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历史美食论文(优质17篇)

历史美食论文(优质17篇)

时间:2023-11-08 02:01:06 作者:笔尘 历史美食论文(优质17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文学瑰宝,它蕴含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历史

翻看历史的画卷,如浪花淘尽,那过去的一幕幕岁月流转,一位位英雄伟人展现在眼前,我不禁走上前去同他们对话。

我看到了屈原,他沉吟着《离骚》,向汨罗江畔走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谗而见疏到流放汉北,最后放逐江南,一路均是奸臣当道,怀王偏听不明。他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洁的莲花,象征他不会被世俗所污。最后的最后,他纵身跃入汨罗江,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

我看到了张骞,他是东方的哥伦布,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第一次出使,张骞带领使团走在河西走廊,但是出使西域,哪有这么容易,匈奴扣留软禁了他们,威逼利诱,破坏汉朝与月氏的往来,一晃十年。张骞从不动摇,终于赢的机会,幸运逃脱,“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大漠灼黄沙,狼烟熏晚霞,夏季热浪滚滚,冬季寒风刺骨。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二次出使,他去往了更多的国家,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这一次,几乎打开了大汉通往西域的所有道路,从此世界上多了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大道,从此大漠不再只有孤烟。

我走近嵇康,与他对话,他默默不语,只是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从琴音里我听到,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在死刑场上,三千多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嵇康,他其实不怕死,此时此刻,他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送给所有为他送行的人。铮铮琴声,从此刻在了汗青之上。

梦回大唐,我遇到诗仙李白,他时而高举酒杯,吟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而望着月儿,低语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他满是豪情;“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在蜀道,他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甚至在梦中,游历天姥山,也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放过美景。飘逸、洒脱,就是他的性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有雄心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自信满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告诉我要不畏强权......对话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我从历史的画卷走出来,回顾着与历史先贤的对话,屈原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张骞为国奉献,风雨无阻,嵇康洁身自好,不囿于世俗,李白自信豪放,洒脱自由......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也是不断地在向先贤们学习。

历史

一、无文字社会的历史书写。

不过,马林诺斯基仍然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均质、结构不变的社会,个人的生命史也就是群体的发展史,对个人生命史的把握也就足以理解一个群体的大致历史。在《伊隆戈人的猎头》这本书中,罗萨尔多宣称要对伊隆戈人的社会与历史进行研究。伊隆戈社会没有文字,同样是一个人口很少的边缘性群体,罗萨尔多会如何走出前辈学者的困境,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1565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直到1898年菲律宾因美西战争易手,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至少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伊隆戈人的生活就和外界环境联系在了一起,西班牙人、美国人、日本人轮番登场,伊隆戈人的生活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萨尔多引入了代际分析的研究方法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伊隆戈社会并没有文字记录其历史,也就缺乏社会制度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即使有也是他者带有偏见的记录。故罗萨尔多认为以往人类学中的历史研究多半出自臆测,形成所谓“伪历史的推测”。

罗萨尔多认为:“马林诺斯基的传记方法强调个人能力、个体能动性,克服了人类学田野工作时间较短的问题;从而展现个人生命周期与其他社会机制的互动,并且增加了社会系统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维度。不过马林诺斯基的生命史研究方法还算不上民族志写作的终极指南,要将历史过程进一步加入民族志当中……将使用包括生命周期、年龄与性别角色、代际交往,以及家庭周期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个人史研究中社会结构方面的参数。”[1]103通过代际分析能把对整个时代的撰述变为一系列个人传记的集合,并将其与这些个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背景结合起来分析。罗萨尔多在书中写道:首先,这群人通过某一历史运动,获得了集体认同;其次,他们作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群体,在社会中长期存在。这群一同成长的人们,随后也一同慢慢变老。通过代际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群体繁衍、延续、变动以及完全改变社会结构的各种发展过程。借助这一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上一代人正逐渐离开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下一代人正逐渐上升取代他们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注意到产生世代延续,以及每代人独特特征的社会机制。[1]104—106代际分析把当地文化认可的生命周期过程、个体生活的生命史、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时段的巨大影响,以及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更替过程,整合在一个复杂的叙事框架当中。

样本量的大小及其样本的`代表性仍然是个问题,个体—群体—整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还表现在如何通过“量”的累积提高“质”的方面。以研究一个群体的历史来洞察整体的历史的逻辑基础在于“用代表性样本方法来代替全面调查”。[10]对“代表性样本”的选取过程永远只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位分类,也就无法做到所谓的“洞察”整体的历史。当民族志文本形成之后,读者所看到的仅是作者对“代表性样本”的表述,没有进入样本的其他个体因研究者的“文字暴力”被排挤出对整体的历史呈现过程当中,他们从此销声匿迹。[11]在全书中,读者看不到罗萨尔多任何关于伊隆戈妇女生命史的完整记录。即使出现对妇女的描述,也只是穿插在对男人的描述之中,成为一种注脚。已经形成的民族志文本中缺失了妇女的声音,仅此一点就能成为女性主义人类学者攻击的口实。

二、田野工作时间的“长”与“短”。

罗萨尔多认为,人类学者常常错误地假设他们研究对象的文化是永恒、静止的,这种错误假设的根源在于短时期的田野工作。人类学者过分局限于自己在短暂田野中所获的观察,对他们来说,见到的就可以相信。[1]埃德蒙·利奇也认为:“这种爱好‘均衡’诠释的偏见,源于人类学家所获资料的性质和从事田野工作的条件。”[3]20经过30个月的共时民族志田野工作之后,罗萨尔多摒弃了依靠一段事件的观察构建复杂社会发现模型的做法,而是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揭示更为久远的历史、探寻社会过程发展的轨迹。基于此,罗萨尔多认为:“实际田野工作的短暂对民族志研究造成限制这一点并不属实,只是一种幻觉;或者说,这种局限的确存在于某种类型的民族志调查之中。”[1]通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克服田野工作短暂的不足。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并非与人类学同时诞生,而是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才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研究方法,并逐渐被其他学科所借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中,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人类学家的研究都是出自于“安乐椅”上的玄想,所采用研究资料依靠探险家、传教士、旅行者或是殖民者的记录。20世纪以来,人类学家对“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所作所为加以批判,认为人类学家依靠二手甚至转手多次的文献与文字所作的研究不过是对历史的臆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走进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中,在与研究对象的接触中目睹其生活方式、聆听其故事。在田野工作成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马林诺斯基无疑起了关键的作用。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使人们理解了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者的重要意义。像马林诺斯基这样卓越的田野工作者,他所做田野工作的时间累计约两年半长,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12]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时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调查的时间少于一年,就不可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

历史

记得在儿时的梦里,我每每想像着兵马俑那支曾经深埋地下秦王卫队,又每每盼望着它在重见天光后的壮丽。

在梦里,我抓起一缕时代的光,打上兵马俑的印记……。

说起兵马俑,大家都会想起那神秘的秦陵地宫——在八千强秦兵马俑的守卫下,当年叱咤风云的秦王嬴政就在这里静静的躺着,等待着时代将它唤醒。

在俑坑中,一种扑面而来的豪气与壮丽将你的五官折服,你仿佛游弋在历史的长河中,随处可感受秦帝国的强盛与秦王的霸气。现世的武功让秦王有了超越生死的妄念,于是,一对集豪迈与勇猛于一身的强秦兵马俑,就这样屹立在那个时代的高峰。

在这里,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兵马俑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兵马俑都富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身处这个历史的奇迹中,你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员,你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兵马俑粗犷的气息与豪迈的.脉搏,那秦时生命的繁华与喧嚣都深锁在这一排排整齐而各异的秦俑中。充斥在这地宫里的鲜活的秦俑,带着它时代的使命,与泥土瓦砾一同守候着千年的寂寞,在无数个薄雾氤氲的夜晚,仰望着明月孤云,向大地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命运。

望着这些宁静而生动的陶俑,战场的喧哗仿佛在耳边呼啸,战士的勇猛仿佛在眼前重现。而现在,却只剩下坑前无数的闪光,与坑中凌乱的碎瓦。

我仿佛在这里,乘着历史的光荣,在无边的大地上,驰骋,前进。

而历史,终究被大地湮没,徒留下一片无助地哀叹……。

历史

虽然历史不能重复,但是历史是可以再现的,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唐诗宋词朗诵会、外出参观、历史小品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20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我们可以举办一个相关的知识竞赛,在学生了解建国65年的风风雨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既掌握了历史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再比如,中国古代史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许多成语的典故,我们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的时候,可以上活动课,让学生自己找古代史上出现的成语,把它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既学习了历史,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和表演的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改变那种大包大揽的作风,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而这种参与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强化学生的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该课内容,初步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上课时利用课堂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提出本节课问题,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进而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衔接性和问题的层次性,既注意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也要注意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能力。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来说,我们要不断的采取好的教学方式,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指导,有效提问,有效调控。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或者是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也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变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为灵活、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或者也可以利用一些个小故事引出学习主题。比如,初中古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语典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第7课《大变革时代》时,可以充分利用立木为信这个成语故事,课前让学生们分好角色,在上课时由学生们表演这个成语故事引出商鞅这个人物,在指导学生看商鞅这个人物在历史上都做了哪些事?同时代的社会变革还有什么?引导学生去探究本节课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在课上教师自己设计一个短剧,比如上课时叫学生把什么东西拿到某地,然后给学生一定的钱,开始可能学生会不相信,可是就有学生敢于尝试,结果教师兑现自己的诺言,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史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史学家。他主持编写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被载入史册,为世人敬仰。最早我是从“司马光砸缸”的这个故事认识他的。

他的机智,勇敢和冷静令我佩服。所以我搜集了许多关于他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他的勤奋好学,光明正直,更是令我钦佩。据说司马光小的时候并没有超出常人的聪颖资质,反而有点平庸,但是他不气馁,他常常担心自己的记忆力和学问不如别人,所以在学习时,总比别人花的功夫多。当他的伙伴们读一会儿书就跑出去玩时,司马光总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直到把文章背熟了才放下书本。为了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刻苦读书,他用一截圆木当枕头,取名为“警枕”,这就成了司马光的闹钟,夜里睡觉时圆木一滚开,他的'头就砸在床上,这样他就能立刻醒过来,披衣起床,挑灯夜读。

据《宋史》记载:“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手不释书”是司马光勤奋好学的最好佐证,“至不知饥渴寒暑”是司马光废寝忘食最好解释。司马光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也是如此,他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当他无政事可做时,也没有享清闲,而是趁着这个机会全身心扑在修书上。他在崇德寺开辟了“独乐园”,开始编纂《资治通鉴》,由于年事已高,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大志,他常常午夜而睡,五更便起,天天如此。就是凭着这样的恒心和毅力,历经十九载,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司马光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能为世人所敬仰,是因为他比别人肯付出,勤耕不辍,当我们学习知识不牢固,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用心了吗?我们刻苦了吗?从司马光身上我领悟到要想在学习上超越别人,你只有比别人多努力。

历史

在《双百人物》中,记载着一百多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他们为后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虽然他们现在好多都已离去,但他们的名字会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永远都不会消失。

在千万人中,他们也许再平凡不过,在千万年中他们也许微不足道,可是野百合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春天,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他们用双手和芬芳装扮着祖国的春天,他们的点点滴滴感动着世人的灵魂。

在这些双百人物中,有的身残,志不残;有的为人民无私地付出,不求一丁点儿的回报;有的人理想智勇拼搏。在这些英雄模范中,令我最佩服的是黄继光,在战场上,黄继光不顾自己的安危,保家卫国。其中有一次,黄继光为了夺一个山头,自己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但他并没有放弃,站起来重新战斗,黄继光倒下了,敌人一步步逼近了,黄继光居然又站了起来,实在不可思议。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因为他们具有优良的`品质、可贵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双百人物是时代的坐标,历史的灯塔,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历史

翻开历史的画卷,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透过那泛黄的纸面,向我们缓缓走来。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他们如深潭微澜,朗月照花,有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我们的世界,因他们而光彩焕发。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代诗仙李白以他独有的气质高吟着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向我们走来。玄宗亲迎,力士脱鞋,贵妃研墨。在当时这是何等的耀目;功名利禄,唾手可得。歌妓侍从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又是何等的荣光。然而李白终究是李白,一个小小的长安怎容得下这位“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仙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历史终究将他记住,记住了这个铸就中国文学巅峰的楚狂了。

2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秋天的黄昏,西风夹杂着蒙蒙细雨在向我们袭来,落在鼻尖,落在脸颊,寒冷彻骨。于是一代诗史杜甫向我们走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位在生命的尽头仍苦吟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大诗人注定是要被历史所铭记的,直至今天我们仍在品味着他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醒世之言。

3

“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于是,曹雪芹来了,如果非要给曹雪芹安一个职位不可,那非“酿酒师”莫属了。悼红轩中苦酿着他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人们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他却是个例外,从少时的.风柳繁华到如今的“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依然那么从容。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酿成了这芳香甘冽的艺术之酒,最终也铸就这中国古典小学的最高峰,也就有了后世的“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

轻轻合上书本,这些偶像,仍然那么清晰地浮现在脑际。他们伴我成长,令我深思,启我智慧,开我心门,让我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学会了自信,让我在“零落成泥碾作尘”中学会了奉献,让我在“要留清白在人间”中学会了高洁。

历史

历史的尘埃滚滚而来,掩埋了无数的辉煌与奢华。

面对那浩瀚的历史长河,数风流人物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他们知道,从炎黄帝到现在,在整个人类历史面前他们有如历史尘埃中的一叶孤舟。但他们都渴望触摸那历史的脊梁。他们的生命不是永恒的`,但他们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那首诗一样,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仰望星空,感叹历史沧桑;俯视大地,感受岁月痕迹;环视四周,感慨时光流逝。历史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

历史是美好的,也是遗憾的。历史是善良的,也是残酷的。这不正如那大自然一样吗?伟大而渺小,充满着美好又充满着遗憾,善良而又残酷。

论文范文历史

至诚仁慈伦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善于治军,同时在他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也非常注重伦理道德,把“至诚”“仁慈”作为道德原则,提倡团结统一,赞美勇敢,斌于妇女很大的权力与自由。同时按照“君怀巨忠,父慈子考”的封建图式及其观念,建立“天下太平”的统治,其丰富的伦理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成吉思汗作为一位空前的草原霸主,他以政治家独有的视野与魅力,在军事征战与巩固王位的斗争中,把自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才干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了一位草原霸主的辉煌命运。他改写了草原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蒙古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不仅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他在外交、军事、政治、伦理方面等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也无不包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探讨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与教育意义。

一、成吉思汗伦理思想概要。

(一)在政治上成吉思汗把“至诚”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和根本的政治原则。他不但要求自己的臣民对他自己绝对的忠诚,并且也不允许他的敌手的臣民欺压他们的领主。他经常讲,对自己的主人不忠的人是不能信任的,甚至还说应该让他们断子绝孙!他曾不止一次杀过这样的人。比如一次战斗中有个叫桑昆的人跟成吉思汗打仗,被打败后逃跑途中被他的马夫遗弃于荒原,马夫前来投降时,成吉思汗认为他是乘人之危弃而不顾的不道德的小人,是无情无义之徒。还有个叫扎木合的部落首领虽然与成吉思汗是兄弟,但扎木合多次在蒙古部落内部和蒙古部落与其他部落首领之间挑拨离间。当他的阴谋被暴露,战争中遭到失败,对他不利的时候,他表面上承认错误说好话,保证不会再犯,并请求宽恕,而成吉思汗一方面述说他过去的安答之情,另一方面又揭露其两面派的行为,指出他的不忠诚,以事实教育别人。

成吉思汗以“至诚”作为最高道德原则,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决定的。只要分析一下“至诚”应天的思想就可以一目了然。当时的蒙古,不但是处在金、宋等强国包围下的弱小民族,并且本民族也是极不统一,互相倾轧的被压迫民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蒙古族当中,一方面滋长着依强凌弱随风倒的“风派”思想,另一方面在尝够了“风派”之苦的人们当中又滋长着鄙视“随风倒”,而崇尚忠诚的道德思想。这个忠诚在民族、斗争残酷的环境下,最高标准则是忠诚于人民翻身事业。成吉思汗这种重义守信、知恩图报的品德,在蒙古民族中很有代表性。在战争年代,重义守信更显重要。特别是在联合作战时,信守誓约就成了战争胜败的关键。

成吉思汗作为这种被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的代表,尤其是在以“至诚”争得了部众的拥护,从而也较为顺利地打败那些昏庸的人物轧木合之后,把“民意”看成“天意”,“应天命唯以至诚”的思想观念便牢固地树立起来了。由此可知,成吉思汗的逻辑是:“应天命唯以至诚”。我即“至诚”必承“天命”。我即已承天命,则以“至诚”,顺我者昌,不以“至诚”顺我者必亡。这些观点虽然带有个人很强的英雄观,但是他以“至诚”争得部众的拥护无疑在当时的形势下是极为正确的。

(二)在队伍内部,成吉思汗提倡团结统一,赞美勇敢、忠诚、仁慈,强调个人修养,同时告诫部下要戒骄戒躁。有次部将哲别把白嘴马一千匹送给他时,成吉思汗说:王汗塔阳汗与金国皇帝的失败,都是因为骄傲所致,你可不要忘掉呀。他还经常教导自己的臣民,对敌斗争要像猛虎扑食,而在部落内部则应像温顺的花牛犊。所以成吉思汗的臣民们对外则向敌人拼命进攻,在部落内部则团结和气。这是成吉思汗辩证法思想在道德上的表现。成吉思汗还非常爱护部下,他成了大汗以后,他把战友之情法规化了,在他的法典中规定由九名战士和一名班长组成一个生死与共的团体,他们之中如果有抛弃战友者,会毫不容情的处以死刑。有一次当他在和王汗的战争中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排除众议不撤退,一直等到最后一个战士归队,才下令撤退。他也常常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当国君,不是依靠他的强壮而是靠伟大的上天的仁爱,他之所以能当合罕,不是靠他的勇敢,而是靠伟大上天的仁爱。由于上天的仁慈,他才能够歼灭了外敌。同时他要求人们要绝对地忠顺其主。强调个人修养,要求人们善于自制,做事有度,慎于言行。成吉思汗本人是这方面的榜样,他本人被人评价是个英勇果断,有度量,善于容众,敬天地重信义的人。

(三)在家庭建设方面,成吉思汗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建设者,成吉思汗赋于妇女很大的权力与自由,这在当时亚洲任何地方都没有。妇女们可以自由地监视家产,有权随意出售和交换。他既要妻子相信自己的男人,也要求男人相信妻子,要求妻子努力提高丈夫威望,丈夫有威望,被认为是好妻子的象征。

成吉思汗按照“君怀臣忠,父慈子孝”的封建图式及其观念,建立“天下太平”的统治秩序。他宜称:“人假如有点孝顺之心,天必知晓”,认为天有思想、有意志,并试图把敬天作为他整个伦理思想的基础。他强调指出:“凡一个民族,子不遵从父敬,弟不聆听兄言,夫不信妻贞,妻不顺夫意,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那么这个民族的伦理纲常就会乱套,从而必定要灭亡。因此,他“严切告诚”臣民们:凡子不敬父敬,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件其夫,男虐待其已聘之女,女慢视其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致流为匪类,变为叛贼,家则丧,国则亡。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强调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因为若不能协调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会导致家丧、国亡。他坚信“能治家者即能治国”。

另外他十分重视家庭和睦,特别认为与他人妻子通奸等行为是最不道德之恶行,对这样的人他制裁很严厉。成吉思汗大扎撒》规定:“通奸者,不论有无妻室,都应处死刑。”同时规定如果男方结婚后负义出逃,须向女家偿付一定数量的牲畜。如果女方悔约改嫁,则罚以牲畜和其他财富,并将聘礼如数退还。这些都反映了成吉思汗重视家庭和睦,保护妇女贞操等家庭伦理观。

(四)在人生道路上,成吉思汗还常常教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决不能畏缩不前,要敢于排除千难万险。成吉思汗始终坚信,依靠天力和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现实。同时成吉思汗指出,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强调人的道德和智慧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得来,否则,即使夭资再聪明,也会一无所有。在幸福观的向题上,成吉思汗希望巩固其国家疆土,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利益,以保持“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政治道德要求。实际上这种幸福观,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五)在道德标准上,他把“仁慈“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政治美德。成吉思汗晚年为谁继承大汗曾大伤脑筋。他认为长子粗劣,不宜继承王位;次子性烈如火、鲁莽,由他继位也不合适;四子幼弱,唯有三子被大家公认为是具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仁慈”,因而成吉思汗让他继承汗位。

在成吉思汗的言谈中,还有“上天阻止我吧”,“上天的仁慈”,“长生天知道”,“不符天意”等说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哲学及伦理、政治、宗教、法律的思想基础,也是他具有仁慈的一面。

成吉思汗的“天力论”是以“至诚”为基础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客观唯心主义。纵观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他通过自己的审慎筹划和果敢行动,再加上深沉的理性思考,以小胜多,战胜了那些强国和部落,建立了新型的国家。在伦理道德方面,他讲“至诚”与“仁慈”等作为道德原则教育臣民,他本人也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从这方面来看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二、成吉思汗伦理思想对现代杜会的启示。

在现在这个社会人际关系淡漠,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事屡见不鲜;为了金钱、地位置亲情、友情、良心于不顾的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人们为此强烈地呼唤仁爱思想的回归,社会迫切需要提倡和奖励热心公益、扶危济困、多向他人奉献爱心的人道行为。再如一些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公开的“游戏规则”,但作假的企业极少受到惩处,反而还会从不诚信、做假帐中得到实际的利益和好处。一些擅长做假帐、精于做假帐的人,在企业里则被当作“人才”争相聘请。再如,一些地方官员虚报统计数据,扩大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热心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往往会受到重用,致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一再发生。由于制度方面的缺失,为失信者和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机会,创造了环境。另外家庭伦理方面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成吉思汗伦理思想分析启示我们,应该在现代社会对公民进行三大公德教育,即加大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另外还得建立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和制裁。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能好转,人们活着才有安全感。

历史论文范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相较于一成不变的开门见山式讲解,多媒体音频、视频再辅以教师幽默、新颖的开场白,一堂优秀的初中历史课已经成功在即。对老师而言,抽象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重点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背景,讲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灵活运用音像结合的多媒体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边演示边讲解,可以适量降低讲解难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升了授课质量,这是再多的文字叙述都难以企及的。活动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原本静态的历史知识动态化。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抗战胜利的内容时,以画面的方式呈现革命队伍胜利会师,加上高亢嘹亮的音乐效果,必然会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多媒体的运用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为死气沉沉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历史课堂重燃生命的活力,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平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念。

历史教学就是通过整理、归纳,使原本孤立、具体的线索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准确理解多媒体教学,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念,充分运用多媒体能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线索的功能,增强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把知识的复述转变成知识的灵活运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教师授课的有效工具,并非实现教学目标的唯一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板书和口述讲解,更不能代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最优化。

2.多媒体辅助,学生参与,教师引导。

现代教学活动适宜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起辅助功能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各种有力的条件,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的.相关内容时,向学生视频展示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自主搜集那个时代的背景故事,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此次和亲事件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以及它产生的巨大影响,带给我们的启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饶有兴致的观看,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化身于那个朝代,用当事人的视角思考问题,去揭开一系列问题的真相,主动获取知识。

3.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手段具有提纲挈领、统揽全局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参与下,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回归教材,重温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现在,多媒体运用已经融入到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在其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影响多媒体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要想使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把它与教师独具匠心的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后总结、课后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凭借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和多媒体形象逼真的再现功能,冲破以往历史教学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使课堂效率不断提高。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拉近了历史史实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很大程度上使历史内容得以拓展,使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得以提高,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了历史课堂氛围。在今后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密切结合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整体功能。在多媒体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处理,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效益最大化地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历史论文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解释是作者精神的重构,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乃是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历史论文范文

人工智能(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象人一样思考。这可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识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它的表现是什么,你可以说科学。

家有智慧,可你决不会说一个路人什么也不会,没有知识,你同样不敢说一个孩子没有智慧,可对于机器你就不敢说它有智慧了吧,那么智慧是如何分辨的呢?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如同泉水一样从大脑中流出,如此自然,可是机器能够吗,那么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学家已经作出了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等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仅仅知道这个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在定义智慧时,英国科学家图灵做出了贡献,如果一台机器能够通过称之为图灵实验的实验,那它就是智慧的,图灵实验的本质就是让人在不看外型的情况下不能区别是机器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时,这个机器就是智慧的。不要以为图灵只做出这一点贡献就会名垂表史,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就会知道,对于计算机人士而言,获得图灵奖就等于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一样,图灵在理论上奠定了计算机产生的基础,没有他的杰出贡献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个东西,更不用说什么网络了。

科学家早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希望能够制造出可能模拟人类思维的机器了,在这方面我希望提到另外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布尔,通过对人类思维进行数学化精确地刻画,他和其它杰出的科学家一起奠定了智慧机器的思维结构与方法,今天我们的计算机内使用的逻辑基础正是他所创立的。

我想任何学过计算机的人对布尔一定不会陌生,我们所学的布尔代数,就是由它开创的。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了,在以后的岁月中,无数科学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几个科学家的专利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这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现在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刚刚结束的国际象棋大赛中,计算机把人给胜了,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大家或许不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现在人类已经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人工智能也在下世纪领导计算机发展的潮头,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受到理论上的限制不是很明显,但它必将象今天的网络一样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世界各地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对人工智能的真正实现要从计算机的诞生开始算起,这时人类才有可能以机器的实现人类的智能。ai这个英文单词最早是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在此以后,因此一些科学的努力它得以发展。人工智能的进展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迅速,因为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还不完整,我们还不能从本质上解释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够思考,这种思考来自于什么,这种思考为什么得以产生等一系列问题。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以它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顺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来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在1941年由美国和德国两国共同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从此以后人类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台计算机的体型可不算太好,它比较胖,还比较娇气,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大家把线路重新接一次,这可不是一件省力气的活儿,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一下我想现在的程序员已经是生活在天堂中了。

终于在1949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样,编程程序总算可以不用焊了,好多了。因为编程变得十分简单,计算机理论的发展终于导致了人工智能理论的产生。人们总算可以找到一个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的方法了。

人类智力的结果都是一种反馈的结果,通过不断地将结果反馈给机体而产生的动作,进而产生了智能。我们家的抽水马桶就是一个十分好的例子,水之所以不会常流不断,正是因为有一个装置在检测水位的变化,如果水太多了,就把水管给关了,这就实现了反馈,是一种负反馈。如果连我们厕所里的装置都可以实现反馈了,那我们应该可以用一种机器实现反馈,进而实现人类智力的机器形式重现。这种想法对于人工智能早期的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1955的时候,香农与人一起开发了thelogictheorist程序,它是一种采用树形结构的程序,在程序运行时,它在树中搜索,寻找与可能答案最接近的树的分枝进行探索,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个程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思想方法有许多还是来自于这个50年代的程序。

1956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另一位着名科学家的麦卡希(就是右图的那个人)召集了一次会议来讨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那时起,人工智能的名字才正式确立,这次会议在人工智能历史上不是巨大的成功,但是这次会议给人工智能奠基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起了铺垫的作用。在此以后,工人智能的重点开始变为建立实用的能够自行解决问题的系统,并要求系统有自学习能力。在1957年,香农和另一些人又开发了一个程序称为generalproblemsolver(gps),它对wiener的反馈理论有一个扩展,并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别的科学家在努力开发系统时,右图这位科学家作出了一项重大的贡献,他创建了表处理语言lisp,直到现在许多人工智能程序还在使用这种语言,它几乎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到了今天,lisp仍然在发展。

在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受到了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的支持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美国政府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在冷战中保持与苏联的均衡,虽然这个目的是带点火药味的,但是它的结果却使人工智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后发展出的许多程序十分引人注目,麻省理工大学开发出了shrdlu。在这个大发展的60年代,student系统可以解决代数问题,而sir系统则开始理解简单的英文句子了,sir的出现导致了新学科的出现:自然语言处理。在70年代出现的专家系统成了一个巨大的进步,他头一次让人知道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类专家进行一些工作了,由于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人工智能得以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活动,如统计分析数据,参与医疗诊断等等,它作为生活的重要方面开始改变人类生活了。在理论方面,70年代也是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计算机开始有了简单的思维和视觉,而不能不提的是在70年代,另一个人工智能语言prolog语言诞生了,它和lisp一起几乎成了人工智能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不要以为人工智能离我们很远,它已经在进入我们的生活,模糊控制,决策支持等等方面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让计算机这个机器代替人类进行简单的智力活动,把人类解放用于其它更有益的工作,这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但我想对科学真理的无尽追求才是最终的动力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教学论文

(1)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多专注30分钟。新课改下,全国很多学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武汉市十二中的教学课堂是这样的:前一节课结束时,老师会把新课内容印成预习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校有专门时间,供学生自学预习。上课时,老师只讲15分钟,梳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其余时间以学生讲解题目、讨论为主。在课堂最后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个自主时间设立出来,不是随意的,它应服务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预期目标,它的内容要由课程需求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归纳总结、提问释疑;也可以是练习、讨论;还可以是演讲、辩论和观看视频等。(2)阅读历史人文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作为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开放自由、潜移默化的细水长流过程,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科学习和成绩,是不可取的。除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阅读历史人文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好的.引导方法。此外,充分利用学科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事件或周年事件上,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2.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历史贴近现实。“学习金字塔”是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在24小时内所接受的信息保存情况的百分数,其中仅听老师讲授、被动获得知识能够保存下来的只有5%;而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立即向他人教授所学内容所保存下来的知识容量则相对更多,达到了50%、75%、90%。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跟上节奏。如可督促学生坚持“五到”法则,即: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头听课;要“耳到”,听课当然要用耳朵;要“口到”,就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手到”,就是指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当前面“四到”都具备的时候,自然也就“心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相信学生的能力。如在高二文科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在每节课后自己归纳知识要点和体系,定期检查归纳本,效果很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让历史贴近现实,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由老师作专题讲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以史为鉴的重要。(2)教学内容要抓中心。教学实践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学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奔命,丧失热情。一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原因何在?第一,从人脑的心理特点来看,人的大脑皮层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兴奋区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二,从学生思维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来看,一课一个中心,学生围绕中心能将纷繁的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教学内容要精整合。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己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教科书的内容,二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整合教科书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由于新教材知识重叠部分较多,有些课目甚至要敢于动大手术、作大整合,这虽然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却是历史新课程教学所必须为之的。(4)教学内容要深探究。探究学习需要依靠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探究。短短一节课内学生不可能凡事探究,如历史概念、历史名词、历史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课堂上依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教学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应围绕本课的中心,在教学重难点上展开,一般一课有一个深度探究的问题就够了,多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掌握。(5)教学活动要重实效。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是指为常规知识传授服务的学生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形式有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又有自由辩论、虚拟情境、角色扮演等等。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参加。一般来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一节课设计一个这类的学生活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类活动若设计多了,课堂反而显得华而不实,冲淡了主题。

世界历史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应构建一个与现有体系有所不同的新的世界近代史体系。钱乘旦提出的“现代化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但是在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时,需要注意世界通史的整体性、内容与主题的联系性、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其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并且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结束的标志。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现代化体系。

世界近代史的体系问题,是国内史学界,特别是世界近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编写世界近代史,或者说以什么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主题、主线或中心思想,并按这个中心思想将近代时期的世界历史系统地、有机地组合起来。到目前为止,国内已先后出版了多种《世界近代史》。这些著作大多作为高校教材使用,内容大同小异,由于主导思想和史实编排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体系。

就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最具代表性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主要有三种。一是杨生茂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该书是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按照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来确定近代时期,即近代是人类历史的资本主义时代,起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俄国十月革命和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是刘祚昌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卷。该书是崔连仲、刘明翰等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也是将世界近代史确定为资本主义的历史,起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限原来定为1917年十月革命,后来改为19。三是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该书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虽说是按照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观点来编写世界近代史,但仍将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只是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并将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定在1500年,终点则定在1900年。综合起来看,第一种与第二种起点相同,终点不同;第二种和第三种终点相同,起点则不同。三种体系的共同点是将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只是第三种体系强调世界历史是在近代时期(即资本主义时期)由分散而发展成为整体的。

以上三种世界近代史体系,从上个世纪60年代直至今天,在我国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来说,这三种体系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三种世界近代史体系,我们不拟详加评论,但是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提出与之不同的世界近代史体系新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有必要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而在这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钱乘旦提出了一个设想,可以称之为“现代化体系”。钱乘旦在《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一文中认为,自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几乎一切事件、一切变化都围绕着现代化这个主题。因此,他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钱乘旦根据现代化这个主题或主线,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他所划分的第一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从离现在约六七百年的中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就是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虽然这个体系目前只是一种设想,还没有出版按照这个体系编写的世界近代史(以及世界现代史),但是这个新体系的提出,很有新意和创见。从总的方面来说,我们赞同钱乘旦的意见,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确是世界各国走向和实现现代化过程,可以将现代化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或中心思想。但是,就“现代化体系”涉及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想谈点补充意见。

我们认为,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近代和现代。第一个时期的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第二个时期的历史是世界现代史。在我们看来,所谓近代,就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第一个时期。

现代化过程的第一个时期(世界近代史)开始于工业革命。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工业社会(或工业经济时代)。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划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一个界标。我们认为,世界近代史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历史,或者说是工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主张以工业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其下限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这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多样性。现代化不仅没有同一模式,而且也不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在近代时期(即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一个时期),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俄国的现代化是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实现的),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虽然(以另一种地位和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可是它们在近代时期并没有实现现代化,以致其现代化任务还要留到现代时期(即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去完成。

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即钱乘旦所提出的新体系的第五个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工业社会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类开始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社会。虽然亚非拉国家尚未实现现代化(个别国家例外),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并没有结束,因此也可以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看成是工业社会(工业经济时代)的继续、发展和延伸,但是,由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使世界历史具有了不同于现代化第一个时期(近代时期)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将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第二个时期的历史,称之为世界现代史。为什么赞同“以现代化为主题”?我们认为,“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

首先,从指导思想来说,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这个观点正是构建世界近代史新体系的理论根据。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历史主要是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方式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因此,从古至今,才会出现不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生产方式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题或主线,就是现代化。

其次,这个主题抓住了世界近代时期历史发展的核心和实质。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直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也可以看成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继续、发展和延伸(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后工业”社会)。从古至今的历史,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开始于近代时期,如果将世界近现代史视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近代时期的历史则是它的上部。因此,将现代化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主题或主线,正是体现了世界近代时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世界近代史的核心问题之所在。

在这里,我们想对老一辈世界史学者提出的“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谈点看法。“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把世界历史形成为整体看成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相互交叉发展的结果。这一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在我国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发展事实表明,世界的确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近代史的新体系也必须包含“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容易使人感到这个提法只是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反映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实质。“从分散到整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提出这一观点的吴于廑先生所说过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总序》)因此,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实质,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现代化。

再次,“以现代化为主题”的新体系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新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建立过程中曾受到“苏联体系”的影响。包括世界史在内的苏联历史著作强调阶级斗争,把历史写成了阶级斗争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史学无不突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在以往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对于世界近代史的界定,过去就曾表述为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后来编写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则将“走向衰亡”去掉了。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工作者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去掉“走向衰亡”的提法,已初步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而今天“以现代化为主题”的提法,则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再如,过去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强调革命斗争,对改革则颇多微词,甚至斥之日“改良主义”而进行批判。其实,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都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革命的作用和改革的作用,同样都应该受到重视。在世界近代时期,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现代化道路,德国、俄国通过改革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日本通过革命加改革的方式也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近代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孙中山的革命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其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可见,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就不会单纯强调革命而忽视或者贬低改革的作用。

复次,新体系有助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本来,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某些历史著作往往不能实事求是地叙述和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就世界近代史来说,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者总是把欧洲资本主义势力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侵略、掠夺说成是“白种人的负担”,把自己打扮成历史的主角,从而形成史学中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漠视东方各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当然是错误的,理应予以摈弃。但是,重视东方各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东方中心论”。应当承认,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东方各国,到近代时期的确是落后了。正是认识不到这种落后,近代东方各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但其结果大多归于失败或者造成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的某种曲折。因此,无论是“欧洲中心论”,或者是“东方中心论”,都不符合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双重使命”,以及在造成东方国家的“社会革命”(指自然经济的崩溃)时西方资本主义“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的观点,虽然并不是直接论述世界近代时期的现代化问题,但是却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西方和东方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围绕着“现代化”这个主题或主线来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就能够防止片面性,避免产生“欧洲中心论”或者“东方中心论”,按照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叙述世界近代时期的历史。

最后,以现代化为主题的新体系具有涵盖宽广的优点。世界近代史有着十分丰富而生动的内容。以往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大多偏重在政治史方面,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使读者感到历史著作非常单调和枯燥,以致阅读兴趣不大。尽管有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作了一些改进,但是似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并在这一体系框架下编写出的世界近代史,我们相信将是一部内容充实、观点新颖、文字生动、富有特色的著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原因就在于现代化这个主题。我们认为,所谓“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或者说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指的是人类历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变,即从旧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现代化”首先体现于经济领域,即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它的核心是工业化。由于工业化(或工业现代化)的完成,就为现代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于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要随之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等)都要适应现代社会而发生改变,或者说它们本身也都需要实现现代化。因此,现代化涉及世界近代历史的全部内容。正如钱乘旦所说的:“事实上,近代以来,世界上几乎一切事关全局的大事或体现着大方向的进展都以现代化为中心,而不论这些进展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社会生活的。”由此可见,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既有着学术上的深度,同时也具有内容上的广度。按照这个新体系来进行编写,肯定能够将一部丰富多彩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构建世界近代史的新体系,是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个体系,它不仅是本门学科的“主心骨”,而且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在构建世界近代史新体系的时候,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我们在思索这个课题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的多种世界近代史体系,避免可能产生的缺陷,想到了若干要求(也可以视为“原则”或“规则”)。至于这些要求是否合适和恰当,谨提出和同行学者商讨,并望共勉。

我们认为,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时,需要考虑到以下一些要求:

首先,应注意世界通史的整体性。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近代时期的世界历史。作为世界通史组成部分的世界近代史,应该从世界通史的整体结构来考虑。也就是说,必须考虑到它在整个世界通史中所处的位置。世界近代史上接世界古代史,下联世界现代史;它的起点即世界古代史的终点,它的终点即世界现代史的起点。因此,在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的时候,就不能孤立地只着眼于近代,同时也需要看到古代和现代。正是出于对这种整体性的考虑,我们将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代。也就是说,将世界通史划分为三个部分:世界古代史是农业经济时代(或者称为农业社会)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是工业经济时代(或者称为工业社会)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知识经济时代(或者称为信息社会)的历史。这种划分,不仅反映出人类历史由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而且也体现了世界近代史的主题,并说明了世界近代史是现代化第一个时期的世界历史。

其次,应注意内容与主题的联系性。世界近代史虽然不是地区史和国别史的拼凑,但它必然要涉及世界各国的历史,因此其内容是十分纷繁复杂的。不过,无论多么纷繁复杂,无论是纵向或横向的叙述,无论是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科技进步、教育兴盛等等,都应该围绕着世界近代史的主题或主线。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体系,必须考虑到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这种内在联系,那就只能看到历史知识的堆集和罗列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历史发展(无论纵向或横向)具有内在联系呢?这就关系到主题或主线。世界近代史的主题或主线的作用,就在于围绕着它,就能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具有内在联系,因而才能使世界近代史形成一个体系、一个整体。用主题或主线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联系起来,这种做法好有一比:“以线穿珠不见线。”就是说,诸多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好象一颗一颗的珠子,只有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才会形成一个整体(体系)。当然,在叙述诸多历史事件(历史知识)的时候,这个主题或主线并非显露于外,而是隐藏于内的,这不正表明了它们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吗?!

再次,应考虑到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其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如前所述,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近代是这个现代化过程的第一个时期,现代是这个现代化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因此,世界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把世界近代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构建它的体系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它在内容上与主题或主线的内在联系,而且在解释什么是世界近代史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它同世界现代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使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保持某种一致性。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现有的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这方面存在着不一致之处。我们看到,当前国内有代表性的两种世界通史著作,一种是崔连仲等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种是吴于廑等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两种版本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都将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人民版《世界通史》近代卷称“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历史”;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则称“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关于世界现代史,人民版《世界通史》现代卷表述得比较含糊,没有明确地说什么是世界现代史;高教版《世界史》现代史编则笼统地说“世界现代史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历史”。显然,对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上述界定,在提法和表述上不具有连续性。这种提法和表述的不一致,使人们看不到世界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之间的有机联系。

最后,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结束的标志。世界近代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应该有一个时间范围;作为世界通史的组成部分或一个时期,也需要有它的上限和下限。不管世界近代时期之内如何具体分期或分段,但是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却是构建体系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时间断限也是构建体系的一个要素。这个时间断限,应当同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作为起始和结束的明显标志,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上限,人民版《世界通史》近代卷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编定在1500年(“地理大发现”在此前后)。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下限,这两种版本的世界近代史都定在1900年。之所以定在这一年,其理由是“1900年可以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这个“巨大变化”,指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帝国主义在这时(1900年)最终形成了。作为帝国主义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的确发生在1900年前后,即:18的美西战争,1899―19的英布战争和1904―19的日俄战争。虽然我们对这两种版本的世界近代史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的具体时间有着不同的看法(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这两种断限都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标志,因此应该说,这是符合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的要求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现有世界近代史体系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赞同“现代化体系”的设想。但是,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史学工作者下大力气才能完成,我们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和讨论。

第一,现有的几种世界近代史体系(包括定义、分期、断限等)各有千秋,可以诸说并存。这些体系,代表了众多学者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各种观点,都有他们的依据和理由。这些不同的学术见解,很难说谁对谁错。我们虽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体系的否定。同其他学术见解一样,对世界近代史体系的主张也不一定要强求一致。希望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见,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

第二,在相互尊重、诸说并存的基础上,开展各抒己见的学术讨论。在讨论中充分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学者提出,为了构建新的世界史体系,现在应该从“百花齐放”的状态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并在成熟的条件下实现相对而言的“大一统”。这个意见很好。希望对世界近代史的体系(包括定义、分期、断限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基本共识。

第三,目前,我国高校历史院系使用的世界近代史教材,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除了正式出版的《世界近代史》之外,也可能还有各高校教师自己编撰的教材。教材虽然不同,但是世界近代时期的历史事实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因此,关于世界近代史体系的学术讨论,并不会对高校历史院系的世界近代史教学工作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院系的学生,应该对有关世界近代史体系的不同学术观点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建议,无论使用哪一种世界近代史教材,都应该将其他体系的不同观点加以简要介绍,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也可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师生互动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世界近代史体系的讨论。

第四,积极启动按照新体系编撰世界近代史著作的工作。如前所述,世界近代史不同体系的著作已有多种。“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新体系的主张虽然提出来了,但是还没有按照这个主题编撰的世界近代史著作。看来,从新体系的提出到最后完成著作,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我们建议,高校历史院系和科研机构应组织人力对新体系及其框架的设想继续进行探讨,使“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的世界近代史新体系日臻完善。然后,结合具体史实,编撰成书。我们盼望着新体系的世界近代史著作早日问世。

参考文献。

[1]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j].世界历史,,(3).

历史教学论文

(1)笔者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也注意到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学案“问题化”、“知识化”、“大众化”等问题,把学案设计成一本“练习册”,或简单地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思考题设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做效果会大打折扣。

(2)课堂操作不当。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差比较大,预习的程度也不一样,导致课堂上具体的环节很难把握,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学习小组效果不明显。在有的班级,学生的探讨和交流是很少的。以前没有上课交流的机会,现在给了这个机会,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用。还有一些学生在思想深处就打上了偏科的烙印,从而对于小科采取放弃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同时,小组评价机制仅仅适合本学科,不少学生对此根本不在乎,导致小组评价如同虚设,这些都会影响到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效果。

(4)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是不放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小组的讨论很难展开,又很难收住。有的放不开,导致课堂沉闷,根本就不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有些课堂过于活跃,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

二、思考与对策。

(1)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可以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学生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知识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很好奇,做他们感觉是有意义的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2)在使用学案前做好每个板块问题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预设等,设计出更符合自己授课风格的学案教学。可以找个别同学看看,做一做,根据其反映做调整,使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情。

(3)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导者,采取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比如小组长轮流坐庄,小组竞赛,评选最佳主持人或表现奖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要大胆尝试探索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学案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它会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从而使历史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历史小论文的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新课标以教学中师生的“双边”理论为核心,指出了教师是“教”而学生是“学”的角色关系。这表明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是很关键的,这对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一致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在新课标形势下形成一套创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教学质量来说尤为关键。初中历史教师同样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加强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质,将互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互鉴有莫大的益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送同学互相探讨,得到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作用。教师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渠道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 11-08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热门22篇)
    对工作进行月度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加以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更加有效的协作机制。
  • 11-08 音乐教学培训总结与反思(汇总15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反思案例,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参考。本课时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
  • 11-08 护士长月工作总结护士长手册(精选19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次反思和总结,也是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写
  • 11-08 企业并购调研报告(精选18篇)
    调研报告的撰写需要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调研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些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调研报告写作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 11-08 平安金融创建工作方案(汇总22篇)
    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工作目标、计划和流程,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方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 11-08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16篇)
    一个好的工作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人力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个典型的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疫情防控,重任在肩。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幼儿园
  • 11-08 机关办公室周工作计划(专业19篇)
    办公室工作计划是一种有序的安排工作内容和时间的工具,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办公室工作计划编写中的问题和解决
  • 11-08 OPPO手机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3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应遵循科学的写作规范,包括准确引用参考文献、文字简练明了等。如果你正在准备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以下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整
  • 11-08 跟单实务实训报告范文(17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实习资料: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过
  • 11-08 校园爱心公益活动方案(热门19篇)
    活动方案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你正在制定活动方案,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或许会有新的创意和想法。一、目的:二、形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