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经验分享的提纲 社会契约论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感悟(优秀5篇)

最新经验分享的提纲 社会契约论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感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8 23:09:19 作者:ZS文王 最新经验分享的提纲 社会契约论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感悟(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验分享的提纲篇一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法国作家、学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尽管只有短短不到200页的篇幅,但本书应该是卢梭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直接为本书问世之后不久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及其各自随后的建国方略,提供了理论纲领。其提出并阐释的人民、公民、主权者、立法者、行政官等诸多概念,以及对于所谓社会契约的缔结、运营与退出的解释,仍然对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建构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经验分享的提纲篇二

p133无论是国家良性运转,还是濒于毁灭时,公意都一直存在。

第二章讨论投票:p134人民的意见越趋于一致,公意就越占统治地位;而越是争吵不休,个别利益就越占上风,p135公民全部处于奴役状态时,也会出现全体一致,社会公约是唯一一种需要全体一致同意的法律,部分人对公约的反对不能使公约无效,而只是将这些人排除在公约之外。

第三章讨论选举:p138抽签决定行政官是最富有民主制性质的,p140需要专门才能的地方,适合选举任用;而一般性公共事务,适合抽签。

p156在君主与人民(主权者)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比例中项,这就是保民官制,p157保民官是法律的保卫者和行政权的调节者,一旦保民官篡夺了行政权和执法权,那保民官制就蜕化为暴君制,p158为防止保民官篡权,最好让他们不要变成永久性职务,而必须有各种间歇期。

p163在需要建立独裁制时,独裁制要么导致国家毁灭,要么能使国家保全;而在紧急状况过去之后,独裁制不是变成暴君制,就是徒有虚名。

p164监察官仅是人民意见的宣告者,而非仲裁者。

p169改变一个民族宗教信仰的唯一方式就是奴役这个民族,p173—174三种宗教的区分——人类的宗教,公民的宗教,牧师的宗教;在民族国家公民的宗教中,君主是唯一的教主,也只有行政官能成为牧师,p177人类的宗教要确保良好运营,必须所有公民都是同样善良的基督徒,否则广大公民将会受到个别伪善者的奴役。

经验分享的提纲篇三

这本《社会契约论》共分为四卷,每一卷的内容之间紧密相连而又递进关系分明,因而介绍这本书,可以参照全书四卷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进行。

1.为什么需要社会契约?

这一部分可以由这样几方面内容组成:一是什么是社会契约,卢梭为什么会把这些看作是社会契约;二是社会契约产生的原因;三是社会契约缔结的要义,包括每一个个体放弃的个人权利与获得的公共权利,公意与社会契约之间的关系,社会契约与多数表决规则之间的关系等;四是由于缔结社会契约所引发的众多政治概念,包括国家、人民、公民、臣民、公意等。

2.社会契约如何构建一个国家?

这一部分可以由这样几方面内容组成:一是国家主权的界定,以及这种主权与公意之间的关系;二是公意与众意的区别;三是法律与公意之间的关系;四是由立法衍生的种种问题,包括立法者的界定与产生,立法的两大目的,不同的法律种类等等;五是每个政治体的力量界限。

3.社会契约如何构建一个政府?

这一部分可以由这样几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立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区分,以及政府和行政官的产生;二是行政官身上的三种意志,以及这些意志在立法状态和自然状态之下的不同体现,从而引出好的立法者,如何利用政府的力量与意志之间的反比例,构建最有利于国家的比率;三是由行政权力的授予范围,引出三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这些不同制度适用的不同范围;四是介绍政府的滥用职权导致的国家解题,以及为了规避国家解体,立法者所能做的工作。

4.社会契约的维护、修改与退出

这一方面起到的是收尾和总结的作用,可以由这样几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社会契约如何修改与退出;二是社会契约之下,投票、选举等民主制度的适用范围;最后总结社会契约的要义以及其对于当今中国的启示。

整个介绍过程中,注意结合案例一起介绍,最好是美法社会中建立的东西。

经验分享的提纲篇四

p31不同利益的共同之点才构成社会的联系,主权的使用要依据这些共同利益,p32首领的号令,在主权者普遍缄默的情况下,被视为人民的同意。

p33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分割。

p35公意和众意的区别,前者着眼于公共利益,后者只是个别私人利益的总和,p36为很好地表达公意,国家之内最好没有派系存在。

p37社会公约赋予了政治体支配各个成员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在得到公意指导时,就是主权,p38主权者不能对臣民加以对集体毫无用处的约束,p39公意倾向于某个个别的、特定的目标时,就会丧失天然的公正性,p41主权者永远不能有权对一个臣民要求得比另一个臣民更多。

p47法律只考虑臣民的共同体及其抽象的行为,法律是公意的行为,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p48一切合法的政府都是共和制的。

p51立法者在一切方面都是国家中的非凡人物。

p59每个政治体都有其不可逾越的力量极限,之一——距离越远,行政越发困难,p60之二——人民对于首领、祖国和同胞,缺乏感情和认同感,p61之三——所有民族都有离心力,稳定国家的规模适中性。

p65既不富有也不贫穷而能自给自足的人民适合立法。

p66任何立法体系最终的两大目的:自由与平等,p67立法的力量应该倾向于维持平等,p68稳定体制的奥秘,在于自然关系与法律总是协调一致。

p70四种不同的法律种类:政治法(根本法),民法,刑法,宪法。

经验分享的提纲篇五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很多作者的经验是:选好关键词。

(二)初定各部分的比例。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确定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此来突出主要部分,弱化次要部分。

这样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才能有计划。

(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详细提纲甚至可以把各个部分的主要例证都勾勒出来。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第一,编写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论文提纲一般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学生论文提纲编写要交予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第二种编写方法。至于作者采用何种方法,可以根据作者的写作习惯而定。

第二,编写提纲的一般顺序: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每段的关键词;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第三,提纲写好后,还要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各部分的关照,当详必详,当略则略;三是推敲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最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 微调”、增删而最后把总体提纲确定下来,就可以按图索骥,铺展成篇了。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本刊 2017 年第四期发表的《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是一篇很好的提纲挈领的好论文。它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再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这个基础上,作者从改革的全局高度,得出思考的结果“: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说,在全局观念的关照下,每个小标题都是紧紧围绕“ 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的“ 思考”。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吝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本刊 2017 年第四期发表的《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民性》就紧紧抓住“ 人民性”这个中心论点,来取舍素材,结果,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论述: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的人民性;职业教育代表利益的人民性;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人民性;职业教育过程的人民性;职业教育判断价值取向的人民性。作者把凡是与此有关的素材条分缕析,谈深论透;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坚决舍弃,这样,论文的主旨就突出了。结构清晰了,具体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如,本刊 2017年第四期发表的《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预防》的条理就比较清晰。先展示大学生“ 就业主要心理问题”;然后进行“ 原因分析”;最后,提出“ 预防”的对策。可见,作者在构思时,头脑是清晰的,思维是理性的。文章不论长短,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