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优深化改革评估报告(模板14篇)

最优深化改革评估报告(模板14篇)

时间:2023-10-26 18:25:11 作者:雅蕊 最优深化改革评估报告(模板14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对某一事件、情况或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陈述。推荐阅读以下报告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报告。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根据《〈中共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重要部署责任分工方案》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任务,把深化改革作为全年的一个重点任务来抓。力争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服好务。现将全面深化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规划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做到局长整体把握,分管领导严格把关,政策法规股具体实施,各个股室密切配合的格局,确保深化改革工作的层层落实。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注:深化改革工作初期由同志负责,后来由于人事变动等原因现在由同志负责。

为全面落实深化改革事项,将深化改革做到实处,我局将深化改革任务纳入我局年度工作目标中来,将深化改革重要部署结合到平时工作中来。并定期召开深化改革小组会议,研究深化改革方案,总结工作成果,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县委重要会议精神,在召开深化改革小组会议时,局长同志组织全体小组成员学习县委深化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做到实时提高。

县委重大改革部署完成情况:

(一)编制县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规划;

该规划紧紧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核心,构建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现在该规划已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招标程序,已交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都江堰分院进行编制,并已有初步成果。

(二)做好县总体规划(20xx——20xx)的上报工作。

县总体规划(20xx——20xx)着力打造“一核两副五组团”50万人口大城市,创新重点区域功能提升、产城融合和人口集聚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推进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产城单元建设。

现在该规划已通过省专家委员会和遂宁市规划委员会审定,正按照遂宁市规划委员会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按程序进行上报。

(三)出台了《县规划管理强制规定》,建立了城市总规控制范围规划管理刚性约束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编制、统一规划管理,辖区负责建设实施。

实行乡村规划师制度,逐步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现在第一批乡村规划师已到岗。

(四)完成“千亿涪江经济带”概念规划编制任务,为构建县域中轴产城一体发展示范区,拓展提升全县经济核心区提供了规划保障。

(五)建立城市新区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机制。进行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现在该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审定。正在按规委会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经规委会审定后,就可到人大备案实施。

(六)建立城市新区配套建设学校的机制。进行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现在该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审定。正在按规委会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经规委会审定后,就可到人大备案实施。

根据县委深化改革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并针对我局相关任务制定专项方案。使深化改革真正与规划局年度目标结合起来,并真正做到层层推进,步步落实。

规划局深化改革任务推进总体较好,但经开区控规提升推进仍然较慢。我局多次与县上领导及规划设计单位磋商,但仍未得到最终成果。我局将继续跟进落实,争取早日拿出最终成果。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相关精神。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经验运用到实践中来。坚持的依法治国的思想,继续正风肃纪,打击不正之风,创造清正、廉洁、高效的工作氛围。

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和一书三证办理工作,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为经济和县域发展服好务。创新办事方式、方法,创新机制、体制。不断改进我局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充实自我。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加优化治理结构,必须由过去的“政府——企业”二元治理结构转变为“政府——市场经济中间服务体系——企业”三元治理结构,相对应政府职能必须由“全能政府”、“利益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和“中性政府”转变。基于此,就会看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说,政府的行政调控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市场的内在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话,那么,包括行业商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处于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社会调解机制的作用,则是重要的“第三只手”。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商协会组织“三种力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三个作用”有机统一,各有分工、各扬所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三元治理结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放”的核心不是“放任”,而是“放活”,通过简政放权这一“放管服”改革的当头炮,打通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厘清和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边界及其角色定位,市场能做的放权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还权给社会,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和商协会的手;“管”的核心不是“管死”,而是“管好”,通过“放管”结合,建设现代政府,为政府“定好位”、“防越位”、“补缺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的管理更好适应新常态;“服”的核心是通过优化服务、优质服务、精准服务,在“放”与“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治理机制。

随着我市“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的出台,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截至20xx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社会组织9721个,在提供决策咨询、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政府、企业之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市工商联围绕“放管服”背景下商协会组织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一方面,随着我市推出一系列“放管服”举措,透明、便利、公平的“双创”大环境正在形成,我市创新创业指数稳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组织期待,通过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激发商协会组织的动力、活力和潜力。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放”的力度,重点做到两个“更加放手”。一方面,更加放手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投资领域、简化审批事项,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在冬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中,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更加放手购买服务,我市已连续六年面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已购项目2732个,总投入4.2亿元,撬动配套资金6亿多元。今后,需要进一步挖掘一批在对接政府、承接项目、破解难题方面成长性好的商协会组织,着力创新“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合作模式,由政府提出总需求,商协会进行总对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深化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改革办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认真对照,逐一梳理,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所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改革措施:全力提升“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健全完善“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扎实开展示范点创建工作。

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为加强农村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加强“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制定下发了《县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细化了措施、分解了任务,列出了责任清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了“法律明白人”工作机制。20xx年培育率和到位率达到全县村(社区)户数的10%以上,目前,依镇(社区)司法所为重点,举办培训21场次,人数达1400余人次,县司法局举办全县“法律明白人”培训1场次,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二是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制作5万余册“法律八进”宣传册,制作《宪法》、《国家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宣传册2万余册,持续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工地宣传活动,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册,悬挂横幅40余条,举办法律培训1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三是积极开展法治示范点创建。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法治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法治文化提升年(法律八进)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至目前年内建成法治文化示范点5个(法治文化广场),还在打造的法治广场1个,法治教育基地2个。

2.改革举措:制定加强依法治县责任落实督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完成情况。

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下发《20xx年全县依法治县工作要点》《20xx年县依法治县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实施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强党委对全面依法治县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市委统一安排,9月5日由县委书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主任李作明主持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下一步举措: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根据20xx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责任事项约谈和挂牌督办试行办法》《省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违法行政问题线索调查核实转交试行办法》制定《20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方案》,督察方案已于20xx年11月19日党组会议研究,现正进一步修改完善,力争在本月底下发。

3.改革措施:制定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的意见。

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了《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三统一”“五年有效期”等制度和异议审查制度,对《县紫皮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法制审核备案。

1.改革措施: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

工作开展情况:一是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矛盾纠纷3019起,成功化解3000起,复杂疑难纠纷120起,调解成功率为99%。二是组织律师参加信访化解,切实做好稳控工作。积极加强与信访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充分发挥律师在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中的专业优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改革措施: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联合县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成立县刑事辩护律师团,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积极配合法院,指派律师提供辩护。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县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县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的通知》,统一安排律师团成员在县人民法院法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

3.改革措施:制定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办法。

工作开展情况:继续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升级。一是今年通过多方协调,在县检察院、县法院、看守所、县人社局、总工会、残联、武装部等十一个部门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室,建立了派驻律师值班制度及工作规则,强力推进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工作。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联系,目前已在县司法局一楼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放置一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可提供法律咨询、业务办理、便民查询、法治宣传等自助公共法律服务功能。三是研究制定了《县进一步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按照实施方案进一步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进一步提升全县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4.改革措施:建立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机制,健全落实律师、公证、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各项改革配套措施。

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建立了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通过以党建带队建,大力加强律师队伍的诚信建设,加强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使广大律师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执业准则和执业纪律。下一步将联系县法院,研究制定《县关于开展律师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律师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诉讼调解的有机衔接。

二是今年着力加大了跨区域法律援助机构在转交申请、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等环节的协作力度,将法律援助范围扩至低收入人群,全力做到“应援尽援”。20xx年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3件,其中刑事案件19件,民事诉讼案件283件,非诉讼案件1件,共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315万元。三是全面完成了公证员及公证机构年检注册及事业单位年检登记备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公证业务活动,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宣传《公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公证社会影响力,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80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6.65%。四是监督鉴定机构建立完善执业公开、受理登记、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将执业范围,工作流程,收费标准上墙明示,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引进电子定位腕带,推进实施社区矫正督察系统、电子腕带等信息化技术监督措施落实。

5.改革措施:健全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重点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扎实开展示范点创建工作。

工作开展情况:大力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律师创造性地开拓法律服务领域,通过开展“律动、法润民企”、送法下乡、贫困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法治体检等活动,为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老人赡养案件)提供高效、优质、完善的法律服务。20xx年至目前,各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刑事案件61件,民事案件331件,接待法律咨询795人次。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县第一批县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各部门单位将普法责任清单报至县委依法治县办备案。积极开展法治示范点创建,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法治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法治文化提升年(法律八进)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至目前年内建成法治文化示范点5个(法治文化广场),还在打造的法治广场1个,法治教育基地2个。

一是社区矫正职能工作执法手段偏弱,影响工作效果;二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我县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范围、办理过程知晓度还有待提高。

一是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社区矫正衔接工作机制,强化社区矫正措施,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漏管。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利用社区矫正督察系统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监管水平。二是加快律师制度改革,继续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和经费管理。三是逐步解决我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人才缺乏问题,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总结评估报告

(一)创新载体实现新发展:以做强做大袁州区锂电新能源产业,打造“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园区”和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面向锂电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服务企业。我局通过多方协调,历时一年多,于今年3月份彬江机电产业园终于获批国家火炬宜春袁州锂电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江西省仅4家。该基地的认定,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区锂电产业发展,在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整合,构建完整产业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覆盖锂电池制造全产业链,并在政策支持、产业、技术、人才、工业基础、交通物流、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等方面为锂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条件。

(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飞跃: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今年共有4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级科技奖励。分别为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个(分别是: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省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这是宜春市、袁州区首次获得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也是今年全市仅有的2个一等奖!真正实现了科技一等奖“零”的突破。

(三)科技金融实现新突破: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在企业做大做强作出特色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从转变常规的融资模式、大力宣传“科贷通”政策等方面入手,我局积极开展“科贷通”工作。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积极推进“科贷通”工作落地实施。为保障“科贷通”业务的扎实开展,我局通过多方沟通,进一步与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协调推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重点解读,从账户管理、办理程序、贷款条件、风险控制、贷款补偿等一系列资金便利出发,为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放款金额已达到3500万元。

(四)科技人才实现新盛景:近年来,以江西省科技厅在线科技成果对接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重点,深度开展产学研对外合作与交流,为院企合作搭建平台。并充分利用专家座谈会和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形式,为企业牵线搭桥。中科院过程所吕鹏鹏研究员、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周传恩、浙江大学张辉教授、浙江大学姜银珠、汪凯巍教授、江西农大胡东南教授等科研院所专家与园区内各企业进行进行合作交流,促成科技项目对接。对宜春锂电产业、农林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助推我区特色产业提升和自主创新。

二、推进改革的经验启示。

(一)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

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当前,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已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深化产学研用协作机制革新,促进开放协同创新。引导自由探索与问题导向研究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协同高校、院所、中小企业和服务组织等协同创新,着眼于安全和发展双重目标,促进文化与科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等的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互动共进的协同发展局面。

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宜春蓝玉公司;

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西村农业园;

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

市级星创天地5家;

共获批省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重点实验室2个);

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

变,带动和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增强我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抓好各项科技成果鉴定和项目申报工作。为科技人才打造良好的工作平台,进一步为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校全体教师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要求,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持续、稳定、深入发展,按照《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化课程改革专项督导评估的通知》(忠教育〔20xx〕65号)精神,我校开展了自查自评活动,现对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组织、正确引领、科学管理。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顺应时代要求的人。面对这一要求,我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立了以卢廷艳同志为组长、任官巧同志为副组长、黄勇等同志为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以“引领每个孩子度过快乐童年,获得人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学校办学理念,以“挖掘和创新传统文体活动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教育为办学思路,以“办成学生向往、社会满意的农村寄宿制优质小学;造就成功教育,培养成功学生”为办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校、社区、家庭的潜在资源和积极合作,不断优化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育人水平,逐步建立健全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我校课程改革持续、稳定、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齐课程、突出实践,培养能力、素质育人。

1、开好国家课程,完成义务教育。

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我校开设了语文、写字、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艺术、音乐、体育、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没有随意增减课时数。

2、开设地方课程,弘扬地方文化。

按照义务教育关于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校开设了《永远的三峡》、忠县地理、忠县人文等地方课程,由专职或兼职教师任教。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同时,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信息技术课、开展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意识。

(三)、深化学习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

自实施新课程工作以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校专门制定了《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分批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以推动新课程理念真正深入课堂。督促教师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不少于100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教导处处负责检查。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成果,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评估。

2、多渠道全方位落实新课程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和印刷宣传资料宣传新课程、课改理念,宣传学校办学思想,展示师生作品。学校还通过会议、广播、学校网站、征订多种体现新课改的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宣传新的课程理念。

学校积极派教师到重庆市、忠县等地参加研讨会、观摩课、优质课,累计七十多人次,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弘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的教育观,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狠抓教学常规,深化课程改革。

1、健全教研机构,强化教研深入。

我校教学研究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学校实行了校长办—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根据《咸隆小学校教师教研活动量化细则》,抓好教研工作的每一环节和细节。

2、教学活动:严抓细节落实,注重能力培养。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我校制定并力行了《咸隆小学校教学工作常规》和《咸隆小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

我们力求把各个细节做“细”、做“实”、做“新”,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育人的质量。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时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新课标的根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三维目标“是这个理念的支柱。

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心智的启迪。

(2)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学生展示,教师引导、点评,使每个学生每时都在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构建了“和谐、生动、高效”的课堂教与学。

我们在课程改革还改变了评价方式,大力推进“发展性评价”。在每学年结束时,在班内设置不同奖项,根据平时课堂表现,分别评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学习进步之星、热爱劳动小明星、遵纪守法小明星等,每个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家长都能接到学校的喜报。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肯定了学生“各有所长”,还激励他们通过课堂不断完善自己。

(3)精心布置与批改作业。

作业布置与批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校特制定了《咸隆小学校有关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具体要求》。其中明确提出:教师精心组织每天的作业;作业难度要适中,且灵活多样化;作业量要适当;教师对作业的评语要细致中肯具体等。这样保证了作业质量、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批改效果。

(4)规范学生书写;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

书写规范以及步骤完整,从老师做起,积极做好表率作用。平时在课堂上的板书、作文的评语以及解题步骤等,老师们都用规范的方式进行书写。

3、教育活动:活动丰富为载体,素质育人是根本。

新课标以“三维目标“为支柱。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

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学生健康快乐。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置课时。坚持正常的休息时间,不加班加点,强调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

学生作业的布置体现层次性、可选择性,控制知识巩固型练习题目,确保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题目。每学期对教师作业的布置情况及批改情况,教导处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学期不少于4次。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除体育课及“两操”外,每天一节兴趣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五)、特色教育,全面育人。

咸隆小学校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挖掘和创新传统文体活动项目,以“一支笛”为主,开展并丰富其他兴趣活动,以特色求发展,向特色要质量。

(六)、规范课程评价,重视能力培养。

学校按照素质教育新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制度、教师业务档案,从业务能力、思想水平、职业道德、工作量、出勤的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参加任何未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考级等活动。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或在县教委的组织下进行期末水平测试,测试成绩采用等级制,分a、b、c、d四等。平时的测试只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不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

1、学校地处边远山区、生源紧张导致办公经费的不足,让老师走出去的机会不多,把专家请进来更是不现实的举措。学校只能通过有限的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进行摸索,导致课程改革不能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迈进。

2、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学校年轻教师越来越少。在课程改革系列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课程改革难度大、力量不足。

3、学校功能室和教学设备设施不足、陈旧、落后,局限了课程。

改革的深入展开。

结合学校实际,一是学校今后要在加强理论培训、实践应用上加大教研力度;二是要争取和创造机会让大多数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借鉴和其他兄弟学校课程改革成果;三是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扩大投入,尽可能满足在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的设备的配置;四是要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改革,让年轻教师带动年长的教师改革,从而促进全校课程深入改革。

环保局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1、完成生态污染防治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及成立我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2、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持续监督管理工作。对限制开发区域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构筑良好生态屏障为目标,实施面上保护、点状开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范围,支持适度发展资源开采、旅游等产业,防止成片蔓延式开发扩张。

3、简化部分审批程序。依据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生态涵养与生态保护项目,探索环评文件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即报即受理,现场办结;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涵养与生态保护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即报即受理。

4、严控重污染项目。不予审批《工业项目分类清单》中二类、三类工业项目(矿产资源点状开发项目和符合我县重大产业布局的项目除外)。

5、特殊环境敏感区管控。我县主体功能区划的禁止开发区以及依法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以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实施强制性保护,严守生态红线。一是在主体功能区划的禁止开发区内,不予审批任何有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除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和生态以及必要的旅游、交通、电网、通讯、防洪、管道等基础设施外,原则上不予审批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二是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不予审批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不予审批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通知要求,我局严格对照《州贯彻落实省20xx年改革方案的27项改革内容》逐一梳理,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所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州司法局梳理出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事项,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确定改革事项集中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律师工作、社区矫正等5项业务工作方面。

(一)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

坚持“应援尽援”要求,20xx年度,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案件46件(其中刑事辩护1件、民事代理2件、民事非诉讼调解43件);为来访人员法律文书和提供咨询283人(次)。20xx年来县法律援助中心共提供法律援助375人(次),超过全年目标任务1.3%;截止目前,全县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个,其中20xx年新建2个。

(二)拓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按照以牧民定居点及村级活动室建设为依托设立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要求,全县共建成牧民定居点调委会3个。

全县共有村级人民调委会63个,覆盖全县18个乡镇。

(三)进一步拓展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坚持依法组件、党政主导、便民利民、循序渐进、开拓创新五大原则,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工作理念及载体。形成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综治委、“大调解”牵头协调,主管部门组织,司法行政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参与的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工作格局。

人民调解组织向医疗、重点项目、交通、旅游景区、小区等领域延伸。成立了水电资源开发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征地拆迁纠纷、教育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管理纠纷、伍须海景区、三和小区等10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四)健全完善普法工作制度机制。

20xx年,“六五”普法工作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法律七进”活动为依托,紧紧抓住重点普法对象,选准教育内容、突出普法实用,创新普法载体,掀起普法热潮。全县各普法依法治理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共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5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40000余人次,接受法律咨询达8000余人次。

(五)不断优化普法工作中长期规划。

为进一步固化普法工作制度机制改革成果,促进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重点突出,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日常普法工作中注重案例收集整理,系统分析法宣效果。严格按照“六五”普法总体要求推进工作开展的同时,做好验收迎检各项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六)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专职机构和队伍建设。

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积极推进社区工作专职机构和队伍建设。截止目前,我县共接受社区矫正人员37名,均已落实社区矫正帮扶措施,无脱管、漏管现象。

(一)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亟待加强,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知晓度不够。

(二)人民调解组织机构有待健全,目前虽设立了覆盖乡镇村、行业性调解组织,但在机构运行方面缺乏系统指导,缺乏监督制约,在实际调处工作中,部分机构功能未得到发挥。

(三)法制宣传工作与法治建设还存在差距,因个别部门认识不到位,“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格局发展相对迟缓;同时,因经费等因素制约,在创新平台、创新手段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中缺乏主动性。

(四)社区矫正工作因起步晚,上层制度设计未完善,该项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方面缺乏保障性配套制度,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人手紧、缺经费、无专业人员等现象导致该项工作推进迟缓。

(五)律师顾问制度的执行方面,根据省律师协会相关规定,为有效规范律师执业,律师异地执业时需在当地律师管理部门备案。在实际操作中,因缺乏沟通衔接,个别企业及政府聘任的异地执业律师均未报备,存在律师执业监管盲区。

(六)律师执业权力保障方面,因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并不像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一样具有执法权,律师的权利来自于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授权。而受《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效力冲突及传统的公权至上观念影响,造成律师执业过程中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的困境依然存在。

(一)依托法律宣传等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拓展法律援助面,严格执行“应援尽援”方针。

(二)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完善人民调解机构运行机制。

(三)完善法制宣传部门责任制度,加强督促指导。积极配合上级完成“六五”普法验收,进一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手段,拓展法制宣传渠道。

(四)加强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强化社区矫正调研工作,探索适合地区实际的社矫工作方法,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完善。

(五)在律师顾问制度的宣传执行方面加大力度,严格执行异地律师执业报备制度,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律师执业情况。

(六)加强《律师法》宣传力度,强化律师执业道德教育,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完善律师执业权力保障机制。

深化改革督察报告范文优选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_____林场是_____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02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00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_____林场位于_____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困难,房屋年久失修,无力建造新房,电力设施不能配套,没有林场公路,交通极不便利,下雨天无法进行生产,通讯工具、农机具得不到配备更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2、机制僵化。分配制度不完善,不同岗位间、同岗位间,工作的质和量与职工的收益挂钩不直接,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没有形成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没能充分发挥职工的劳动潜能,过多地强化了壮大国有经济成分,忽视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3、国有林场的包袱重。林场总面积有214公顷,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顷,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占130余公顷,多数是汇集的良种基因,基本没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资源,剩余的30余公顷土地,虽然林场配备了有能力、有管理经验的领导集体,但因剩余土地太少,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多种经营项目,只能进行小面积单一的育苗,来维持林场的生产经营。

加之多年来林场一直负债经营,离退休人员多,成为了林场的一项沉重负担。

4、林业政策发展滞后。_____县_____林场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没有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没有到位,县财政困难,97年以来,也没有资金或具体措施进行脱贫扶持,而且林场在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直接影响到对发展其它多种经营的投入,使林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___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加大扶持国有林场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项目力度,以此带动林场每家每户的大发展,努力促进国有林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3、优化国有林场外部环境。一要切实维护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绝不能让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者逍遥法外。二要改善国有林场周边环境。要以政令形式发布通告,严禁周边乡(镇)、村及有关部门巧立名目向国有林场乱摊派、乱集资或卡、拿、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国有林场发展的周边环境。三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国有林场在没有实现脱贫解困之前,建议政府应对其实行免税政策。

4、加快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和管理。_____林场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要尽快落实林场分类经营政策,及时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国有林场不可能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批市场经济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和骨干选拔充实到国有林场的班子中去。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振奋精神,爱场如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加快发展。

深化改革督察报告范文优选

2020年度,市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系列改革部署,聚焦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为目标,狠抓改革谋划、狠抓协调推进、狠抓督察落实,一批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点改革事项推进有力,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我局2020年度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局党委成立局全面深化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负责人作为本领域、本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改革工作责任领导和办公室职责,并将改革任务分解细化至各相关业务科室,确保改革任务有专人抓、有专人管、有专人落实。局党委切实夯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xxxxxx“四个亲自”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始终把改革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靠前指挥,亲自抓、带头干。局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明确建立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分管领域重点改革事项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定期研究改革工作、班子成员领衔包抓改革事项、各科室合力推动改革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精心谋划,周密部署。2020年度局党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x次、党委(组)会议x次,研究制定了《xx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2020年度主要改革任务及责任分解》,对全年改革任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全面安排部署。一是2020年x月x日,局党组年召开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市政法委)关于报送2020年社会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工作台账、重大改革事项的通知》,审议《xx市应急管理局“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研究“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工作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二是2020年x月xx日,局党组召开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xx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xx年工作总结报告〉的通知》《xx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审议我局报送市深化委各项工作事项。三是2020年x月x日、x月xx日,局党组第三、四会议分别审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听取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及2020年度改革任务分解等事项。

它x县(区)政府及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水务局等xx个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考核,延伸巡查考核x个乡(镇)、xx个企业,共发现突出问题和隐患xxx条,巡查工作取得初步实效,为下步全方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积累了宝贵经验。防灾减灾救灾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在原市减灾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印发了《xx市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与市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森林防火四个指挥部之间,建立完善了工作协同机制,综合协调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充分了发挥各级、各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提升了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我局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重点任务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是由于省级部分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尚未出台具体的相关文件,部分县(区)、部门存在等待观望现象,2020年度两项改革任务不能按时推进,难以按时完成本年度改革工作任务,改革成效离市委、市政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对推进改革统筹、协调、督促、督办等工作措施的运用不够到位,个别工作任务整体进度不够快、推进力度不够大、成效不够明显,导致在体制机制和依法治安、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方面进展缓慢,影响改革任务的落实。三是对发挥探索改革亮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充分,改革经验亮点少,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到位。

2022年,我局将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标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改革新部署新要求,紧盯深改要点和台账,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实现在新起点上的新突破。

(一)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制定出台《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责任,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责任,理顺体制机制,压实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责任和相关部门管理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我市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二是制定贯彻国家保护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措施。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制度,激励保证监管执法人员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完善应急管理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提升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抓住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利契机,统筹配置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监管与执法融合,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深化改革督察报告范文优选

***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02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

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00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

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困难,房屋年久失修,无力建造新房,电力设施不能配套,没有林场公路,交通极不便利,下雨天无法进行生产,通讯工具、农机具得不到配备更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2、机制僵化。分配制度不完善,不同岗位间、同岗位间,的质和量与职工的收益挂钩不直接,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没有形成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没能充分发挥职工的劳动潜能,过多地强化了壮大国有经济成分,忽视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3、国有林场的包袱重。林场总面积有214公顷,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顷,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占130余公顷,多数是汇集的良种基因,基本没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资源,剩余的30余公顷土地,虽然林场配备了有能力、有管理经验的领导集体,但因剩余土地太少,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多种经营项目,只能进行小面积单一的育苗,来维持林场的生产经营。

加之多年来林场一直负债经营,离退休人员多,成为了林场的一项沉重负担。

4、林业政策发展滞后。***县***林场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没有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没有到位,县财政困难,97年以来,也没有资金或具体措施进行脱贫扶持,而且林场在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直接影响到对发展其它多种经营的投入,使林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___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加大扶持国有林场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项目力度,以此带动林场每家每户的大发展,努力促进国有林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3、优化国有林场外部环境。一要切实维护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绝不能让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者逍遥法外。二要改善国有林场周边环境。要以政令形式发布通告,严禁周边乡(镇)、村及有关部门巧立名目向国有林场乱摊派、乱集资或卡、拿、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国有林场发展的周边环境。三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国有林场在没有实现脱贫解困之前,建议政府应对其实行免税政策。

4、加快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和管理。***林场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要尽快落实林场分类经营政策,及时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国有林场不可能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批市场经济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和骨干选拔充实到国有林场的班子中去。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振奋精神,爱场如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加快发展。

评估报告

根据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原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各项工作,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1、及时传达市委动员会议精神。

3月4日,院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了市委3日的动员会精神。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特别强调,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要及早谋划,积极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抓学习强宣传、深刻领会精神、营造活动声势,重调研找问题、把握基本情况、科学制定方案,以更优良的作风、更扎实的工作,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到实效。

2、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经党支部研究决定,于3月6日成立了原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是负责全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谋划、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责是根据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谋划活动各阶段工作安排,起草领导小组主要文件,组织活动各阶段工作开展,做好宣传和信息报道,协调相关会议、活动的组织和承办,负责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等。

3、开展调研和问卷调查。

按照市委通知要求,就如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如何做好医院工作,以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是否存在“四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了调查问卷的活动,发放调查问卷120多份,活动共收到各类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3条。

4、制定实施方案。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院党支部经过充分讨论、反复研究,于3月26日制定了原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紧密联系医院实际,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以“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职工幸福感”为目标。全面完成医院各项中心工作,确保主题教育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5、召开动员大会。

经充分准备,3月30日下午,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党支部副书记郭三楼宣读实施方案和组织领导机构,院长党志仁做动员讲话,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到会并作指导讲话,并对我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和个别谈话。

二、学习教育情况。

根据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学习教育层层深入,采取“10+2”学习模式,贯彻传达、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撰写体会、讨论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教育,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党员干部及大小科主任真正受到深刻教育。

1、传达学习。我院及时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委薛根生书记指导工作时讲话精神和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

2、集中学习。我院每周三、五组织集中学习。对《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资料进行了重点辅导学习,并进一步学习了《党章》和《群众路线学习知识百问》。

3、个人自学。我院不仅将上级部门配发的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个人手中,而且还下发了补充学习材料。要求全体党员及大小科主任认真自学,要边学习边思考、以学习促工作的成效。并认真落实了学习笔记的撰写和学习心得体会的撰写。

4、专题研讨。我院以集中学习讨论形式,集中开展了一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主题讨论。全体党员大小科主任更加明确了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按照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治病就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医德医风,保持清廉本色,传播正能量,为提升我院医疗形象做出贡献。

5、警示教育及影视教育。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院观看了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多功能会议室组织的专题教育片——《焦裕禄精神》、《郭明义》、《雷锋1959》等影片。用历史的、现实的、形象的事实向人们昭示:什么是党的灵魂、生命;怎样保持党的纯洁性;什么样的原则能够保证长久掌权而不丧权;什么样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保证党掌好权、执好政;什么样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通过观看,进一步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

6、典型报告。2014年5月8日院长党志仁在原平市委多功能会议室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

7、相互交流。5月15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首先党志仁院长以《走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为题畅谈了思想认识和体会。他谈到,通过深读细悟群众路线规定篇目,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群众路线深刻内涵、“四风”问题严重危害性的认识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和收获。我院属于医疗卫生专业机构,承担着为百姓提供救死扶伤的重任,并身兼预防和保健双重职能,工作在卫生战线的第一线,工作在落实群众路线的最前沿,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百姓健康,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

郭三楼副书记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为题进行了交流,其他6名党员干部也结合自身工作逐一进行了交流。党院长对心得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必须紧扣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二是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三是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四是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必须保证不走过场,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8、理论测试。为深入推进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和促进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知识,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关注程度,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我院于5月28日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知识现场答题活动,主要对22位中层领导进行群众路线相关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将作为检验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成效的主要依据。通过测试,进一步检验、巩固了我院第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效果,增强了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开展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各项工作夯实了理论基础。

三、上级调研汇报。

5月5日上午原平市爱卫办副主任温建春及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对我院群众路线工作进行调研,着重强调“10+2”学习模式,“两个全覆盖”,“三个必须有”,并对我院群众路线工作进行了分类指导,与我院班子成员谈心谈话。

5月7日下午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王贵廷等两人来我院督导工作,现场观看标准电子屏及氛围,仔细查阅相关文件简报资料、会议记录和学习读书笔记,就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和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5月20日上午市妇幼保健站李计东、樊焕莲、段成生对我院妇幼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存在主要问题有:爱婴医院资料欠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太低,门诊登记资料不完善,强调我院相关工作应进一步规范,并对妇幼卫生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

四、征求意见情况我院把听取意见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聚焦反对“四风”,着重听取患者和职工对我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治病救人、服务百姓、沟通协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卫计委九不准规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作并发放征求意见表120余份,共征求意见建议13条余条。4月11日下午又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反馈会议,共征求到3条意见,对住院患者进行了2次满意度调查,两次共发放调查表52份,收集到3条意见,同时我院要求全体党员进行调研走访,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再进行梳理归类,采取边学习,边征求意见,边整改的总体要求,逐一进行整改。

五、活动总体评估。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进行过程中,我院全体同志在院领导的带领和认真组织下,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总体完成了各项规定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对群众路线重视程度还不够,查找问题不透彻,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一定将“边学边查边改”的工作要求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查找问题,不断整改完善。

一是严格按照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完成第二环节工作任务,确保活动实效。

二是继续深入征求意见和查摆问题,进一步扩大听取意见范围,进一步深入科室听取意见,进一步找出“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分析研究查摆的问题,特别是“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源,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做好准备。

四是开展好谈话谈心活动,在第一阶段的谈话活动听取全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班子成员间要互相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指出问题。

五是围绕开好民主生活会,对照“八项”规定、卫计委九不准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六项“禁令要求,认真撰写剖析材料(照镜子),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红红脸),切实找准自身的问题和差距。

原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19日。

深化改革督察报告范文优选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方案》(*林改办[2006]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开展林改工作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改开展情况。

××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全县有18个乡镇,159个行政村,18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总户数万户。全县国土总面积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面积万亩,占林地面积的,果业山地面积万亩,占林地面积的,森林活立木蓄积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林改前,全县林地中,国有林地面积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集体统一经营面积万亩(已流转集体山林面积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自留山面积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责任山面积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

2005年7月以来,我县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县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规范流转、放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至2006年3月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完成深化改革面积288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96%;已明晰产权面积288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6%;完成区划面积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完成林权登记面积288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96%;经自查评定,分山到户率达到;分户登记率达到;纠纷调处率达到;群众满意率达到95%。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得到了广大林农群众的衷心拥护,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现了“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聚力于民”和“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良好局面,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促进林农受益、税费减轻、权属明晰、经营放活、流转规范、林区稳定的大好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查分析评价。

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县村组林改操作规范,全县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面取消,木竹采伐指标公示制度得到落实,垄断经营和区域封锁已经打破,林业部门行政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未发生森林资源重大案件,林区秩序良好,综合评价定为合格。

具体分析评价如下:

(一)组织领导。

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坚持把“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贯穿于林改全过程,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配合抓林改的局面。县一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督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副县长××为副组长的林改领导小组,从县林业、财政、、档案、xxx、国土、监察、政法等单位抽调12名同志成立林改办,下设接待、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维护稳定等四个工作组;并于2005年7月4日召开了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建立了各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由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状;乡镇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挂点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到底”的工作责任制,并召开了相应的动员大会,成立了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村、组及时召开了干部大会、党员会、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组建了驻村工作组,并制定了改革方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林改工作开展以来,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多次实地进行调研,发现和解决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2005年6月21日-23日县委书记××分别到××、××*、××等乡镇,深入农户和山头对集体山林流转开发果业如何确权发证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县长××经常听取林改工作汇报,重大问题亲自决策。2005年9月5日,省林业厅厅长××*在我县调研林改工作时,对我县在林改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与果业发展、矿业资源开发、国有林场和招商引资等“四大关系”的工作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宣传发动。

我县林改宣传主要采取发放公开信、组织宣传小分队、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条幅、书写固定宣传牌、编印林改简报、编制林改资料汇编、开办林改电视专栏、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各乡镇、村、组按照要求书写、张贴标语5695条,制作宣传条幅80余幅,发放林改公开信万份,确保了发放到每户林农家中,县电视台开办了林改专栏,每周播出1期,县林改办编印了林改简报12期,组建林改文艺演出小分队深入乡、村巡回宣传18次。

(三)明晰产权。

针对我县林业“三定”时期确权情况,我县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稳定山林权属。一是做到“三结合”。把村组方案、调查摸底、一榜公示有机结合,把调查摸底的内容即调查面积、数据、林权证扩充到调动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上来。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订符合政策、内容详实,具操作性的村组林改实施方案,村级方案坚持了“四个原则”落实自留山、责任山,并将部分集体山林落实到农户个人经营,明确利益分配,确保了70%收入分配到户。二是严格“两个三分之二”和“四签两不准”。村级林改实施方案由村委会集中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两个三分之二”即“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表决票通过票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会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票决通过方案,并坚持“四签两不准”进行表决,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审核,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三是统一印制了合同文本,补充完善了林地流转承包合同,国有山林权属明晰并稳定。四是实行“两必须”。在村委会设立公示栏,必须对《林权现状登记表》和《插花山登记表》进行为期七天的一榜公示,必须对公示内容进行拍照存档。五是把握“两个是否”。公示的内容是否有异议和争议,无异议和争议的进入外业勘界勾图,有争议的暂缓勾图,待争议调处解决后进入勾图;村级方案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六是明确“三个重点”。明确分山到户率、分户登记率均达到80%以上,要求外业勾图人员在勘界勾图中做到勾绘宗地界线准确,能分户登记的分户登记;明确林权登记申请表填写无误,对申请表地填写存在缺、漏项情况的现象进行补课,做到操作规范,内容全面、详实,明确图、表、机、地一致。七是建立了林权打印、发证、档案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健全了工作制度。七是培训了专职林权登记、打印、档案管理人员,确保了林权打印规范,档案保管完整、安全。

(四)减轻税费。

一是我县全面取消了县、乡、村组所有不合理收费项目,取消木竹农业特产税,调整了育林基金平均计费价格,对林农自产自销木竹所得收入依法免征增值税,暂免个人所得税。二是建立健全了林农负担监测、举报、案件查处等各项制度,对涉林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在办证大厅、县有线电视台林改专栏、乡村公示牌上公布。三是由林业部门定期木竹市场行情,确保了林农通过林业税费改革得到实惠和好处。

(五)放活经营。

我县从2005年起,木竹计划分配实行自主申请制、分配公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林业工作站根据县林业局下达的计划,实地审核林木所有者上报的林木采伐计划申请,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乡镇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张榜公示7日无异议后,由属地林业工作站依据申请和林木采伐作业设计书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到林农手中。

为放活木竹流通环节,我县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打破木竹垄断经营和区域封锁做出了规定,对商品材实行全面放开,对以前乡镇制订的限制林权所有者自主经营的政策措施,坚决予以取消,允许林农自主销售木竹及其产品,并定期向林农木竹收购指导价,取消中间环节,实行产销见面,价格随行就市,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电话号码:××××××××),切实保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林农收益进一步提高。仅以12㎝的杉条木收购价格为例,林改前每立方米在140-180元,现在产地交货价格上涨到300元*立方米,使林农直接获利120-160元。

(六)规范流转。

为保护林农的利益,规范山林流转,县政府下发专门文件规定对林改期间暂停集体和国有林场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府办字[2005]85号文);对已经流转但手续不完备的,要依法补充完善合同,对林改前已经流转的山林采取协商让利为主完善或补充了合同,充分尊重了承包经营者的主体地位。

我县已着手筹建林地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在明晰以后,将根据《××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充分尊重承包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凡自愿流转的,都依法签订流转合同,办理林权变更手续。

(七)配套改革。

针对林改后林业主管部门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减少的实际状况,我县坚持一手抓林改工作的推进,一手抓配套政策的完善。一是稳定和加强林业队伍建设。按照省委19号文件的要求,一方面加强了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县森林公安分局、林政管理稽查大队从林区秩序稳定出发,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森林公安已纳入公安专项编制,森林派出所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进入林业局党委担任党委成员;我县还将充实林业执法力量,为林改后的林区稳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减人减事减开支,做到该保的坚决保住,该放的全面放开,确保林业部门的正常运转,解决了县局机关、林管站、检查站、森林公安计233人的编制、经费问题,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到位。上级拨付给我县的转移支付资金共476万元,其中县林业系统23万元,各乡镇、村453万元,县财政已于2005年12月31日将资金拨付到所在乡镇,确保了各乡村的正常运转。三是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我县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林地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把“中心”建设成既执行法律法规赋予的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又能为林农(企业)提供交易技术服务的服务中心,使其在工作中既能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又能安置林改后的行政事业分流人员,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赋予中心包括产权交易、造林(采伐)设计服务、木材检验服务等职能。四是倾斜安排木材生产计划指标,2005年县林业局对自留山审批采伐优先安排,同时对林改认真彻底、进度较快、产权明晰的村也予以重点倾斜,认真落实政策取信于民,让林农真实感受到林改带来的政策实惠,有效巩固了改革成果,促进了改革进度。

(八)林区稳定。

县林改办专门成立接待组,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做好了详细的记录。对疑难问题,县林改办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专题调研,所有已调处的山林权属争议全部签订了调处协议,建立了山林权属纠纷台帐。林改期间,全县没有发生乱砍滥伐、纠纷械斗、森林火灾等重大案件,林区社会秩序良好有序。本次林改,全县共发生各类纠纷争议463起,面积102441亩,已调处374起,面积82052亩,面积调处率达。

(九)群众满意。

通过实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林业经营机制,我县乡村林改成效逐步显现。一是增强了林农发展的信心。通过落实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明晰产权,签订合同,发(换)林权证,实现“耕者有其山”,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如:高云山乡铁丰村村民陈时民承包经营毛竹林1200多亩,当年投入6万元进行垦复扩鞭,年收入可达10万元。新龙乡小孔田村村民唐文春林改确权后,投资5万元营造300亩杉树林,预计10年后年收入可达12万多元。2006年春季,我县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到11058亩,比上年增长220%。二是促进了村集体和林农增收。通过实施林改,落实集体山林承包、租赁和转让,盘活了集体山林资产,实现了村级财务和林农两增收。如:新龙乡圩岗村本次林改对组内村民联户经营的350亩杉树林进行公开招投标转让,收入达68余万元,除预留公益基金和林业再生产资金10万元外,其余按全组联户承包人口进行兑现分红,每个人口平均分红近2000元,同时对这部分山林的采伐迹地事先分解到户,落实迹地更新造林,确保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版石镇红光村原有一片毛竹山300亩,多年来责权利不明、经营粗放、经济效益差,林改后由杜美恒承包经营,建立200亩高标准毛竹示范林,除每年上交村集体万元,个人年纯收入2万余元,实现集体个人双增收。

(十)做法经验。

1、创新勘界勾图工作方式。外业勘界勾图人员紧缺是我县明晰产权最大的困难。为解决工作量大与技术人员少的矛盾,我县在加强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工作方式,合理调度,使有限的技术人员最大效能地发挥作用。一是采取“歼灭战”和“阵地战”相结合工作战术,根据调查摸底进展情况,对进度较快、先期完成调查摸底、具备外业勘界勾图条件的村组,集中全县所有勾图人员,实行打“歼灭战”的办法。待全县所有村完成调查摸底后,再将人员分散到剩余村,实行人员包干“阵地战”。二是实行后勤保障线与业务技术线“4+1”模式,明确乡村林改干部与勾图人员职责分工,驻村林改工作组负责摸清林权现状,组织群众实地指界,解决矛盾纠纷,提供后勤服务;勘界勾图人员负责外业勘界勾图填表和资料整理,提供技术保障,对面积小、宗数少、人口多,在图纸上难以勾绘的,我们通过实行联户绘制示意图,分户编号发证的办法,加快进度。三是对外业勘界勾图人员从勘界勾图、资料整理、资料录入到填证发证实行质量终身制。

2、正确处理林改与“四大”关系。在整个林改进程中,我县特别注重处理好林改与果业发展、矿业资源开发、国有林场和招商引资四者间的关系。我们的做法得到省林业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林改座谈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主要做法。

在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调查,夯实基础。

全省林改动员大会后,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由县里组织工作组,县领导亲自带队,抽调了24人组成6个调查组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林农意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是对果业开况进行调查,全县万亩果业情况为,按山林分:国营山场开发面积万亩,集体山场开发面积万亩,自留山开发面积万亩;按开发主体分:外商和干部职工开发面积万亩,占全县果业开发面积的17%,农民自行开发面积万亩,占全县果业开发面积的83%。针对集体山林流转开发多、农户自留山责任山流转复杂的实际,对外商承包开发果业的集体林,集中统一规划流转开发果业的自留山、责任山如何确权发证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制订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最终明确了发证对象,使这一疑难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二)建立机制,强化责任。

为确保林改顺利开展,我县在林改开展过程逐步建立了各种工作机制,大大增强了各级领导和林改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林改组织机制。县委、县政府组建了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县直各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林改督查组;组建了从全县有关单位抽调的63名作风优良、工作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成的县林改办;乡镇成立了林改领导小组和设置了林改办,村、组通过民推公选,分别成立了村林改工作小组和组林改办事组,做到机构齐全、职责明确,领导上有人抓,工作上有督促,切实加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林改工作的领导。二是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度。县、乡、村、组层层签订了林改工作责任书,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并将工作成效与年终考核相挂钩。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县纪委的名义下发了《××*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在林改过程中不认真执行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必须按相关纪律坚决查处;尤其是不认真执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政策的行为,实行县直接划拨违规收费,依法、依纪、依规严肃查处。四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本着从紧、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安排了105万元林改专项资金,从而保障了林改经费和物资双到位。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为把林改政策落到实处,我县把宣传工作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向全县的农民朋友印发了万份《致全县林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二是在县有线电视台设立了“领导谈林改”、“林改知识每日一题”等林改宣传专栏节目;三是编印了一份林改简报,一本林改宣传册,设立了乡村一个宣传栏,启动了一辆宣传车,一个宣讲队,一个文艺节目等“十个一”宣传活动。通过深入宣传,改变了果农认为果园内无林木资源砍伐,不需进行林改,有无确权发证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全县上下形成个个议林改、人人参与林改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培训,确保质量。

加强业务培训,组建一支精通政策和业务的队伍是林改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林改队伍的技术水平。一是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到省、市林改试点县和先进兄弟市、县学习取经。二是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在短时间内培训出了一支懂政策、通业务、能干事的林改队伍。三是组织全县林改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大练兵,以果业开发重点乡新龙乡为培训基地,从勘界、勾图到填表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进行现场培训,一边练兵,一边勘界勾图。如该乡长坜村山林面积有4115亩,果业开发面积达3375亩,占山地面积的82%,户户都开了果业,山地流转面积达2140亩,驻该村技术人员针对户均面积数小、宗地数多,在地形图上难以进行勾绘,采用罗盘仪进行实地测量面积,然后在示意图上描述四至界址,有效地确保了质量。通过实地大练兵,在避免林改重复操作、多次修改、少走弯路的同时,既集中时间完成了新龙乡的勾图勘界工作,又锻炼了队伍,加快了进度,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五)强化督查,确保进度。

强化检查督查,进度服从质量,质量与进度互相促进,是我县在林改中一贯坚持的原则。一是对林改工作人员制定了管理、奖惩制度,对外业勘界技术人员,制定了操作、质检等一整套管理办法。二是为掌握和加快进度,实行了外业进度三日一报制度。三是全县组建了18个督查组、4个质检组,定期不定期地到各乡镇督查指导林改工作,对外业勘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找出差距、出谋划策,有力地促进了林改工作。四是召开林改调度会,树先进典型,鞭策后进,给各乡镇加压鼓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六)把握重点,以民为本。

改革中我县始终以群众“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改革质量的标准,在制定村级林改方案时紧紧抓住这条标准,对方案制定的政策、原则、内容、分配和程序上进行认真指导,做到体现民意,谋求民利,符合民心。

一是在方案制定的政策上,根据现行的林业产权制定改革政策为构架,依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有关法律和政策,注重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注重把政策与各地村情民情的实际相结合,把部分对林改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林改政策有偏见的林农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19号文件所规定的改革政策上来。

二是在方案制定的原则上,以“山上要绿起来,林业要活起来、林农要富起来、生态要好起来”为准绳,以改革为手段,明晰产权,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产权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提高林农收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是在方案确定的内容上,按照政策规定的范围,让群众充分酝酿讨论,自主选择改革的形式和经营模式,保证农民有必要的生产资料,解决林农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如:新龙乡坪岗村现有林地面积亩,由于林业“三定”时期没有划分自留山,现有山林一直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在此次林改中,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林农熟悉和掌握了林改的方针政策,纷纷要求重划自留山,经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村里现有的亩林地按原林业“三定”时期划分自留山的标准均山到户。

四是在方案确定的分配上,对村组集体山林收益部分,七成以上要均分给本集体组织的成员,三成以下用于集体公益事业和正常开支,对已流转的林木实行协商让利。

五是在方案制定的程序上,严格把握,实行“二上二下”制度,公开操作,票决通过。方案拟定前,由乡镇村干部到村民小组召开群众动员会,重点进行政策培训、问题解答和矛盾调处,让群众充分讨论,形成村民小组改革意见,并由村两委(支委会、村委会)会议讨论研究,形成村级方案初稿;方案初稿先由乡镇林业工作站初审,再交由林业工作总站转县局挂点指导股室审查,经分片质量检查组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经乡镇林改领导小组审查后,返回村委会修改完善,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票决,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或代表通过,票决通过后的方案,再报乡镇政府审核,经乡镇政府审核通过后的村级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实施的方案由村委会予以张榜公示。

(七)化解矛盾,确保稳定。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做好林改工作关键,对于群众来访,县、乡、村层层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接待,并将相关事项一一记录在案;乡镇、村组对山林纠纷实行组内纠纷不出组,村内纠纷不出村,各乡(镇)内纠纷不出乡(镇),县内纠纷不出县,及时化解山林纠纷,从而保护山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县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为全面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兴县、生态立县”的战略,唱响“××*”品牌,确保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我县在林改进程中,正确处理好与“四大”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林改与果业发展的关系,确保林农与果农相得益彰。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一是对自留山、责任山由山主自行开发种果的,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进行确权;二是对自留山、责任山由他人开发种果的,给予确权勘界,完善合同,明确收益分配关系,确保山权者的合法收入;三是对已在村、组集体所有的山场进行果业开发的,采取“分山到户”的形式,将所有权、经营权明确到户,完善合同;四是对已经租赁或以其他形式到户经营的果业稳定不变;五是对将要进行果业开发规划的山场,完善流转合同,把林改政策规定的减免税费还利于农。通过明晰产权,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果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山林权属不清,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山林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山定权、果定根、人定心”。第二,处理好了林改与矿业资源开发的关系。在林改中,加强山地资源的监管,规范矿产山地流转程序,充分发挥山地利用价值,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采,确保山地林农的合法权益和资源的保护及有序开采。第三,处理好林改与国有林场的关系。在林改期间,保持国有林场山林经营范围的长期稳定,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一律不准流转,稳定国有林区秩序,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被流失。第四,处理好林改与招商引资的关系。一方面,吸收外商投资开发荒山荒坡,建立商品林基地;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宣传林业政策,引导林农对林地流转租金进行合理定位,确保林农的利益不受损害。

四、存在问题。

我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林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第一,各乡镇均存在因新农村建设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无法组织山主及接界人到场签字的现象,影响了申请表农户签字确认。

第二,存在部分纠纷山未调处好。目前,全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虽达到80%以上,但仍有20389亩面积的纠纷山有待调处。

第三,果业开发、山地流转和电站开发等造成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存在不稳定因素,还需要一个过程解决。

第四,林改配套改革未到位。林改基本结束,还有许多配套改革必须跟上,要抓好林地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建设,以及各项服务机制等配套改革措施,建立防止收费反弹长效机制。

五、几点建议。

(一)建立资源培育奖励扶持资金制度。通过依法征收育林资金,发挥育林资金作为经济扛杆的调节作用,用好、用活育林基金,建立资源培育奖励扶持资金制度。通过以种苗补助,资金扶持、造林护林奖励等经济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林业开发、投资林业,达到社会化办林业向林业总体目标迈进的目的。

(二)加快省市地方公益林建设步伐。国家对国家级公益林实行补偿,是生态服务有偿化的标志,省市应加快建立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对地方生态公益林实施补偿,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林和人工公益林的建设与管护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投入,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公益林为主、地方公益林为辅的生态体系主体,构筑起新的生态建设框架,达到有生态服务就要有补偿,根据林分生态区域重要程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调动群众建设生态的积极性。

(三)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新的突破。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坚决克服一切妨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优化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环境,对非公有制林业一视同仁,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今后,我们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遵照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林权发证工作,推进林改配套改革,完善各类林改资料,努力调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我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推动我县林业发展和农村工作更上一层楼。

评估报告

自然灾害评估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市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34起,其中地质灾害11起,气象灾害(包括水旱灾害)12起,森林火灾111起。

地质灾害: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1起,其中滑坡8起,崩塌1起,地面塌陷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43.2万元。

气象灾害(含水旱灾害):全年共发生气象灾害12次,其中遭受雨水洪涝灾害3次,风雹灾害2次,雷电灾害6次,旱灾1次。全市受灾人口27万人,倒塌房屋573间,转移人口4941人,受伤33人,21700公顷农作物受灾,林业受旱面积3500公顷,18.1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森林火灾: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11起,死亡2人,过火面积983.5公顷,成材蓄积1093立方米,幼苗47.5万株。

农作物病虫灾害: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374.6万亩,其中早稻167.1万亩、中稻28.2万亩、晚稻179.3万亩。全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685.87万亩次,比2008年减少326.5万亩次(仅稻瘟病比去年增加);防治面积为2179.58万亩次,同比减少628.58万亩次;成灾面积1.9135万亩,同比增加0.4867万亩(主要是稻飞虱、稻瘟病成灾面积增加);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283943吨,同比减少22681吨,实际损失稻谷15221吨,同比增加2243吨。

二、主要特点。

(一)地质灾害。从灾害数量统计上,以小型地质灾害为主;从灾害类型上,以滑坡、崩塌数量最多,危害最大;从灾害发生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份;从诱发因素上,暴雨或强降雨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灾数量相比2008年度有所上升,这与强降雨次数较多、强度较大有关,但由于应对处置工作及时有力,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森林火灾。主要集中春节、清明期间,因上坟烧纸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60%以上。在森林防火期内,天气干旱、雨量少、气温高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三)农作物病虫灾害。一是本土常发性、迁徙性有害生物危害加重。二是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全市每年因病虫草鼠给农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近亿元,其中外来生物造成的损失近3000万元。三是次要灾害升级,新的灾害时有发生。以往在我市已得到有效控制的病虫害又开始抬头。如蝗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市蝗虫发生面积又逐年扩大。

(四)气象灾害。主要表现为暴雨洪涝,空间分布大致是北多南少;其次是雷电及大风冰雹,发生地点多在乡镇,特别是山区。

(五)旱灾。2009年我市降雨总体偏少,地区分别不均匀。汛期降雨较2008年同期偏少6.8%,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17.4%。7月中旬开始,全市出现不同程度间歇性干旱,8月底至9月上旬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程度干旱,至9月底部分地区已接近严重干旱。

三、工作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

1、市设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属14个成员单位,日常机构设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县市区设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网络末端延伸到了乡镇、村、组、护林员等基层单位及个人。

2、市国土局成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局长顾峰任组长,工会主席伍海任副组长,地环科、地环站、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各国土资源中心所为成员单位。

3、在市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全市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控工作实现了县、乡、村、组病虫防治逐级负责制。

(二)应急准备方面。

(二)型以上水库的《防洪抢险预案》。对于部分跨汛期施工的涉水工程,各施工单位都编制了临时度汛预案。各地还因地制宜地编制了各类实用预案。如攸县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县所有病险水库、骨干山塘、山洪灾害易发村、尾砂坝下游、低洼地带等高危部位都制订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人员转移预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防汛抗灾工作理念。

2、队伍建设方面。成立了株洲市森林消防支队,五县市成立森林消防大队,城市四区设森林消防中队,县市区乡镇共有11支专业扑火队伍、101支半专业队伍。市民政局在全市建立了一支从市级到村级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3、应急准备方面。林业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应急物资和资金准备工作。国家投入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经费800万元,市财政预算经费60万元,购置下发了21台水泵、52台油锯、109台灭火机等森林消防机具。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积极开展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与培训工作。市防汛物资站对物资进行了清底盘查,各县市区也以险工险段为重点加紧做好物资储备工作。株洲县在沿江8个乡镇设立了25个物资储备点。全市共储备防汛砂卵石70万方、纺织袋75万个、木材6000方、彩条布15万平方米、救生衣3500个、冲锋舟30台。

(三)预防预警方面。

1、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为有效减轻以气象因素为主诱发的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国土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投入专项资金87万元,拟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建立气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消息,以最快的行动作好防灾准备。在汛期通过株洲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召开了情况碰头会,下发了督查通报和紧急通知。

3、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一是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抓好5个县级测报站和片乡测报点的管理,配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技术骨干。全市稳定测报人员20个,片乡联系点35个。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制定科学防治策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指导开展病虫防治,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布置、早落实,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二是加强检疫,提高疫情防控力度。共检疫水稻制种、繁育基地68个村组共计2.6万亩785万公斤,蔬菜种子基地1100万亩1.2万公斤,苗木0.52万亩206万株,未见检疫对象的发生。全年检疫调入水稻种子15批次1.3万公斤,调出水稻种子396批次314.46万公斤,柑桔、梨苗、板栗、杨梅等7批次32.2万株。

(四)应急处置方面。

1、汛期,市国土局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先后到攸县、醴陵、株洲县、石峰区、荷塘区和天元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理。现场勘察14次,由专家对7个隐患点提出了防治意见,并下达地质灾害防治督导书26份。

2、在“6.23”、“7.3”两次洪涝灾害和茶陵“11.9”风雹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及时组织人员赶赴受灾地区,核实上报灾情,协助当地做好救灾工作。

3、我市坚持以市场为立足点,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全力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一是设立专业化防治示范区。确定株洲县为全市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县,攸县、茶陵和炎陵为病虫专业化防治重点推广县,并在株洲县、攸县、炎陵各创办了1个示范点。二是开展典型经验交流。6月份,组织五县市农业局局长、植保站站长远赴宁乡学习取经,茶陵枣市、严塘、界首等乡镇农技站自发组织到常德参观学习。6月14日,醴陵市植保站在神福港鑫达农民水稻种植合作社召开了专业化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农技站站长、植保技术员、专业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共63人参加。炎陵下村乡柰李种植专业合作社7月份在云里、同乐两村举办了稻纵卷叶螟战役承包防治现场会。

4、在市灭鼠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下,经过充分宣传发动,大力推广毒饵站灭鼠法及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新型、安全、高效灭鼠剂。在各县市区建立1-2个示范样板乡镇,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统一灭鼠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深入开展。3月中、下旬和十月下旬,对全市农村农田统一灭鼠面积达到265万亩次。

(五)恢复重建方面。

2009年中央财政共下拨民房重建资金1100万元,市本级下拨重建资金400万元,共完成民房灾后恢复重建1523户,受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受灾地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科普教育方面。

1、各级国土部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和展览地质灾害图片,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900余份,增强了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灾自救意识。

2、市民政局广泛开展了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张贴图片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市民的防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3、市林业局加大护林防火宣传,采取了发放资料、制作围裙、广播电视宣传、告市民书等多种宣传方式,动用宣传车辆36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

4、市农业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确保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一是扩大病虫情报张贴范围。确保全市农村主要交通路口和人口集中区都有病虫情报张贴,单是醴陵市每期病虫情报公告版就达到4200张。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的优势开展病虫害预报工作。醴陵市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短信平台及时发送病虫防治时间、防治对象、注意事项等植保技术信息,全年编发13次共20多万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开展电动小喇叭宣传活动。醴陵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人手一个手提式电动小喇叭,逢赶集或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进行宣传。《三湘都市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四是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针对农业生产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如“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如何减轻除草剂药害”、“谨防稻曲病暴发成灾”等,提供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等信息。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要。

2009年2月12日14时40分,茶陵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县甘坳林场场长龙双娥报警:甘坳林场炼山造林走火引发森林火灾,现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接警后,茶陵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2.12”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由副县长李艳平同志任指挥长,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扑救,县公安局副局长、森林公安局局长谭夏林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案件侦破工作。下午15时50分许,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带林业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现场调查。经过26小时连续作战,于13日下午16时许,将森林火灾全线扑灭。此次森林火灾,共烧毁森林面积20.6公顷(烧毁杉成熟林6.8公顷,杉幼林13.8公顷)。甘坳林场职工谭文虎同志因扑救森林火灾被火烧伤,抢救无效殉职。

扑救“2.12”森林火灾中,共调集半专业扑火应急分队3支,76人,当地干部群众、林业干部职工和森林公安民警180余人,启用扑火机具16台。

(二)主要战斗过程。

1、紧急处置阶段(2月12日14时至2月12日16时)。

“2.12”森林火灾发生在茶陵县东部严塘镇境内的甘坳林场,平均海拔650米,林分结构以成、幼杉树林为主。12日下午16时40分许,林场负责人谭文虎带领职工12人对己炼山但未烧毁的小径杂木枝进行堆烧作业,点火堆烧后狂风将火引燃了未炼山场。谭文虎带领12人奋力扑救,终因人少火势大,难以控制,于是拨打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电话,请求援助。

2、山火控制阶段(2月12日16时至2月12日20时)。

接到火灾报告后,分管副县长李艳平、林业局局长杨定桃迅速调集林业局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现场实施扑救,并在甘坳林场设立了扑火前线指挥部。根据火灾蔓延态势、地理位置、扑火难度和扑火力量的权衡,前线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进行扑救。一路由县林业局副局长彭文带队,扑火队员由县林业局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7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东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锡湖蔓延。二路由防火办主任、森林公安局政委谭赋声带队,扑火队员由森林公安局民警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严塘镇花木山场蔓延。三路由防火办副主任刘李仔带队,扑火队员由甘坳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黄草山场方向蔓延。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扑火虽有进展,大局得到基本控制,但终因山高、坡险,加上渐入天黑,为保障安全,前线指挥部决定将扑火队伍撤至甘坳林场休整,天亮再战。

3、全面控制林火和火场清理阶段(2月12日21时至2月13日14时)2月12日21时,前线指挥部召开集林业、公安、森林公安、云阳林场、平水林场、思聪、严塘镇及驻地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就如何在火场局势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打好下一场攻坚战,用最短的时间将山火扑灭,认真研究了对策。2月13日,指挥部将云阳林场扑火应急分队、平水林场应急分队和思聪民兵分队分别增派到一、二、三路扑火纵队中,采取直接扑打,三线推进,边打边清,全面固守策略,全方位突击。2月13日7时,经三路纵队分别布阵,合力扑打,11时全线扑灭。历经26小时的“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圆满完成。

(三)战例评析。

1、“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的特点:扑救难度大,蔓延时间长,人财耗费大。

2、制约扑救工作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一是连续一个多月干旱无雨,地干物燥。二是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造成林内倒伏物和枯干地被物多,地被腐质层较厚,燃烧后很难扑灭,易造成反火。三是山高坡陡,使前线扑火人员很难靠近火点,扑火机具很难见成效。

主观方面:一是火灾初发期,虽然组织了大量的人员扑火,但没有及时准确把握初发火面积小,易扑灭的有力时机。二是一线指挥员对特殊地段火灾发展的态势、扑救的艰巨性预料不足。多次扑灭,多次反火,使一线扑火队员意志受挫。三是外援扑火队伍因不了解山形地貌,扑火的方式和策略欠佳,见火就打,跟着火跑,疲惫应战,耗时,耗力,耗财,效益不高。

五、存在问题。

(一)城乡基础设施和住房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抗灾设防标准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坯房,抗灾能力差。防汛抗旱应急工程不足,控制性骨干工程少,设施不配套。

(二)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不高,灾害信息获取处理,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服务有待加强。

(三)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市各类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品种少,数量小,规模小,没有综合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全面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缺乏救灾应急配套资金,灾害救助、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救灾物资储运不及时。

六、工作建议。

(一)应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调应急的能力。

(二)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抓好宣传教育,力争自然灾害的预防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要建立统一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各部门、各地区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要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预警监测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深化改革自查报告

1、县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各股室协调配合,确保深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2、年初,县局起草了《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已报县委、县****审核。

3、5月8日,县局起草了《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经县委、县****领导审核,以县委办公室、县****办公室名义进行了印发。

2、由于上级没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局无法对接起草方案。

1、待县委深改领导小组研究后,以县委办公室、县****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推进《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情况。

2、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xxx县司法局。

20**年xx月xx日。

相关范文推荐
  • 10-26 精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案例16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一、课程教学目
  • 10-26 2023年务虚会个人工作汇报(模板14篇)
    工作汇报还可以帮助自己清晰地了解工作目标和计划,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撰写工作汇报时提供帮助
  • 10-26 精选前厅服务与管理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对于这段经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总结是对这段经历的呈现和总结。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第一段:引言(10
  • 10-26 优质信号工心得体会大全(13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这是小郭在参与志愿者工作后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和思考的空间。第一段:引言(200
  • 10-26 最优部队政治教育每月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梳理和总结,对个人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
  • 10-26 2023年练兵备战打仗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第一段:备战打仗,是指为了迎接一
  • 10-26 最优辅警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和思考方式。轨道辅警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的工
  • 10-26 热门助学贷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2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字表达形式,既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又要有真实的情感表达。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文章,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 10-26 优质宣讲惠民政策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一次自我思考的过程,通过文字的呈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思绪,理解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
  • 10-26 最新彰武治沙精神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实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回望过去,我充满感慨和收获。这一年,我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