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微课制作培训感想(汇总9篇)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汇总9篇)

时间:2023-10-03 08:17:50 作者:温柔雨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汇总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作为师范生,我们接受的教育培训中也加入了微课制作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制作微课不仅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教学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下面将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教学思考、技术选取和制作心得五个方面进行连贯论述。

首先,理论学习是制作微课的基础。在微课制作之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微课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原则。通过学习专业教育技术的课程,我们了解到微课是指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强调简洁、精炼和便利。因此,理论学习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微课所需要体现的特点和目标,指导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内容、设计布局和运用媒体等。

其次,实践操作是提高微课制作技能的关键。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和组织,并使用相关的制作工具进行图像、声音和视频等资源的编辑和处理。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我们相继掌握了微课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在素材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设计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第三,教学思考是制作微课的内在动力。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微课的制作同样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递,更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插入案例分析、提问引导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索。

第四,技术选取是制作微课的关键一环。微课制作涉及到诸多技术工具,包括录制软件、剪辑工具、发布平台等。在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课程需求、技术成本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例如,可以选择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的录制软件,以保证微课制作的效果和效率。同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技术操作,我们可以通过自学、请教专业技术人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最后,制作心得是我们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在实际制作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对于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我们发现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要注重故事性和情感的呈现,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要注意控制微课的时长,以保证学生的持续关注和理解。此外,我们也应该积极参加评估和反馈,从学生和同事的反馈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微课制作水平。

综上所述,师范生微课制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养成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教学思考、技术选取和制作心得的不断积累,我们不仅提高了微课制作的技能和效果,也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方法。微课制作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的转变和创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挑战。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二

各学区办,各中小学(含幼儿园):

各校根据《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微课制作比赛的通知》(大足教人〔2015〕43号)文件精神,各校将教师参赛名单上报至区能力执行办。截止报名时间,共收到1175名教师的参赛报名,其中有830名教师申请参加区级培训。为了切实做好此次大赛工作,经研究,特举办微课制作专题培训。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大足区实验小学北校区二楼学术报告厅

20xx年3月15日(第4周星期二下午14:30-17:00)。

附表中的“参培人数分配表”中的“参培人数”是学校上报的培训人数。各校可根据教学需求选派培训人员,且选派的`培训对象务必本着学员自愿的原则。具体人数详见附表中各批次的“参培人数分配表”。

1.解读《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微课制作比赛的通知》(大足教人〔2015〕43号)文件。

2.微教案、微习题、微反思的撰写方法与注意事项。

3.参赛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微课课件制作步骤与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1.微课制作软件请各校在“大足电子白板教学群(群号xx)”中下载。

2.由于涉及软件操作,为保证培训效果,请各参培教师将笔记本电脑充满电(培训现场无电源插座等装置),培训时带到培训现场,方便与讲课教师同步操作。无笔记本电脑的老师,请借用一台笔记本安装程序后带来。

3.各参培教师请带好听课笔记本,培训时做好听课笔记。由于培训场地人数受限,请严格按照分配的“批次”与“参培人数”到指定地点参加培训。各培人员提前15分钟报到。

相关事宜请与区技装中心陆浩(电话xxxx联系。

xx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20xx年3月11日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三

作为老师,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要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这次培训又再次接触到了关于翻转课堂与微课制作了讲座,深有感悟。

陈老师通过一些媒体的介绍,让我深入地认识了翻转课堂,陈老师通过“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翻转课堂是如何翻转学习的?”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介绍。通过介绍,让我认知了,翻转课堂对基础弱的学生,可以反复重复地看。翻转课堂的特点有: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而翻转课堂之所以新颖,是它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那么想要掌握翻转课堂,关键之一,就在于:设计好的预习问题。教师还必须掌握微课的制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手机拍摄。陈老师给我们观看视频的演示,如何录制一份微课件,以及在哪些播放器中查看微课件的视频。

听的`这堂讲座后,我个人觉得,翻转课堂对于小学自律性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非常适用的。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学习资源,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制作微课的流程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围绕制作微课流程的心得体会,探讨从准备工作到视频制作和效果评估的五个方面,来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首先,准备工作是微课制作的第一步。在制作微课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微课的目标和受众群体,明确自己要传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教学形式。此外,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微课的质量。

接下来是视频制作环节。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视频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录音和摄影设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灯光、摄像角度等细节,以保证拍摄效果的好。在录音环节,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清晰的录音设备,并注意讲话语速和语调的把握。在后期制作中,使用专业的剪辑软件进行视频的剪辑和修饰,以提高视频的质量。

随之而来的是动画和配乐的添加。动画和配乐是微课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能够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制作微课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学的动画软件来制作动画,例如创建幻灯片演示、插入精美的P图等。此外,选用适当的配乐也能够增加微课的韵律感和艺术感。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动画和配乐的使用要符合微课的主题,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

经过以上步骤,微课的初稿已经制作完成了。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课的修改和调整。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评估环节,可以反省微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我们可以请相关的专家或同行来对微课进行评估,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试听测试,以收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反馈信息。通过不断的修改和改进,完善微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个成功的微课需要合理的上线和分发计划。我们可以利用教育平台、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等渠道来发布和传播微课资源。同时,要加强对微课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学习者来学习和使用。在微课的上线和分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反馈和评价,不断做好微课的跟进维护工作。

通过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分享,制作微课流程中准备工作、视频制作、动画和配乐、修改和调整以及上线和分发这五个环节都需要我们重视和努力。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微课,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希望本文的分享能给大家在微课制作中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五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原先我觉得挺困惑的。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孝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习者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师范生微课制作作为教育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教学能力,还能够提升我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在这次师范生微课制作过程中,我深感受益匪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谈这次微课制作的收获和反思。

首先,师范生微课制作让我深刻认识到一节优秀的微课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耐心。制作一节精彩的微课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认真准备,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不仅需要对所教授的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面对各种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对微课制作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我深感到师范生微课制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准备,才能够制作出一节优秀的微课。

其次,师范生微课制作让我更加关注教学研究和创新。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老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兴趣。我意识到,只有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此外,师范生微课制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需要运用到丰富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如视频拍摄和剪辑、图片处理和编辑、课件制作等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我意识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通过合理运用教育技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师范生微课制作也是一次对教育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最后,师范生微课制作还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微课制作的过程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出一份力量。

总之,师范生微课制作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制作的过程,我深感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耐心,也认识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为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七

自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作为师范生,我有幸参与了微课制作的过程,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分享我在微课制作中所学到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首先,我想说的是,微课制作并非易事,尤其对于师范生而言。微课需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知识点简明扼要地传递给学生,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要非常透彻,同时要能够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作微课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对软件的操作熟练度和审美能力的要求也很高。而作为师范生,我们又要兼顾学习其他课程和实习的任务,时间安排上也是一大挑战。因此,微课制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辛苦而艰巨的任务。

然而,即便困难重重,我依然发现微课制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首先,通过制作微课,我学到了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点准确全面地传递给学生。在准备微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回顾和思考知识点的核心和关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最能让他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表达。这一过程使我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其次,微课制作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完成更加完善的作品。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让我了解到不同的思路和观点,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灵感。最后,微课制作还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微课制作是一个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寻找新颖有趣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点。这种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和学习。

然而,虽然微课制作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首先,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美术素养。制作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技术和美术水平相较于一些计算机专业或美术专业的同学还有较大差距。这导致我在操作软件、设计界面等方面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微课的时长和内容更加精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定上。有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信息,这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此外,微课在一些技能类课程中的应用有一些局限性,可能不能很好地取代实践和实验环节。微课制作还需要一定的软硬件设备,对学校和学生来说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师范生的微课制作既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又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通过微课制作,我们能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能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微课制作也面临一些技术和内容选择上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和改进。希望我所积累的微课制作经验和思考能够帮助更多的师范生更好地应对微课制作的挑战,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八

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学习了《微课程的运用》,增长了不少知识。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制作培训感想篇九

微课程很受教师欢迎,对教师成长有帮助,但微课程并不是万能的。任何教育变革,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成功。其实,在微课程提出之初,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自我诘问。(注:提的问题非常好,请大家多思考啊!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或解决办法?)

1. 微课程一事一议,一事一课,不可穷尽,挂一漏万,开发那么多,有意义吗?

答:细节最动人。教育,唯有走近细微处,才更能打动人心;唯有走进细节,才是真教育。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是这样的具体事件组成了教育过程。孩子也是在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成长。我们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妙招,甚至也想创造适合所有场景的教育方式。但这终究只是理想状态,其实这样的妙招和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孩子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适用于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个突发教育事件,都考验着教师的临场智慧。临场智慧从哪里来?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也很难有一模一样的教育场景。教师只能从这些众多的“唯一”事件中,寻找相同与不同,领悟和把握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需要一次次的积累,由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教育的复杂性正说明了这些“不可穷尽,挂一漏万”的案例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不完美、草根性,成就着教师“微研究”的质量。

有老师可能还会认为,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例和故事,没有改变教育观念来得快。是的,理念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老师们接受、认同了理念,但往往苦于没有落实理念的好的操作方法,导致理念和行为之间相差甚远。而这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案例,渗透着理念,承载着价值观。案例是理论的故乡,实践渗透理念。教师在学习和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体会着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答:是的,有一种说法是离开了情感,就不存在教育。但问题也恰恰在于此:情感不能复制。既然不能复制,那我们又怎样进行教师培训呢?教育是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爱心、责任、担当等情感的投入。教育=情感+技术(专业)。虽然情感不能复制,但技术是可传播的,也是必要的。所以,微课程有去情感化的追求。情感因素因人而异,不可复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去情感化的案例,更适合教师学习。去情感化的教师培训,更人文,更宜传播。

当然,这不是说情感在教育中不重要,而是说情感不便传播和复制。所以,极端一点说,微课程传播的是教育技术,每位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用习得的技术,融进个体的情感,创造更为丰满的、富含自身情感的故事和案例,善莫大焉。再说,情感不是无缘无故生发的,教育情感也应如此。

3. 到底是开发微课程重要,还是使用微课程重要?哪个更有价值?

答:微课程对不同基础的教师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入职型教师,可以学习微课程案例为主,主要作用在于激活职业敏感,降低教育视角,启发教育实践;对于经验型教师,可以学习、开发并重,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反思,启发和积累实践智慧;对于研究型教师,可以开发为主,主要作用在于创造故事,梳理、提炼成果,传播辐射,以影响更多的人,同时达成自我认同,增强持续研究的动力。

因此,待成熟的教师着重于运用微课程,成熟的教师侧重于创造新故事,开发微课程。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微”:微问题、微故事、微研究,将眼光放低,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对于学校而言,核心价值在于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之中。学习、开发微课程的过程即为启发教师实践、思考、提升、交流、分享的过程。全校教师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完成向同伴学习与自我反思。

一句话概括,微课程只是教师研修的一种方式,微课程最大价值在于研究案例、创造故事的过程。不能为了微课程而微课程。

4. 教师开发微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ppt制作上,如何引导?

答:开发微课程要筛选素材,提炼内容,还要配上合适的图片和音乐,制作时间长,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过于追求形式完美,转移了教师注意力,削弱了微课程的内涵。我们建议这样处理:提倡在空白背景的ppt母板上制作,重点关注文字和内涵,后续的美化、制作请专人代劳。

5.微课程是“微”时代的产物,属于快餐文化,这是不是走偏了?

答:确实,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是一个快的时代、微的时代。快,难免“肤浅”;微,难免“浮躁”。但无可回避的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改变事物,只有认同它、接纳它,才有可能影响它,继而才可能引领它。通过微课程,我们并非要引领一个时代的教育,只是希望创造出更适合教师学习的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