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中国贡献论文范文(17篇)

中国贡献论文范文(17篇)

时间:2024-01-03 17:15:02 作者:文锋

范文范本通常来自于优秀的作家或经典名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ideas和思路。

墨家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贡献论文

摘要: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平民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热心施教,积极求知,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是一个有比较严格组织纪律的团体,墨子培养的学生有德行、有辩才、有技艺,他们能文善武,技艺精湛。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在机械制造、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斐的成就。今天看来,墨家的育人理念与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技术型人才的目标颇有相似之处,对班主任工作来说,墨家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适应时代的育人要求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尤其值得借鉴。

关键词:墨家思想;教育理念;高职。

班主任工作墨子是先秦时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强力”“节用”。墨家学派在先秦时代影响力非常大,曾一度超过儒家,孟子曾经这样评论:“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墨子著书立说,设坛讲学,“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弟子:有精通攻守战术的大弟子禽滑釐;有因卫君无道背禄向义深为墨子欣赏的高石子;有德才兼备被墨子称为“骐骥之才”的耕柱子;有起初横行乡里为人不齿,后学墨子之术成为天下名士显人的高何、县子硕等等。据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说,墨子有名望的学生就有180人,这些学生都对墨子非常服从,他们都是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至死也不会回头的人物。墨家作为手工业阶层的代表,尤重艰苦实践,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就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用今天的话说,墨子几乎是中国百家中唯一与逻辑学、自然科学,以及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和市民社会接近的一家流派。无论从哪方面说,墨子都是中国古代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对高校班主任工作艺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

墨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看多了以强执弱、以富劫贫、以贵傲贱的不公平现象,他以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提出了“兼爱”的思想。墨子批判了当时不兼爱的社会现象:“今国之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呼吁人们要“兼爱”,兼爱,就是平等与博爱,“爱人之家若己之家,爱人之国若己之国”,如果“天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墨子号召他的学生为天下兴利除害,“利天下,利万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维护公理与道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墨子为救民于水火,侠肝义胆,为了制止诸侯间的非正义战争,一方面,他“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席不暇暖,墨突不黔(席子来不及坐暖,烟囱也来不及烧黑),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另一方面,带着弟子制造兵器,为弱国助力。《墨子公输》就记载了墨子为制止强大的楚国侵略弱小的宋国,穿着草鞋不辞辛苦连走十天十夜来到楚国都城郢,以雄辩口才和强大的后方防御力量软硬兼施说服楚王放弃非正义战争,为宋国百姓解除了灭顶之灾。这种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方面负有很大的重任。古人云:“邦无道,富且贵,耻。”国家危难之际,有知识分子或投笔从戎或毁家纾难;建国伊始,为了建设新中国,一些专家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蹲守山沟沟里作科研。也许有人说,悲天悯人是从上而下俯视众生的态度,我们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资格;有人会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大家都过着小康富裕的日子,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悲天悯人的了。其实非并如此,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和平年代自有和平年代的悲悯内涵,它表现为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是否愿意全心奉献;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是否伸手相助;当灾区需要援助时,是否慷慨解囊;当山区需要人才时,是否愿意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作为大学生,是做一个关心时事与民生的忧天下者,还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甚至浑浑噩噩混日子的蠹虫?作为高校班主任自身,也应该以悲悯情怀体察他人感受,常抱怜悯之心,常怀宽容之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学生保持宽容慈爱,以教育之心去育人。班主任要为所有学生的未来着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而不只是把教书当作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怀一颗悲悯之心,用爱与付出推动教育改革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碾出开阔崭新的教育新生活。

二、顺应时代的育人标准。

墨子招收门徒,并努力把他的弟子培养成有时代担当的英雄侠士。《墨子尚贤上》对人才标准的描述是:“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技艺”是墨子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德行”,是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为衡量人的标准,要求统治者“以德配天”,要求读书人通过“修身”完成“君子人格”塑造。先秦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德”。在《墨子》一书中,“德”的重要性也被多次提及。墨子还非常强调“行”的重要性,墨子认为“行”就是不断做事,要求弟子“力行”,尽自己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并且要有很强的行动力,只要这件事情是对的,就要立刻、马上去做。“行”以“德”为标准的,符合“德”才能做,不符合德的坚决不能做。墨子对弟子要求很严格,他有一个弟子胜绰,随项子牛三次攻打鲁国,这种不义的行为违背了墨家精神,墨子就派另一弟子前去交涉,请项子牛辞退胜绰。墨子自律极严,率先垂范,有一次他的弟子公尚过为他在越王那里谋了个官职,越王许以五百里地迎他做官,墨子却没有答应,他的理由是不能以行道的理由向越王索取土地,况且他认为自己的节用思想也不会被越王所采纳,不能为了高官厚禄而出卖义。墨子这种注重德行,强调身教的思想在他的《墨子修身》篇里有论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君子只有率先垂范,才能教育别人,要老老实实践行仁义,别人才会信服你。“厚乎言谈”是人才的第二个要求。逻辑清晰,厚重有度的言谈,是内在才情和外在魅力的重要表征。一个长于言辞论辩的人必定知识广博,头脑灵活,其素质和能力都超越他人。墨子生活的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拥有好的口才不仅可以平步青云,还可以起到安邦定国的作用。先秦对口才的重视,以至于形成众多辩者云集的名家流派,墨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墨子擅长言谈,《墨子》一书每一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子墨子曰”时而旁征博引、时而对比分析,时而反诘疑问,时而自问自答,说理清晰透彻,议论浅显易懂,墨子丰富而系统的逻辑思想,对后来的说理散文产生深远影响。“博乎道术”是墨子人才观的第三个标准。“道”,是指人或事物所遵循的轨道;“术”可以理解为读书人必须掌握的各种技能,对农夫来说就是“耕稼树艺”,对农妇来说就是“纺绩织布”,对达官贵人来说就是“听狱治政”。社会有不同的分工,每个人都要干好自己分内之事,为国家效力。墨子反对死记硬背以“六艺”为主的文史知识,主张学以致用,注重以实践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墨子和他的弟子在从事手工业制造的同时,在数学、几何、物理、光学、声学、机械制造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与贡献,这些贡献即使在当时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比较先进的。比如数学方面有倍数、级数的概念。在几何方面对圆、长方形、直角方面的定义都非常准确。在物理方面涉及杠杆原理。在光学方面最值得一提,有小孔成像的实验研究。在机械制造方面更是精巧细致,在军事、农业与手工业等方面都非常实用。“德行”、“言谈”、“道术”,构成墨家经世致用的人才规格。首先,“德行”是立人之本,“言谈”是沟通之媒,“道术”养身之技。对比墨子的育人标准,高职院校育人又何尝不如此?“立德”“明德”“修身”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大学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一个品行不端的毕业生,无论他技能学得怎么好,首先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更不用说服务社会了。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培养成做事的工具,那样只能成为“半个人”,大学生应该具备对外界事物和事件的认知与表达能力,要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流表达情感,要具备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服他人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现象的审美能力就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绕不开的话题,高职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第三,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落在培养特色上,这个特色就是高职学生的“职业性”,是区别于本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的谋生手段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班主任要督促并鼓励学生学好一技之长,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墨子主张“非命”、“强力”,即反对天命观,主张积极发挥人类自身的能力改造自然,发展生产。他说,“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述,非仁者之言也”,是害民乱国的东西。认为人的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不是由“命”决定的,而是人积极可为的,人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因此,墨子极力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家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必须有所作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有点公共意识,遇事只是抱怨自己命不好,而不去反思检讨自己,把一切都归为宿命,把人放到了一个完全被动态度,是不好的。墨子反对怨天尤人,主张“强力”,即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份内之事。他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民羽毛为衣裘,以蹄爪为裤屦,以水草为饮食,雄的不用耕田种地,雌的不用纺线织布,只靠自身和自然界的条件就可以生存,人类则不同,社会的治安,人民的饥饱,全在人力,人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农夫要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农妇要夙兴夜寐,强乎纺织,多治麻丝葛绪;百工要积极修舟车为器皿;商人要“之四方”,不怕“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这是他们的“分事”,每一个公民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生产财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裕,生活才能幸福。墨子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墨子的非命强力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九五后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吃过苦受过累,遇上点难事就产生畏难情绪,事情做不成功则怨天尤人,在学校里没有学到多少本事,毕业后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处于失业状态,其中不少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不到一半。从“天之骄子”到“蚁族”的变化,使得这些人产生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的悲观思想。高校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领袖”,要给学生多一些关怀和教育,让学生明白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幸与不幸,与其一味怨天尤人,争“最不幸”的头衔,倒不如积极努力,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时的失意,并不意味着一生的失意,年轻时受些挫折,反而对未来的人生有更多的帮助。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诫学生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不向命运屈服,勇于自立自强,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墨子“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文化内涵及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月.

[2]崔永斌.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平原大学学报,.12.

[3]李媛.墨子人才培养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02.

[4]黄建聪.墨子尚贤思想述评.社科纵横,.09.

[5]黄建聪.墨子“节用”“尚力”思想述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

[6]张幼林.论墨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0.12.

墨家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贡献论文

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产生要比欧洲早近一个世纪。在世界三大逻辑(中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希腊的逻辑学冲,它是最早的,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墨辩逻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值得我们积极深入地加以整理研究。

早在两千多年前,伴随着生产实践、自然科学和思想论战的发展,以思维和论辩方法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就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逐步产生了。作为逻辑学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社会的大变革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文化学术空前繁荣的盛况。诸子百家围绕当时社会大变革中出现的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为了有效地论证自己的主张,反驳别人的思想,扩大自己学派的影响,大家都特别注意对论辩方法和规则的探索和应用,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逻辑科学的产生。当时,很多学派学者一如邓析、惠施、公孙龙、墨翟和后期墨家、荀况等人――都研究过属于逻辑方面的问题,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墨家。

墨家批判地总结了春秋以来的逻辑思想,建立了一个关于“辩”的逻辑体系,创立了墨辩逻辑学,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逻辑专著――《墨辩》《墨子》一书中有六篇性质相同的文章,这六篇文章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小取{p《大取》后人统称之《墨辩》(或《墨经》)研究者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即后期墨家)所作。

《墨辩》寸论的逻辑问题相当广泛,涉及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逻辑规律等各个方面:《小取》是墨辩逻辑学的总纲,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逻辑思维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形式,提出了思维活动的原则;《经上》和《经说上》是概念篇,侧重阐述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分类和概念间的关系;《经下》和《经说下》是判断篇,重在列出命题和对命题的说明;《大取》对逻辑推理和论证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六篇各有侧重,构成了初具规模的逻辑学体系。

墨辩逻辑以“辩”为对象。“辩”就是从具体论辩中抽取出来的一般思维过程,j指论辩的双方围绕一对同素材的命题如“这是牛”与“这不是牛”)的真伪所作的论证。如何确立一个命题(即“立辞”)是墨辩逻辑的中心问题。“立辞”的“故”(论据)“理”(逻辑规律或规则)“类”事物的类属关系)是墨辩逻辑的“三物必具”的原则。《墨辩》对“名”(概念)“辞”(判断)“说”雅理)等各种思维形式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墨辩》对“名”从外延上分为三种:“名:达、类、私。”(《经上》)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多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经说上》癔思是说,达名,为通达万物的共名,比如“物”这样的名,其外延最大,包括一切事物,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范畴。类名,其外延包括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一类对象,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概念,例如“马”就是类名,相当于普遍概念。私名,其外延只包括一个个别对象,即单独概念,比如“臧”(指某个人的名字)就是私名。

《墨辩》按外延的不同对概念种类所作的上述划分是很科学的。

《墨辩》还分析了“辞”判断)的种类。对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它分别用“尽”和“或”来表述:“尽,莫不然也。”(《经上》)“或也者,不尽也。”(《小取》)意思是说,尽,所有的都是这样。或,有的是这样。在这里,“尽”是全称量项,“或”是特称量项。

关于性质判断项的周延情况,《墨辩》作了精辟的阐述:“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小取》脂出,在“甲乘马”这个肯定判断中,“乘马”这一概念是不周延的,而在“甲不乘马”这个否定判断中,“乘马”这一概念是周延的。

对假言判断,《墨辩〉池作了分析。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它分别称之为“小故”和“大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无之必无然(此句孙诒让认为,当为“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经说上》)意思是说,必要条件是:有了它不一定这样,而没有它则一定不这样,比如构成全体的部分。充分必要条件是:有它一定这样,无它一定不这样,例如,有视觉一定有所见,无视觉则必无所见。《墨辩〉:对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特征的分析可谓简明扼要。

g辩》对“说”(推理的'研究。《小取》指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即在思维和论证过程中,用概念来反映事物,用判断来表达思想,用推理和论证来申明立论的根据。《大取》对“说”的原则作了探讨,提出“故”、“理”、“类”三条推理论证的基本原则,指出“三物必具,然后足以生”“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孙诒让说,“三物,即指故、理、类而言之,谓辞之所由生也。”(《墨子间诂》)“故”即推理论证的理由、论据,“理”指正确的推理形式,“类”是推理论证所涉及的类与类的包含或排斥关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故、理、类三者具备了,然后结论才能产生;结论是由故产生,由理呈现,由类来推演的。

在中国逻辑史上,《墨辩》首次提出“类”、“故”这两个逻辑术语,认为故、理、类是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对推理论证有效性的原则作了探讨。

关于推理的形式,《小取〉冲提出了七种:或(即选言推理)假(假言推理)效湘当于演绎推理)辟、侔、援均属于类比推理范围)推(具有归纳推理的特点)《墨辩》还探讨了正确思维的基本规律。《经说下》指出:“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意为,那个1皮”之名只指1皮”之实,这个“此”之名只指“此”之实,“彼”“此”的名都不能既指1皮”又指“此”。这实际上相当于欧洲逻辑中关于同一律的规定:a是a只是由于中国语言的特点所决定,在表述上没有使用欧洲逻辑中那样的符号字母丽已。但是,这里所谓“皮此”如何如何,已经相当于公式化的概括了。《墨辩》对矛盾律的研究更为深入:“辩或谓之牛,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当,不当,必或不当。”(《经说上》)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有人说它是牛,有人说它不是牛,这是争辩一对矛盾关系的命题。双方所说的不能同时都对,必有一方不对。这里,非常生动地揭示了矛盾律的基本内容:两个矛盾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墨辩》还指出了排中律的要点:墨家认识到,矛盾命题的逻辑特性不仅在于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存在着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的一面。因此“不可两不可”(《经上》)。

在研究墨辩逻辑学时,我们还注意到,墨家学者们在创立逻辑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逻辑学的应用。《墨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的运用逻辑说理论辩,克敌制胜的生动事例。

自相矛盾的困境而不能自拔从而在论辩中获胜。

公输盘被折服了,而止楚攻宋的问题并未解决,墨子还必须去说服决策人物楚王。在与楚王的谈话中,墨子同样采取引人入彀的方法,他首先向楚王讲述了三件关于偷窃之事:“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在墨子的诱导下,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必为有窃疾。’于是,墨子便抓住对方的话柄,作为进一步推论的前提,从土地、资源等方面把楚宋两国进行类比,得出“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一无懈可击的结论。

墨子以类比推理作为说理论辩的武器,揭露了楚欲攻宋的侵略性实质,使楚王理屈词穷,根本找不到理由来推翻墨子这合乎逻辑的结论,只得以“善哉”这无可奈何的口吻承认墨子讲得有道理。

“知类”是墨子立论的要道。所谓知类,就是要懂得事物间相同或相似的关系,依此类推。即知道用类比的方法,以小类大,次第推广,得出结论,从而明辨是非。这是一种颇有说服力的论辩方法,墨子在与公输盘及楚王的论辩中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论辩中,墨子一开始不是马上批驳对方,也不是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列举浅显的事例,这些事例所含的道理,对方不仅能接受,而且坚信不疑。然后在言归正传,由此及彼,从小道理到大道理,二者情况类似。小道理对方承认了,以此类推,大道理对方便不得不肯定。否则,便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这种类推事理的方法,在论辩中是颇有效的。

运用逻辑说理论辩,折服对方的例子在《墨子〉冲屡见不鲜。我们再看《鲁问〉篇中墨子与齐太公的一段谈话:子墨子见齐大王(大”通“太”齐大王,即齐太公田和)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卒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1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卒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在以上这段谈话中,墨子为了阐述一旦发动战争将使国家被侵吞,军队被覆灭,百姓被残杀,倒霉的最终将是统治者自身这一观点,步步深入地诱导,使对方循着他所设计的思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其谈话技巧是相当高明的。

“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之一。在墨子生活的春秋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以大攻小,以强凌弱的掠夺性战争连年不断,人民遭受深重灾难。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强烈地谴责这种不义的战争。在《非攻〉篇中,作者严厉地批驳了为侵略别国的不义行为辩护的颠倒是非的谬论。文章开篇先从侵犯他人财产“窃人桃李”的小偷小摸行为谈起,确立了一个人们公认的是非标准:凡亏人自利都是不义的。接着,逐层递进地列举了“攘人犬豕鸡豚”、“取人马牛”、“杀不辜人”三种亏人自利的不义行为,而对这些行为“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最后指出,“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揭露了“天下君子”的论调在逻辑上犯了“不知类”的错误,是自相矛盾的;这些所谓君子,其实是最大的强盗,“攻国”乃是最大的不义。文章以严密的推理,驳斥了谬论,雄辩地阐述了“非攻”的主张,极富逻辑性和说服力。

诸如此类运用逻辑说理论辩的生动事例,在《墨子》一书中比比皆是,而在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史料中却所见不多。可见,墨家在创立逻辑科学的过程中,不仅在理论上努力探索,而且在实践中积极应用,表现出他们天才的智慧和努力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总之,墨辩逻辑学是颇具特色的,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认识并深入地挖掘。研究整理墨辩逻辑学,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这一珍贵的遗产,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墨家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贡献论文

农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对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明显。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并使他们充分的参与到农村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同时还能够提高剩余劳动力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助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深远影响。

3.2农村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支持方面的影响。

技术性是农村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特性,对于人才和资金的聚积和互联网的共性是其最为显著的优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企业在业务方面的交易主要是在电子平台上完成的。但是,在众多农村地区技术型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具备高学历的人才由于不肯吃苦普遍不愿意在农村就业,再加上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的更新速度过慢,导致不能及时的有效的处理最新的消息,农村企业中的工作者大都对于自身工作的实质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除此以外,不少农村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模式异常单一且创新力严重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视,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在企业原有基础上对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适当的改造,不断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的促进农村企业由“粗放型”逐渐向着“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将人才发展战略逐渐深入到农村企业的发展中,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使得员工的整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引进一批优秀的城市工人来逐步促进农村企业人才结构的改善;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的宣传,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

3.3农村企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联性。

农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建立在当地具备充足资源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资源有很大的关联性。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的创办与当地具备丰富的树木资源分不开;小煤窑、水泥厂、石材厂的建立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材分不开。事实上,农村企业的发展不仅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关联性,在民风民俗、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市场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越大,更加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4农村的经济类型影响。

农村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经济的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企业的经济类型通常都比较多,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型和创业型,甚至还包括外贸型,而正是由于众多类型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对农村具体的经济类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不断的推动农村经济类型逐渐朝着立体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类型的丰富,可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植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收益,在促进农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农村经济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增长。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企业的规模、农村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支持方面的影响、农村企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农村的经济类型影响等对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有助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j].时代农机,2016(01).

[2]李娟.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

[3]高艳书.探究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j].商,2015(11).

[4]姜军.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学,2015(08).

[5]晏超军.试论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品牌,2015(09).

[6]楚添晟.试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村企业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中外企业家,2016(23).

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作文

中国,伟大而古老。他拥有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从四大发明到登上月球,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的使命非常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且竞争也空前的剧烈,所以我们年轻一代要充分认清形势,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早日成为祖国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新中国的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使国家的环境更加优美,我和我的几位同学组成了一个“环保小队”,去马路的两边捡垃圾,这个决定使我们兴奋不已,准备好了大的黑色塑料袋,拿上夹子,戴上手套,开始了我们的“垃圾大清扫”。小组一共六人,马路左边三人,右边三人,嘿,一个干脆面的垃圾袋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拿起夹子,把它夹进了口袋,我们这边捡的差不多了,看看他们,嗯,他们的成果也不错,呵,垃圾还真不少,不一会儿,十几个垃圾袋就满满的了。捡完垃圾之后,我们开始给垃圾分类,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分好类之后,那些垃圾都被我们制服了:可以卖钱的卖钱,不可以的就扔回到垃圾桶里,呵呵,劳动之后还挺快乐的,我们也为国家环境保护出了一份力。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现如今最大的责任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身边做起,保护好环境,只有这样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新中国更加强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的是感激。回首那90年,我们的祖国走过了一条艰难的路程,正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代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如果没有我们伟大的中国,我们怎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努力建设新的中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继往开来,我们年轻一代不仅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光荣传统,而且更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未来新中国的建设中发光发热!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论文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摘要:在我国语文教学而言,朱自清先生对于语文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朱自清先生27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他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语文教育的多个层面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从而使当时的语文教学工作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独创性教育思想。朱自清的语文教学思想具备严谨的理论体系,不仅在当时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能够较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较强的开拓性精神和价值,即便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时期,其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然值得推崇,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现代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设置最早的一门学科,从小学阶段直到高中毕业的期间,学生一直都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以至于学生和教师对于语文课都不敢掉以轻心,将其作为学习阶段的重要基础性学科。而国家在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改革现状仍不令人满意。谈及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几乎能列举出各种各样教师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程序化、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乐趣性、缺乏启示性和激发性等,从而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进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因素,最终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

一、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

对于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而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其最大的特点。朱自清极力驳斥传统观点将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对待的态度,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人格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感情培养等多种需求。在师生关系中,朱自清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在其中应该处于辅助性地位。以及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写作、语言训练等多方面都应该融入强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朱自清语文教育的内涵所在[1]。在其理论认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是一对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共同体。如果单纯考虑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很容易将语文的额绚烂多彩的内涵以及独具一格的魅力抹杀,同时也会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形式化的不良影响;如果单纯考虑其人文性特点,又会产生对基础性知识和读写能力等环节的弱化,同样也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工具和基础,也是推动语文教学工作人文性提升的内在因素;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延续和发展,同样也是实现其工具性的有效手段,两者的融合发展对于提高现代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朱自清的.教育理念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应该坚持两者兼顾的原则,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1、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通过开拓出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中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已经掌握一定的听说能力。在进入学校学习后,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种语言环境,来实现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有实践研究表明,语文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来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只是将学习途径局限于课堂之上,视野范围仅停留在教科书之上,忽视了课外阅读。这样使得语文教学比较封闭,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2]。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肯定,使得学生去自助也与,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积累一定的素材,提升语言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也和其他的学科一样,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可以培养人们学习知识,认知文明,有着比较高的功用价值,主要是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促进人们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地想象。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显得更加的重要。中学生正在处于思想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思维比较活跃,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借鉴朱自清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同时要对课堂进行监督,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工作不在局限在口耳相传和死记硬背之上,而是要求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创新和研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工作之中。语文学习作为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就需要学生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培养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实现其培养学生人格的目标。根据这层意义,朱自强的语文教学理念中的教学目标无疑和现代语文教学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必然会对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2]马萍.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3):94.

[3]张锦艳.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14.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论文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教学活动,是智育的`中心环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本文综述了孔丘、孟轲、荀况、董仲舒、王充、韩愈、朱熹、王夫之、颜元九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并去伪存真、汲精取华,以企对今天的教和学有所资鉴.

作者:夏益军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刊名:船山学刊英文刊名:chuanshanjournal年,卷(期):2004”“(2)分类号:关键词:

全球抗疫中国贡献心得体会

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各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化。在这场无境界的抗疫战争中,中国以其高效的措施和积极的国际合作精神展现出众多可取之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我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理解至关重要,抗疫也不例外。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国在全球抗疫中所表现出的贡献,给出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抗疫措施的高效与科技创新是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封锁措施,在最初的疫情初期,中国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建立了11家火神山、雷神山等大型临时医院,加强了病毒检测和隔离制度。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与应用科技创新,推出了数字健康码、追踪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和工具,以实现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这些措施和创新使得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抑制疫情的蔓延,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其次,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国际合作也是一项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与了多个国际组织和机制的协调与合作,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的疫情分享会和研讨会,与各国分享疫情信息、防控经验和医疗资源。中国还派遣医务人员赴多个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同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和援助。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与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应对全球抗疫危机。这种国际合作精神和贡献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友好形象。

第三,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经济贡献也是无可忽视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但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刺激国内需求,保障产业链供应,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渡过难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国,保持了供应链的稳定,并加大了对关键医疗物资的生产和出口,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各国通过政策协调和经济合作来应对疫情的挑战,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第四,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文化贡献也不容忽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其拥有多种有效的传统医疗和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中医药和养生文化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众志成城、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等价值观念,也在全球抗疫中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世界各国共同战胜疫情。

最后,我在全球抗疫中国贡献中的心得体会是,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和团结,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在这场全球抗疫中,中国以其高效的措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精神展现出了众多可取之处。在今后的抗疫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此为鉴,保持开放、合作与包容的心态,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的挑战。只有通过团结与合作,我们才能战胜这场全球抗疫,共建一个更加繁荣、健康和和谐的世界。

中国贡献心得体会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为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关于中国贡献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双位数的增长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减少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大国,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受益,也使其他国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其次,中国在环保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中国正致力于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来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通过全球环境协议和国际合作来保护地球家园。中国坚定的环保行动为整个世界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第三,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主张国家间应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中国积极推动南海问题和朝核问题等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并为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还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倡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贡献。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众多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等对人类思想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书画、剪纸、瓷器等传统工艺精湛,为全球艺术文化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中国的春节等传统节日也已成为世界共享的节日,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最后,中国的人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中国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实力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中国人民的努力也为减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在经济、环境、全球事务、文化和人民的多个领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全球和平稳定,同时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为世界带来了无限魅力。中国的贡献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希望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将继续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全球抗疫中国贡献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新冠疫情。这场疫情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对全球经济、社会和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疫情的发源地和最早受到冲击的国家,中国展现出了令全球瞩目的抗疫贡献。本文将从中国在疫情初期的快速反应、严密的防控措施、积极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传播抗疫经验五个方面,总结和探讨中国在全球抗疫中所做的贡献和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在疫情初期表现出了快速的反应和全面的应对。当新冠病毒被确认为人传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比如封锁疫情严重地区、提高对医疗资源的配置、推动疫苗研发等。这些措施在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还通过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提高病毒检测能力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病毒感染的传播风险。

其次,中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在遏制疫情蔓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政府通过全面筛查、隔离疑似感染者、追踪接触者等手段,快速发现和隔离病例,避免了大规模聚集性传播。同时,中国还迅速建设了方舱医院、临时隔离点等临时医疗设施,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些措施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三,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中国坚持“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疫情初期就向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提供了大量物资和人力支持。中国还派遣医疗队赴多个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和治疗方案,帮助其他国家提高抗疫能力。此外,在疫苗研发和分发方面,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疫苗援助。

第四,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在疫情初期就加大了科研投入,积极推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中国的科研人员迅速分离并识别了新冠病毒,短时间内完成了疫苗的研制和批准。中国还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疫情进行了精确的预测和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中国通过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传播,分享了抗疫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向全球通报疫情信息、防控措施和科研进展,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此同时,中国还组织了许多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活动,邀请国际专家和机构交流经验,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展现出了快速反应、严密防控、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和实力。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世界其他国家应对疫情和未来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抗疫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建立起更强大的应对体系和防线,共同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奖励数量1北京大学北京53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263复旦大学上海224武汉大学湖北205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96华东师范大学上海147四川大学四川108南开大学天津99厦门大学福建810华中师范大学湖北7浙江大学浙江7中山大学广东713吉林大学吉林6南京大学江苏615东北师范大学吉林5山东大学山东517中央民族大学北京4内蒙古大学内蒙古4清华大学北京420西北大学陕西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3西南大学重庆323云南大学云南2苏州大学江苏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2辽宁大学辽宁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2河北大学河北2北京语言大学北京231山西大学山西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1兰州大学甘肃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1上海财经大学上海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1山东师范大学山东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北京电影学院北京1上海戏剧学院上海1中央戏剧学院北京1徐州师范大学江苏1华南理工大学广东1烟台大学山东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1安徽大学安徽1。

自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贡献力为评价目标已连续9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完成,具体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

来源:中国校友会网。

(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范文

在早些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可能不太中肯,文章是这样讲的:

_宁是现存已知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人说了这句话有点太骄傲了,怎么办呢?在现存已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后面再添加两个字之一。

我举一个简单案例,我所在的母校是一所非985非211的,但是本省内排名第一的高校。

在这所高校里面,有一位非常知名的文学领域的学者,今年已经90多岁了,人已经瘫在床上,不知道瘫了有几年了。

为了照顾老教授,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社团,可以加的学分,鼓励学生们自发报名的方式来照顾老教授的饮食起居。

之前我也参加过,其实所谓的照顾也没有多么照顾,毕竟人家有保姆在旁边呢,我们去了主要是陪老教授聊聊天解解闷。

虽然只是一句调侃的话,老教授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怎么可能嘛,咱们学校的教授多了去了,我之所以被服务得这么好,那是因为我的身份特殊。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教授在国内算是小有名气的,全国各个高校里面参加或者组织各种活动都会邀请老教授。

虽然老教授不会去,但老教授下面还有一个教授徒弟,这个教授徒弟下面还挂着几个学生呢,好多宝贵的资源都优先侧重给这个教授的学生了。

这样一来二去学校也意识到离不开老教授,老教授哪怕活着只要一天什么都不干,只要老教授活在这个学校里面,那么这个学校就有机会参加全国最顶尖的一些学术论坛的讨论。

这只是一所普通高校,而这一所普通高校里面的老教授,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缩影。

所以我自始至终建立的基调就是哪怕_宁什么都不干,哪怕_宁没有任何贡献,只要_宁在中国,只要_宁在咱们这,那么_宁做出来的贡献,就已经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已知的非常牛的物理学家了。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范文

_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_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2006年和2007年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_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_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_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_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3]_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_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_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_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_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_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_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_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20xx年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_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_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_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国贡献心得体会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发展,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并作出贡献。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贡献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文化、科技、和环保等方面。在我看来,中国的贡献不仅是对全球发展进步的巨大助推器,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和个人应该为之骄傲的事情。

首先,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赢得了全球产业转移的机会,并为许多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提升全球经济合作水平做出了巨大努力。以中国举办的进博会为例,这是一个为各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机会的平台,也是中国对世界开放市场的一种体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的增长,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

其次,在文化领域,中国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京剧、书法、和绘画等,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学习。此外,中国在电影和音乐等现代文化产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开展教育合作项目,为人们增进相互了解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此外,中国的科技贡献也不容忽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突破,为世界科技进步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先进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可见中国高铁的身影。另外,中国还在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做出了贡献。中国的科技贡献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也造福了全球。

最后,中国对环保事业的贡献也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中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为全球的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中国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和环保等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更为全球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的贡献而自豪,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我愿为你贡献青春作文

我们的首都北京取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把'绿色奥运'作为主题之一,老师说“绿色奥运”不光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北京绿色奥运的宗旨是:为奥运会提供一座具有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节约能源和资源、市民具有良好环境道德意识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

作为一名北京的小学生,一名中国小公民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针对泛滥的白色污染,从我做起,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妈妈曾经带我参观过一个环境保护展览,我看到用一片树林所生产出来的一次性筷子只够十家中小餐馆使用一天的,而北京有一万多家餐馆(还不包括特别小的),那么让我们算一算北京一天就要毁掉多少片树林呀!而北京又有多少树林禁得起我们这么毁呢?我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义务宣传员,在校园里,在同学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春天应该是百花齐放,天蓝水绿的好时节,但是北京的春天总是被肆虐的沙尘包裹着。电视上说:是因为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草原沙化造成的。记得我住在南方的表弟曾说:在他们那里刮台风都比北京刮的春风干净。当时我还跟他争执起来,我告诉他我们已经开始治理风沙了,我每年跟爸爸、妈妈一起植树,还为“还北京一片蓝天”活动捐款,让园林工人们尽早治理好风沙。

我想,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美化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北京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城市和校园美化得像个花园一样,让外宾来到北京,感觉到我们北京空气好、环境好、人礼貌,让他们来到北京就像回到他们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就是我作为北京的小学生,一名中国小公民为20奥运会所做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除分裂并建立起强大而整齐划一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之中的民心所向……这种民心所向一旦变成现实,它就具备自身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崭新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道路不能照搬外国,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索本国现代化道路。

要实现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起初,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他逐渐认识到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还有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党的八大,他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这些探索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但现代化绝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种方式。邓小平指出:“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这不行。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他指出:“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紧紧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并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上,邓小平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步骤。他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对毛泽东“两步走”战略规划的充实和完善,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

中国的现代化是与世界同行的现代化。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改革开放,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这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还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对实现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把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新三步走”战略,进入小康生活后的战略规划,将分为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最终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顺利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江泽民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进一步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胡锦涛积极回应社会建设领域百姓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以人为本,实施民生建设,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属性。

经过长期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前人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也应共同享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良好生态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良同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形势,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战略规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这是对以往现代化发展战略步骤的深化和具体化,更清晰地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包含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和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也是有重点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举措将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将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正如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2日致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不仅具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为引领时代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定清晰的战略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又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理念,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必将促进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同志们: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升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个不动摇。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不动摇。

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了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旗帜问题。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共,这个事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厅长,正在筹一笔钱,人一走,这笔钱就可能没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钊因为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员工薪资,这8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轻的是应城市的刘仁静,当时年仅19岁,北京大学大学生。1983年接受采访时,81岁的刘仁静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共产党的成立何等的重要!当年有谁在意?一大开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

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无论从智商、学历、出身、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不见得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国焘是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宣布大会开幕、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个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但张国焘最后在国民党军统当了特务,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和国民党特务联系在一起,这是什么样的历史命运?他们7个人不管当汉奸的、当叛徒的,假如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共的发起人,他们要是知道自己亲手成立的党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会做出这么糊涂的事吗?他们竟然不相信共产主义了,他们能不糊涂吗?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剩2个人依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我们这个党能从中国政治舞台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个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居功至伟。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也就不能走到我们中间来!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二、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忠心不动摇。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李大钊: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种子撒遍全国各地。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瞿秋白:从容就义。

叶挺:出狱后要求恢复党籍。

学习党史,就是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党为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初心,就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学习党史,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诚于党。“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之一。忠心于党始终是党的好干部的基本标准。

学习党史,就是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动摇。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出身,党章中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学习党史,就是不忘公仆本色,时刻牢记服务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一方面,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领导就是服务”,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如何维护人民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四、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不动摇。

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绵延流长,疆域辽阔(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占领了欧洲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西到波斯湾、匈牙利、东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纬60度线以内,并对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区统治了1~2个半世纪,这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近代中国的落后让中国饱尝亡国灭种的灾难,割让和丧失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抗日战争中人口伤亡在3480-5000万人之间。受战争损害的人口为2亿人。2000万英烈拋头颅洒热血,有名有姓仅330万人,红西路军烈士21800多人,仅有6600名有据可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突出历史贡献。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96年前的中国正处在漫漫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她为了把人民大众从这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解脱出来,用了28年的、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据中国档案馆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成长需要交学费,我们这么大一个党也不例外,当时经历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所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伟大智慧带领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到现在。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要是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党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经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从第1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到神舟载人航天、蛟龙深海下潜,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到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动摇。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捧着一颗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那么,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和开创性的?所谓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所谓开创性的,是指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我们靠什么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靠什么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论述,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根本原因,即三个“一”:一个核心、一个理论、一条道路。

一个核心,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重大历史改变的时候,当我们的国家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这个核心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凝结起来,集中起来,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

一个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能够引导着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强大的理论指导力量。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取得的。

一条道路,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同发展,开拓前进。我们一直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巳经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取得新的辉煌。

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必将加速推进。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这个国家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实现了民族解放。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是无从谈起的。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稳固的领导核心。三、必须建立起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现代社会制度。四、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就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建立独立的民主国家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背景决定了中国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最主要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两点:一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在经历了百年曲折发展之后,终于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国家自主地进行和展开,这是实现现代化的首要前提。

回顾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无论是传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都不能够卓有成效地领导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其他落后国家一样,旧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在这种赶超性很强的发展中,发展主体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积极反应和有效把握是发展的关键,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坚强稳固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以及所产生的有效领导,避免社会动荡。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百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就可以看到只有无产阶级以及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艰难起步是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完成的。洋务派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国自己最早的近代企业。甲午中日战争的炮火宣告这一努力的终结——不改变传统的封建制度,只是在这种制度的框架内引进西方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幻想用这样的方式使中国富强起来,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20世纪初,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做了一些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地主阶级是一个传统的落后的阶级,是和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清王朝首先不可能反封建,其次不可能真正、彻底地清除帝国主义的势力,因而不可能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总是通过扶植代理人的办法,辛亥革命后先是扶植袁世凯,后是扶植直、皖、奉系军阀和其他的地方军阀,最后是扶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依靠这些政治集团清除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是不可能的。

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能够担当起领导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吗?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开始就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带给中国的双重后果中的建设性后果的产物,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样,与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中国当时新生产力的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必然要求建立能够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此来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两次努力都归于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决定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这构成一个悖论:资本主义要得到充分发展,必须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一致命弱点决定它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遇到的艰难曲折,与这个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没有领导核心的历史,实践也证明,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领导保证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超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来建设新中国,不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也符合近代以来制度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使中国现代化发展避免了自由资本主义所必然产生的发展阵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开放中获得了人类文明成就的有效支持,而随之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使其在整体上逐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制度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前提和社会基础。

对于经历了上百年的中国现代化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使命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现代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价值追求与现实过程之间的关系。

在前面我们分析到,要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首要前提是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特权结合产生的怪胎——官僚资本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逐渐摸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共产党还制定了正确的现代化战略和策略。主要包括:(1)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规划了清晰可见的蓝图。(2)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的基本内容。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日本在明治维新一开始就宣布要“求知识于世界”,确立教育为立国之本,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日本的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导致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注重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历史已进入到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基于20世纪的探索和积累,在新的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已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其核心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卓有成效的发展。发展成为新世纪现代化的主题,这决定了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领导现代化发展以及如何应对由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100多年时间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逼迫中国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给外国人以法外特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彭德怀同志《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讲了这样一段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邓小平同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国防科技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生命科学、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北斗导航、大飞机制造、高铁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基础设施现代化跃居世界前列,高铁总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等。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中国,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伟大贡献,体现在使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旧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用占全球6.6%的淡水资源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满足了高质量、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人民吃穿用不愁,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人数超过4亿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已突破1万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到下中等收入再到上中等收入的跨越。

在政治上,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越性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依法治国实践得到进一步深化,社会长期保持稳定。

在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创新理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深入人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民生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2019年增加到8.48亿。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到77.3岁。

在生态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在扶贫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7亿,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

总之,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得以体现。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将中华民族视为劣等民族、斥为东亚病夫,任意欺凌侮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重大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我们党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挫败各种制造“台独”的图谋,取得一系列反分裂斗争的重大胜利。在涉藏、涉疆、涉港、涉海等问题上,坚决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斗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不断走向世界。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个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不超过10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把14亿人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实现了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从近代以来对人类进步事业贡献较小到贡献较大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得到世界上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党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积极倡导和坚定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这一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决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进全球伙伴关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福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引擎,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带来积极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斡旋解决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维和人员,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我国在减贫、反腐、维和、反恐、气候变化、消除地区热点、环境治理、有效应对疫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坚持原则,伸张正义,创新理念,设置议题,求同存异,对话沟通,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人员支持、智力支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成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复旦大学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清华科技成果领先,北大社科成果最多。

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我国习惯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统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内容不同,成果的表现形态以及对社会的作用也不相同。

“科学贡献力”体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益,反映科研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效,以及科技成果对于国家民族的重大价值。为此“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特选取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级获奖成果和国际级高水平论文,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和《nature》、《science》论文等奖励,并将各类奖励成果一、二等奖用模糊数学法归一处理。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以1978年至我国高校获得的国家重大科学奖励和国际高水平论文等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是衡量高校科学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大标志。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清华大学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成果总数高达98项,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最高、科学贡献最大的高校,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1978年至20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成果最多的10大高校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吉林大学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设立,该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自20设立至今,共有1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4人来自高校,他们是北京大学的王选、徐光宪和复旦大学的谷超豪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振义教授等。

1978-年获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大高校。

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奖励数1清华大学北京982北京大学北京613南京大学江苏354复旦大学上海285浙江大学浙江25中国科技大学安徽257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38西安交通大学陕西19中南大学湖南1910吉林大学吉林17。

北京大学获得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奖励成果总数高达53项,高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最高、科学贡献最大、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最为均衡的高校。1978年至2010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成果最多的10大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等。

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奖励数1北京大学北京53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263复旦大学上海224武汉大学湖北205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96华东师范大学上海147四川大学四川108南开大学天津99厦门大学福建810华中师范大学湖北7浙江大学浙江7中山大学广东7。

数据显示,1978年至今,北京大学获国家或国际重大科学奖励成果最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合计有114项,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共获106项奖励,位居第二,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大和清华仍然保持着是我国科学研究领域科学贡献力最大、研究水平最高的霸主地位,国内其他高校几十年内无法与之相比。复旦大学有50项成果获奖,位列第三;南京大学有41项,名列第四;浙江大学有32项,居第五;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各有26项,并列第六;中国科技大学有25项,居第九;吉林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各有23项,并列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高校依次是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和社会科学奖励成果数量均在15项以上。

从“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上榜高校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区,三地区获得科学奖励和高水平论文等数量占总数的51.57%,可以说是我国高校科学贡献能力最强的地区。其中,北京地区高校科学贡献能力最强,共有331项成果,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占总数的32.58%。上海居第二,有106项,占总数的10.43%。江苏列第三,有87项,占总数的8.56%;湖北居第四,有63项,占总数的6.2%;浙江列第五,有48项,占总数的4.72%;陕西局第六,有45项,占总数的4.43%;四川居第七,有39项,占总数的3.84%;天津列第8,有34项,占总数的3.35%;山东居第九,有31项,占总数的3.05%;广东和吉林各有29项,并列第十。

统计发现,我国各地区高校科学贡献能力分布失衡,地区差异较大。科学贡献能力较强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浙江等经济和教育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对而言,教育欠发达的贵州、海南、内蒙和河南等中西部地区高校科学贡献力较弱。

中国,我愿为你贡献青春作文

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地方,但是由于我们的.过度破坏已经伤痕累累了,我是一个新新人类,我要保护那大自然的一点和谐,为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献上一份力。

“和谐”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是没有被污染的土地,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也是所有自由栖息成长的生命。我们人类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她,关爱她。可是,千万年来,我们人类只知道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知道去保护她,将越来越多的污染无情地抛给了她,让她不堪重负,造成了许多生物濒临灭绝,资源不断消耗,能源紧缺,环境污染。

前几天,我在奶奶家门前有许多放完闪光炮的红色纸屑,在水泥地上显得格外显眼,这样很污染环境,于是我拿起扫帚把纸屑扫进了垃圾桶。其实,环保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人人都能成为环保小卫士。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弯弯腰随手把它捡起来,分类投入垃圾箱;当我们跟着爸爸妈妈上商店时,要记得带上一个环保小布袋;每天早上洗完脸,要把洗脸水保存好,这样就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冲厕所了。

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大自然永远和谐相处!从心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相关范文推荐
  • 01-03 大学职业规划书(精选19篇)
    职业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它关乎我们的工作发展和职业生涯。领悟职业规划的核心思想,可以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就。本人兴趣广泛,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并
  • 01-03 2023年中班安全教案中班(优质14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中班幼儿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中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 01-03 纪检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优秀19篇)
    范文是一种指导性的写作材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文体和语言的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典型性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盈
  • 01-03 中班安全教案中班(模板20篇)
    中班教案的监测和评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的重要依据。接下来是一些中班教案的实践总结,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讨论。1.知道小食品有优劣之分,知道不能随便吃东西。
  • 01-03 中班安全教案中班(汇总20篇)
    通过编写中班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中班教案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学习,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1、理解故事《
  • 01-03 中班安全教案中班(专业19篇)
    中班教案是指为中班学生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中班教案范文,相信会对你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 01-03 小学体育教学资源(优秀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的水平和表达能力。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
  • 01-03 最新公司月度工作总结报告(专业21篇)
    通过对本月工作的总结,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以下是一些经过整理和归纳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些许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广
  • 01-03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记录(精选17篇)
    范文范本是对多个领域或主题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参考的视角。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 01-03 公司月度工作总结报告(优质16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总结与反思,更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次规划与调整,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