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实用5篇)

最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实用5篇)

时间:2023-10-05 16:18:18 作者:碧墨 最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实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感悟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篇一

无疑,傅雷是以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的高度来培养傅聪的,要成为艺术家,需要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然而,艺术家的胸怀、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需要在为人处世的点滴中体现,所以,他告诫傅聪,要“先为人,次为艺术家”!

翻阅一封封家书,我们随处可见傅雷用心良苦的教育。傅雷始终以一种艺术家的大人格来期待孩子的成长,教导他成为于人有益的人。

有益于人,潜心修养,不忘家国。傅聪游学海外,而国家正发生灾难,傅雷在家书中说,“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他还曾让傅聪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家国是一个人的根,而家国情怀,正是为人的根本。

卓越的人格还在于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和坚强克服错误,傅雷说,“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和结晶吗?”以此引导和鼓励傅聪走向艺术的高峰。卓越的人格是傅雷信上说的“心地善良、正值,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是“光明正大,实话实说。”是“虚心、勇敢、坚韧”,是一个“具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

卓越的人格还体现在生活的细小处。比如,对朋友的真诚,他说,“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告诫孩子待朋友不能马虎;比如,演出中的举手投足,他告诉孩子,“出行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比如,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点点滴滴,仿佛孩子还在跟前,关怀得那么体贴、细致、周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篇二

“两地书,父子情”,我再次感受到这六个字的厚重。傅聪,只身国外留学,在没有方便通讯的年代里,国内的父母坚持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保持联系。书中录入了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的一百多封信,每一封都是真情流露。

读这本书,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傅雷先生给儿子聊到的关于艺术的话题了。其中,有很多话是让我无比赞同,比如“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

当然,聊艺术话题,也正是因为傅聪从事钢琴演奏的事业,而傅雷先生在信中更多的是关于教导孩子的忠言:“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扯的另外一个人”。

书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唠叨,比如说提醒他要有计划的花钱呀、要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啊,还有教他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回忆所学”……总而言之,信里包含的是一个身为父亲,对漂泊在外国,远离故乡的骨肉的殷切嘱咐、关心以及不可能缺少的爱。

信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很久没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高兴又激动,又或是“五十多天没给你写信了,千言万语,无从下笔;老不写信又心神不安;真是矛盾百出”。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也渴望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亦或是自己要带给孩子的告诫。这些话语,就是爱的最好体现!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两个词——传承与坚持。

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责任与生活的经验。作为一个父亲,他必定会用某种方式,将这些全部传达给孩子。时间、空间,成为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挡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证明,这些阻隔都不会成为父亲对他传达爱与责任的拦路虎。我相信,傅聪一定也会传承下来,无论以哪种方式。

还有一种力量,贯穿着整本书,那就是坚持。无论事态如何,无论身体如何,都不是不写信的理由。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有所推迟。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傅老先生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并不是每个父亲都能如此表达父爱的,所以,真的有些羡慕傅聪。但是我想,傅雷先生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爱——传爱不言爱。

父爱就是一本书,值得你一辈子用心去读。而人生就像是在书中寻路、探索,有这样一位父亲,指引、护航,该是莫大的幸运!再读《傅雷家书》,收获颇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篇三

《傅雷家书》编入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其中最长的家书达七千多字。这该是有多深沉的爱,才能一封书信长达7000多字啊!傅雷先生一生以严谨著称,但在家书中完全颠覆了往日那个冷峻严肃的傅雷,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慈父的形象。

1955年,当儿子取得巨大的成功,被掌声和鲜花包围时,傅雷写了一封信告诫儿子要懂得控制情绪。他以“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激励儿子要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之机给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指出一个成熟的人的心理应当是冷静而超然的。

此外,傅雷在家书中一直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念——坚强。傅雷对孩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放心了!”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不怕挫折;二是永远保持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这也是我们可以学到的。

傅雷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学翻译家,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不同寻常的。但孩子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于是用信传达爱意的接力开始了。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傅雷做的不错,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此外,傅雷还在信中教儿子识更多的外文,甚至整篇都用法文或英文书写而成。

另外从《傅雷家书》中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傅雷治学严谨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为完成的事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的手笔。从他的绝笔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即使他的晚年受着政治斗争的迫害,他也绝不会怨恨祖国,而是一如既往的教导儿子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他一辈子都坚定的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他虽死犹生。

傅雷这种处事态度影响了儿子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篇四

1、只有傻瓜才自己碰了钉子方始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就学了乖。

赏析:傻瓜与聪明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可以从别人的经历和故事中学会总结,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和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傻瓜则没有这样悟性。

2、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赏析: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我们只要努力过,竭尽所能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太过介怀,无愧于心即可。

3、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赏析:傅雷夫妇告诉傅聪,人的胸怀往往和阅历有关,例如同情心,在普通人的心里并没有深刻的感触,但对于有阅历经历深刻痛苦的人来说,就会感同身受,也就更加有怜悯之心了。

4、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赏析:这句话堪称至理名言,很多人在获得胜利之后,时常就会放松警惕,从而犯下重大的错误,导致了无可挽回的结果,越是胜利的时刻,越是要警惕和自省。

5、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赏析:我们经常赞美母爱的伟大,那么母爱到底为什么伟大呢?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无私两个字,虽然没错,但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母爱是一种直觉,而不是出于理智的思索,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

6、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事情也是我们的敌人,例如友情,我们交了很多朋友,但真正有质量的又有几个呢?这样的敌人是不容易引起警觉的,需要我们自己领悟和识别。

7、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赏析:我非常赞同傅雷夫妇的这个观点,有很多人被冠以财奴的帽子,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金钱,你的人生和生活都需要这种货物交换介质,金钱也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理财和控制好金钱,让其为我们服务,但不能被其奴役。

8、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赏析: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苦难,因此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之心,做一个有胸怀的人。

9、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赏析:傅雷告诉儿子,做人需要真诚,这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我非常赞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要交到一些真正的朋友,必须是相互真诚的,而且真诚的心迟早会被人们所了解和感受到。

10、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赏析:我非常喜欢傅雷家书里的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情商很高,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从中庸之道中继承了一部分思想罢了,小智小慧而已,他们的舍弃、超脱、明哲保身,不过是虚伪的代表名词,经不起时间和道德的检验,而这些是我们的致命伤。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篇五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斯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能从中学习到教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巧的措施,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友人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本人恳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破下的三个准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冲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素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醉生梦死地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破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惟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心田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否定错误,从本身的阅历中给出教训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导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来是强调技能、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自身。

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维经历也在始终的进步,在傅雷身上咱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维。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终生苦心孤诣,醉生梦逝世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诚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示。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福气,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咱们都希望成功,渴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胜利的方式和技能,帮助你打开财产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