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大全10篇)

最新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大全10篇)

时间:2023-09-24 00:01:11 作者:灵魂曲 最新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大全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一

1、学习用圆形画小鸡。

2、能大胆表现小鸡的各种姿态。

1、活动前让幼儿观察小鸡的各种活动。

2、背景图1张。

3、彩笔每幼儿1盒。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要有一大群好朋友来和我们玩,说说会是谁。

教师在背景图上边说儿歌,边慢慢画出一只站立着的小鸡。儿歌:头圆圆,眼圆圆,身体圆圆,嘴儿尖尖,两条眼儿细又短。

二、基本部分。

1、边说儿歌边用手书空小鸡的画法。

2、丰富画面。

师:小鸡的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背景图,请幼儿说说小鸡的朋友来草地上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提问问题,如:小鸡哪种姿势才能吃这里的东西?小鸡来这里怎样玩?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的各种姿态。如:抬着头的、低着头的、两只小鸡在一起的等。

3、幼儿绘画。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图中背景画出多种姿态的小鸡。

4、欣赏交流。

幼儿讲述自己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激发幼儿制作的乐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和学习,使幼儿更好的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展示幼儿的作品,既满足了幼儿的好表现心里需要,又让赏识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二

活动目标:

1.能胆地给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继续学习朝一个方向涂的技能。

2.进一步感知水果的一些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红黄蓝绿)的油画棒及印画了苹果、香蕉、西瓜、葡萄的画纸

2、苹果、香蕉、西瓜、葡萄的图片

3、有过秋天水果的有关知识,学过故事《水果屋》

活动过程:

一、以水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天有一些水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

2、这些水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通过游戏巩固对水果颜色的认知

“什么水果不见了?”

“请你猜猜是谁来了?”要求幼儿集体说出“红苹果”等。

二、提出活动要求

这些水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宝宝来穿衣服好吗?

怎么给宝宝穿衣服呢?宝宝和妈妈的衣服要一样,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顺着一个方向涂不留小白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给能力弱的孩子给予助

1、注意或者握笔的姿势

2、引导能力弱的孩子选择到颜色再涂

活动思考:

这一活动采用了适合小班孩子的游戏活动,小朋友都能积极、专注地投入涂色活动中,尤其是陆苗、陆伊培等八个孩子涂得均匀漂亮,除了四个能力弱的孩子没完成,其他孩子都水果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在活动前小朋友创编过儿歌《水果歌》,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活动,使得孩子们都掌握了这几种水果的颜色。

在第二环节中小朋友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形状描述,有的以小描述,有的以味道描述,把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语言描述,不仅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使孩子能积极表述。

在活动结束时有孩子问我:“老师可以把宝宝送给妈妈吧?”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好啊,我们下次宝宝来找妈妈吧。”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型拓印的绘画方法,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并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掌握手型拓印白鹅和青蛙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范图、绘画纸、墨汁海绵、水彩笔、擦手布、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讨论:故事里的动物是怎样变出来的?

(重点了解手型拓印白鹅、青蛙的方法)

3、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变出故事里的动物。

鼓励幼儿在掌握了手型拓印的方法之后,丰富自己的画面内容。

4、请幼儿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如果我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使各个环节衔接得更紧凑一点,那样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相信孩子的思维会更活跃,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会有进更进一步的提高。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四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作品,感受面积的给人带来的热烈的感觉。

2、运用已有经验、联想和涂鸦方法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胆涂色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幼儿人手一份范画、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米罗作品。

1、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呢?(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

2、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呢?(圆形)像什么呢?(球)

3、画上什么颜色最多最呢?

4、看到这么多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说出暖暖的)

5、什么颜色的太阳看上去热热的呢?为什么?(,因为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

教师总结:哦!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圆圆地红红的,照在身上热热的,并且在线条和光芒的衬托下,就像在跳舞一样。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这幅画是外国的一个叫西班牙的国家,一个著名的画家米罗画的,他的画是很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

二、一起讨论绘画的方法。

1、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呢?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

2、太阳旁边有什么呢?

3、小朋友们,画家米罗他是很有想象力的哦!他画出来的太阳会跳舞,看!赵老师小朋友准备了画画的材料,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来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太阳。

4、幼儿创作,鼓励幼儿尝试用小不同的笔和热烈的颜色涂鸦。

三、活动结束。

与幼儿一起来欣赏自己的画。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五

内容与指导:

1.了解煎荷包蛋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胆作画,掌握从里向外涂色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纸制碟子。

2.油画棒若干

3.电炉、剪锅、鸡蛋

活动过程:

(一)煎荷包蛋,引导幼儿了解煎荷包蛋的过程。

1、出示操作工具及鸡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教师操作煎荷包蛋,提醒幼儿观察蛋黄、蛋清的变化。

(二)幼儿学习画荷包蛋。

1、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范画,学习从里面向外画荷包蛋的方法。

2、提出作画要求:

a、涂色时要从里向外着色。

b、涂色时注意,不要超出轮廓线。

c、空隙的地方要补涂上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从里向外画荷包蛋。

(三)作品欣赏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把画好的荷包蛋送给爸爸妈妈。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六

活动目标:

1、尝试胆使用颜料进行手指点画。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好吃的葡萄》。

2.操作画纸、紫色颜料(吸附在海绵上)、擦手的毛巾。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葡萄

教师出谜面,请幼儿猜谜。教师播放课件【谜语葡萄】。

二、观察葡萄,引起兴趣。

1.教师向幼儿出示葡萄图片,介绍葡萄,观察葡萄外形特征。

2.提问:你喜欢吃葡萄吗?它是什么味道的?(葡萄是酸酸甜甜的)请幼儿回忆并简单描述葡萄的外形特征。(葡萄宝宝有紫有绿,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挤在一起。)

三、教师示范手指作画。

伸出食指哥哥,亲亲颜料宝宝,点个葡萄娃娃。(教师用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竖按葡萄,直至连接到画纸上的葡萄藤。)

四、交待作画要求,幼儿操作。

1、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一直点画到葡萄叶下面

2、作画前先长袖变短袖,不要让颜料粘在自己和别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洁。

五、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评价。

活动思考: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这些精神,在美术活动中我选择了让幼儿易于表现的棉签画“葡萄”,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七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汤圆增进父母亲情

20xx年12月10日小班8:00开始中班8:30开始大班9:00开始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案板、围裙,菜刀(班主任合理分组安排)

以微信、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长)

3、班级准备:洗手液体、洗手水。

(一)介绍冬至来历

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祭天祭祖外,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以防天冷冻掉耳朵”、宰羊、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二)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汤圆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汤圆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比赛:

1、擀皮

2、包汤圆

3、吃汤圆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汤圆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汤圆拿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亲子朗诵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汤圆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汤圆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汤圆。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八

1、学会撕长条纸并粘贴在蘑菇房相应的位置上。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幼儿用的彩色纸、浆糊、抹布等。

一、启发幼儿观察

这几间新建的小动物蘑菇房有的地方还不是完美,需要请小朋友帮助装修。

二、看看需要装修的是哪些地方:房顶和栏杆

三、教师讲解示范

1、房顶

把白色卡片撕开,然后粘贴。

把绿色的卡片地方撕掉,然后粘贴。

2、栏杆

把彩色纸撕开,然后粘贴 。

3、撕纸要领

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

4、要求

粘贴动物卡片(贴斜和倒均可)、栏杆(竖横均可)。

5、布置作业

装修蘑菇房,做好栏杆保护小花小草。

四、讲评

分别讲蘑菇房和栏杆的装修情况。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九

活动目标:

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2、欣赏全家福能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欣赏几幅全家福。

1、观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三、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

我们全家福如果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

1、认识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漂亮的相框,用什么来打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把漂亮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欣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全家福时,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认真完成制作。

教学反思:

本次开展的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还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他们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小班美术教案下雪啦篇十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教具:俘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俘,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提问:

这是什么?( 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但是俘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课后反思:

从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本活动的重点是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并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我在示范过程中概颜色这点强调得不太够吧,又或许我提供给孩子们的圆片片搭配不太妥当,以至于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虫颜色只是一种,目标一没有全部达成。每次活动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示范后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总有几个幼儿在喊:“老师,我不会!”当我再次详细讲解并示范后,他们还是说“我不会!”那我就在想,幼儿如真的不会时敢对老师说,他们没有错。可是讲解得那么清楚还是不会,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呢?还是对活动不感兴趣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吧,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点工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二是也有幼儿可能真的不会,那我可以改变一下示范的方法,比如我贴一点后,让其他小朋友个别上来当小老师进行示范粘帖,然后教师启发鼓励,孩子们肯定会兴趣浓厚。还有由于时间紧张,使得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