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发言(专业16篇)

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发言(专业16篇)

时间:2023-11-07 08:29:49 作者:QJ墨客 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发言(专业16篇)

撰写发言稿需要注意文风和语气的选择,以使我们的演讲更加生动、吸引人。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场合和不同主题下的发言稿写作技巧,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7月5日,由长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的长沙金融服务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垄上行”首场活动暨启动仪式在望城区举行。长沙市副市长邹特出席。

启动仪式上,长沙市农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做推介发布,未来5年将为全市20万至30万户涉农中小微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授信服务;长沙农商银行发布了美好强村贷、美好农机贷、美好安居贷、美好人才贷、福祥·乡村振兴卡等“美好乡村”系列金融产品,并向天心区先锋街道先锋经济合作社等8家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强村贷”授信共计3.6亿元,为湖南果之友等12家单位及个人发放“乡村振兴卡”及提供综合授信3亿元。金融机构与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接下来,市政府金融办还将组织在乡镇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垄上行”系列对接活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主等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省、市、区相关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乡村振兴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勠力同心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二、着眼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xx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xx注册,投资超千万元的xx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永护村。二是积极开展企村联建工作。街道9个村均与企业联建,并通过省平台审核。其中,xx村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生产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已做好前期准备,项目投产后,将带动周边农户生产致富。三是培养发展规模化经营和特种种植业。xx村、xx村建成2家新型家庭农场,经营面积300亩以上。xx村王xx家庭农场已形成机械一体化生产运营规模。xx村多肉种植户秦亦楠创新销售模式、扩大生产,形成电子商务销售和网上直播特色产业链,年销售达200多万元。

三、着眼生态宜居,努力改善农村环境。一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按照“见缝插绿”工作思路,积极植树造林,加强林木培管。xx村、xx村、xx桥村等村先后被评为省、市绿化先进村,xx村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巡河治河,20xx年共疏浚河道10条,总计4.15公里,整治黑臭水体6条,打造生态样本河7条。三是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户厕改造,20xx年完成改厕3292座;村村设立回收点,开展废旧农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村村做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统一由街道收运。组织评比“美丽庭院”、“最美庭院”,开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道路交通标志全部更新,杆线实现地埋,主干道、东飞西路等配备了路灯,各村均建成小游园,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着眼乡风文明,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一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党课理论送进村、组、户。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弘扬向善向上社会正能量。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农民读书节”暨全区农家书屋主题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协助区歌舞团组织开展8场送戏下乡活动,66场送电影下乡活动,组团参演省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情暖三农、送法下乡”宣传活动。三是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扶持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文化乡贤等乡土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弘扬新乡贤文化,在xx村、xx村建设文化大礼堂,倡导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素质。大力发挥“夕阳红党支部”作用,建成土山村国学培训基地,编写村志《土山岁月》。

五、着眼治理有效,切实加强社会治理。一是压实综治工作责任。与各村(居)、企业、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签订综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集社会精细管理、群众多元服务为一体的基层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二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加强社区矫正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走访、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常态监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帮扶作用。三是筑牢社会维稳防线。妥善处理各种信访问题,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切实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落实法治惠民工程,深化法律服务“六进”活动,将法律援助从“等上门”变为“走下去”,让群众真切享受到法治带来的“红利”。

六、着眼生活富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重点聚焦“六个精准”,镇村干部既当“宣传员”,又当“指挥员”、“战斗员”,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全力落实到户帮扶措施。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持把攻坚的重点群体放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上,实现群众需求与政策帮扶的无缝对接。三是努力实现脱贫目标。截止到20xx年底,全街道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49户341人已全部脱贫,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吃不愁,穿不愁,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两个经济薄弱村村营经济年收入均超过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努力补齐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企业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泗县注重乡村企业家培育,让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好乡村企业家人才,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强化政治引领,做好人才“规划图”。泗县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年度规划,14家单位牵头完成23项工作任务。建立以乡土人才为重点的乡村企业家人才信息库,至今完成1000名乡村企业家人才的建库、培训、培养等工作,实现人才类型多方面覆盖,分门别类录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做到“上下结合、分层管理、动态调整”。成功形成服务和管理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选派专家人才与乡土人才开展结对帮扶。选派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下乡支教送医、科技服务、支农扶农等服务基层乡村活动3572人次。组织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万名大学生及返乡创业人员实习实践基地,强化青年人才智力支持。

实施重点项目,开设人才“练靶场”。发挥专家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运用到创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班中去,实地指导全县发展,促进企业稳步收益,提高群众科技知识普及率,服务乡村振兴。依托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全县200多名农业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服务社员3855次户,每年带动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有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形成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农业科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强化服务保障,后植留才“新沃土”。对乡土人才给予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注重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对待资金、技术回乡创办农产品相关内容的人员着重提供支持保障。激发乡村企业家人才工作热情,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创业创新能手”及产业带头人等为重点的优秀乡村企业家人才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才氛围。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总结

农村依法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寻求符合实际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广泛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依法治村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以农村集体财务、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和农业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实现了办事程序化。深入农村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治进乡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各乡镇集市相对集中的地方摆放法制宣传展板、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设立法制咨询台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针对各乡镇出现的焦点、热点问题,授课人员有争对性、有目的性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着重讲解了农民工外出务工注意事项、法律援助、《物权法》、《贵州省信访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贴近农村实际,在服务中普法通过深入基层,在法律宣传、法律服务过程中了解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情况,使普法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帮助群众解决涉法问题为目的,利用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建立一支经常性的深入农村进行法律服务的队伍,针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定期到乡、村(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办理法律事务,使优质的法律服务扩展到农村,让便捷的法律咨询延伸到群众中,真正做到法律援助到家、律师公证服务到家、法律宣传到家、矛盾纠纷调处到家。

结合“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在全县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重点在规范村(居)务公开方面下功夫。以丫江桥镇明月村为试点,全面开展清理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工作,起草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组织村民进行讨论,同时将范本印发到全县各个乡镇,指导村(居)委会依法修正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断加强我县村务公开的考评监督,促使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按照《县关于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资料的分工安排》要求,现就我局承担的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及文化创意相关工作作以下报告。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

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该分行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青年先锋队或服务小分队,深入街道(社区)、村组开展营销。队员们走进乡镇,为群众带去农行“网捷贷”“乐分易”产品,以便捷的金融产品向群众致敬;走进村小组,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队员们携带移动设备顶着烈日走街串巷,就像一个个“移动银行”,挨家挨户办理业务。队员们起早贪黑、顶风冒雨地下乡工作。为不耽误农户下地干活时间,农户早上有时间他们就早上去,晚上有时间就晚上去。组织人员上门采集办理社保卡人员信息,将金融服务送上门。对辖内惠农支付点逐户开展巡检,保证服务点安全平稳运行,让农村客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营销人员与农户促膝谈心,了解农户金融需求,为广大农户提供真正实惠便捷的相关产品服务,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及“惠农e贷”、信用卡、聚合码等产品综合营销以及反诈、征信知识宣传的`营销工作。

为做好开学季金融服务,该分行利用学校开学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走进当地学校,为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如为学生开通“智慧校园”食堂绑脸充值业务,办理借记卡、掌银及电子社保、医保凭证等业务,同时宣传农行“惠农e贷”产品。

为做好医护人员金融服务,该分行积极营造“医师节”氛围,组织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服务医师谢礼天使”宣传活动,对接医护工作者“网捷贷”、信用卡业务。

近年来,农行玉溪分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全力为辖内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支持玉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心得总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市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聚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明确x项乡村人才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积极督导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每年举办“智汇xx·创梦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获奖人才给予最高x万元项目补助、x万元厂房补助;支持人才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最高给予x万元配套补助;支持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外出参加大学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交通费用给予全额补助。

精准引育人才。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对接农科高校院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举办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精心设置农机驾驶、传统手工制作等五个赛项,吸引x人报名、x余人参与网上投票,评选出x名获奖选手,给予最高x元奖励。吸引集聚乡村服务人才,每年优选x名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集中培训,选派x名“业务院长”到乡村挂职指导;实施乡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乡村文化人才x人、文艺队伍x支、文艺骨干x人。

优化发展环境。建成x处镇街产业园区、x个农业园区,累计引导返乡下乡人才进驻园区落地项目x个,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建成x套乡村人才公寓,现已“拎包入住”乡村人才x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电子商务、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x人以上。鼓励镇街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安排服务专员,为人才创办企业、咨询政策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面向乡村人才评选表彰一批乡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等;加强政治引领,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人才中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乡村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受奖励、社会上有地位。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言报告

同志们:

大家好!

红山镇是我县典型的山区边远小镇,离县城52公里,道路弯曲狭窄,交通十分不便利,信息不灵通。而且是县城食水源,省级高坪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不能发展养殖业和工业,耕地也不多,除了茶叶产业、竹木产业外,没有什么成规模的产业项目。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屏颈。

下面我就红山镇的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我觉得红山这条路要搞通,要加快106国道马岭至高坪村改道工程,拓宽改直通往红山的主干道。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很多老板想到红山发展种植产业,进去一趟后都打退樘鼓,没有了下文,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曾经我带了一个老板去考察青迳反季节萝卜种植项目,后面他说:照红山现在这个交通状况,连辆大货车都难进,就算你不用成本,送几十吨萝卜给我,我拉到珠三角去卖都会亏本,何况我还要投入一笔资金。这个生意做不了。

还有就是红山至乐昌、至城口的主要道路如果能够改造成为7米宽道路,对红山的发展来说,都是很大帮助的,也是群众盼望实现的目标。

其次,红山不能搞养殖业和工业,那我们就要发展特色种植业。红山目前主要种植产业是茶叶,但茶叶主要分布在鱼皇、烟竹、小楣水村等几个村,并不是每个村都适合种植茶叶。有几个海拨较高的如青迳、中山、前洞、新白等村种植茶叶产量不高,也有人偿试过,鱼皇这边已经摘了一趟茶叶了,上面才开始摘,海拨高,天气冷,发芽慢。

为了寻找适合这几个村的产业,我们也不断寻求更多产业项目,如目前在中山试种了40亩弥猴桃,在前洞种植了77亩何首乌,在青迳试种了60亩山楂,在新白试种了50亩蕃薯等,这些都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红山气候的种植产业项目。

目前,我们也正在与佛山商会旗下的一个农业公司合作,准备创建一个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计划在红山建设一个农产品深加工厂,把生态环保的农产品通过商会直接销往香港、珠三角等地。带动当地种植产业发展。

第三是可以结合城口红色小镇,打造红山红色旅游项目。当年红军经过红山三天三夜,还在新白村一个村小组住了一晚,目前拥有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墓、红军桥等红色文物。我们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打造更多旅游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到红山来,促进当地经济繁荣。

总之,我觉得产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现在正进行新农村建设才有意义,否则,只见新村新面貌,不见实惠好生活也是达不到乡村振兴的目标的。

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茶岭村在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支部工作,以支部工作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引领乡村振兴,着力将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扎实推动茶岭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聚焦党建引领,增强茶岭党组织活力。茶岭村坚持以党建促脱贫,党建带动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一是增强党员模范带头,以点带面共同发展。通过重点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亮身份”等活动,制定“做合格党员树先锋形象”的党员户公示牌,引导他们做农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增强党员干部学习能力,以高素质带动群众致富。规范化运用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新时代大讲堂、“两学一做”、中心组学习等工作法宝,使得茶岭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勤劳致富的本领大大增强,村支部、村委会的各项事业,在全体党员的大力配合下,得到了全面发展,从而使得党员干部素质整体得到提高,运用先进的党的发展理念发展茶岭村的各项事业。三是增强党组织建设能力,以吸纳优秀青年人才丰富党组织结构。党支部在加强支部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近两年发展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6名,后备干部2名,发展有文化、懂技术的一线党员2名,注意发扬民主的作风建设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四是增强党支部自身学习,以打造年富力强的党员带动全村发展。加强支部学习,邀请指挥长、帮村书记、第一书记、种养殖专家到茶岭村进行党建、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技能技术,为党员干部充电,让党员能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增强创新能力,以工作创新优化党组织办理能力。创新开展村级两委班子效能提升试点工作,通过资金整合、因岗择人、优化考核,有效整合两委委员、人社协管员、便民服务员、动物防疫员等人员工资,提高竟聘上岗后相关干部工资保障水平,并通过竞争机制,推动村集体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

二、聚焦精准脱贫,增强群众发展内动力。茶岭村按照习近平同志在重庆调研的讲话精神,强抓贫困户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贫困户发展“一户一档”,理清思路,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具体帮扶,攻坚克难,运用各种手段,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走出一条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硬”条件。在区、镇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茶岭村村支两委的多方努力下,2017年以来,共建设6个小广场,在原有的三个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在朵嘎、蒙村、西地三个自然组设置三个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在实施危改及“三改”的同时,注重人居环境及功能改善,同步保障卫生健康。新房设计上不仅符合政府后续规划,更是落实厨卧分离、厕圈分离、人畜分离等要求。实施改厨,同步改灶、改台、改管、改水,整体提高厨房卫生清洁程度。二是完善教学条件,建设脱贫“智”条件。在区级教育部门的关心下,茶岭村村在村支两委努力下,引进一家专业幼儿机构在茶岭村生根落户。与村内村小签订教学约定,对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研判,解聘不合格教师,引进专业人才。积极到各村中动员适龄辍学孩子到村小就学。三是完善帮扶措施,建设脱贫“根”条件。茶岭村村支两委多次召开民情恳谈会,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了解群众所需,建立“一户一档”,按照“一户一发展”的思路,建立有效和精准脱贫帮扶措施,加大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引导务工能力,强力落实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政策,增强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进行“志”和“智”相结合,解决贫困户的“贫根”问题。截止目前,茶岭现有贫困人口93户337人,已脱贫81户314人,未脱贫12户23人,未脱贫户根据现在收入推算,2019年将实现茶岭村贫困户“零”存在。

三、聚焦产业发展,增强集体带动群众发展动力。盘活农村土地,用活农村资源,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唯一捷径。将农村“三权”处理好,带动农民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是茶岭村党支部的的主要任务。茶岭村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如何将自身优势最大化,是摆在茶岭村党支部的主要难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茶岭村杀出一条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特色产业发展。茶岭村按照自身发展优势,主要发展特色果蔬和绿色养殖业。2019年,茶岭村经果林种植8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4200亩,折耳根种植面积900余亩,种植白菜300亩,莲花白种植200亩、辣椒达到500亩,削减低产值高杆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单位面积的收益;2017年5月,淡水养鱼项目在茶岭村落地开花,该项目占地面积20.5亩,投资210万元,目前,淡水养鱼项目8个月一产,每产收益至少40万元。从而形成茶岭村产业是“特色种养殖唱戏,农民群众多方努力增富”的格局。二是优化发展模式,布局党引领发展。为确保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落地落实,支部通过探索“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推动人力、财力、物力等发展要素向茶岭村聚集,从增就业、引大户、暖人心、新帮扶等方式结合起来,走出茶岭特色发展道路。2017年以来,茶岭村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种植产业,与蚕种场、九龙山茶场、茶叶种植大户达成协议:凡是茶岭村贫困户凭借身份证到九龙山茶场、蚕种场采茶,收购价格比一般农户每斤高2元。夏秋茶免费赠予贫困户采摘,并以保底价0.8元/斤的价格收购,正常劳动力每天采夏秋茶,每天可以产生150元的经收入,大大增加贫苦户的经济收入。截止目前,引进11家种植大户,加快农业发展横式的转型,收取每亩流转费用730元,其中,700元作为农户士地流转的费用,20元用于利益联结贫困户,10元作为壮大村集体资金。引进种植大户到我村发展种植,一方面,产业的引进将提供农户务工岗位,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新产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横式的引入,对鼓励农户发展产业起到重要引导作用。2018年以来,针对本村未脱赏的19户贫困户,村支部积极联系村产业村长,每月给予11户每户每月200元的爱心资助;联系旧州加油站,每月给予3户未脱贫户每人每季度400元的爱心资助,同时通过宣传发动,共计4家企业为茶岭村募集到5万余元的资金用于购买垃规桶,免费发放给村民,为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打下基础。在政府的指导下,茶岭村坚持市场为主导,抓住西秀区“菜单扶贫”的大好机遇,2018年,茶岭峰种养殖合作社蔬菜种植、养殖等产业都有了收益,并按照2:3:5的分红模式(收益中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百分之三十作为利益联结贫困户,百分之五十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93户贫困户利益分红共计24300元。三是完善发展规划,布局未来发展。茶岭村根据自身条件和镇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创新能力,从而使得发展从“粗放低端”一产经济向“高端科技”的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发展转变,使得从“苦劳力”发展模式向“脑力赚钱”的发展模式转变,使得从依靠政策发展向自身动力发展的转变,从而将茶岭建设成为省、市,甚至国家级新型特色农业旅游和轻工业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示范区。

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启动,我们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体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面貌,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双战略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全力实现全村的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全村全面小康,实现茶岭的“六个现代化”。

谢谢大家。

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表态发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上,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中共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双联行动中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件精神,围绕甘肃省“1+17”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天水市“1+18”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结合学院实际,现将2016年学院驻***精准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位于渭北干旱浅山区,由原裴家沟、裴家坡、三阳里及郭老4个自然村组成,20-年村组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545户,2210人,人口居住主要集中于郭老大堡子周边区域。全村耕地面积2446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460亩,林地面积123亩。有五保人员2人,低保户39户,141人,有党员57名。

20-年现全村有贫困户88户387人,11月通过贫困户退出程序,脱贫72户329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815元,未脱贫16户58人,贫困发生率2.62%。

二、全村发展现状。

在市、区、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实现全村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但仍然还有很出突出问题有待分析解决。

1、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

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缓慢。20-年***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农业经济收入低。全村耕地面积2446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460亩,林地面积123亩,且以山地为主。目前大部分土地已经为威龙公司流转,所剩的耕地主要种植油菜、蔬菜等。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是劳务输出,基本上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但由于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体制给农民入城打工制造出许多障碍,因缺乏技术、语言交流方式不足、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社会保障,农民入城打工难,打工收入较低,缺乏现钱收入。村里有7户养殖户,其中养猪户4户,养牛户3户,除了裴国祥养了200头猪外,其余的未能形成规模养殖,还属于自然散养模式;手工业方面,目前仅有4家手套加工作坊,但规模较小,无法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多种因素的制约,村里集体经济来源少,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投入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匮乏,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地改观,影响到该村的跨越发展。许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甚至连村里正常运转都成了问题。

2、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自然村之一的裴家沟山大沟深,地势险要,村民居住高山坡之上,村民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老旧房屋,坐落在疏松黄土质的山体之上,多数房屋傍崖、傍沟、后坎陡峭、前临悬崖,多年来,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对该区域住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镇村两级及时衔接国土部门,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探设计研究院对***进行现场评估勘探。评估勘探结论为“现居住地属空洞、裂缝、泥石流滑坡地带,不宜居住”。

乡镇主干道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不堪,交通出行极为不便,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村级道路近几年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还有部分道路没有硬化,部分道路没有路灯,村民出行存在问题。

3、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亟待增强。首先,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开拓精神。其次,班子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不够,工作放不开手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外,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村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亟待提高。村级干部习惯于当党委政府和上级政策的“传声筒”,工作缺乏创新,主动谋划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挖掘村的发展潜质不深入。

基层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少数基层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好,存在管理难问题。主要是流动党员和老龄党员管理难。另外是活动开展难,党员管理与教育制度不健全,部分党员参加积极性不高,致使有些活动出现无党员或很少党员参与的尴尬境地。

4、村级精神文化建设落后,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村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低下。另外,技能型劳动力较少,导致种地只能传统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极为缺乏,全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几乎为零,村民闲暇时间聚在一起除了聊天就是打牌。

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和义务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等、靠、要”的思想,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意识强。

三、20-年驻村工作队工作内容。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村组织建设。党支部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党员活动日”,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包括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已召开4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已召开2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课学习交流会,已召开2次;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已召开1次),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党员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通过组织学习、交流谈心,提高支部成员素质,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同时,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培养村两委后备力量。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实施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四公开。对村里的重大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村里干群之间、村民之间、村民家庭内部等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年***精准扶贫村级、户级脱贫退出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年现全村有贫困户88户387人,11月通过贫困户退出程序,脱贫72户329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815元,未脱贫16户58人,贫困发生率2.6%。***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宣传讲解、广播媒体、张贴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多重宣传,以六个“到村到户”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扶持。并多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和党员大会,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加快推进工作进度。

同时驻村工作队主动放弃正常休息时间,认真学习村20项、户11项脱贫指标和“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的要求,全面进村入户300余次,连续加班加点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高度重视减贫人口、农民收入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约束性指标,一项一项排查,全面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边入户边总结,严格对照每一项贫困退出验收指标,认真分析、审核、力求做到精准脱贫。

20-年11月、12月石佛镇***圆满通过了区级、市级精准扶贫村级、户级脱贫退出验收。

3、配合学院完成全省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

按照《全省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方案》和9月27日全省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按照学院双联行动小组“大走访、回头看”的工作安排,20-年10月26日,学院院长陈逸平率领学院70余名“双联”干部与挂职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一起前往麦积区石佛镇双联点***、涧沟村、周半村开展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民情访查活动。20-年11月24日,副院长虎保成、冉福祥率领学院70余名“双联”干部前往麦积区石佛镇双联点***、涧沟村、周半村开展第二次“大走访、回头看”活动。

70余名双联干部分成三个工作组,两次分别走访了三阳、涧沟、周半三个村1000多户,按照“户户见干部,一户也不漏”的要求,每名干部逐一走访了15户,每到一户,都详细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住房及收入、子女就业等情况,就低保政策落实、群众思想困惑问题、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危旧房屋改善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详细排查和全面分析,认真填写了麦积区“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民情访查表,填写了“民情连心卡”,建立了通畅的连心渠道。

4、配合学院完成“双联奖学金”发放工作。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及时与石佛“双联”村联系对接和摸底,与村里的贫困户结成帮扶对象,先后多次深入村里开展帮扶工作,并结合村里实际,制订出切合村情实际的帮扶计划,给“双联”村的发展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双联奖学金”的发放,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就业之后带动家庭致富,达到推动全村发展的目的。

20-年9月29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虎保成,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计财处负责人在石佛镇党委书记陈继忠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学院“双联点”麦积区石佛镇三阳、涧沟、周半三个村,为今年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考生发放了“双联奖学金”。按专科每人1000元、本科每人2000元的学院“双联奖学金”发放标准,虎保成一行依次为3个村2016年考取大专以上的31名大学生共发放了“双联”奖学金43000元。

5、参加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工作推进会。

20-年9月22日,驻村工作队队长参加麦积区召开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工作座谈会、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协调会议精神,并就全区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后驻村工作队专门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召开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传达。

6、参加全省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班。

20-年11月8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驻村工作队队长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主办、市委组织部承办的全省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助推精准扶贫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辅导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政策,传授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观摩交流扶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学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系列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政策;围绕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群众工作与农村工作方案进行讲解。同时,各学员分组讨论交流农村工作与扶贫工作的经验与心得,深入部分县区观摩农业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先进典型。会后驻村工作队专门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召开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传达。

7、实施地质灾害易地搬迁,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00号),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1+17”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家园。***通过规划建设用地64亩,拟建框架结构4-6层住宅楼10栋,解决裴家沟216户、1337人的居住条件,摆脱裴家沟人常年来受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第一批72户已招标,即将确定到户,有望20-年底搬入新居。

8、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驻村工作队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参保政策、报销比例、报销方法、缴费期限等,让政策家喻户晓,确保群众自愿参保。做好收缴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基金收缴与管理,准确登记建档,及时做好参合农民信息登记工作。严格按照户口簿上的信息进行参保登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目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405人,收缴率达到96.2%,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9、完成养老保险宣传收缴工作。

为切实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到实处,使全村适龄参保群众充分享受到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驻村工作队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20-年养老保险收缴、宣传工作,确保全村适龄群众的参保率。通过宣传工作,驻村工作队牢记公仆意识,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能熟练掌握宣传、解释、统计、核实、等工作要领,提升自身履职能力。目前全村20-年养老保险宣传、收缴工作已全部完成,适龄群众参保1450人,参保率高达95%。

10、完成2017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推选工作。

为规范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工作,驻村工作队坚持政策宣讲到人、程序标准到位、矛盾处理到前,积极配合石佛镇政府开展最低生活保障摸底复核公示等工作,对所有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对象进行逐户调查核实,切实做好低保政策落实监督工作。对原有享受待遇人员和新申请人员全部入户调查,已纳入低保但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退,做到应退尽退,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同时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做到了民生政策人人知,群众受益连声赞。20-年***共计推选低保户39户143人,其中一类6户18人,二类10户40人,三类14户51人,四类9户34人。

11、完成20-年***农业普查工作。

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农业普查一系列文件精神,多次入户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对象和普查范围,让农户更加的了解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和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做好统计工作,求真务实、加强配合、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普查任务,确保农业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中***普查小区数5个,总农户数545户,确权土地面积2446亩,经营土地面积1646亩,全年猪出栏745头,全年牛出栏15头,全年羊出栏41只,全年肉鸡出栏3900只,全年蛋鸡存栏3600只,全年农业产品销售额170万元,2016年外出务工人数525人,20-年外出务工月数1764个月。

12、***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为改善村容村貌,为村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扎实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驻村工作队深入到村、组,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督促工作、明确职责,与村两委共通建立专项行动小组,负责重点项目安排和落实,督促清理环境卫生。工作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使村容村貌整治的宣传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清理,共计出动车辆50余次。全面改善了***的村容村貌。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和绿化管护等制度,划分责任区,责任到户到人。通过层层抓落实,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

13、***c、d级危房摸底排查工作。

为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切实保障群众居住房屋安全,驻村工作队在全村认真开展危房改造摸底排查工作。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农户家中,对危旧房屋进行查看、登记,详细了解危房的建筑面积、危房结构类型、危房等级等事项,做到危房排查无遗漏、无死角。全村未摸排出c、d级危旧房屋,对6户未住人的危旧房屋与户主协商及时拆除,恢复耕地。

14、***监外服刑人员监管工作。

驻村工作队积极与检察院、派出所、司法所配合,不定期的与监外服刑人员住所地村组的干部、群众通过座谈的形式,准确掌握监外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活动范围,提出检察建议,保证镇、村的安全稳定。

四、工作收获与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驻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驻村工作队员克服困难,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1个工作日,特别是精准脱贫退出验收工作时,工作动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吃住在村,期间入户调查,真正体会到村民所需、所想、所急,为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极大提高,形成了一个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结战斗整体。三是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去党的温暖。四是改进了工作作风,驻村队员通过参与帮扶活动,亲身感受困难群众生活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鞭策我们更加勤奋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这半年的时间里在学院领导的有力指导和大力关怀下,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显著加强。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驻村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少乡村工作经验、没有应对乡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对驻村工作还是按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开展。与扶贫的主要部门联系较少,沟通不够,导致争取资金力度不够,帮助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的招数不多,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宣传学习需进一步增强,对村情民意的调查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深入学习、深化认识上下功夫;继续在走访群众、深入调研上下功夫;继续在密切干群关系,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措施,强化责任,深入扎实地把创先争优强基惠民的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

助力乡村振兴总结【】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决胜脱贫攻坚,靠的是党员、群众的合力攻坚,靠的是集中国家力量的制度保障,靠的是扶贫干部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这一艰苦卓绝的伟大胜利必然会被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

“党员群众一起干”,不仅体现出我党牢固的群众基础,更彰显了全党上下在面对脱贫攻坚“大考”时凝聚的磅礴力量。事实向我们证明,只有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前,广大群众才能“一门心思跟党走”。“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八年脱贫攻坚,广大党员、扶贫干部想方设法搞产业、多方联络找销路、逐村逐社摸情况、挨家挨户做工作……他们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只为了扶贫产业早点看见“回头钱”;他们翻山越岭、不惧艰险,只为了贫困群众早点喝上放心水;他们苦口婆心、日日上门,只为了贫困群众早点住进安置房。“你与群众想在一起,群众就与你干在一起”,无数党员干部的坚守,让广大贫困群众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也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集中力量办大事”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性制度保障,更体现出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贫困的必胜决心。“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从“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到东西部协作开展帮扶;从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到专家教授手把手传授贫困群众产业技术,全党、全社会都在以必胜的信念向贫困宣战,形成了誓拔穷“根”的共同意志。脱贫攻坚八年来,我们见证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绝壁”变通途;我们见证了1800余万元蒙古族刺绣产业的“从无到有”;我们见证了闽宁镇百万吊庄移民的脱贫致富,真正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了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大效能。

“敢于啃下硬骨头”彰显出全党上下一往无前的决战态度,更是全体扶贫干部对9899万贫困群众的实在承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八年来,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吃住在村、接续奋战,1800多名扶贫干部更是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的“战场”上。“同心戮力,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看!雪域高原上整齐排列的移民安置房,戈壁沙漠中闪耀的葡萄园,大石山区盘绕的通组公路,贫困群众幸福的笑脸,那是全体扶贫干部给出的“满分答卷”。

脱贫攻坚楷模站在人民大会堂上领奖的那一刻,不仅奏响了胜利的凯歌,更吹响了振兴的号角。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总结经验,时刻背靠人民,继续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继续带领我们的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昂首阔步,向下一个伟大胜利迈进!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青岛市文明办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继续认真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学习效果的落实,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中心组学习规章制度,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安排制度。按照年度有学习计划、每月有学习安排的要求,xx街道办事处于20xx年3月18日制订《xx街道党工委20xx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以书面形式将学习的内容资料、时间安排和组织方式印发给中心组成员。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组长履行职责制度。明确党工委书记为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责任人,亲自审订学习计划,确定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每次集中学习亲自主持,带头学习和进行辅导,经常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切实杜绝理论武装工作浮于表面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中学习制度。20xx年7月23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关于当前全市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严格按照《xx街道党工委20xx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的相关要求确定学习内容,并要求所有成员在做好学习笔记的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

创新出台《中共xx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于场所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三大抓手,摸清群众的夙愿诉求,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真正让文明实践活动“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为全力建设“品质xx美丽xx”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按需设置,因地制宜建设场所。我们广泛走访调研,真正摸清群众的所想所盼,决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确保场所用实用好。各实践站除了志愿活动之家、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必要场所之外,可以根据实际灵活按需设置。南杜村的爱心妇女儿童室、茔子村的爱心保健室和爱心发屋、匡家庄的明山书画活动室……一个个顺应百姓呼声的实践场所应运而生,受到了群众的点赞好评。

二是突出特色,抓住关键打造队伍。积极引导各实践站,按照人口较少的至少成立2支志愿队,人口较多的至少成立3支志愿队的标准,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义工志愿队伍建设。除了站所内的党员群众自愿报名外,还吸纳了一大批具有专业职能的人才,为村民提供家庭保健、家电维修、上门理发等服务,真正实现了“志愿队伍百姓共建,文明成果百姓共享”。

三是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开展活动。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群众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匡家庄实践站紧邻万亩林场,护林防火志愿队已经开展多次“我用鲜花换纸钱”活动,在弘扬移风易俗新风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率;马家村是劳保手套生产的大村,实践站成立了乡村振兴志愿队,指导村民发展农村电商,不断扩大了村庄的劳保产业。

截止目前,我处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3处,占全部村庄数的90%;成立各类志愿队伍200余支,常态性开展各类实践活动80余次,真正实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基本要求,全处上下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得到了大力弘扬!

进一步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向偏远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形式和载体,实现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一是加大对村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对辖区内84个村庄进行道路硬化,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目前总硬化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文明单位帮扶共建小广场为契机,争取市委宣传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的'支持,共争取11处村级小广场建设指标,60余万专项帮扶款已全部到账,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是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今年6月份以来,组织邻里艺术团开展各类文化展演28场,新编排节目30余个,累计吸引群众3000余人前来观看,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xx市茂腔剧团的支持,邀请市级演出团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8场,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三是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载体。继续常态化开展“市民才艺秀”、“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邻里艺术团等文艺工作者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村庄巡回演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要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市着力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细则》,把落实《实施细则》情况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现场联办和调度制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每季度召集相关部门沉底一线现场办公一次,协调解决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难题。打通县乡人才工作末梢,在全市x个乡镇(街道)挂牌设立“绿领人才”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专门负责乡村人才的政策咨询、技术培训、职称申报等服务。

搭建乡村人才振兴培育平台。整合市内x多家农业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和x个涉农基地的培训资源,组建乡村振兴“绿领学院”,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乡村人才振兴培育新平台。目前“绿领学院”已将部分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专家、龙头企业专技人员、“土专家”等x余人纳入师资库,开设芒果、柑橘、蔬菜种植与管理等x门课程,每年将培训各类乡村人才x万人次以上。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政策。出台“土专家”选聘和管理暂行办法,选聘的.“土专家”每月工资不低于x元。创新乡土人才积分评价制度,畅通乡土人才积分与高层次人才认定互认渠道,积分达到标准的可申请认定为e层次以上人才,并享受相关待遇。提高科技人员收益比例,鼓励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参与品种繁育、新型农业技术等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不少于x%的比例执行,今年已有x名农业科技人员、x名科技特派员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参与技术和产品研发。

助力乡村振兴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 11-07 新型农业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总结(优质20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xxx]132号《2xxx年江
  • 11-07 检测技术实验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6篇)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遇到的困难以及取得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
  • 11-07 租房退房申请书(优质17篇)
    8.租房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大家常见的租房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在眼下市场经济活跃的社会,申请书
  • 11-07 大学生如何培养抗挫折能力论文(专业16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和优点。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范本的选段,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现代的中学生很多都具有争
  • 11-07 学校双拥工作计划表(汇总15篇)
    工作计划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工作冲突和延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表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依据《创建双拥模范县实施细则
  • 11-07 土建技术员工作总结报告(优秀19篇)
    技术工作总结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团队和组织的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作总结范文,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技术
  • 11-07 酒店七夕节促销活动方案(汇总17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和安排活动的内容、时间和资源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相濡以沫,最爱七夕。8月10日—8月20日。1、七
  • 11-07 电力发承包全协议书(实用16篇)
    承包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来确保双方的权益,同时也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程序。小编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为未来的承包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 11-07 集装箱安全培训心得(优秀14篇)
    培训心得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回顾自己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进行反思和解决。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
  • 11-07 金秋讲课心得体会(实用15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许下面这些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