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 爷爷和小树课堂教学片段与反思的(模板8篇)

最新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 爷爷和小树课堂教学片段与反思的(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10:46:07 作者:LZ文人 最新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 爷爷和小树课堂教学片段与反思的(模板8篇)

安全教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成为安全意识强、行动规范的公民。下面是一些精选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三、依据理念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1是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偏旁:刂、冫、人、灬,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四、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说说教学策略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创设情境法。

2、趣味识字法。

3、以读促悟法。

六、说说教学准备:

1、本课要认识的四个偏旁、构成合体字的.部件。

2、与教学环节相配套的课件

七、说说本案的设计特点,总结起来也有三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识字是轻松的,识字是主动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八、从以下四个环节说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爷”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它和谁很像,并且课件出示“爸”,相继认识“父字头”。这篇课文写了谁?还写了什么?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样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爷爷为什么要爱护小树的道理在课堂之初也得到了明示和呼应。

第(二)环节是:走进文本,趣味识字。

1、首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接着是课件范读课文

2、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学。

3、再接着就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过程以分析字形,组词说句理解字意为主。接着通过游戏:听音举字,同座抽认生字卡片,摘苹果等游戏巩固识字。

第(三)环节是:亲近文本,以读促悟。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中,要重点指导朗读第二段,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当学生观察到插图一的反映的季节是冬天时,学生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树的冷,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爷爷的爱心,读好第二段也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抓住本段“暖和的衣裳”这一短语积累语言,教师这样引导:冬天里,你还觉得什么也是暖和和的,也来用上“暖和”这个词吧,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再作引导: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后,心里可感激老爷爷了,睢,小树和爷爷在说悄悄话呢,说些什么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快乐地表达,动情地朗读。

第(四)环节是:回读全文,读后畅想。

学了本文,你觉得爷爷怎样?教师顺势再作引导:“你有爷爷一样的爱心吗?你能做点什么呢?”在此,教师围绕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

课后反思: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反思三: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这是一篇情意浓浓的课文,让小朋友在积累语言之余,将稚嫩纯洁的双眼投向周围的小环境,从小关注环境,爱护环境。课文短小简单,其中两个比喻句“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富有童趣,充满诗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切入点。

【章国丽的修改】

认字教学时,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

【章国丽的反思】

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杨丽英的修改】

环保教育:

2、小结。刚才,小朋友个个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也会做得很棒,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美,更绿。你们就很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齐读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小朋友都明白了要爱护小树,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杨丽英的反思】

今天上《爷爷和小树》,我很开心。在学习生字“暖”时,读了生字后,我问孩子们暖吗?“暖!”有几个甚至作出很陶醉的样子。“哪里暖了呢?”孩子们都知道我指的是字形。有孩子说:“暖的左边有个日,日就是太阳,所以很暖!”我带头鼓起掌来!这时候又有孩子举起了小手:“因为暖的右边是个爱,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爱,所以很暖!”虽然暖的右边并不是一个爱,可是我还是带头鼓起了掌,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我送给她一朵小红花,并且说:“你的发言是这堂课到现在为止最精彩的!”在之后的“冷”教学中,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有孩子说:“冷的左边是两点水,就像是两块冰,所以很冷!”“因为冷的右边的人就像是个屋顶,下面的一点就像是屋檐下滴下的一滴冰水,好冷!”最后还打了个寒战!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变得更感性,我想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做到了。课文继续上,读完第一自然段后,我出示了一棵小树,并且问孩子们“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我希望孩子们能对小树有个总体的感性认识。有孩子说:“这是一棵漂亮的小树!”“这是一棵绿绿的小树!”“这是一棵又绿又高的小树!”“这是一棵快乐的小树!”答案到此,我十分满意。“为什么这棵小树很快乐呢?”孩子认真的说:“因为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仅仅是这样吗?”我希望孩子们能更深入一些。“因为小树有爷爷的关怀,所以很快乐!”这回我没有鼓掌,孩子们自己鼓起了掌。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爷爷和小树》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阳光,让爷爷能在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根据1年级学习的重点,我这样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比较好动的特点。因此我重视在游戏中识字认字,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多样,认读生字

在儿歌导入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和同桌认读,一方面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促使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然后以“我会认”的形式,请学生自由分享自己认识的字,并请读得正确的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领读。接着去掉拼音,全班“开火车”认读,这样不但照顾了大多数,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归类识字的环节,我设置了“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让拿到字卡的学生,在“……朋友在哪里?”的拍手声走上讲台,并把字卡贴到黑板相应的地方。也许孩子们表现的欲望被激发了,都跃跃欲试,课堂出现了第一次小高潮。

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本课要认识的生字有10个,相对较多,而且有几个不常见,为了巩固学生识字的效果,我注重生字与学生的反复见面。因而把课文的10个生字,串联成一首语境歌,帮助学生记忆。在比较充分地认读完生字后,开始朗读课文。在此环节,我依然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再点几个相对优秀的学生展示读。

三、察练结合,指导书写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另外还要教会方法。本课时要写的生字有2个,首先我提醒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尤其是特殊笔画,然后分享自己的所得,接着一起书空、练写,在写的时候强调写字的正确姿势,当评价完了之后再进行修正写。

虽然在备课时也曾在脑海中预想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课堂是生成的,在实际处理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许多顾此失彼的情况。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一、关注细节,重视发音

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难读音,在本课中,主要是区分前后鼻音和边音。对于学生发音把握不准的地方,应该停下来进行典型指导,突破难点。

二、自主学习,相机指导

在识记字形的时候,可以尝试让生调动平时的经验来说,如“我会记哪个字?我用什么方法记的?”这样不但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能突出语言训练的特点。

虽然只是短短的40分钟,但是通过这节课,我再一次明白了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才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看、多思、多总结,让自己更快成长。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平安地度过严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朗读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

教学生字时,我通过指读、小老师带读、做动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读。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冷、暖、热”。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写字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提醒大家写好要注意什么?再教师范写,细致讲解,为学生练写打下基础。

反思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段,区别儿歌,为后面学习各段奠定基础,同时结合课后“读读说说”一题,以课文中的图片,来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习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绿色的()让学生练习说词,积累词汇。同时,借助图画,引导孩子观察想象画面的内容、人物的语言,训练口语表达,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为学生创设冬天寒冷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小树在寒风中会想些什么,而后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这时,小树不冷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平安地度过严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很适合孩子朗读,通过朗读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以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为主,并适当加入学生的说话练习。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到、给、穿”,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在朗读教学时,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的朗读课文,我很花了一番心思。因为之前的课文,都是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愿意读。可一接触这样成段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就有点拖腔拿调,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这其实与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品读、男女对读、比赛读、同桌互读等等。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自由朗读要求是把课文读准。这样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并且在朗读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习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绿色的()、()的()让学生练习说词,积累词汇。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不过,上完课以后觉得还是有点遗憾,因为一年级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发言时很喜欢插嘴,影响组织纪律、教学进度。所以,我在教学时一边要组织课堂教学,一边要安抚学生情绪,感觉一节课像打仗一样,真的很辛苦。希望孩子们以后越来越懂事,越来越适应学校生活,这样,老师上课也就轻松了。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本文极具人文性,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孩子们对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生字词的教学,还注重孩子对“感恩”的理解。课文教学结束后,发现孩子们懂得了要知道回报,知道感恩。但不足之处是:等课结束后,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篇很好的让孩子进行想象说话练习的课文:你能说说,当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会怎么说呢?当小树为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后,爷爷会笑眯眯地说些什么呢?于是,我后利用课后的辅导,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结果总觉得不怎么理想,可能这就是我没抓住教育时机所留下的遗憾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