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最新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模板8篇)

最新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7 06:21:04 作者:灵魂曲 最新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 大班摩擦起电教案(模板8篇)

五年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支持教学。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高一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意。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一

1、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塑料摩擦后能吸住细小的东西。

2、激发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更多类似现象的能力。

塑料尺子若干把,碎纸屑,大块的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

1、先由老师演示给幼儿看。

2、用绸子布擦塑料棒,再拿塑料棒去粘碎纸片。碎纸片粘不上,说明塑料棒不带电。

3、再用绸子布擦塑料棒塑料棒,粘上了碎纸片,说明成功了。

4、告诉幼儿,因为塑料棒上有了电才能将纸片吸起。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二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敢于探索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吸管、气球、尺子、梳子、塑料盒、碎纸片

一、变魔术(出示尺子,碎纸片)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用了什么动作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

3、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幼儿第二次操作)

4、多种材料的尝试:除了尺子外还有什么磨磨也会吸住碎纸片?

(幼儿第三次操作)

三、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吸管和气球后可以吸起小纸屑?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尺、气球、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因此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三

小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感知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摩擦起电,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摩擦起电教案吧。活动意图:

让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现象,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过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1.感知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已初步感知摩擦起电。

2、每人一把塑料尺子,碎纸屑,大块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

一、搬运小纸屑

小纸片怎么被吸起来的?

二、尝试与讨论

1.塑料尺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

2.有什么新发现?尺子摩擦后为什么会收起小纸屑?

3.幼儿操作。用吹鼓的气球表面、塑料袋表面、塑料笔或塑料梳子等。

生活中什么时候感到有静电?

1.观察静电,如睡觉前,脱毛衣,看看能否听见“噼啪”的声音,能否看见“火星”。

2.了解如何消除静电,如用水或钥匙。

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四

1.通过操作、实验、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

2.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1.幼儿每组放2个小筐,1个筐内装有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1个筐里放碎纸屑。每组放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有机玻璃垫板(用积木垫起来一点)。

2.记录单(见附表)。

一、出示材料,让幼儿尝试操作。

(1)教师: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用塑料小棒去吸一吸纸屑,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幼儿操作、自由探索)。

(2)教师:小棒能把纸屑吸起来吗?再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小棒把纸屑吸起来?(引导幼儿拿小棒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吸)。

(3)教师:碎纸屑吸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二、记录操作中的发现。

(1)教师:有些小朋友用小棒把纸屑吸起来了,有点却吸不起来,到底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你们两人一组再去试一试,仔细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2)教师出示记录单:这是记录单,请把你用的什么方法画在第一个格子里,在后一格中记录你看到纸屑吸起来的样子和你有趣的发现。

三、师幼讨论,纸屑为什么会被吸起来。

(1)幼儿分别介绍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幼儿的记录单。

教师:纸屑为什么会被吸起来?(静电)

教师:平时你还发现什么时候会产生静电?

(2)教师出示挂图《有趣的静电现象》:这里还介绍了哪些静电现象?这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看看有哪些材料,想玩的小朋友可以收集这些材料,在科学区里去玩一玩。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五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1、“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2、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六

塑料筷子、塑料梳子、丝绸、小的泡沫屑或碎纸片、木筷子、铅笔

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幼儿尝试各种物体进行摩擦,并找出什么物体能够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摩擦起电。”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将教具放到桌子中间,托盘放在桌子的右下角。

2、教师示范用梳子梳头发,反复的梳几次,将梳子的一端放在泡沫屑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塑料筷子裹在丝绸里摩擦数次,将筷子的一端放在纸屑或泡沫的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4、请幼儿尝试。

5、总结: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所以才能将纸屑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

6、请幼儿尝试用木头梳子和铅笔摩擦,看能不能起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躯体相互摩擦都能起电。

7、教师将教具送回教具柜。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七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一、猜一猜,想一想。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摩擦起电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八

1、知识:通过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摩擦起电。

2、技能:通过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使用记录的方法。

3、情感: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有探究的兴趣,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通过探究探究,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知道速度越快,能吸起来的小纸屑就越多。

1、能力:幼儿知道用完材料后要收好。

2、认知:幼儿已经认识尺子、吸管、小木棒、勺子。

1、教具准备:一把尺子、一根吸管、一根小木棒、一个勺子、一盒纸屑、一个操作盘、三块画板、ppt。

2、学具准备:三盒不同材质的纸屑,四个空盒子、三十个操作盘、三十把尺子、便利贴。

3、场地准备:小一班活动室。

1、师: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的石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小朋友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有礼貌!

3、师:今天除了客人老师来到了我们班,还有一位客人也来了,小朋友们看一看他是谁。(出示装有纸屑的盘子。)

1、幼儿自由探索,把小纸屑放回盒子里。

(2)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热心!在帮助纸屑宝宝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注意,不要把纸屑宝宝落在地上。现在请小朋友们到桌子旁用小尺子帮助纸屑宝宝回到他绿色的家里。

(3)幼儿站在桌子旁自由的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纸屑宝宝搬家的。

(5)教师提问两到三个小朋友。

2、小尺子来帮忙。幼儿初步探索摩擦起电。

(1)师:小朋友们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和你们都不一样的办法。小朋友们仔细地看哦!

(2)教师手拿一把小尺子,在头上摩擦。一边摩擦一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说完把尺子放在纸屑上。

(3)师:小朋友们看,发生了什么!

(4)师:哦!原来纸屑被尺子吸起来了。尺子在头上摩擦一段时间后能吸起纸屑,这个现象叫:摩擦起电。

(5)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桌子上用老师的办法帮助纸屑宝宝。

(6)幼儿站在桌子旁边进行操作,教师指导并观察幼儿的尺子在经过摩擦之后是否能吸起更多的纸屑宝宝。

3、幼儿再次探索摩擦起电。

(1)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都能用尺子把纸屑宝宝吸起来。现在老师要请两位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小朋友们看看有什么不同。

(2)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为什么一个吸得多一个吸的少呢!

(5)幼儿用尺子再次进行探索。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三种材料,哪一种能把纸屑宝宝吸起来。请小猫队的小朋友上来领纸,你觉得那一种材料能吸起来纸屑宝宝,就把纸贴在上面。

师: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验一下,看看这三种材料,哪一个能吸起来纸屑宝宝。我们明天一起看一看你们的猜想到底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