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汇总5篇)

最新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05:24:11 作者:文轩 最新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篇一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带来我巨大的震撼人心,要我感概千万。

影片的主角名字叫做伊夏,原来是一个八岁的少年,他考试成绩不太好,调皮不听话,但脑中充斥着想象,这使他能快乐的生活。但是应对他每门科都不过关的考试成绩,老师、隔壁邻居的不满意,他不爱上学,在勾结亲哥哥写假请假条,他的爸爸妈妈无可奈何下只能将他送进全托学校。进到全托学校后的伊夏一天到晚一言不发,忧心忡忡。他一样或是像之前一样考试成绩不太好,但不一样的是,他失去以前的开心。这一切直至遇上他――尼克老师,伊夏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是他更改了伊夏的一生。

尼克老师用公平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员。他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他会给学员们产生轻轻松松和开心。在课堂上,他遇上了一个眼神呆滞,只能低下头的男孩儿――伊夏。尼克老师逐渐掌握他的一切,他发现伊夏的工作中数据与英文字母的撰写全是错乱的,但他也发现了伊夏的奇才之处――绘画。没多久以后,伊夏根据了尼克老师的协助逐渐乐观起來,学业成绩也逐步提高。

一次画画比赛中,伊夏超过尼克老师变成了赛事的总冠军。从今以后,他又变为以前那一个太阳乐观的男孩儿,也被全部老师接受。在全部老师眼里,他不会再是那一个一无是处的小孩,只是个奇才。

有一些老师能更改学员的一生,例如尼克老师,他更改了伊夏的一生。伊夏是一颗小金子,被日常生活和不可以挑选的人生蒙上浮尘。而尼克老师是发现黄金的人,用他的细心和激励擦来到一颗颗浮尘,让伊夏闪闪发亮。俗话说得好,是黄金总是会发亮的,而发亮的全过程必须一个能激励他的人。

每一个人全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都是有自身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性。如同全世界沒有两块完全一致的叶片,沒有两块完全一致的小雪花一样。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充斥着市场竞争,不足强,就只有淘汰。在那样残酷的现实中,非常少有些人会发现你与众不同的闪亮面,有时候必须本身勤奋才会被别人发现。总有一个人会赏析你,赞成你,激励你。这个人可能是老师,可能是盆友,可能是同学们,也很有可能仅仅人生道路中一个生命中的过客。但他的动能挥之不去的,他能够变成你再塑生命的人,好似电影中尼克老师的存有一般。

坚持梦想,坚信自己,绝不放弃。总有一天,你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不会再不自信,不会再低贱,抬头挺胸,高声的告知他人“我是最赞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篇二

《心中有个小星星》讲了一个8、9岁有认知障碍的小男孩在学校的痛苦经历,老师、同学、家长、邻居无不以为他是问题学生,被嘲笑、训斥、罚站、转学、体罚,最终使他陷入恐惧和绝望中,而从来没有哪个人试图真正了解孩子,包括他的父母。转机出现在一位老师的到来,年轻的、代课的、不拘一格、活泼的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一番真诚了解,一番辛勤引导,小男孩发生转变,后来在全校师生共同绘画比赛中胜过自己的美术老师而荣得桂冠,学校更是将小男孩的作品作为了毕业纪念册的封面,此后这个孩子被老师、同学认为天才。

我欣赏这位叫尼康的老师,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所喜欢男演员之一,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他同样扮演了一个让人为之震撼的角色。同为老师,我被这位代课美术老师感动了,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每一位老师对待学生应有的态度与责任。

记得曾看过《热血教师》,这部影片同样让人为之感动,主人公克拉克老师和尼康老师一样,从一开始采用只要学生们能安静十五秒钟就喝一盒巧克力奶的方式将课进行下去,到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带舞蹈的方式进行历史课的学习,到最后他肺炎生病在家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安静地看着电视录影听课,直到成绩在全区遥遥领先。这是如此巨大的飞跃啊!奇迹!但这份奇迹又是理所当然。“没人要他们,但我愿意!”这是克拉克老师留给我们值得静静回味的经典语录。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一句铿锵有力的话。不放弃,不放弃什么?不放弃我们心中的信念、理想与追求、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由信念、理想、追求与原则所换来的努力与拼搏,不放弃最后一刻成功的机会,不放弃任何成长与净心的机会。不抛弃,不抛弃什么?不抛弃亲情、爱情、友情,和它们所带来的温暖与安全,不抛弃所有努力创造的一切。

地震中,不抛弃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丝希望。教育时,我们更应该说:“不抛弃,不放弃,对每一位学生。”也许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有时或许会想放弃,但请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心、耐心去呵护,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篇三

在周末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来谈谈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印度有一位19岁的小男孩叫伊桑,他从小想象力丰富,画画很好,但是他的成绩很不好,因此留了一级。

家长,老师都没有办法,无奈只好把他送到寄宿学校。伊桑还小,他认为去寄宿学校就是去受罚的。来到寄宿学校,老师都很严厉,伊桑的成绩不好,她又先天性语言交流阅读障碍,不会读,也不会写,所以经常遭到排挤,唯独他的同桌杰瑞(残疾的孩子)跟他交朋友,杰瑞性格很好,但是伊桑反而越来越自卑。直到一位代课老师的降临,使他找回了自信,不再感到自卑。

我看完这部电影有很深的感悟。还记得,那位美术老师,给同学上的第一节课,他身披大斗篷,戴着花环,像小丑一样,吹着笛子迎接学生们,他教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绘画,不像其他老师那么死板。不久老师就发现伊桑有点与众不同,他连最喜欢的画画都不喜欢了。老师就去找他的家长。后来,他在课上用几个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实是想告诉伊桑,任何人都可能创造奇迹。自从那以后,老师就教伊桑画画、鞋子、创造、阅读........让他找回自信,最终画画比赛第一名。

这部电影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夜空中那一颗颗璀璨的明星,任何一颗星星都会发光发彩,因为有了这些星星,我们在夜里才不会孤单。我们身边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许默默无闻,甚至很调皮,但是一切皆有可能。

我也要变成那一颗星星,照亮我的路,照亮大家的路,照亮世界的路!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篇四

近几天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感触很深,并由此加强了自己的自信,因为每个人都会比他的学习成绩高。

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8岁男孩成功的过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还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概念;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学习,但是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各科老师都对他没有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对他十分无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在哪里,有同学的嘲笑;有老师的打骂;还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这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术老师,他在美术课上的教育方式特别,让大家随便画,可对于伊桑空白的纸张,尼康并不生气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非常的聪明,在空闲时间,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读书和写字。

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和同学为此非常吃惊。在学校的一次画画比赛时,他画画的水平竟然超过了尼康老师,得了第一名。在电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他的爸爸妈妈也知道爱孩子并不是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

从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信,不要认为没有希望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大家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心得篇五

前几天,我看了侯老师给我们写的信中推荐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地球上的星星》,晚上我就看起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里讲了一位男孩,他的名字叫伊桑,一开始他的学习很差,还经常给老师家长添麻烦,可能因为他叛逆的心理,他想取得他想要的自由,伊桑的爸爸因此把他送进了一个新的学校,虽然说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是伊桑还是像在原来的学校的一样不停的给老师添麻烦,不断的捣乱,这里的老师校长同样拿他没有办法。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美术的代课老师,他的第一节课穿了一身小丑服吹着笛子来了,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但是伊桑还是一个人低着头坐在那,不参加任何活动,过了几节课,这位美术老师就发现伊桑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他想帮助这个孩子重新找到自我,老师就去他家进行了家访,才知道原来伊桑是一个非常有画画天赋的小孩子,但是因为他希望被重视所以变得更加叛逆,老师想到了原来的自己,所以他想帮这位孩子找回自信,就用了自己独特的方法教他学习,让他找回自信,还特意举行了画画比赛,当然伊桑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又重新找回了信心,这是多么好的一位老师。

我觉得伊桑真是幸运,遇到一位理解他的老师,这里最让我感动得是老师教伊桑读书写字,虽然那一段片段没有多长时间,但是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伊桑开始连8都写不好,可是经过他的努力,他写出的数字8就工工整整了,特别好看了。刚开始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经过老师的指点,他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有句话说的好:有一个好老师,就能教出一个好学生。

我觉得我们的侯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我们班也有学习不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好的学生,但是侯老师从来不偏向谁,都是一视同仁,对我们还特别好!

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总是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让我们去探索,自己发现新的知识,所以我要珍惜和老师度过的每一天!

关于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心得2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或者说批判印度初等教育的电影。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替主角伊夏感到怜惜与心疼,对印度的应试教育感到厌恶与无奈,同时也被美术老师尼克的创意和爱心深深感动。大学以来,我又重复观看了两次。这些时候,我更多的关注在应试教育里那些特殊孩子的教育(如读写障碍、注意缺陷、自闭症等),包括他们的家庭。他们是特殊的一个弱势群体,过去我们很少关注到他们。在越来越提倡个性化、多元化、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里,我们也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到他们的身上。我们不得不反思应试教育在对人才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消极作用。

影片中,伊夏ishaanawasthi(darsheelsafary饰)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然的惊奇的色彩和事物——鱼儿、小狗、风筝、大海和太空。他是个富于幻想,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的孩子。而然他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淘气爱玩、学习成绩差、屡次留学。当他再次全科零分,面临下一年被学校退学的威胁时,他的爸爸决定把他送到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后来一位代课的美术老师尼克ramshankarnikum,用乐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世上按部就班处理事情的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学生们都对此满怀热忱,欣喜异常,但是伊夏并不如此。在尼克的帮助下,他发现了伊夏是一位有学习障碍的儿童,但是同时尼克也发现伊他有极高的绘画天分,他开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快乐。伊夏的作品最终在绘画大赛中被评为最佳作品,并超越了他的老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伊夏和尼克都在和彼此的相处中慢慢成熟起来。对于这部电影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了不被排斥,都不情愿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一般都会把学习问题归结到他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事实上,这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在校读书是贯穿人的整个早期人生。在学校里,与同伴的交往始于学习,也始终围绕着学习进行。小学生的自尊塑造和同伴关系很大程度是由学业成绩决定的。因为小学生的主要生活是学习,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说,这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危机是勤奋对自卑。当一个人无法跟上大家的学习进度,他除了会产出厌学情绪外,还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就必然会受到排挤。同时他很容易把学习重心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事情,如网络,早恋,吸毒等。这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产生偏差行为,毁了自己的'人生。因此,在面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们家长、老师还有社会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态和耐心去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发掘他们的潜能,协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美好人生。

对于那些特殊孩子的家庭,社会也要给以宽容和支持。一方面,很多家长缺乏教育经验,自己也不懂得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小孩。;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双亲都需要外出工作,所以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其进行个人化辅导。我们希望日后会有更多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才和机构,对这些特殊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同时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他们的生存状况,提供必要的经济扶持,还要加大力度投入到特殊教育的资源扩展和整合,为地球上的每一位小星星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关于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心得3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看到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片名,我马上想到了这首歌。在我们中国,老人们喜欢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人,人死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在天上默默看着自己的亲人。看来,在世界各族人们心目中,每个孩子(不管孩子多少岁)都是父母眼中的星星,都想把它捧在手中,期盼他们冉冉升起。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九岁的小男孩“伊夏”,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人们丢弃的废物都被他当作宝贝收藏起来。他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夏”更是个淘气包,他上课走神、发呆、作业乱七八糟、还假装生病逃课,学习成绩很差很差,以至于所有老师都对他摇头。父母无奈,把他送进一间寄宿学校。在这里,伊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原来的淘气包变得孤僻,内向,每天发呆,流泪,课上一动不动。他想家人,学习上更加差劲,所有老师都不看好他,校长甚至为了开除他在想找个什么借口好。

不幸的伊夏,幸运的伊夏。随着美术代课老师“尼克”的到来,他的生命轨迹开始转变。尼克老师幽默可亲,上课风趣幽默,当他发现“伊夏”的情况后,通过研究伊夏的各科作业,与尼克家人沟通后发现,伊夏是一个有着“阅读和识字困难”的孩子,也就是说,在伊夏眼中,所有的字母都是镜像的。但他很聪明,想象力丰富,小小年纪在绘画方面有着优异的天赋。通过尼克老师的帮助、鼓励、指导,伊夏的绘画天赋被极大地发掘出来,在识字和阅读方面也有了明显进步,所有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他是个“天才”。故事最后,伊夏飞奔到尼克老师面前,尼克老师将伊夏高高举起,寓意伊夏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

对于伊夏,作为一位妈妈来看他:天真,可爱。当他露出自己的大门牙笑时,依偎在爸爸身上时,当小狗躺在他的腿上睡觉时,我真想拍拍他的小脑袋。可作为一名老师,如果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淘气包”,恐怕是烦恼透顶的,上课走神,作业乱七八糟,成绩很差,先不说他的捣蛋会给班级扣掉多少“操行分数”,他的烂成绩,将会拖垮各科的平均分多少呢?想想,就让老师们头疼。我们的班级中又有多少个“伊夏”,如果抛开学习不谈,他们个个可爱,惹人喜爱。我常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孩子,不是一味用分数来评价孩子,孩子们会更快乐的。作为一名名“伊夏”,如果能遇到“尼克老师”式的伯乐,多么幸运。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要力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给与引导和帮助。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的伯乐,引导孩子发光发亮。

记得孩子上二年级时,老师要求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我看到孩子画的词语是:高兴、漂亮、勇敢、聪明、认真、刻苦之类的具有褒义的词语,刚开始,我批评孩子,上课怎么听的?这些词语哪里好?所谓“好词好句”应是那些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并指一些词语或句子给孩子看。可转天做作业,孩子依然是这样画出“好词好句”。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一下明白了,孩子理解“好词好句”重点在“好”上,那些积极向上的词语才是“好词”,那些称赞、夸奖的句子才是“好句”。可见孩子的阅读和理解与大人的理解是有一定差距的。有时我们觉得很好理解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或许是个难点,有时我们觉得孩子不可能明白的知识,孩子或许能用自己的观点和眼光来解决它呢。有一次,我在备课,打算第二天讲六年级《圆的认识》,孩子刚上二年级,看到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问我:什么是直径?我反问她:你觉得呢?她指着圆上的一条线段说,这条是。我很吃惊地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孩子说,因为它最长。我又问:为什么最长的就是直径呢?她回答说:直径吗,当然最长了。至今,我也没明白,“直径”和“最长”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也没想到他能这样准确地把握直径的特点。由此我注意观察了班中的学生,发现他们的想法和我们成人的理解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有时我们觉得已经抓住了孩子的想法,实际上只是比较接近孩子的想法而已。作为老师,我们如果能走进每个孩子的思维世界,我们的教育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使得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的确,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个父母或老师只有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才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如果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那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阳光、蜡烛,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和丈夫。剧中伊夏的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负责丈夫和两个孩子的`大小事宜。每天早上5点,伊夏的妈妈起床,先为丈夫做早餐,侍候丈夫更衣,整理文件,送爸爸离开家门,立即整理餐具。6点,叫大儿子起床,为他做饭,穿衣,整理书包,叮嘱孩子注意事项,送儿子离开家。7点,将小儿子从床上拖起来,准备早饭,回头一看,小儿子仍然在睡,急得妈妈大声吼叫,好不容易侍候完儿子吃早饭,小儿子又在磨蹭,妈妈一边唠叨儿子,一边帮儿子收拾书包,急忙拉儿子去赶校车,校车司机一个劲埋怨:女士,因为你,我们都迟到了!好无语的妈妈,忙了一个早上,水米未进,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了。这就是妈妈,世间最崇高的事业,只有阳光能与她媲美。这也是剧中要表现的一个主题吧!

《地球上的星星》还告诉我们:有些孩子天生具有识字或阅读困难,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去自如地读、写、算。剧中的“伊夏”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真没想到可爱的“伊夏”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通过尼克老师的介绍,我还了解到,具有同样困难的还有:获得了19的诺贝尔奖的艾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些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等名人都有着共同的经历,就是他们同样小时候存在着读写困难,甚至无法识字,交流困难,也都曾被周边的人当成弱者来看待,可是他们却用画画、音乐、发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连居中的尼克老师也曾是这样一个孩子。可他们的身边总有些“伯乐”式的老师或妈妈。她们保护他,爱他,理解孩子,使孩子成功。而现实世界中,我们大人不了解孩子,还错误地认为孩子不努力,学习态度不端正,以至抹杀了多少孩子成才的机会呀!可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家长,除了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呀!

我相信每个老师和父母都是爱孩子们的,那就把希望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田吧。

关于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心得4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8岁男孩儿摆脱孤独走向优秀的过程。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有着奇怪的思想,看到的字母就像会跳舞的音符,还有阅读障碍。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去学习,但是他的各科成绩依然还是零分。在家有父母的打骂,校长又把他赶出了学校。于是父母就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

那里有同学们的嘲笑,有老师的惩罚和责骂。没有朋友,没有温暖。伊桑非常恐惧,也越来越孤独。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和天才的绘画才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伊桑终于战胜自己迎来掌声。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为他们的师生情意而感动,我也为伊桑高兴,因为他终于遇见了一位能理解他的好老师,让他回到了温暖的世界。又让他重拾自信走向优秀。

老师的恩情永远不能忘。是他的美术老师到家里了解了伊桑的情况,翻看伊桑的作业本,用特别的方式来教他,并帮助他阅读写字。老师还特意为他在全校举行一次画画比赛,他的绘画竟然击败了画画最棒的美术老师,获得了第一名。为此,也迎来了同学和老师给他的掌声。

伊桑终于又回到了父母温暖的怀抱。当然,他的父母也知道了,对孩子的爱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温暖的微笑。

也让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与众不同,父母不要把分数看的太重要,不要总以分数来分优劣。同时我们也要自信,不能认为没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小星星,这些小星星多么希望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的温暖、关怀和爱护,请帮助我们,让我们发挥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芒!

关于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心得5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看了这一本电影,我知道了:一个人,不论有多差,只要你真心改过,就一定会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