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2023年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模板5篇)

2023年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模板5篇)

时间:2023-10-08 19:20:31 作者:飞雪 2023年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得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会根据轴对称图形得特点,找出相应得对称轴。

3、让学生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广泛运用这一道理。

4、培养学生得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得特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会找出轴对称图形得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纸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一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欣赏: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得图片,请大家欣赏,在欣赏得同时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1.屏幕出现图片

(1)自然景观图片

师:这景色美吗?

生:美

师:大自然得景色很美,而且还很有特点,聪明得设计师和能工巧匠利用大自然得特点设计和建造了一些美丽得建筑。

(2)轴对称建筑图片

师:你看到得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有,有得左右一样,有得上下一样。两边一样…

师:我们得生活中经常也可以看到具有这种特点得物体和图形。

(3)生活中得轴对称图片

师:剪纸是我国得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它最能体现这种特点。

(4)剪纸图片

2、对图形进行概括:

师:你们所看到得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有得左右一样,有得上下一样。两边一样,有一种对称美。

师:上面这些图形给我们一种对称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轴对称这种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到底什么样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得问题。

二.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1、师:我们来做个实验,先看大屏幕老师怎么做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手中得长方形纸和剪刀,向老师这样也剪出一个简单得图形。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剪纸,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我这个图形得两边一样,中间还有一条折痕,

师:那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生:轴对称图形。

师:能用你得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3、揭示特征。

师:老师给大家再演示一下

演示课件,概括轴对称图形得概念。

4、举例:

师: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生:举例,师点评

师:同学们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在来研究一下我们学过得一些图形,看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合作研讨探究(轴对称图形得探索与提高)(四人小组)

1、把下面得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一看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他们得对称轴。

2、结论:课件演示

通过刚才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合作研究,我们知道了这些图形中有得是轴对称图形,有得不是;有得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得有两条,三条,四条,还有得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篇二

一、平移和旋转属于抽象的几何概念,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难度。

二、要让学生初步的感知: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概念无需掌握,但特点的感知需要大量表象进行建立。

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开、关窗户,拉窗帘,开关门、电风扇等现象,让学生描述窗户和窗帘头的运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各自特点。

通过学习与比较,孩子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较好的进行判断。

但是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学生掌握依然非常有难度。在做了近3节课的练习后,仍然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有问题。可见学生空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

1、要知道平移几格,你要看哪里?怎么确定?通过多个图形的变化练习让孩子们感受到要确定平移几格,应该先在要平移的图形中确定一个点或者一条线。

2、怎样找对应点?让学生练习在平移后的图形中找到相应的点和线,数出对应的点或线中的方格。如果要画平移图形,也是先找到对应的点和线,画出点或线后,再画出整个图形。

虽然精讲细练,但发现平移依然是难点。仍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方法,熟练画法,才可能让学生较好的掌握。

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篇三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计划课时:6课时

课题:第一课时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对称轴

课后反思、

修改意见、闪光点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课本第12、13页内容,第14页“试一试”及相应的练习。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剪纸艺术作品、电脑课件、剪刀、油画棒等

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用一张白纸,对折,在白纸一边任意画出一个图案,涂上颜色,然后将这个图案印到纸的另一边,成为一个对称图形。(可做一、二幅)

(图案要求:画面简单,线条简捷,颜色清晰)

2、通过观察,揭示课题:

(2)教师揭示课题: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的对称图形,(可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实物或书上第12页。)

2、学生动手操作:(书上第12页折一折,剪一剪)

取一张白纸,对折,并照书上的样子画上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打开。

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就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2)提问:对称轴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

(3)试一试:如果不沿对称轴对折,图形左右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

4、猜一猜,剪一剪(书上第12页)

(1)猜一猜:图中这些图形是什么?

(2)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3)试一试

5看一看,说一说(书上第13页)

三、课堂活动:

1、书上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书上第14页“试一试”1―3

四、巩固练习:

1、书上第14页“试一试”4

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三、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大家站起来,跟着我的口令做:立正,向前走两步,向左走一步,向右走两步,向后退两步,向左转,向右转,转个圈,立正。同学们真棒,回到位置上坐好。

刚才我们做了一些运动,事实上,不仅人会运动,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运动的,比如说下面这些物体。

(二)新授:

(一)1.播放动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根据它们各自运动的特点来分分类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像火车,电梯和缆车这样的运动,他们是沿直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向上,向下运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

像风扇叶片,飞机螺旋桨和钟摆这样的运动,他们是围绕一点旋转或围绕一根轴左右摆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

2.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是很多的。观察下面图片,分别说说他是平移,还是旋转。(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完整。

注:窗户和门要顺带说一下教室里的门窗。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吗?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回答。

(汽车,吊扇,风车,地铁,打开文具盒,翻书,台历,挂历,校门)

(二)我们已经知道许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形的平移。

1.大家看,小房图、金鱼图和火箭图都动起来了。(说明:虚线图表示平移前的位置,实线图表示平移后的位置)。

(1)你能看出小房图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吗?你是怎样看的?(揭示:箭头是用来表示图形平移的方向的。)

(2)那么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数数看。(请学生边说边指)

那么到底谁说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移一移,数一数。哦,原来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的。那么怎样数才不会出错呢?老师这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对应点。同学们看,平移前它是小房图右下角的点,平移后它还是小房图右下角的点,像这样的两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房图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点。我们一起再数数看,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格。

那么,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对应点吗?并数数中间有几格。(请学生边指边说)

通过刚才的找点和数格,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3)把书翻到24页,看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并填写好答案。

(4)我们再来看看26页上第4题。写独立填一填。

同学们,到现在你发现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吗?

记住: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1)看了这么多别人画的图形,下面我们自己也来画画看。

试一试: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你打算怎样画。大家交流交流。先把三角形的每个顶点都标上数字,再把每个顶点都向右平移6格,最后连接每个顶点。(边演示边说)

(2)把书翻到25页。下面请你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3)把书翻过来,完成第5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移和旋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四)扩展:

思考:你只到下面的花边是由哪个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吗?

四年级平移教学设计篇五

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教案,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1、开课首先解决本课的难点之一:“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内”的感知与理解。

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一直是这节教材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实例——两种十字路口直观地感知平面和在同一平面内,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入新课教学。

2、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进行分类到平行概念的的基本建立过程中,教师把探究的任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分类时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投入辩论,在辩论中进入想象与证实,使“两条直线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的”这一现象变的清晰明了。

整节课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这样的一节概念性比较强的课,我在教学时,新课只用了15分钟差不多,这明显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挑战,对于好生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但对于班级里的比较落后的学生肯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垂直与平行》的教学实践的反思,使我更加明确了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自主探索、操作实践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是何等重要。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得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将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