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 教学的三个结合探讨教育论文(大全5篇)

最新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 教学的三个结合探讨教育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10-01 17:28:09 作者:字海 最新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 教学的三个结合探讨教育论文(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篇一

本文主要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再结合教学经验,探讨电路基础的改革途径,提出应尊重学生基础、从实践应用启发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方法。

一、引言

电路基础是电类、信息类和计算机类大一新生必修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电路基础课程在所有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本人从参与电路基础教学的经验再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讨电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而是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大一的新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主要源自高中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西南林业大学作为二本学校,招生分数处于二本分数线下端,学生的知识经验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高中物理、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不足;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等。但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制定的`教学计划,教授的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学手段均应有所改变。

2.电路基础作为一门工程性较强的课程,应注意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操作性的结合。

电路基础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同步情况,理论教学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问题还有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验的问题。

3.认知—结构理论,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完全按照课本章节来讲课,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传统的电路基础讲课过程是这样的:

这种教学过程,容易使得学生无法从全局的眼光来学习课程,也就是说无法将具体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科结构。应该联系学生的理论储备(电磁方面的基础),然后从整个专业课的结构来设置课程内容。

4.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会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现在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积极性的问题,课堂教学结束后,往往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多,此外现在网络普及程度高,课后试题均能找到答案。作业抄袭情况严重,而这一情况往往给教师错误的认识,以为学生都比较好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导致错误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提出的改革

目前,很多关于电路基础的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二是通过比较分析,从几大名校的电路基础安排来指出自身的改革方向;三是针对电路基础的实验教学来改革。任何课程都是针对学生的,且由教师来主导的,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要充分地分析教师和学生以及知识掌握的特点,因此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理论教学改革。

(1)从学习动机激发出发,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电路基础重难点的试题库,此试题库为教师自出,以便防止抄袭答案的现象。

(2)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顺序,增加电路基础所需要的物理知识章节。

(3)理论教学中适当引入生活中的电路实例,向学生展示电路的作用及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最简单的手电筒,电磁式万用表,电容开关等。

2.实践教学改革。

(1)对于电路基础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中提供了实物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电路的理论问题,并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了解。电路基础的以往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理解,但是对于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不大。

(2)电路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教师教授学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际实验前,先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及参数的调节,通过增加这一环节,加强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四、结语

课程的改革并不是凭空的理论,而应该是联系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课程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与及为后续的电路课程做好铺垫。

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篇二

职业高中教育主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它无疑更要注重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要着眼于素质,在教学上不断求变求活,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能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下面拟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职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做好的三个结合.

作者:姜春雨作者单位:通州职业高级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

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篇三

摘要:近几年,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的破坏,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很多,文章着重分析环境保护中的保险政策即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并对其优势和依存条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环境保护;保险政策;优势;依存条件

环境保护的政策有很多,按通常的分类方法可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分类。从纵向可分为总政策、各个部门或领域的基本政策、各个部门或领域的具体政策等;从横向可分为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产业政策和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oecd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各国已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经济手段。

一、环境保护中的一般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来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一般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征收排污费、生态环境补偿费、资源税(费),环境保护经济优惠政策,环境保护投资政策以及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市场政策等等;金融政策包括软贷款、贴息贷款、商业贷款、优惠贷款和环境保护基金等。

二、环境保护中的保险政策及其优势

环境保护中的保险政策属环境责任保险政策。环境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水、土地或空气等环境资源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它要求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时,就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环境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范畴。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种人为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的破坏,这些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环境责任保险具有风险评价、风险监察和损害救济等功能,能保障环境侵权受害人的权利救济、环境污染的及时治理和减轻企业运作中的环境责任。因此,环境责任保险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手段相比,环境责任保险具有以下优点: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作用机制与众不同

环境责任保险是分散危险和消化损失的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把经济因素和环境风险联系在一起的机制。它激励经营者更加谨慎地从事经营活动。保险市场通过把风险转化为相对少和固定的保费,以此来避免经营者从事经营时可能面对的巨大的不确定的风险。否则,经营者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发展机会和巨大风险并存的局面时将进退维谷。同时,经营者可以通过保险获得补偿,迅速恢复生产,并且保险的存在可以减少交易各方的交易费用。

(二)环境责任保险符合现代环境法污染者负担原则

保险是通过集中危险相近的人所共同组成的。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由潜在的污染者组成一个危险共同体,通过缴纳保险费形成风险基金,当污染者造成他人损害时,透过保险人对他人所受环境损害进行赔付。因此,环境损害的风险实际上是由缴纳保险费的责任共同体来承担的,也即是全体污染者来共同承担的,而非由其他人承担,所以它符合环境法中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三)环境责任保险能促使被保险人加强环保工作,从而有效地减少污染的发生

环境责任保险的出现虽然不能达到阻止环境污染发生的作用,但环责险市场可以通过厘定不同的保险费率、确定不同的保障范围来控制激励被保险人改善安全措施以此减少污染风险。例如,保险人可以在基本费率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费率。对环保设施完善,运作良好的经营者实行优惠费率;对环保设施不健全的经营者,提高费率,征收高额保险费、促进其健全环保设施。在德国,保险公司给予行驶公里数少于特定里程数的车主以折扣费率,有效地减少了能源的排放,促进了环境的保护。rheinlandversicherung公司在其客户能提供一张公共交通的年票时,将对其实行优惠费率。而建筑保险的保险人则通过对符合环保设计标准和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的投保人提供折扣的方法来提高环境质量。另外,保险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具有掌控资金投向的权利,可以把资金投入到从事防止环境污染生产的企业中去。不仅如此,还可以雇佣专业的风险管理专家对被保险人所从事的`活动进行管理,来实现经营利润,同时提升环境质量。最后,保险人还可以通过日常监督减少造成环境损害的风险。可以在保单中设立控制条款:保险人或其代理人随时均有不经预先通知前往查看被保险人设施的权利,以促使被保险人改进措施及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环境责任保险增强了侵权行为法的补偿功能

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修正使侵权行为法加强了对受害者的保护,但并未增强双方的补偿功能。对于经营者来说,必然导致负担成本加重,从而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受害人来说,在加害人偿付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面对繁复的诉讼程序,受害人未必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环境责任保险将风险分散于社会各成员的机制无疑增强了侵权赔偿能力。通过环境责任保险,污染者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费,若损害事故发生,由保险人负责赔偿,从而减轻其负担;受害人也能从具有雄厚财力的保险人处迅速获得理赔,避免了因加害人财力不足无法获得赔偿情况的发生,从而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不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五)环境责任保险具有再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分散风险的途径

环境损害具有污染范围广、受害人数众多以及损害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发生巨灾风险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仅仅依靠一般经济手段去解决往往只是杯水车薪,而环境责任保险作为环境保护的保险手段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有的风险分散功能。它可以通过再保险、共同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保险技术将巨额风险分散到遍布全球的保险人中去。如199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发生的安德鲁飓风(hurricaneandrew)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后保险人为其支付的155亿美元保险赔偿金,对于灾后重建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保险业对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三、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依存条件分析

环境责任保险的诸多优点固然令人心动,但自环境责任保险进入中国之后,为何发展之路却频频受挫呢?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环境责任保险的存活是需要一些特殊的依存环境和条件的。

(一)环境责任保险存活的社会思想基础是环境风险责任的社会化原理

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危害后果是保险制度产生、存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每个单个个体接触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促使个人转移风险和社会分摊风险,即风险社会化原理被社会广泛认同。人们开始寻找一种社会化的风险分散机制,以保证自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因某次事故而受到影响。环境责任保险正是这种环境风险责任社会化观念下的产物。它是人们在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出现、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赔偿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要求社会分摊环境损害赔偿风险的一种做法,风险责任社会化为环境责任保险的建立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从而为根本上解决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完善的法律环境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

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取决于法律环境的健全及其执行力度的强弱,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民事侵权体系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环境责任保险最发达的地方就是那些拥有健全法律制度的地方,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环保实践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美国采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而且,政府还可以采取货币赔偿或者刑事制裁的方式,对污染者处以严厉的惩罚。欧盟成员国也无不采用法律手段,加大对环境污染者的惩处。,《欧盟政策声明》指出“防止和消除污染侵害的费用,必须作为一项原则由污染者来承担。”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民事侵权体系维护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并提供了主体权利受到侵害时的保护救济机制,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安全阀”,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环境责任保险所发挥的功能正是其折射。

(三)非经济利益因素的推动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基础保障

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环境损害具有损失难以确定性、损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性、损害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损害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这与传统保险具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污染责任保险中的公害污染,工业活动从设厂排放废物开始,即存在发生损害的确定性,是重复或继续的现象,非偶然和不可预见。因此,这与传统保险领域中以偶发及不可预见或不可抗力事故作为保险对象相矛盾。1978年l0月在马德里举行的国际保险协会第五次全球会议上,保险人就曾基于上述特性而拒绝承保。基于环境损害的特殊性可知环境责任保险不能和传统领域相提并论。为此,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都采用了强制保险的模式,通过政府干预,并结合各种经济刺激手段,才得以激发环境保险市场。因此国家对于保险公司应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保险公司承保。

(四)厘定恰当的保险费率是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关键因素

保险费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市场的供需和环境保险功能的实现。环境责任保险中存在着逆向选择,即污染风险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保险来转嫁损害,但污染风险低的企业由于保险费的厘定不合理而导致无力投保。由于参加投保的都是风险高的企业,因此,保费总额不足以进行损害赔偿致使保险公司失去运营基础。另外,如果遵循公平原则,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厘定不同的保险费率,风险高的交纳的保险费多,风险低的交纳的保险费少,这样的话,一些风险很高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巨额保险费,必然会造成企业的无保险现象、环境和受害者的无保护状态。因此,保险费率的确定必须兼顾保险公司经济利益和环境保险的价值追求,并结合国家的环境保险政策,做到公平、合理与适当。

(五)公民的环保和法律意识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动力

环境责任保险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一国相关制度的安排,而且也取决于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兴起与公民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密切相关。只有当公民对自身的环境权益和法定权利有了充分的认识,公众才能积极的投保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才可能得以长足的发展。因此,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推动环境责任保险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四、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责任保险的生存土壤目前在我国并不完全具备,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现有做法,完善环保法律和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政府对环境责任保险的支持力度,另外还要深入研究环境责任保险理论、加快产品开发和费率厘定合理化的步伐,从而使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得到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报),(5)。

2、李挚萍。略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j]。法学评论,(3)。

3、陈立琴。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j]。浙江林学院报(哲社版),2003(3)

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篇四

[摘要]语段教学是培养学习者语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重点解决有关句际关系、句子在连续表达中的作用与变化、语段中词语的省略、照应、替代等篇章层次的语言袁达问题。联系学习者已有的汉语基础知识进行语段知识的导入,如结合句式教学教授句子接应的方法等,将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在认知学习汉语语段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段教学;认知理论;汉语基础知识;句式接应

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把句子作为最大单位,讲语法只须讲到单个的句子。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中高级阶段。然而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一个句子往往是不够的。要表达复杂一点的意思,就要将句子变成语段、篇章。其中的组织关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解决有关句际关系、句子在连续表达中的作用与变化、语段中词语的省略、照应、替代等篇章层次的语言表达问题。因此,教学必须突破句子界限,延伸到语段。

语段通常被定义为大于复句而一般小于段落的语言单位,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语段形式简短,内部句子之间包含了语篇的基本衔接方式和语义关系,是构成语篇的基本环节。语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语篇表达服务的,语段教学既是语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篇教学的基础。语段中旬子与句子的连接,是包括语法、结构、意义、逻辑等方面的较为复杂的横向连接,要解决语段内部结构的问题,对培养学习者的连贯表达能力,克服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意义。语段的问题解决了,语篇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语段教学的认知机制分析

语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句子衔接手段,如指代、省略等照应手段、结构衔接(通过关联词语或连接成分实现)、逻辑顺序衔接和词语衔接等主要的衔接方式。下面将讨论如何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来教授这些内容,具体地说,就是探讨如何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语段知识的导入,发挥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在认知学习汉语语段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对于吸纳新知具有重大作用,因为以旧知作为基础,新知更容易被接受。反过来,原有的认知结构也由于新知的摄入而不断地得到修正与更新。语言学习亦如此,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生活经历、外语学习经验、母语经验、汉语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句子衔接手段等,都可以作为新知识的认知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进行新知识的导人,能使学习者更有效地接纳新知。

具体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细化:(1)联系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和外语学习经验;(2)联系学习者已有的汉语基础知识;(3)建立各种衔接手段的之间的横向联系。下面仅就第二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联系学习者已有的汉语基础知识教授语段层面的衔接知识

人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层级的分类系统,像图书馆一样。新知识必须要经过重整和组合才能纳入其中。就像图书馆里刚买的新书,都要登记、分类、编号后才能上架,存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要取书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找到。同样,新知识若能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存放好,需要运用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这个合适的位置就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能吸收新知,就是因为头脑中贮存了某种知识结构,它可以接纳、同化新的知识。

初级阶段之后,学习者的汉语语言知识结构初步形成,汉语常用汉语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基本词汇和基础语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单复句也已基本掌握。这些汉语言的基础知识就成为学习者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学习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学习者的汉语基础知识又局限在句子之内,有关句际关系、句子在连续表达中的作用与变化、语段中词语的省略、照应、替代等篇章层次的语言表达手段还未进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需要在句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既然任何认知过程都必须建立在新知与旧知联系的基础之上,那么,引导学习者建立起句法和章法之间的联系,就成了拓展和完善他们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一个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一些词和句式的教学放在语段中进行教学效果更好,同样,衔接知识的导入如果能够结合语段层面上的词、短语、句子等语言要素的教学来进行更符合语言认知的规律。如:结合词语教学教授词汇衔接手段;结合句式教学教授句子接应手段;结合关联词语教授逻辑语义衔接;结合代词教学教授省略、替代等照应手段;结合概括词教学教授替代手段等。

三、结合句式教学教授句式接应的方法

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话题——说明句等称为变句式。这些句式之所以是“变式”,是因为它们与所谓“主谓宾”式的常式句在句内词序上有较大的差别,学习者普遍感到难以掌握,要么用错,要么选择回避策略。如果在语段的背景下教授这些句型,更符合认知的基本原则。

在语段中这些句式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往往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制约。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学到的有关这些句型的知识,通常局限在句子的范围之内。对于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句式,则不甚了了。问题在于以往的教学只解决了句子内的问题,而实际使用的语言很少使用单个的句子,要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至少要用两个以上的句子。当这些句子与句子相互联结时,有时要作语序的调整,调整的结果便是出现了各种句式。对句内的词序进行调整是一种重要的句子接应手段——句式接应,这正是学习者原有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中所缺少而需要加以完善的。而学习者已掌握的有关各种句式的句法知识就成为同化新知的基础。

句式接应是有关语段中不同句式的选用规则问题。语言中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子,这些句子称为同义异构句。这些深层结构相同而表层结构相异的句子,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语序产生。如:

a:他扫地扫得很干净。(主谓宾式)

b:他把地扫得很干净。(“把”字句)

c:地被他扫得很干净。(“被”字句)

d:地他扫得很干净。(话题—说明句)

各种句式都具有各自的句法特点和语义内涵,从而在语段中具有不同的语用价值。同一种句式的教学既要从句法层面的语法、语义分析逐步过渡到语段层面的语用分析,又要利用同化机制进行句式之间的语用对比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学习者在进行句式选择时获得更完全、清晰的线索,并且便于归类、入库和提取运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将句式选择和句式接应手段紧密联系起来,认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

1.“把”字句的宾语一般都是“已知信息”,通常在上文中提到过,“主谓宾”句的宾语则没有上下文要求。例如: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得了一种怪病,他什么药都吃过了,他什么大夫都找了,也治不好。有一天,一个大夫告诉他:“你怎么样才能把病治好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找来一颗心!,用这颗。来做药,你的痛就一定会好!”

于是这个年轻人回家把这话跟她妈妈说了,他妈妈二话没说,立刻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给了自己的孩子。

分析语段中划线部分的句子,对比“把”字句和主—谓—宾句:

(1)a:你怎样才能把病治好呢?

b:你怎样才能治好病呢?

(2)a:于是这个年轻人回家把这话跟她妈妈

说了。

b:于是这个年轻人回家跟她妈妈说了

这话。

(3)a:他妈妈二话没说,立刻就把自己的心掏

了出来,给了自己的孩子。

b:他妈妈二话没说,立刻就掏出自己的心

来,给了自己的孩子。

(4)a:唯一的办法就是找来一颗心。

b: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一颗心找来。

这两个语段中出现的三处“把”字句(a句),均体现了上下文语境对“把”字句的要求。如:(1)a中的“病”与前文中“一种怪病”同指;例(2)a中的“这话”指前文中的大夫说的那段话。同样,(3)a的“心”也与上文中的“一颗心”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同指关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4)a并没有使用“把”字句,而是用了主—谓—宾的形式,理由是这一句的宾语“一颗心”是不定指成分,是新信息。2.“把”字句总是出现于由于某种原因而需要执行某种特定的动作行为,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样的语境之中。例如:

明天有客人要来(原因)。所以,他把地扫得很干净,以免给人不好的印象(目的)。

儿子告诉妈妈,大夫说要治好病,一定要找来一颗心做成药(原因)。妈妈听了,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给了自己的孩子(目的)。

(二)“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和“把”字句由于句法结构相似、语义关系密切相关、主语和宾语互换位置而不改变意义而形成对照。利用反面同化,可以更好地将这两个句式的选用联系起来。反面同化,指新知由旧知相反方向去发展,虽然不是由旧知派生,但因与旧知相关,可从反面去联想,因而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同化。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表层形式不同而语义等值的两种句式,二者在单句层面上可以互相转换;可是,在进入语段层面后,它们之间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主动与被动的转换关系了,而要受到上文主题的制约。例如下面的语段,由于二者处于不同的上下文语境而不可以互换使用:

(1)a:(小胡)从报上看到王明海治沙

的报道,为之感动,(他)把自己春节得

到的100元压岁钱寄给了王明海。

b:(小胡)19从报上看到王明海治沙

的报道,为之感动,自己春节得到的100

元压岁钱被他寄给了王明海。

(2)a:今天你怎么不高兴,是不是和女朋友分

手了?

b: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c: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顿。

(1)a中使用了“把”字句是为了让“他”出现在主题的位置上,以便与前一小句中的主题“小胡”保持一致。同样,(2)b的答句用“被”字句也是为了与问句的主题“你”保持一致。将(1)a换成“被”字句(1)b或者将(2)a改成“把”字句(2)c都会割裂前后句的衔接关系。

可见,主题与句子的内部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后续句的主题或与先发句的主题相关、或与先发句述题相关、或与先发句的主述结构相关,这种语义的相关性是语段连贯的基础。选用“把”字句或选用“被”字句正是受到语段中句子这种衔接要求的制约。语段衔接要求叙述角度在同一个主题范围内要保持一致,任意更换主题会造成叙述角度忽东忽西、破坏语段表达的连贯性。

主述题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表达中语句不通的原因,并学习如何在主题的制约下选用“把”字句或“被”字句。

(三)“被”字句和话题一说明句

汉语中有一类句子,是话题一说明句的一种,是指动作的受事、工具等被放到句首充当话题,同时又不出现动作者的句子,又成为“无标志被动句”。由于没有形式标志,学习者母语中也没有对应的形式,比较难掌握。但如果在掌握“被”字句之后再学习,则有了比照的基础。比如,话题一说明句与“被”字句一样,都可以使受事出现在主题的位置上,从而发挥主题衔接的作用;与“被”字句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强调“施事”,而只表示是一种“话题一评论”关系,说明主题所表示的事物的情况、用途等。请对比:

不需要强调施事:

(1)护照(被你)弄丢了?这下儿可麻烦了!

需要强调施事:

(2)他把护照弄丢了,影响了整个目的行程。大家都被这件事闹得很不愉快。

这种比照正是利用了类比同化的作用,即新知类同于旧知,只是有着某种规律性的变化。学习者通过类比,发现了旧知和新知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能进行知识的接收和迁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语段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语境,以语段为背景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特定的语境中一些特殊句型的语义和语用规则,从而深化和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为连贯表达服务。

四、结论

上文运用认知的同化理论,以句式教学为例探讨了在语段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联系学习者已有的汉语基础知识教授语段层面的衔接知识,使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在认知学习语段,完善汉语语言知识结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有的语段教学研究仍然以指代词和超句子联系词的教学为主要内容,对于语段中的特殊句式以及句式接应问题则较少涉及。另一方面,当前的句子研究、特殊句型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拓展到了语段层面,并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应用认知理论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和利用,将它们统摄在认知理论的框架内,可以使这些教学理念更加清晰、明确和系统,有利于对语段教学实践的指导。

三个结合教育的内容篇五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古今结合有着很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古代文学是古代人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镜子。而有时现实与历史是多么的相似,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说明,历史与现实是相联系的,是不能隔断的,这为我们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古今结合提供了一个契机。注重古代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就会把古代诗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讲得生动,僵死的东西变成了有用的、活生生的东西,学生乐于接受。如果让思维局限在所讲授的诗文中,就事论事,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成了一潭死水。学生们会认为,教师所讲的东西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与现实距离遥远,没有任何用处,学不学无所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古今结合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积极因素。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与贯穿,讲授的内容更加新颖,会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就学生的素质而言,古代文学课的古今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现代大学生历史知识匮乏,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经验与阅历更加欠缺。他们需要补充历史知识,更需要积累社会经验、增长生活阅历,以便于他们踏入社会后更加顺利地适应社会,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将古代文学中所反映的历史情形、世态人情、道德修养、处世方法等,与当今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所以,了解历史与了解现实同等重要。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1]可见古与今,均不可偏废。况且,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非常需要知识广博的人才,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知识面的拓宽,也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古代文学课中古今结合的最关键的一步,是寻找古与今的切入点。如果古与今找不到对应切入点,也即寻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似相同之处,也就无法进行结合。如杜甫的'《写怀》诗中有句“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2],这句诗是杜甫对当时贫富悬殊与不均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的看法。我们不但要了解唐代社会贫富悬殊给社会稳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了解当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给社会造成的不安定因素,比如仇富、仇官心理,通过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等等。贫富不均所造成的结果,古今都是一样的。这种古今结合的切入点,就是贫富不均在古代和当今社会起到了哪些相似、相同或不同的作用。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博古”,更要“通今”,既要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也要关心当今社会,了解当今社会,深入调查,注重体验,观察现实,分析问题。如此,才能在古今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课讲活,讲深,讲透。

我们了解了古代文学教学中古今结合的必要性与切入点后,还要了解课堂讲授时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采取何种方式去实现古与今、历史与现实的沟通、联系与对话呢?在这里,笔者初步设计三种方式。

1.课堂讨论。在讲授古诗文时,教师最好不要搞“一言堂”。如果一节课下来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效果不好,造成“言者谆谆,听者邈邈”的情形,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想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个有序的、热烈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这就少不了课堂讨论的环节。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和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可选取一两个切入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讲授屈原的《橘颂》时,分析了屈原“独立不迁”、“坚守不移”、“特立独行”等品格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对于屈原所标榜且实行的这种品格,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是完全继承、批判继承,还是反其道而行之?还可结合《楚辞》中的其他篇章,总结分析屈原的品格。如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们为人处世时采取什么态度?应如何看待屈原的处世态度?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经验发表看法,评判屈原的处世原则。这样,就以“如何为人处世”为切入点,把古与今、历史与现实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教学中的古今结合。

2.课堂提问。在课堂上,除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外,还可进行个别提问,让学生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并谈谈如果将古诗文中的主人公换成自己,应该怎么做。比如,在讲授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对官场的“七不堪”、“二甚不可”[3]时,可让学生谈谈如果自己处在那个环境,是否能够适应,如果不适应,应该怎么办。嵇康谈到他非常厌恶人情往来之间的吊孝,而世人尤重于此。在今天,人们仍然非常重视红白事之间的往来,如果不随大流、顺从世俗,就会变得孤立,会显得不近人情。以此为切入点提问,就把古与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在课堂提问时,可采取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判断、辨别是非曲直。学生的识别能力有限,如何处理社会中的复杂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上述为人处世的问题,到底是随俗好,还是我行我素好,教师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从历史的大环境入手,因时因地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避免“食古不化”、“读死书”,才能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另外,在提问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如果他们的观点不一样,要及时地给予点评,指出其正确与错误所在,给予适当的引导,使课堂教学活跃而有序地进行。

3.课外作业。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是古代文学教学中古今结合的一个不可少的环节。可选取古诗文中的一个问题或古今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布置作业,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在讲授古诗词时,可布置诗词欣赏作业,让学生抒发一己之见。如讲授苏轼的《定**》时,可布置一道词赏析作业,让学生谈谈对苏东坡遭遇人生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淡定的超脱情怀,苏东坡的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处世态度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果自己遇到了挫折应采取什么态度。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实现古人与今人的沟通与对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学到了文学知识,品格修养、处世理念与方法也得到了提高。这样,就在作业中做到了古今的结合。教师在作业的批改中,也要做到循循善诱,给予正确的引导,肯定学生正确的看法,纠正错误的看法。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古今结合,是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试行,我们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学生与有关部门的认可。它的具体作用与效果,可总结为如下三点:其一,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古今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印象。古代的东西相隔遥远,遥不可及,今天的东西近在咫尺,可触可见,古代的东西与现代的东西一旦结合起来,便会显得明晰、实在、鲜活。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课文,使古诗文不再显得古奥、艰涩、深邃、呆板,减轻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畏难情绪,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信心。其二,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甄别能力。本科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成长期,世界观、性格、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定型,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问题的处理还很幼稚。如果不让他们把不成熟的思考(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说出来、写出来,我们就无法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就无从对其加以指导。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与提问,课外作业的写作与赏析,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在思想上帮助他们成长,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与甄别能力。其三,古代文学课程的古今结合,真正做到了学用结合,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品格、理念。我们知道,在古代,特别是在先秦时期,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古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历史和文学知识。通过这些古诗文的学习,贯通历史与现实、学习与体验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就会收到很明显的效果,学得快,记得牢,用得上,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综上所述,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古今结合教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产生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