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心得体会(模板8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心得体会(模板8篇)

时间:2023-10-14 16:26:20 作者:翰墨 2023年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心得体会(模板8篇)

爱国标语蕴含着对祖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创作爱国标语要注重形象和感情的结合,能够打动人心。爱国是一种责任,我要全心全意地去做。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一

据悉,今年《开学第一课》被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注重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启迪人生价值,让孩子们在向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在节目中,“红色听风者”秦老讲述了在红军通信学校学习的故事和南邮创业故事,讲述了刻骨铭心的长征人生,作为老红军代表升国旗,并在少先队员敬献的红五星上签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央视董卿、撒贝宁、何炅主持该节目。

秦老说,他与通信结缘八十一年,感谢党的培养,党的信任。他希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

tfboys组合三小只连续第三年参与《开学第一课》节目录制,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青春洋溢坐姿端正,满满的三好学生范儿。节目由董卿、撒贝宁、何炅担任老师,将于9月1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二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20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围绕长征精神,讲述红军故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据了解,节目将于9月1日(星期四)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

对所有家长来说,每年秋季的开学日,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息娱乐和调整,孩子们又要升一个年级啦。开学日除了分发新课本,部署新学期的学习规划,各学校也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开学日的'第一道大餐——开学第一课,这已成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不尽相同,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别具特色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学什么?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日晚上8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围绕长征精神,为同学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

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节目主持人撒贝宁、董卿、何炅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聆听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与当下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

在第一个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贝宁以《三棵柳树》的感人故事作为开场白,也为整节课的致敬长征主题定下基调。第二个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则邀请独臂将军贺炳炎之子,讲述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董卿接棒第三个篇章《百折不挠》,对话将军的后人们,讲述了许多红军百折不挠的故事。第四篇章《坚持不懈》,撒贝宁将提出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长征精神的思考。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邀请了多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都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

其中有一位叫秦华礼的通讯兵,已经104岁高龄,在过去的长征岁月中他就是一位红色听风者。他们白天行军,晚上学习无线电,在艰苦的环境中还要继续前行与学习,每天晚上都是在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中度过。前半生学习通讯知识,后半生献身于通讯事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通讯事业。

现场还将举行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老红军们和tfboys一起高举国旗,全场起立高唱国歌。tfboys和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散发出的朝气与红军们的精神相应,这一环节也将晚会的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三

我和弟弟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我深有感触。

99岁的胡正先爷爷说,他12岁参军。在祁连山,冰天雪地48天没有一口粮食。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穿的鞋子是由稻草编的,而在祁连山,放眼望去,白雪皑皑,连一棵草的影子都没有,就别提稻草了。有些战士就把牛皮裹在脚上,有些战士什么都没有,就只好光着脚在冰冷的雪面上走路,要知道,有多少人能吃得消啊!胡爷爷一生只有两个信念:一就是当红军跟着红军走,二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百折不挠”这节课,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爷爷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秦华礼爷爷通信学校为"三无学校",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

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就是日夜不停地走,也得走上7年。而当年参加红军的有30多万人,待到红军结束时,只剩下3万人了。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已有80年的历程了,新的长征已经开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的传承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四

【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作文1】

毛主席曾经写过《长征》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毛主席当时的心情。他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长征途中战胜的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任何艰难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热情赞扬了红军藐视困难,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

艰苦卓绝的长征,它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经过了整整二年才胜利。它锻炼和严重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党和红军的和平,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今年则是纪念了长征胜利80周年,我想对那些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一个家;给我提供好的条件让我读书学习;过上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同鲜血换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们。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丰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么由来的?好好的发扬那宏伟的长征精神,这样你的家人会因为你们而骄傲,祖国会因你们光荣而自豪。

【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作文2】

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播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我们要向先辈学习,接过先辈的旗帜,勇敢向前。

老红军为我们讲述了长征的故事,我想到了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望。

今天,距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脊梁们,在血与火中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们,在家与国中选择了国的利益,舍弃了家的`牵挂;我们看到的是炎黄子孙们,踏出了历史的脚步,走出的与其说是一条为后人所景仰的路,不如说是被千古传诵的革命魂!

想想今天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们是否还有红军先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的井冈山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是否还有布衣草鞋的艰苦朴素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想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康生活,想想我们花园式的校园,再想想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不知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困难面前想想红军路,在挫折面前忆忆革命魂!

今天,建设现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作为一名小学生,这种不倦的求学漫漫之路,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也是!红军先烈们的精神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也必将指引我们时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鞭策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作文3】

今天我看了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邀请了老红军及后人讲述长征故事,那是一段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80周年了。时光如流水,当年一脸稚气的红军小战士,现在大多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白发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随着老红军的讲述,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眼前出现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队伍——红军。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热的时候。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要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红军中有许多是南方籍的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雪山,更别说去翻越它了。但困难吓不到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摔到了,爬起来继续走;没有粮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带。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有许多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绚丽的青春、最宝贵的生命。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4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4个战友却到下了3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看完节目,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与那些坚强的红军叔叔相比,我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得太远太远了。记得上次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今天女同学800米测验。体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吓得喊爹叫妈,800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长这么大,爸爸妈妈还从来没让我干过一件重活,从没叫我走过一次远路,叫我跑800米不是存心为难我吗?好话说了一大堆,可体育老师楞是没有心软,硬叫我跑完那可恶的800米。跑完之后,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场,连邻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与红军叔叔相比真是太软弱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叔叔是在上有飞敌机轰炸,下有敌兵追击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我呢却被这小小的800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征服40多座高山险峰,先后跨越近百条江河的吧!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我们同样需要红军叔叔的顽强拼搏精神。

我想,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要向红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广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五

【先辈的旗帜征文1】

当我看完《长征的故事》这本书后,我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眼前不时浮现出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的一些事迹。特别是毛主席不肯换新装更让我深受教育。

毛主席在延安时仅有几件衬衫、几条褪了色的裤子和几双破鞋子。那时衬衫的袖子都快掉下来了,缝上去照穿。裤子上有十几个小洞,毛主席不嫌弃。鞋底有一个大洞,还是缝补好了。警卫员多次建议毛主席换件新装,可毛主席就是不肯,还说:“衣服破点没关系,能多穿一天,就多穿一天。”直到有一天不能再补了,才肯换新装。

看到这,我心中觉得很惭愧,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却忘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记得有一次在买衣服时,无意间看中一件非常好的牛仔服装,我硬拉着妈妈过来买,妈妈说家里的衣服已经够多了,不要再买了。我便求着妈妈买,妈妈偏不肯,我干脆就赖在那里,最后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帮我买了。而我的奶奶却跟我相反,她具有老一辈那种省吃俭用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妈妈买了一件新毛衣送给她,可奶奶却说:“家里的衣服还很多,用不着再买。”衣服一直收藏得好好的,到现在还没有拿出来穿。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要在艰苦创业中节俭,而且在今天比较好的`条件下同样也要节俭。我决心向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学习,不与其他人比吃穿,而要比谁的学习好、知识面广,将来对国家的贡献大。

【先辈的旗帜征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从津市二小198班的教室里争先恐后地传出来。一只小鸟惊奇地飞进教室一看:哦,原来同学们正在举行“长征精神代代传”的诗歌朗诵会呢!

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从同学们口中脱口而出,有的声情并茂,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惹人发笑,有的发人深省。座位上的听众,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竖起大拇指,还有的使劲鼓掌……场面热闹极了。

《长征精神》——只见蕊廷,芷希等几位同学落落大方地开始她们的演讲。《长征精神》——明瑞等几个同学也毫不示弱,非要与上一组分个高低。《清平乐六盘山》思绮、鑫颖等同学一边朗诵,一边载歌载舞,真让人耳目一新。

终于,轮到我们这一组了。我既兴奋又紧张,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怀里就像揣了一只兔子,不知如何是好。“别紧张,放松心态,照常发挥就好。”我安慰着自己,并深吸了几口气,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忆秦娥娄山关”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腿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突然,我的同伴朱智“卡壳”了,我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低头小声地提示他:“雄关漫道真如铁。”朱智一下子像点通了穴,马上接起来。很快,我们的表演结束了。我想,我们这组多训练几回就好了。

我的泪差点夺眶而出……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都还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

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讲中,我终于明白: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们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不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先辈的旗帜征文3】

长征,它是一次当年令全世界震惊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饭吃也是很平常的事,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在长征途中,常发生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丰碑》来说,文中的军需处长在过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一位小战士,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为军需长,如果他没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为了让别的战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这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鼓励着红军走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难之路。他们自己不吃,让给战友吃,他们不穿,让给战友穿。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地解决。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强力壮的战士有能力爬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但他们没有独自爬过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战友一起手拉手,肩并着肩,一同爬过了雪山。

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六

x月1日晚上,《开学第一课》如火如荼地开播。这一期的主题是:梦想。梦想是把雨伞,让你在大雨中不被淋湿;梦想是个指南针,它可以让你在大雾中寻找到方向;梦想是一台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更宽阔。

在这一次《开学第一课》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其中让我感动的有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杜丽娟,有梦想就有色彩的音乐天才——朗朗。朗朗三岁时看《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穿上燕尾服上台表演弹钢琴,那时朗朗就觉得它特别帅。那时起朗朗就开始学钢琴,他历尽了无数的挫折,有时也觉得弹钢琴没有意思,想要放弃。但是他在梦想和信心的鼓励下,又重新练习。最终他在刻苦练习下,变成了一名鼎鼎大名的钢琴家。

梦想使人生变得多姿多彩,不再孤单;梦想是希望的发动机,它会让我们朝着美好的前途驶去;梦想是在你摔倒时,帮你爬起来的朋友,让你重拾信心,焕发光彩。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七

开学啦!又来到了新的一学期,开学第一课专题片也随着学生们的开学而播出,开学第一课是所有中小学生每年必看的一期节目,每年的主题都各不相同,节目会依据当年的时下环境,会确立一个当期的主题。课堂上,大家都整整齐齐的坐在自己座位上观看着大屏幕,开学第一课专题片对于我们青少年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屏幕上的一段段英雄先进事迹,一个个爱国志士,一句句激奋人心的话语时时在我们眼前浮现,何为爱国?爱国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你一定要胸怀祖国,一切以祖国的利益为重,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血脉,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永远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如今,我们身处于一个和平的年代,爱国不仅仅是为国捐躯,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们,在身边的一些小事中,只要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同样可以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唯有少年不断的成长起来,才能帮助祖国不断的发展壮大,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用我们丰富的理论知识、用我们优良的道德品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如今的幸福安稳生活都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们用无私奉献,英勇牺牲换来的,观看屏幕上的轰轰烈烈壮举,让我们再一次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爱国热血,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肃穆的国歌,我都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爱国的豪情是我们胸腔里激荡的热血,爱国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暴力不是我们爱国的通行证,爱国是要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梁启超有一名话说得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在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里,我们更应该懂得心存敬意、懂得担当。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欢快的暑假假期就结束了,迎来了新的开学季,而九月一号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一年一度央视播出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每年我都会8点准时做到电视机前跟家人一同收看,今年与不例外。

《开学第一课》是一档大型的青少年公益教学节目,每年的节目内容都有所不同,节目内容紧扣时事热点,弘扬先进事迹及模范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深刻及重要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应该把玩乐的心情重新摆放到学习当中。而且相较于之前传统的授课教育方式,通过电视媒介,更吸引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好的起到教育作用。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正值我们伟大的党100周年华诞,可以看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着重于爱国爱党,从我与祖国共同成长开始说,我感受到党和祖国的共同发展,让我一起来迎接党的100岁生日吧!

跟随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让我们见识到祖国的从当年艰难险阻到如今的繁荣昌盛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党的伟大正确的指导,离不开先辈们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顽强拼搏。“没有党哪里来的新中国”,只有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才能要让祖国在繁荣昌盛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随节目《开学第一课》落下帷幕,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让我获益匪浅。让深刻的意识到,身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应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岁里虚度光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循循渐进的发展自身,提高知识储备,结合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才展现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的青春之风。除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传承弘扬先辈们的先进精神,提升对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生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不仅要发展自身,提升个人学识和素质,还要肩负起历史给予我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如今的繁荣和平盛世是无数先辈的前赴后继、慷慨就义换回来的,所以我们更要不忘历史,砥砺前行,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我们不断地强大自身,才给祖国繁荣建设道路上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篇八

长征,这短短的两个字,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精神。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飞渡江水,斩关夺隘,经历了千辛万苦。爬过18个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62座城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天辟地的伟大奇迹。

为什么红军战士能克服千辛万苦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征精神。

长征胜利已经过去80周年了,但是长征的精神依然在人们的心中。这种精神,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人们懂得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民族利益为利益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靠的也是这样的长征精神,我们严格自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齐奋斗,我们拥有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从胜利到现在发展的强大力量。

80年来,我们依靠这种长征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生活已经在不断提高,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新一次的伟大长征。

在这条新长征的路上,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好地发扬这红军精神,红军吃过的苦,我们也能吃;红军走过的路,我们也敢走。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日益强大。我们不要再怪江苏高考的不公平,而是用抱怨的时间,去多为祖国的文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我们不要再荒废时间,而是要努力奋斗,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祖国培育我们,我们要回报祖国,以革命前辈为榜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大公无私,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有着探索和钻研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急躁。我们要像红军一样。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承长征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