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模板6篇)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模板6篇)

时间:2023-10-02 15:32:15 作者:梦幻泡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模板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能正确填写量词。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3、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4、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情绪。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6个,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2、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情绪,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但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务必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注意读好小鸟的话)

4、出示课题,齐读

说明

直奔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地接触文本,防止因过多提问消耗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1、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鸟儿问了、和,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

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4、交流、出示

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

1、小组分主角朗读对话

2、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悲哀)

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取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谁愿意来演一演这只深情的鸟儿,在演之前再读读它说的话,要努力记住。

说明

一人演鸟儿,其余同学演配角。透过多种形式的读,深入童话中的主角,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觉中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

5、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2节。

四、加深感悟、升华情感

1、师引读最后一节

2、读到那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1)鸟儿为什么要对灯火唱歌?

2)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说明

3、说话训练

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之后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4、回归课题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说——(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五、课外拓展

关于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透过自主读文、主角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三年级学生有必须的自主识字潜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能够让学生透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能够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难,“桩”和“燃”能够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应、厂、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学生平时都已经认识了,难是难在“应”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蓝”的读音混淆,所以这两个字的读音要重点关注的。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透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主角,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那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但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对课文结尾这部分的处理,个性是两个“看”字的想象说话与朗读,也想体现这一点。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取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潜力,帮忙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带给更多的语言素材。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培养读书兴趣,激活孩子思维,强化语言训练,丰富绘本内容。

2,让学生学习绘本的阅读方法,读图片文字之外的丰富内容,置自己于故事角色中,与绘本进行对话。悟绘本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观,与读者对话。

3、感受爱与被爱的情感,懂得感恩,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准备材料

《爱心树》绘本、ppt

三、阅读过程

(一)板书导入,引出绘本

1、师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书,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书。

有一段话是这样介绍它的。。

课件展示评价

a读完这段话,你们心中的有没有困惑?

b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讲的是什么故事?]

2、引出书

a请看封面,你读懂了什么?

b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

c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有谁?这本书可能会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板书:苹果树送?苹果给孩子

3、展台展示“爱心树”白描图第一幅(“从前有一棵大树……”)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苹果树?

生:这是一棵高大的,粗壮的苹果树。

(1)这是一棵高大的.树?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你是从文字读出的,你能从图片上读出来吗?

闭上眼睛用心去看看苹果树,你心中的苹果树可能还是什么样的?生:枝叶茂盛

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枝条和叶子

孩子们刚刚从在图片中,粗壮的主杆,看到苹果树的全貌,还让这棵树充满了绿意。这是在用心去阅读,当插图旁没有文字叙述时,你的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单调的图画栩栩如生,呈现在脑中。这种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想像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我们阅读理解书籍。

(二)感受苹果树和小男孩儿时的幸福时光

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往下阅读。

师依次展示树与小男孩幸福时光第二幅(“她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

请一边看图,一边在心中默默读出这些句子,提行的地方要稍作停顿。

我给大家示范一段。

课件展示到:{小男孩儿爱这棵树}

【充分留给学生仔细品味的时间】

a你都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

b你是这棵大树,你会想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c刚才在阅读时你心中流淌的是一种什么情绪?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老师为你翻书,如果翻到了你有感受的地访,请示意老师停下。

a你是从文字中感受到的,

b能从图画中感受到吗?

展示图片:大树很快乐。

齐读“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大树很快乐。”你从哪里感受到爱了?

【让学生把心理想法一吐为快】

(二)第二部分

但是时光消逝。

展示图片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a你从哪里读出了大树的孤寂?你发现了什么?

b如果说大树的树干是人的身体的话,那么那长长的枝条…

你从图中哪里读出了大树的孤寂?

展示图片至: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读最后一句

思考大树快乐什么?这里的快乐和前面的快乐一样吗?不用着急回答。

展示图片: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读最后一句,大树快乐什么?

展示图片:于是孩子把树干部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此时此刻,大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

板书:树枝、树干、生命

板书:帮助

民示: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大树快乐什么?心坎里却有些…

展示图片到:大树很快乐。

结束提问:

(1)一无所有的大树还会希望孩子回来吗?

大树会希望孩子不要长大,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吗?

a会,如果大树把孩子一直留在身边,这样的大树你还会喜欢她吗?为什么?

b不会

孩子会回来吗?

(2)这本书讲述了孩子一生中的几个时期,为什么大树对孩子的称呼一直没有变?

在书籍中,孩子们可能发现了谁和谁一直在变,但是有一个称呼一直没变?为什么?

(3)大树每次见到孩子,为什么都会提出和他玩玩的要求?

大树希望孩子永远快乐。

你认为孩子小时候的快乐和他长大后的快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4)长大后的孩子每次都是来做什么?他得到了什么?大树又得到了什么?

【要钱,要房子,要远行追求理想】

是不是孩子主动提出的?那是大树……

大树对孩子的帮助要不要孩子回报?

这样的给予是无私的

(5)你怎样看待这棵大树的?

(6)这是一棵(?)树,还是一棵什么树?

【孩子每次是因为什么才会来看大树的?遇到难处。】

(7)你是否也拥有这样一棵“树”?是谁?

你会是这样的孩子吗?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孩子?

【我想这是我和孩子们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两课时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 )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感受鸟儿和树之间友谊的纯真,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要真诚奉献。小编特地整理了去年的树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同学们理解课文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作为一个读者,读完后的第一个感觉是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的由来,可能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可能是因为小鸟和大树略带悲壮色彩的友情感动了我。所以第一次读文章,我认为这是一篇纯粹赞颂友情的文章。但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这篇文章是作者特意写给人类的,是要控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后来又觉得这个故事似乎主要为了突出小鸟信守诚诺的品质。

所以我努力体会编者之所以把这篇文章编进教材的意图,这个故事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珍惜友情和信守诚诺”,但我个人认为从任何角度理解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有确切的答案,或许作者在写这个故事时也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而另外一个感受是这个童话朴实的语言与深刻的内涵形成的对比,以及带有荒诞色彩的童话写作手法。

本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一、突出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性,使字词、朗读、想象等训练过程成为创设人文情感的一条有效途径。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感悟,教师适时而导,升华情感。

二、在利用教材,开发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延伸教材。在课首和课后一部分教学,两次补充鸟儿唱的歌词。在课终,让学生续写课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

(二)渗透通过加批注、多元对话等手段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感受鸟儿和树之间友谊的纯真。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要真诚奉献。

本班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上能专心听讲,认真讨论、积极参与,敢于提问和表达见解,具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生字卡片、课件

 

合作学习、自主探索、个别指导、全班交流。

 

一、动画导入,入情入境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11课《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儿话音特别多,咱们再来复习一下,好吗?自己先读读。会读吗?开火车读。(鸟儿、这儿、细条儿、歌儿、一会儿)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想听听小鸟在唱什么吗?

出示歌词:

大树,你是我的朋友,

烈日下,你为我遮阳,

风雨中你为我撑伞,

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大树,我是你的朋友,

你病了,我为你捉虫,

你孤独,我给你唱歌,

我们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谁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声音中,再来读一读。

师:读得真好听,咱们也一块儿来把这首歌唱给大树听,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饱含深情的,琅琅上口的小诗把孩子们带入情境,感受鸟儿和大树真挚的友情,为整堂课定下一个感情基调。

师: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对好朋友啊!接下去,让我们细细地读一读发生在小鸟与大树之间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组对话?分别是谁和谁在对话?还可以用铅笔把他们说的话划下来。

交流:(鸟和大树、鸟和树根、鸟和大门、鸟和小女孩)

师: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鸟儿必须要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过冬,好朋友要分开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自己读一读。

师:孩子们,树和鸟儿对话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体会依依不舍、恋恋不舍等等。)

师:谁来让我们听听大树依依不舍的声音。

指名读,评价。

的。

师:谁愿意来做这对好朋友,把他们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展现给大家?

生分角色朗读。

师:就这样,树和鸟儿依依不舍地分开了。但是冬去春来,转眼间,春天来了。此时,在南方的鸟儿心里在想什么呢?(指名回答)

师:鸟儿就是带着这样的兴奋和期待回来找她的朋友。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根。请大家默读下面的三组对话,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鸟儿的心情,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浓缩成几个词儿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学生自读感悟,然后交流)

师:你就是那只寻找好朋友的鸟儿,此时此刻你很 ?(着急,为什么?请你着急地来问问树根。疑惑?伤心?)

师:着急、伤心、疑惑的小鸟快问问树根吧!

师:孩子,请你回答小鸟。指名一个同学读。

师: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样?

指名几个同学读,谈心情。

师:当小鸟知道伐木工人把大树砍倒,拉倒山谷里去时,她更加 ?更加 ?带着这种心情和同桌小朋友分角色来读读读读小鸟和大门的对话吧!(自由读)

师:请同桌读,请同学评价。

师:树啊,我亲爱的朋友,你被卖到哪里去了呢?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了?此时的小鸟不但伤心、着急,而且 ?(伤心欲绝)

师:鸟儿伤心欲绝,问女孩:(请一学生读)

师:鸟儿伤心欲绝,问女孩:(请一学生读)

师:鸟儿伤心欲绝,让我们一块儿帮着鸟儿问女孩: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用“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这句话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师:孩子们,鸟儿履行诺言,珍惜友情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特别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谁愿意跟我合作?老师读叙述的部分,谁来当小鸟?大树?树根?大门?女孩?(分别选出几位同学和老师分角色讲故事),大家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动画,可以随时加入讲故事的队伍。

师:(一边放动画的结尾部分,老师一边深情地说)终于,鸟儿看到了已化作灯火的大树。她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看呀看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师:是啊,昔日的情景一幕幕再现在小鸟面前,她真是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对着已经化作灯火的大树说------(交流)

师:这是怎样生死不渝的友谊啊!灯火摇曳着,好像听到了小鸟的话,大树如果有知,会说些什么呢?(交流)

生:悲伤的,难过的-----

师:让我们一块儿把这首歌唱给大树听!

全体学生读。

设计意图:课文外显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这一般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树的情感却因为描写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这恰巧为学生建构文本留下了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文本的建构,从大树的角度来表达,我觉得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师:唱完了歌,鸟儿就要飞走了,她会去哪儿呢?又会去做些什么呢?请你把此时的感受汇成语言,给短文加一个结尾。

在忧伤的音乐中,学生写。(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写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通过给文章续写结尾,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鸟儿的真情,深化主题。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内外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情境。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 “美”。教师通过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质疑、研读、思考、发现并在品词、品句、品读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达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的有机统一,整个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要求,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天天”在文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体会鸟儿与树分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与真诚约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

生齐读:《去年的树》,再读

师:好极了!

师:《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它是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他被称作日本的安徒生。但是这位天才不满三十岁就去世了,短暂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童话作品。他生前说过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他说: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远大的理想。……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

师:下面让我们打开这位天才作家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

二、学习课文

2、反馈检查,顺学而教

1)师:刚才我们把课文初读了一下,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古人说的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读了课文后能不能从课文里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感受?(学生提问,教师或学生相机评价1—2个问题)

如:你真棒!

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让你发现了,了不起。(文章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展开叙述的)

你的感受很深呀!体会到了(友情、真诚、诚信)

[设计意图]:准确把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把课文读通、读顺,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在通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能提出一些问题。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儿”对比读好。打乱顺序齐读。

1)、同桌练习,相互指证。

2)、指名个别读(参与的面多些,一人、两人)

3)、齐读

4)、我们大家看看,上面的生字哪个最容易写错,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指名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并解说

师:融,与隔相近,从鬲,古代似锅的炊具,食物煮熟打开锅后蒸气升腾,但很快又融入空气中不见了,意为融化,与“隔”相近,顺口溜:隔开不见耳朵,不料与虫结合,好似天衣无缝,美得不分你我。书写融、下面我给大家猜个字谜,出示:北风将起稻禾熟,挥刀收割汗如雨,今年庄稼长得好,不仅够吃还有余。剩:形声字,也可析解为:用“刀”割“禾”,还剩下“北”边一小块。我们可用一个谜来帮助记忆:师小结:汉字就是这样有趣,每个汉字都像一首诗,每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字理让学生把字记得更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指导书写“融  剩”两个字

(接着学生用课堂练习本书写你认为自己最难写好的字,写完后与同桌交流写字体会,并给同桌提个醒:写这个字时你可要注意…………)

3、想想这些生字还能组成什么词语呢?(开火车说)

表扬:生字学得不错,音读准了,还扩了不少词呢。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导书写是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要点。在读音方面,力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在字形方面,通过形象生动地讲析字理,让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一字一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全员参与,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4、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划了一些长句子、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了吗?

(请2――3个学生读句子)

过渡:看,只要多读几遍,长句子、难读的句子都能读好。你们真能干。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把字读准了,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又读顺了,相信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畅。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组开火车读,每人读2个自然段)

师:通过多次地朗读课文,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答得不够好,语句不简洁,教师可再进行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    )。可是第二天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    )。它四处寻访,它问了(   )、(     )、(     ),最后找到了(    )。于是,鸟儿(           )。

师:同桌合作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最后齐读填空。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概括出来。引领学生在文本走几个来回,从整体的感知到细细的品位,采用这种填空式的完成练习,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体现了由扶到放、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指导思想。

三、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子品析、品读体会情感

师:课文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当中几次写到了鸟唱歌给它的朋友听?

生:(两次,请把话说完整)

师:第一次在哪写到了呢?谁来读一读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这是在第几自然段?同学们你找到了吗?

师:第二次又在哪写呢?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划下句子。

生:(指名一个学生读)

生:高兴、开心、快乐。(指生读)

师:那是哪里让你感受到高兴、快乐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跟随着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看看你是从哪些词或语句当中感到快乐?谁来读一读?请你试试。

师:(指名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师:(再指名一个同学起来回),你感受到快乐的了吗?从哪个词感受到的,说一说。

生:天天。 (问1—2个学生)

师小结:同学们都抓住了“天天”这个词,你看这对好朋友,一个天天给朋友唱歌,另一个天天听朋友唱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想看这幅画吗?老师告诉你,其实,这幅画就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一边读边想象它就能浮现在你的眼前,不信,你试试。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生齐读完后问)有谁看到画面了?(可能会是一小部分学生,师:(表扬)这几个同学是最有想象力的。)

师:现在,老师帮助你一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屏幕出示:

师生合作读:

师:我们这样读,我读第一句话,然后在省略号的地方,我帮你想象一下,然后你读下一句,我再想象一下,再读下一句,看看你眼前是不是又能浮现画面。来,我们试一试。

师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

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读:………(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凉风习习)鸟儿…………

生: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来往下接

指名学生,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这回哪些同学眼前浮现画面了,好了,越来越多了,我们边读边想象,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当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过渡:这对好朋友就这样彼此分享快乐,一直到寒冷的冬天来临,鸟儿不得不飞往南方过冬,临别那几天,他们千般叮咛,万般不舍,只能把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课文里有它们的一组对话,请大家找一找)

出示小鸟和树的对话。

师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谁愿意读一读。

师:指名一个学生读(请一个差一点的学生)

师:学生评价,你读出了你的感受。同学们想象一下,鸟儿和树在干吗呀?(告别,依依惜别、难分难舍),那么,树应该怎样对鸟儿说呢?把手举起来,试一试。

再请一个同学读

师:再读一次,比刚才又进步了。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读。一个读大树的话,一个读鸟儿的话。

师: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读。

师:(挥手告别)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愿意)

师:一定吗,

生:一定,(再坚决一些)

生:一定

师:请你把这份坚决送进去,再读一次

师:学生再读,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它好朋友保证呢!老师表扬说:“一定”这个词读得特别好,多么坚定的回答呀!

师:再面对一个同学说,明年春天你愿意回来唱歌给树听吗?

生:(愿意),请你信誓旦旦地回答它,读---

师:你能不能用上一组关联词对它说:板书:

生:哪怕我走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树,给你唱歌。

生:无论我遇到多少困难,我也要飞到你的身边,给你唱歌。

师:现在一、二组的同学是树,你们挥手与鸟儿依依告别,读_____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愿意明年春天回来给树唱歌吗?

生:齐答,愿意。

师:那你们一起来回答树。

师:挥手引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齐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我听出来了,明年春天你一定回来再唱歌给我听。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学习体味,联系上下文,“牵一发而动全身”,像这样抓住一句,有时甚至是抓住一个词,辐射全篇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培养了学生一种把长文章读短,把书读薄的本领,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这样较好地把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感悟、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的三层次,这一环节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师小结: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师板书,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新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真与活,首先是预设上要做到真与活。如何在课上透出语文味?如何给孩子真收获?这是我们每位老师要在真字上所做的文章。怎样使孩子学得有兴致?怎样使孩子学得很畅快?这就要归结于文本读解的活。本课预设的“真”有两条线:一是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脱离了读,语文总不是个滋味,通过朗读、速读、对读、引读、默读、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读中提升读的本领、激发对读的兴致。二是写。一堂课要尽可能使学生有动笔的机会,这种练笔日积月累将不断丰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一堂语文课才是充实的课,学生才有真收获。至于活,我主要强调过渡的自然以及形式的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学习明快的节奏感,步步挺进,渐入佳境,得益于无形。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多媒体课件

2教时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疑问:

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取“去年的树”?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

……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

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勾出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哪里让你感动的,在边上画一颗心 。

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这些句子,读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同时也结合着思考刚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a、学生读书,勾画批注,主动思索(巡视,个别指导)。

b、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有可以把你的意见说给另一个组的孩子听听)

c、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自渎时所得,相互启发、促进。

小结:孩子们读书很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我们下节课的全班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孩子们在下节课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一、深入研读,互相交流,表达情感。

师:谁能把上节课找到的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

1、“天天……”一句。

读着这个句子,你心里想说什么?

(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那样的相依相惜,真是一对朝夕相处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

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美美地读!

2.分别时的对话。

师:读着他们分别时的话,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难舍难分,有些伤感,无奈)树的话该怎么读?小鸟的话该怎么读?跟你的同桌练一练。(鸟儿是在向树保证、承诺,应该读得坚定些,宽慰树的心情。

请男女生对读。

小结:寒冬将至,鸟儿跟树要分别了。他们约定,明年鸟儿还回来唱歌给树听,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板书:约定)

3.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顾一切,不辞辛劳,万分着急,费劲周折)

鸟儿的心急如焚,你从哪儿看出来?

4.出示小鸟向人询问的三次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话,指名读,点拨:

(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到什么地方去了?”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很急。

(3) 小鸟一路风尘仆仆地找来,他的好朋友树还在吗?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忧伤。他难过得都快要哭出声了。

师:读着,读着,你们是不是也被小鸟感动了?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二、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好朋友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化为的灯火还在。

1.于是,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最后一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看了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为什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从鸟儿的这些动作里,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这两个“看”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那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朋友。)(第一个“看”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已化为了眼前的这一盏灯火,他有点伤心,说不出话来。他想努力从灯火中找到朋友的影子,所以睁大了眼睛。)

3.想象说话

b、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多么重情、守信的小鸟啊!

当小鸟在煤油灯旁,深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唱起去年的歌时,我们也在心里为小鸟的美好心灵唱起了赞歌。是啊,真挚的友情是可贵的,信守诺言是美好的,送大家一句话:诚信是生命之树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愿每位同学都能将这朵花开在自己的心上!

三、想象写话,深化主题

师: 故事学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但老师总在心里想,鸟儿是这样的信守诺言,那么树呢?树是不是也这样?当伐木人来砍他的时候,他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请想象一下这个情景,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了,也许同学们的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对小鸟,对大树,对伐木人,甚至作者,那么回去后,拿起笔来,把你心里要说的话写下来。

第一次读这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去年的树,就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心里很好奇课题为什么是去年的树?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看了课文后,心里有许多感动,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为小鸟那执着的爱,它所传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最纯洁最恒久的情感,越是读它就越是感动。为了设计好这节课,我吸纳了网上的一些优秀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想体现以下两点:

1、“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怎样将这个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呢?我努力想构建一个生命的诗意的课堂,使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中,从而享受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美的眼神献给学生,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教师释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积极地呼应,此时师生都是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在课文的处理上,我组织学生多次与文本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使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之间有机融通,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的橱窗。

2、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这堂课上,我在让学生感悟的同时很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提供课堂练笔的机会。比如初读课文,我让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研读时,我让学生划重点词句理解;拓展读时,让学生想象说话,补文章空白,还有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下感受等等。我想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的渗透。语文课在追求有情有感有美有味的人文时,不忘它的工具性,这是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位。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保证书写给女朋友(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 10-02 智能车项目简介 智能矿山领域工作总结(大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10-02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精选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1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估报告(实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
  • 10-02 最新劳动合同长期签(优秀8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同优秀范文,希望大家
  • 10-02 最新新员工入职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
  • 10-02 模具制造合同(汇总7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合同模板,仅供参
  • 10-02 2023年民房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 租房合同电子版本(精选5篇)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我就给大家
  • 10-02 新郎保证书(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2 2023年农村建房安全合同协议书(汇总9篇)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