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大全6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大全6篇)

时间:2023-10-15 17:07:14 作者:梦幻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大全6篇)

无论是工作场合还是家庭聚会,致辞致谢都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在致辞致谢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感谢的原因和对象。尊敬的各位宾客、亲爱的同学们,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大家致以我的最真诚的谢意,我感到感慨万分和无比荣幸。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一

1、会写生字12个,认识生字8个,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台湾旅游吗?相信很多同学都还没有,一直到2008年开始大陆从能去台湾旅游,以前飞机、轮船都没有直接到达的。在10多年前,杭州和海峡彼岸的台湾慈济医院就发生过一次跨越海峡的救人善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之后,这个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命桥)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打开课文,大声朗读课文,看清楚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学生说)(板书)你能用一句话将整件事情说清楚吗?

抓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关键词就能将故事大意说清楚。

3、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生命桥呢?(课件出示)

三、感悟小钱片段

1、读了这个故事,你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的两个非常相似的场景吗?(课件出示)

2、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我们先看第一个场景,小钱实在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还未真正地绽放就将要离开这世界,好像那将要凋谢的花苞一样,让我们痛心地看到,18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啊,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多么令人怜惜的年轻人,那么就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这种情感吧!

师:所以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这样的美景又让外面体会到了什么?(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享受了)不管窗外的景色有多美好,小钱都无法享受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5、小钱静静地躺着,因为他患了白血病。什么是白血病呢?(课件出示)

6、要治好白血病,就要找到符合的骨髓,骨髓好找吗?找出相关的句子。

找了那么久,那么多地方,小钱是幸运的,等来了让他生命绽放的机会,读“”(课件出示)

同学们,现在明白辗转的`意思了吗?

7、小钱生命垂危,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来让他的生命之花绽放。

四、感悟台湾青年片段

我们跨越了台湾海峡,来到台湾,也看到了跟小钱差不多的场景,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课文中的“同一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候?(小钱和台湾青年都静静躺在病床上)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台湾青年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呢?将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从哪些词你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危险呢?(关键词“袭击、余震、摇晃”)。

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他还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指导朗读。

(2)在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但是他清清楚楚知道的是(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青年虽然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是相信他现在一定心乱如麻,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写一写。

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自己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此时你觉得台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五、总结

是啊,这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台湾青年不顾自身的安危,没有考虑到家人的安危,毅然决定在这危险的情况下捐献骨髓,上苍终于被这青年感动了,骨髓捐献成功,搭起这座生命桥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重重困难呢,我们下节课在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描写了两个相似的场景,谁来说说这两个场景。

二、感知课文

1、此时此刻……

“沉着”

此时此刻指的是什么时候呢?

(1)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是这么沉着?“针头向皮肤刺去……”

余震都让针头从皮肤中脱落了,这个余震是多么的强烈,发生得很突然,哪个词?(突如其来)这么危险,但李博士还是怎样地站在那里?(沉着)

2、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带着刚刚抽取的骨髓,李博士出发了,课文用了哪个词形容这趟旅程?(奔波)

看了这张旅程表,你想说些什么呢?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呢?(紧张、漫长、艰辛)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这时候,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课件)

这是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课件)

4、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小诗。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二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三

李雪莹老师为我们撩开了第一课时的面纱,那么第二课时又该怎样呈现在学生面前,怎样上才能使第二课时更具有实效呢?为此,我想通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来探寻第二课时的佳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

一、抓住“静静地”,体会不平静,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二、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读写结合体悟文本,感受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三,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这堂课上,我适时地补充白血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地播放了"1999年'9.21'台南大地震"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出示李博士奔波的路线图,体会他无私奉献,急人之所急得医德高尚医德。

四、不足

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比如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溶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素材》,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教学设计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向柳指导教师:覃柏洲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极好的范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课文描写了同一时间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她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相距虽远,他们的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设计思路:

1、“以读为本”。文章感人而生动,适合朗读训练。力求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稳步推进,螺旋上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受到情感熏陶,感悟浓浓亲情,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自主学习”。构建乐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题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标。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读再次回归整体,使认知更完整、深刻。扩展练习,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熟记本课生字,随文理解:“谈何容易、苍白、红润、几经辗转、奔波、突如其来”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

课程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桥”揭题,引导质疑。

1、学生自由交流曾经见过了怎样的桥?

2、出示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3、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各小组同学合作,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查查字典。还是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老师。

2、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1)师:(出示生字词语)对于本课的生字词,刚才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比赛,去掉拼音,你能读好吗?在比赛之前,请每组同学选一位代表,组内其他同学先帮助他准备准备。

(2)各小组开始帮助代表读熟字词。

(3)各小组代表赛读。

(比赛读字词的形式活泼,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赛前要求小组同学帮助参赛代表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枯燥的学习融入了有趣的游戏。看重的就是学生经历比赛的过程,着重点就放在了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而不是仅仅注重比赛的结果。使学生是真正自主地、轻松地学会知识。)

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语)

(2)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悟学习方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再读课文,畅谈感想。

1、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师生交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注重相机而导,顺学而教,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体现“张扬学生个性,提倡多元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课文。

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说明:阅读教学不要求面面俱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骨肉亲情。)

(说明:通过课内知识让学生把语文延伸到课外。)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走进文本。

2、板书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台湾

二、精读课文,理解“爱心”。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互不相识的几个人,那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谁想到了?

2、请同学们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句话告诉了你?

3、学生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谁想说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爱心)

请同学们找出这位同学说的这句话,并读读这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爱心与生命同在)。

5、再读这句话。

三、品读课文、感悟“爱心”。

(一)学习第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他们的爱心的呢?

2、出示课件:“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全班齐读这句话。

3、谁来说说,你是从哪此词语感受到他们爱心?哪些句子写到余震来临呢?

4、指导朗读。

5、理解“突如其来”。

6、余震突如其来,医院是什么情景呢?

7、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确是怎样做?谁来读?

8、出示课件: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附有插图)

(1)你觉得这个句子有哪些词语特别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爱心?

板书:沉着地、静静地

(2)学生朗读

9、想一想,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会想什么呢?再读第5自然段。

板书-一次又一次

10、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程就是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什么的过程?

板书:冒着危险

11、出示课件

12、分角色朗读。

13、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把刚才划出感受他们爱心的句子拿了来交流,引出第6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特别有爱心。

板书:奔波

3、理解“奔波”的意思

4、出示课件

5、齐读第6自然段。

(三)再学习第4自然段

1、从第4自然段里找到感动自己的词句。板书:不顾家人

2、出示课件

3、齐读第4自然段

4、由此引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播放乐曲,升华“爱心”。

(1)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说明: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人间的真情,感受人间的大爱,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五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台湾同胞的真情奉献

教学难点: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设想: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师: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师: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万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三、小练笔.

1、师: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2、生:齐读.

3、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请用笔写下来。

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的故事。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像李博士一样的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从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通过反复读文,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对话,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多角度的开拓学生的认识空间、审美空间、情感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实现语言、情境和精神的和谐共振,提升情感的价值。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找找课文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随后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自主研读、自我感悟。学生以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现为研读点,独自阅读、独立思考。在学生交流之中,教师又以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为学生展现地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手术的情景,从词、句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从而带领学生深入的体会课文的情感,引起和作者的共鸣。在研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最后,教师激情导语下,层层递进的有感情朗读成为学生情感的抒发,内心真实的表达。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就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了床上,此时他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小钱得救了,一年后小钱和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教师最后的配乐结束语,升华了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完全溶入到朗读中。由于本节课有些环节无法预知所以在处理上语言不丰富、也不够精炼,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篇六

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写圆明园的读后感 圆明园读后感(模板15篇)
    写圆明园的读后感篇一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 10-15 2023年舞蹈兴趣活动方案(汇总15篇)
    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戏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舞蹈兴趣活动方案篇一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辅导老
  • 10-15 元宵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大全9篇)
    广告策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宣传手段和方式,制定营销方案的过程。婚礼策划需要充分考虑细节,以下是一些细节处理的好范例。元宵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篇
  • 10-15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优秀11篇)
    通过学生会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学生会成员更好地服务学生群体。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少先队工作计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迪。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
  • 10-15 感恩的手机短信发(通用8篇)
    辩论是一种争辩性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梳理思路,增强论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辩论过程中的合理时间分配和讲求口才表达技巧也是取胜的关键。借鉴以下范文中的观点和论据,你可
  • 10-15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二年级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计划(实用20篇)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多个创业计划范文,供大家在编写创业计划时参考和借鉴。小学语
  • 10-15 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8篇)
    教案的撰写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这里有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高二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给下列加点的
  • 10-15 最新我奇思妙想个字 我的奇思妙想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致辞致谢是在特定场合向亲友、领导或团队表达谢意和敬意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致辞致谢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或故事,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示被感谢者的贡献和意义。下面是一些
  • 10-15 业主装修开工致辞(优秀8篇)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第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自我保护。标语中的语言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能够激发人们保持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家人的保护罩。业主装修开工
  • 10-15 最新电商岗位绩效考核方案(大全8篇)
    营销策划是指在市场环境中针对产品或服务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年会策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电商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一当前,并购企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