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幼儿园寒露教案(优秀16篇)

幼儿园寒露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5 05:46:40 作者:影墨

教案的编写需要紧密结合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幼儿园教案范文,了解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

《寒露》教案

0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0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0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0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0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活动收获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寒露》教案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物候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

农事歌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幼儿园寒露节气文案

一、冷气降下,那些动物们开始寻找着食物去度过严冬,鸟类们开始飞往炎热的地方去,花草树慢慢着脱落那些旧老的叶子。

二、天气的慢慢转凉,还是喜欢在那清晨的早上坐在凉亭里喝着一杯温暖的茶水,那舒服的状态下真是太爽了。

三、寒露的那天,路边的绿色清新小草沾满了露水,那冰凉的水珠滴到了身体上,瞬间感受到全身都在降温。

四、天冷了你要记得自己多加衣,如果不暖和要跟我说声,我愿意把我身上的那些温度都传递给你。

五、夜晚的时刻,点燃了火堆,坐在旁边靠着那温暖的明火,那么舒服的情况下如果能抱着你一起烤火那就更好了。

六、寒露那天躺在外面接收着那些一阵凉爽的气温,慢慢着就会把身体湿润了一些,但是那清爽的气息真的太舒爽了。

七、想在寒露那天牵着你的小手,然后一起看着那天上的星星,和你一起坐在那松软的草地上聊着天。

八、我能否在寒露那一天抱着你,我只想好好着感受一下你怀里的温度,把你怀里的温度均匀着跟我相识。

九、我的关心依然在,我依然是爱你的,只要你想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会一直在等着你,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十、寒露虽然说是降温了,但是有时候也会很热,但是还要注意保暖,因为一不小心很容易生病。

《寒露》教案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师:干燥的菊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把鲜菊花入锅蒸制二十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在阳光下晒干,一般情况下三四天就能晒好。

02泡菊花

师:我们把干燥菊花放入壶中,再冲入开水,稍等一会,菊花茶就泡好了。

师:冲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危险的,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请爸爸妈妈帮忙,才能去做这一步哦。

03品菊茶

师:菊花茶泡好了。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寒露要喝菊花茶的习俗。

师:菊花茶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明目去火的功效。

师:小朋友们一起尝一尝菊花茶吧。

幼儿园寒露节气文案

1.寒光点点染天边,露浓月明深秋天,时节转换情不变,分分秒秒都想念,愿你加衣保暖依然翩纤,养颜保健总是灿烂,开心愉快占满心田,幸福好运堆积成山,寒露快乐。

2.寒露时节,让秋风吹,吹走心头忧愁;看秋叶舞,舞出开心逍遥;任秋雨淋,淋来福贵好运;凭短信飞,飞来实心祝福;愿你用幸福保暖,携快乐热身,拿温馨当枕,抱快乐入睡!

3.寒露到,冰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情意,萧条的是季节,深浓的是友谊,飘零的是落叶,传递的是祝福,寒露,天寒多添衣,愿你健康相伴,笑口常开,寒露快乐!

4.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即使寒露来临,我们心中也不会畏惧,运动会驱赶寒露带来的寒气,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又强壮。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多运动吧。

5.瑟瑟秋风洒,隐隐寒露来;短信虽为虚,条条送祝福;天气日渐冷,健康需照顾;多食瓜果蔬,美容又滋补;再次祝愿你,快乐过寒露!

6.寒露过后,露了就寒。勿求性感,多把衣添。丝袜莫穿,短裙别沾。切忌蹬被,感冒遭罪。寒露不露,健康无度。寒露快乐!

7.寒露寒露,冻死蜘蛛;寒露寒露,带来露珠;告别酷暑,迎来寒露;祝福如风,将你吹拂;思念如露,朝朝暮暮!幸福健康,非你莫属!

8.寒露将严寒悄悄的带到人间,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大爱的温暖,大爱无疆,爱的温暖一定能够抵御严寒,让我们将爱常驻心田,和谐我们的美好家园。

9.以问候为礼,为你奉上绵绵关怀;以真诚的心,给你传递深深思念;以文字喻情,为你谱写点点挂念;以快乐为愿,祝你天天快乐,降温多添衣!

10.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秋之寒,宜加衣以御寒;秋之寥,宜用爱以宽心。所以我特意发来了寒露短信,只为祝你开心快乐!

《寒露》教案

1.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

2.了解与寒露节气相关的农谚、古诗、风俗、养生知识等。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知节气的兴趣,激发对寒露节气的热爱。

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使学生深入了解“寒露”

难点:在让学生在认识“寒露”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一、课前谈话

1.畅谈中国“四大发明”

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吗?你最欣赏哪一项发明?

2.引入“第五大发明”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谈谈阅读感受

4.小结: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历经亲百年岁月的智慧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产!

二、导入新课

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出示图标进行学习,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今天将详细认识“寒露”。说说课前的了解。

3.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明8日一9日)。“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寒露。

三、分组展示,深入“寒露”

(一)歌谣组

1.小组展示歌谣

2.问答环节

3.启示:节气与农事联系紧密,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智慧!

(二)养生组

养生小知识抢答

2.医生温馨小贴士

3.启示:节气中藏着人们健康长寿的秘诀!

(三)古诗组

1.出示《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指名读,读通顺

(2)诗中出现了哪些景色?

(3)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

2.组员配图吟诵其他推荐古诗

3.读一读,积累

4.启示:节气中,融入了多少诗人抒发的情怀!节气,也是有情感和温度的!

(四)民俗组

1.北京人旧俗斗蟋蟀

2.饮菊花酒祛灾祈福

3.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4.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5.观红叶、赏菊花别有一番雅致

启示:节气,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五)艺术组

1.书法形式展示对联

《寒露》教案

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儿童认识自然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让儿童得到认知和体能上的锻炼。

各种彩纸、彩笔、铅笔、装饰物、胶棒、剪刀。

(可以调整课程顺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部分)。

1、科普时间——讲解寒露的意思,突出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逐渐萧落的特点(适合3-6岁)(5分钟)。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如果说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随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因此要多锻炼,勤添衣,积极预防感冒。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2.学习时间——向宝宝们介绍重阳节,并通过对重阳菊花和茱萸的讲解和互动让宝宝们进一步了解时节特点和相关信息,促进宝宝认知发展(适合1-3,3-6岁,6岁以上)(8分钟)。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推行敬老活动。

1-3岁认识菊花、茱萸。

3-6岁了解不同种类的菊花,区分菊花和其他花的不同以及茱萸和枣的不同。

指导师要根据参与宝宝的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教学。注意激发宝宝对自然的兴趣,在学习时间完成后请给家长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宝宝去看菊花,到日常生活中发现节气事物和现象。

3.烹调时间——边念菊花糕的儿歌边学习菊花糕的制作方式,帮助宝宝感知烹饪的过程(适合2岁以上)(5分钟)。

杭白菊20-30朵、马蹄粉200克,新鲜菊花1朵(切碎)、冰糖适量,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约10分钟(将菊花用纱布包起来,可避免隔渣的麻烦),当颜色呈现淡黄色即可,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否则会略带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调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点,因为加入马蹄粉溶液后会有稀释作用。加入已切碎的新鲜菊花。将马蹄粉以适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约15~20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干、红绿丝、杏肉等细小果脯块或者铺上柠檬片,更增风味。将制作方法简化成儿歌并配以动作,指导师分解动作给家长和小朋友们做演示。

4.动手时间——请宝宝手工绘制送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重阳节贺卡,发展宝宝想象力和专注力(适合2岁以上)(10分钟)。

提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卡纸,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贺卡。要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各种造型,家长不要干预,让孩子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孩子们制作完成后,鼓励他给其他小朋友描述自己的贺卡,然后大家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贺卡。

寒露养生特点:疏肝养肺。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同时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疏肝也十分重要。

文档为doc格式。

寒露节气教案

知道寒露节气天气变寒冷的气候特点。初步了解寒露节气“鸿雁来宾”、“菊有黄华”的物候特点。

1.对寒露节气有一定了解。

小结:清晨的时候,如果你用心观察,可以发现植物上有许多露水噢。

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到了,气温下降,露水也变得冰冷,都快结成霜了,因此人们常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播放故事视频及图片《寒露》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寒露时“鸿雁来宾”的物候特点。

爬到了半山腰,奇奇和妙妙遇见了谁?(大雁)这些大雁要飞去哪里呢?(大雁们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爸爸说这是最后一批从北方往南飞的大雁,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寒露节气有个说法,寒露一到,最后一批大雁就开始从北方往南飞)最后一批到达南方的大雁被人们称作主人还是客人呢?(客人)那主人是谁呢?(早到的大雁)

小结:从早些时候的白露节气开始,大雁们就会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到了寒露节气,最后一批大雁也开始从北方往南飞了。

等这些大雁到了南方,早到的大雁会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样欢迎它们,这便是寒露节气特有的“鸿雁来宾”。

出示组图“菊花”

2.播放《寒露》手势舞,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寒露》教案

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儿童认识自然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让儿童得到认知和体能上的锻炼。

各种彩纸、彩笔、铅笔、装饰物、胶棒、剪刀

(可以调整课程顺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部分)

1、科普时间――讲解寒露的意思,突出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逐渐萧落的特点(适合3-6岁)(5分钟)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如果说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随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因此要多锻炼,勤添衣,积极预防感冒。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2.学习时间――向宝宝们介绍重阳节,并通过对重阳菊花和茱萸的讲解和互动让宝宝们进一步了解时节特点和相关信息,促进宝宝认知发展(适合1-3,3-6岁,6岁以上)(8分钟)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推行敬老活动。

1-3岁认识菊花、茱萸。

3-6岁了解不同种类的菊花,区分菊花和其他花的不同以及茱萸和枣的不同。

指导师要根据参与宝宝的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教学。注意激发宝宝对自然的兴趣,在学习时间完成后请给家长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宝宝去看菊花,到日常生活中发现节气事物和现象。

3.烹调时间――边念菊花糕的儿歌边学习菊花糕的制作方式,帮助宝宝感知烹饪的`过程(适合2岁以上)(5分钟)

杭白菊20-30朵、马蹄粉200克,新鲜菊花1朵(切碎)、冰糖适量.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约10分钟(将菊花用纱布包起来,可避免隔渣的麻烦),当颜色呈现淡黄色即可,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否则会略带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调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点,因为加入马蹄粉溶液后会有稀释作用。加入已切碎的新鲜菊花。将马蹄粉以适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约15~20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干、红绿丝、杏肉等细小果脯块或者铺上柠檬片,更增风味。将制作方法简化成儿歌并配以动作,指导师分解动作给家长和小朋友们做演示。

4.动手时间――请宝宝手工绘制送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重阳节贺卡,发展宝宝想象力和专注力(适合2岁以上)(10分钟)

提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卡纸,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贺卡。要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各种造型,家长不要干预,让孩子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孩子们制作完成后,鼓励他给其他小朋友描述自己的贺卡,然后大家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贺卡。

寒露养生特点:疏肝养肺。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同时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疏肝也十分重要。

大班《寒露》教案

2理解故事中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活动收获。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寒露》教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我们一起学习了寒露的由来以及寒露的习俗。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10月8日是寒露节气。

2.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感情,体验节气的快乐。

3.了解寒露节气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天气变化,植物变化,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班级集体活动。

介绍寒露节气、故事、儿歌、手工制作、亲子活动等。我们一起学习了寒露的由来以及寒露的习俗。

草上的露珠真的是月亮姑娘的眼泪吗?

3、菊有黄华——赏秋菊!

小二班小朋友用蜡笔为美丽的菊花涂色。中一班、中三班和大三班用彩纸制作出漂亮的菊花。我们用彩纸折轻轻泥捏出软糯香甜的大柿子!

4、九月团脐,十月尖。

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

5、九月节看枫叶。

小二班小朋友用蜡笔给枫叶涂色。中一班小朋友用彩纸剪枫叶画叶脉。

小二班小朋友为鸿雁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寒露》教案

在寒露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寒露的由来、时间、习俗等,带领宝贝们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认识寒露,了解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同时,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枫叶并指导菊花和枫叶绘画、折纸等diy手工活动。

带孩子制作花糕、寒露汤、秋季水果diy。

3首寒露诗词,在诗人的笔下,秋意浓,秋思长。

《初到陆浑山庄》。

唐代: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唐代: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代: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户外亲子秋游活动,比如赏菊花、看秋叶、看稻田、爬山、垂钓等。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秋风多情,将相思寄于一片秋叶,相思便红了满树。将相思寄于一棵枫树,相思便红了满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愈红,相思愈浓。满山红枫,便是漫山相思。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人间如此多娇,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趁秋意正浓,寒冬未至,携一二好友,赏美景,吃花糕,也别有一番风味。

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只剩花枝在寒风中飘摇。

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

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寒露》教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古时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剌,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识寒露。

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节气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事的关系。

泡菊花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天气冷了,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成为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老师带着孩子们动手泡一杯茶,品尝秋天的味道。

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在发现中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寒露的习俗和意义,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所在,在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中也必能将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寒露将至,秋意渐浓,小长假结束,恰逢近期气候不稳定,疫情反复,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正处于调整期,寒露将至,气温骤降,孩子们免疫力较低,易多发疾病,我们在这里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及时为孩子添衣保暖,谨防生病。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每天吃好一日三餐,补充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千万别让“秋乏”影响孩子的食欲哦!

1.幼儿对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上火、营养不良等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家给幼儿进行补充,如:牛奶、水果、易消化的食物等。

2.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秋燥食粥最适宜。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的冷食,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及时补充水份,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的能量。

寒露节气教案

《寒露》这首儿歌虽然简短,但是在遣词用句上体现出了深秋的丰富色彩与鲜明的气候特征,在欣赏与朗读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宝宝根据词义与身边的真实景象结合起来体会儿歌意境,使儿歌更为有趣和生动。

【律动《寒露》】

语言领域

1.通过儿歌,体会儿歌描写的寒露节气特点。

2.幼儿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能根据儿歌表达的意境,用肢体进行表达。

1.家长带幼儿结合儿歌内容,与幼儿一起了解儿歌所表达的寒露节气意思。

2.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寒露

秋日深深雀鸟藏

夏花落落待菊黄

昼暖不觉昨夜冷

雾滞珠凝露寒光

寒露节气教案

01出示湿淋淋的小兔子,导入课堂

师:呜呜呜呜……咦,谁在哭呀?(小兔子)

师:小兔子为什么哭呢?(因为她的衣服都湿了)

师:可是今天并没有下雨,小兔子的衣服怎么会湿呢?(掉河里、路上的露珠……)

02出示白露图片,介绍白露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呀,这都被你们发现了。没错,就是露珠惹的祸!

师:看到草叶上出现了露珠,小朋友们就要知道白露节气到啦。

师:对了,小朋友的妈妈们是不是都给小朋友们添了一件外套。因为白露节气到了,天气就要开始慢慢变凉了。

03观看视频,了解白露时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

师:没错,视频中有很多大雁。那这些大雁在干什么呀?

师:嗯,那它们为什么要飞走?又要飞到哪里去呢?什么时候才能再飞回来呢?

师:原来,白露到了就意味着天气变凉了。北方的温度太低了,所以大雁们要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啦,它们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才会再飞回来。

04送礼物

师: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路途非常遥远,我们准备些礼物送给它们吧!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指导绘画困难的幼儿。)

师:画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大雁吧。

今天我们知道了白露是一种节气,每当我们看到露珠,就知道天气要变冷了,秋天要来了。同时,看到大雁往南飞,我们要知道它们要搬家了,但是来年的春天,我们还会看到它们的。

《寒露》教案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

相关范文推荐
  • 12-05 玩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模板18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后的结果,它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够达到完美的程度。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将它们作为参考,相信可以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 12-05 自来水员工个人总结(优秀24篇)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总结写作方法。我是自来水公司xx
  • 12-05 高中开学班主任演讲稿(精选19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言语表达观点、传递信息的正式文本,我们在某些场合都需要运用到。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的优秀演讲稿范文,体会其中的表达技巧和演讲魅力。
  • 12-05 度酒店个人工作总结(汇总14篇)
    月工作总结是每个月对个人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效率。小编在网上搜索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2-05 酒店个人工作总结参考(模板18篇)
    每月一次的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开始写月工作总结,不妨先阅读以下范文,了解一下别人是如何写作的。要做好前台这个
  • 12-05 围城名著读书心得(专业22篇)
    读书心得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于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这些读书心得范文通过作者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本知识。
  • 12-05 查字典比赛查字典比赛活动(热门18篇)
    比赛是一次锤炼意志力和毅力的机会,让我们学会面对挑战并坚持不懈。在比赛中,我们要注重团队协作,与队友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取得优胜的成绩。在准备比赛时,我们需要制定
  • 12-05 敢创新演讲稿参考(通用15篇)
    通过撰写演讲稿,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接下来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讲稿范文,它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给听众带来了深
  • 12-05 百年孤独读后感初中(实用20篇)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如果您正在困扰于写读后感,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会给您一些启示和灵感。在阅读时,我也曾深深沉浸于
  • 12-05 疫情防控巾帼志愿者事迹材料(热门19篇)
    事迹材料的内容应当有原因分析、过程描述和成果总结,全面展示个人或团体的实际情况。在事迹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不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