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批注(通用17篇)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批注(通用17篇)

时间:2023-10-23 12:33:56 作者:HT书生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批注(通用17篇)

教案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教学步骤,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理解和遵循。学习安全知识,从中预防事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安全教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本p98页。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数字卡片、人民币。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彩纸。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一) 情景引入(听“小故事”)

(二) 认识对称图形

1、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飞机、鱼、龟)

2、 动手剪对称图形(讨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

b、 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欢的对称图形)

c、 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

(三) 认识对称轴认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

对称轴(师画虚线)

(四) 巩固练习

1、 欣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

2、 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

3、 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 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二年级数学教案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6题,注意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比如学生根据第一幅图说出:有16个草莓,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这样,在让学生弄清分什么和怎样分的同时,正确确定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接着,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出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第7题,写出除法算式。呈现给学生的是写有文字的卡片纸,脱离了直观图。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第9题,填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是为学习用2~6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而设计的。

教材分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第一课时[p23、24、25]

内容:被除数不超过12[例1、做一做第1题、练习五第1、2、3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1.提供学生探究12除以3的商是多少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学习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

3.注意例1中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对比。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1.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想:六()四十二。

48÷6=想:六()四十八。

二年级数学教案

p96、97、98。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图、表等。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1、p97页3题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教案

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一、创境激疑。

1、用竖式计算。

56÷742÷632÷835÷581÷921÷316÷263÷9。

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

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4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6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启思导疑。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试一试”。

2、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了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1、2、3、4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

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

2个5相加5×2=10二五得十。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

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位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

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1、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

(1)(媒体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们还认识我吗”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

哥”(它比直角大,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实,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钝角(读两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读两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

2、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判断: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练习九(第2题)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答对的送给掌声。

师: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有的说是钝角,还有的说是锐角。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像这个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三角板的直角)(电脑演示)这是什么角为什么(因为它比直角大)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电脑演示)

4、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谁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师: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电脑演示)

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红心、背心、红领巾、剪刀)

二、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1、做角。

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由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1)小组展示汇报。

(2)学生评价。

(3)全班展示。请做锐角、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最后展示直角。

2、画角。

要求: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3)在小组里展示,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3、数角。

数出每个图形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

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二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情景引入:

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三、活动三:找分米。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二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能力目标: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说情境图。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7)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1.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2.体会试商过程。

3.第4题改错练习。

4.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独立探究,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案

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

1.认读上下。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1.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6=想:六(七)四十二。

48÷6=想:六(八)四十八。

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1.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二年级数学教案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实物投影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
  • 10-23 实用监狱实训心得(案例15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第一段:引言监狱民警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
  • 10-23 最新创意活动策划案例大全(13篇)
    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给家长们创造关心孩子的机会,___餐饮集团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美味可口的儿童套餐、精彩纷
  • 10-23 2023年美化校园环境的简报(模板14篇)
    民族团结不仅在于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也在于推动主流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怎样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下是一些民族团结故事,让我们感
  • 10-23 最新遵义红色教育心得范文(20篇)
    工作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把握工作机会,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下是一些读书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8月12日,我们技术
  • 10-23 专业建筑单位对标交流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培训心得是培训过程中对自身发展的记录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个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值得一读的工作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10-23 热门员工受伤免责协议书范文(14篇)
    青春是追求梦想、追求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时期。青春是最需要规划未来的阶段,让我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发展计划。青春是奋斗的年代,我们需要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青春是
  • 10-23 最新执行立案申请书(汇总13篇)
    在写转正申请书时,要细致地回顾和总结自己在试用期的成绩和经验,以准确地反映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奖学金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10-23 实用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心得(案例18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课程的回顾和总结,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春风柳叶归,一岁一聚首。3日下午14时许,北京铁道
  • 10-23 热门小学生作品创意说明(模板18篇)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竞聘已成为了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写一篇优秀的竞聘材料,是每一位求职者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著名公司招聘官
  • 10-23 优秀食品质量承诺书(通用13篇)
    典礼是一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通常用来庆祝重要的场合或纪念特殊的事件。典礼前的礼品准备要考虑礼品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受礼者的喜好和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典礼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