和最优渠道推荐。推动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充分研判当前影响业务系统运行效率,搭建基础管理平台,形成可看、可查、可用的基础管理数据库;搭建绩效管理平台,实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提供可量化的绩效管理结果;搭建任务扎口平台,形成全流程线上闭环操作和管理;搭建“樊蓉工作室”平台,借助智慧办税手段,采集问题及需求,形成热点知识库。

(五)抓住关键点,推动服务渠道更多元。推动线上办税与线下办税的深度融合。强化实体办税厅技术升级改造,试点建设智能办税厅,实现办税缴费流程从解构到重构,业务场景切换从线上到线下无缝衔接。推动“江苏税务app”应用,将办税厅作为线上服务的延伸场景,彻底消除现场等待,现场沟通,现场办理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税局办税与社会办税的深度融合。规范委托代征行为,发挥社会便民服务中心作用,为就近办税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税邮合作专区与税银合作专区的功能,推动“半小时服务圈”落地;加大社保征缴网络的支持力度,实现税费征缴与税收宣传的有机结合。

虽然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的界定不一,但是公认营销环境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行为时遇到的外界环境。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得到很大的优化升级。因此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下,营销环境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市场体系等几个大方面。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营商环境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分析现存问题,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方面提出改善和发展的建议。

1.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在国内,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即我国对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较多。对于有些行业例如娱乐业、医疗行业来说,在初始资本的规模大小、软件条件标准、硬件条件标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大小的约束。在实际的操作中,虽然政府对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推出很多鼓励性政策,但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人力、使用土地面积等这些因素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2.审批环节效率较低

在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没有实施有效的督促措施;同时对于一些中介机构而言,其服务效率地低下,拉长了整个审批流程耗费的时间,从而阻碍了项目审批的总体进度。与此同时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篇九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州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局积极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局长余艳杰同志带队对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现场调研工作。

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自复工复产以来,由于污水处理站长期未满负荷运行,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应急池内废水液位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切实存在一定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为帮助企业降低环境风险,推进问题整改,州节减局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把脉问诊”,通过专家指导帮助,现该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近日,该局就前期存在的问题召集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了跨区域企业座谈会,并就有效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局长余艳杰同志就如何强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更新思想观念,主动“靠前”服务。一线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了解企业现实环境优势,与企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帮扶企业所需,送法上门,指导企业准确掌握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要求及行业治污标准。二是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服务工作双落实。积极动员执法人员主动作为,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营商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