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电影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

电影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16:06:14 作者:飞雪 电影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分析的论文篇一

摘要:《老男孩》是肖央导演的新媒体电影,视听语言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本文将试图对此部影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视听语言,分析,新媒体电影

8月20日,由中影集团,优酷网与雪佛兰科鲁兹联手打造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行动,由十一位年轻导演执导的新媒体电影与观众见面,作为压轴电影《老男孩》在10月28日上映,由肖央导演执导的《老男孩》仅上映了几日,点击量就几百万,创造了一个神话。视听语言的出色表现对于电影的表意也是至关重要,那么本文就对《老男孩》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一、试听语言中的视觉元素

(一)《老男孩》构图分析。

“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2构图实际上为:对被拍摄的对象进行的一种布置与安排,这种布置与安排是由穿坐着所表现的内容决定的,这种布置与安排是通过景别、运动、摄影机角度等方面来构建的。

1.画面景别——以特写近景为主。

《老男孩》大部分的镜头都是通过采用近景或特写来完成拍摄的,在此部影片中多次出现脸部特写的镜头,校花的脸部特写出现多次,她的出现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是一个核心人物,她代表了青春年少时青春期的骚动,脸部的特写加深了对她的印象,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青春时期的一种懵懂,对爱情对生活的懵懂,是那个青春时代的象征,完全了印证了这部影片所要表现的青春梦想主题,在影片的结尾部分,雨中站立的校花慢慢回头的特写,表现的正是对青春时代的告别,画面十分唯美但细品却有些许忧伤。近景与特写景别的运用是新媒体电影的构图中运用最高的景别,也是新媒体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较而言突出的一个特点。新媒体电影的播放终端也决定了它的景别为特写或近景镜头,因为在mp4,手机等终端上播放,这种终端的屏幕通常都比较小,那么只有这种大的人物表现才容易让观众看清楚,若都是一些远景镜头,观众在看起来会比较吃力,同时也不利于故事的表现。特写近景镜头会显得画面比较紧凑,意思表现比较直接完整。《老男孩》在景别方面就很完整的运用了特写与近景镜头的景别表现。

2.镜头运动——碎片式表现为主。

《老男孩》中的镜头运动没有如传统电影中表现故事所要使用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等,而多数采用的都是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表现相当简单,跳跃式较强,这也是新媒体电影中采用的较多的镜头运动方式,给观众留下自己思考的余地,在影片开头部分,一个喇叭,一个俄罗斯方块机,一座教学楼,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就很好的显示了这是在回忆70,80年代的故事。如一个王小帅的脸部特写,一个向下看的眼神,一个手推光碟进仓,一个电视机中迈克尔杰克逊跳舞,再加一个王小帅脸部欣喜表情,这就完整的表现了王小帅学习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过程,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王小帅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所以本部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非常简单但不失完整性。整部影片给受众的感觉就是简单清晰,一个特写,一个眼神就把观众带入下一个镜头,那么《老男孩》在镜头运用方面简单但表意明确,深深抓住观众的眼球。

3.摄像角度——多采用的正面拍摄的方法。

《老男孩》中主角的正面拍摄比较多,并多出运用仰拍,肖央导演为拍摄广告出身,所以在拍摄方面还是运用了许多拍摄广告的方法,虽然说不复杂,但新媒体电影其实看重比较多的是故事的内容,这一切只是为表意做准备,那么正面拍摄的角度对于人物的表现比较直接,显得比较有亲和力。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也有些许其他角度的表现,在筷子兄弟在舞台上表演歌曲“老男孩”时,中间插入了许多被音乐声感动的昔日的同学们的镜头,他们的出现是一个接一个运用的都是斜侧面角度,画面构图更完整些,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观众在此时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欣赏画面,这种构图表现就很完美了。

(二)《老男孩》中的光效色彩表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暗黄色教学楼,播放广播体操的喇叭以及木头玻璃窗户,校服,破旧吉他,暗黄色居民楼这些镜头的光效运用都带有70,80年代的色彩,很容易将观众带到时代氛围里,同时揭示了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时代,正像蒙•齐格蒙说,“当你第一次读一场戏的时候,会感受到某种气氛,打光就是要营造这种气氛。”3。影片开始部分校花出现的镜头,光效运用的比较朦胧,仿佛是在梦中一般,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符合这部影片怀旧风格,一方面也喻示了青春时代心中的那个梦。整部影片的光效运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比较柔和的光,几乎没有自然光的出现,画面显示很唯美。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出现了一条红色的飘带,这条红色的飘带在舞台上飞舞,在镜头前飘舞,寓示了人们的梦想不会因时间的逝去而消失,正如同一股热血滚动在人的'心底,我们或许因为时间的改变将心中的梦想放在一个角落,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二、视听语言中的听觉元素

在影视中声音与画面是同等重要的视听语言元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面,视听语言系统都是无法统一完整的,正如我们的五官,耳朵不可缺少是一样的,否则,我们就不是完整的,而是残疾的,声音的种类大约有这几种元素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老男孩》以舞台上话筒的噪音“吱吱。。”作为本部影片的开始,并且在结尾还出现一次,开始的第一声就给观众传达了一这是在舞台上,本部影片的讲述就此拉开序幕,二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慌乱,而在影片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将人们的怀旧情绪拉回到了现实,同时也与开头相呼应,使影片表现的比较完整。

电影分析的论文篇二

学习电影剧本写作有五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剧作分析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俗话,说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诹”。我们根本就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几首诗却能够出口成章。对成功作品的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对别人作品缺点的批判便是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鉴赏能力是什么?正是创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创作能力的。“眼高”不一定会“手高”,有时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但“眼高手低”也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有了“眼高手低”这个阶段才能走向“眼高手高”的境界,然而“眼低”却只能是“手低”了。上面那句大俗话同样也适用于电影剧本写作的学习。要想“入道”――“入”剧本写作之“道”,首先就要有褒贬电影作品的能力。如果看了一部上好的影片你却不知道它还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它这么好,或者看了一部挺糟糕的片子你却赞不绝口,你肯定就写不出一部好剧本来。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看片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电影见识。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其实就是大量的影片“喂”出来的,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片子、拉片子(带着某项研究目的在拉片机上逐段甚至逐镜头地研究一部影片)或在老师带领下看片。看片不能瞎看,谁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能耗费在无聊的电影上。看片的技巧之一就是学会“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所谓“泛读”,就是走马观花,看过之后不作细致的分析,这样能保证你的看片量;所谓“精读”,就是在看过一部影片之后对它在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写出读片笔记来。在电影学院诸多专业的课程中,“影片分析”课是所有学生都必修的,而且是最最重要的课程。一位老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它的重要性:

要多看电影。

多看会使

陌生变得熟悉,

高远变得亲近。

一部伟大的电影

它好象就是你拍的,

它成为了你的下意识。

(摘自苏牧《荣誉》封底)

北京电影学院有众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在进行影片分析的时候角度很不相同。例如学习表演的学生常常从表演角度研究影片,而学习摄影的学生便常常研究一部影片的影调、画面构图和摄影机的运动等等,学习录音的学生当然更多地去研究声音的处理和音乐。但是我认为,无论哪一个专业,学会从剧作角度分析一部影片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电影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剧作展开的或者说是为了完成剧作而进行的。导、表、摄、录……无一不是为了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抒发情感、结构冲突,而这些恰恰就是剧作的构成内容。所以我说,对一部影片的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等等方面的分析只能在对它的剧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抓住剧作特点

[1][2][3][4][5][6]

电影分析的论文篇三

浅析外国影片《魂断蓝桥》的戏剧性

谢晓燕

电影《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不仅是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之还不失为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

电影《魂断蓝桥》上映后,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其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具有极高的催泪效果及浓厚的戏剧主义色彩,而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更是风靡全世界。它是一部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向我们描绘了战争时期发生在蓝桥上的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陆军上尉洛伊在休假中于蓝桥上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很快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然而征召令提前到来,使得他们不得不匆匆分开,洛伊未道别便匆匆赶赴战场,后来玛拉以为爱人已战死沙场,脱离了芭蕾剧团无以生存的她伤心之余沦落风尘。战后玛拉与克罗宁意外相逢,她自觉形秽无法继续这份恋情,最后玛拉在两人初识的滑铁卢桥上车祸身亡,战火下的凄美爱情故事永远令人回味。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注定了这一段情在那个时段是要经历命运的考验的,一旦命运不小心开个玩笑,那么再美的爱情也将会演变成一场悲剧。而《魂断蓝桥》中玛拉与洛伊的爱情正是命运同世人开的一个玩笑,正如鲁迅所描述的:“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命运也把这段本该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组合给狠狠拆开,最终以玛拉自杀为影片的结局。

影片《魂断蓝桥》是从从结局开始说起的,影片一开头就是以一位将军洛伊拿着一个幸运符站在蓝桥上回忆与昔日的爱人玛拉那荡气回肠的爱情而展开的。整部影片富有极强的戏剧性,所谓的戏剧性是指: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由戏剧矛盾冲突引起的对观众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艺术特性。其中包括可以增强观赏性的故事与情节,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现手法,能够在剧中发挥其艺术作用,起到激起观众欣赏兴趣的一切艺术手段。在剧中,戏剧性的特征即表现为:以让全剧剧情紧张、奇特为戏剧冲突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剧中的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巧合,引起人物情绪或情感的变化,当然适时让剧情出现惊变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再巧妙地制造一些误会来激化戏剧冲突和激化矛盾,在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剧作家也可以把矛盾或剧情延宕起来给观众制造悬念,在矛盾延宕到一定的量时就必须面临解决矛盾的时刻,一般到这时,一些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就会凸显出来,而剧作家为了是剧情有个交代他们一般都会让剧中的主要人物做出壮举来引起高潮从而能解决矛盾,让剧情得到一个有效的终结。影片《魂断蓝桥》中把这些戏剧性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战火纷飞,但没人能阻止两个盛开生命的遇见。他在那天晚上便爽了上校的约,只为看一眼舞台上的那位美丽心仪的女子。演出之后他们躲过了“老处女夫人”的监察,约会了。浪漫的`烛光,心醉的华尔兹旋律,久久萦绕。他在第二天清晨便找到她,向她求婚了,他说他整夜都无法入眠,而她,毫无顾忌的点头了。幸福,似乎无边无际的样子,管他什么战争,管他什么征战,没有什么能阻挡两个人的真心相爱。而这时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干扰,而干扰的产生由适时的悬念造成,这又导致了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的产生,戏剧性动作往往通过一个内在推动力的作用在戏剧性情境中展开,这种内在推动力就是悬念影片推出的悬念之一就是结婚问题。先是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巧合干扰破坏结婚。如玛拉和罗依在繁琐的结婚手续中四处奔波,但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去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却说“三点以后不举行婚礼,明天再来”,这个巧合不得不说真的很令人捶胸顿足更是令观众们感到急不可耐,同时这与情节的发展也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影片中正当玛拉和洛伊情到浓以致他们准备第二天再去教堂完成两个人的婚礼时,征召令突如其来,而洛伊和玛拉的恋情就这样被搁置起来,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玛拉在洛伊去战场后得到洛伊的母亲要来见她时,她为了得到洛伊母亲的好印象不禁拿出她和凯蒂仅剩的一点钱来款待洛伊的母亲,本以为幸福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的玛拉到咖啡厅后却从报纸上得知洛伊死讯,瞬间玛拉的世界崩塌了。而玛拉接下来第一次见到了洛伊的母亲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将登载洛伊战死的噩耗的报纸扔掉,不让老人看到。即便在这样的时候,玛拉依然那么善良,那是来自她内心深处本能的力量。可正是这善良,改变了她日后的一切命运。被剧团开除了的玛拉从此生活变得落魄不堪,生活的落魄再加上前方传来的洛伊阵亡的消息让玛拉从此一蹶不振沦自此甘堕入风尘,致使一个美丽、纯洁的芭蕾舞女变成了一个靠以到各个人多的地方拉客为生的妓女。而玛拉堕入红尘几年之后,玛拉在滑铁卢车站接客时意外地接到凯旋的罗依,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也是巧合的安排。至此,两人的爱情到这时又得到了延续的势头,那种爱的冲动又重新萌芽,罗依那温柔、炙热的爱,使玛拉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已熄灭的爱情之火燃烧起来,这时可以说罗伊和玛拉两人的爱剧情再一次出现了“惊变”!

然而玛拉内心冲突也是剧情升温的一个重要点。一方面,玛拉因为觉得自己脏了,配不上高贵的洛伊且自己堕入红尘也算是背叛了他们那段忠贞的爱情;而另一方面,依然深爱洛伊的玛拉面对洛伊那炙热的爱,那可谓是毫无招架之力,每次想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接下来就希望两个人能就此桥归桥、路归路时却在看到洛伊那神情的眼眸时强咽了下去,所谓的爱的越深就越在乎对方对自己的形象,我想大概就是玛拉对洛伊的这种情况吧,即使有苦也自己肚子含着泪、咬着牙吞下去吧。

拉虽然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但是罗依以及他的家人对玛拉越好,玛拉的内心反而感到更加恐惧,玛拉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她向往这样的幸福,因为这样的幸福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标,并且近在咫尺。另一方面,她越是感到幸福,她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强,良心的谴责就越厉害。所以玛拉的内心的矛盾再一次强烈地撞击,直到洛伊的叔叔的一席话使玛拉彻底地明白他们是不可能会有好结果,她怕她自己那段不堪的经历会成为洛伊以后的污点,怕会损害洛伊家族的声誉,为了维护洛伊家族的荣誉,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玛拉离开了洛伊的家。她不想破坏自己在罗依心目中的美好的形象,在洛伊的心中永存那最初的美丽因此只能留下信、不告而别,用死了结一切的愧疚,最终用死来求得解脱精神的折磨。

所以影片《魂断蓝桥》冲突的最终消亡是以玛拉的生命为代价的,最后在蓝桥上,玛拉那初始用闪烁、惶恐不安的眼睛看着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突然玛拉的眼神变得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苍白的脸在车灯的照射下美丽而圣洁。在群众的惊叫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玛拉结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只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魂断蓝桥》中的爱情是如此圣洁,那铭刻着战争痕迹的大桥上,滚落路边的“信物”,定格了今生的遗憾。玛拉用她那年轻的生命选择葬送在军车下,这也充分表达出了她对战争的痛恨,痛恨战争毁灭了她的所有、她的爱情、她的生活。

影片《魂断蓝桥》主要体现于深层的观念冲突,进而表现为人物的情感冲突。影片中的观念冲突表现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压迫和束缚,进而表现为她的自惭形秽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悔而形成的人物情感的冲突,这种深层的冲突隐藏在情节中,在玛拉魂断蓝桥的那一刻显现出来。美好的爱情本来唾手可得,可在那个年代中、在当时那个环境中却成为了一种奢望,这是何等的残酷无情,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怎不催人泪下!男女主人公由相识、相爱、分离、重逢到诀别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之间的连接是那么自然流畅,并环环相扣,陈陈相因。玛拉的爱、苦、喜、怨皆有凭依,她从纯洁少女堕落为烟花女子,她的经历及其最终的香消玉殒被渲染得如此美丽动人,人物命运由喜转悲、再喜再悲,情节大起大落,使爱情悲剧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影片特定的叙事模式所赋予的永久魅力。

结局把玛拉的人生和爱情作了个无情的交代,悲剧的巨大力量沉重地震撼着每一个有良知的心灵。罗依无法抹去心中对玛拉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玛拉的身影始终珍藏在罗依脑海中,他一直在寻找她和那份逝去的爱,但永远也找不到了。尾声又将时空拉回到序幕,二十年前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在回忆中结束。尾声与序幕前后照应,整个剧情浑然一体。

电影分析的论文篇四

在影片中,如果说1900是个来自伊甸园(弗吉尼亚号)的始终保持着纯洁心灵的天堂型人物形象,麦克斯则是一个来自世俗(现代都市)的,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世俗名利价值观,然而内心神性又没有完全泯灭的炼狱型形象,他的形象经历了由“约拿单”到“保罗”的变迁,其在作品中所起到的对1900的功能意义也由“世俗拯救”功能向“认同传道”功能转变。

约拿单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的儿子,和大卫关系很好亲如兄弟,但是由于扫罗违背了上帝的戒律所以上帝离开了扫罗,并使魔鬼迷乱他的心智,使他痛苦。上帝离弃扫罗后,选择了与大卫同在,要撒母耳祭祀膏大卫为王,于是扫罗就千方百计的要除掉大卫以保全王位,但约拿单视大卫如亲兄弟,所以暗中帮助大卫逃跑,据《撒母耳记上》记载:约拿单告诉大卫说:“我父扫罗想要杀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个僻静地方藏身”《(旧约-撒母耳记上19:2》)

在这里,约拿单和大卫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影片中麦克斯与1900的关系。影片中,1900第一次看见麦克斯,但没有与他正面相遇,是在弗吉尼亚号的甲板上,1900看见并听见麦克斯在陆地上吹小号,乐声优美,一曲终了,1900情不自禁的鼓掌。影片在这里也就暗示了1900之所以和麦克斯成了莫逆之交,其实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交流平台,那就是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1900自不必说音乐就是他的心灵,而麦克斯在影片开头的自白中也说道,他24岁上船,人生只关心一件事:吹喇叭。这就是1900之所以可以和麦克斯沟通的原因。然而麦克斯毕竟来自世俗社会,对世俗价值观是极度认同的,因此他开始了对1900的“世俗拯救”,之所以说是世俗拯救,是因为这种拯救其实是在世俗人眼中的拯救,麦克斯曾多次劝1900下船,凭自己的音乐才华,获得财富和名誉。无疑,这在是俗人眼中绝对是不可否认的幸福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麦克斯的行为从世俗价值观来看,无疑也的确是在拯救1900这个看似患有自闭症的孤僻“小孩”。但是,我们知道对作为天堂型人物的1900来说,那些世俗人看重的名利对他根本没有吸引力,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反而成为一种丝毫没有吸引力的“诱惑”。因为,20世纪的西方社会,已经是个信仰丧失的社会,就如同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一样,虚无,绝望。如果我们把世俗社会中的人们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人”来看待的话,他们其实就是被上帝离弃后的扫罗的形象,扫罗违背了上帝的诫命而被上帝离弃,现代人不也已经傲慢地宣告了“上帝死了”吗?现代人宣判了上帝的死刑,上帝自然也离弃了现代人,于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内心的神性被魔鬼的恶性所蒙蔽,这才最终造成了以一战二战为高峰的人间惨剧。麦克斯正是来自于这样一个“现代人”的群体,就如同是出自被上帝离弃的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一样,只不过由于他对音乐的执着,使得他内心的神性没有完全被蒙蔽,从而可以和1900进行交流,甚至视1900为亲兄弟,这也如同约拿单视大卫为亲兄弟一样。既然如此,从世俗的层面看麦克斯是绝对不能允许1900不下船,而被六吨炸药活活炸死的。所以,当他得知炸船的消息时,凭着他对1900深刻的理解,知道他一定还在船上,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最后终于在音乐的感召下,1900献身见了麦克斯,由此可知他们的最后一面依然是以双方都深爱的音乐作为沟通媒介和条件的。

见面后,麦克斯由于自身来自世俗的局限性,无法抵挡世俗世界名利的诱惑,不能理解1900看似荒诞而无意义的行为,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甘心离开1900,放弃船上的生活而重回陆地的原因,因此麦克斯仍然以世俗名利为劝谏1900的核心,劝他重新开始,用自己的天赋去闯荡这个花花世界获取名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1900的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麦克斯,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本来是麦克斯来救1900劝他下船,结果这最后一幕倒成了1900的独白演讲,而麦克斯在这里则更类似于在一旁听着耶稣传道的使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彻底被1900的理由所折服了,甚至留下了激动和理解的泪水,无疑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他重新上岸后所经历的苦痛生活的基础上的,如今麦克斯已经卖掉了喇叭,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他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不正像1900所说的那样吗:“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际,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其实,此时的麦克斯的确已经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了,他连自己视为半条命的喇叭也卖了,不正是印证了1900所言的正确性吗?此时,麦克斯之形象则从约拿单的形象转化为使徒保罗的形象了。

电影分析的论文篇五

从新中国农村电影的理想化来看,另一个倾向则表达为影视内容的艺术感染力,其艺术娱乐则成了当时新中国农村电影内容的经典之作,这也是新中国文化传播方式的符号,其发展直到今日。例如,能够鲜明表现这种艺术的作品有《五朵金花》,它向人们展现出了一种轻松自然、万物都处于美的意境,不管是人性美、爱情美、还是社会主义大环境之美,都带有歌舞、山水风光与爱情等娱乐性元素。虽然带着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却表现出了另一种艺术风情,整部电影充满着理想和乐观精神,让新中国农村人民感觉着强烈的劳动激情与极强的理想壮志,最终展现着的是新中国农村的美丽画面。

一、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历史的实证分析

1.新中国一线城市电影的引领力50年代初,在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流动电影放映队,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序幕。众所周知,无论在哪种艺术领域,都需要有个引领者,而一线城市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它起着重要的领导地位,对于新中国农村电影的放映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2.区县电影团队的主体逐步展开到了50年代中期,许多一线城市的市级电影放映队正式走向县城,到1956年,江津县已出现了三个电放映队伍。之后,为了将新中国农村电影的规模扩大化,县级放映队必须接受培训,并不断提高其思想意识,使之成为高素质文艺工作者。随之的电影队伍又增加7个,也就是说,那时区县电影团队的主体已经逐步展开。

3.多局新农村电影放映应运而生60年代左右,电影放映队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全国将近6万个电影放映队伍,而当时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者的管理工作也步入正轨,到80年代初,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规划建设队伍基本完成。80年代中期,乡镇电影的放映也慢慢发展起来,村支部电影开办为主流终于兴起。其实,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高潮出现82到会85年之间,它促进了电影放映在农村的发展,使多格局新农村电影放映应运而生。

二、进一步对新农村电影事业推进的思考

1.丰富人们精神文化以艺术为载体在古代,可能有人只会重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精神方化只属于少贵族官员的特权,而现代社会不同于过去,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甚至高于物质。然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以艺术为载体,而电影事业的发展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所以影片的艺术性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而健全电影放映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农村电影业中,提升电影创作的艺术性,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2.完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深远意义电影作为一种前沿艺术,也是向人类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形式,促进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意识、丰富精神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当然,经济决定一切,而人们的思想觉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繁荣与昌盛,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这一切需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食粮,而完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而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对人们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意念产生着深远影响,尤其是新中国农村电影。通过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再次强调影视艺术对国民文化的重要性,新中国农村电影事业更需要发扬光大。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2023年康师傅心得报告报告 康师傅实习心得报告(优秀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
  • 09-24 最新仪表工述职报告(大全9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
  • 09-24 最新凡卡教学反思(通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09-24 最新踢毽子活动简报(优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
  • 09-24 学生会检讨书(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
  • 09-24 最新教师个人计划(大全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
  • 09-24 2023年庸懒散奢自查自纠 治理慵懒散自查报告(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 09-24 最新大班刺绣教案教学反思 有趣的广告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
  • 09-24 最新教育督导室督导工作计划表(实用6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
  • 09-24 最新童装店开店计划书(优质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