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热门17篇)

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2-29 09:28:53 作者:ZS文王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六年级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希望能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拟标题,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

2、通过对情节和环境的分析,对小说语言的品味,鉴赏小说的人物和主题,领会在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迅速成长的性格和精神,感受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小说的人物语言;。

难点:领会在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迅速成长的性格和精神,感受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三、教学方法:

1、自读指导法。

2、讨论法。

四、教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梨的一篇小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妇女品格和精神的小说,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妇女在硝烟中成长的小说。

2、迅速理清小说情节:

这篇小说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速读小说,给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并复述小说情节,指出矛盾冲突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标题:夫妻话别。

探亲遇险。

上阵杀敌。

送夫参军。

寻夫遇敌。

助夫歼敌。

(注意,拟小标题必须注意角度的统一,这三个题目都是从水生嫂和妇女们的角度命名的)。

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间的矛盾。小说的主人公们,荷花淀的妇女和男人们,爱家、爱国,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在践踏着我们的土地,于是,这些淳朴可爱的人们,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上阵杀敌,以求和平安稳的日子。在这一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品质。

开端是:夫妻话别。

发展是:探亲遇敌。

高潮是:上阵杀敌。

结局是:战胜成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1、讨论小说的主题。

提问:本文是怎样的典型环境,又是怎样的典型性格。典型的意义何在?

抗战大背景,美丽淳朴的白洋淀。——典型环境。

积极上进、乐观革命、勇于杀敌的男人;温柔多情、坚贞勇敢、不断成长的妇女。中心人物是水生嫂,但她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白洋淀妇女的精神风貌,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精神风貌。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优美的自然风光、祖国的大好河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前途灿烂的革命图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生词注音。

丑陋(lou4)讪笑(shan4)嫉妒(jidu4)。

来势汹汹(xiong)沼泽(zh60)铰链(jiao3)。

进出(beng4)绅士(shen3)冰雹(bao2)。

木屐(『『)飕飕(sou)。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丑陋:(相貌或样子)难看。

(2)讪笑:讥笑。

(3)嫉妒:忌妒。

(4)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盛大的样子(贬义)。

(5)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是由于湖泊里面的物质长期沉积,湖水越来越浅,湖底长满苔藓、芦苇等植物而形成的。

3.阅读全文,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2.导语。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3、抓住情节、环境尤其是语言,鉴赏人物形象。

(1)夫妻话别。

明确:写水生女人编写,月亮高照,空气凉爽,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篇洁白的云彩上”,勾勒了一副优美的劳动图画。表现了人物的勤劳、劳动的优美。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劳动场面的描写互相融合,突出了白洋淀人们的勤劳、灵巧。

读前三段,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如湘西的边陲小镇,景美人更美。而景物的美也同样是为衬托人物的美服务的。

•分角色朗读其余部分,结合有关情节和句子,谈谈水生和女人的形象。

参考:水生——干练、简朴、积极、向上、关爱家人,胸怀国家。

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讲解和练习: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课后第二题。

如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女人的温柔、对丈夫的关心)、水生说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他第一个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传统妇女的贤惠,同时又深明大义,欣赏和支持丈夫做积极向上的事情)、女人要水生嘱咐她几句,直到水生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时,女人才流着泪答应了(夫妻深情,坚贞不愉)。这些细节最能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要注意体会。

(2)探亲遇险。

参考:水生嫂——冷静、沉着;其他妇女——依恋丈夫,各有托词。

紧张的情节——表现了妇女们的沉着、能干、有谋略。妇女们在抗张的背景下,既保持着传统的美德、青春的多情,又正在一步步成长。

•这一部分有基础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作者暗示遇敌的遭遇)。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有作者纯粹抒情的意味,表达作家对白洋淀人民打走鬼子的信念;也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勇敢抗日的赞美)。

(3)上阵杀敌。

这一部分写女人们在荷花淀里遇到了丈夫们,男人们打退了敌人,收获了战利品,又急匆匆的走去。女人们见到了丈夫,欢天喜地,却不服男人们的“横样子”,决心成立队伍。又交待了她们学会了射击、警戒、作战。是情节的高潮,也是结局。表现了白洋淀人民敢于与敌作战、能够与敌作战,爱家、爱国、上进、在战争中成长的崇高品质。

有几处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水生一面说“一群落后分子”一面把捞到的战利品“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丢在了女人们船上。(男人是上进的,女人是多情的,互相是恩爱而幸福的)。

女人们不服“他们那个横样子”的一段对话。(男人们以革命为重,妇女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

4、讨论小说的主题。

提问:本文是怎样的典型环境,又是怎样的典型性格。典型的意义何在?

抗战大背景,美丽淳朴的白洋淀。——典型环境。

积极上进、乐观革命、勇于杀敌的男人;温柔多情、坚贞勇敢、不断成长的妇女。中心人物是水生嫂,但她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白洋淀妇女的精神风貌,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精神风貌。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优美的自然风光、祖国的大好河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前途灿烂的革命图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2、板书课题:穷人。

二、阅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渲染故事发生的环境。

2、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是穷人不是富人?从这段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恶劣的环境、桑娜焦急的心情、桑娜的勤劳等)。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三、阅读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分层。

2、浏览阅读,分组讨论。

3、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这一层,你读懂了什么?从桑娜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桑娜的关心和同情)。

4、轻声读第二层。思考:西蒙是个怎么样的人?哪段文字最使你动情?(指导朗读,从读中感悟对比描写的魅力)。

5、自由读第三层,感悟桑娜的矛盾心理。(分组自由读,小组推荐读,从中体会桑娜的激动——紧张——担忧——后悔——坚定矛盾心理过程,启发学生找到桑娜矛盾心理的客观原因)。

6、教师小结。

四、阅读第三段。

1、轻声速读,准备角色。

2、分角色朗读。思考:通过渔夫的言行,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设问:这篇课文叙述了穷人之间的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思考练习第三题,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梨的一篇小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妇女品格和精神的小说,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妇女在硝烟中成长的小说。

2、迅速理清小说情节:

这篇小说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速读小说,给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并复述小说情节,指出矛盾冲突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标题:夫妻话别。

探亲遇险。

上阵杀敌。

送夫参军。

寻夫遇敌。

助夫歼敌。

(注意,拟小标题必须注意角度的统一,这三个题目都是从水生嫂和妇女们的角度命名的)。

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间的矛盾。小说的主人公们,荷花淀的妇女和男人们,爱家、爱国,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在践踏着我们的土地,于是,这些淳朴可爱的人们,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上阵杀敌,以求和平安稳的日子。在这一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品质。

开端是:夫妻话别。

发展是:探亲遇敌。

高潮是:上阵杀敌。

结局是:战胜成长。

3、抓住情节、环境尤其是语言,鉴赏人物形象。

(1)夫妻话别。

明确:写水生女人编写,月亮高照,空气凉爽,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篇洁白的云彩上”,勾勒了一副优美的劳动图画。表现了人物的勤劳、劳动的优美。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劳动场面的描写互相融合,突出了白洋淀人们的勤劳、灵巧。

读前三段,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如湘西的边陲小镇,景美人更美。而景物的美也同样是为衬托人物的美服务的。

•分角色朗读其余部分,结合有关情节和句子,谈谈水生和女人的形象。

参考:水生——干练、简朴、积极、向上、关爱家人,胸怀国家。

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讲解和练习: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课后第二题。

如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女人的温柔、对丈夫的关心)、水生说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他第一个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传统妇女的贤惠,同时又深明大义,欣赏和支持丈夫做积极向上的事情)、女人要水生嘱咐她几句,直到水生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时,女人才流着泪答应了(夫妻深情,坚贞不愉)。这些细节最能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要注意体会。

(2)探亲遇险。

参考:水生嫂——冷静、沉着;其他妇女——依恋丈夫,各有托词。

紧张的情节——表现了妇女们的沉着、能干、有谋略。妇女们在抗张的背景下,既保持着传统的美德、青春的多情,又正在一步步成长。

•这一部分有基础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作者暗示遇敌的遭遇)。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有作者纯粹抒情的意味,表达作家对白洋淀人民打走鬼子的信念;也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勇敢抗日的赞美)。

(3)上阵杀敌。

这一部分写女人们在荷花淀里遇到了丈夫们,男人们打退了敌人,收获了战利品,又急匆匆的走去。女人们见到了丈夫,欢天喜地,却不服男人们的“横样子”,决心成立队伍。又交待了她们学会了射击、警戒、作战。是情节的高潮,也是结局。表现了白洋淀人民敢于与敌作战、能够与敌作战,爱家、爱国、上进、在战争中成长的崇高品质。

有几处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水生一面说“一群落后分子”一面把捞到的战利品“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丢在了女人们船上。(男人是上进的,女人是多情的,互相是恩爱而幸福的)。

女人们不服“他们那个横样子”的一段对话。(男人们以革命为重,妇女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

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中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

教学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看看没有,摸摸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说说日常见到的玻璃有哪些种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玻璃家族,认识一些新成员吧!

二、出示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准生词,勾画出玻璃家族中新成员的名字。

2、试着从对话片段中概括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片段,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三、自学、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

四、展示。

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成员?

2、新成员还真不少,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成员?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角色之一,试一下,看谁读的!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补充资料。

2、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新成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玻璃一定会问世,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新星!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始终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不足的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思想不集中,导致自学时间过长,这需要平日多加训练,养成教育很重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梨的一篇小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中国普通妇女品格和精神的小说,也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妇女在硝烟中成长的小说。

2、迅速理清小说情节:

这篇小说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速读小说,给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并复述小说情节,指出矛盾冲突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标题:夫妻话别。

探亲遇险。

上阵杀敌。

送夫参军。

寻夫遇敌。

助夫歼敌。

(注意,拟小标题必须注意角度的统一,这三个题目都是从水生嫂和妇女们的角度命名的)。

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间的矛盾。小说的主人公们,荷花淀的妇女和男人们,爱家、爱国,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在践踏着我们的土地,于是,这些淳朴可爱的人们,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上阵杀敌,以求和平安稳的日子。在这一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品质。

开端是:夫妻话别。

发展是:探亲遇敌。

高潮是:上阵杀敌。

结局是:战胜成长。

3、抓住情节、环境尤其是语言,鉴赏人物形象。

(1)夫妻话别。

明确:写水生女人编写,月亮高照,空气凉爽,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篇洁白的云彩上”,勾勒了一副优美的劳动图画。表现了人物的勤劳、劳动的优美。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劳动场面的描写互相融合,突出了白洋淀人们的勤劳、灵巧。

读前三段,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如湘西的边陲小镇,景美人更美。而景物的美也同样是为衬托人物的美服务的。

•分角色朗读其余部分,结合有关情节和句子,谈谈水生和女人的形象。

参考:水生——干练、简朴、积极、向上、关爱家人,胸怀国家。

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讲解和练习: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课后第二题。

如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女人的温柔、对丈夫的关心)、水生说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他第一个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传统妇女的贤惠,同时又深明大义,欣赏和支持丈夫做积极向上的事情)、女人要水生嘱咐她几句,直到水生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时,女人才流着泪答应了(夫妻深情,坚贞不愉)。这些细节最能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要注意体会。

(2)探亲遇险。

参考:水生嫂——冷静、沉着;其他妇女——依恋丈夫,各有托词。

紧张的情节——表现了妇女们的沉着、能干、有谋略。妇女们在抗张的背景下,既保持着传统的美德、青春的多情,又正在一步步成长。

•这一部分有基础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作者暗示遇敌的遭遇)。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有作者纯粹抒情的意味,表达作家对白洋淀人民打走鬼子的信念;也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人民勇敢抗日的赞美)。

(3)上阵杀敌。

这一部分写女人们在荷花淀里遇到了丈夫们,男人们打退了敌人,收获了战利品,又急匆匆的走去。女人们见到了丈夫,欢天喜地,却不服男人们的“横样子”,决心成立队伍。又交待了她们学会了射击、警戒、作战。是情节的高潮,也是结局。表现了白洋淀人民敢于与敌作战、能够与敌作战,爱家、爱国、上进、在战争中成长的崇高品质。

有几处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水生一面说“一群落后分子”一面把捞到的战利品“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丢在了女人们船上。(男人是上进的,女人是多情的,互相是恩爱而幸福的)。

女人们不服“他们那个横样子”的一段对话。(男人们以革命为重,妇女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

4、讨论小说的主题。

提问:本文是怎样的典型环境,又是怎样的典型性格。典型的意义何在?

抗战大背景,美丽淳朴的白洋淀。——典型环境。

积极上进、乐观革命、勇于杀敌的男人;温柔多情、坚贞勇敢、不断成长的妇女。中心人物是水生嫂,但她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白洋淀妇女的精神风貌,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精神风貌。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优美的自然风光、祖国的大好河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前途灿烂的革命图景。

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由背诵经典的咏月抒怀词、欣赏现代诗《月之故乡》导入。

师:其实,古往今来还有很多通过咏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这样的现代诗《月之故乡》,我们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一下作者借月亮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枣核》一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如何来表现思乡之情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于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

(四)检查“导学稿”预习情况。

比一比、赛一赛:1、你能读准下列字词吗?

2、看看哪一组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对于“导学稿”上的字词、词解还有无疑问,可以提出,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五)整体感知课文。

读一读、找一找: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你能画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吗?

4、用几个短语高度概括这三段有关枣核的内容。

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悟枣核。

线索:枣核。

构思:设置悬念(作用:引人入胜,把主题表达得恰到好处。)。

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明确:事业如意、生活优裕。

衬托思乡爱国之情在同窗心中的地位。

2、作者老友的思乡之情主要通过她倾诉思乡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慰藉思乡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问题:1、你能找到她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吗?

(手栽垂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

明确:国籍虽改、感情不改、心系故土。

(二)语文活动。

1、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乡井土、节日、举办一些活动)。

2、看看谁想到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多。

(三)布置作业。

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

2、摘抄三首表现乡愁的古诗。

3、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乡愁》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课预习教案

教学内容:

研读事例,感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过程:

一、温故探新,直奔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

二、研读事例,感悟合作。

1.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4-6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

(因为4、5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6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

(2)课件出示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置身于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中。结合观看欣赏的体会,理解“悠扬”“倾泻”“流向天宇”“流进人们的心田”的意思,并充分地指导朗读。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呢?读读课文,找出答案。(扣住“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和“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协作精神”等词语,引导体会“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的重要)。

(3)分组讨论: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拔河比赛作例子呢?这个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

(4)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种目标统一、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来合作朗读第4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吗?(生齐读)。

研读事例二:模拟逃生实验。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实验步骤。

(2)让7名学生参与实验。

(4)“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他的先人后己的精神是不是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当然,他的成功逃生更离不开另外六个同伴的合作,大家一起握手庆贺吧!

(5)联系刚才的实验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地出来,会出现什么状况?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自由读)“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连说两个“真了不起!”指导朗读。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成功的合作还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3.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

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6自然段)。

三、略读首尾,总结全文。

默读1-3节,画出相关内容。体会“不论……也不论……都……”、“只有……才能……”等关联词语的作用。

2.小组讨论:对于以上观点是否认同?你能举出反例吗?

3.看来,社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合作。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帮助我们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呼吁道(齐读第7节):“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联系实际谈自己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切身体会。

4.总结全文:全文围绕“合作”这个话题从合作的重要性谈起,并列举了两个各有侧重点的典型事例说明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最后呼吁人们学会合作。全文条理清楚,说得通俗易懂、字字有理,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精彩所在。

5.熟读全文,练习演讲。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2、模仿本文用典型事例说理的方法,写一篇“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的演讲稿,并在班内进行演讲。

作业设计:

做《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学会合作。

乐团合作演出做好分内的事。

彩球逃生演习为集体着想牺牲自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

能力目标:

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

情感目标:

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吕氏春秋》。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

二、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家长依仗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强迫幼小的生命“游泳”差点溺杀小生命,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楚人乘船渡江,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好记好等船停下再去寻找。船已行驶,而剑却沉入江底,此时去找有什么用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不变,否则会失败。

2、作者(编者)对这两则事是什么态度?不认可、嘲讽、蔑视甚至批判!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引婴投江”,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刻舟求剑”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3、对学生的感想及认识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4、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5、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同;。

1、作者对两则故事的态度相同。

2、都告诉人们事情本身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应该随之改变。

不同;。

1、故事内容相异。

2、说明对象不同。

3、一个强调说明“对象”一个强调发生地点。

五、延伸阅读。

1、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感知“引婴投江”“刻舟求剑”故事。组织学生品读课文,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六、布置作业。

完成《点击》。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课预习教案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an1)澎湃(peng1pai4)狂澜(lan2)屏障(zhang4)哺育(bu3)体魄(po4)滋长(z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巅:山顶。

(2)澎湃:本课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3)狂澜:本课指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4)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5)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6)体魄:体格和精力。

(7)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2.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2、生字卡片。

3、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熟练背诵古诗。

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教案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

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师: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师:寒冷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交流听明白了什么。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全班交流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

1、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根据画面选择诗句。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辨析多音字、形近字。

2、能理解跟课文中心有密切联系的重点句子的含义。会修改病句。

3、给课文分段,说出每段段意和全文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5、懂得分辨课文中哪些写的是实实大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想象,并要求在习作时学会运用。

二、教学重点:

读文章,要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写文章要学会在具体叙述真实事物的同时,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难点: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要从小女孩的处境和作者的想象的强烈对照中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穷人》一课要着重通过对词句的理解,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课预习教案

学习第一段:

对家人关爱对工作尽责(“平常”“早早”)。

2、齐读第一段。

3、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

1、这一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天空阴沉沉的。

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

3、正在上课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

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此时的情况怎样?(危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们看出情况危险,谭老师也看出来了——。

4、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5、然而,地震发生得如此突然,留给大家逃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情况越来越危急——。

6、出示: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这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情况危急?此时的情况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7、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从这段话中,谭老师的哪些表现让你深受感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师爱)。

立即、拉到:“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挂在第一位。

“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谭老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启发想像:如果没有谭老师拉、撑,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谭千秋老师51岁的宝贵生命定格在了这最后的姿势,他用最后的姿势回答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对于谭千秋老师来说,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要当机立断、恪尽职守,用无私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板书:

当机立断。

6最后的姿势谭千秋无私师爱。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恪尽职。

相关范文推荐
  • 12-29 青春中国为(模板24篇)
    青春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和朝气的时期,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电视剧推荐,让我们一起追随剧情的起伏与感动。青春是一个人人生中
  • 12-29 新员工转正申请书详细内容(模板23篇)
    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书面表达方式来展示申请者的能力、意愿和诚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申请书模板,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尊敬的人事部:根据公司的需
  • 12-29 餐饮领班周工作计划(优质22篇)
    制定工作计划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限制,合理规划目标和任务的优先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个范例工作计划书,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12-29 小河的变化(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文人心灵的释放,每个字句都浸润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通过学习优秀作文,我们能够发现和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在我那美丽的家乡,有一条清
  • 12-29 员工代表致辞(优质14篇)
    致辞是在特定场合,向特定听众传达感谢、祝贺、鼓励等内容的一种演讲形式。这些致辞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致辞写作的要领和特点。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 12-29 庆五一职工运动会领导致辞(优秀18篇)
    运动会是学校树立良好形象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种方式,通过比赛的选拔,有些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奖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面的运动会作品和参赛项目,他们是同学们智慧
  • 12-29 表现自己初中生(模板20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扎实的论据和例证,还要有恰当的修辞手法和精彩的描写,让人产生共鸣。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表现自己"在我心中
  • 12-29 揭牌仪式主持词及流程(模板13篇)
    今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让我们共同见证并参与其中。活动的结尾是给予大家一个美好的回忆,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结束语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尊敬的各位领导、嘉
  • 12-29 植树造林演讲稿(汇总19篇)
    演讲稿的开头要引起听众的兴趣,激发对演讲内容的关注。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演讲范文,能够获得一些启发和收获,写出更加出色的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 12-29 病毒我想对你说(汇总23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同学,虽然我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