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倡议书(精选5篇)

2023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倡议书(精选5篇)

时间:2023-10-05 20:22:15 作者:JQ文豪 2023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倡议书(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篇一

既然营养对人体免疫如此重要,那么营养补充需要注意什么呢?

蒋峰告诉记者,吃得好不等于营养好。“营养讲求系统性,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供需要平衡。”

目前这个阶段,尤其在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食物的充足性上没有问题,但是往往会出现种类单一——肉类、精加工油炸类食物、坚果类摄入过多、比例不当——新鲜水果、蔬菜、菌类、豆制品摄入不足、供需失衡——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这些情况对免疫功能起不到帮助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因为其它问题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蒋峰强调,营养补充不是一蹴而就。“营养与药物不同,如果把身体比作房子,人生病相当于房子着火,药物的作用更接近于消防队,起着灭火的作用;而营养更像施工队,起着房屋重建、装修的作用。所以药物很多时候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而营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用吃药的心态来进行营养补充。”他说。

与机体免疫密切相关的营养素

蛋白质、维生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营养素,但是这些营养素都有哪些作用呢?

据蒋峰介绍,蛋白质是构建身体最主要的原材料,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摄入不足,直接影响机体自我修复与免疫力,老年人、节食、素食、重体力劳动者易缺乏。可以通过增加肉、蛋、奶摄入或补充蛋改善。

维生素种类繁多,其中a、c、e虽然作用机理不同,但是如出现缺乏会降低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的抵抗能力。蒋峰提醒,不喜食水果、蔬菜者、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不佳者易缺乏,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补充复合维生素片改善。

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功能化学素——多糖类、皂甙类,香菇、灰树花等菌中富含真菌多糖,人参、柴胡等植物种富含各种皂甙,这些成分都是对免疫有帮助作用的,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还被制成注射液用来提升人体免疫力。对于免疫功能明确较低的可通过食补或遵医嘱进行干预。

蒋峰强调,免疫营养补充虽然很重要,但放松心情、充足休息、有氧运动都是保障免疫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

如何健身提高免疫力

1、快速搓手1分钟

伸出双手,手指自然分开,双掌心轻轻合拢,然后用力、快速地搓手,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坚持1分钟左右。这个简单的动作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上肢肌肉的耐力。

2、原地碎步跑

跑步大概是平时大家选择最多的运动方式之一了,方便、简单而且也有效。在家不能出去跑步腿痒痒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原地碎步跑的训练,这个动作就是相当于你用最快的速度在进行原地踏步,将下肢充分动起来。同样,这个动作同样要求快,动作持续30-40秒即可;这个动作还可以起到锻炼大腿、小腿以及核心肌肉群的作用,提升肢体的敏捷度,适合中青年朋友。

3、徒手跳绳

春天正是能让孩子快速长高的季节,这个时候抓住机会多做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无奈这个假期能让孩子出去外面做运动的机会实在太少,在家中可以让他做徒手跳绳的动作,注意这个动作不仅仅要腿部跳起来,双手手臂也要注意做挥臂的动作,一次动作维持2-3分钟左右。

另外,平时喜欢刷步数的朋友其实在家里一些比较宽敞的地方也可以适当走起来,据说有的朋友假期就待在家中走路也把步数刷到了1万多步哦!如果是以运动为目的的行动,可以适当提高一下行走的速度,建议快走,1分钟达到130步左右,若能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最佳。同时也提醒大家,不必追求步数破万,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运动即可。

文档为doc格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篇二

过年的时候在我们县里爆发了一种新型病毒,是什么呢?这种新型病毒的名字叫做新型冠状病毒。

我们可不要小瞧他呀,他甚至比以前的非典还要厉害呢。

我们平时也要注意,特别是我们学生,平时要带上口罩,因为如果你反复戴口罩的话,病毒可能会吸附在口罩上,我们也一定要正确地佩戴口罩,戴口罩时不要用手去碰口罩的内部,直接双手拿口罩,两侧戴在耳朵上就可以了。虽然我是不太喜欢戴口罩,但是为了确保安全,我一定要出门戴口罩。我们一定要注意,而且要勤洗手长换口罩,还要经常给屋内通风换气,使我们屋内的空气更好地流动,更加新鲜,呼吸起来也不会有病毒传染。

今年的春节,虽然有了新型冠状病毒,没有以往的热闹。但是,希望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努力救治患者,让患上病毒的人们早早地解脱病毒的痛苦。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篇三

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篇四

今年的春节过的很不一般。因为在今年的春节里,从武汉传来疫情——新型冠状病毒。伴随着病人的阵阵咳嗽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在电视上,我看见那些在线的白衣天使劳累的背影。我看见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的病房里和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战着。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履行着医生的职责。

他们吃着送来的快餐,没有桌子、凳子,只能席地而坐。飞快地吃起来,吃好后白衣天使为病人输液、擦身和喂药。到了休息的时候,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时,发现全身是汗。在摘下口罩时,发现脸颊上留下了血痕,就连睡觉都只能是卧地而睡。

白衣天使们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他们的背影让我记住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白衣天使们致敬、点赞。还请他们不要忘了照顾和保护好自己。

武汉!加油!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篇五

春运已经拉开序幕,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也在暗地里蠢蠢欲动,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什么口罩,希望你喜欢。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 70% 的病原菌。

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常用的 n95 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 1860 或 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 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可以阻挡 95% 的病原菌。

而棉纱类口罩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挡 36% 的病原菌。

专家表示,市民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前面两种口罩(即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防生物的 n95 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n95型口罩是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 niosh 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 95%。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

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