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历史人物故事演讲稿(实用15篇)

历史人物故事演讲稿(实用15篇)

时间:2024-04-10 21:06:03 作者:翰墨

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下是一些成功演讲者的精彩演讲片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历史人物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历史人物的故事

孙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经有人到东京跟孙中山说要在山东革命,一切完备,可惜钱不够,孙中山就把自己仅有的1200元给了那人。过了几天,有朋友说:“那个人把钱乱花了,你为什么要轻信他们,老是被骗呢?”孙中山说:“革命不怕被骗,不怕失败,一百件革命事业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胜利。”

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许多人听说他带回来好多华侨捐款,把他当成了财神爷,天天盼着他回到上海。等到孙中山一下轮船,还在老远的地方人们就看见了他,跑过去围着他非常直接地问:“这次回国带了多少大洋回来啊?”孙中山笑着说:“钱我没带回来,带回来的只有宝贵的革命精神!”

1911年孙中山去南京前夕非常穷。他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回忆:黄昏,宫崎寅藏走进了孙中山的住所,没什么人,孙中山说:“你能借我500万元吗?我明天就要当总统了,身上却没一点钱。”宫崎寅藏说:“我不是耍杂耍的,上哪一晚上给你变出这么多钱。”孙中山说:“那一个星期好了,要不然我当了总统也只好逃走。”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孙中山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闲杂人等走开!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的!”孙中山不禁笑了,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穿着非常普通的.人竟是大总统,吓得连连请罪。

犬养毅曾经问孙中山:“您喜欢什么呢?”孙中山不假思索地说:“革命!推翻清政府!”犬养毅继续问道:“没您最喜欢的吗?”孙中山说:“书,读书!”犬养毅说:“不愧是大丈夫!”说完两人都笑了。

历史人物的故事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小的时候家境很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的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讲历史人物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故事”,要求学生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并提示了讲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通过看书、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等途径已经接触了不少历史人物故事,其中必定有他们喜欢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复述出来不算难,但如何把故事讲顺畅、讲精彩,如何吸引听众,学生不一定能表现得很好,这就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在学生准备期间要做好指导工作,包括指导记忆故事的方法、讲故事的技巧、吸引观众的妙招等。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规范听众的言行,让其成为合格的听众。

1.发散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再次复述历史故事。

2.灵活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使讲述更生动。

3.启发思考,从故事中获得启迪。

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2.安排学生读历史故事,让学生准备故事的信息卡片。

学生:1.阅读历史故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作为素材。2.制作重要信息小卡片,在家人面前试讲,听取家人意见。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看一看,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历史故事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2.指名发言,让学生用几个词形容他们喜欢的历史名人或历史故事。

过渡:看来大家认识不少历史人物,知道不少历史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次“故事大会”,请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

(二)、议一议,领会方法。

1.回忆自己听故事或讲故事的经历,讨论讲故事的注意事项。

思考:(1)听故事时,什么东西最能调动自己的注意力?

(2)讲故事时,可能会遇到什么状况?应该如何应对?

(3)怎样的讲述者最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讨论的内容以及课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讲故事的技巧。

明确:讲故事前要熟知故事内容,制作信息小卡片,理清故事中难懂的地方,列好情节提纲。讲故事时,语气和表情要跟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加入肢体动作增强吸引力,如有需要还可以与听众进行互动。讲完后,与观众交流听后感悟。

(三)、练一练,初试身手。

1.出示故事连环画课件,点名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过渡:讲故事的方法大家都能说出一二,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以“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来练一练,试试大家的真本事。

预设:教师点名两三位同学试讲,应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其他同学指出讲述者的优缺点,作为借鉴。

示例: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地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会儿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呀。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光亮,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人们就用“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小组内互讲,组员互相评议,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预设:分小组进行组内讲故事训练,每位成员轮流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其余成员在故事结束后联系前面总结的讲述技巧,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针对故事中讲述不准确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讲述者根据意见做好修正工作。

3.小组讨论交流,获得启迪。

(四)、比一比,展示才能。

1.教师创设情境,组织比赛。

过渡:刚刚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不少同学的故事都讲得十分精彩。为了不让这些故事埋没在小组内,我们不妨组织一场“故事大会”的比赛。每个小组各推举一位组员,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打打分,看看谁才是我们班上的“故事大王”!

(出示评分标准:a.故事讲述完整;b.故事生动有趣;c.态度大方得体;d.声音洪亮清晰)。

2.小组讨论并推荐参赛代表。

预设:通过表决,选择小组内大家觉得表现最好的一位成员为代表,如故事讲得最感人、最能活跃气氛、态度最大方等。如果参赛代表觉得小组其他成员的故事更有趣,而自己有能力讲好,也可以选择其他成员的故事进行讲述,在参赛时事先说明即可。

3.小组代表轮流上台讲述。

4.学生评议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大王”并说明理由,最后集体投票评选。

5.教师予以表扬、激励。

(五)、总一总,提升思想。

小结:正如课本上说的:“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他们的故事将继续传扬下去,他们的精神也将代代相传。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他们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在讲述、聆听故事之余,也不要忘了感悟历史名人们的光辉精神,把他们当作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1、讲出人物特点---要有趣、情节完整。

2、讲出人物主要事迹----要做好准备。

3、讲出你对这个任务的态度---要注意语速、声调。

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新人教部编版的四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交流自己所熟悉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这节课不算是很精彩的故事会,但是给学生铺了一条通向书籍的快乐,让学生展示了自己,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带动了还没加入快乐阅读的学生。相信这节课给学生们带来的是快乐的记忆。

历史人物演讲稿

先贤孔子,早在春秋的礼乐声与战火中逝去,但人们对他的追思,却是不可断绝的。

街头、巷尾、文庙、学校,孔子像无处不在。我们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气派威严,有圣人的气质;但“孔子”也会笑容可掬,他有仁人的胸怀;他有仙风道骨,那是智者的风范;他有刚毅的眼神,那是勇者的精神。

这是孔子像,是我们塑造的孔子,是公认的孔子。他是仁人、智者、勇者、圣人。然而,我们觉得这样的孔子离我们太远,我们与孔子的距离不仅存在于时空上。而且,在精神领域中,孔子达到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我们所做的,仅是仰视。

这是真孔子吗?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认为“如己者”只有颜回。但颜回的早逝,仅能带给孔子寂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之中,“子曰”之后讲的多是仁义理智信,却少有对友谊的论述。我们看到《论语》中频频出现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我们看到孔子周游列国时,带的是弟子而非朋友。为什么?因为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少有朋友的孔子行走在春秋大道上,他希望世人能够理解他、认同他。他决定当个官,让世人明白他的学术。

孔子51岁当官,52岁辞官,55岁周游列国,14年后无功而返,晚年修书讲学,73岁病卒于家,落魄一生。孔子想当官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没有朋友,世人也并不认同孔子。孔子终其一生弘扬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时代,却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渴望他人的理解。

孔子希望后世多出仁义之儒,后世却多穷酸之儒;孔子希望人们理解他的思想,人们却仰望他的塑像;孔子希望人们做到,人们却不停说到。

这个世界,与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去甚远。孔子只有寂寞、落魄的份了。孔子走在大街上,不希望人们俯首以拜,他希望人们眼神中多一丝理解。

理解孔子,孔子才不会寂寞,才不会落魄。

那么,塑造一个又一个不真实的孔子像,算是尊重孔子吗?

请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孔子,请理解孔子。

理解孔子,孔子才会快乐吧。

历史人物故事

东晋文人陶渊明,嗜酒好饮,然而家中贫穷,不能常得。

一日,他家里没有酒了,便坐在野地里静静思索……忽然!他看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走来,原来是官府小吏,他代表江州刺史王弘来给陶渊明送酒。

陶渊明当即大喜,就地喝了个痛快。后来人们便用“白衣送酒”来表示雪中送炭,心想事成。

历史人物故事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家、思想家与国学大师,人谓有王安石之风。然其童年聪慧过人,婚姻充满乐趣,处事笑话颇多……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

六龄童诗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炎才6岁,那天时值下雨,父亲章浚在家邀请了10余位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内有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情趣盎然,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诵: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

顿时,震惊四座!章老先生即令人拿来宣纸笔墨,挥毫录下了这首十分珍贵的“六龄童诗”。该诗现珍藏于章太炎纪念馆。

添“花马甲”大凡儿童时代的人,特别喜欢玩耍,而童年章太炎却是个“书迷”,不谙嬉耍。那时,太炎的母亲常与女眷戚在家打牌消遣。而章太炎就坐在旁边看书,尽管环境闹,他总是读得旁若无人,津津有味。

一日,小太炎在天井里专心致志地看书,天色渐暗,气温转低,其长嫂连唤三声,叫他进屋添衣,免得着凉。太炎勉强进屋添衣后,仍回到天井借光读书。殊不知竟穿上其长嫂的一件“花马甲”,众人见状,大笑不止。而太炎却茫然不知,抬起头问家人笑什么?让我知道了也乐一乐……众人越发乐了。

考“童子试”章太炎16岁那年,受父命参加“童子试”,当时试卷的.试题为:论灿烂之大清国。

考场上鸦雀无声,许多考生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大做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而章太炎想起**战争后,外国军舰闯入中国沿海城镇,烧、杀、奸、掠;又想到许多清朝官僚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这怎能证明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挥毫疾书,把满腔积愤洒于字里行间,并呼吁“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不到一个钟点,章太炎便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其他考生,有的仍在咬文嚼字,有的还在挖耳搔头,有的……惟独这名考生才思敏捷,不由暗暗称奇。

章太炎正要跨步离开考场,只见主考官拍案而起:“慢,你好大胆!可知罪……”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道:“我之所思,件件合乎当今国人之思;我之所论,桩桩合乎国情之实,何罪之有?”顿时,考场里“哗”地引起一阵骚乱。

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气得脸色铁青,又怕事态扩大,可能会连累自己的乌纱帽,速令两名差役把章太炎挟出考场。章的家人见状,知道小少爷闯下大祸,将殃及老爷仕途,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

历史人物故事

岳飞,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19岁时投军抗辽,相传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1129年,金帅宗弼(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于次年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之后岳飞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未果,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1140年兀术再次大举南侵,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重装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

“岳家军”从此威名远扬,所向披靡。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7月下旬,岳飞挥师开封,朱仙镇一战,金兵10万兵马一触即溃,他鼓励部下说:“宜掏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1142年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年仅39岁。一代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就此饮恨酒泉。

历史人物故事

【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人物】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听说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人物】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黄石公,隐士)。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后来老人交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人物】项羽(今江苏宿迁人)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人)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兵少缺粮,夜里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心里已丧失了斗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历史人物故事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他原先与其兄共同生活。汉文帝时,张释之用钱买了一个常侍郎的小官,侍奉皇帝。十年过去了,他还是原职,文帝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张释之看到这样下去没什么前途,欲辞职回乡,感叹地说:“干了这么多年,连当官欠哥哥的那点钱都还不了!”当时,中郎将袁盎很了解他,知道他是个人才,向汉文帝竭力荐举,才又留下。

有一次,汉文帝召见了他问历代兴亡之事。张释之从容不迫地谈着秦朝之所以失天下、汉朝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文帝听完十分吃惊,这么一位人才长期埋没着,于是拜他为谒者仆射。从此,张释之在皇帝身边参与政事。

上林苑是汉代皇帝狩猎巡游的场所,这里养着许多动物供皇宫参观。一次,张释之陪汉文帝来到上林苑。文帝详细地询问各种动物的情况,负责上林苑的尉官回答不上来。这时,饲养老虎的一位民夫在旁帮尉官回答上了,口齿还很利索。文帝听后说:“作官吏的都应这样才行!”他当即下诏让此民夫为上林令,罢免原来的尉官。

张释之走上前问文帝:“陛下看绛侯周勃是怎样一个人呢?"。

“忠厚人!”

“东阳侯张相如呢?”

“也是忠厚人!”

张释之说:“周勃和张相如二人都是品德超群,然则两人言政事时话都说不利索。二人都为汉朝立下了大功,看一个人怎么能光凭口齿利索、喋喋不休呢?秦朝就是不务实。任用了一批华而不实的书生,以致灭亡。今陛下因民夫口才好就重用,巨恐怕此风一长,田下人都争着巧言口辫,而不务实。”

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没让民夫升迁。

有一次,太子与梁王乘车入朝,过司马门没下车。汉宫卫令规定:出入殿门和司马门都要下车,违者罚金,张释之追上太子和梁王,不让他们入殿门,并上奏文帝,请惩治太子过失。文帝要依法办事,其母薄太后前来求情。文帝连向太后谢罪:“教育儿子不得法!”由于张释之的坚持,薄太后让文帝下诏赦免太子,然后才可进殿门。通过这件事,汉文帝对张释之更加敬重,觉得他是不畏权贵、以法执事的人才。

不久,拜他为中大夫,后又升中郎将、廷尉,成为当时掌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二、霍去病。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xx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冠军”一词最早就因霍去病勇冠三军受封而来。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历史人物故事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原文: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历史人物小故事

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由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那儿像什么?就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好像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目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历史人物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就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此时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此时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此时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宗悫,字元干,就是南阳涅阳人。此时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此时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就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就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就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此时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就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就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就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此时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赵广就是合肥人,本来就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就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就是赵广的手笔。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此时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原文: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就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就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就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就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就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凡就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就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就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就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个出名的将相——廉颇和蔺相如。在廉颇以军功升为大将军,成为赵国重臣的时候,蔺相如还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里的舍人。公元前283年,秦国提出要以十五座城来换取赵国的和氏壁,蔺相如因此而出使秦国,他经过机智巧妙的斗争,挫败了秦国巧夺和氏壁的阴谋,完壁归赵。接着,他又在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会上智斗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比廉颇还要高。

这样一来,廉颇恼火了,他对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战野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况且他是个出身低下的人,我实在感到没脸见人。"并扬言说:"我见相如,必辱之。"。

蔺相如听说以后,便处处忍让,尽量不和廉颇碰面。上早朝时,他经常推说有病,躲在家里不去和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碰巧遇上廉颇,相如连忙吩咐车夫引车避开。对此,蔺相如身边的人很生气,纷纷对蔺相如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而来侍奉您,是钦慕您的高义啊。如今您和廉颇同为国家重臣,他口出恶言而您却一味畏避,害怕得如此厉害,就是平常人也感到羞惭,何况身为国家重臣呢?!我们不成器,请求离开您。"。

蔺相如坚决不让他们走,并解释说:"你们想想看,是秦王厉害呢,还是廉颇厉害?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当面斥责他,我虽然不中用,也不会单单惧怕廉将军。我所顾虑的是: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国,仅仅是因为我们将相和睦。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我和廉将军好比两只虎。我所以采取忍让态度,正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把个人恩怨放到末位呀!"。

不久,廉颇就知道了这些话,对照自己的言行,他深感内疚和悔恨。为了表示自己认错改过的诚意,廉颇脱去上衣,背着荆杖,由宾客领着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一见到相如,廉颇就恳切地说:"我这个粗鲁的人,只顾使气任性,不知道您竟能这样宽宏大量地对待我。"于是,两个人重新和好,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

历史人物故事

曹操幼年时,极其贪恋游猎、歌舞等事,而对于当时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死板学问、无聊诗文不感兴趣。

曹家乃仕宦之家,父辈大多读书甚为关注、用心,并因之谋求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对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也十分严格,特别反对他们不务正业,只知放鹰走马、听歌看舞,认为那样会影响学业、消磨志气、毁坏人品。

曹操有个叔叔,尤其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严厉管教族中子弟。所以孩子们既恨他,又怕他。一见他来,不管正玩什么游戏,也不管正玩得多么忘情入迷,立刻纷纷逃开,惟恐受责骂以至责打。

只有曹操这孩子,生性豪爽不羁,最厌恶别人强加其意在自己身上。每当叔叔出现、众兄弟惊呼逃窜时,他不但不躲,反而玩得更欢、更大胆、更别出心裁。

有一次他与众子弟玩打仗游戏。他指挥若定,把人们分成两队,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然后,令彼此进攻,玩“骑马打仗”。他一个人站在高台阶上,手举小旗,做双方共有的统帅。

整日间被关在书房吟咏那些发黄的古书、令人困倦的诗文的孩子们,一个个像放出笼的小鸟儿,一人背上驮着另一人,彼此进攻、防守,防守、进攻,或偷袭、或埋伏、或包抄、或恶战,在曹操统一指挥下,玩得痛快淋漓、身心舒畅。正呐喊厮杀、大汗如雨之际,猛见那位冷面如霜的叔叔怒冲冲而来,大家惊呼一声,顿时被扔的被扔、跌倒的跌倒,连滚带爬地四散逃去。

只有曹操一人,手持指挥旗,倔战在站在原地,直身挺胸,面对大发雷霆的叔叔,凝然不动、神色冷峻。

于是,曹嵩把儿子唤到面前,当着这位叔叔的面,狠狠责打了曹操一顿,令他务必痛改前非,否则驱出家门。

曹操一声不吭,忍受着父亲的责打。斜眼看到旁边抱肘观望、不无得意的叔叔,心里顿生一计。

过了几天,曹操在院中玩耍,见叔叔走来,又是一副要兴师问罪的神色,就突然躺在地上,四肢抽搐乱颤,两眼翻白望天,口吐白沫不止。

叔叔一见大惊,忙上来又问又摇。曹操却已人事不省,毫无反应。叔叔慌了手脚,急匆匆跑到曹嵩处,告诉曹操因贪玩过度,在院中“中风”病倒,而且病得不轻,似乎已有生命危险!

曹嵩十分着急,随着叔叔来到院中。却见曹操一个人端端正正坐在石榴树下的青石凳上,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读书,丝毫没有患病的.模样。

“孩子,你现在可好了?!”曹嵩关切地问。

曹操从书间抬起头,迷惑地望着父亲:“您说什么?”

“你刚才不是病得很厉害,昏在地上直吐白沫吗?!”曹嵩很奇怪。

“谁说的?”

“你叔叔看见的!刚才急匆匆跑去告诉我的!你刚才是不是又玩耍游戏来的?!是不是由于玩累而致病了?!”

曹操看着叔叔:“我根本没犯病呀!我一直在这儿读书的。您怎么——”

叔叔窘急而气恼:“你刚才就是病了嘛!”

曹操转过身,面对父亲:“叔父不喜爱我、讨厌我,这我知道,可能是由于前些时候我贪玩了些。可今天,大概是有意告状、不顾事实了吧!”

曹嵩扫了那位叔叔一眼,什么也没说,掉头走了。

曹操冲叔叔狡黠地一笑,把那本发黄的书扔得很远。之后,又蹦又跳地玩去了。

叔叔再到父亲面前告状,父亲就不再相信他的话了。

从此,曹操益发任意游行,凭喜好学所需知识,以兴趣决定事情取舍,再不受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而自由成长起来。

当时有个善于观察人的名士叫许劭。曹操见到他,问:“先生看看,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将是治世的能干之重臣,同时又将是乱世的奸诈英雄。”许劭道。

曹操听到这样既有褒又有贬的判断,哈哈大笑,高兴之极。那一年,他二十岁。

历史人物故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孙敬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孙敬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相关范文推荐
  • 04-10 理货工作总结和计划(汇总13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评估,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 04-10 读书交流会经典主持词(优质12篇)
    作为主持人,我将尽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希望大家能够享受这次活动。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主持人的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合大家下午好!a很高兴
  • 04-10 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活动方案(汇总15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活动的步骤和时间,并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活动方案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以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三、参与对象:。学校
  • 04-10 家庭教师聘用合同(通用19篇)
    聘用是组织或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招聘人才的一种行为。为了加深大家对聘用的理解,下面是一些相关案例的介绍。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根据司法部《基层法律工作者管理
  • 04-10 比例尺听课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只有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才能更好地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 04-10 高中语文教师备课教案(精选20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希望这些高中教案范文能够给教师们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style="color:#125b86
  • 04-10 参观地质博物馆报告(专业18篇)
    报告范文需要进行适当的排版和格式调整,以确保整体的美观和可读性。如果你正在写报告,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名:学院:班级:学号:前言:摘要:为让大
  • 04-10 营销计划书财务预算(优质17篇)
    编写计划书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合理分配资源,并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的情况。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计划书样本,希望对大家编写计划书有所启迪。以珠海为起点,在全国范围
  • 04-10 凶了女朋友道歉检讨书(通用16篇)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检查的方式,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一
  • 04-10 街道办租赁合同大全(23篇)
    在租赁合同中,双方也可以约定其他附加条款,如维修责任、违约金、提前解约等事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租赁合同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典型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