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通用5篇)

2023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09-04 18:39:47 作者:雁落霞 2023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通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篇一

省委决定,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套开全省扶贫移民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总结“”及20xx年扶贫移民工作,表扬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十三五”特别是20xx年工作,推动全省扶贫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上午,李昌平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对深入推进我省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下午,昌平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扶贫移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昌平的重要讲话,指导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狠抓贯彻落实。

刚才,会议表扬了20xx年度先进单位,签订了扶贫移民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2 个市、4 个县、1 个业主单位和1 个规划设计单位代表分别作了会议交流发言。他们的发言都很好,各有亮点、各具特色,很有借鉴意义。会议还书面印发了21 个市(州)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要点,供大家相互交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20xx年是收官之年,回顾总结“”工作很有必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省委、省政府对扶贫移民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将扶贫开发纳入贯彻“四个全面”“两个跨越”战略布局,作为全局性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高位推动,取得显著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方面。

——重大决策部署上,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将扶贫开发列为全省“八大重点工作”之一,四次全会对扶贫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六次全会对扶贫攻坚专题研究部署,七次全会对精准扶贫提出明确要求。其间,省委、省政府还3 次召开全省扶贫脱贫大会,完成了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移民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移民、后建设”试点,推动上升为国家移民新方针。

——重大政策举措上, 制定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深入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全面完成首轮片区实施规划任务。深化扶贫“六大机制”改革,构建起“3+10 ”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制定实施了全国第1 个规范程序的《移民工作管理办法》, 建立起移民 养老保障安置 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

——重大工作成效上, 投入大幅增加, 五年总 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50 多亿元。其中,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8.39 亿元,比上个10 年总投入增长54.3% ;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356.76万人减少到380.29 万人, 减贫近千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20.41% 下降到5.88% 。移民权益有效保障,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7 万余人,100 余万农村移民持续享受到后扶政策。

——重大经验做法上, 探索创造了一批在全省、全国都叫得响、推得开的做法经验。比如,最早提出并践行了“三最”(找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贫穷的人、办好群众最急需办的事)理念,与精准扶贫思想高度契合。大力实施了“五大扶贫工程”,其中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这四大新村扶贫最具特色,探索了精准脱贫路径。创新开展阿坝州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彝区“十项扶贫工程”等重大民生计划,找到了治理特殊贫困问题的“钥匙”。全国首创“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品牌,激活了社会扶贫的“密码”。 成功试点移民逐年货币补偿安置和在建移民工程总承包、返包代建制,为全国提供了范式…… 等等。这些经验都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所证明,对于做好“十三五”扶贫移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扶贫移民系统坚持精准扶贫、依法移民,超常谋划、超常付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扶贫移民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全省投入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52.57 亿元 ,精准脱贫117 万人。完成移民投资44.64 亿元, 安置移民1.1 万人,享受后扶政策的农村移民108 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第一,20xx年开创了脱贫攻坚的新局面,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态势。 20xx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总结全年工作,主要有“五大标志性成果”和“五个鲜明特点”。

(一)五大标志性成果。 去年脱贫攻坚工作可圈可点的大事要事很多,至少有五大标志性成果值得大书特书,必将载入我省扶贫开发史册。

一是 学习宣传扶贫战略思想入心入脑。全省统一发放《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2 万多册,供广大干部学习。各地各部门通过重要会议、专题培训、宣传宣讲等有效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了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学习之深、宣传之广,做到了“精准扶贫”家喻户晓,更转化为各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 集中开展全省扶贫督查调研把脉传压。4 —5 月,省委组织38 位省级领导、50 位厅级领导和112 位市(州)领导,集中开展了全省扶贫专项督查调研,摸清了贫困现状,传导了战略压力,建立起指导督查的常态长效机制。7 月与12 月,又两次开展了贫困县精准扶贫指导督查活动,推动了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加快贯彻。规模之大、调研之实,全省史无前例,领全国风气之先。

三是 颁布实施扶贫开发《条例》依法治贫。6 月1 日我省扶贫《条例》正式施行,是我国首部贯彻精准扶贫方略的地方性扶贫法规,标志我省扶贫开发驶入法治化轨道。《条例》实施仅4 个月,省上就组织开展了执法检查。行动之快、执法之严,在我省人大执法史上尚属首次。

四是 密集召开全省扶贫脱贫大会谋篇布阵。7 月7 —8 日,省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专题部署,专门作出《决定》,打出了“3+10 ”组合拳,明确了我省脱贫攻坚的目标方向、实现路径和政策举措。12 月28 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对“六个精准”“六个有”“五个一批”“五个一”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完成了我省“3+10+n ”的脱贫攻坚网状工作摆布。规格之高、举措之硬,开创了全国先河。

五是 层层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脱贫责任调兵遣将。实行“双组长”制,从省到乡都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上“四大班子”13 位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41 个省直部门一把手任成员。强化扶贫力量,省编办专门发出加强扶贫机构建设的通知,大多市、县、乡着手加强了扶贫机构和队伍。压紧压实责任,从省到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领导之强、责任之实,在扶贫历史上是没有的。

(二)五个鲜明特点。 去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 党政空前重视强势推动。省委、省政府前所未有地重视,全年仅省委会就9 次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东明书记始终将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去年我省脱贫攻坚的所有大事、要事都是东明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督导推动的。尤其是贯彻贵州扶贫开发座谈会议精神重视最早、启动最早,决心最大、节奏最快、落点最准。昌平、史哈副省长等省领导也是亲力亲为、悉心指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空前重视、紧抓紧督。比如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后,全省21 个市(州)、160 个县(市、区)就以全委会或扶贫大会迅速贯彻落实,完成了脱贫攻坚政策部署的承接工作。全省上下由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 部门集中发力携手推动。脱贫压力不但纵向传导到了底,横向也传递到了边。各级各部门都很上心,及时制定了贯彻方案和实化措施,体现了部门责任和行业水准。比如人大、政协部门开展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扶贫行动,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了扶贫监督执纪问责,组织部门强化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建设、扶贫培训和人才支撑,宣传部门精心策划开展了扶贫重大宣传活动,机关工委扎实推进了干部驻村帮扶,农工委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9 条政策措施,发改部门牵头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贫保障机制。此外,教育、科技、民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群团、金融等相关部门都纷纷提出了脱贫行动计划。省直牵头部门、责任部门高质量制定了10 个扶贫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及若干单项计划,形成了行业部门高度合拍、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三是 分类精准施策靶向推动。聚焦脱贫主战场,全年“四大片区”完成投资2364 亿元,实现减贫59.4 万人;瞄准贫困人口,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信息复核校正、检索比对和“回头看”,及时清退了非贫困户;锁定贫困村,逐村逐户量身订制帮扶方案和扶持办法。着力精准扶持,正式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全省74.85 万余户贫困户获得授信额度254.48 亿元,全年向8.13 万余户贫困户发放信贷资金近25.16亿元。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整村推进、世行六期等项目有序实施。

四是 要素保障聚焦倾力推动。投入上,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都有大的增长,省级财政安排了30 亿元设立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基金。省直行业部门每年投向贫困县的项目资金,原则上达到50% 以上;政策上,仅省级层面出台的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达20 余个。人力上,统一选派驻村干部3.38万人,总体实现每个贫困村1 名责任领导、1 个帮扶单位、1 个驻村工作组、1 名“第一书记”、1 名农技员“五个一”全覆盖。狠抓了扶贫移民干部素质培训,提高了脱贫攻坚的整体能力;制度上,落实扶贫“四到县”制度,强化了县级扶贫资金整合权。出台了贫困考核、约束、退出等系列办法,树立起精准扶贫的“指挥棒”。

五是 社会资源汇聚联合推动。社会扶贫资金投入74.2 亿元,深入开展了中、省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首次采取全省联动形式,创新开展了全国第2 个“扶贫日”四川系列活动,评选出“四川十大扶贫好人”,成功开展了“扶贫光明行动”“扶贫日募捐”等活动,募集资金物资逾8.9 亿元。“结对认亲、爱心扶贫”“扶贫志愿者行动”等扶贫公益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激发起全社会参与脱贫的热情。

第二,20xx年谱写了水库移民的新篇章,形成了蹄疾步稳的工作氛围。 全年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着力”上。

(一)理念思路着力规律把握。 在移民工作“三个主体、五个方面”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移民工作理顺“四大关系”、坚持“六个并重”的新思路。即,理顺法律关系、利益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坚持移民与工程并重、移民与业主并重、民意与官方并重、搬迁与发展并重、前期与后期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二)规划安置着力流程规范。 强化规划质量,统筹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制定了实物指标调查《实施细则》,组织审查审批《停建通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安置规划、调整报告等47 个。银江、岷江航电四级等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强化安置实施,签订安置协议、各类合同43 份,处理工程设计变更613 份。完成37 座水库移民安置年度任务565 项,完成23 座工程蓄水(截流)阶段移民安置验收,考核设监评单位51 个;强化资金监管,对55 个移民单项工程开展了结算内部审计,配合完成对小井沟移民资金管理和三峡移民未结算资金的稽察。

(三)后期扶持着力精准帮扶。 切实用好移民后扶基金,瞄准贫困移民,大力推进两批避险解困试点。投入22.92 亿元,有序实施特殊困难移民整体解困计划;加快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扎实开展两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目前第一批已全面完成,第二批项目建设进度达86.54% ;加强动态管理,新增后扶指标36071 人,核减19737 人,直发直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建成后扶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分中心,培训移民近6万人(次)。对全省20xx-20xx年度移民后扶政策实施情况实施了稽察。

(四)政策法规着力制度安排。 注重法规建设,加快立法工作,我省《移民条例》现已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注重政策研究,完成“调整完善移民安置政策”“移民安置实施重点和难点”等重大调研课题;注重依法行政,制定了移民行政权力清单,依法行权体系更趋完善,荣获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称号。

(五)信访维稳着力源头化解。 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民意诉求表达、责任追究机制,妥善处理移民来信来访368 件(次),比上年下降17.9% ,做到抓早抓小、依法治访。坚持领导包案制,及时调处了瀑布沟、桐子林、大洪河等水电移民重点信访稳定问题,确保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稳定。

同志们,扶贫移民天下难,五年辛苦不寻常。我省扶贫移民工作取得今天的业绩来之不易。这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分不开,与各级各部门、项目业主及设监评单位的大力协作分不开,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忘我工作、奋力拼搏分不开。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扶贫移民事业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各界表示真诚的感谢,向战斗在扶贫移民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总体判断,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开拓创新,我省扶贫移民工作在 目标上 实现从越温到奔康的调焦, 方略上 实现从漫灌到精准的转变, 治理上 实现从政策到法治的升级, 力量上 实现从部门到全党的聚焦,地位上 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跃升。可以说,当前我省扶贫移民工作态势空前良好。 一是 扶贫战略思想深入人心,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 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全部到位,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 三是 全党全社会众志成城推动扶贫的大势全面形成,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力量支撑。 四是 全省驻村帮扶干部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到村到岗,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层基础。 五是 水库移民工作形势总体平稳,为我们打赢脱贫移民攻坚战提供了互为促进、实现共赢的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区域性整体贫困还比较严峻,片区外“插花”贫困还比较突出,脱贫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上,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七易七难”问题。一是安排部署易,落实见效难。目前,各地都基本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只要领导重视,召开会议部署、制定政策安排就容易。但是要把“五个一批”“10个专项方案”“n 个计划”等政策部署最终落实见效,不用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是不容易做到的。二是基础建设易,生产增收难。只要投入到位,贫困村的道路、住房、水利等基础设施就容易建起来,见到成效也比较快。但是增收就很难。主要原因是对产业发展研究不够,对每户产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够,根本上是用功不够。三是投入增加易,项目精准难。现在各级都非常重视保障民生投入,财政投向扶贫的资金逐年得到增长。但投入的钱怎么用好?项目怎么才能精准实施?这就要靠我们的工作、作风和智慧。项目不精准主要原因是县级没有用好资金项目的整合权、缺乏整合的方法,需要花功夫统筹好扶贫、涉农资金项目,集中向年度要脱贫的村和户倾斜扶持。四是加强力量易,实干有效难。目前扶贫人员全部到位了,机构编制也增加了。“五个一”帮扶力量总体实现全覆盖,但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工作成效一时还不明显。特别是对一家一户实施精准帮扶工作还不到位。五是物质环境改善易、习惯风气改变难。省委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目标,实现前两个目标相对容易。但是习惯和风气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要真正改变也就非常困难。后两个目标还需要强化政策、措施支撑。所以“四好”用力不一样、效果就会不一样。六是宏观设计易,战术落实难。中央和省上的工作已经到位了,但市和县上的工作还有差距,乡和村上的工作还需创新务实。脱贫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如何落到千家万户去,需要市县和乡村创造性地去抓落实落地。七是重视一时易、持续攻坚难。解决贫困问题是历史性难题,具有长期性。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劲头,就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 移民工作上还存在“ 六重六轻” 倾向,即 重工程轻移民、重业主轻移民、重官方轻民意、重搬迁轻发展、重实施轻规划、重结果轻过程,需要创新举措加以解决。脱贫和移民问题仍然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所以,我们既面临空前良好的态势,又面临任务艰巨和时间紧迫的双重压力,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必须抓住用好当前有利时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在指导思想上,要着力精准、精准、再精准,在工作作风上,要务求落实、落实、 再落实,这应当成为持之以恒抓好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扶贫移民工作的关键。 关于20xx年度的扶贫移民工作,我们已印发了《工作要点》。这里我强调一些重点工作。

(一)关于20xx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要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紧扣年度“实现5 个贫困县摘帽、2350 个贫困村退出、105 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第一, 狠抓建档立卡“六个有”打好首仗。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前提。为保证质量,确保精准识别不落下一户一人,去年底我们启动了“回头看”。省委要求,今年3 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全省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军令如山,识真贫、找真贫、录真贫刻不容缓。大家一定要思想上再重视、力量上再聚集、措施上再实化,坚决打好今年脱贫攻坚这个第一仗。 一要 抓实查漏补缺、纠错纠偏。各地要利用土方法、拿出新办法,一组一组地核查、一户一户地核实,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普查。工作还不扎实的地方,要利用春节前农民工都回家过年的时机, 各地各村再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再公示一次复核比对结果,确保群众认可认账, 真正把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基本信息完全弄清楚、搞准确,确保“零差错”。 二要抓紧建好脱贫攻坚“档案库”。加快贫困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做好贫困户信息对接。抽调专业人员,及时准确录入,按时完成“六个有”(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任务,联网运行、公开查询。3 月底召开新闻发布会,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查询方式,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三要 实行动态管理。开展贫困统计监测试点,定期组织核查,对脱贫的及时销号,对返贫的及时挂号,做到该进的进、该出的出,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第二, 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打响首战。“十三五”期间,我省共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16 万人,占全国总任务的1/10 强。去年底我省已召开会议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复杂浩大,是脱贫攻坚的第一场战役,各级扶贫部门要联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主动作为,今年务必一炮打响、打漂亮。 一要 全面找准搬迁对象。用好建档立卡成果,按照省上制定的识别标准,做深做细入户调查统计、公示公开,把有搬迁需求和搬迁愿望的贫困户全部找准,打牢搬迁基础。 二要 着力抓好规划实施。坚持规划引领,列出年度搬迁计划、迁出地和安置点分布图,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群众自愿,合理确定安置点和安置房面积。 三要 确保建设质量和时效。抓紧开工、规范实施,搞好配套设施建设,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出台后续扶持措施,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切实把这项工程做成德政、善政工程。

第三, 做实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计划扶真贫。 一要 锁定年度脱贫摘帽目标,逐年、逐级、逐项分解分配脱贫摘帽任务,到片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定准脱贫“靶心”,挂图作战,按图销号。 二要 协调推动“五个一批”“10 个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工业、旅游、就业和科技扶贫等若干单项计划,做到目标、责任、资金、项目、措施、成效“六落实”。有效衔接国家实施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劳务协作对接等脱贫攻坚行动。特别是金融扶贫,要推广我省小额信贷“操作攻略”,全面推开扶贫小额信贷,全年信贷规模力争达到60 亿元。要加大推动、规范运行贫困地互助资金,切实把金融扶贫这个品牌创好、创出特色。三要 编制实施“四大片区”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方案,持续用力推进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17 条政策落实,加快秦巴、乌蒙片区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发展条件。全面实施世行六期贷款扶贫项目。积极探索区域综合治贫模式,研究解决片区外“插花”贫困问题。 同时, 要将脱贫攻坚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各行业规划的重点内容,高质量编制好全省“十三五”脱贫规划及专项规划,确保“项目入笼子、资金进盘子”。

第四, 着力建好脱贫攻坚工作平台真扶贫。坚持分级主抓、上下联动、共同维护的原则,从省到乡要抓好脱贫攻坚“五大平台”建设。 一要 建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对接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运用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扶贫信息上下互联互通、左右共融共享,为脱贫攻坚提供“云支撑”。 二要 建好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注入和贷款承接,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解决好搬迁所需资金问题。 三要 建好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各级财政和行业部门优先保障脱贫投入,以扶贫规划和重大项目为引领,创新整合项目资金机制,建立扶贫资金管理新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编绘扶贫资金使用流程图,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强化在线监管。要抓紧项目实施,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减少结存,及时组织验收、报账,提高资金使用时效和项目效益。 四要 建好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加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建设,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确保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人员全在岗、工作全到位,切实解决好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最后一公分”落地问题。上半年要完成对所有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的轮训任务。同时,对不适应、不给力的驻村帮扶干部要实行召回制度,重新选派,确保选得准、派得对、蹲得牢、帮得上、干得好。 五要 建好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社会扶贫是最具创新潜力、最能出彩的领域。要坚持向上争取、外部借力与内部挖潜相结合,积极对接推进国家实施的“百县万村”“万企帮万村”行动。完善定点扶贫牵头联系机制,做好对口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开展全国第3 个扶贫日、“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和“扶贫志愿者行动”等公益活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包干等形式参与脱贫。

第五, 着力验收考评与指导督查真脱贫。 一方面, 要健全脱贫验收考评机制,按照《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要求,启动实施全省精准脱贫验收。这次验收是对去年脱贫人口的一次全面“盘点”,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一次重要检验,是对明年国家开展脱贫验收的一次提前“演习”。在验收中,一定要在贫困人口收入、脱贫成效上较真,在验收程序、标准、纪律上从严。要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各地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全盘扫描”,确保脱贫真实、成效精准,经得起各方检验,探索出我省解决好“如何退”问题的有效路径。 另一方面, 今年要花大力气抓好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督查落实。要深化指导督查机制,坚持省、市联动集中开展精准扶贫督导活动,对160 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和有关部门实行严密督查。严格执行扶贫《条例》,对精准扶贫开展专项审计、巡视督查、交叉检查和执法检查。邀请民主党派对脱贫重点区域进行调研督查,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各类智库对脱贫成效进行独立评估,增强公信度。重点要加大暗访、随机抽查力度,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强化监督,提高脱贫政策举措的实施质量,确保精准度和实效性。

(二)关于20xx年水库移民工作。 要按照理顺“四个关系”、坚持“六个并重”的思路,紧盯移民规划设计、搬迁安置、后期扶持、信访维稳“四个重点”开展工作。

第一, 坚持前移关口,提高规划设计水平。要加强前期管理,做深做细实物指标调查,做到有文字记载、有图片反映、有录音(像)实证。统筹安居与乐业,精心指导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安置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移民规划报审、设计变更管理流程,确保规划权威。编制好白鹤滩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安置规划,推进拉哇、牙根二级、丹巴等水电站移民前期工作。

第二, 坚持过程管理,提高搬迁安置质量。要精准分配移民安置年度计划,到库到县、到季到月。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严把关口节点,注重协议落实,强化督查验收,今年要重点推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29座,实施移民安置阶段性验收5 座,加强综合监理和独立评估工作。要高度重视、重点推动乌东德、苏洼龙电站移民安置工作。完善稽察管理办法,强化移民资金项目全程监管和稽察审计。

第三, 坚持精准施策,提高后期扶持实效。目前我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移民超过16 万人,要更加突出“精准”二字。着力完善精准扶持机制,深入推进两批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扎实开展特困移民整体脱贫实施计划和第二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要准确核定后扶人口,按时足额到位后扶直补资金。抓好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编制实施好全省“十三五”移民后扶规划,加大对口支援重庆开县工作力度。重点开展避险解困专项稽察。

第四, 坚持体系构建,提高政策法规深度。要创新移民政策,开展农村移民长效补偿安置、养老保险安置政策研究,推动移民政策与各项政策的关联性、系统性研究。加快移民立法,力争年内颁布实施《移民条例》。抓好政策服务,及时研究解决移民安置的新问题,总结推广移民后续发展的新模式。

第五, 坚持健全机制,提高信访维稳能力。要完善来信来访处理机制,对合理诉求依法依规解决到位,对不合理诉求耐心细致解释到位;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机制,强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力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健立重点库区维稳机制,确保“大事不出、中事避免、小事可控”,稳定库区,安定移民。同时,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解决好精准扶贫信访问题。

特别要指出的是, 移民工作各种关系复杂、各类矛盾交织,尤其是一些共性问题、瓶颈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破解。当前,水库移民工作正处于搬迁安置的高峰期、政策改革完善的不确定期,解决水库移民这个特殊难题,全面开花不行,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开展试点示范。这就是要通过一座电站来搞试验,解剖“麻雀”,真正把移民问题解决好。我们认为,乌东德水电站是新核准的电站,是世界巨型电站,又是界河电站,并且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来看,乌东德电站很具典型性。因此,今年我们打算在乌东德电站移民工作上做文章。统筹协调各地政府及移民有关部门、项目业主、综合设计设代、综合监理等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在顶层设计、实践操作上,以及在政策、规划、安置、后扶、信访等各个环节上着手试点实践。争取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出成绩出经验,将乌东德电站移民工作打造成理顺关系的典范、多方共赢的典范、安置发展的典范和依法移民的典范。以点带面,为解决全省水库移民问题提供样板。

现在我省脱贫攻坚和水库移民工作目标已定、任务已明、政策已清,剩下的就是一件事、一个字:干。当前,扶贫移民工作处于党委政府工作的“磨心”上,置于“聚光灯”下,非常考验扶贫移民部门和干部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怎样干才能干好、干出色?特别是有效破解提出的“脱贫四问”?前提在于全系统必须解决好干部思想贫困、能力贫困、作风贫困问题,解决好部门职能定位、角色转换、精力分配的问题,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到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冲锋陷阵,既苦干实干、还能干会干。总的讲,就是自己超常努力干,组织大家齐心干,发动群众一起干。具体讲,就是要当好“四总”。

(一)当好“总参谋”,协助领导干。 “善谋者胜”。统筹谋划能力,就是对工作通盘考虑、谋篇布局的能力。这是当前扶贫移民部门协助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推动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 一要 参之有道。 要提得出依据, 深入学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精髓,全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义,用以指导扶贫移民工作实践。对于脱贫攻坚、水库移民中的重大问题要从根源上多思考,拿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 要提得出观点, 能够认清事物发生的本质、把握运行的规律。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移民抓移民,做到在全局中观势、在大局中谋事,摆出具有创见性的观点。 要提得出建议, 能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切实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外脑”功能。 二要 谋之有方。要转变作风,不仅要上接天线、知大势,还要下接地气、识民情。 要谋划好工作布局, 站位全局审时度势,把握扶贫移民工作的发展形势、阶段特征、动态进展,进行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缜密论证,提出谋篇布局的建议性意见。要谋划好工作步骤,对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科学周密设计推进措施、方法步骤,明确任务、明晰责任,拿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供领导决策,切实发挥好“智囊”作用。

(二)当好“总指挥”,调动各方干。 总指挥的实质就是总协调、总调度。扶贫移民工作都是综合性工作,组织协调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能。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大家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会弹“钢琴”,把上下、左右、内外的干劲调动起来、力量聚合起来,奏好“大合唱”。一要掌握方法抓好总协调。“协调”就是用心去办,用言语去沟通周全。要准确把握协调的关键点与结合点,做到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你要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引起误会,从而达成共识。特别是在联系上级、沟通左右,衔接项目、争取资金中,有时候还需要我们“忍辱负重”,力求最大公约数。二要善于组织抓好总调度。要精于管理,定期组织会商扶贫移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后要及时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把一项一项的工作承转出去、执行下去。要充分运用制度促落实,建立责任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执行,化无序为有序、变原则为操作、促分力为合力。 需要指出的是, 现在各级脱贫领导小组的规格层次高,都是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作为办公室的我们要尊重协调对象,落实组长、副组长的指示要求不能以领导“代言人”自居,更不能颐指气使、强迫命令,而是要以平等谦和的姿态去搞好各种组织协调。

(三)当好“总督查”,督导基层干。 科学的决策是成功的前提,成功的决策是落实的结果。指导督查是各级扶贫移民部门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省、市两级更要加快转变。一要抓住督查之纲。全局和重点就是“纲”,纲举则目张。 凡是党委、政府已经决策决定的事,就是我们督查的重点,必须强力推动落细落小落地。 二要加大督查之力。切实行使好督促检查权、组织指挥权、面上汇报权和情况通报权,善于借党委政府权威、行业部门之力、通报简报专报和督查网络之势去推动落实。比如,我们要用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追究建议”权,拿着这把“尚方宝剑”,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有关地方和部门进行及时提醒、限时纠偏、适时鞭策。三要增强督查之智。督查工作来不得半点含糊,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敢抓敢管的担当勇气,对扶贫移民的重大部署、领导的重要指示、信访维稳的重大难题等要进行真督严查实办,采取跟踪督查、随机督查、定点检查、挂牌督办等方式,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和落实成效。

(四)当好“总枢纽”,协同大家干。 我这里讲的总枢纽,主要是指扶贫移民部门要抓好情报信息工作。战争年代,情报工作是生命线。现代社会更是信息为王,十分重要。可以说,信息工作直接关乎扶贫移民攻坚战的成败。这个重要职能我们一定要担当好,不能脑中无物、胸中无数,一问三不知、一答漏洞百出。 一要当好“耳目” ,掌握“三种情况” 。即要吃透上情、知晓中情、摸清下情。简单地说,吃透上情就是要了解党委政府、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在思考什么、关注什么;知晓中情就是要了解行业部门、项目业主和设监评单位在推动什么、要求什么;摸清下情就是要了解基层扶贫移民干部在干什么、想什么,扶贫移民对象在怨什么、盼什么,切实做到上情下传、中情互通、下情上达。 二要 当好“中枢”, 完善“三个机制”。健全指令传达机制,按有关程序要求及时纵向、横向传达宣传中央和省上扶贫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准确传达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主旨意图,做到上级精神和要求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健全信息收集处理机制,抽调干将、组建专班,具体负责信息收集、问题分析、情况研究工作。开展分类处理,是经验典型的认真总结、宣传推广,是情况问题的调查核实、上报通报,是建议的充分吸纳,是意见的及时答复;健全工作落实反馈机制,对扶贫移民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都要知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将情况结果及时反馈,便于各方面掌握。

最后强调讲两件事,一是 要加大先进 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去年底,汪洋副批示要求深入学习宣传河北省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李双星的先进事迹,全系统要认真抓好。在我省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也涌现了一大批扶贫脱贫先进人物。大家要善于发现、推出典型,大力学习宣传,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 要加强扶贫移民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去年,我们系统行风政风建设评价结果在全省行业部门中排名倒数第三。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离老百姓的希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行风政风表面上关乎形象,实质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级扶贫移民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起来,痛定思痛、知耻后勇,采取过硬措施抓好整改,加强扶贫移民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的作风、能力建设,下真功、用重锤,打好“翻身仗”,实现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

同志们,扶贫移民攻坚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扶贫移民对象一道,以担担子、扣扣子、钉钉子的精神,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坚决打好“十三五”脱贫移民攻坚的第一仗,确保首战必胜!

新春佳节将至,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心、事业顺意,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篇二

本站发布2019扶贫开发年终工作总结,更多2019扶贫开发年终工作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以下是本站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提供的《2019扶贫开发年终工作总结》,本站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年终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包括党支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及试用期工作总结等多种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年扶贫计划,结合本镇实际,做到目标明确,认识清醒。紧紧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两大目标,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工作,认真安排部署我镇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并将扶贫计划分解下达至各村,达到统一镇村干部及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陕南移民搬迁

1、分散安置全面完成。一是2019年度搬迁户顺利通过各级验收,镇扶贫办按时兑付了建房补助资金。二是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陕南移民搬迁的政策要求,在认真甄别移民搬迁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年度分散安置5户,并跟踪督促农户建房,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协调解决农户建房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建房任务按时限按标准完成,截止目前,5户搬迁户住房均以达标入住。

2、集中安置有序开展。根据县委、政府关于我镇2019年集中安置点项目工作安排,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要求,经过村、镇、县多层多次会议研究决定,在任家院村小沟门修建特困户安置点一处,用以安置铁厂坝组、毛坪子组50户特困群众。确定建设任务后,成立了安置点建设领导小组,内业、外业组迅速行动,征地、各项审批手续申办、招投标等工作有序进行,争取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明年春正式动工建设。

(二)整村推进

一是2019年度项目通过县办验收,完成资金兑付。二是结合项目村xxxx村实际情况,在巩固去年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年度项目规划,并按计划实施。1、产业发展上:继续壮大袋料香菇、魔芋栽植的发展规模,大力支持猪苓栽植户;继续壮大乌鸡养殖发展规模。截止目前,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的.60%。2、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组户路硬化300米,维修马鞍子平板桥一座。3、整合xxxx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美化街道,治理污染,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小额贴息贷款

积极组织实施2019年扶贫贴息贷款调查摸底及审核工作,对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签注意见、镇组织人员逐户核查审定后上报,切实发挥了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四)农户能力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新一轮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抓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及信息录入工作。我镇在核实原有贫困对象的基础上,调查新增对象,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的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监管。全镇共精准识别出困户591户1593人,并制定了帮扶机制,详实掌握全镇农村贫困现状,实现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确保了对象精准、数据精准、措施精实。同时,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信息录入工作,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争取更多扶贫项目提供了准确依据。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能力建设。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劳务输出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镇参加“雨露计划”技能培训5人,劳务输出达800余人。三是举办了6次农村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计365人次。四是认真调查统计了贫困家庭参加高考的学生情况,完成了3名贫困大学生补助。

(五)驻村联户及社会扶贫工作

根据汉扶发〔2019〕5号,县委、政府《关于选派干部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略办字〔2019〕58号)要求,开展了干部驻村联户工作。为扎实做好干部联户扶贫工作,镇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以镇领导干部每人包扶2-3户,一般干部每人包扶3-4户,村党支部成员每人帮扶3-4户的方式,进行逐层结对,逐户帮扶。全镇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558户1593人,实现了贫困帮扶全覆盖。

我镇积极联系6个帮扶部门,多方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其中,是教育局投资100万为xxxx小学修建操场,购买了体育器材,县委农工部对于xxxx村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美丽乡村项目给予了资金和建设上的大力支持,县司法局对娘娘坝村村委会建设和人饮工程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直接投入资金5万元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的尾欠工程。其他帮扶单位也开展了有效地帮扶活动。

(六)扶贫资金管理

自去年涉农资金清理清查后,我镇及时汲取经验教训,在扶贫资金管理上强化监管,保证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严格按照《略阳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略阳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的规定,采取“镇设专户、镇建专帐,封闭运行,县级报帐、财政决算、专项审计”的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帐核算”要求,建立完整的项目资金台帐,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在资金使用环节,坚持项目资金公告制、县级报帐制,资金拨付“334”方式,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责任制,专项资金审计制。

(七)其他扶贫工作

我镇认真开展陕西公募活动社会帮扶项目征集工作。按照2019年全国“扶贫日”通过向社会各界发起公募活动,资助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困难,我镇通过逐村逐户走访农户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征集,共征集出贫困户18户,需要资助约63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

本年度,在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下,全镇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扶贫干部力量薄弱,工作任务重,并兼包村等业务;二是部分干部不按工作要求开展工作,致使项目推进较缓慢;三是在深入开展工作调研上有所欠缺,对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探索还不够。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强镇扶贫办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加强学习,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扶贫开发工作能在农民脱贫致富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篇三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刚才,国均同志宣读了《关于印发市定片区片长、副片长及市委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名单的通知》,射阳县、市委驻阜宁县帮扶工作队和市交通局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就做好“十三五”时期及今年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户村片分类施策,扶帮促多措并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20xx年底,全市 52.02 万 4000 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322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 15 万元以上,全部实现新“八有”目标;省定渠北片区和市定阜宁渠南片区、射阳河南片区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片区面貌发生显著改善,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脱贫任务,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得到的点名表扬。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盐城的扶贫开发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一是通过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凝聚扶贫开发强大合力。 每年近 10 万名党员干部“牵手致富”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帮助低收入农户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组建两轮 347 支市县帮扶工作队驻点帮扶,筹集帮扶资金 2.84 亿元,实施帮扶项目 3223 个,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 20.72 万户;每年安排 30 名左右的市领导和 160 名左右的县领导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创新实行第一书记驻点、后方单位挂钩、民营企业结对“三位一体”帮扶经济薄弱村;各行业部门、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各方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市公安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 800 户低收入农户结对“牵手致富”,捐助资金 129 万元,人均达 1600 元以上。市交通局结合部门职能和领导干部“三解三促一加强”活动,为阜宁县新沟镇牵线落实11 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 305 万元。市中运物流公司在完成每年 3 万元筹资任务的基础上,额外捐赠帮扶资金 10 万,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许多。 二是增加资产收益成为扶贫开发有效途径。 响水、滨海等地整合各方扶持资金,通过入股国有投资企业及小贷公司参与分红、合股建立农机合作社、配置物业资产出租等途径,实现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长期收益,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带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入股经营等方式,拓宽了贫困农户致富门路。 三是做足政策文章构建脱贫综合保障。 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主体作用,建立逐年增长机制,近三年市本级各类扶贫资金年均增长 22% ,高于财政收入增幅 6.3 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好农业保险、扶贫贷款、就业培训等扶贫政策,构建了特殊困难人群社会救助体系,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有力地保障了贫困人口同步脱贫。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扶贫开发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缓解相对贫困、推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客观上看,我市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落后,村级经济薄弱,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有效防止因病、因残、因灾等致贫返贫的机制还不健全。主观上看,部分干部工作中还存在重视不够、靶向不准、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等问题,一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有些地方县镇两级扶贫专职队伍还未能按要求配备到位。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召开“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充分显示出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反映了脱贫困奔小康工作是心中最大的牵挂,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重大的政治任务。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市委、市政府召开千人大会,市委朱克江书记对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进行了全面动员,各县(市、区)现场签订并向市委递交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目标任务责任书。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更加注重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按照“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更丰富、底线再织牢”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举全市、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市贫困群众“一人不少、一户不落”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紧紧咬定目标,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市委朱克江书记在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动员大会上对我市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进行了总体部署,今天会上下发的《20xx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对精准扶贫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一定细化措施、认真落实。

一要精准把握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保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 6000 元以上。今年 1 月份我市已经启动了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对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进行了准确识别。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各地在高质量做好数据录入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回头看”,对五保、低保、残疾和失独、孤儿、重症等特定人群要重点排查,确保不因人为把控过严,使部分贫困边缘人群享受不到相关扶助政策。待完成数据录入后,具体低收入人口数量报省核定。二是确保 105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达 18 万元以上,更高水平地实现新“八有”目标。三是确保重点片区面貌明显改善,滨海、响水县分批退出省重点帮扶县行列,阜宁、射阳县分批退出市重点帮扶县行列。通过努力,争取 20xx 年完成基本目标任务, 20xx 年巩固提升、总结完善。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按照年度推进计划,要实现 20% 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 20% 的省定经济薄弱村达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各县(市、区)、各镇(街道),必须制定精准扶贫的流程图、时间表,严格按照目标计划,倒排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计划指导工作开展,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精准施策到户到村到片。 要把精准施策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原则,推动贫困农户得到更多实惠,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片区面貌全面改善。

要精准因户施策,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 要在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逐户分析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帮助发展现代农业脱贫,大力推进联耕联种、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农户发展设施大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高效农业,积极推广综合服务社 + 基地 + 贫困农户的多种生产经营模式,让低收入农户从土地中获得更多收益。要帮助实现就业脱贫,加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待遇,促进贫困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统筹奖补资金为部分劳动能力较弱贫困人口购买公益性岗位,促进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农业保险垫缴、农田机耕机收免费、村级“一事一议”个人筹资部分免缴等特惠政策脱贫;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减少贫困农户家庭支出;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力度,继续推行扶贫小额贷款免息制度;继续实行脱贫标准与低保标准相衔接,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把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无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实现同步脱贫;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使低收入人口大病得到有效保障,切实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要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扶真贫、真扶贫,扶出实效。

要拓展发展渠道,增加经济薄弱村集体积累。 村级集体收入少、保障服务能力弱是我们的“短板”。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了,才能增强对贫困人口的带动能力,才能有效解决返贫问题,巩固脱贫的基础。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着力开发资源、经营资产、盘活资金、发展物业、扩大服务,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要推广资产收益扶贫,继续完善资产收益扶贫这一创新举措,充分运用财政引导资金、后方单位帮扶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支持引导经济薄弱村入股国有经营企业平台参与分红、创办或共建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等服务实体提供有偿服务、配置物业资产出租收益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积累。要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要繁荣镇村经济扶贫,大力培育创业主体,支持创业向多领域、多层面和多业态发展;着力突破园区载体建设,支持农村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合作建设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无污染产业到贫困村投资办厂,吸纳贫困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

要实施综合开发,推进片区经济社会洼地崛起。 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十三五”期间,要始终把渠北片区作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倾斜力度,实施大开发,促进洼地崛起。渠北黄河故道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要结合资源特色,以生态旅游业为抓手,集全市之力着力打造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云梯关度假区 3个生态核心区。今年片区内各镇要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开工建设并尽快建成一批以农家乐为主要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公路主通道、主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和农村公路桥梁改造工程,加快排灌电站、泵站、涵闸、防渗渠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以国家推行光网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通农村信息“高速路”。要大力兴办民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化经济薄弱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标准化、人才队伍、预约诊疗以及远程就诊平台“四项工程”建设,继续从教育经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方面加大教育扶持,推动经济薄弱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 扶贫济困人人有责,社会扶贫潜力巨大。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领导带头、机关发动、企业行动、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广泛开展“牵手致富”活动。继续开展党员干部“牵手致富”帮扶低收入农户活动,全面覆盖到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全面覆盖到所有低收入农户,突出项目帮扶,帮助低收入农户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全年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联系不得少于 4 次。深入开展“三位一体”行动。继续采取“第一书记驻点、后方单位挂钩、规模企业结对”的形式,实现所有经济薄弱村“三位一体”合力帮扶全覆盖。各挂钩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倾心帮助、倾力支持,真正做到有项目出项目、有资金出资金、有人才出人才、有物资出物资,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不稳定达到收入目标不脱钩。继续选派工作队驻点帮扶。在省委向我市响水县、滨海县派驻帮扶工作队的同时,市委组建了 15 支帮扶工作队派驻阜宁县、射阳县的 15 个镇,今天会上已经宣读了市定片区片长、副片长及市委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名单。会后,新一届市委帮扶工作队全体队员要迅速开赴基层一线,传承我市历届工作队的优良作风,扎根基层、创新工作,帮助薄弱村落实产业帮扶项目,增加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化解村级债务,同时为各“后方单位”牵线搭桥,深入开展好党员干部“牵手致富”活动。各县(市、区)也要参照省、市做法,选派工作队直接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深化领导干部挂钩帮扶活动。今年市里将继续安排市级领导挂钩帮扶难度较大的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市财政每村奖补 60 万元,各县(市、区)也可参照市里模式安排四套班子领导挂村帮扶。积极推行部门领导干部包户帮扶制度,科级以上干部要带头每人包保帮扶 1 户低收入农户。充分发挥行业、金融部门和社会组织作用。继续开展教育、健康、交通、金融等扶贫行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智力、卫生等扶贫活动,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慈善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发挥扶贫协会、扶贫基金会、老促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好各类扶贫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要加强对经济薄弱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责无旁贷”的使命意识,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改变落后面貌。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摆在各级党政组织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职”的意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咬定目标、担当作为,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确保把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严格落实责任。 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市各级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将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列入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年度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年终不得评比先进,并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坚持和完善党委统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开发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硬责任,做好精准识别、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后方单位主要领导要定期到挂钩点会办研究帮扶工作,真正拿出“真金白银、真招实策”。要强化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各级扶贫部门要提升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帮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要确保资金投入。 “十三五”期间市财政将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各地要建立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开发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按期实现脱贫目标提供财力保障。挂钩帮扶部门、后方单位要积极支持帮扶工作队开展工作,加大帮扶资金的投入,确保 5 月底前足额拨付到位。国有企业、驻盐金融单位要带头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扶贫,争作贡献。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捆绑使用,实行“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形成多元投入的机制,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扶贫资金是低收入农户的“保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相关部门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以及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行为,一经发现,从严惩处。

三要强化工作考核。 这次会上印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县(市、区)、后方单位、工作队和工作队员的职责都作了规定,提交市委会讨论修改后正式发文,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主管部门要坚持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建立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扶贫监督检查机制,推动各类帮扶项目和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要突出资金和项目到村到户情况检查,确保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在扶贫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经济薄弱地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脱贫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各级干部到扶贫一线干事创业的热情。年终市委、市政府将按照《考核办法》要求和各县(市、区)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条款对各地各部门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表彰。最近省里将要专门召开会议,省委、省政府与苏北五市签订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目标责任状,到时市里将对上年度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同志们,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我们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坚决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厚德的美丽盐城作出积极贡献。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篇四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市人大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xx年,预计全市各类扶贫投入达33219.5万元,比上年增加6687万元,增24。其中:各级财政扶贫资金6974万元(中央、省6016万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560万元,区县财政扶贫资金398万元);扶贫贴息贷款19500万元(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900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1623万元;各级挂钩单位直接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共859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协调引进项目10个,投资3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20万个工日,折资3600万元。扶贫项目覆盖1396个贫困自然村,6.7万户28万人,预计减少5万贫困人口。



全年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243个村,总投入达5815万元(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63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1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05万元实施187个村,市级财政配套540万元实施36个村,区县筹集财政资金290万元实施20个村。截止11月底,省级第一批50个村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省级第二批135个村、市县筹集资金实施的56个村建设任务已完成70,省年底追加的2个重点扶持村正在抓紧编制实施方案。预计今年24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在项目区新建和维修公路40条168km,桥涵52座,人马驿道9条25km;建成输电线路49件125km,配套变压器34台;建成三面光水沟27件101km,人畜饮水管道119件542km,水塘(池、窖)550个8155m3;新建沼气池340口,节柴灶191眼;发展经济林果1.5万亩,特色作物1.16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畜禽1.26万头(匹、只)。开展科技培训267期1.16万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使13410户56031人受益,新增灌面积2202亩,改善灌面积11610亩,新增基本农田地3220亩,解决1.9万人、4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解决1005户4169人用电、521户2287人的生活能源,820户3450人通路困难。项目区贫困群众新增粮食361万kg,农民人均增收191元。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一是在三个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和效益。xx年度1200人的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xx年度市级、宁蒗、永胜3个基地将培训2200人,每人补助800元,共投入财政资金176万元。目前xx年度培训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培训质量,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其中:每个基地6万元,奖补经费2万元,为三个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了经费保证,确保了培训质量。经过基地培训并取得技能证外出就业人员,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梦。二是认真做好引导性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市引导性培训计划5000人,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中:宁蒗县xx人、40万元,永胜县3000人、60万元。为实施好这一项目,市、县扶贫部门对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并负责输出就业工作,两个县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将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面完成。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配合农业、劳动等部门,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今年全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任务全部完成后,预计新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输出7200人,劳务输出收入达到70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培育支撑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办的关心和支持下,有效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信贷扶贫资金投入的倍增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扶贫到户贷款对贫困农户的瞄准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和群众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xx年产业扶贫投入达到20865万元:

一是发放小额信贷9000万元,覆盖381个村委会、8113户33309人,扶持农户发展种植业7.2万亩,养殖业4.6万头,扶持加工业24个。二是投放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共8000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6个共2500万元),集中扶持了××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红土地天然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宁蒗女儿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龙县拉市万强综合经营部、华坪县升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华坪乌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永胜滇峰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益多乳业有限公司等10个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带动农民增收。三是继续积极稳妥的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放村级互助资金200万元。其中:永胜100万元,在4个乡7个村小组实施;华坪100万元,在2个乡10个村小组实施。通过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争取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xx年度省级科技产业扶贫资金为350万元,项目批复后,将实施鲁甸乡中药材产业扶贫、宁蒗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6个项目。



一是切实抓好xx年度1200人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的扫尾工作和验收。二是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xx年xx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xx年,省下达我市易地扶贫开发项目xx人,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其中:其中:宁蒗县1000人500万元,永胜县175人87.5万元,玉龙县230人115万元,华坪县445人222.5万元,古城区150人75万元。各区县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可在省规定的时限内全部完成。项目实施结束后,将建成安居房400套3.3万m2;新建公路3条2.8km,维修公路8条29km;人畜饮水工程22件,饮水管道40km,配套水池26个248m3;建成输电线路10件17km;建成基本农田3100亩;新建节柴灶251眼;发展经济林果1600亩;举办科技培训20期1500人次。易地安置的xx人年总收入可达3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实现1300元,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及时与各挂钩扶贫单位签订了挂钩扶贫责任书。中央、省级机关10个部门继续挂钩3个重点县,全市102个市级单位、390个区县单位挂钩帮扶到村。今年全市社会扶贫投入1159万元。其中,市级各部门挂钩配套159万元;其他各级各部门投入资金、捐款捐物折资约7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项目10个,投入300万元。在贫困地区建成一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解决了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帮助贫困地区增强了发展能力。



xx年,省级财政投入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资金100万元(古城、华坪各50万元),县级配套1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28.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85万元,社会帮扶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3万元(从小额信贷资金中安排),总共投入624.5万元。分别在古城区金山乡贵峰村、华坪县中心镇龙洞唐家营实施。目前,两个项目进展顺利。1.金山乡项目将建设“开南研习所”红色教育基地一个,安居房5户,沼气池50口,公路10公里,发展经济林果1500亩,科技培训12期600人次,项目建成后覆盖老区1962户农户8007人;2.龙洞村唐家营项目,将种植核桃500亩,改建公路1件1.5km,建人畜饮水工程管道6km、5m3水窖40口,建陈列室1个,砖混结构学校一所,房屋改造29户、新建安居房4户,沼气池15口,改厕、改厩33户,标志碑1块,小额信贷51户。建成后使唐家营片区2个村民小组共51户224人基本解决温饱,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



今年,我市永胜县松坪族乡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总投资7422.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整合资金6822.8万元,一次规划、分两年实施,实施时间从xx年4月至xx年4月。目前,省财政已下达资金300万元。市县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组织力量编制上报规划,严格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顺利开展:睦科至松坪沥青硬化路面工程全线施工;完成生态树种植任务;永红、米厘和撒坝子村委会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已完成;睦科至松坪35kv并网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完成了变电站选址征地工作;完成四个村委会70km人饮管线的`铺设及部分配套水池建设;完成xx0亩核桃种植打塘工作;完成花椒种植的地块落实,正组织群众进行栽种;种植魔芋1514亩;完成中药材种植2017亩;建成生猪养殖合作社;松坪乡生态鸡示范养殖场,完成三通一平和主体房屋建设等工程;圆满完成1161户村村通电视播放器农户接收器安装工作;沼气池建设已全面动工。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松坪乡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松坪乡经济社会将得到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性跨越。

(八)实施安居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xx年度投入财政资金12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200户,每户补助6000元。其中,宁蒗、永胜各100户6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九)加大扶贫宣传和统计力度,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有关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了扶贫开发成绩,报道了扶贫先进经验,树立了扶贫先进典型,反映了扶贫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确保扶贫宣传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富有时效性。全年由市、县电视台播出扶贫开发新闻、专题9次,编撰××扶贫开发信息16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投稿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共1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扶贫宣传工作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

同时,继续开展好扶贫资金项目统计、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统计、贫困村监测统计、灾情统计等统计工作。

(十)加强自身建设,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注重思想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研和案例分析,重视检查剖析,找准并解决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全办干部职工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学习实践与扶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领导班子领导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了以“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建立和完善了学习、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等15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约束权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是严格开展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树立了打造阳光政府的理念,严格按要求开展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全年公示、通报有关事项20余条。

五是按要求开展了纠风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参加了政风行风热线,认真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和全省州市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加快扶贫进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强化管理,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各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订了xx年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状,与市直挂钩扶贫牵头单位签订了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责任状,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扶贫项目和挂钩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求各区县扶贫办领导分工落实到乡镇或项目上,做到件件项目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监管。为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我办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制度,严格实施《××市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市扶贫安居工程管理办法》等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就位资金。县、乡都设立了扶贫专户,实行扶贫资金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加强扶贫资金的中期管理,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完成后,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实行扶贫资金公示制,对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计划、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都进行公告公示。项目实施竣工后又在项目实施地建永久性标志牌,标示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市财政、各区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的沟通,对各区、县在资金拨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确保了资金的及时就位和专款专用。

(四)以思路创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树立大扶贫理念,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村委会为项目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逐村逐乡推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扶贫思路、扶贫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扶贫开发任务艰巨。xx年国家已将扶贫标准调整为1196元,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低保政策。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我市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绝大部分贫困村生存现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在扶贫难度加大,成本上升的前提下,要实现到2020年前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投入的力度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总体需求差距太大,要真正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投资标准明显偏低,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 励志天下 )

三是返贫现象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已解决温饱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收入不稳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和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四是产业扶贫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还未根本打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培育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构建贫困群众长效增收机制,依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是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认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贫困问题已缓解,大扶贫格局已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已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已不太重要。有少数干部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根据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xx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xx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村推进250个村,其中:积极争取省级整村推进计划200个村,市、县安排实施50个村。一要尽早做好村级规划,编制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围绕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打牢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经济发展两个基础。

(二)加大力度,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结束,经济形势好转的良机,充分发挥3个培训基地的作用,把开展对贫困农民的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xx年3个基地计划培训2500人,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引导性培训5000人,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继续采取“公司 农户”、“合作组织 农户”等方式,把基地建设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机结合,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切实做好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科技产业扶贫项目,扩大小额信贷和信贷扶贫规模,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构建滚动使用、发展产业、农户受益、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扶贫长效增收机制。力争全年产业扶贫投入达2.56亿元,其中:争取省级扶贫项目贷款1亿元,小额信贷1.5亿元,科技产业扶贫资金4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200万元。

除抓好以上三项重点工作外,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开发。抓紧完成xx年度财政易地扶贫xx人项目建设任务,并做好验收工作。积极争取xx年项目,力争xx年再实施xx人易地开发扶贫。二是继续抓好社会扶贫。要认真抓好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种外资扶贫项目,协助中央、省级单位搞好挂钩扶贫。

三是进一步做好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努力加快革命老区发展,争取省财政投入100万元以上。四是加大力度,推进整乡推进工作。一方面,继续实施好松坪乡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xx年再实施一个整乡推进项目。五是搞好安居工程。争取三个重点县每县实施100户,共300户,投入财政资金180万元。六是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突出重点,集中使用财政扶贫资金。要继续推行财政扶贫资金回补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逐步建立上级监督、监察审计监督、部门相互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贪、挥霍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要加强协调,及时拨付资金,杜绝滞留、缓拨资金问题。

七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扶贫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扶贫开发工作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扩大扶贫的声势和影响。八是认真编制全市“十二五”扶贫规划。xx年是“xxx”的最后一年,要根据国家、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全市“十二五”扶贫规划。九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学习,严格要求,注重管理,项目建设与作风建设同步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廉洁从政的一系列规定,着力打造阳光部门、服务部门形象,推动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乡2016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2.乡镇扶贫开发工作计划范文

3.街道办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4.扶贫开发区政治思想计划

5.扶贫开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6.办公室工作总结

8.县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报告总结篇五

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倾斜扶持,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以“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等措施相互配套的综合治理,使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于上世纪末提前一年整市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过渡的阶段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全市扶贫开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寻求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有效结合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重点乡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20xx以来,国家和省上共给安排扶贫专项资金7.22亿元,有35.4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解决温饱目标,农村贫困人口由20xx年底的90.2万人下降到54.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1.38%,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国有关地区专题调研后认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xx市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

。进入新世纪,我市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共投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7941万元,在396个村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占重点村总数的40%,村均扶贫资金投资强度70万元,已有344个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项目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项目户形成了1项以上能够稳定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家庭主要劳动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了2项以上种养业适用致富技术,并强化了集科技培训、计划生育等为主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扶贫效益。同时,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决单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局限性,从20xx年开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6万元,先后实施连片开发、整流域推进试点项目19个。项目实施区域按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突出产业、完善机制、持续发展的原则,乡、村、社各级联动,准确定位,注重创新,不断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和监测管理,在群众参与、产业经营模式、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机修梯田、等级道路、优质马铃薯基地、设施种养业为相辅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开发扶贫的聚集效应凸显,贫困农户增收环节更加完善,扶贫开发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0xx年以来,我们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为新农村试点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143万元,其中试点前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资金912万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试点相结合项目资金2440万元,天津对口帮扶资金250万元,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40万元,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快了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步伐。20xx年度安排实施的8个试点,于20xx年底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20xx年,按照省新农办和省扶贫办关于省级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确定陇西县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1万元,加大了对市级6个新农村试点乡镇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部门运用市场思维,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凸显的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产业,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近1.5亿元,贴息贷款4.8亿元,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实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培育营销主体,形成了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产加销协作紧密的产业开发机制,使产业扶贫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到20xx年,全市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7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3.4%,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7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的70.25%。其中,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316.8万亩,总产量430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50%,马铃薯良种应用率提高到94%,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96元。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紧紧围绕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一项大产业的总目标,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20xx年,全市共输出城乡劳动力60.51万人,创劳务收入38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4%,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扶贫工作重点乡村每年培训输转技能性贫困劳动力1.3万人,年均创劳务收入6500多万元,户均劳务收入达到了5000元。20xx年以来,按照由短期常识培训向中长期技能培训转变,由粗放的劳动力培训向精细的技术培训转变,由松散的输出就业向稳定的基地就业转变的“三个转变”思路,着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层次,依托职专、卫校、临洮农校等16家具备职业教育资质的基地,加大了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共招收贫困家庭“两后生” 7923名,已有3264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并稳定就业,实现了培训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各级帮扶单位的倾力帮助和支持。中央各定点帮扶单位全国妇联、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中央国家机关、天津市六县(区)以及全省31个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坚持在最贫困的乡村送技术、送物资、送资金、送信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加速了解决温饱的步伐,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xx年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先后为帮办实事5635件,捐赠资金达20xx8万元,物资折价10706万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捐助资金14858万元,捐物折价6938万元;天津市六县(区)捐助资金3167万元,捐物折价2567万元;甘肃省省直及中央驻甘单位捐助资金20xx万元,捐物折价1201万元。

。20xx年以来,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们把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提高重点村发展能力,弥补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主要措施,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互助资金规范运行和使用监管新机制、新模式,重点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良好。目前,全市共在7县(区)的45个村开展扶贫互助社试点,其中中央试点10个,省级试点35个。截止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747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34.5万元,农户自愿入股158.3万元,其它资金54.2万元。加入互助社的农户已达4640户,占试点村总户数的45%,其中贫困户2780户,占试点村贫困户总数3435户的80.9%,共组建扶贫互助社259个,互助资金管理人员达158人。

。20xx年初,漳县被确定为国家、省上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扶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大胆探索,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7.1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04%,高出监测贫困人口数12.4个百分点,其中,扶贫对象6.3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6%;低保对象4.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2%。在低保对象中,扶贫和低保交叉有3.9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1.1%;丧失劳动能力的有0.8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4%。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的各类信息数据已录入低收入户管理系统。县上已将3.428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落实低保救助资金1823.21万元,人均月救助44.32元,剩余1.3418万人随今后的低保扩面逐步落实救助措施;已落实扶贫资金241万元,在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输转培训等开发项目中,对已识别的0.12万户0.54万个低收入扶贫对象落实了扶持措施,户均扶持强度达到了20xx元以上。对尚未得到扶持的1.29万户5.81万个扶贫对象,县上正在依据年度项目扶持规划,逐步落实扶持措施。

——国家支持、领导重视,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保障。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最关键还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并且得到了省内外、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上四大家领导都建立了联系县制度,四大家领导经常深入联系县指导、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定点帮扶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

——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是推动扶贫开发的前提。根据扶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省、市、县都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措施和运行框架,使扶贫开发做到了有的放矢。按阶段要求和年度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了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扬“三苦精神”,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 “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积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和方式,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焕发其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把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扶贫重点乡、重点村和贫困户。

——科学发展,走开发式扶贫道路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基础。长期以来,结合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的市情特点,找准造成贫困的结症所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努力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扶贫、信息扶贫相结合,从“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的扶贫开发路子,到“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再到可持续提升温饱水平的生态循环经济反贫困模式,使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找准了发展出路,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特别是凝练总结出的“三个遵循、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成为返贫困事业向前推进的法宝。

——开拓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积极适应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各部门、各帮扶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初步形成了“大扶贫”工作机制;积极总结推广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经验,探索到户资金股份化的有效方式,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完善了社会帮扶机制。

第一组数据:根据国家贫困抽样监测,20xx年底,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2%;甘肃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42.4万人,占甘肃省农村人口的21.3%,有农村贫困人口54.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1.38%,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和甘肃。同时,依据xx市七县区人均纯收入分档次数据分析,20xx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国家贫困标准1196元)以下的农村人口有93.7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5.15%,较全国高出31.95个百分点,较甘肃省高出13.85个百分点。

第二组数据:20xx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甘肃省为3050元,而只有2380元,比全国少2773元,比全省少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6.2%,占甘肃省平均水平的78%;全国比20xx年增加392元,甘肃比20xx年增加326元,仅增加244元。同时,xx市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均水平低472元。

第三组数据: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xx年的2.9:1扩大到20xx年3.33:1,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xx年的3.56:1扩大到20xx年3.96:1,从3.9:1扩大到4.14:1,与全国和全省相比,xx市收入差距不仅持续拉大,而且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第四组数据: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3.9%,长期在第12位徘徊,人均生产总值3961元,仅占全省的30.8%;人均财政收入为172元,仅占全省人均的15.8%,列全省末位;工业非常薄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3位,由此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和消费均列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81.7%、79.3%,均列全省第11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以上几组数据说明,xx市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依然是全省和全国欠发达、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依然是甘肃省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xx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时也指出:“历史上说的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就是等地方。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可喜的变化,但还有许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200元,还是全国最困难的地方”。

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酷劣,生产条件落后,是导致贫困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依然突出,全市还有11个重点乡镇未通油路,440个重点村未通等级路,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56.6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高达58.75%。特别是生活在北部极端干旱区和南部深山区、石山区、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人居环境恶化,发展再生产的要素资源匮乏,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经济收入门路狭窄,贫困发生率超过40%,其中许多人只有通过移民搬迁才能解决温饱,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

二是致贫因素复杂,农村温饱不稳定问题突出。目前,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致贫致困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多,一遇天灾病患、婚丧嫁娶就暖而变寒、饱而变饥,重新变为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致贫因素更趋复杂化、多元化。据统计,xx市因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返贫率在7 %~32%之间。

三是低水平温饱掩盖了农村扶贫对象规模。由于低水平的温饱掩盖了绝对贫困的实际状况,导致农村低保覆盖面一直比较小。20xx年底,农村低保面仅为3.94%,尽管20xx年经过积极努力保障面扩大到12.73%,保障人数达到34.8万人,但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37.1%,还远未实现应保尽保,大部分困难群众仍难以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

四是整村推进任务欠帐较大。在“”规划之初,我市对1198个贫困村制定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截止目前已完成344个。按现有资金量,今后每年最多能安排50个整村推进项目,到20xx年,全市仅能完成944个整村推进,还有254个村(包括未列入国家扶持的贫困村)难以规划实施,急需纳入下一轮十年规划并安排实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水平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开发扶贫与低保救助相结合,把尽快稳定解决低收入人口温饱并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扶贫开发和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现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增长,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通过扶贫政策的扶持,力争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确保 “20xx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目标实现。

从扶贫工作的基本点出发,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作为奋斗目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编制“”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1)认真开展调研,掌握贫困片带特征,形成科学的“”规划。按照北部干旱、南部高寒阴湿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准确把握市情、县区情、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北部干旱贫困山区:以陇西、安定、通渭、临洮、渭源北部为代表的贫困干旱山区坚持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改变干旱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重点走好三条路子:一是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巩固现有马铃薯产业种植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良种引进与扩繁,提升马铃薯产业质量和水平,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特别是要以国家重点支持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不断提高马铃薯良种化程度,使全市脱毒种薯应用率提高到80%以上,良种化程度达到100%,贫困户人均种植马铃薯稳定在1亩以上,户均增收20xx元以上。二是采取以山、水、田、林、路、信息综合扶持为主,按照“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和“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舍饲养殖,以改造圈舍、良种引进、氨化饲料、配方饲喂、沼气配套等适用技术推广普及为突破口,改造传统的饲养方式,促进草畜转化,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乡村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甚至数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力争每年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确保受训者全部输转,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并切实加大“两后生”培训输转力度,力争每年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贫困群众年平均劳务收入增长达到15%以上。

——南部高寒阴湿区:以岷县、漳县、渭源为代表的南部高寒阴湿区重点以中药材产业、畜草产业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大力开发无污染、高营养、纯天然的绿色产品,集中力量抓好中药材、牛羊和食用菌等主导项目,形成每县三至五业,每乡镇二至三项,每村一至二品的发展格局。一是以打造“中国药都”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上狠下功夫,扩大当归、黄芪、红芪和党参等大宗药材的种植,力争贫困户户均达到2亩以上,户均增收20xx元以上,并通过原产地产品地域保护和原产地产品标记保护。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畜草产业。要按照建设“国内较有影响的无公害肉品生产基地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基地”的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发展绿色畜牧业,努力促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力地带动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到20xx年,力争贫困户户均引进或投放1头以上基础良种母畜,农户户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20xx元以上;积极发展草产业,大力发展红三叶、猫尾草等优良草种的种植,力争到20xx年,优良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贫困户户均2亩以上,从草产业获收入 3000元以上。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等的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并进一步加强重点乡、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偏远落后深山区:一是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施低保救助,做到应保尽保。二是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贫困人口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三是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集中外地安置为主,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向xq等地实施移民搬迁。

(2)认真把握国务院扶贫办政策重点和导向,制定专项规划。与全市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抓住贫困区域的特点,认真研究整村推进规划、连片开发规划、基础条件扶贫规划、产业扶贫规划、科技扶贫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异地搬迁扶贫规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社会帮扶规划等相关配套系列专项规划。

(1)创新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实现向区域性连片开发的转变。要不断丰富整村推进内容,坚持以户为基础,紧紧围绕改善基础条件、社区建设、产业开发、提高农民素质等四大建设重点,不断提高贫困村农民收入;以区域开发为单元,逐步向连片开发,整乡、整流域推进拓展,实现由单一开发向连片治理、区域推进的转变,力求做到与农村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灾后重建相结合、与农村低保相结合。同时,对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依托项目滚动发展和扶贫互助社建设,加强后续管理,巩固扶贫成果。

(2)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培育防灾减灾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发挥规模效益。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支柱产业,努力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机制。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切实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的作用,加大对市场份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企业与当地产业开发相衔、与贫困户的种养业相对接,拉长产业链条,进而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3)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重点抓好贫困家庭“两后生”劳务培训输转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在培育本地乡土人才上力求实现新突破。要把开发式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培训对象的审核上,严把关口,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在培训基地的管理上,彻底打破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以保障就业为前提,稳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在后续管理上,要加强相互交流、就业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

(4)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落实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搞好国家部委、天津市对口帮扶及省、市、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帮扶工作,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依靠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增强社会扶贫实效。注重发挥各类基金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为其提供爱心捐助平台,引导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要注重协调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和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帮扶,广泛参与和扶持农村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灾后重建、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建设,使之与整村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乡村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6)积极发展村级扶贫互助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按照“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办、固点扩面、稳步推进”的方针,扩大农村互助资金试点规模和范围。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积极吸纳社会捐赠资金,适度扩大互助资金规模。建立健全双层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和业务指导,确保互助资金的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及风险防范。

(7)认真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全市七县区认真组织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通过民主、科学、规范、公平的程序,客观公正地识别贫困人口,重新确立贫困人口信息和数据库,完善贫困农户档案。对识别出的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分类扶持措施。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对没有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收入低于低保线但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通过低保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8)积极探索实践,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一是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在现有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在今后资金分配中,应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总数、人均财力、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等要素和主导产业发展项目等为重点,科学合理分配扶贫资金,不断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同时,将扶贫工作绩效作为分配扶贫资金的一项主要依据分配资金,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二是创新到户扶持机制。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为主要模式,这种新的理念和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特别是整村发展种草养畜,将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优势合理配置,让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由于贫困群众素质不高,加之在占有土地、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单家独户整合资源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折股到贫困户,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化生产的路子,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三是“大扶贫”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过去以扶贫部门为主的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一个以对各级政府为主的责任明确的“大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对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参与度和工作职责,真正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四是信贷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在遵循信贷规则、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适应农村特点,鼓励金融系统通过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扶贫信贷资金到户的工作力度,提高扶贫信贷资金到户率,满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鉴于仍是全省、全国欠发达、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同时扶贫开发正进入由低水平整体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快速迈进的重要时期,恳请省上在“”期间,仍将xx市列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一)建议将继续列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和全省;生产总值长期在全省第12位徘徊;人均财政收入列全省末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3位;投资和消费均列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省的81.7%、79.3%,均列全省第11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仍是全国、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建议省上在后十年扶贫纲要和“”扶贫规划中将继续列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加大扶持力度。

(二)建议加大对面上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新世纪扶贫以来,国家将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了贫困乡和贫困村,开展了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的单元式扶贫,非重点村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得不到有效扶持,从而导致一些非重点村的贫困人口比重点村的贫困人口更多。因此,建议省上采取以贫困人口扶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方式,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如可分北部干旱贫困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和偏远落后深山区三个类型区制定规划。同时,建议将干旱、洪涝、冰雹等因灾返贫人口也纳入“”扶持计划,加大对面上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

(三)建议将同“两州一市”同等对待并给予重点扶持。20xx年6月,国务院联合调研组在对进行认真调研后认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酷劣,致贫因素复杂,依然是甘肃最贫困的地方,并将和甘南、临夏、陇南划分为甘肃扶贫工作的第三世界。“” 期间,全省扶贫专项资金对贫困人口的人均投资强度达567.9元,而对贫困人口的人均投资强度为443.6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3元。因此,在扶贫开发上,恳请省上将xx市与“两州一市”同等对待,在“”期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四)建议加大对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扶持力度。虽然在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开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真正把打造成“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除依靠我们自身努力外,还迫切需要省上在“”期间继续给予大力扶持。恳请省上帮助我市向国家扶贫办争取,将每年1000万元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工程专项扶持资金再延长10年。同时,将中药材产业开发也列入专项扶持计划予以扶持,每年在贫困乡村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全面提升我市中药材产业开发水平。

(五)建议加大对、x、x、x四县“三西”资金扶持力度。20xx年之前,国家年均安排“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2600万元,占“三西”资金总量2亿元的13%; 20xx年资金总量增加到3亿元后,年均安排xx3200万元,占比下降到10.6%。作为“三西”建设的重点地区,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亟待在“三西”资金投入上能给予倾斜扶持。为此,恳请省扶贫办将 “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恢复到原来的扶持范围,并将其作为对干旱贫困地区特殊政策固定下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等方面。同时,建议省上在制定“”规划和新的10年扶贫纲要时,重点加大对安定、陇西、临洮、通渭等中部18个干旱贫困县区片带的扶持力度,以缩小与省内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六)建议加大片区开发整流域推进项目建设力度。片区开发整流域推进是“”期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探索出的有效破解贫困地区资金短缺,又分散重复投入利用水平不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集中解决区域连片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xx市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建议省上在总结现有国家和省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xx市片区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水平。

(七)建议加大向中心集镇的移民工作。向中心集镇移民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建议省上在“”期间,参考借鉴xq劳务移民和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的成功做法,在xx市探索开展中心集镇移民工作试点,鼓励农村贫困家庭走向城市,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相关范文推荐
  • 09-04 最新监察员半年工作报告(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 09-02 2023年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材料(优秀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
  • 09-04 最新对卫生局巡察报告(汇总9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对卫生局巡
  • 09-04 2023年保安员个人工作报告(模板8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 09-04 最新生活委员工作总结汇报(优秀7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
  • 09-04 最新团员年度工作报告(大全7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
  • 09-04 最新乡镇纪检工作报告(通用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
  • 09-04 护理个案护理报告(大全8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
  • 09-02 2023年双访双为工作举措 工作报告(优秀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
  • 09-05 2023年工会干事业务工作报告 工会干事个人述职报告(通用9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