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水土保持论文(精选5篇)

2023年水土保持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3-09-29 07:20:02 作者:JQ文豪 2023年水土保持论文(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水土保持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自身的教学问题,并且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完善来进行教学方式上的修正。初中阶段的教师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课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尝试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渗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自主学习观念和综合素养培养理念,并且将初中作文课堂建设目标进行重新规划,以学生自身为中心展开,课堂内容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在这样的初中语文教学发展背景下,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的应用就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深。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优点

1.教学模式的有效改善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进行很大程度上的完善,并且不断提升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方面的教学,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了学习课程内容的机器,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因为被动接受能力较差而越来越厌恶作文课程,这样的传统作文课堂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绩提升,还很难从本质上改善初中作文教学的体系。传统作文大多是写物写景写人,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以景衬物,以物写人。比如写“春雪”这一话题,如果有可能正好遇上下雪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亲身感受一下,也可以通过课堂播放相关春雪视频引导学生来写作,写作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联想到春季白雪下面裹着的小嫩芽,小草尖尖的试探的小脑袋……也可以联想到初春还未消融的雪,厚厚的泥土里有冬眠的还未来得及苏醒的小动物。这样就可以从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乐于写作,敢于写作,热爱写作。

2.改善写作知识的教学与传输

学生步入初中阶段以后,就开始对自身的信息接收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和提升,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有效地避开传统教学理念的灌输教育方式,还应该挖掘学生的知识吸收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更好的积累知识。这样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作文创造创新能力,让学生写的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更加富有个性,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1.作文课题课前准备

个性化作文教学注重的学生的个性培养,这样的作文教学就不能按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来限制作文课题,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来制定写作课题,这一环节的内容主要由教师在课前进行选择研讨,有条理的准备作文教学,才能实现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价值。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充实课堂,还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学生在初中作文课堂的学习中不仅充满激情,还能从自身的个性发展中挖掘到更有价值的学习习惯,这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优点之一,在教学模式上的改善。教师可以准备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课题的关键词,如“春”“夏”“秋”“冬”和“最亲近的人”、“最尊敬的人”、“最想念的人”等,不以某一个特殊名词或者特定内容为教学课题,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

2.个性化课堂指导环节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不可少的要在写作之前为学生拓宽写作思路,准备写作素材等,这也就是个性化作文课堂的指导环节,通过教师的客观分析和教学指导,让学生从素材中理解更多层面的意义,从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这样不仅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事物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忽略学生个人的本质和特点来进行统一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就可以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抒发个人感情,阐明个人观点,真正的在教学中得以提升学生的个性和品质。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不仅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更加友好的桥梁,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做好长远准备。例如,在进行“盛夏”这一课题的作文教学课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着装、饮食、娱乐等方面来写起。没必要让学生局限于“听着知了,扇着蒲扇,吃着西瓜”的老掉牙的描写夏天的场景。

四、总结

在初中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我国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实践、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未来和成长奠定好基础,这也是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水土保持论文篇二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本文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现状,综合分析了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五种类型,揭示了不同生态退化类型水土流失的因为,并探讨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作者:许文锋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水利局水土保持站,江西,抚州,344200刊名:陕西水利英文刊名:shaanxiwaterresources年,卷(期):”"(3)分类号:s157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退化生态系统技术方法

水土保持论文篇三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而因地理位置不同,我国靠海城市水资源较为充足,但内陆地区却相对来说较为干旱。因此,为了能够使我国城市水资源得到均衡分配,我国不断兴修水利工程,加大对国内城市水资源单位建设,确保能够使我国各个城市能够均匀用水,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发展。但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周围也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这使得我国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对社会及生态效益产生制约。

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点

1.1点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首先,在江河两岸建设道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建设工作之一,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面平整、清洁,因此需要将土石方与路面、沿线的植被推入到河中,而由于缺少植物吸收地面中是水分,导致该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而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利大坝、配料场、生产生活场地等较为分散,因此这些施工及生活区对该地区植被等破坏面积也相对较大,使施工地区地表呈现出点状形式的裸露区,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其次,我国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水利施工便利地区涵盖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例如小草等。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建筑、建设施工部门人员及设备等需要占用较大植被面积。而一旦该地区被长期占用,土地在长期占压后逐渐变得硬化,而该处水分难以被植物所巩固,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在该地区土地被大肆破坏后,处于土石混合状态,因此土地的肥沃力不断下降,土地密度不断提高,植被难以恢复。

1.2线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由于受到环节多、线路过长等特点的影响,由于地表没有植被对土壤进行巩固,而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极容易将土壤中的部分松软土壤带走,导致面蚀、沟蚀以及沿线崩塌等现象出现,严重时会出现滑坡及泥石流等情况,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对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

2.1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

一方面,水土开挖必然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降低土壤原有的抗侵蚀能力以及蓄水能力,因此一旦出现降雨,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土方开挖也是一个对土壤进行再塑的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人工坡面、悬空面,这就使土壤很难回到平衡状态,抗侵蚀能力大大降低。

2.2水土保持植被破坏

植被是巩固地表水分的重要基础,不仅使土壤内部水分充足、减缓径流速度,同时也能起到加固土壤、增加土地肥沃力的作用。但在水利工施工建设时,由于建筑地基建设、人员移动及设备运作时均对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植被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的巩固能力丧失,则加剧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对该地区土壤造成破坏,在大片地表裸露的同时,也使当地的抗风力及抗水侵蚀能力急剧下降。

2.3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水循环系统破坏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时对地面及地表径流水资源系统造成一定损害,而水资源在不断流动中不断冲刷受损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部分沙石被带走,从而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另一种是由于土壤中水分不断流失,使其结构不断沙化,导致土壤自身抗腐蚀能力下降,而腐蚀成分随即进入水资源中,使水循环系统出现问题。而由于水循环系统属于整体,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3提高水利工程区域水土保持水平的策略

3.1做好工程前期准备,科学制定计划

首先,应对水利施工地区进行勘查测绘,通过对当地地理环境、水文地质、周边生态自然环境及居民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该地点是否能够确定为水利工程施工地点进行确认;其次,由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及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组成专业设计团队,根据勘测结果、水利工程具体要求及设计目标等对工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后,在设计内容及施工人员分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当地土壤及植被的保护,在水利工程中重点做好针对占用耕地等方面水土保持措施的相关设计。

3.2加强施工防护措施

3.2.1边坡防护工程措施。第一,应利用削头、压坡等方式将施工边坡进行稳定,避免因边坡掉落等出现水土流失或人员伤亡情况;第二,为保证边坡及水利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应在水利工程周边建立排水设施,以免在施工中出现将污水排放到地下,避免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保护边坡周边自然环境;第三,在岩质成分较高的边坡区域,可利用锚杆、锚索等设备能够对边坡进行加固,保证边坡的安全与稳定;第四,在具体防护工程中,可根据对当地边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的结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或防滑桩,降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概率。

3.2.2料场、弃渣场工程措施。首先,由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石料作为建筑原材料,因此需要就近在采石场购进石料。而采石场由于对石料采伐过多,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现象,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容易出现因其砂石过多而被冲刷流失的情况,因此,需要修剪挡土墙对采石场及施工地点进行保护,降低水土流失程度及可能性;其次,应在施工区域内设置截水沟等设施,通过临时阻断水源流失等方式保持此地区的水土。

3.2.3施工道路工程措施。在进行施工道路的防护施工时,可采取挡墙、高陡边坡排水沟等工程措施。一方面,在路基开挖的过程中,可就地取材,进行挡墙施工,避免施工中的弃渣进入河道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冲沟、陡坎地段,必须做好浆砌石挡土墙的施工作业,其高度一般保持在3m内;另一方面,重视排水沟的修建工作,通过排水沟把坡面汇流引到排水涵洞,从而防止其冲刷坡面的土体。

3.2.4临时用地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人力物力,而在施工休息时间,需要为设备及施工人员提供临时住所及其他休息场所,因此需要临时占用部分面积土地。而在施工后应立即将这些临时设施进行拆除,并对周边产生的垃圾等废物进行清除,做好土地平整及覆盖工作,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将临时用地的土地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对当地土地进行保护,进一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及效果。

3.3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监督检查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督察制度,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开发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管理措施、建设进度等的督查工作,加强监督执法。一旦发现水土流失问题,必须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结束语

水土保持一直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对此,相关施工单位与监督管理部门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出发,严格审查可能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施工方案,科学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重点做好监督管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合法,最终实现水利工程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论文篇四

批改学生作文,教师可综合运用笔批、面批、学生自批和学生互批的方式。接触学生初期,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并不清楚,可选择笔批的方式。当批改几次学生的作文后,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可以不间断的采用面批的方式指导学生。当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时,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批,老师在学生自批后对其进行点评。当老师掌握了整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时,可以将作文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每组3-5人,让学生之间互改互批作文,既能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对比参照中提高写作水平。

水土保持论文篇五

(一)工程状况

察尔森水利枢纽位于嫩江支流洮儿河中游,坝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北1.7km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780km2,水库总库容为12.53亿m3,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枢纽工程。1973年开工兴建,至1983年完成土建工程量的72%,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工程于1984年停建,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察尔森水库复工,列为水利部直属工程项目,设立了专管机构察尔森水库建设管理局。

(二)自然概况

察尔森水利枢纽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地面高程334m-450m,属低山丘陵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该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5.7mm,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1.4-2.90c,最低气温-38.60c,最高气温42.70c,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4月下旬。

(三)植被破坏情况

1、人为的破坏:从1973年水库开始建设到竣工,在23年的建设过程中,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当时每年都有二万多民工参加水库建设。做饭、取暖所需燃料,全是在驻地就近或上山砍伐树木来解决,仅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将天然林砍伐一空,有些地方连树根都挖没了,使其丧失了自然恢复植被的能力。

2、工程的破坏:坝下开采区在枢纽工程建设前均有良好的自然林草植被,为了枢纽工程的需要,大量开采土、石、砂砾料,破坏了原来的植被,使原有的河床裸露造成大片荒滩、工程基础开挖毁坏了良好的植被,大量的弃土弃渣随意堆放,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每逢降雨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枢纽工程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枢纽正常生产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四).水土保持工程的批复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察尔森水库建设管理局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于197月委托东北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编制了《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工程方案》,并在年9月召开的枢纽工程验收会上,向水利部领导和专家汇报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保方案》编制的进展情况,引起了部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是察尔森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重要遗留问题。随着特大洪水的爆发,国家对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的问题越来越重视,10月份国家计委批复了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方案。

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方案,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把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作为防治重点,改善水利枢纽及生活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搞好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业把察尔森水库建设成为一流的水库和一流的环境。

二、水土保持发展方向

察尔森水库水土保持治理包括建设管理区的治理、坝下治理以及各山体的影响区流域治理;工程主要是以植物措施为主,栽植和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在确保保持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水库的实际发挥植物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绿化美化效益;在整体上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种为辅;做到乔木、灌木与草本植被合理搭配,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样性立体化,使水库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三、树种的选择

由于水库地形条件比较复杂,我们要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植被的恢复,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应选择适当的树种;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强调生态的适应性,保证成活,正常生长,避免走弯路,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一旦工程结束后,后期管理上不去或遇上干旱、低温、不正常的年份,如树种选择不当,有的树就会大片的死亡,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有的地方为了提高绿化的效果引进很多南方的树种,有的成活几年甚至十几年,表现很好,结果因受冻或其它条件而大片死亡。例如,油松在我地区的引进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一直生长良好,在冬季,近-400c的低温下受到严重的冻害,春季一片黄红,大片冻死,给我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水分充足地段虽然没死却减弱了抗性生长严重不良。有的单位为加快绿化的速度把速生的树种不管什么地方都造林,也造成失败的结果。当地的杨树栽在山坡上、柳树栽在高岗上,在雨水调和的年份生长良好,在19到20间连续4年的干旱下我地区山坡上和高岗上的杨柳树成片的死亡。我们对树种的选择,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和生长的条件。

我们提倡适地适树,大面积发展乡土地树种,慎重少量引进外地树种;在我地区常绿树种主要有云杉、樟子松、杜松、沙地柏、桧柏、侧柏,其中桧柏、侧柏少量的冻害;落叶乔木主要有兴安落叶松、杨树、柳树、白桦、糖槭、五角枫、胡桃楸、梓树、垂榆、黄波罗、水曲柳等;灌木:丁香、榆叶梅、刺玫瑰、连翘、红瑞木、锦鸡儿、锦带花、绣线菊、茶条槭、珍珠梅、老梅金、水蜡、荚迷、卫矛、京桃、接骨木、山杏、沙棘等;腾本植物:五叶地锦、山葡萄等。

水土保持是以恢复植被保护水土维持生态平衡为主,有很多的地方不能植树,如坝下河床地段、地层薄的地方、透水严重的地方,原则上能植树的植树,不能植树的则进行种草,种草也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的一种重要有效措施。坝下多为砂砾料场,没有地层,为河卵石地段,此段落,应靠自然草本植被进行恢复,它符合植物正常演替,荒漠--草地--灌木--森林,它必须经过一段逐步改造的过程。

为加快治理要进行人工种草,如苜蓿草、牛毛草等禾本料杂草,逐渐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牛毛草是保护水土较好的草种,在水库坝下野生成片,形成一定的群体,草色深绿,叶狭长宽1-3mm,长15cm,生长季节均超过其它杂草,耐旱抗寒、耐脊薄、耐践踏,形成规模后根系密集;坝下沙滩地上成群分布,根系深度在3-6cm之间,地下根系繁殖迅速,根系形成网状盘结,根系下面多为细沙层,此草在山坡上随处可见。生长良好,早春萌芽较早在其他禾本科杂草之前,而绿期一直上冻后枯黄,生长期较长,抗旱性强,在干旱时此草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降雨后很快反青是较好的绿化草种,工程护坡后有的地方因施工坡度较大,其它植物形成不了稳定坡面,用牛毛草是一种好材料;同时提高坡面整体的美观性。

坝下湿地区是上坝砂砾料场,深水坑规划为水上娱乐区,而浅水坑具有湿地特性,生长着水生植物,如芦苇、蒲棒、三棱草等湿地代表植物;生长良好,把这些浅水坑坡面进行削坡成固定坡面,封育和繁殖芦苇和水生植物,作为水生温地保护区,既增添湿地植物景区的观赏又是水禽和其它鸟类、动物的乐园。

五、加强植物的选种和育种工作

引进草本、木本花卉、观花、观景、观叶、观枝干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选育驯化,以满足和丰富水库绿化、美化以及水土保持的需求;为水库的园艺和生态事业添红加绿。

六、结束语

水土保持中植物选择,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强调树种多样化,使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与草本植物搭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形成长期稳定生态群落。在治理水库保持水土流失时,要挖掘和利用水库原有植被资源,进行封育和保护。在树种和植物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茎、叶、花、果营造色彩斑斓的画面,为水库库容库貌和发展旅游业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