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

2023年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05:31:19 作者:MJ笔神 2023年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整合的理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思考研究和谋划对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环境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难题,而农村环境问题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今年的暑假,我对家乡的环境进行了实践调查,通过对一些村民的走访和自己这些年对家乡变化的总结,得出了一些结论。变化包括环境变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下面的分析与看法是这二方面的结合。

1、村庄基本概况

我的家乡位于,这个村子三年前还全是土路,现在大部分已经变成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说的一点也不假,当初我们村准备养奶牛,就是由于路不好,收购牛奶的商家不愿意来购买,让这个计划已久的梦想破灭了。村里耕地类型主要有水田和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一年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一熟。但由于村里耕地凹凸不平且经济条件所限,机械化很难普及。经我调查从去年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村里洗衣机、冰箱几乎普及,除个别特别贫困家庭外。虽然村民们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村里环境大不如从前。

2、村庄建设情况

通过对村里概貌进行分析,村里住房是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的,但大体风格是相似的,还算整齐。较过去住的土坯房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极少数村民的房屋仍是土坯结构,冬不挡严寒,夏不避酷暑。

1、村庄的改变

十五年前的家乡可以称得上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环境也在流逝。

当我在调查时询问村民觉得我们的家乡是否有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现象?87%的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

其中,反映河流污染的人数占相当大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原来由手工完成的劳动,都改成使用农药,比如除草,原来都用锄头,农民亲自除掉,可是现在都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这一切似乎难以阻止,因为村民都已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且节省劳动力。还有小部分原因是有的村民素质差将生活垃圾乱扔到河里、桥下造成的。我到实地调查,看到河里长满了水藻,漂浮着很多杂物。在桥下,水流旁边可以看到了村民乱倒的生活垃圾。村里没有工厂,所以没有化工污染的问题,这是值得庆幸的。

2、调查环境改变的原因

同时有很多村民反映土地沙化严重,森林面积减少。有的村民说:“以前上山,树木特别茂密,只有山路可以走人,其他地方是很难钻进去的,而现在树木稀疏,可以穿梭的地方很多,连山货都减少了。”主要原因是由于乱砍滥伐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肥力下降,使得土地沙化,植被减少。还有是因为放牧过度,使草地树木被破坏,因而造成的土地沙化。

家乡的空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几年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砍伐,利用,地里和山上的树木却因不合理的砍伐而快速减少,造成了空气干燥,降雨减少,河流干涸,土地板结,甚至出现多次沙尘暴。

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我问村民,现在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政府实施的环境拯救措施是否赞同。86%的村民回答政府的号召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效果不是很好,30%村民表示有很多人不配合政府的工作,导致实施难度加大。通过了解及结合家乡情况我给村长提了几条参考建议:1设立环境保护宣传栏,张贴有关环境保护标语;2设立果皮箱,回收废弃电池;3组织植树活动,加强对树林的管理;4鼓励村民们广造沼气池;5慢慢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过,很多村民认为,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还是不够,希望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

调查的结尾,我请村民们就如何改善农村环境提出建议。

村民们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主要从几方面着手:政府要多做环境保护宣传;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政府收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确责任,政府每年组织当地村民进行植树活动;加强管理,严厉惩罚破坏环境的违法分子。

3、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

2)有关部门丧失职能

3)农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能量、信息。据计算,人在一生中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吨空气、54吨水、32.4吨食物,同时要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等的废物。人能作为生物物种,呼吸所需的氧气完全由绿色植物提供,所需食物100%来自自然生态系统,其中2%靠水体提供,98%靠土地提供。地球这片土地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发展,数千百年的资源开采,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生产能力都大大地下降。而农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强,所以,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面对日益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的农村环境问题,国内已有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相对的,具体措施还是很少。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终归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村民的调查且和村长共同总结了解决我村环境与经济的问题的策略:

要加强国家各项政策在我村的贯彻落实

加强我村教育工作

加强我村经济建设,改善我村环境污染

严格控制我村人口

加强对我村土地的管理

规范我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结束语:不知不觉这次实践调查已经结束了,感受很深。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应该更努力,是自己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有机会一定要回报家乡,去和村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家乡。

感谢词:感谢村民们积极配合我的调查,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也感谢村里干部对我的支持,给我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希望不久后的家乡会协调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更好的发展,尽快的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平。

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整合的理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思考研究和谋划对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环境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难题,而农村环境问题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今年的暑假,我对家乡的环境进行了实践调查,通过对一些村民的走访和自己这些年对家乡变化的总结,得出了一些结论。变化包括环境变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下面的分析与看法是这二方面的结合。

1 、村庄基本概况

我的家乡位于这个村子三年前还全是土路,现在大部分已经变成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说的一点也不假,当初我们村准备养奶牛,就是由于路不好,收购牛奶的商家不愿意来购买,让这个计划已久的梦想破灭了。村里耕地类型主要有水田和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一年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一熟。但由于村里耕地凹凸不平且经济条件所限,机械化很难普及。经我调查从去年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村里洗衣机、冰箱几乎普及,除个别特别贫困家庭外。虽然村民们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村里环境大不如从前。

2 、村庄建设情况

通过对村里概貌进行分析,村里住房是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的,但大体风格是相似的,还算整齐。较过去住的土坯房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极少数村民的房屋仍是土坯结构,冬不挡严寒,夏不避酷暑。

1、村庄的改变

十五年前的家乡可以称得上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环境也在流逝。

当我在调查时询问村民觉得我们的家乡是否有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现象?87%的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

其中,反映河流污染的人数占相当大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原来由手工完成的劳动,都改成使用农药,比如除草,原来都用锄头,农民亲自除掉,可是现在都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这一切似乎难以阻止,因为村民都已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且节省劳动力。还有小部分原因是有的村民素质差将生活垃圾乱扔到河里、桥下造成的。我到实地调查,看到河里长满了水藻,漂浮着很多杂物。在桥下,水流旁边可以看到了村民乱倒的生活垃圾。村里没有工厂,所以没有化工污染的问题,这是值得庆幸的。

2、调查环境改变的原因

同时有很多村民反映土地沙化严重,森林面积减少。有的村民说:“以前上山,树木特别茂密,只有山路可以走人,其他地方是很难钻进去的,而现在树木稀疏,可以穿梭的地方很多,连山货都减少了。”主要原因是由于乱砍滥伐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肥力下降,使得土地沙化,植被减少。还有是因为放牧过度,使草地树木被破坏,因而造成的土地沙化。

家乡的空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几年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砍伐,利用,地里和山上的树木却因不合理的砍伐而快速减少,造成了空气干燥,降雨减少,河流干涸,土地板结,甚至出现多次沙尘暴。

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我问村民,现在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政府实施的环境拯救措施是否赞同。86%的村民回答政府的号召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效果不是很好,30%村民表示有很多人不配合政府的工作,导致实施难度加大。通过了解及结合家乡情况我给村长提了几条参考建议:

1、设立环境保护宣传栏,张贴有关环境保护标语;

2、设立果皮箱,回收废弃电池;3组织植树活动,加强对树林的管理;

3、鼓励村民们广造沼气池;

4、慢慢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过,很多村民认为,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还是不够,希望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调查的结尾,我请村民们就如何改善农村环境提出建议。

村民们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主要从几方面着手:政府要多做环境保护宣传;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政府收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确责任,政府每年组织当地村民进行植树活动;加强管理,严厉惩罚破坏环境的违法分子。

3、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

2) 有关部门丧失职能

3) 农村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能量、信息。据计算,人在一生中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吨空气、54吨水、32.4吨食物,同时要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等的废物。人能作为生物物种,呼吸所需的氧气完全由绿色植物提供,所需食物100%来自自然生态系统,其中2%靠水体提供,98%靠土地提供。地球这片土地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发展,数千百年的资源开采,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生产能力都大大地下降。而农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强,所以,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面对日益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的农村环境问题,国内已有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相对的,具体措施还是很少。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终归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村民的调查且和村长共同总结了解决我村环境与经济的问题的策略:

1、要加强国家各项政策在我村的贯彻落实

2、加强我村教育工作

3、加强我村经济建设,改善我村环境污染

4、严格控制我村人口

5、加强对我村土地的管理

6、规范我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7、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结束语:不知不觉这次实践调查已经结束了,感受很深。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应该更努力,是自己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有机会一定要回报家乡,去和村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家乡。

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三

近年来,经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与环保工作力度,逐步解决各类危害环境的突出问题,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环保工作。为了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我镇面临的环保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提议。

一、当前环保工作的现状

1、在西昌市创立全国生态市的大环境下,我镇也进取创立成为生态乡镇,生态示范创立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各类创立考核指标中除了对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涉及到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资料和要求。所以,创立工作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2、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我镇争取了20__年度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对三个村进行了连片的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等建设,改变原有的环境污染现状,整治结束后,建成污水处理站5001座,垃圾房3座,宣传墙2座,沼气池11座,农村连片综合整治率大于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畜禽粪便利用率大于80%。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显成效。我镇创新环卫管理机制,经过政府买服务方式,实现对现有环卫保洁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招聘了环卫保洁公司进行管理,常年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和城管一齐有力制止、纠正和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占道经营、违章停放、车辆沿途洒漏污染道路、肆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了乡村设施完善,乡容乡貌进一步好转。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设立环境卫生监督曝光台,定期对违反乡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曝光,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质量,确保了乡村干净、整洁、有序。

4、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得进取进展。今年2月开始,镇畜牧兽医站就对镇内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每一户养殖户的基本情景构成台账,要求按时限进行整改。

马道在畜牧园区的养殖大户都有环保相关手续,养殖比较规范,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都是无害化的配套农业种植或修建了沼气池处理,基本能够达标。但在境内的许多散养殖户就有不一样的情景,基本都没有办理环保相关手续,在敏感地区养殖,在水源点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在风景区养殖,有的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粪污直接排放到沟渠或河道里,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此类事件的信访问题也时有发生。今年,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镇政府决定借势借力,彻底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养殖污染问题,针对不一样的情景,对环保不达标的养殖户进行挂牌整改,有限期整改的,有彻底搬离的,都要求养殖户按照整改资料整改。下一步,根据西昌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掉拆除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镇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拆除,彻底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本事较弱。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必须保护,但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河道、沟渠中仍然有许多随意倾倒的垃圾,不仅仅污染环境,还对河道造成很多堵塞,很多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秸秆焚烧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秸秆还田技术和设施不够完善,使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抵触较大,工作难度十分大,无足够的措施,只能靠镇、村、组干部来巡查值守,但都还是不能完全控制。

三是农村小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虽然近两年关掉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农村中也还存在“小散乱污”企业,这些小作坊隐藏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今年,对这些小企业进行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我镇还涉及沥青库的环保投诉问题,周边农户强烈要求该企业搬离,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农村畜禽散养户没有环保设施,有的甚至是粪便直排,造成了对沟渠河道的污染,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缺乏。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和农药,而这种普通化肥和农药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必须威胁。对农药包装袋瓶的回收还没有严格实行,农民随意丢弃这些包装品,造成污染,很多的废旧农膜没有回收利用,随意乱丢,造成严重污染。

三、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本事较弱,农村涉及面广,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繁重。

二是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机制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农村环保监管本事亟待提高。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办公室,但没有专职人员,在处理事情上不专业。

三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提议与对策

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应着力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对各个环保职责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环保部门和乡镇要进取协调配合,通力协力,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构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进取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

三是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提议能否疏堵结合,每季争取一天的计划烧除,解决农民耕种难,抵触大的问题。

四是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在乡镇设立专职环保人员,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本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礼貌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礼貌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篇四

环境保护

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环保对策;

:

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

与所有的县城一样,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县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县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全县总的情况来看,我县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一)、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二)、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四)、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五)、矿山废水、废渣。

(一)、土壤遭到破坏。

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三)、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

(一)人口压力增长快

(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一)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对于交通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较大的村镇可采取统一收集后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的办法。

(四)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五)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七)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五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暑假,我对家乡的环境进行了实践调查,通过对一些村民的走访和自己这些年对家乡变化的总结,得出了一些结论。变化包括环境变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下面的分析与看法是这二方面的结合。

1 、村庄基本概况

我的家乡位于。这个村子三年前还全是土路,现在大部分已经变成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说的一点也不假,当初我们村准备养奶牛,就是由于路不好,收购牛奶的商家不愿意来购买,让这个计划已久的梦想破灭了。村里耕地类型主要有水田和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一年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一熟。但由于村里耕地凹凸不平且经济条件所限,机械化很难普及。经我调查从去年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村里洗衣机、冰箱几乎普及,除个别特别贫困家庭外。虽然村民们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村里环境大不如从前。

2 、村庄建设情况

通过对村里概貌进行分析,村里住房是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的,但大体风格是相似的,还算整齐。较过去住的土坯房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极少数村民的房屋仍是土坯结构,冬不挡严寒,夏不避酷暑。

1、村庄的改变

十五年前的家乡可以称得上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环境也在流逝。

当我在调查时询问村民觉得我们的家乡是否有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现象?87%的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

其中,反映河流污染的人数占相当大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原来由手工完成的劳动,都改成使用农药,比如除草,原来都用锄头,农民亲自除掉,可是现在都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这一切似乎难以阻止,因为村民都已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且节省劳动力。还有小部分原因是有的村民素质差将生活垃圾乱扔到河里、桥下造成的。我到实地调查,看到河里长满了水藻,漂浮着很多杂物。在桥下,水流旁边可以看到了村民乱倒的生活垃圾。村里没有工厂,所以没有化工污染的问题,这是值得庆幸的。

2、调查环境改变的原因

同时有很多村民反映土地沙化严重,森林面积减少。有的村民说:“以前上山,树木特别茂密,只有山路可以走人,其他地方是很难钻进去的,而现在树木稀疏,可以穿梭的地方很多,连山货都减少了。”主要原因是由于乱砍滥伐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肥力下降,使得土地沙化,植被减少。还有是因为放牧过度,使草地树木被破坏,因而造成的土地沙化。

家乡的空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几年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砍伐,利用,地里和山上的树木却因不合理的砍伐而快速减少,造成了空气干燥,降雨减少,河流干涸,土地板结,甚至出现多次沙尘暴。

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我问村民,现在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政府实施的环境拯救措施是否赞同。86%的村民回答政府的号召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效果不是很好,30%村民表示有很多人不配合政府的工作,导致实施难度加大。通过了解及结合家乡情况我给村长提了几条参考建议:1设立环境保护宣传栏,张贴有关环境保护标语;2设立果皮箱,回收废弃电池;3组织植树活动,加强对树林的管理;4鼓励村民们广造沼气池;5慢慢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过,很多村民认为,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还是不够,希望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

调查的结尾,我请村民们就如何改善农村环境提出建议。

村民们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主要从几方面着手:政府要多做环境保护宣传;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政府收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确责任,政府每年组织当地村民进行植树活动;加强管理,严厉惩罚破坏环境的违法分子。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能量、信息。据计算,人在一生中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吨空气、54吨水、32。4吨食物,同时要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等的废物。人能作为生物物种,呼吸所需的氧气完全由绿色植物提供,所需食物100%来自自然生态系统,其中2%靠水体提供,98%靠土地提供。地球这片土地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发展,数千百年的资源开采,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生产能力都大大地下降。而农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强,所以,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面对日益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的农村环境问题,国内已有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相对的,具体措施还是很少。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终归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村民的调查且和村长共同总结了解决我村环境与经济的问题的策略:

要加强国家各项政策在我村的贯彻落实

加强我村教育工作

加强我村经济建设,改善我村环境污染

严格控制我村人口

加强对我村土地的管理

规范我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结束语:不知不觉这次实践调查已经结束了,感受很深。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应该更努力,是自己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有机会一定要回报家乡,去和村民们一起建设美好的家乡。

感谢词:感谢村民们积极配合我的调查,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也感谢村里干部对我的支持,给我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希望不久后的家乡会协调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更好的发展,尽快的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