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质10篇)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质10篇)

时间:2023-09-26 17:59:38 作者:QJ墨客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一

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二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班科学活动计划”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三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

2、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声音-小动物叫声

2、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凉水洗手后,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让幼儿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2.讨论:

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3.教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

4.以小动物叫声引起宝宝的注意。

小动物也要过冬呀,我们帮助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吧。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

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爸爸、妈妈”们的积极表现。

培养宝宝爱护动物的情感。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四

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动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大象、小熊、小鸡、小狗、小马、小鱼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

小结: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

5、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耳朵的兴趣

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三、扮演小动物

3、小动物狂欢

哇,有这么多小动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五

为了切实搞好班级工作,本学期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园具体的工作要求与指示,本着以幼儿为本,服务家长的目标开展班级工作,促进全班幼儿身心全面地发展。

二、班级情况

这是幼儿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个学期,平均年龄都在2岁左右。

大多数幼儿会对幼儿园感到陌生甚至会焦虑不安,为使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会初步建立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常规,学习独立进餐,培养一定的自理能力,并带孩子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和各种区域活动,这样可以让许多内向的幼儿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起来,喜欢与同伴交往,并在交往中愿意用普通话进行交谈。

三、本期工作具体目标及实施

目标

(1)、入园

正确对待幼儿的分离焦虑,使幼儿愿意上幼儿园,使家长放心。

为幼儿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物质、精神环境,使幼儿可以得到新的满足,产生对教师的信任。

(2)、常规

建立一定的常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常规培养的要求。

(3)、班级协作

要求本班几位老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大家各尽其责,分工协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措施

(1)、入园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具体情况,如: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以及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或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教养方式等,便于老师因人施教。

通过颜色鲜艳的环境布置及多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教学活动和孩子喜欢的形式陪幼儿游戏使他们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愿望,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愉快入园。

(2)、常规

管理中班上几位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培养中注意使幼儿逐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培养洗手常规,要使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洗得最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给予帮助但不包办代替,使幼儿及时获得“我学会了”的成就感,培养幼儿愿意学,愿意做的自信心。

(3)、班级协作

要求班上几位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留心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交流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共同制定措施,真正做个有心人。在工作中做到有事及时提醒,发现问题及时与本人交换意见,尽量避免失误现象。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六

一、内容分析:

幼儿对大自然新奇事物的变化,总会有无穷的探索欲望。云彩变红了,云彩变黑了,云彩变成大狮子了,云彩变成小船了,云彩变成娃娃了,这些自然变化都会不断吸引幼儿,使幼儿在有趣的观察中激发体验创新拓展思维的兴趣。创新源于幼儿对自然的另一种认知,培养幼儿多感官的运用,开阔性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

二、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但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设计了让小班幼儿所熟悉内容,利用不断变化的形式,在易把握的基础上让幼儿尽情的畅想。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三、设计思路

天空中的云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充满吸引和无尽的幻想,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调动幼儿的思维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展开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幼儿观察与自我想象相结合,配合以简单的游戏,动静结合,让幼儿在玩中自然而然的知道云彩多变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也进一步的提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小星星打开幼儿的联想能力,激发幼儿对天空的兴趣。

2.扩散思维活动

让幼儿想象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有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还会飞到天空中去,引导幼儿围绕天空展开无尽的想象,对天空展开想象是幼儿感兴趣的,将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3.观察内容

各种云彩图片的出现,即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刺激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变成了什么样子?逐一观察,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4.模仿活动

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云彩所像事物的样子,让幼儿体验创新思维的不同形式和方法。

5.创新想象

天空中的云彩除了会变成图片中展示的样子,你觉得云彩还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自由畅想,畅所欲言。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让幼儿用老师带来的“棉花云彩”粘贴云彩形状,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按照刚才的说法进行粘贴,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粘贴的乐趣。

请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自己的作品,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在评价过程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呵护幼儿心灵,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四、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朵,知道天空中的云朵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2.能对云朵的形状展开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制作课件、棉花与粘贴材料

六、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

宝宝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哪里有星星吗?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会有什么?

2.扩散思维活动:云彩为什么会变色?

师:宝宝们知道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吗?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云彩还可以变成其他的颜色)

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3.观察内容:云彩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云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云彩像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述)

4.模范活动:模仿云彩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说了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样子,你能表演出来吗?来学一学吧。

5.创新想象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师:宝宝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让云彩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们来试一试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意粘贴。

7.结束活动

请幼儿互相观看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最后把我们的云彩送上天空,让它们一起飞走吧。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七

认知目标:在游戏中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形特征特征辨别图形大小、形状、颜色;情感目标:乐于跟随指令,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难点:能根据图形特征来辨别图形类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魔法棒、仙女裙、平地山洞(三角形-三个红黄绿、大小不同)(正方形-三个红黄绿、大小不同)(圆形-红黄绿、大小不同)

空间准备:户外空旷场地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兔找山洞”情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森林中的兔妈妈,草地上长满了嫩嫩的青草,现在,我要拿起我的魔法棒,要把所有小朋友变成兔宝宝(依次点几个小朋友),好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是我的兔宝宝了,现在兔妈妈带上我们所有的兔宝宝们去草地上了。

二、通过“认识山洞”引导幼儿认识山洞的形状,观察三角形、圆形的特征

“哇,这边草地上的青草嫩嫩的,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青草香香的,都吃到我们肚子里去了,对不对,今天妈妈发现山上有好多山洞。

提问:

1.你们看这里的山洞一样吗?(不一样)

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形状-圆形、三角形、圆形;大小),刚刚说这里有三角形的山洞,我们看能不能进去,找一个三角形山洞进去哟。

3.大家看看我们进的三角形山洞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小;颜色-红色、黄色、绿色)

4.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哪个三角形山洞最大,看谁能和兔妈妈一样站在最大的三角形的边边上,边?(直),几条边?(三条),几个角?(三个)

“可真有趣,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你们刚刚说有圆形的山洞,我们去找找圆形的山洞吧”

“原来圆形跟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很像,你们可真棒,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我听见大灰狼的声音,别害怕,兔妈妈会保护你们只要你们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正方形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呢)这个离我最近,我们快躲起来吧,竖起耳朵听一听,大灰狼一点都没发现我们,我们躲得又静又快,大灰狼走了”

提问:1.我们躲的正方形山洞一样吗?(颜色、大小)

2.什么是一样的?(形状)

3.找绿色正方形山洞(站边边,用脚尖对正方形的边边;正方形有几条边?

“兔宝宝们可真会动脑筋啊,走吧,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我听见大灰狼脚步声了,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红色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大家快躲好,兔妈妈听听-大灰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一点都没发现我们,大灰狼走啦。

提问:

1.看看我们躲的红色山洞有什么不一样(形状)

2.什么是一样的?(颜色)

“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大灰狼没来,大灰狼没来,你们慢慢吃啊,我在帮你们听听,这回来了只好大好大的大灰狼,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黄色圆形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挤一挤,我再听听,大灰狼走啦,妈妈问你们。

提问:

1.刚刚你们为什么不躲这个山洞呢?

“宝宝们真聪明,难怪大灰狼抓不到我们,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我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这回来了只好饿好饿的大灰狼,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三条边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大家快躲好,兔妈妈再竖起耳朵再听听-大灰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一点都没发现我们,大灰狼走啦。”

提问:

1.刚刚你们找的什么山洞?(三角形)

2.刚刚为什么是找三角形的山洞呢?(三条边、三个角)

狼说今天的兔宝宝怎么这么聪明啊一只都没抓到,回家睡觉去,大灰狼走啦。”

提问:

1.兔宝宝们,刚刚你们找的什么山洞?(圆形)

2.刚刚为什么是找圆形山洞呢?(无角、弯弯的边)

“大灰狼走啦,现在请所有兔宝宝都回到位置上做好。”

四、奖励结束

“今天兔宝宝们都表现得真棒,知道了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所以,兔妈妈有礼物要奖励给每一位兔宝宝”

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将小兔找山洞定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游戏形式,游戏难度较高,富有挑战性。根据小班幼儿对不同形状感兴趣等特征,开展了本次数学教育活动:小兔找山洞,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促进其对几何认知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从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极大的实现了活动目标,但活动中仍然存在有些不足。

活动不足有:

1.活动前期准备中,可以为幼儿准备兔宝宝头饰,使幼儿更融入活动中。

2.活动刚开始,用完“魔法棒”,应该放置一个合适的地方,免得有幼儿去观察

“魔法棒”,而忽略活动。

3.活动过程中,配班老师应扮演大灰狼,与兔妈妈、兔宝宝互动,可以使幼儿更加融入情景。

4.活动过程中,应关注到后面幼儿,来回走动。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八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九

1.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造“雾”,乐于探究制造雾的方法。

2.在制造雾的过程中了解雾的特征。

(一)出示有关“雾”的ppt,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的空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雾,杨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说一说雾的特点

师:“从图片上看,你觉得雾有哪些特点呢?那雾你能感觉到吗?摸起来什么感觉?”

(二)幼儿观察教师制造“人造雾”

1.师:“雾是一个调皮的娃娃,经常会悄悄地来,悄悄地溜走。不过,杨老师今天可以制作“人造雾”呢!”

2.教师制造“人造雾”,引导幼儿观察制造雾出现及其迅速消失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镜子上出现了什么变化?你们仔细看,过了一会儿镜子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这是怎么回事呢?等会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三)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雾”。

1.介绍材料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桌上都有哪些材料呀?(镜子、透明玻璃杯、保鲜袋)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使用材料制造雾

师:“你们想一想,这些材料要怎么样做才能让他们产生雾呢?”

3.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讨论“人造雾”是怎么样产生的?

(1)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制造人造雾的'?你成功了吗?请你来上面示范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小结:只要用热气靠近这些材料,这些材料上就会出现小水滴,雾就产生了。

(五)制作“雾蒙蒙的风景画”。

1.出示一张风景画,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风景变得雾蒙蒙”。

师:“现在杨老师手里有一张风景画,你能运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表现出雾蒙蒙的感觉吗?请你们试一试。

2.幼儿分组操作,幼儿巡回指导

3.互相欣赏各自雾蒙蒙的风景画。

(1)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风景画最有雾蒙蒙的感觉,为什么呀?

(2)小结:原来轻轻地透透的材料能让人感觉到雾蒙蒙的。

由于最近天气时常出现雾,因此,孩子们对于雾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想通过“人造雾”的实验来验证孩子们的“感受”。活动前我准备了保鲜袋、透明容器、镜子等等,活动一开始,我往镜子上哈气,孩子们都兴奋起来了,这一个简单的现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是怎么回事?”一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雾呢?,在几秒的时间里,孩子们发现雾不见了,“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们这时候的探究欲望很强烈。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孩子发现雾气并没有完消失,而我却没有给与他们一个很好地解释,可以让他们把材料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再观察现象。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五官篇十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

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一、引入

1、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

2、 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

三、幼儿自主探索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

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

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3、在幼儿实验之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幼儿在实验的时候会有条理一些。

4、实验的材料尽量做到每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儿钻空子。脸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让幼儿可以明确看到沉与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东西也会感觉有部分浸在水下。

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最新小脚健康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 09-26 人教版音乐四上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 音乐老师个人教学计划(通用5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
  • 09-26 2023年唱支最美的歌教学课后反思(模板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09-26 2023年幼儿园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幼儿园诵读经典活动方案(精选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09-26 最新年级组长月总结发言稿(优秀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
  • 09-26 2023年六年级美术编花篮教学反思(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6 整形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大全10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
  • 09-26 2023年公共组织论文题目(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6 2023年学校清明节森林防火教育活动方案(优质5篇)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
  • 09-26 最新志愿者服务队月总结 志愿者工作计划(大全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