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7 17:37:28 作者:紫衣梦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一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小土坑”,活动的目标为三点:

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在活动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即: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围绕所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反思。

1、幼儿阅读时间的把握及形式的调整。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讲述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存在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策略的调整,即: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保证每位幼儿有讲述的机会,让先看懂图意的幼儿自己讲,后看懂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讲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儿互相讲,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

2、目标设定与方案设计中的一致关系。

在活动中,我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据问题制定了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阅读活动,并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二

本次活动是在自勤老师一研活动《认识梯形》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评议、反思之后的二次教研活动。保留了一研活动的基本框架,二研活动,串联故事情节及游戏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从“寻找小兔房子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梯形”——“寻找小兔家周围的梯形”——“通过操作验证,探索摆放位置不同的梯形”—— 游戏环节“给小兔子准备梯形的饼干”,活动流程清晰、流畅。循序渐进的推进,使得孩子对梯形的认识和了解不断的加深巩固。因“幼儿园数学活动应是来之生活,用之生活”,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播放视频,寻找生活中的梯形”。我拍摄了幼儿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梯形,把孩子的学习环境拓展到生活中。活动中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高、发言主动性强,轻松愉悦,寓教于乐。

但活动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克服和改进:

1、目标的设定过于泛化,应注意本次活动的可操作性。

2、应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小环节的设置,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素。

3、游戏环节中个别幼儿验证时,要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4、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避免一些封闭性的问题。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三

1、学习掌握6以内的相邻数。

2、通过活动复习6以内的数。

3、了解相邻数的数学概念。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一张有房子的背景图。

6个小动物头饰。

1——6数字卡片。

1、小猪、小兔、小狗、小熊、小鸡、小鹿来到班上做客,我们来数数来了几位客人吧?

2、对!是六个小动物,这六个小动物为什么一起来的那?

3、原来小猪、小兔、小狗、小熊、小鸡、小鹿它们之间是邻居,都在一起住的很近,招呼一声就一起来了。

4、那小朋友家有没有邻居啊?你们家的邻居都认识吗?

5、小客人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从家里出来,在回家就找不到自己的房子了,想让小朋友们给排排顺序。

6、看图上有六座房子,我们现在就来给排排吧!教师把1——6数字卡片随意粘在房子上。

7、让幼儿观察,有没有不对的地方,都哪不对?

8、把数粘错顺序的地方改正过来,让幼儿说说数与数之间谁和谁是好朋友。

9、让幼儿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了解了解相邻数的数学概念。

10、说说动物之间谁和谁是邻居,然后给小动物送回自己的家。

数学课的范围很广泛,我今天主要教学的是相邻数,幼儿对相邻数接触的很少,在生活中也不太能运用的到,会了看起来很简单,但给幼儿教学学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的一件事。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想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让幼儿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实际的动手操作,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从而让幼儿喜欢上数学活动。

本课我通过复习、引入、理解开始了相邻数的教学,教学中运用了游戏,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快乐的就学习完了,不会感觉到数学课的乏味。

在教学里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解决了,在教学方法上有不对的地方,我也及时的改正了,让我发现教师懂得多,思维上比幼儿快,幼儿是一点都不懂,在慢慢的学,我把这点疏忽了,在教学设计上有点欠考虑了,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想想,让我感觉这节课在设计上有点失败,在边教边改的过程中,完善了我在设计上的不足,让我这节课圆满的结束了。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四

1、巩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巩固数字1—10。

3、培养幼儿懂得在某些公共场合应注意的礼仪及文明。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1—10的号码牌、1—10不颜色的的数字、

2、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及排列顺序。

3、幼儿贴着十二生肖中某一动物的头饰。

一、全体幼儿站四队,教师提出:"今天森林里召开十二生肖动物表演会,邀请我们去参加,你们愿意去吗?"

"但老师还不知道十二生肖动物有哪些呢?你们能够告诉我吗?"(幼儿回答)

二、开汽车到森林歌舞剧院看表演。

1、和幼儿共同讨论公共场合应该注意的礼仪。

2、请小朋友对号入座,并看准数字的颜色。

3、管理员检查观众是否坐对了痤位。

三、剧院里帮助演员排序的管理员今天生病没来,请小朋友帮助动物们排列好出场的顺序。

1、清查人数,看是否到齐了。(了解十二生肖的数量)

2、十二生肖站队。(巩固十二生肖排列顺序)并回答出某某前面的动物是谁?

3、请小朋友分组来排队。

4、给十二生肖挂号码牌,以提示小动物何时出场。并说出几号选手是谁?

5、请小朋友到各类动物准备室帮助其他生肖动物挂号码牌。(巩固对生肖动物的分类)

四、小朋友和生肖动物们一起表演节目。

幼儿懂得在公共场合应注意的礼仪及文明,如不大声喧哗,要有秩序的排队。

活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儿歌的形式,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有一些难度,不仅要记住从前往后的顺序,还要清楚从后往前的位置排列,这对幼儿来说是一大挑战,对幼儿也进行了记忆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让幼儿自主操作,体验成果,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达到目标,并且能进一步巩固它。在教育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能按要求正确说出序数排列的顺序。不足之处,孩子们互相讲的过程中,不够大胆,今后在这方面还需多加引导。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学反思篇五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