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14:15:05 作者:飞雪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

调研方案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预案。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以便更好地把握策划思路和方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一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二

1.尝试清楚地描述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鱼儿多多》课件:各种鱼儿的图片、音乐等

材料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洋的背景图。

3.胶棒。

播放鱼儿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一一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图上有这么多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三

1、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一、引发兴趣观看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二、观察小兔子

1、提问: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三瓣嘴)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2、提问: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一学好吗?

三、抱抱小兔子

1、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提问:

(1)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2)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3)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五、结束部分教师: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散步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四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2.乐意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各种不同的带盖的瓶子和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易拉罐旺仔奶一瓶、薯片一盒。

一、导入活动,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和盒子。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瓶子和盒子,请你们轻轻地走过来,挑一个你喜欢的,然后回到座位上。"

2.先不要打开,看看你手里的瓶子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形状、颜色等方面说说)

二、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表述。

1.幼儿尝试打开盖子。

"这些瓶子和盒子虽然形状、颜色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盖子。你们能打开这些盖子吗?让我们来动手试试吧。"(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结合动作示范讲解开盖子的方法。

"你是怎么打开盖子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并请打开盖子方法相同的幼儿一起学做动作。

3.交换盒子,体验多种打开盖子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用拧、拔、掰、按等方法打开了自己的瓶盖子,现在请你们与旁边的小朋友换一换,试试看你能打开其它的盖子吗?"(幼儿操作)

三、拓展丰富经验。

1.(出示易拉罐旺仔奶)"老师这儿还藏着宝贝呢,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盖子怎么打开呢?"幼儿操作并小结,手指钩住拉环,用力拉。(出示盒装薯片)"这是什么?这个盖子怎么开呢?"先掰开上面的盖子,然后再撕开纸。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五

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像能力,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乐趣。

认识数字1

1、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认识数字“1”的字形特征。

3、知道“1”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一只兔子、一根萝卜图片,数字卡片1,与幼儿数量相等的数字卡片1及不同数量的萝卜白菜图片若干。

认识数字1的字形特征

数字1所能表示的物体数量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出示小兔)它是谁?有几只小兔?

(引导幼儿正确并快速感知数量)

1、引出数字1。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一只小兔子,那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了,一只小兔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字1)那一根萝卜呢?(数字1)

2、引导幼儿用数字1来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只小兔子,数字1可以表示一根萝卜。那数字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你们可以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呢?(请幼儿有秩序的描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熟记数字的样子。

师:数字1可以表示那么多的东西,本领真大!那数字1的样子你知道吗?你觉得数字1像什么呢?(铅笔、木棍……)

(引导大胆想象,可以用身体学做1的样子,让幼儿更加能够熟记数字1的样子)

4、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

给幼儿分发操作材料(数字卡片1和不同数量的萝卜、白菜图片),引导幼儿将数量是1的图片贴在数字卡片上。

1、数字宝宝1想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想玩吗?数字宝宝1就藏在我们的活动室,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2、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数量是1的物体并说出可以用数字1表示。

本次活动通过发挥幼儿感知的想像力,对数字进行形像化的描述,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捉迷藏”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数字1所表示的是一个物体。但是本次活动缺少与幼儿互动、幼儿自主探索的环节,使幼儿没有更好的理解数字1的实际意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六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抱抱小兔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七

1、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能辨认出三角形图形以及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体验图形拼图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ppt课件、活泼音乐、不同形状积木

一、开始导入部分教师以好朋友送礼物作为开始,今天有个好朋友要送我们礼物,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通过小花猫送礼物给小朋友所走的路线,引出三角形形状。分析三角形的特点,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二、基本部分

2、教师请幼儿在图片中观察,找出里面的三角形,并了解一下其它图形。

3、教师问幼儿:"你们想知道小花猫送给我们什么礼物吗?"激发幼儿好奇心,从而打开小花猫送的礼物是三角形热带鱼,再请幼儿从四幅热带鱼图片中找出三角形热带鱼。

三、幼儿通过认识了有三角形的热带鱼,延伸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并请幼儿一起认识一些三角形的物品。

四、欣赏三角形拼图,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五、结束部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做三角形拼图送给小花猫做礼物并拍成图片结束活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探索热带鱼的兴趣浓了,表现成功的欲望也增强了。

2、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感受热带鱼的美,知道鱼的形状及特征。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用图形去表现鱼的轮廓,用点线形去设计不同的花纹。

3、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讨论,去探索表现鱼的特征。

4、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来评价,找出优点和存在的缺点,在以后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

6、活动中我发现在语言表述方面不够清晰,表述的方式上过于书面化,在互动环节方面多留时间让幼儿去思、去想、去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篇八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纸。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一、红黄板凳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让我们来看看板凳是怎么放的'?

师:黄板凳和红板凳一个一个间隔着排队好看吗?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图形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学习图形间隔排序规律。

师:图形宝宝要来了,看是谁来了?来了几个圆形宝宝?还来了谁?(三角形),请你排在圆形的后面。

师:图形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幼儿: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

小结:圆宝宝与三角宝宝是一个一个间隔着排队的。

2.师:“这里还有一个三角宝宝和圆宝宝没排好队,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排队,谁愿意?”

3.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三、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1.师:我们玩到现在三角形宝宝有些不开心了,它说圆形宝宝你能不能给我排在最前面?

2.幼儿进行自主操作,提醒幼儿是给三角形宝宝排队,是一个一个间隔着排队。

四、游戏“男女宝宝排排队”

师:让我们来看看男孩、女孩是怎么排队的?

五、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到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是一个一个排排队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