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模板8篇)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12:29:04 作者:HT书生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模板8篇)

环保宣传语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媒介,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环保宣传语还可以通过诗歌、歌曲、微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增加传播效果和记忆点。下面是一些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保宣传手册,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四第2、8题的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深圳这个国际大都市相信对“投资”和“创业”这两个词一定不陌生吧?谁给大家说说。

2、小结:刚才两位阿姨由于投资额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利润要按1:1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也就叫平均分。

(组织交流)

师:这里的利润要按投资额的比进行分配比较合理。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二、初步感知

1、想一想,两位阿姨应该按怎样的比来分配?(板书:按投资数的比5:4进行分配)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5:4的具体含义。

3、谁能用算式表示两位阿姨各应分得多少万元?

4、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认识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三、自主探究,合作研习:

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说一个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习第75页内容,由于我们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所以我们按以下提纲进行交流。

2、此时用ppt出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5页。

学习目标:

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2、认识连比,理解三个数量连比的意义。

导学提纲:

1、例5中“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的含义是什么?

2、与同学说说例题中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3、你能画图理解这两种解题方法与同学交流吗?

4、你怎样理解“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这句话的含义?

5、“练一练”第2题是把180块巧克力按怎样的比来分配?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下列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各小组交流,关注学困生。

(1)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说说想法。

(3)组织交流,形成思路。

(4)选好内容,进行预展示。

四、集中展示

1、例5中“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

(1)这里的3:2,也就是在30个方格,红色方格占3份,黄色方格占4份,一共有5份,红色方格占了方格总数的3/5,黄色方格占方格总数的2/5。求红色方格有多少个,就是求30的3/5是多少,求黄色方格有多少个,就是求30的2/5是多少。

(2)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是红色,2份是黄色。总份数3+2=5,红色方格为30÷5×3=18(格),黄色方格为30÷5×2=12(格)。

2、展示例5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结合图)

3、展示“试一试”的解题方法

4、说一说例5与“试一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练一练”第2题“练一练”与“试一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预设:

(1)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数关系,找出各种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乘法计算。

(2)根据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数,最后求几份数。

(板书:比----分数各种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比----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数,最后求几份数。)

五、反馈检测

4、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是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6米。长与宽的比是28:15。求这个标准的篮球场的面积。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76页,1、2、3、4。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三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大屏幕出示一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

师情境创设:同学们,老师假期中外出正好赶上了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场景,想知道是什么场景吗?(生答想,教师大屏幕展示照片,但是特别小,学生说看不清)这时教师放大图片,但只放大长,把照片拉变形,学生还说看不清;然后老师再展示只放大宽的照片,学生还说看不清,最后老师展示按比例放大的照片,这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升国旗场面。

师:同学们,刚才在老师第三次放大照片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个数学知识,这个知识不但能帮助我们不变形的放大和缩小照片,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个知识就是比例。(板书:比例)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的放大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就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兴趣和欲望。)

(二)搭建框架,整体感知

提问:看到比例,你都想了解关于它的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大屏幕出示整单元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

师:我们这个单元共给我们安排了这些内容,就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你想了解的知识。

师指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体感知本单元的知识,点明这节课要探究的是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形式整体感知单元框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化的认知,避免知识碎片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复习旧知,搭建桥梁

师:请同学回顾一下你所掌握的比的知识,和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用大屏幕展示比的知识。

(设计意图:“比例”的学习基础是“比”,学生也能从字面上感党到“比例”和“比”有联系的。通过回顾比的知识,为学生探究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为探索新知搭建桥梁。)

(四)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师:我们的生活中,像放大照片这样按比例扩大或缩小的现象处处存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三个不同场景不同大小的国旗)这是三面尺寸不同但形状完全相同的国旗。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的形状是完全不能改变的。那么,国旗是按照什么规格来制作的呢?国旗的长与宽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屏幕上的第一个要求大屏幕展示第一个要求:随意选择其中任意两面国旗,写出每一面国旗长与宽的比,然后求出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

(3)分别指名三位同学在黑板上板书三组不同的比,写出比值。

(4)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出结论:每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相同。不同场合用到的国旗大小会不一样,但是长与宽的比是固定的。

(5)师引导得出:因为比值相等,所以可以用等号连接每组的两个比。

(设计意图:教师继续利用情境中的照片,给出数据让学生探究。学生在对数据充分观和分析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数学经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2、丰富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

(2)学生独立思考,在本子上记录找到的相同比值的比,并写成等式。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答师板书三组等式。

(设计意图:概念的建立应该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这个“具体”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组数据。教师提供国旗情境,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探究和体验的机会,为后续的抽象概括出概念做好铺垫。)

3、冲突设疑,深化理解

师:既然国旗是“按比例”缩放的,那是不是国旗中任意数据组成的比都能构成等式呢?

学生思考。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比,它们是否相等?

板书一组比,即天安门国旗长:天安门国旗宽和学校国旗宽:学校国旗长。

学生发现不相等。

师为什么不相等。

生,一个是长:宽,另一个也是长:宽才行。

(设计意图:形成完整的概念,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到概念的显性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概念的隐性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例的意义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4、讨论交流,抽象归纳比例的概念。

(1)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全有两个比,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3)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

生答: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写成的等式。

师:两个比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成为比例呢?

生答后师(课件呈现):数学书上是这样描述比例的,学生齐读比例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对比例的概念己经基本建立,完成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五)练习巩固,综合运用

1、数字中的比例

师:刚才大家在照片、国旗尺寸中找到了比例。你能不能判断下面四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如果能,请你把它写下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0.6:0.2和3/4:1/4

(4)4:3和2:1.5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图形中的比例

顶设:两个三角形底与高的比可以组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形状是一样的。

师:当两个三角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时,它们的形状不变,请学生写出对应数的比组成比例。

3、生活情境中的比

一辆汽车第一天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第二天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根据汽车行驶的情况,看能否组成比例?能的话写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4、比和比例对比

判断下面哪些是比例,哪些不是

1:5=5:1()

40:5=4×2()

1:3=2:6()

5:6()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和比例有关的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顾知识要点。

大屏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本课的内容要点。

(七)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其实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来看一看(课件介绍黄金比例)

师:穿高跟鞋也与比例有关,你知道女土为什么穿上高跟鞋会更美吗?

(设计意图: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学生在学会“比例”后再去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更容易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全课由生活现象设疑开始,又由生活现象释疑结束,首尾呼应。)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数学小报,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小报中呈现出来,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

1、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暨东师大培训回来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中触动我的就是“培养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于是,在本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的设计了利用思维导图整体感知本章内容环节,目的就是给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让他们了解学习每节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也感受到思维导图是归纳整理的有利工具。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有益的。这个环节的安排,可以在一单元的开篇一课的课堂上,也可以是在单元开始之前的预习环节。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通过让学生验证大量的生活中的比的比值相等环节,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生活中的素材,就是为了让他们水到渠成的理解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但这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我觉得还稍有欠缺,应该再提供给他们变换形式写比验证的机会。因为这里处理不当,就造成了巩固练习中按规律写出比例题目的难度。应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更正。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四

内容第76~77页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沟通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及难点会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简单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预习教学

环节设计

一、基本练习

1、知识回顾与整理。

前几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2、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反馈时,引导学生理解: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的差是40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下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更多教学设计尽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去测量参天大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用正比例方法解决问题,学完后,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去计算参天大树的大概高度。看谁学得最棒。(板书:用正比例方法解决问题)

师: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1、出示例5题(电脑出示)

2、分析解答应用题。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题目。

(2)已知什么条件?这道题要求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8吨水 10吨水

水费12.8元 水费?元

(3)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4)让学生自己解答,边订正边板书:

3、激励引新

这两种方法都合理,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

学生互议,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

1、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科书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 )和( ) 。

(2)()一定,()和()成()比例关系。

2、学生自学例题后小组讨论、思考:

(1)问题中有两种量?

(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4)你还有什么发现?

3、组间交流: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在班内交流。

4、学生尝试解答后评价。(指明学生板演)

5、怎样检验?把检验过程写出来。

6、概括总结。

(1)用比例解答应用题与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均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的,我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题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

(2)明确解题步骤。(板书)

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请根据我们所做的例题归纳解题步骤。

分析判断、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等式、求解、检验写答语。

1、基本练习

(1)例题改编。

让学生解答改编后的题,集体订正。

小结: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编以后,题中成正比例的关系仍没有改变,解答的方法也没有改变,只是要用的水数为吨,列出等式是:12.8∶8=16∶。

2、变式练习

(1)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3、实践运用

汇报数据:刚才我们上课时提到怎样测量和计算参天大树的大概高度,课前我请几位同学去测量参天大树的一些数据。现在请这些同学跟我们汇报一下。

能用这些数据编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吗?

小组合作编题。

本节课只是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中的例5,学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我尽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测量树高”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回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课堂的学习气氛并没有调动起来,学生发言不积极,各个环节的语言还要不断推敲,还有质疑问难不够充分。每次反思总有不足,可是每次还是很有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设计思路: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蔬菜专业户种蔬菜”和“搅拌混凝土”,这两个材料对于城市的孩子是很陌生的,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背景不熟悉。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体育老师要把18个篮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讨论,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如平均分、男同学多,女同学多、按人数分等),按比例分配是其中的一种方案。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例知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也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素材,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买图书”“如何分配利润”等,情境是开放的,条件是开放的,解题策略也是开放的,试图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1:可以平均分,男同学9个,女同学9个。

生2:我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是男同学要多,男同学分10个,女同学分8个。

生3:凭什么男同学要多,应该是女同学10个,男同学8个。

(男、女同学开始争论。)

师:谁来说说怎么分比较合理呢?

生4:我认为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

4、如果男同学有25人,女同学有20人。男、女同学各分到多少个?

(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平均分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尝试探究:

1、学生尝试练习,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2、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借助画图来帮助理解,也可以与老师或同桌商讨。老师巡回,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3、已经完成的同学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是怎样想的?

(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这样才会是有效的。)

4、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男:18÷(25+20)×25=10(个)女:18÷(25+20)×20=8(个)

方法二:男:18×25/45=10(个)女:18×20/45=8(个)

方法三:男:18×5/9=10(个)女:18×4/9=8(个)

题目上根本没有4、5、9,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在学生讲述时教师展示课件,如果有学生利用线段图或画图来表示,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方法四:设男同学分到x个,利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

10+8=18(个)(两个数量的和要等于18,10:8=5:4,即男、女人数的比是5:4。

6、学生举例。(如学生无法举例,则出示图片介绍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混凝土、农药配比等。)

(意图:让学生举例,说说在生活、生产中按比例分配的应用,既巩固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又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应用:

1、初步应用: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看看你对自己有多了解?

说说你的身高。(学生对自己的身高几乎是脱口而出,对自己不要太熟悉哟!)

说说你头部的长度?(很多同学一下子懵了:有学生开始一同桌互相比画,也有的只好猜了。)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身高算一算头部的长度吗?(有同学算出后,还用尺量一量,用来检验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意图:学生猜一猜、算一算,学习兴趣非常的浓厚,关注我们自己,原来人身上也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2、发展应用:

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是书迷,最喜欢到阅览室、图书室看书、借书。现在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1:1:1(平均分)

1:2:3(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5:3:2(比较喜欢看vcd、录像等)。

再让学生举2――3个比,并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钱?

反馈。有用1:1:1来解的吗?6000×1/3=(元),6000÷3=2000(元),1:1:1来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意图:给校长当一回参谋,自己设定三种读物的比例,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字的爱好体现其中,真是不亦乐乎!)

3、综合应用:(利润的分配)

张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资办厂,由于他们齐心合力,经营有道,一年下来,除去缴纳税款、发工资和其他费用,获得利润14万元。该怎么分配这些利润。

三家投资者的情况如下表:

姓名在厂工作人数投资金额

张叔叔220

李叔叔312

王大伯28

现在同学们四人一组,也像他们一样围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这14万元的利润。

生1:我们小组认为按照人数来分配,

14×2/7=4(万元)14×3/7=6(万元)14×2/7=4(万元)

生2:我们小组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应该按照投资金额来分。

14×20/40=7(万元)14×12/40=4.2(万元)14×8/40=2.8(万元)

生3:我们小组认为一半按照人数来分,另一半按照投资金额来分

张叔叔:7×2/7=2(万元)7×20/40=3.5(万元)2+3.5=5.5(万元)

李叔叔:7×3/7=3(万元)7×12/40=2.1(万元)3+2.1=5.1(万元)

王大伯:7×2/7=2(万元)7×8/40=1.4(万元)2+1.4=3.4(万元)

生4:我们小组认为先留下4万元,作为发展再生产用,再按照投资金额来分配。

(14―4)×20/40=5(万元)(14―4)×12/40=3(万元)(14―4)×8/40=2(万元)

生5:我们认为先留下一半,再按人数的多少来分。

生6:老师,我认为应该按协议来分配。因为现在合资办厂的,事先都签订了协议,所以按协议上规定的来分配是最合理合法。

(意图:让学生参谋如何分配利润,情境是开放的,条件是开放的,解题策略也是开放的,给学生以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同学们,真是既能干,又有个性,想到了这么多的分配方案,了不起!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两张照片。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40页例3,

2、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并比较这两个比的关系,知道什么叫做比例。

3、在课本上完成第40页练一练。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3、什么叫做比例?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3、交流“练一练”的完成情况。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2、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3、做练习九第7题

(1)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如240米是4分钟走的路程,所以240米与4分钟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2)分组完成,同时四人板书,再讲评。

完成后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及时修正自己的答案。

提出疑问,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篇八

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它不仅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还为中学数学的反比例函数奠定基础,。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历来都是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内容。怎样化解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点内容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我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设好了情境。

在教学中,我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例3,因而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自己弄清了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认识了反比例的含义。我考虑到做一做和例3相仿,必须注意学习方式不能雷同。所以采取请学生当“老师”的方式,进一步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因而对做一做的学习探索取得更深一层的效果。然后通过例3、做一做的比较,归纳出成反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再和正比例的意义作比较,猜想出反比例的意义。最后经过读书验证,得出反比例的意义和关系式。既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激励自己的励志英语名言警句(汇总11篇)
    标语是一种简洁、有力的宣传方式,可以直接传达信息。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精彩的标语作品,并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激励自己的励志英语名言警句篇一1、没有遇到挫折,永远
  • 10-16 最新四年级家长会讲话稿(优质8篇)
    四年级家长会讲话稿篇一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四(1)班高锐的家长,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高锐以及所有孩子们的精心培养和关爱;于此同时
  • 10-16 大学生志愿者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心得(优秀8篇)
    实习心得是回顾整个实习过程,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10-16 最新每天一句话的心情经典语录(模板20篇)
    在参加竞聘时,我们需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以争取得到这个职位的机会。通过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来提升竞争力。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竞聘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每
  • 10-16 最新大班社会活动民族村教学反思与评价 大班社会活动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征文活动不仅是一种比赛,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和精神交流的形式。征文作品应该有独特的观点和风格,兼顾个性和客观,既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又能够引发思考和共鸣。接下来是一
  • 10-16 最新银行柜员新员工个人总结(模板20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训期间的训练和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历,为今后的成长提供指导。军训总结是对自己在军事训练中表现的客观
  • 10-16 开业欢迎词语(优质8篇)
    致敬各位尊敬的嘉宾、亲爱的同事们,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演讲。怎样通过用词和句子的精练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根据以上要求,共生成三部分各十句的
  • 10-16 最新四月国旗下讲话稿小学 四月国旗下讲话稿(优质10篇)
    辩论能够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提升辩论技巧:多练习、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一些辩论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观点,以下
  • 10-16 最新学生补请假说明书(大全5篇)
    励志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态度。分析成功的原因,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够给你以力量和启示。学生补请假
  • 10-16 2023年爱心捐款倡议书背景图(精选8篇)
    提纲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那么,如何制作一个恰当和有效的提纲呢?下面是一些制作提纲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