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通用5篇)

2023年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8 14:25:07 作者:曼珠 2023年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通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篇一

今天下午看完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是边读边做笔记的一次阅读。读完整本书,我在书上划下了认为对杨先生见解非常认同的地方。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人生实苦》、《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这几篇文章,真的都是人生的大智慧。这几篇文章,无论什么时候去读,都不会过时,讲的非常精准到位,我记得杨先生在书里不止一次提过,走到人生边上,往前走和往后看,而她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把人生的意义用自己的理解和读者分享,能够有幸读到杨先生的这本书,也是一大幸事。

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前半部是哲学命题居多,解释了很多哲学问题,后半部收录了杨先生写的小说,散文、议论文。由此可见,杨先生的文学修养之高,无论什么文学体裁都驾驭自如,之前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学识渊博,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对杨先生的学识大为赞叹。好多年前看过杨先生的《我们仨》,时隔多年,再次拿起杨先生的书时,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了,杨先生是一位思想和道德极高的学者,我从内心深处崇敬她。

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对我来说蛮有趣的内容,就是杨先生小学的时候,关于星期的描述,是以行星的名字命名的,星期日叫做日曜日,有“月、火、水、木、金、土”这个倒是意外的收获,日本现在的星期描述原来出处是从我们国家传过去的,让我恍然大悟。我真没想到看杨先生的书,能够让我多了这个知识点,也算是意外之举。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700字5

第二次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感触颇多。

第一次读它还是冬天,真没想到时间过的真快,去年一年就这么哗啦过去了,完全没有什么浓墨重彩。看来还是得多多记录,多多做些有挑战的事情,才能让记忆更加刻骨铭心一些。

这本书记录了杨绛对人生一些抽象问题的思考。比如神和鬼的问题、人是否有灵魂、人的本性是善是恶、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作为90多岁(当时写书时候)高龄的知识女性来说,每天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加之她和钱钟书的性情都是偏向于喜静,好读书,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最自然不过的,可以看出,钱钟书和女儿离去后,杨绛也随时准备着回家。她想得很多,想到死了穿什么衣服去天堂,以什么容貌去见爹妈、钱先生和女儿。她做了种种假设,如果是以现在的样子去见他们,肯定是爹妈不认识她,因为她太老。如果是以十几岁的样子去呢,钱先生和女儿又不认识她。哈哈。真有趣儿。

她喜欢《论语》,书中在阐述观点时,引述了大量《论语》里面的语句。她读《论语》读出了个性的形象。

比如孔子最爱弟子中的子路,并把每一个弟子的特点都能分析出来;她还对孔子的夫人特别感兴趣,因为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等言辞,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极高,那这背后服务他的是谁呢?可不就是夫人么?由此推断,孔子夫妇肯定感情甚好。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番猜想。

多少人从小背《论语》,恐怕并没有这么有趣的思考,只是力求知道文言文的意思,已算不错。还会去考虑作者背后的事情么?不会。

杨先生又教会我们读经典的一招了,就是把书读活了,要放开大脑去大胆地想象。记得在大三上古代文学课时,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讲古诗词时会大胆想象,描绘一些场景,又会延展出相关典故及文化背景,这就显得既有趣又有学问,所以,比其他课程,逃课的人少多了。

杨绛先生从小有个温暖高知的家庭,父母的感情甚好,家庭温馨,也为日后她和钱钟书的良好感情做了示范。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姊妹众多,关系亲密,相处和谐。她在家能很好地照顾钱钟书和阿圆,他俩跟她叫娘,这在《我们仨》里也有体现,羡慕!

她的脑子真好使,好多事儿记得门儿清,文章中详细记载了哪一年哪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儿。想必平时有做日记的缘故吧。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的作者,清楚地记载了每年湖面雪融化的日子,融化时长等信息。这也是作家。

作家们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善于观察,他们用大量的时间来发呆,观察一些在我们看来特别无聊或者根本不值得注意的事儿,比如杨先生写的《记比邻双鹊》一文,写自家窗前的喜鹊如何建巢、何时同居、baby何时出生、暴风雨侵袭巢穴、baby死亡等事情,从头至尾,她都了如纸张。

要换作是我这种凡人,断然不会把时间花在这件事情上,因为一来觉得不值,有这时间,蛮可以看点有用的有望转换成钱的东西。二来根本没有这种闲情逸致。

看来我们这些普通人也需要时不时从频繁刷朋友圈的状态中抬起头来,或是走出看新闻、打游戏、写方案的格子,去看看蓝天白云、观察观察小生灵们的生活。想必是件趣事。

记得著名女导演王潮歌曾这样批评过这个焦虑的时代,这些焦虑的年轻人:

我们牺牲了所有生活的乐趣,牺牲了年轻,去追求那一个个理想。我们有太多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对长相不满意,时间流失就不再来,我们全耽误在奋斗途中了。我们被理想所诱惑,嫌自己不够刻苦,春夏秋冬,活生生的生命对草的香味、云彩流动速度无感。

或许我们真的是太忙碌了……春天来了,让我们收拾好行装,从容出发吧。

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篇二

如果说“老先生”用这样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么读者就是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是它包括灵魂、个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内容!这是杨绛先生站在人生边上对人生的探讨,正如许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点是什么,终点又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天堂和地狱?不管有还是没有,九十多岁的杨绛先生可能比我们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个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尝到了她的人生感悟!还是比较喜欢作者注释里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经历,其中最爱的一对喜鹊的爱恨离愁,可能这是杨绛先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却让我觉得读后回味无穷。

也许几十年后,我站在人生的边上,再去细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我会理解她的胡思乱想,会理解她对于“人”方方面面的探讨,这是在经历过伴侣去世与爱女离去十年后对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辟、韵味无穷!正如她所说的“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我想,我也该从现在起探索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现在无需向后看,只需向前看,杨绛先生已经帮我们探索她经历过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价值,还在续写。我们需细细探索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读他的作品。因为每一部认真铸就的作品,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精粹。”偶然间获得一本新书,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朋友笑话我,现在读这本书有点早了,而立之年应该是奋斗、创业,关乎生老病死的问题,那是以后的问题。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内心只是想知道迟暮之年的哲人们他们对人生持怎样的态度。

读完这本书,才对杨绛先生有了一点点了解。杨先生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间充满了俏皮活泼,若是不知道底细,还真以为是个年轻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最佩服的是杨先生临到人生最后,也不放弃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百岁老人该是经历了人世许多沧桑,尤其还自嘲为“晚清遗老”的她更是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称为“先生”,也受过苦难而到处躲避。按照惯例,德高望重、韬光养晦也没谁敢有微词,可杨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后看看,自问自答地探索人生的价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先生回头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当为万物之灵。人生实苦,灵性良心往往迷蒙在烟雨云雾里,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为难我们?杨绛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恶杂糅,就若顽铁一般。所以修身谓之人的根本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唯有不停锤炼,才能达到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收获。人世的苦难正是起着如此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这缘由吧。

“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美。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场修行或者说修炼,在红尘中炼本事,修心,磨砺出自己的信仰。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的锻炼,最终超脱“小我”。或许不如“尧舜”之德,却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绩。尤其在岁月的婆娑下,却是老而弥坚。到老了,锻炼了一辈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虚此生。这也是杨绛先生文章最后的自语。

读罢《走到人生边上》,完全看不到一点“夕阳西下”的哀叹,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躁动。有的只是平平静静的思索,喃喃自语,回头看看过往,说说一生的价值。我们年轻人站在人生的这头,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那头,看着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从容,到了边上,最触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读其书,知其人,用阅读这种最平等的方式缅怀杨绛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怀念。感谢一次偶遇,让我对人生多了一点思考。

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篇三

钟老爷子的《围城》晦涩难懂,以为其夫人杨绛先生的书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劲儿打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发觉远非如此。

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往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瞌睡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这本书全是它对于生命人生巨大问题的自问自答罢了。但,后半部分放了几篇先生的杂记,有故事,有回忆录,还有些自言自语。

这本书的封面很特别,纯白的底,上面印着书名、作者、出版商,还有部分的目录,像极了先生的性格,简单,为他人考虑。除了该有的信息,其他一概不加,而添加目录,大概是让读者不用翻阅便能了解里面的内容,好作判断,不花冤枉钱。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一位祥和慈祥的老人,和你娓娓道来她对生命的思考,言语谦和,虽有些上升哲学层面,但她总是在其中添加生活中的例证,这就更像了和家中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聊天。很喜欢她的语气,更多时候,她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而对不同的观点总是谨慎并乐于研究,“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很值得深思”。老实讲,从她后半部分的杂记读起,毫无感觉,毫无难度,她就是在用一个平和的语气在给你讲个故事,里面很少参杂着她个人的评价或激昂的情绪。这点让我很不适应,或许现代“快餐类的畅销书”看多了,这么平静、这么不教导不好为人师的书实在鲜见。现代书,总是直接地告诉你如何能成功,总是用各种煽动性、激动人心的提升你的肾上腺激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快速致富法宝”、“30天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等等。而现代的读者,我就是,总是想着“书中的黄金屋”、“书里的颜如玉”,最好有本书能为我指明一条光明的道,越是粗暴简单越好,就像《我的哈佛日记》、《卡耐基成功法则》等。杨先生的这本书一点点都不,甚至处处体现出“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想法罢了,你觉得对的,听听;你觉得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正”这样的谦逊。她让我觉得,其实什么都没有界限,你的所知所想所历就是三千流水中的一瓢,不足为喜不足为悲,这是多么豁达的胸怀。

说完了印象,就具体来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书中的中心内容仅百余页,第一遍读得苍白无力,一点没让我振奋。第二遍我抛弃心中急功近利的想法,试着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视角看待她所认识的世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只剩下面对死亡,她此时此刻就是在弄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生命的本来意义?这个问题,曾经在大学期间困扰了我四年,也未曾想清,后来逼着自己不去想,算是饶恕了自己。杨绛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大概是灵魂的锻炼。人,是有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而,人天生有识别并督促自己遵守是非、善恶的道德价值标准,这就是“灵性、良心”。我们一生追求的也无非是让肉体和灵魂达到统一。她认为,道德品质和贫富尊卑并没有关系,有时山里人、农村人的品德比经商的、知识分子高,所以,并不应根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职业,来评判他道德、灵魂。可是人要是真正的想要将灵魂达到至高处,那就得进行一心一意的修行了,因为普通百姓要教育儿女、养家糊口,便也不能如此了(这也为什么修士、道士、和尚等需要信众供养或化斋),但倘若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了,也确实如此。

我们虽然天生有“灵性”、“良心”,但,也有“罪恶”、“欲望”的那一面,需要“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先生认为论语中的最高目标是“平天下”,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修身”则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灵魂受锻炼的方法,“真”是最重要的。人活一辈子,受锻炼了一辈子,或多或少有了些成绩,而这也就不枉此生了。作者很聪明的没有说,有哪些成绩就不算枉此生了,但,我想肯定是不违背良心道德的。

这部分内容有些许的哲学化,但,说的内容却不空洞,反而是很真实。读完,让人内心很沉淀与平静。我正在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有时往前看看,有时往后看看,实在不知道怎么走了,就读读这些先生的书籍,也是修行的一种。

[走在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

《走在人生边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篇四

钟老爷子的《围城》晦涩难懂,以为其夫人杨绛先生的'书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劲儿打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发觉远非如此。

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往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瞌睡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这本书全是它对于生命人生巨大问题的自问自答罢了。但,后半部分放了几篇先生的杂记,有故事,有回忆录,还有些自言自语。

这本书的封面很特别,纯白的底,上面印着书名、作者、出版商,还有部分的目录,像极了先生的性格,简单,为他人考虑。除了该有的信息,其他一概不加,而添加目录,大概是让读者不用翻阅便能了解里面的内容,好作判断,不花冤枉钱。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一位祥和慈祥的老人,和你娓娓道来她对生命的思考,言语谦和,虽有些上升哲学层面,但她总是在其中添加生活中的例证,这就更像了和家中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聊天。很喜欢她的语气,更多时候,她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而对不同的观点总是谨慎并乐于研究,“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很值得深思”。老实讲,从她后半部分的杂记读起,毫无感觉,毫无难度,她就是在用一个平和的语气在给你讲个故事,里面很少参杂着她个人的评价或激昂的情绪。这点让我很不适应,或许现代“快餐类的畅销书”看多了,这么平静、这么不教导不好为人师的书实在鲜见。现代书,总是直接地告诉你如何能成功,总是用各种煽动性、激动人心的提升你的肾上腺激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快速致富法宝”、“30天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等等。而现代的读者,我就是,总是想着“书中的黄金屋”、“书里的颜如玉”,最好有本书能为我指明一条光明的道,越是粗暴简单越好,就像《我的哈佛日记》、《卡耐基成功法则》等。杨先生的这本书一点点都不,甚至处处体现出“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想法罢了,你觉得对的,听听;你觉得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正”这样的谦逊。她让我觉得,其实什么都没有界限,你的所知所想所历就是三千流水中的一瓢,不足为喜不足为悲,这是多么豁达的胸怀。

说完了印象,就具体来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书中的中心内容仅百余页,第一遍读得苍白无力,一点没让我振奋。第二遍我抛弃心中急功近利的想法,试着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视角看待她所认识的世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只剩下面对死亡,她此时此刻就是在弄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生命的本来意义?这个问题,曾经在大学期间困扰了我四年,也未曾想清,后来逼着自己不去想,算是饶恕了自己。杨绛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大概是灵魂的锻炼。人,是有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而,人天生有识别并督促自己遵守是非、善恶的道德价值标准,这就是“灵性、良心”。我们一生追求的也无非是让肉体和灵魂达到统一。她认为,道德品质和贫富尊卑并没有关系,有时山里人、农村人的品德比经商的、知识分子高,所以,并不应根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职业,来评判他道德、灵魂。可是人要是真正的想要将灵魂达到至高处,那就得进行一心一意的修行了,因为普通百姓要教育儿女、养家糊口,便也不能如此了(这也为什么修士、道士、和尚等需要信众供养或化斋),但倘若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了,也确实如此。

我们虽然天生有“灵性”、“良心”,但,也有“罪恶”、“欲望”的那一面,需要“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先生认为论语中的最高目标是“平天下”,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修身”则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灵魂受锻炼的方法,“真”是最重要的。人活一辈子,受锻炼了一辈子,或多或少有了些成绩,而这也就不枉此生了。作者很聪明的没有说,有哪些成绩就不算枉此生了,但,我想肯定是不违背良心道德的。

这部分内容有些许的哲学化,但,说的内容却不空洞,反而是很真实。读完,让人内心很沉淀与平静。我正在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有时往前看看,有时往后看看,实在不知道怎么走了,就读读这些先生的书籍,也是修行的一种。

走在课堂的边上读后感篇五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读他的作品。因为每一部认真铸就的作品,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精粹。”偶然间获得一本新书,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朋友笑话我,现在读这本书有点早了,而立之年应该是奋斗、创业,关乎生老病死的问题,那是以后的问题。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内心只是想知道迟暮之年的哲人们他们对人生持怎样的态度。

读完这本书,才对杨绛先生有了一点点了解。杨先生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间充满了俏皮活泼,若是不知道底细,还真以为是个年轻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最佩服的是杨先生临到人生最后,也不放弃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百岁老人该是经历了人世许多沧桑,尤其还自嘲为“晚清遗老”的她更是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称为“先生”,也受过苦难而到处躲避。按照惯例,德高望重、韬光养晦也没谁敢有微词,可杨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后看看,自问自答地探索人生的价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先生回头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当为万物之灵。人生实苦,灵性良心往往迷蒙在烟雨云雾里,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为难我们?杨绛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恶杂糅,就若顽铁一般。所以修身谓之人的根本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唯有不停锤炼,才能达到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收获。人世的苦难正是起着如此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这缘由吧。

“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美。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场修行或者说修炼,在红尘中炼本事,修心,磨砺出自己的信仰。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的锻炼,最终超脱“小我”。或许不如“尧舜”之德,却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绩。尤其在岁月的婆娑下,却是老而弥坚。到老了,锻炼了一辈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虚此生。这也是杨绛先生文章最后的自语。

读罢《走到人生边上》,完全看不到一点“夕阳西下”的哀叹,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躁动。有的只是平平静静的思索,喃喃自语,回头看看过往,说说一生的价值。我们年轻人站在人生的这头,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那头,看着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从容,到了边上,最触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读其书,知其人,用阅读这种最平等的方式缅怀杨绛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怀念。感谢一次偶遇,让我对人生多了一点思考。

相关范文推荐
  • 10-08 信贷工作中自我鉴定(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10-08 最新体育专业自我评价(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10-08 药剂自我鉴定(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 10-08 最新进修人员自我鉴定总结 进修自我鉴定(精选9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 10-08 最新美术支教自我鉴定(模板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 10-08 2023年西游记读后感段落真假美猴王 西游记读后感(通用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 10-08 护理转科自我小结(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 10-08 2023年中专自我毕业鉴定 中专毕业自我鉴定(优秀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 10-08 幼师生自我鉴定表 学生自我鉴定(通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 10-08 党员民警评议自我鉴定(大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