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诗词教学反思(大全5篇)

最新诗词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10-10 18:46:25 作者:MJ笔神 最新诗词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词教学反思篇一

中华诗词的历史传承,已有三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说它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几乎成为中国人的遗传基因。所以,热爱此道者至今不乏其人。老年大学根据广大爱好者的要求,开设了传统诗词课。目的很明确,以学员学会写诗填词为基本原则。根据此原则制订教学计划,并落实到每个学期;确定教学重点,并落实到每一节课。

学习对象多是社区范围内离退休的老同志,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生活阅历不尽相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搞好老年大学的诗词教学,本文试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结合学员特点进行教学

参加学习的学员相对来说年龄都比较大,记忆力较差,学诗存在很大困难;由于数十年来诗学教育的缺失,许多学员对传统诗词,尤其是格律诗词,只是一种情结,一种爱好,不仅写不出诗来,而且连欣赏别人的诗也不在行。面对一首诗,只知道差却不知道差在哪里;只知道好却不知道好在何处。所以在每一节诗词课中,教师都结合格律诗的诗学知识、史学知识和理论知识,不厌其烦的讲授,使学员从中享受到学诗、赏诗和写诗的快乐。这样做收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扩大了学员的知识面,同时提升了学员学习积极性。针对“只要学好平仄就能写诗”的认识,我们明确地告诉学员这是错误的:不合平仄的诗不一定不是诗,合乎平仄的诗不一定是好诗。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学员们反映生活现实的激情有了,可就是写不出诗来。对此,我们一方面鼓励学员大胆实践,精心创作;另一方面告诉学员,要找到切入点。比如见到好水好山,心里非常的激动,可就是不知道从何入手。你能说此时诗人“无情”吗?不是,此时写不出诗的原因,是诗的题材还处于概念化时期、诗人还处在朦胧阶段,没有找准切入“点”。所谓找准切入点,就是选好抒发内心情感的角度,然后尽情的“宣泄”,把概念化的诗歌材料,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

结合诗歌特点进行教学

一切纯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时都必须进行艺术的概括和提炼,还原艺术的真实。而中华传统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词,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严。这是因为格律诗词的特点是约字、束句、准篇,尤其强调的是平仄协调、音韵谐和、内涵丰厚,绝不允许诗人信马由缰地进行创作。这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由来。如何使我们的学员既“带着镣铐”又能“跳”出高水平的“舞”,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呢?于是我们就从什么是约字?什么是束句?什么是准篇?什么是平仄协调?什么是音韵谐和?什么是内涵丰厚等反复地讲解,让学员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地掌握格律诗词的这些特点。

结合诗歌赏析进行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把重点放在诗词赏析上,使学员从中获取诗的精神,把握审美情趣。

第一,坚持赏析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两座并峙的高峰。目的就是让学员通过赏析,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古代诗人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

第二,如何赏析唐宋诗词?主要把握三点:首先通读几遍,目的是大致吃透总体精神;其次逐联、逐句、逐字理解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总体精神的;再次讲透诗人是如何起兴、如何承接、如何翻转和如何关合的。当然,有的诗人根据自己的情绪,不一定按照起承转合的步骤创作,所以又要灵活讲解传授。

中华传统诗词,不仅具备声韵美、音乐美,还具备绘画美和含蓄美……这些,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诗歌,都无法企及的。教师在赏析中,结合汉字声音抑扬顿挫的特点,着重讲授声韵美;结合诗词能吟能唱的特点,讲授音乐美;结合诗词描摹形象的特点,着重讲授绘画美;结合诗词内涵深厚的特点,着重讲授含蓄美。写诗填词不仅要有丰富的感情,而且还要将感情融入生活的图画中去,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心灵感受表现出来。使描写的对象具有生命的活力,感染读者;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经过反复训练,学员在赏析中获取了唐宋诗词的审美趣味。

只有不断地引导学员对唐宋诗词进行深入的品读欣赏,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感受他们的情怀,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结合诗歌理论进行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员难免要提出一些问题,有时还涉及到一些诗歌理论知识。例如有的学员提出什么是“物象”,什么是“意象”?为了给学员满意的回答。教师简单的概括为:“所谓‘物象’,就是客观存在的‘物’,但是,‘物’经过诗人想象力的'酝酿和加工,注入了诗人的‘情’,从而转化为情感的载体,称之为‘意象’。”然后举例说:“菊”、“竹”、“梅”、“松”等,本来就是普通的“物”,但是,在诗人眼里,这些“物”与“人”的某些品格相类似,于是诗人以诗赞之不辍;又如“孤舟”,诗人却把它当作漂泊无依的代名词;“夕阳”、“晚霞”在诗人笔下则变成了时光流逝的喟叹;“杨柳”、“秋雁”、“明月”等则又和思乡、恋情、离别、怀人等联系起来。

结合诗歌创作方法进行教学

在赏析过程中,不厌其烦地带领学员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关键的字、词、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诗眼”,并说清“诗眼”是一首诗的精神、气韵所在。例如在讲到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时,老师问学员:“诗中什么字下得最生动?哪一句最传神?”大家都说“生”字最生动,“霜叶红于二月花”最传神。教师在肯定了学员回答的同时,指出“停”字下得更好,因为诗题是“山行”,第三句却下一个“停”字,于是,审美意象在强烈的矛盾、反差和对比中产生了。目的是让学员通过点化,学会创作诗词时重视对语言文字的锤炼。又如,每赏析一首诗后,都要对全诗进行概括性的点评,目的是让学员弄懂诗的虚实映衬、情境两谐、开合呼应等创作方法。

结合诗人生平和诗作背景进行教学

理解古人诗词的方法,一要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二要大概掌握作品的背景,三要吃透诗义,领悟其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孟子曾经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意思是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写作的背景,与诗人沟通,才能把握作品的内容。由于年龄和过去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大多数学员对中国文学史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也正因为这一“欠缺”,所以对这一块颇感兴趣。因此,每讲一首诗,都会首先简单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员进一步领会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从而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懂得了诗歌的形成是诗人情感宣泄的结果。

结合诗歌基础知识进行教学

诗词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员创作出自己的诗词作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员必须熟练掌握格律诗词的格律。因此,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直接告诉学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鼓励、引导学员积极大胆地进行诗词创作实践;二是把做诗填词的基础知识向学员反复讲解,传授到位。根据学员迫切希望自己能创作出较好的诗词作品的良好心愿,因势利导,把诗词的赏析与格律诗词的平仄格式以及用韵的方法结合起来讲授,让学员熟练地掌握做诗填词的基础知识。经过长期的严格的教学训练和创作实践,绝大部分学员都已经掌握了格律诗词的基本格律和用韵方法。

结合课堂教学互动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把赏析古人诗词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外,还把师生课堂互动放在重要的位置。每周利用两节课,要求学员把自己的诗词用毛笔誊写清楚,挂在墙上,师生共同对本周创作的诗词,从格律、声韵到语言、字词,再到意境、审美等,面对面的评头论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学员的综合审美素质,提高了学员的整体创作水平,同时还给学员营造了互相学习的良好机会!

经过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的诗词教学已初见成效。

20xx年开设中华传统诗词课以来,有60余人先后加入了中华诗词和省、市诗词学会和其它诗词组织;有的学员成为颇有名气的诗人;有的学员还担任了诗词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几年来,在国内各级诗词报和诗词期刊上发表了上千首诗词作品。

诗词教学反思篇二

《古诗词三首》是8册教材第二单元的课文之一。

这一课所编排的内容是朱熹的《春日》、白居易的《忆江南》和杜牧的《清明》三首诗词组成。这三首诗词都是描绘春天景象的,但描写的景象各有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差异。

《春日》描写的是北方春天的景象,重点描写春天风和日丽、繁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朱熹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忆江南》写的是作者记忆中江南春天的景象,重点描写在阳光照射下江边鲜花火红的颜色和江水碧绿的颜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清明》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和作者愁苦的心情。

我们对这三首诗词进行了比较。为了更好的比较,我在课堂上,按以下做法进行。

首先,让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课堂上,我们采取让学生自读,指名读,同桌检查读的形式达到这一目的。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采取边读边思考边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再读一读。最后,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与作者进行了换位,好像自己就是作者,春天的景象尽收眼底。

通过多次的朗读,问问学生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面一一描述:《春日》让人想到流水潺潺的样子,江边鲜花烂漫,春风拂面而来……让人感到喜悦,这是一种享受。《忆江南》让人想象到红红的初生的太阳,岸边盛开的鲜花,碧绿的江水静静地,这也是一种享受。但这种享受却只存在于记忆中,想象一位老者若有所思的神态,体会到作者对江南的怀念。《清明》让人想到春天细雨蒙蒙的景象,路上的行人无暇顾及身边的春景,因为他们心事重重,表现的是一脸的愁苦。我们也跟着作者一起心情低落。

学习三首古诗词后,一定要有比较归纳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将三首古诗词在头脑中形成关联,以一带三,加深印象。比较的内容是诗所描绘的景象,所表达的情感。

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描写春天的,你还能再搜集一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吗?积累下来。根据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积累描写夏、秋、冬季的古诗词。帮助学生串联记忆,加大阅读量和语言积累。

诗词教学反思篇三

二、解题。

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

明确:季节——春,时间——夜,表现的对象——雨,诗人的心情——喜。

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

三、朗读。

四、理解内容。

1、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

2、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4、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

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调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

5、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

6、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

(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

7、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

五、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ing和eng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六、齐读,背诵。

诗词教学反思篇四

1.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理解五首古诗的思想内涵,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熟读并背诵五首古诗。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五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的内涵韵味深远,今天我们来学习五首新的古诗。

二、展示目标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理解五首古诗的思想内涵,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熟读并背诵五首古诗。

三、先学

(一)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要求:默读古诗,遇到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求助组员解决。

2.读出节奏。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

3.默读诗文,了解古诗大意。

(二)自学检测

1.抽查朗读古诗,注意读音节奏。

2.组内接龙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三)我的疑惑

四、后教

自主思考下列问题后组内交流,时间6分钟,准备集体交流。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体会古诗内涵,先自主思考,后组内交流。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点拨

五、当堂检测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

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婵娟、玉兔、夜光、素娥、

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

等。6.婉约李清照柳永

7.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

并举一两个作家。

六、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你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震撼,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总结在下面。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五首古诗,感受诗意美!

板书

诗词曲五首

悠闲恬淡

寓情于景

诗中有画

寂寞寥落

诗作创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诗词教学反思篇五

围绕我负责的课题,在研究后期我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可是,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有的是好奇心和探求欲,但就是没有标准和立足点。为此,我拟定了三个小课题,通过一节指导课对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进行了激发和引导。特将这堂尝试课的成功之处作如下展示以求再思索再讨论。

一、点燃辩证思维的火把

上课之前,我抛了一个问题:前天课间休息,老师无意中听到有同学在讨论李商隐诗歌的清丽深情,今天我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他的这种诗风形成的原因。学生很积极,口号式的喊出了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家庭环境、个人特质等因素。于是我把这个话题扩大化,要求学生用事例、事理来强化这种认识。有学生说道,我拿盛唐诗歌的大气、繁盛来举例吧。武则天当政时期,骆宾王为徐敬业作了篇《讨武曌檄》。武则天上朝的时候让别人把这个檄文撕下来念给她听,当听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她认为这两句会对老百姓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真是击中要害了。就遗憾的说,骆宾王这样的人才,宰相竟然没有招他入阁,这是宰相之罪啊。这样的政治环境是宽松、平等的。还有开元盛世时,人民生活富足,一斗米只有三文钱,所以经济是繁荣发的。唐代的留学生也很多还有的通过学习汉文化还入朝为官了。这些都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才使得唐代大量的涌现出风格迥异的诗人,从而形成了各样的诗歌流派。这个学生平时就善于积累和思考,一番言论已经震惊四座,从其他学生的表情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思维处于“被刺激、被激活”的状态。这就很水到渠成地迈出了一大步,为我的课堂预期目标的实现做了有力得奠基。

二、开启多元化的评价角度

以《长恨歌》为例,我再次让学生评价作品的主题。学生提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春从春游夜专夜”、“姊妹弟兄皆列土”、“六军不发无奈何”,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矛盾和“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宛转蛾眉马前死”以后,二人的一往情深和忠贞不渝。“君王掩面救不得”、“孤灯挑尽未成眠”、“魂魄不曾来入梦”等又让人感受到人情感里的真挚。我很欣慰学生在评价的时候没有极端的褒贬色彩,这证明他们的思维里多了些理性经验。于是我顺势提到李煜和宋徽宗这两个被贴上“亡国君”标签的人物。在政治历史上,他们都是受诟病与批判的,可是在文化上,他们是伟大的贡献者。王国维说没有李后主,就没有宋词的成就。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给予文学形式一种新的可能性。宋徽宗的收藏、编纂的画谱影响力都很大,个人创作丰富到了惊人的地步。接着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一致认为要口下手下留情,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就拿历史文学人物的品评来说,要在对其信息资料大量占有的情况下,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于是我要让学生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有了立足点和着眼点。

三、延续理想化的.课堂效果

在对学生即将着手的几个课题进行完引导拓展后,我要求学生高效组合,落到实处,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当即他们就合理组合资源,选定课题,明确细化了各自分工。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关注他们的进展情况,他们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讨论以及相关的资料整合,甚至有两个学生还各自组织了配手兼带开展了自己一直感兴趣并且深入了解过的文学人物的研究。更可喜的是这堂课带给学生的启发和思考被延伸到了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在讲《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时,学生能用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去表达见解。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求知欲强、知识迁移能力强,那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探求欲望。而这次活动的实施本身就是对我负责的《指导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的研究课题的有力促进与补充。

相关范文推荐
  • 10-10 色彩大家庭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
  • 10-10 最新幼儿中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大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10-10 2023年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湖南文艺出版社(优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四年级
  • 10-10 最新青年读书会活动方案 团青年活动方案(汇总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
  • 10-10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实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 10-10 最新小马过河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优秀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 10-10 小班区域活动植物区教案及反思 小班活动方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 10-10 2023年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 10-10 幼儿跷跷板教案反思(优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
  • 10-10 2023年译林版b全册教学反思(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