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纳兰性德诗词鉴赏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全(优秀8篇)

2023年纳兰性德诗词鉴赏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全(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06:17:01 作者:薇儿 2023年纳兰性德诗词鉴赏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全(优秀8篇)

即兴写作是作家在灵感迸发的时刻,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即兴表演需要我们对角色和情境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以便能够做出有创意和独特的表演。请大家欣赏以下一些即兴表演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感受表演者们的才华和激情。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一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

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

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又是一个孤独女子。

许多时候,人都是在独处。独处时间最是诡异。有人哀怜,有人窃喜,有人落魄,有人孤寂。也有人,只是心无旁骛地,凝望窗外,思念着远处不属于自己的某个人。仅此而已。一如这阕《诉衷情》当中,他写的女子。

最是这样的时分,人也最是慵懒。对一切事物都缺失了兴趣和热情。好比她。一句“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便述尽了孤清自处的境况。那人不在,这华美衣裳绣衾也就了无生趣。“谁与伴”亦是自语。谁与伴,与谁伴。倚香篝。

香篝,即是香炉,亦称熏笼、香熏,是用来盛点熏料驱赶蚊虫的器物。使用香篝的历史由来已久,约始于汉代,繁荣于明清期间。本身亦是精良的工艺品。置于室内,便是一角风景。

美人倚香篝。如此画面,想来也是有一种媚的。却可惜,美人心里寥落。因心中所念的人不在,于是漫长白昼也百无聊赖。昏昏一觉春眠醒来,竟已是“斜日”来照的日暮时分。

就这样将一天漫漫光景消度,反觉安稳。人心之弱,不堪惊痛。醒一时,对那人就念一时;睡一时,对那人的思念也就少一时。是曾在那人身上投放了多大的梦想,才被击溃至连一时一日也觉得难以熬度?谁也不知。

初读而后的“欲写两眉愁,休休”两句之时,倏忽便忆起温庭筠的那句“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两处的语词意境,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不在时,妆扮便失了意义。青黛娥眉,欲写还休。青丝花环,梳洗偏迟。皆是纸间谈情的婉约词人,亦是隔世为知音的两个人。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减字木兰花》,一个温柔婉转的词牌,每句一短一长,回环往复,流连不歇。词家多以这个词牌来写一些生活中的细碎柔情、温柔好梦。容若却特别,以长于抒情的词牌来作写人的白描,笔端轻柔勾勒,竟是一副活生生的仕女图,娇羞宛然,冰雪轻盈。

但这不是随便的一副图画,不是凭空而来的呓想,也不是诗人们常作的那样以美人香草寄托君子之情。这是一副实实在在的写真,画中的女子当时就真实地站在容若的面前,风容尽现,咫尺天涯。

可是,以容若的'显赫家世,世间又能有几多禁忌、几处天涯?

没有,算来算去也只有一处,那就是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惟一高过他们的东西——皇权。

皇权,就是他们的天涯。

为了这次见面,容若已经冒上了天大的风险,他偷偷地换过了装束,裹挟在人群之中,近近地望了她一眼,但在这最后关头,却终于只是“相逢不语”,让刻骨的爱恋在皇权下无可奈何地枯萎下去。那一刻,那偷偷的一望,便如一朵秋叶从树梢落下、在坠入泥土之前的那片刻悬空时候的小小的凄婉的挣扎。

相逢不语,双方都看见了对方,那女子在容若的眼中宛如秋雨飘摇中的一株芙蓉,艳丽、哀戚、泪泫,那脸庞泛起的无法遮掩的红晕正是对痴情容若的最最直白的倾诉——倾诉了一颗心、多少事、怎般情。那云发间的凤钗也只顾着回应着阴晴不定的光线,明明暗暗,迷离如当年的往事。

当年,明珠府的花园,文静的小容若永远都有一个最好最好的玩伴,两个孩子一起,花花草草秋千架,蜻蜓蝴蝶小风筝,对于容若和他的表妹来说,这都是一段无比快乐的童年。

快乐,只因为在一起。

容若从小就是一个落落寡合的孩子,同龄的玩伴中只有表妹一人适合他那文静孤单的性格和吟诗填词的癖好。他们是童年的玩伴,也是少年的诗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既有两小无猜的天真,也有朦胧难言的情愫。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喜欢栓在一起,只知道只要他们不在一起,日子总会变得漫长难捱。

容若这首小令,写得似明似暗、欲说还休,总有些隐衷心曲难与人言。反复读来,既像是容若自己的心间私语,又像是模拟表妹的口吻来摹写她对自己的相思。字里行间似有本事,而才要落实便转眼无迹。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苦楚定是真实地发生在当时,直到三百五十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消褪。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三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本是相亲相爱之人,经年之后,再相会,竟是隔花两端,不能言语。容若这首词,最美妙处便是未言情衷,却读后深觉爱意恳切。

学者盛冬玲曾评述这首词道:“在落花满阶的清晨,作者与他所思恋的女子蓦地相逢,彼此眉目传情,却无缘交谈。从此,他的心情就再也不能平静了。此作言短意长,结尾颇为含蓄,风格与五代人小令相似。”

词的开篇以“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两句话勾勒出了一帧素丽的画面。金井寥落,落花红冷时,他与她见。景是好景,却多少有几分萧索之气。也因此,这开篇之句便给这首词定下了一个淡淡的忧伤基调,有一种低落的情绪在。

何为“辘轳”。辘轳,是一种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汲水起重装置。《辞海》当中这样说明“辘轳”一物:“井上竖立支架,上装可用于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两端各系水桶(亦有仅一端系桶的),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汲取井水。”

而今,容若面前这口井,已经枯了。唯有落花满砌,一片红冷。

他便是在这样萧索的景色里,与她相望。竟也因此,她被这暗淡冷清的景衬映出一种无可比拟的幽静。似是天上人,落在凡尘里。这阕词,大约是容若写与表妹的。

相传,容若和表妹青梅竹马,二人感情也温柔发生,平顺延展,却在这一双人正当好年华的光景,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分离。忽一日,他竟得知,姿容妙丽的表妹,受父母之命,入了宫。

正是一别几度秋。而今,不经意间,再相见,只道是“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容若这一处的落笔,极是婉转,却又意蕴清晰,是在表达他对她的恋慕与钟情。这一份情,始终未曾有分毫更改。只是如今,情在,缘不在。纵是相见,也是无言。

容若这阕词最美妙的地方,当是末三句。“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词讲究的便是意蕴。全篇吟诵下来,情绪铺垫、积蓄至此,豁然释放,语词虽淡,似随意又清简,却有余音绕梁之感。“从此”二字最是意兴阑珊,似是起誓一般决然。

所谓“簟纹”,即是竹席纹路。簟纹灯影,意即表达那种孤自独处,与青灯为伴的寂寞。大文豪苏轼在组诗《南堂五首》当中也有“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之妙句。

只可惜,从此之后,却是簟纹灯影,孤清无伴。一腔情恨情憾,经由“簟纹灯影”四个字,被表达得精准又婉转。他不曾料想,而今这一见,美好之余,却又至为哀伤。

他不知,她是否还曾记得。

那年那月,他与她,月下初见。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四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容若《画堂春》

爱情真是使人欢喜使人愁。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怎奈分隔两地,暗自神伤。容若一向讴歌爱情,字字句句都是爱情的悲唱。由困顿到渴望,从爆发到解脱,这期间的情绪波动,便是这首《画堂春》。

隔着茫茫人世和滚滚红尘,我与你已经错过。失去的痛,让纳兰的呼喊显得这么苍白,却有着呼天抢地的悲恸。这种悲歌,不仅是委屈、遗憾、感伤,它是喃喃的絮语,是卑微的抗争。

就像“浆向蓝桥易乞”,就像“药成碧海难奔”,爱人远去,如若相会,只能在天河里相亲相望了。就像是他的爱,注定了漂泊,再也没有归期。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 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 上的延续。其二、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在哪里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 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 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 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阕,从大处 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 内,展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中。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 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说“容若词自然真切”。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 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六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菩萨蛮》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

雨余红更娇.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胜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丝上柳条.

舞鵾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走坐〕西,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尤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纳兰性德《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其二、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在哪里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内,展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中。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说“容若词自然真切”。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纳兰性德诗词鉴赏篇八

1.沁园春: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纳兰容若《沁园春》

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哭着的。

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卢氏逝世这—年。妻子逝世不久,纳兰时时思念,幻想能与其再续前缘。

这一年重阳节前三天,纳兰竟真的在梦中与亡妻相会,两人相对哽咽,说了许多思念之语,临别之时,妻子赠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与词人。

梦境真美。终究是一场空幻。这才有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

悼亡词,一向是纳兰词的最强音。失去的悲恸,宛如一把利剑逼出纳兰的全部心血。天上人间,生死相隔,但尘缘并不会就此割断。

只是,春花秋叶成为余生触动感伤的琴弦,拨出令人肠断的伤心曲。

2.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容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五月三十,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暮春季节。黛玉葬花的好时节!

从生前的恩爱,到关心亡妻死后的生活,甚至在其逝去后经常也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思念她,可见容若对卢氏的爱已经深入骨髓。全词读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如果世间真能有这样的真挚情感,那么死亡也就变得不再可怖。

3.蝶恋花: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容若《蝶恋花》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子,与妻子十分恩爱。有一年寒冬腊月,妻子患病,浑身发热,于是他就到院子里让风雪吹打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回到屋中,用身体为妻子降温。

可怜的是,苍天无眼。妻子还是去世了,他也因为受风寒而病重,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这个男人叫荀奉倩。这篇故事也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容若想象着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自己日夜思念的亡妻,如果梦想真的能够实现,自己一定不怕月中的寒冷,为妻子夜夜送去温暖,从而弥补心中的遗憾。

这份爱的`深情,对于这位敏感而多情的才子,又怎会例外。

只愿,在你的坟前我悲歌当哭一次,纵使唱罢了挽歌,内心的愁情也丝毫不能消解,我甚至想要与你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在灿烂的花丛中双栖双飞,永不分离。

4.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纳兰容若《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春明外史》中,张恨水写到过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叹只叹,他心已死灰,也是上天不忍看他痛苦,便早早带走了他。

夜晚一个人守在似曾相识的孤灯下,怀念往昔,真想沉浸在过往的美梦中长睡不醒。可惜梦总有做完的时候,等醒来时,更发现了现实的冰冷与残酷,就好像凋零的花朵,淅淅沥沥的雨声,怎么看都是寂寞。

想来,是容若福薄,无法消受上天馈赠给他的美好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这才有了“薄福荐倾城”。

5.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纳兰容若《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在忘记你的样子之前,在我老去之前,要为他写一首诗、画一幅画,热情和冰冷相间,恰好与黎明相似。

这应该是纳兰此刻的心境。这么多年过去,该给亡妻绘一副肖像了,这样就可以永远与她相会相伴,只可惜丹青未染,已泪眼盈盈,心中又生出无数感慨。最终却是“一片伤心画不成”。

真是人鬼殊途啊,此生再也不复再见,那就让我回到梦幻中,想象着再次与你相会。只是,天还没亮,与你双栖双飞的美梦就醒了。只有屋檐前的风铃陪着我,念着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