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我把妈妈弄丢了(大全5篇)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我把妈妈弄丢了(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7:38:42 作者:FS文字使者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活动我把妈妈弄丢了(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篇一

1、安静倾听围裙妈妈讲故事,感知妈妈的声音。

2、体验听妈妈讲故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妈妈对宝宝的关爱。

重点:感知围裙妈妈讲故事的声音。

难点:体验和享受听妈妈讲故事的甜蜜与妈妈对宝宝的爱。

1、2~3件成人围裙(有大口袋);相关故事绘本。

2、事先邀请3~4位讲故事的妈妈。

(一)围裙妈妈讲故事

1、认识前来讲故事的妈妈。

教师:这是谁的妈妈,她们都穿着围裙,围裙上都有个大大的什么?

教师:猜猜围裙妈妈的大口袋里装着什么。

教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围裙妈妈讲故事喽,让我们安静听。

2、听围裙妈妈(围裙里放着绘本)给大家讲故事。

教师:围裙妈妈讲了什么故事?你们喜欢吗?

教师:你们喜欢围裙妈妈讲故事的声音吗?

教师:你的妈妈给你讲故事吗?妈妈的声音是怎样的?

教师:下面再请一位围裙妈妈给我们讲故事,这回围裙妈妈会讲什么故事呢?

教师:仔细听听这位妈妈的.声音又是怎样的。

(二)和围裙妈妈一起讲故事:选择和自己喜欢的围裙妈妈一起讲故事

教师:你想和哪个围裙妈妈一起再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和围裙妈妈在一起讲故事、听故事,感觉怎样?

教师:平时在家里,你妈妈什么时候会和你一起讲故事?

教师:你喜欢妈妈的声音吗?

(三)谢谢围裙妈妈:幼儿亲手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围裙妈妈

教师:你想和围裙妈妈说句什么话?

教师:你想怎样谢谢围裙妈妈?(鼓励幼儿用爱心卡和装饰物给围裙妈妈做礼物,并送给围裙妈妈。)

教师:平时在家里,妈妈给我们讲完故事以后,我们可以怎么做?

(一)将绘本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说一说,看一看。

(二)可邀请班级其他幼儿的妈妈为幼儿录制故事录音,在阅读区或午睡前播放。

(三)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回家安静地倾听妈妈讲故事,也可以和妈妈一起讲故事,用心感知妈妈的声音还可以把妈妈讲故事的声音录下来与同伴分享本活动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活动继续开展。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篇二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护,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鸟一家的图片各一张。

2、生活中爸爸妈妈照顾孩子的ppt。

3、幼儿已会唱歌曲:《好妈妈》,会念儿歌《我的爸爸》。

4、贴了爸爸妈妈照片的爱心相框。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鸟的爸爸妈妈》。

2、故事中有谁?鸟爸爸鸟妈妈是怎样爱护小鸟的?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看ppt,说说图上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1、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交流一下,说说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想为爸爸妈妈做的事,并进行角色表演。

鼓励幼儿回家后用刚刚想到的好办法多爱爱爸爸妈妈,这样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会更开心更爱你们的。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篇三

1、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的第9—16小节。

2、乐意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感受歌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不再麻烦妈妈》、图谱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你的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2、你会在家做些什么事呢?

谈话引出主题,感受妈妈劳动的辛苦,学习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听一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歌曲中的小朋友会做哪些事?

2、看一看: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带领幼儿朗诵歌词。

3、学一学: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唱一唱:教师唱前后部分,幼儿学唱中间部分。

学会倾听,借助图谱,理解歌曲内容,掌握第9—16小结的节奏并能有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仿编歌曲,轮唱表演

1、感受旋律:教师完整演唱一遍。

2、仿编歌曲:除了歌曲中唱到的这些事,还有哪些事也是小朋友自己会做的'?

3、轮唱表演:教师演唱前后部分,幼儿演唱中间部分。

感受歌曲旋律的不同,尝试仿编歌曲,体验仿编和师幼轮唱的带来的快乐。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篇四

(一)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二)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重点:帮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描述自己妈妈的典型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主动注意妈妈特征的'意识。

(一)物质准备:挂图第四号、故事磁带。

(二)经验准备:知道自己妈妈的典型特征。

(一)完整欣赏故事(认识故事主角,了解故事大概)

1.菲菲和妈妈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3.谁来帮助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4.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5.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二)看图欣赏故事(细节阅读,剖析主角内心情绪变化)

1.警察叔叔来帮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呢?

2.短头发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

3.菲菲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4.对菲菲笑咪咪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5.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6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什么?

7.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8.是谁帮菲菲找到了妈妈?”“最后找到了吗?”

(三)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介绍妈妈,深入了解妈妈)

2.如果你把妈妈弄丢了,你会怎么办?

社会找妈妈活动反思中班篇五

1、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中,学习简单的语言表达,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2、发展跑、跳、钻等动作技能。

3、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1、小桥洞(拱形门)若干

2、人手一个胸饰

3、虫子若干条,磁带,图片

4、场地布置

1、开始部分

(1)听音乐《春天》,自由地跟老师做动作进教室

(2)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蝌蚪,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2、基本部分

(2)我们游过小沟去找找我们的妈妈吧!(小鱼图片)它是不是我们的妈妈呀?它是谁的妈妈呢?我们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呢?(幼儿自由回答)

(3)这儿有许多小桥洞呢?我们钻过小桥洞去找找我们的妈妈好吗?钻小桥洞时,谁也别碰脏了我们的小尾巴,弄脏了我们的新衣服。(小乌龟图片)我找到我们的妈妈了!它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妈妈呢?它不是穿着绿衣服、还有四条腿吗?(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游啊游,跑啊跑,我们再到前面去找找我们的妈妈吧!(鹅图片)小蝌蚪你们看它是不是我们的妈妈呀?为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5)哎呀!怎么找不到我们的妈妈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边说边出示青蛙胸饰)孩子们,我可找到你们了,你们是不是都特别想我呀?孩子们,妈妈呀是从小蝌蚪长呀长呀变成青蛙的,那么你们长呀长呀也会变成什么呀?让妈妈看看谁已经变成小青蛙了?(请幼儿出示胸饰)小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学青蛙走路)我们青蛙有什么本领呀?(捉害虫)

(6)今天呀,妈妈要带你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可是去田里的.路上有一条小沟,我们要用力的跳过去,先看妈妈是怎么跳过小沟的,双脚并拢、半蹲、用力一跳,我们小青蛙也来试一试。小青蛙们跳得真好。现在我们要到田里去捉害虫了,先看妈妈来一遍(教师示范)妈妈请小青蛙蹦蹦跳跳去捉一条红虫子然后跑回来。(幼儿捉一条红虫子,然后跑回来)现在妈妈要请我们小青蛙跳过小钩去捉两条绿虫子(幼儿捉两条绿虫子,跑回来)。我的小青蛙呀真能干,田里呀还有虫子,现在请小青蛙去捉三条黄虫子。(捉三条黄虫子)好了,孩子们把田里的害虫都去捉回来,捉许多许多条。

结束部分

师:田里的害虫都到哪里去了?田里的害虫都被我们小青蛙捉掉了,你们高兴不高兴呀?小青蛙高兴地呱呱呱唱起了歌。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