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实用9篇)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实用9篇)

时间:2023-10-04 03:05:12 作者:雨中梧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一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串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由外向内"感受这些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1.认识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落、调",正确理解"忧郁、文静、犹豫"等词语。

2.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而且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学生在激情、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爱、懂得爱、奉献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启发点拨法:巧妙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3.评价激励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充满活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引导学生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我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感受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批注记录法:带着疑问读课文时画出相关答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记录读书体会。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深刻体会掌声带给英子的巨大变化,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想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运用三个模块,紧扣文本,以情会文。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引领学生从阅读出发,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基于上述理念,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点。

2.教师评议并小结:我们在学习、生活当中经常会给予别人或者接受别人的掌声。当别人给予关心时要用掌声表示感谢;当别人自信不足时要用掌声表示鼓励;当别人表现出色时要用掌声表示赞美。反过来也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掌声中获得自信、满足、鼓励和赞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祝福。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一起去认识她。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伊始,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深情的提问和交流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为后面的情感之旅铺设基调。这样的导入很自然地就切入了关键点"掌声",激起了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悄然无声地把学生很快地带到了课文中。

(二)对比体会,感受变化。

1.认识以前的英子。

课件出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感悟:从两个"总是"可以看出,过去的英子是怎么样的呢?(过去的英子不太爱说话,太孤独了,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以前的英子,好像不大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她总是最早一个来到教室,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为什么英子不大爱说话,又不大愿意跟同学们一起玩儿呢?(腿脚的残疾让过去的英子非常忧郁,很不自信。)原来的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文静、胆怯、自卑、忧郁)

交流后学生自由朗读,很自然地感受到残疾人会因受到的嘲笑和委屈而产生自卑的心情。

2.认识现在的英子。

(1)了解英子的变化及其原因: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英子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开朗、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同学们的掌声。)

(2)了解第一次掌声: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读有关句段,进一步体会--第一次掌声,大家为什么为英子鼓掌?他们可能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什么?(第一次掌声,大家为了鼓励英子,为她鼓掌。他们可能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你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懦弱,你真勇敢,你一定行,我们大家都相信你……)

这样的课堂设计是为了紧扣"掌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设想同学们是怎样看待小英的,以及她情感的变化。出示课文中心句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

(3)了解第一次掌声:第二次掌声,大家又为什么为英子鼓掌?他们又在心里给英子说什么?(第二次掌声,大家为了赞扬英子,为她鼓掌。他们可能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你讲得太精彩了,你终于成功了,你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

这样的课堂设计是为了由重点词拓展开,进一步感受"掌声",并挖掘文本空白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丰富"掌声"的内涵,使前后两次"掌声"有机结合起来。

(4)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掌声前后性格变化的比较,引出学生的质疑:掌声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为后文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

(三)以情导行,品悟真爱。

1.叩击"微笑着面对生活"。

正是这爱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瞧,英子来信了。(课件出示:英子的信)指生,读后交流:微笑着面对生活是什么意思?(对生活中的困难有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从英子的信中,你读懂了什么呢?(从"永远"这个词中读懂了这两次掌声影响着英子的整个一生;这两次掌声,给了英子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两次掌声,就是同学们给英子的爱。)

通过以上交流和学习,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想象到英子会怎样地微笑着面对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人人都需要掌声,在生活中,你给过别人掌声吗?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在交流中让掌声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互相分享。

2.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引导练笔,放飞思维,同时积累语言,实现情感、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并让学生当堂进行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的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实现学文明理、无痕育人的目的。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二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的情景。引导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想象北海公园绿树红花、碧水清波的迷人景色,感受少先队员们泛舟碧波的愉快心情是教学重点所在。在真切感受少先队员“幸福生活”基础上,理解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培养孩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是教学难点所在。

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三: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3、在反复诵读诗歌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先队员们的愉快心情,知道是党、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培养孩子们对党的感恩心理。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2、理解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培养孩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例如:分组朗读比赛,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2、举一反三,当堂掌握。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下面老师就把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听的时候可以把课本翻开第一页,边听边看课文,看看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播放歌曲。指名回答。

随后板书课题,同时教学课题中的两个生字,达到了随文识字的效果。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拓展知识面]

首先激趣: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1、借助彩图感受白塔高大雄伟。

2、借助彩图感悟“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1、借助动作感受小船飘荡在水中的情景。

2、联系生活体验“凉爽的风“吹在身上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这种感受。最后,再次配乐诵读,加深体会。

首先老师激趣: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再指名读,结合孩子的读,指导体悟:

1、“红领巾”是谁?

2、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3、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最后感情诵读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首先老师激发兴趣: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然后结合孩子们的读,引进材料,拓展背景,突破难点:

1、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

2、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最后通读体会。

[设计意图:教导学生爱父母、爱我们的祖国,爱党,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生配乐诵读,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拓展其思维。】

学唱这首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自然

热爱党

祖国

我设计的板书清晰简洁,有条理,学生易掌握。

教学中我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我相信这节课学生能够在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我将从主题、素材选择、教学过程、练习设计四个板块进行说明。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本次习作主题为“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一篇写人习作,是在学完第六单元后,体会了描写的有序、细致,初步掌握了抓关键词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经过学前检测,我发现学生在本课学习时有上述五个优势。

同样,学生也还存在写作语言较为平淡;叙述一件事时表达不完整;阅读同类文本时没有比较意识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写作对象,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结合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根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一件事例,并把事例写清楚。教学难点定为训练学生在叙事时要有完整的六要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把事情写清楚。

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师生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实践等方式来达成共识和实现师生集体建构。

在本课的课程设计中,除了利用课本中的九个形容人物特点的词语作为依托,我还让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的方式积累了同类词语,并在课堂上、学习单上出示了30余个同类词语帮助学生积累。

针对通过一件事例写清楚人物特点这一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中已学习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积累了描写外貌的好词好句,我又给与了学生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四字词语各五个,并让学生课前利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给学生的习作中添加“亮点”。

《幽默王子》的两则片段是针对学习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里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让学生领悟合适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写清楚人物特点。

《大胃王》是本节课微课视频中出现的文本,这一文本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外貌、心理描写,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细节描写都各有其作用,只要合理使用,都能帮助体现人物的特点。

本次所有素材文质兼美,让学生在阅读、积累、理解的过程中习得了观察、感悟、表达的方法,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上教法、学法。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设计理念;二、说对教材的解读;三、说教学方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五

《倔强的贝多芬》选自科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次音乐会上,不堪忍受贵族的侮辱而愤然离开演奏现场的故事,生动形象而又鲜明深刻的表现了贝多芬自尊、倔强、高傲的性格。

设计理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有了一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我设计的这节课尽量让学生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技法上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教学的要求,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以抓住关键词、重点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心理和品质。

根据本单元以“自尊、自强”为训练主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确定了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倔强、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继续培养默读的习惯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用情境去渲染课堂,抓住学生思维,顺势引导,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升华故事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的道理。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4、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知、感受。

5、教学难点: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根据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课教学的要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自主的、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形象、醒目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与文本巧妙的融合,同时,带领学生借助多媒体手段,品析重点词句和段落,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小声读、默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文本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最后升华情感,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动手圈、勾、画、写,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第一环节:用多音字“强”导入。

问学生你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语?用“倔强”来说一句话。从而引出倔强的贝多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倔强”一词的读音。)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感受。

首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小声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词语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意图: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鼓励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或词使用工具书来查找。培养使用工具书来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一旦习惯养成,学生就不会漫无目的的读文章,而会有目的去品读,独立阅读的能力也会渐渐的养成。)

学生分段读文,(读一段,说说段意)课件出示:受到邀请,动情弹奏,遭到侮辱,愤然离去。让学生抓住几个重点词连成一句话,说课文内容。

第三环节:直接切入重点,深读感悟、生情。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处理以下教学任务:

1、指导学生在《月光曲》的渲染中,朗读第三自然段。

意图:播放音乐《月光曲》,让学生在壁上双目,在欣赏配乐朗读中感受音乐会的美好氛围,体会贝多芬的高超的演奏技巧,为理解下文中伯爵的大声喧哗和亲王的训斥职责这一无礼之举,设计了反差对比。

2、教师课件出示填空题,以此加深学生对本段的印象,达到背诵的目的。

3、再悟课文第4段,体会贝多芬的倔强。

让学生默读此段,用波浪线画出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成果。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在汇报时,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们指出贝多芬是怎样说的,指导朗读贝多芬说两句话。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两句话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反复品读,体会人物语气。

意图:学生在畅谈自己的见解时,自然而然的升华了情感。体会到了贝多芬在面对有权有势的贵族的无礼和侮辱时,并没有妥协,而是勇敢的站起来,用自己刚强不屈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充分体现了他自尊、自爱的性格。这时教师板书:伯爵亲王无礼侮辱维护尊严此时此刻学生情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达到情感共鸣。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说一说,自己再生活中遇到过不被别人尊重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

意图:让学生懂得做人一定要有尊严,要具备和贝多芬一样的“自尊、自爱”的品质。

第五环节:总结。

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六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篇文笔优美修辞格别致的诗文,描写的是天真烂漫欢乐自由的童年画面,对学生来说想要完全理解略微有些难读。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描述不同的画面。第一个部分《溪边》要求背诵,语言充满了诗意,重点在表述手法的赏析;第二部分《江上》配合课本插图,通俗好懂;第三部分《林中》修辞格较别致,描写的场景较容易理解,但其中的借代手法是学生陌生的。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溪边》。

3.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表达的三个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法: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

学法: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一)情境导入

教师通过话童年,展开话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不会认的字同桌间交流解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相机正音。

(四)品读课文,学习《溪边》。

1.指名读《溪边》,提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展示)

2.请同学说说在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3.指导朗读:该段语言优美明快,孩子气十足,或运用拟人,或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童快乐的生活,富有形象感。朗读的时候,节奏要明快,语调要风趣,表现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特点。

(五)品读分析,体味《江上》。

1.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江上》,让学生说出快乐感受。

2.分析点拨。(课件展示,合作完成)学生质疑,释疑。请同学模仿其中动作“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拨动浪花”加强理解。

3.指导朗读,齐读回顾。

(六)合作交流,理解《林中》。

老师带着大家了解了《溪边》的愉悦和《江上》的玩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领老师来理解《林中》的风景。请大家仔细阅读《林中》这首诗,想一想它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让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交流,然后老师带着去做。(课件展示)

(七)课文小结:

最后课文总结:让学生从三篇课文中感受到孩子们在大自然自由自在欢乐玩耍的画面,享受着欢乐的童年生活和大自然的乐趣。同时体会作者的优美的语言和手法。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七

1.教材简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巫老师采取引导法,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巫老师的这一节《孔子拜师》第二课时的课堂结构是:复习生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

1.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2.质疑导向。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主要讲了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巫老师就此引导学生质疑:“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

3.探究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根据提出的问题,巫老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探究,探究定向后,巫老师又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巫老师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巫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版书,版书设计做到简洁明了,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词句:如(1)“风餐露宿”;(2)“日夜兼程”;(3)“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即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巫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请用谦虚的语气读出孔子与老子的对话等。

4.学习升华。经过学生的探究体验,最后巫老师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八

《小蝴蝶花》是“二期课改”第五册中的一篇教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得是小蝴蝶花经历了从骄傲到自馁的感情变化,最后找到了心理平衡,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故事主要是通过小蝴蝶花的心理变化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结构相当清楚、完整。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小蝴蝶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本学期从这一课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会提问”的练习,重在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初步培养提问习惯,知道阅读课文要边读边思考。

我班的学生活泼开朗,尤其是部分学生喜欢看课外书籍,乐于了解课文之外的有关知识,而且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课堂中来。其次在2年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也能够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个别学生胆小、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现象。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中的八个生字和词语。

2.能理解“万紫千红”“自馁”等词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会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5.能体会小蝴蝶花心情变化和心情变化的原因。

6.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1) 难生能对小蝴蝶花说出自己的感想。

(2)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自己谈谈感受。

注:重点、难点:

1.学生能体会到小蝴蝶花情感变化过程和心情变化的原因。

2.能学会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

3.能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

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学生能掌握八个生字和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想象。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万紫千红”、“自馁”的意思。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蝴蝶花由高兴、骄傲、到自馁、最后慢慢平静的情感变化过程及情感变化的原因。

5.在课文的品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

6.通过全文的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科文中小蝴蝶花心情变化及心情变化原因的理解,让学生能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必须体现人文精神,即:关注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独立的人”趋向完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在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要抓住机会,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吸收、同化信息,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中,把学习语文过程真正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我在课之初,就利用小蝴蝶花的图片,让学生来感受,这是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因此,学习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整体感悟文章的线索,领悟作者的情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此时的语段品读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读的练习。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感悟,又有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阅读中的质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为了使学生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在课堂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提问,让学生学着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发现、质疑思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自主 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受知识局限,不知道如何发现,怎样质疑。为了避免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主题,教师应为学生指点发现的途径,教给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师之教,在于教授其学习方法,学生之学,亦在于学会学习方法。教方法,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大胆地把文章放给学生,采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首先学生自主初读文章,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地深入学习文章,教师提供学习小目标,是为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时间的调控等方面充分自主的基础上,提供了学习导向,保证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我带领着学生进行了第一、二节的学习,并在学习中逐一揭示了学习方法,接着对学习方法进行小结,最后大胆地将课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我所给的提示,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后,这样能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课文中的结尾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学生无限宽广的空间去遐想。这些艺术的空白为学生的想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引导,就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引进思维的王国。文章出于表达的需要常留有“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我利用“空白”,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像,进行补充,以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体会。

板书是教学方案的浓缩,同时也是课文整体内容、文章意旨的浓缩。恰当地展示与利用板书,对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十分有用。从突出全篇内容出发,把握整体结构,把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点睛式的板书,既利于学生把握各部分内容的整体,又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小蝴蝶花心理变化过程,条理清晰,便于加深印象,最好点明文章的主旨。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贯注着人文精神,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教师与作品在人文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只是“导演”,他要使三者的感情相互交流、碰撞、激发,从而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境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年级语文说课教案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首位。在第二学段还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课标中还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本节课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强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切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童真童趣。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一)谈话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伊始通过“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的谈话式导入,激发学生对花儿学校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进行质疑。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质疑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细读解疑,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解决疑问,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结合活动与练习中的“默读课文,讨论及交流”和想象涂画的内容,体会花儿们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积极向上。

(四)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段。力争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拓展想象: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六)感悟积累: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把课文的内容用精炼、简洁的词语进行概括性的说明。这样,简单明了,条理性强,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既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关范文推荐
  • 10-04 2023年农村旧房翻建申请书 农村旧房重建申请书(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10-04 实战大练兵表态发言 认真实战大练兵心得体会(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4 2023年书画大赛活动有哪些 书画大赛活动总结(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10-04 个人总结政府工作人员(大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10-04 诚信考试演讲稿(大全5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 10-04 2023年写一份请示报告(精选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写一份请
  • 10-04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实验总结(汇总9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10-04 最新课题答辩专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课题答辩开场白优选(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10-04 昆仑名师培训心得(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 10-04 深圳市学生综合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实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