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古诗浪淘沙教案 刘禹锡浪淘沙教案(优秀8篇)

古诗浪淘沙教案 刘禹锡浪淘沙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13:31:10 作者:影墨 古诗浪淘沙教案 刘禹锡浪淘沙教案(优秀8篇)

初中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有效地进行学习。安全教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安全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二

1、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字词,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词的内容。背诵全词,把握词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合作交流、教师指导。

3、情感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品读词,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1、积累生字词,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词的内容。

2、展示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1、作者及背景。

2、积累生字词,朗读背诵。

3、理解词意。

4、整体感知:

词的上下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问题探究:

(1)体会词中“落”“白”的妙处?

(2)读下阕你会联想的曹操的哪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赏析文章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6、拓展: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反馈 碣石 萧瑟 幽燕

第一展示任务:1、2

第二展示任务:3

第三展示任务:5

第四展示任务:4、6

展示中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向文章的难点进行挑战。

背诵课文。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三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23 浪淘沙

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

(写实) (想象)

气势雄伟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四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生:母亲河。

师:板书“母亲河”。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无私地哺育了我们,但是我们同样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条河??(来不及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黄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凉州词、王之涣。

师:你们知道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吗?

生:交流预习时收集的关于“凉州词”“王之涣”“边塞诗”的知识。

师补充并板书:曲调名、边塞诗

二、以读为主,探究学习

师: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大家说说怎样学习古诗?出示方法: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2、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

3、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生: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

生甲读,评价。生乙读,再评价,老师点评。播放朗读,以作示范全班齐读。过渡语: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一)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

谁来读一下?(指多个学生读)

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

(师: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师:读得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哦,有千里之势了!)

师: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

好!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

2、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

播放黄河课件。

3、你有什么感受?

4、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吗?

5、读一读: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动,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该句)师:读读这句,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交流:“孤”、“仞”、“一片”教师补充玉门关的资料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小结过渡: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齐读这两句。

(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理解较难。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哪些字词较难理解?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师: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读(教师指后两句诗)

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整体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拓展阅读

师:板书“母亲河”。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无私地哺育了我们,但是我们同样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条河??(来不及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黄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凉州词、王之涣。

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五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六

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提高诵读理解、鉴赏词的能力。。

2.能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欣赏评价词的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诵读本诗,体味词人悲凉的家国兴亡感。背诵全词。

素质(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浓厚兴趣。

2.体会词人亡国后的凄凉心境。懂得珍惜美好时光,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诵读品味诗歌的内蕴

2.诗歌中的白描手法

教学方法朗诵法——品鉴联想法——陶冶法——探究法

能力训练任务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2.学生介绍李煜生平及作品,了解创作背景。

3.根据诗歌内容演绎诗意。

4.概括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参考资料1.《中国古代诗歌选》

2.《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魅力探微》

二、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导入

第二阶段: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

1、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2、请阅读【题解】

3、补充介绍

李煜生在帝王之家,濡染了世界的种种骄奢糜华,使他在人生得意的青春年华,发出了“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知老”的感慨。于是他坐拥佳人,疏于治国。然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宋朝的铁骑终踏破了他的美梦。归为臣虏,朝夕以泪洗面。曾经俊雅飘逸,风流倜傥的南唐后主,进入了人生最暗淡的时光。从一代帝王沦为臣虏。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著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在各项成就中,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即《相见欢》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尤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炼,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从至尊的帝王到阶下囚,这一人生的大起大落成就了李煜。

【那首《虞美人》(之二)是后主被宋太祖毒害的导火线。宋太祖为了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句疑心他暗中图谋报复,准备异动。已经存心要杀他了,到了这年的七月七正是后主的生日,开了一个纪念会,大作其乐,声震云霄。太宗觉得他太放肆了,立刻令楚王元佐用牵机药将他毒死。】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还说:“李词虽写得好,只能算个翰林学士,哪能当一国之主?他若能以写词的功夫治理国家怎会成为我的俘虏啊!”

4、《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创作背景。

《浪淘沙》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下面我们就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第三阶段:朗读诗词,体会情感。

1、听录音,注意节奏、语气。

2、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第四阶段:赏析(思想内容)

此词为亡国后的伤感、沉痛之作。(表达了亡国之君难遣的悲哀和寂寞。)分上下两片。

交流、明确: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室内也是死气沉沉。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第五阶段:总结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不加雕饰。起句辟空而来,直抒胸臆,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心情。作者在词中直泻胸臆,各有侧重。有哀愁:“往事堪哀,对景难排。”有哀怨:“终日谁来;”有哀叹:“金锁沈埋,壮气蒿莱。”全词感情深沉,哀绪不断。

(2)具有较高的概括性。生动如画,形象鲜明。

(3)白描手法,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而遣词准确、洗练。

“秋风庭院藓侵阶”“秋凉天净月华开”

【景中有寄寓:“庭院藓侵阶;珠帘闲不卷”比喻生活凄凉寂寞。“天净月华开”,“玉棂瑶殿影,空照秦淮”。表示怀愁脉脉难断。

第六阶段:诵读;背诵。

第七阶段:作业

1、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其应怎样评价?

2、词的最后一句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七

《浪淘沙》是刘禹锡的一首诗,各位老师字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是,为大家提供参考。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23浪淘沙

浪淘风簸直上银河

(写实)(想象)

气势雄伟

文档为doc格式

古诗浪淘沙教案篇八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7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6.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 (人名)的组诗《 》。(2分)

7.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3分)

8.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一)(7分)

6.曹操 观沧海(2分)

7.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

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3分。意思对即可)

8.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十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意图(通用9篇)
    初一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十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 10-16 交通责任协议书后干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双方协议书(实用8篇)
    答谢词不仅可以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礼貌的体现,展现了我们的文化修养。在写答谢词时,我们要注意传达感激之情,同时要避免过多的夸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 10-16 最新试用期满转正述职报告(优秀8篇)
    开题报告的写作不仅要符合学术规范,还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提前准备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在竞聘报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试用期满
  • 10-16 2023年保姆带孩子合同(汇总8篇)
    运输合同是运输业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法律规定。合同协议范文的收集和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合同的结构和内容,避免出现遗漏或冲突。保姆带孩子合同篇
  • 10-16 2023年银行简历的自我评价 银行求职简历自我评价总结(汇总11篇)
    银行简历的自我评价篇一本人诚实务实、脚踏实地、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上进心强、办事认真细心、责任心强,肯努力学习。乐观开朗、有良好的适应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 10-16 2023年十佳队员演讲稿 竞选十佳少先队员演讲稿(模板6篇)
    坚持追求梦想的人,即便失败也无悔,因为他们相信,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地震灾害,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十佳队员演讲
  • 10-16 2023年清明节祝福语(汇总8篇)
    典礼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与认同感,使他们更加珍视传统和文化的价值。如何举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典礼,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策划的问题。如果大家对这些典礼范文有任何疑问或
  • 10-16 美术课奇妙的脚印教学反思与评价 奇妙的撕纸添画美术课教学反思(优秀8篇)
    文明礼仪的传承和践行能够为我们的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提供座位给有需要的人。希望以下范文能够引领我们更加关心他人,遵
  • 10-16 最新保护眼睛预防近视活动总结(实用8篇)
    教师总结还可以记录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教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保护眼睛预防
  • 10-16 最新幼儿园期末评语格式(模板11篇)
    "理想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理想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